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七步-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明天就撑撑好了,要不我现在替你擦些药?”胤禛说着就要动手,却被胤禩按住。胤禩又不傻,知道被他擦药的后果就是明天自己彻底不用起床了。

    第二天,胤禩果然起不来床,胤禛便让人将他送回了八贝勒府,自己进宫向康熙告假。果不其然,康熙让太医院派个太医去。听到太医到了的时候,胤禩心里继续开始咒骂胤禛。若是验出个什么好歹,他自己都不敢想。

    不过让胤禩没有想到的是,那太医进来后给胤禩请了安,便坐去一旁写方子。也没有给胤禩把脉。胤禩见那太医毕恭毕敬的模样,便心里有了底,想来这是胤禛的人。但是既然如此还是心存试探。

    “太医如何称呼?”胤禩随意的问道。

    那太医倒也不紧张,认真的回话。“奴才是新进的太医,姓王。”

    “哦,王太医不用望闻问切便可写药方?”胤禩继续问道。

    那王太医依旧垂着头,语气平缓“奴才听候四爷差遣,四爷有所安排,奴才不敢不从。”

    “嗯,那你回去要怎么向皇阿玛回报。”说这话的时候,胤禩的语气微微上翘。

    王太医连想都没有想的回答“今日天气异常,八阿哥未能注意养生,加之公务繁忙,郁结于心,气血不畅,故易眩晕无力,奴才给八哥开了几个补气血养生的方子,还请八阿哥按时服药,总不会有害。”

    胤禩点点头,但是那些个补血养生的字眼让他暗暗不爽。看来某人是将自己当女人看待了,还补血养生,直接说气血两亏算了。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胤禩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便挥手让太医下去。

    这个王太医原本便是胤禛的人,后来才在太医院供职,所以今日胤禛让他来给胤禩看病,连说辞都让他照着说,他便照着说,也不多问。像他们这样的人,就怕知道的太多,如此既然主子都想好什么理由了,便连号脉都剩了,不管有病没病,都不是他该管的了。

    王太医刚回宫不久,康熙便差人送了些补品来。各阿哥也送了些东西,不过其中胤禛送的最是让他嘴角抽搐,当场砸了个茶盏。胤禛送了一盒上好的阿胶。。。。。。这简直就是在胤禩那里火上浇油。所以高无庸送阿胶来的时候便苦着张脸,果不其然,原本正半靠在床上看书的胤禩,一手接过王贵递上的茶盏,一边神情自然的问高无庸送什么来。

    高无庸可不敢直接说,只将盒子打开,让胤禩直接看。结果,胤禩只看了一眼,手中的茶盏便被砸了出去。然后狠狠的瞪着盒子。高无庸只觉得手中的盒子像是装了热碳一样烫手,可是王贵见此情形直接当什么都没看到,不说话更不接过去。好半天胤禩才算是缓过气来。努力压下自己的怒火。让王贵收下,然后丢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王贵自然知道自家主子有多么不想看到这阿胶,于是立刻便塞去了库房的角落。可是这事自然满不过胤禛。只不过胤禛听到的时候,不顾形象的大笑起来。吓的高无庸不轻,真以为自家主子是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要这么,陪主子这么多年,可真没见主子这么不顾形象的大笑。

    晚上的时候,胤禛便去八贝勒府“探病”

    可是等待他的便是迎门砸来的一个茶盏。

    胤禛也不恼。进去便见胤禩瞪着自己。“今天火气这么大?太医不是说你要静养吗。”

    胤禩见他还敢提,冷哼一声不去离他,但是却全然忘了自己这般实在是太小媳妇作态了。不过胤禛自然乐意的很。

    关了门,便狠狠的将胤禩揽在怀里亲吻。胤禩还在生气,便推搡了几下,但是显然无济于事。许久之后胤禛才放开了胤禩。与他额头相对,喘着气。

 57良嫔

   

    良嫔

    等两人呼吸都平复下来。胤禛才开口道:“今日你还好没有去,皇阿玛勃然大怒。”

    胤禩一愣,到没有想到会这样。

    “怎么回事?”自己这边虽然告了假,可是皇阿玛还送了补品来,因此应该不是自己的问题,可是,今日不是要考校八旗子弟的骑射功夫,难到是因为这个所以。。。。。。?

    果然,胤禛接来下的话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今日皇阿玛考校八旗骑射功夫,各旗子弟都到了,原本看起来都长的人模人样的。可惜了,真考功夫,没几个是?可以看的,甚至还有些连马都不会骑的。今天更有个从马上直接摔下来。”

    这话倒是震的胤禩没反应过来。这,怎么可能,八旗子弟竟然如此不堪,满人从马背上打得天下。入关以来,虽没有再怎么强求训练,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征战,怎么会使得八旗子弟连马都不会骑了。

    见胤禩不相信的模样,胤禛叹了口气“别说是你,若不是我亲眼看到,也不会信。虽说征战之时,能骑射,善行军的有不少人,但是,那些个富家子,一个个的遛鸟逛花楼,喝酒看戏,哪有什么骑射功夫。连马都没碰过的也不是没有。今日若不是皇阿玛下旨要考校的话,估计,还真不会知道这么个状况。”

    胤禩皱眉,这才进关多少年,便松懈成这样,若是这样下去,大清也不用多少年,就得亡了。

    “皇阿玛怎么说。”

    “除了发通火还能怎么样,也就是训斥了一番,让其各自回家好好教养。总不能那么多大臣全部都被罢免吧,那朝堂便乱了。”

    “这。。。。。。。唉,现在这些个官员一个连着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胤禩摇头说道。

    胤禛稍微的坐开些,让两人面对面的坐着,看上去就像是正常的兄弟在谈事一样。没有暧昧的浮动。

    “其实你不会不知道,现在朝堂上许多人都和太子有关,皇阿玛睁只眼闭只眼装作不知道。可是就是这些人,都是些蛀虫。前些日子整理户部的账本,一个个都只知道借银子,但是还的却没几个人。”说到户部的事,胤禛便会怒不可遏,若不是现在夜里了,又在胤禩府上,保不齐他已经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了。

    “你也消消气。吏部这边我也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不是我该插手的,皇阿玛这个皇上都不急,我又怎么好越俎代庖。说不定皇阿玛还以为我和大哥一条心要怎么着呢。这个浑水我不会淌。”胤禩说到这些的时候有些嘲讽的意味。

    “大哥心太急了,现在皇阿玛还只是不满太子,他便如此,若是以后,岂不是什么事都干做出来了。”说起大阿哥,胤禛是一万个不看好,如此心急,怎么能成大事。但是他断然不会知道康熙已经在有所筹划了,而且,将他们每一个人都算计在里面。到他们死,都不会知道。

    相反,康熙那边气归气,但是并没有因此而神伤,他更追根究底的知道为什么应该会养出这么一批没用的混帐东西。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那个儿子在背地里都做了什么,买官卖官,并不是少数,但是不太过分也没什么,毕竟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太过分了,动之根本自然不行。但是他更知道,教唆太子如此的人是谁,只是现在还不能动而已。

    夜里,康熙去了良贵人那里,坐了会。

    良贵人素来歇的早,听康熙要来才匆匆起来梳洗打扮。还好她素来简妆打扮,到也不算太匆忙。

    康熙见到她,不知道是因为这人便如水温柔,还是因为这一身打扮不似别的宫妃那么华贵,反倒不落了俗。

    “行了,朕就是过来坐坐,你也不必拘着,坐下来与朕说说话吧。”康熙说完这话,到有些叹气的意味,只是不知道是因为心情不好,还是因为很难才找到这么一个可以与自己说话的人。又或者,只是透过她,在看另一个人。

    良贵人亲自去沏了杯茶给康熙。顺便让人送了些点心来,她见康熙那样子,想必也是没什么心思用完膳的。

    康熙似乎在她这里第一次受到这样的“优待”以前她只是淡淡的坐在那里,就像是个随时会离开的世外之人,甚至有的时候她都觉得,她更应该是那种从画上走下来的仙姑,只是一个错误。见良贵人这次竟然这么“优待”自己,似乎,本着帝王的本性,都不由的多想,只是,他以为良贵人还会再说什么的,而现实却没有,良贵人依旧什么都没有说,神情恭敬而温柔。等着康熙的开口。

    “茶泡的不错,倒是比下人们做的好。”康熙说道。他这倒不是说什么好听的,而且他也没有必要说些假话,只是这茶真的不错。喝惯了那些进贡的茶,这淡淡的味倒是出了彩。

    “万岁爷过奖了。奴婢没做什么,只是多弃了道茶水,让味道变淡些,加了一丝蜂蜜进去,降火安神。”良贵人口气平淡,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邀功。这让康熙感到愉快。总是被人算计,偶尔不被人算计的感觉,总是很好的。

    “你说,为何人心总是不足,朕给了,却永远都给的少了,得寸进尺者多,知足常乐者少。”

    良贵人不知道康熙怎么突然说了这么句话,虽觉突兀,但是相比也是康熙的心结所在。她想了想方才开口“万岁爷,人之常情罢了,这世上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无欲无求,知足常乐。玄奘法师所译《心经》中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心不净罢了。万岁爷还是放宽心的好,只是人之常情而已。”

    她并不是说好听的,只是真的如此,曾经的她也是那样,希望得不到,忽视已得到的。多想多求,却原来都是空相。看开了之后,反倒自在了。说她七窍玲珑的人有说她窝囊无用的也有,都与她无关,她现在也只求一个岁月静好,安然若素。只可惜,这是皇宫,便又是一个奢求。

    康熙仔细想了想她今日的话,今天的她似乎不同与往日,竟然说出了一丝心里话的感觉,这倒是让康熙始料未及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的想法。他看了良贵人很久,问道“朕升了你的位份如何?”

    良贵人一愣,心下嘲讽,果然,想在宫中过些安稳日子,真是难啊。深吸口气。她盈盈跪下“奴婢谢皇上恩典。”

    康熙将她的反应都看在眼里,越是这样,康熙越是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很多时候,与聪明人交谈,比与蠢人交谈,来的轻松的多,点到就好,不需多解释,也不用到担心有点会超出自己的预计,不在自己的控制。

    想了想,康熙问道“你不怨朕?”

    良贵人摇头,面上又恢复了之前的模样,看不出任何不妥“万岁爷何处此言。奴婢今日的一切都是万岁爷的恩赐,奴婢感恩戴德,更不敢对万岁爷有半分不敬。”

    “那如果朕有一天要拿走给你的一切,你可怨愤?”

    “奴婢不敢。”良贵人依旧平静的说,她之所以平静是因为在宫中活着就要将生死看透,当生死都看透的时候,很多事便能平静面对了。但是,只是不敢,而不是不会,她也不知道康熙要的是什么,她终究只是个凡人,做不到真的无悲无喜。

    康熙也听到了她的回答,也听清楚了她的回答,不是不会,而是不敢,或许这样的回答才够真实吧,如果她说不会,自己究竟会不会信。

    那天晚上,康熙留宿在良贵人这里。但是并没有传来册封的消息。良贵人以为康熙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怎么也想不到,快过年的时候,消息来了。

    清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乙亥。遣大学士伊桑阿、持节册封佟氏为贵妃。册文曰、朕惟化理始自壸仪、端重温恭之选。德教彰于妇顺、实资赞翼之功。爰锡丝纶用昭典制尔佟氏诞育名门夙标令问。柔嘉中节。敬慎含章<女间>诗礼之风、克播清芬于彤管。协珩璜之度、宜加宠锡于褕衣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尔其益懋恪勤、率嫔嫱而敷内治。长怀谦谨、顾典册以答新恩钦哉。

    ○遣大学士马齐持节册封瓜尔佳氏为和嫔。册文曰、朕惟协赞坤仪、用备宫闱之职佐宣内治、尤资端淑之贤爰考旧章、式隆新秩尔瓜尔佳氏、德蕴温柔。性娴礼教。位在掖庭之列。克著音徽礼昭典册之荣、宜加宠锡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尔为和嫔。尔其益修妇德、矢勤慎以翼宫闱。永佩纶言、副恩光而绵庆祉钦哉。

    ○遣内阁学士席哈纳持节册封卫氏为良嫔册文同。

    一时间朝野震惊。若说佟氏为贵妃,这没什么,这个佟氏乃是孝懿皇后(现在还不称孝懿仁皇后)的亲妹妹。封做贵妃执掌凤阳也在情理之中,瓜尔佳氏年方十七,年轻貌美,进宫两年,封为和嫔也说的过去,只是这良嫔却是?说起来,良嫔也是宫里的老人了,素来无甚作为,突然被册封,难道是。。。。。。。几乎是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胤禩的身上,再次将胤禩推至风口浪尖。

 第57章 不算番外的番外

   

    良妃——康熙众妃中身份最尊贵的女子

    在众多现存资料中;良妃的身份一直是低下的。根据记载;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甚至连康熙都曾亲口说她是“辛者库贱妇”,然而,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

    良妃在出生之时并不是身份低下之人,她的父亲阿布鼐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儿子!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林单汗吧。皇太极就是从他手里得到相传是元代的传国玉玺的。林丹汗被皇太极的铁骑杀得七零八落,最后借酒销愁,不能自拔,在1634年(天聪八年)年仅43岁时撒手人寰了。接过他王位的,是当时只有12岁的儿子额哲。皇太极要欺负一个12岁的孩子实在是太容易了,而额哲为了保全察哈尔部众多人的性命,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皇太极投降。

    为了安抚额哲,皇太极把自己10岁的女儿马喀塔下嫁给额哲。但是在几年之后,额哲病死了,于是察哈尔亲王的爵位由额哲的弟弟阿布鼐继承(额哲在投降后,不再是察哈尔王,而由皇太极封他为察哈尔亲王)。同时,根据满族没有人伦观念的夫死嫁夫弟的习俗,可怜的马喀塔又嫁给了阿布鼐。当时是顺治二年,即1645年。

    马喀塔何许人也?她是孝端文皇后和皇太极的第二个女儿。

    孝端文皇后何许人也?她就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博尔济吉特氏,闺名哲哲。

    所以,卫氏良妃,她是爱新觉罗氏固伦公主马喀塔和察哈尔部亲王阿布鼐的女儿,皇太极的外孙女!相信这样的身份血统,是康熙所有的妃子都及不上的。说得再深一点,良妃和康熙,也可以算是姑表兄妹。

    孝庄…………………………………皇太极………………………………哲哲林丹汗

    佟妃…………………………顺治马喀塔…………………………………阿布鼐

    康熙…………………………………………………………………………………………良妃

    胤禩

    …………………………………………………

    不同理论分割线

    卫氏何时由良嫔晋为良妃,官书上并未予以记载,因为她是在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被册封为良嫔,所以杨珍《康熙皇帝一家》中言其封妃为康熙四十年之后,其实还可以再缩小一下时间段。杨启樵先生

    《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插图中有一副康熙四十五年玉牒的照片,由于玉牒上标明胤禩为良嫔所出,而不是良妃所出,可见四十五年修玉牒时,卫氏仍然为良嫔。她五十年去世,所以封妃的时间

    当在四十五年到五十年之间。如果排除在一废太子之后康熙因为辱骂胤禩出身卑贱,而对卫氏做物质上的补偿的这一可能性,而单纯的从康熙好恶上来推断,又可以缩短范围为康熙四十五年到四十七年

    之间。而我本人认为极有可能是康熙四十六年,因为诸皇子虽然成亲时间先后不一,但是除太子妃外,其余已婚的年长皇子,都是在康熙四十六年集体被册封为皇子福金的,康熙比较喜欢搞集体册封,

    所以这个时候加封皇子的母亲,凑个热闹,倒也很符合康熙一贯的作风。不过以上均为本人的猜测,在没有发现确切史料前,不可作为定论,只可以四十五年至五十年之间为答案,请诸位转引的时候标

    注出这一点,以免误导他人。

    刚去查了资料,良妃被册封为妃,应当是临死前加封或是死后追封的,她生前应当没有实际享受到妃的待遇。

    …………………………………………………………………………………………………………………………………………………………

    卫(魏)氏,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鼎之女。康熙二十年二月,(桐桐补注:胤禩是二月初十出生)卫氏生下皇八子胤禩。一废太子事件中,胤禩因被众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皇父厌恶,玄烨曾说:“胤禩系辛苦库贱妇所生”。《清皇室四谱》中,也说卫氏“本辛者库罪籍,入待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辛者库”是满语“辛者库特勒阿哈”的简称,意为‘管领下食口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