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人当我是傻瓜-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
  肖谨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互搓,暗示意味十足。
  刘明远心中的大石落下一半,立刻会意,“小的明白,小民多年经营还有一些家资,只要大人助我度过这次难关,我愿为大人当牛做马。”
  “当牛做马倒是不必,只要你能老实回答我几个问题,本官必保你性命无虞。”肖谨之神秘莫测地诱哄着。
  刘明远弯着腰,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大人请问,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就好——”肖谨之拉长声音,“这些事是不是闻相指使你干的?还有那些被拐的孩子都去了哪里?闻相是不是鹰爪的头领?”
  “是——不是。”刘明远刻意的反口僵硬的脸上挤出一抹笑,“肖大人真会说笑,小的听不明白。”
  “真的听不明白?”肖谨之盯着他,就像是野兽锁定了猎物。
  在肖谨之有如针刺的目光下,刘明远鼻尖沁出冷汗,艰难点头,“真的。”
  “来人,将他带下去,有什么好东西先招呼着,等我禀明皇帝再给你上正餐。”肖谨之拍拍刘明远的肩膀,发现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外衣,粘了自己一手腥潮,嫌弃的擦了擦手。
  刘明远听他对侍卫说暗语,挣扎道,“肖大人,你不能这样,相爷他不会不管我的。”
  “我能,闻老头他都自顾不暇了,哪有空来管你,你若是老实交代,也许本官还能网开一面。”肖谨之甩着手里的鞭子轻笑。
  “……”
  刘明远突然不说话了,沉默地被拖下去。
  “果然都是聪明人啊。”
  肖谨之感叹一声,随手将鞭子一扔,一口茶一口酒的吃起了点心。
作者有话要说:  魏王: 干我什么事。
刘明远:T^T您这样会讨不到老婆的。
魏王:哦。╮(╯▽╰)╭
本王已经讨到了,而且是两个。
荀宇: 老婆?两个?
魏王:宝贝儿,我错了,她们都是过去式,你才是我的真爱。
燕北向:滚~宝贝儿是我的


第18章 十八只小傻瓜
  御书房里又聚满了人,比昨天还要热闹些,齐元帝揉着刺痛的鬓角,想不明白一件小小的案子怎么会牵扯出这么多事来,区区一个商人怎么敢如此胆大包天?
  “闻爱卿,你怎么看?”
  闻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缓缓弯腰扣头,哽咽着说道,“臣有罪。”
  齐元帝猛的站起来,将手上的状纸一把甩在闻相身上,“你是有罪,其罪当诛——你看看你那小舅子都干了些什么,买/凶/杀/人,朕的小舅子都不敢这么嚣张;卖官鬻爵,你们怎么不把朕的龙椅也卖了,刚好给你闻家腾地方;还拐卖孩子,他要那么多孩子煮了吃吗,还是朕赏给你闻家的奴才不够用?狼子野心,简直就是狼子野心,咳咳——”
  “臣万死。”闻相“咚咚咚”连着磕了十数个响头,个个都实实在在的砸在大理石板上,待他抬起头时,额前已是一片血污,只见他双目含泪,“臣蒙受陛下隆恩,二十余载,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陛下的知遇之恩、赏识之情,臣片刻不敢稍忘,臣至今还记得陛下当初在太和殿上为臣加印,问臣可愿助陛下共谱君臣佳话,共创大齐盛世,臣答得遇明君如此,吾幸甚矣,愿为陛下执辔头,效犬马之力。而今却是臣愧对陛下的恩宠,愧对陛下多年的信任,一时不察,竟纵容出这等恶徒,臣万死难赎其疚,陛下保重,臣先走一步了——”
  说着他一个猛冲朝柱子上撞去。
  “快拉住他。”
  齐元帝惊慌喊道,早在闻相说起过去的时候他就动摇了。
  那是他扳倒谢、陈两家,彻底摆脱傀儡身份之后,第一次没有掣肘的为心腹封官进爵,真正明白自己是大齐之主。那时他是真的想和丞相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给后世留一段君臣相得的美话。
  只可惜,人心易变,二十年过去,他不是孤立无援的小皇帝,他也不是一心为君的寒门举子。不过他还是不相信闻相会造反,也许人老了,心就硬不起来了。
  好在人救下来了,齐元帝松一口气,冷哼道,“你这是做什么?学妇人寻死觅活,一把年纪了也不嫌臊得慌。朕还没老糊涂,不会姑息养奸,也不会冤枉好人。”
  闻相抹着泪感激涕零,“臣惶恐。”
  齐元帝看着他颤巍巍的身子跪伏在那里,花白的头发染上血迹,叹他一句家门不幸,“若与你无关,朕——”
  他说到一半突然觉得没甚意思,重拍一下桌子,“人怎么还没带到,廷尉呢?一个个都不让朕省心。”
  “陛下,出事了——”
  就在肖谨之要出列请罪的时候,林公公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不顾仪态的喊道。
  齐元帝皱眉,觉得头疼的更厉害了,“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刘明远他在进午门的时候,一头撞在门口的石狮子上,死了。”林公公任额头上的汗流下来,蛰得眼睛生疼。
  “呵呵,真巧啊,真不愧是亲戚——”齐元帝刚压下的过火气又窜了起来,他怀疑是闻相指使刘明远自戕,来个死无对证。
  林公公还有未尽之言,他攥紧拂尘,看看闻相,再看看皇帝,吞吐道,“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快说。”齐元帝不耐烦地挥手。
  林公公一咬牙一闭眼,“还有刚刚宫外传来消息,丞相夫人殁了。”
  “什么?”一声惊呼出自丞相之口,他上前抓住林公公的衣领,额上蹦出青筋,咬牙道,“你说什么?”
  “丞相夫人殁了。”林公公被闻相的疯狂吓住了,呆呆的重复一遍。
  “不可能,婉容她向来康健,怎么可能……”闻相顾不得失仪,喃喃着朝外跑去。
  “查,给朕狠狠地查,到底怎么回事?”齐元帝捶着桌子,一字一字地命令道,说完捂着胸口撅了过去。
  *
  丞相夫人是饮毒自尽的,丫鬟发现时她的身子已经凉透了,只在枕边留下一封“夫君亲启”的绝笔信。
  “妾与君自幼相识,结篱数载,夫妻恩爱不疑,妾欲与君白首偕老,奈何造化弄人。
  妾之弟明远,少时失怙,长于妇人之手,性奸而行诡。是时,妾以其年幼为托,后来终酿大祸,妾悔之晚矣。然骨肉亲情、血脉相连,妾不忍刘家断绝后嗣,遂庇之。
  妾以一己之私心,弃大义于不顾,陷夫君于不义,实乃愧为人妇。妾终日侍奉佛前,布施于人,不求心安,只愿妾之蠢愚恶毒,勿带累夫君儿女。
  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事发,妾愧对儿女,更无颜面君,唯一死以赎罪孽。妾之死乃天道昭昭、报应不爽,妾无憾无怨,只恨不能常伴君侧、看顾儿女,妾深悔之。
  诸儿女中,大儿懂事,小女乖巧,独小儿天真顽劣,妾牵挂十分,望君教导回护,不致走上歧路……
  盼君珍重。
  妾闻刘氏婉容绝笔。”
  信中字字带泪,句句泣血,闻相阅过后,抱着刘氏的尸身恸哭不止,“婉容,你好糊涂啊。”
  *
  犯人畏罪自杀,包庇者业已自尽,纵然结果超乎所有人预料,事情也算水落石出了。
  刘明远虽死,刘家的家产也全部充公,却还是不能解皇帝的心头之恨,他又下令刘家满十四岁的男丁流放边陲,不满十四岁的男丁和女眷一律没为官奴,遇赦不赦,最后还命人将刘明远曝尸荒野,不许收尸。
  皇帝这命令下的时候痛快,执行的时候却状况百出。
  刘家三代单传,到刘明远这一代就他一根独苗苗,而刘明远更惨,天生没有儿子命,纳了二十八房妾室通房,愣没折腾出一个带把儿的,唯一的女儿还是正房夫人所出,所以刘明远一死,刘家压根就没有男丁可以流放。
  再说这女眷没为官奴。朝廷查封刘家的旨意一下发,刘夫人便遣散发卖了所有的妾氏奴仆。然后一纸诉状告到廷尉府,称先夫人(刘明远母亲)与娘家有旧怨,恳请义绝,还拿出了证据,详细说来,又是一桩狗血往事,此处不多赘述。且说官府查明属实,恩准了刘夫人的请求,于是刘夫人带着女儿拍拍屁股回娘家了。这没为官奴一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后说这刘明远,没等官差将其曝尸,尸体就不翼而飞了。所以皇帝这三条口谕,是一条也没能落实。百姓都说便宜这恶人了,齐元帝更是气个仰倒,总觉得这些人都在和他作对,于是将气一股脑儿撒在了闻相身上。他夺了刘氏的诰命,不准她葬入闻家祖坟,引得闻相半夜入宫求情。
  “不行,依刘氏的罪行,朕没命你与她和离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陛下,刘氏心软糊涂,顾念亲情才犯下大错,陛下开恩。”
  “不必多言。”
  闻相没想到皇帝这么决绝,他撩袍跪下,“陛下,臣与内子早在拜天地的时候就约定,生同寝死同穴,来世还做一对恩爱夫妻,如今她先离我而去,臣却不敢背信弃义,但愿生前为她立碑守墓,死后与她共赴黄泉,求陛下成全。”
  “罢了罢了,你自己折腾吧。”齐元帝摆手,不想再多言。
  闻相松了一口气,“谢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臣愿以丞相之位,换夫人诰命之身。”
  齐元帝忍着怒气,“朕若不准呢?”
  闻相有些丧气,“无论陛下恩准与否,臣都担不起丞相一位了,还请陛下另选贤能。”
  皇帝怒了,一个茶杯砸下去,“放肆,你是在跟朕讨价还价?”
  闻相又行一礼,语气里带着些许回忆的味道,“臣不敢,她是臣的妻子,臣想为她做最后一件事,让她风光大葬,就像臣当年入朝为官,发誓让她尊荣一生一样。”
  齐元帝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老男人不是朝堂上意气风发的闻相,不是和他互相猜疑防备的权臣,他只是一个失去伴侣的孤雁罢了。
  齐元帝佯怒道,“滚回去做你的田舍翁吧。”
  闻相知道皇帝答应了,叩首,“谢陛下。”
  “你说真的有来生吗?”闻相已经走到门口,齐元帝突然开口。
  闻相顿住,“有的,臣相信。”
  “……”
  


第19章 十九只小傻瓜
  大年初三,刘氏下葬。在皇帝的默认下,闻相将事情压了下来,以一品诰命夫人的规制为她安排后事。
  出灵当天,来为刘氏送行的人除了亲朋好友,还有都城内外受过她恩惠的人,观礼的队伍从相府门口一直排到城门十里开外。
  大雪纷纷,为天地染上一抹凄色。魂幡飘摇,招亡者魂灵,经筒转动,开往生之门。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
  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尘世苦难,往生极乐,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禅音缥缈,有缘者得闻之。禅意空无,有心者得悟之。
  *
  齐元帝二十四年,就这样随着一个女人的死亡,悄悄到来了。
  闻相服丧在家,皇帝龙体抱恙,朝中平波澜不惊。臣工小吏擦着额头的冷汗,松下一口气。
  古来龙虎相斗,池鱼先死。现在老大们停战了,他们的小命暂时算保住了。官员们气顺了,百姓也发现这个暮冬格外温暖平静,待到闻氏女出嫁时,满大街都冒着甜丝丝的喜气,彻底吹散了严冬的肃穆。
  “襄儿,爹最后问你一遍,嫁给魏王,你当真不后悔?”
  闻相看着女儿身上的大红嫁衣,思绪翻涌。当年他们成亲时,他不过是一个穷秀才,堪堪凑够六礼为聘,刘老夫人只备下三台嫁妆,具是些虚架子,连嫁衣都粗糙的很,他们就那样顶着众人的唏嘘声拜天地入洞房,一携手就是几十年。如今他们的女儿都要出嫁了,只可惜物是人非,一时间,他竟有些胆怯了。
  “你要是不愿,爹立马进宫请皇上收回旨意,咱们不嫁了。”
  闻襄儿抿唇一笑,“爹说什么胡话,我们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吗。魏王有模样有地位,有野心有能力,不正是您心中的佳胥么。”
  闻相摇头,“魏王城府太深,有时连为父都摸不清他的心思,爹怕你吃亏啊。”
  闻襄儿闻言,提着裙摆站起来转了两圈,“吃不吃亏、合不合适,就像这裙子一样,总要试了才知道,再说不是还有爹呢么?”
  “……”闻相怔怔地看了她一会儿,心里刻意,叹道,“也罢,日后受了委屈记得还有相府在你身后。”
  “谢谢爹。”闻襄儿绽开一抹微笑。
  闻相也不再说扫兴的话,拍着她的肩膀嘱托,“待会儿去看看你弟弟,好好开导开导他,爹和你娘最想看到的就是你们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
  闻襄儿反握住他的手,安慰道,“嗯,爹也不必太过忧心,远儿只是一时想不开。”
  “但愿如此,你们姐弟俩的性子要是颠个个儿,我也不用如此操心了。”闻相无奈的笑过后,掏出一本折子,“这是嫁妆单子,你收好。”
  “这么多?”闻襄儿惊讶地抽气。
  按大齐律,皇后出嫁,嫁妆一百二十四抬,王妃六十四台,侧妃四十八抬。她粗粗一扫,就知道手上的单子绝不止四十八抬,也许六十四抬都装不下,更不说庄子铺面、地契田契若干,闻襄儿怀疑她爹把大半个闻家都掏空了。
  “不多,大都是你娘这些年陆续为你攒下的,再加上你娘的嫁妆里——除了你大哥成亲时用去的,还有留给你弟弟的那一份,剩下的都在这里面了,爹又添了些庄子良田。”
  闻相与刘氏多年恩爱,从未纳过妾氏通房,只得了闻襄儿兄妹三人,闻襄儿又是唯一的女儿,自然受宠非常,如今她要出嫁,闻相怕是搬空了整个相府也觉得不多。
  “爹~”
  闻襄儿想起逝去的母亲,红了眼眶。
  “乖。”闻相摸了摸她的头,已经是大闺女了啊。
  闻襄儿抹完眼泪,冷静下来,摇头,“现在不同以往,这样太打眼了,再说小弟还要娶亲,总不能没有聘礼吧,还是减一半吧。”
  闻相沉思一会儿,“你说的也有理,减去的一半爹给你折成银票压箱底,不管怎么说,钱多好办事,以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嗯。”
  闻襄儿点头。
  *
  “姐,你怎么来了?”
  屋里骤亮,闻道远用手背遮住眼睛,摇摇晃晃地站起来,醉醺醺地看向来人。
  闻襄儿上前扶住他,闻着酒味儿皱眉,“你又喝酒?这都多少天了,你天天喝的烂醉如泥,门也不出,学也不上,干脆喝死算了。”
  “你管我——”闻道远一把拂开她的手臂,“你不是明天就要出嫁了吗,我的侧妃姐姐,小弟是不是应该提前说一声恭喜,恭喜你得偿所愿,玉——侧——妃。”
  闻襄儿听着他冷嘲热讽也不生气,将人推到床上坐下,“你说什么胡话,我就是嫁了人也还是你姐姐,看你醉成什么样了,我去厨房给你弄碗解酒汤。”
  “不要去,不要嫁给魏王,好不好?”闻道远突然拉住她的手腕,恳求道。
  闻襄儿迈出的脚步顿住,反握上他的手,缓缓摇头。
  “为什么?”闻道远松开她的手,咆哮道,“天下好男人这么多,你为什么非要嫁给他,你明明知道他已经有了妻子,你明明知道是他害死了娘和舅舅,为什么还要嫁给他,为什么连孝期都不愿意过,难道有了爱情就什么都不顾了吗?姐,你醒醒吧,他不是你的良人。”
  闻襄儿转过身,盯着闻道远的眼睛,冷冷道,“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抗旨逃婚,然后连累全家被杀头。”
  “所以姐你也是不愿意的了。”闻道远激动地拉着她,“我们去让爹求皇上收回旨意,我们不嫁了,大不了我们不在大齐呆了,我们去边塞,我们一家人——”
  “啪——”
  闻襄儿突然给了他一耳光,“清醒了吗?”
  闻道远捂着脸怔怔地。
  “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不这么任性,要不是你到处惹是生非,舅舅会死吗,娘会死吗,你以为现在的闻家还是当初的闻家吗,你再这么蠢下去,爹都救不了你。”
  闻襄儿失望地看着少年,句句话如刀子插进他的心脏。
  “啊——”闻道远抱着头长啸一声,滑倒在地,失魂落魄道,“所以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对吗?”
  看他这样,闻襄儿也有些心疼,“刚刚是姐把话说重了,你不要想太多。好好休息,等过了元宵,就去上学,不要和大殿下他们起冲突,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娘临走前最放不下你,不要让她担心。”
  ……
  闻襄儿走了,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蜷缩在角落。
  这一夜,好像格外黑暗寒冷,漫长没有尽头。
作者有话要说:  闻道远:  伦家这么可怜,都没有小天使留评吗,好桑心:(


第20章 二十只小傻瓜
  魏王迎娶侧妃,新娘子的十里红妆,让城中的百姓好生谈论了一阵子,直到开春,日子才平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