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好老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来,脑子里有点东西,怎么也会比别人学起来快点没,没有那样吃力。”
  周青点点头表示认可唐庆的话,低头看看还在熟睡的孩子,一岁多点,就要样样都学未免太小了,过犹不及,还是暂时先放放,等他再大一点再慢慢加课程,得让孩子健康发育吧。
  “唉,我就这样一说,也没说现在就开始让他学,宋夫子跟元聪他们一走,家里就好像冷清了许多,以后恐怕也是再难得聚在一起。”唐庆翻过神平躺着看着房顶,满是感慨。


第112章 
  很快到了大家出行的日子。
  汶水县的码头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早早的就有一艘空荡荡的船只停泊在码头的一边,安静地等待着人来。
  这艘大船就是唐庆包下来给秀才们进京赶考的,当初说好他包路费的,所以这次唐庆毫不犹豫,大手一挥大手笔的包下一整艘大船。
  船上早就安排好厨子一干人等,就是为了确保路上秀才们住得舒适,不会耽误赶考,为了避免有晕船的,不舒适的,还备上一个大夫,可谓是面面俱到。
  就这样还会耽搁考试,那唐庆就没办法了,他能为秀才们考虑到的都给备上了。
  码头上此时围满了人,大都数都是来给秀才们送行的家人,三句不离一个叮嘱,让早上的码头,人声鼎沸。
  “路上小心,不要吃凉的,生的,有什么不舒服的赶紧看大夫,别拖着。要是没考上也不要灰心,往后再接着考,早些回来。”
  码头上围绕着都是这种声音,让即将远离的人又忧心又兴奋。兴奋的是马上就要离开家乡去到国都上京城考科举,一旦考中去了金銮殿,那可就是天子门生光耀门楣。忧心的是这一去路上吉凶未卜不说,还要即将与家人分离,要是还没考中实在是有负大家的期望。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
  刘元聪此时也码头的一个偏僻处与家人说着话,目之所及都带着满满的不舍,可谁都不能从嘴里说句挽留的话。
  这次科举不仅仅的刘元聪的壮志,更是全家人以后的希望,一旦成功,便是鸡犬升天。从此他们家就会从农上升到士,莫大的荣耀。
  “知道了,爹娘,我也不小了懂得怎么照顾自己,倒是你们也要多保重,家里有什么可千万不要瞒着我,要记得写信与我。”
  刘元聪接过刘老汉夫妇背着的包袱,低头认真听着他们的千叮呤万嘱咐,听完后才抬头顾盼环视着满头白发的父母。
  此去必将用尽十二分力去考,方才不复爹娘这些年来的养育之恩以及教导之恩。不管怎样受益的人始终是他,而爹娘一直都在为自己付出,也时候让他们也跟着享享福了。
  “夫君,你安心去赶考,家里一切有我呢,你放心。倒是你在路上好好照顾自己,到了上京记得给家里写信,不管考没考中都报个音信回来我们才好安心。”
  周情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听着,等待爹娘与刘元聪说完话,才上前叮嘱。
  她别的什么不担心,就是担心路上刘元聪不会照顾自己,去上京城山高路远的,一直待在船上难免不会有个头疼脑热的。
  成亲这么久,周情对刘元聪也算是完全了解,知道他很懂分寸,有很多事喜欢埋在心里,默默帮着家里分担,有时候生病还喜欢自己抗着,就是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
  周情心里就是担心,在路上刘元聪也这样,有什么事自己担着,不说出来,等到了上京久病成疾。没赶上科举倒是事小,要是把身体给拖累了那才是事大。
  刘元聪神情的握住周情的手,语调柔和道:“家里有你我当然放心,但是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做不了的事就别做,实在不能放着的,你就去喊一下大哥二哥。”
  刘元聪说完又看了眼自己的爹娘,恳求道:“爹娘,我走了麻烦你们也多帮我照顾着点情儿,她嫁过来时间短,有什么做的不对,你们多担待点。”
  刘元聪说完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周情拉了拉衣袖,让他别再说下去了。那有丈夫让公婆让着媳妇的,再说下去可就逾越了。
  “你这小子,情丫头来我们家本就是我们家的福分,宠都还来不及,要是谁敢欺负她,看我不第一个收拾她。”周情嫁到刘家,刘婆子是最满意不过的,这个媳妇既能让她长脸,又能干勤奋,还挑不出什么错来。
  周情看到婆婆连想都没想就说出这样的话,脸蹭的一下羞得通红,心中又是惊喜又是羞愧。没想到在婆婆心目中,自己的位置这样高,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惭愧,好像自己也并没为公公婆婆做太多事。
  “不管怎样,一家人以和为贵,你也是知道我跟你娘还有你两个哥哥都是直脾气,不会生隔夜气,有什么事都是当面就讲了,可能有时候语气冲了点,但是我们并没有恶意,这点你理解点。”刘老汉用他敏锐的眼神来回在刘元聪跟周情身上扫视后说道。
  趁儿子还没走,把话说开些,免得今后闹误会,对大家都好。
  周情羞红的脸更加红透一分,忙摇摇头,小声道:“爹、娘,媳妇明白。”刘家一家人含辛茹苦将刘元聪供出来,自己做媳妇的就应该替夫君多担待点。好在大哥二哥、大嫂二嫂都不是不讲理的人,在刘家她过得很舒心,有时候感觉比在自己家里还要舒心。
  。
  “你们在这儿啊,找你们大半天了都。”唐庆从人山人海中挤出来,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也被挤得皱巴巴的,看到刘元聪他们一家的身影后,瞬间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来。
  刘元聪一家很惊讶,临走在即,不知道唐庆找自己一家有何贵干,不过都开始开开心心说道:“是啊,外面人太多,就这条巷子比较清静,离码头也近,好多说些话。”
  “三叔君,你怎么来了。”倒是周情微微惊讶,不知道唐庆找来是什么事,要是急事可得赶紧给他办好,可不能唐庆等急。
  刘元聪则是在脑海里快速回忆,想想药厂里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交割完,才让唐庆如此着急的找自己。
  唐庆不拘一格的用袖子擦擦额头上不断外冒的汗,喘着一口粗气,用手扇扇脸庞周围想让自己身上的热度降下些温度来。
  “你们不用太过于吃惊,我就是来送点东西,没有别的要紧事,不用太着急。”唐庆等身上的温度冷却后,才松了一口气说道,看把刘元聪一家给急得。
  唐庆说完就从身后取出一个大包裹来,刘元聪接过掂了掂有些重量,看样子里面的东西不少,用不解的目光看着唐庆,想问问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是要给京城的人送去,还是专门给自己的。
  “哦,包裹里都是情丫头的父母为你准备的一些吃食,以及两套新做的衣裳鞋子,好让你在路上也方便些。他们今天家里有些忙,春耕嘛抽不出时间来看你,还望你别埋怨他们。”
  “另外还有些我们准备的吃食,这里离上京城可是不近,路上我也照顾不到,做了些你爱吃的,也好聊以籍慰。”
  唐庆看着刘元聪迷惑的目光,一拍大脑懊恼地立马解释道。刚才在人群中被挤过来挤过去的,被挤得早就忘了自己想要说些什么,只想一心将东西交与刘元聪,却把来意给忘得一干二净。
  “有劳大家费心了,拜托三叔君也替我向岳父岳母道声谢,本就应该我这做女婿的去看岳父岳母哪有麻烦他们来看我的道理。”刘元聪听完唐庆的解释后,一下子就觉得刚才沉甸甸的包袱轻了许多。
  满包袱装的都是家人对他的关怀,心里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全身都感觉像要飘起来似的,哪里还会去计较包裹的轻重。
  “谢谢三叔君。”周情也跟在刘元聪身后向唐庆行了一个谢礼。
  唐庆摆摆手,让周情不必行礼,却还是晚了一步,只好无奈道:“一家人这么客气干嘛。”
  周情起身,眼睛眨巴眨巴,满脸笑嘻嘻道:“正是因为是一家人才对这样客气啊,外人我可是不对他这样客气的。”
  唐庆又摇了摇头,笑笑,这丫头嫁了人倒是比起从前活泼了点,可见在刘元聪家里没受到过半点委屈,不然哪里敢跟自己开玩笑,看来她自己选的婚事,还真是选对了人。
  “我们也替小儿多谢爵爷。”刘老汉夫妇见他们说完话,也上来好些唐庆。难为唐庆还记得他们儿子,儿子虽然去科考,就是考中也不如唐庆爵爷的地位高,本不必如此,还不是看在周情的面子上,礼因当谢。
  唐庆可不敢受老人家的礼,连忙将他们扶起:“作为情丫头娘家叔叔,我便唤你们一声亲家公,亲家母吧,亲家公,亲家母都是亲戚别爵爷来,爵爷去,生份。”
  刘老汉夫妇对视一眼,没有唐庆的亲口许诺,他们可不敢乱攀亲戚,万一惹得人家烦怎么办,如今唐庆这样一说他俩倒是有些些许的尴尬,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两位老人对视的速度,多年的来默契在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刹那间就可以从眼神里读懂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并迅速做出反应。
  “好,那我们也托大一回叫你一声亲家叔,既然都是亲戚,以后有用得上家里的地方尽管吩咐,老头我别的什么没有,力气有的是,就算我不行了,我还有三个儿子总是能帮的上忙的。”刘老汉一拍胸脯向唐庆保证道。
  唐庆微微一笑,刘老汉的话虽然粗,但听得人心里一暖,有这样的亲家还是好亲家,不似有些像贴上的狗皮膏药,怎么甩都甩不掉,成天竟想着上门来打秋风,一点都不想付出。
  唐庆有和刘家人说了会子话,就在船快要开动的时候,才想起来一件事来,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刘元聪道:“这是给上京城侯府的信,你你到上京城后,把这封信交与小侯爷,此后你要是在上京遇上什么麻烦都可以找他。”


第113章 
  刘元聪懵懵懂懂的接过信,没想到唐庆人在汶水县,却连上京城的路子都有,还是一位侯爷,可见唐庆的路子很开广啊。
  “别愣着了,赶紧上船吧,船马上就要启动了。”唐庆看刘元聪拿着信封,傻傻地愣在原地,用脚尖轻轻的踢了踢他的脚。都什么时候了还发愣,船可是不等人,到点就开走了,要是因为发呆而耽误赶考,那丢人可是丢到姥姥家去。
  刘元聪被唐庆这样一踢,从脚尖传到大脑的痛感,立马让他回过神来,向唐庆恭恭谨谨的道谢后才手忙脚乱的上船去。
  待人都走得差不多的时候,宋承运的身影才迟迟影入唐庆的眼帘,唐庆一拍大脑,暗叹一声:坏了,光顾着刘元聪怎么把他给忘了,好歹宋夫子也是在家里教导几年孩子,临走不去道个别,有些说不不过去。
  不过也不怪唐庆,宋承运平时就是存在感太低,老是喜欢把自己一个闷在屋子里看书,要不是唐庆偶尔想起来家里还有这么一个人,时常把他叫出来跟着大家伙一块散散心,唐庆都怀疑这个人是不是会发霉。
  秀才们大多数都上了船,只有三三两两个跟家人还没交待完的在说着话,码头上的视线一下宽松许多,在唐庆看到宋承运的瞬间,宋承运也似有所感朝唐庆的方向点了点头。
  几天前宋承运就从唐庆家里搬了出去,搬到他新置办的小屋子,现在在他身后还跟着个十岁左右的小书童,主仆二人身上都背着几个包袱,与其他依依不舍的秀才不同,他们两位倒是像个在花园里闲庭散步的游子,一点着急的样子都没有。
  唐庆三步并作两步小跑到宋承运的面前,神色略微显得有些着急,嘴里还说着抱歉的话:“宋夫子,实在是抱歉的很,我这一时着急,倒是把你给忘了。”
  唐庆是个实在人,既然看到了就不能当作没看到,也不隐瞒自己把宋承运给忘了的事实,有时候真话伤人,却更暖人心。再说宋承运在自己家住了这么几年,唐庆相信他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无妨,爵爷夫郎还有学生们方才已经为我送过行了。”宋承运看到唐庆一路小跑过来,微微有些惊讶,再一听到他嘴里的话,嘴角一笑,伸出手来摆摆手。
  唐庆听到周青带着孩子们已经为宋承运送过行后,心里微松。果然娶妻娶贤,看看关键时候多会为自己考虑,要不然今天这脸丢得可是有些大发。
  “如此便好,你也一路多保重。小书童,好好把你家老爷给照顾好。”即将开船在即,唐庆也不便与宋承运多说,草草说上两句话,并嘱咐好小书童,就让宋承运先行通过。
  宋承运带着小书童正要登船,半只脚眼瞅着就要踏入甲板,似又想起什么,把脚往回缩了缩,看着唐庆眼神颇为复杂。
  “还有什么没有交待的吗?你放心说于我听。”唐庆看到宋承运的动作,眉头一挑,知道他肯定还有什么话要说。
  宋承运轻叹一口气,向唐庆行了个大明朝的大礼,才起身说道:“多谢爵爷这些年的收养大恩,他日有机会并当涌泉相报。”
  唐庆心中一怔,没想到宋承运要跟他说的是这个。其实不必如此,他收留宋承运这几年,宋承运也在替他教导孩子们,他看过宋承运的讲义,听过宋承运的课,知道宋承运是个很负责任的先生。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会讲课的,宋承运每天至少要花费两个时辰在准备讲义,那些引经据典,生动有趣的课程都是宋承运用心营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快速的融入课堂,让烦闷枯燥的课程变得多姿多彩。
  他与宋承运之间也算不上什么大恩吧,就算有这几年的教导下来,也算是还清了。
  “另外还请爵爷多多留意一下小儿文虎的消息,他年纪小脾气有些毛躁,也是我这个做父亲的管教不严,这些年下来也多亏你们的包容,才让他稍微懂事一点,只是这次他去参军,生死未卜,我在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
  宋承运说着,差一点就老泪纵横起来,三十多岁的人了,差一点就哭成狗。在唐庆看来,宋承运是个有些孤傲,甚至还有点高冷的人,没想到还有这样至真至情的一面,倒是叫唐庆有些刮目相看。
  “你且放心,我与军中多少还有些联系,我这就休书一封,问问有没有文虎的消息,如若有就悄悄的把他安排在安全点的军营里。”
  唐庆答应的这样爽快,一是因为宋承运这些年在唐家的所作所为另唐庆满意,二是他看宋文虎还挺顺眼,三是因为他跟应临风的交情不浅。
  堂堂平昌候的小候爷,向他打听一下军营里的一个小兵,不过是手到擒来,如果可以再安排个安全的岗位也不是多大的难事。
  如果侯爷的话都不好使,那坐龙椅那位的话总是好使的吧。
  宋承运听后才放心地点点头,他在唐家这几年多多少少也知道唐庆有些势力,不然他这爵爷的位置,如何在汶水县坐得四平八稳,还开展那么多业务。要是背后没人,一个小小的爵爷,有这么大的产业,迟早是要被人给收拾的。
  宋承运虽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里,但是他的眼睛不瞎,耳朵也不聋,脑子更不傻,反而还很聪明,别人想不到的关节,他的心里却看得明明白白。
  得了唐庆的话,宋承运心里的事才算落定,再三向唐庆谢过,才带着书童头也不回的上了船。
  宋承运登船后,不到片刻功夫,船就开始启动,早些上船安排好的秀才们感觉到船快要发动的时候,就纷纷跑到甲板上来向岸边的人挥手道别。
  唐庆也把自己的手举得高高的,向船上的手挥起手来,他们这一去,犹如鱼跃龙门,越过去那就成了龙,以后天高海阔任他翱翔。
  祝你们所有人金榜题名,待到那时回来衣锦还乡,春风十里。
  唐庆边挥手边在心里默默祝福着,都是他自资助的学子,还都是他的好员工,他们考的好,也是让唐庆面上有光啊。
  。
  “情丫头,带着你的公公婆婆去家里吃顿饭,好不容易来镇上一次,可不要太赶着回去,家里的活总是做不完的,今天就当给自己放个假。”
  待到大船远去,再也不到半点痕迹,就连船开动时带起的水花也渐渐归于平静后,人们才放下已经挥舞着有些发酸的手。
  唐庆把周情给叫住,自从周情嫁了出去,还没到唐庆家里去过几次,家里的小孩都挺牵挂她的。何况今天还有刘老汉夫妇在,汶水县怎么说也是他的地盘,也相当于回了趟娘家,怎么说也该留顿饭。
  周情有些迟疑,不是她不想留,实在是因为春耕,家里农活尚多,她虽然不下地,但也需要帮着做饭烧水的。
  今天跟着爹娘出来送别夫君,已经算得上是躲懒了,要还在镇里逗留,怕家里大嫂二嫂多有怨言,但是三叔君的挽留的话,也不敢让她推辞。
  周情左右有些为难,想拿眼神去向爹娘问个主意,但是唐庆又死死盯着她,怕唐庆误会她在刘家没地位,又不敢向爹娘看去。
  “在为难家里的农活?我早就给你想到了,你看看家里你四叔、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