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好老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子,请跟我进后堂。”掌柜见唐庆一身并无行李,又要借一步说话,料定唐庆必定是有贵重药材出售,带着唐庆进了后堂。
后堂并不大,只有二十平米左右,四周墙壁都放着药柜。中间摆着一张四方桌,跟四把椅子。桌上摆着一套茶具便没有任何东西。掌柜请唐庆入座后,到了杯茶,便问道:“不知道,小子你要出售什么药材。”
见掌柜问起,唐庆连忙从贴身衣物拿出一个布块来,解开布块,赫然就是那只十年份的人参。唐庆把人参递给掌柜,掌柜拿起人参细细观膜了半会,又仔细嗅了嗅。才对唐庆道:“不错,这是十年份的人参,小子这人参你处理得极好,是不是学过医。”
“不瞒掌柜的,小子是逃难到的此地,家里是做医馆的。之前在山中打猎时,无意间撞见这株人参,小子却确是囊中羞涩,这才有意出售。”唐庆见掌柜的问起,也诚实的回道。原身家里的确是开医院的,可惜原身连个皮毛都没学会。
“原来如此,那小哥这支药材可否十两银子卖与我。”问清楚缘由后,掌柜的做事也不拖拉直接开门见山问道。
唐庆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人参虽贵为药材,大补之物。却也不是什么起死回生之物。这个价格掌柜的给的很公道了。
掌柜的见唐庆同意了,收起人参便拿出一定十两的银子付款。唐庆拒绝了,让掌柜的换了十个一两的银子。双方互换了姓名。
“是我疏忽了,让你见笑了。”掌柜的换了银子对唐庆一脸的欠意。
“无事。”唐庆本人却不在意。
“小子,你处理药材的手法极为老道,如果之后有些常用的药材,你处理好了也可来我店里出售。”
“如此小子便谢过掌柜的。”唐庆对着掌柜的又行了一礼。之前他还想着靠什么谋生了,毕竟再过一段时间天冷了,打猎就不是一个好路子,而且他也不能经常进山。现在有一条光明正大挣钱的路子,唐庆可不想错过。
走出药店,唐庆感觉他的背都打得直直的了,毕竟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来之前唐庆就算好了要买什么东西,那天进村他特意向周大娘问过,婚礼需要备什么东西。本来这娶哥儿没有那么多讲究的,只需要两家人约定好,婚礼当天提上一只鸡或者两斤肉就当聘礼,就可以把哥儿娶回家了,办不办酒席都无所谓,真是寒酸的够可以的。
但是唐庆不想这么寒酸,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婚礼不可以这么寒酸,这是来着一个老男人内心最强烈的愿望。虽然现在条件有些艰苦,给不了对方最好的那种。也办不出现代婚礼那种格调。但是他会尽他所能,去给对方一个美好的回忆,这样才不会辜负对方。
第5章
说到婚事,成婚怎么可以没有礼服!大明朝的规定,只有取正妻才可以穿正红色的喜服。但是乡下一般没那么多规矩,讲究些的人家就裁一块红布盖新娘头上。但更多是穿着一身补丁就出嫁了。
想着想着,唐庆正好走在一家布铺门口。店门口的小二老早就看见唐庆了,还未等到唐庆走进门,小二就先招呼起来:“客官,可是要做衣服吗。”见唐庆点了点头,店小二拉起唐庆就往店里走,热情的不得了。
进店一看,里面琳琅满目的都是布,只有正对门中间有一个柜头,里面有个老头正在噼里叭啦的打着算盘。
“客官,你要做什么样的衣服。”一进店门,店小二就迫不及待的问起唐庆来。
“婚服。”
“好的好的,客官这边来。”店小二又急急忙忙的拉着唐庆来到一个货柜前。唐庆抬眼看去,这个货柜前都是各种红色的布匹,正红,玫红,鲜红等等。唐庆指了指那匹正红色的布匹问到:“这匹布怎么卖。”
“客官,这正红色的布匹是200文一尺,做成衣的话还得加100文的手工费。当然本店手艺你绝对放心,你看看这是前面一批客人要的货,还没来取,你看看这手工,这针脚,绝对比自己做的要好上不少。”店小二说着说着就拿一起一旁放好的一件成长给唐庆一一细看。
“确实不错。”不过唐庆又想起,他并不知道周青的身高以及衣服的尺寸,这就又些尴尬了。不过这布200文一尺确实贵了,一匹布十尺,就要2两银子。怪不得很多人家不用红布做婚服,原来是买不起……
“做一件婚服大概需要多少尺布。”唐庆又问道。
“客官,我们店这布都是从江南来。江南的布都是宽三尺长十尺。像客官你这样的一匹布做下来还有剩余。”
店小二这样一说唐庆心里便有底了,叫店小二包了两匹正红布,又见旁边摆着几匹湛青色的棉布,特别好看。不禁有些心动。
那店小二看见唐庆直瞅那几匹布,赶紧走过来对唐庆说道:“客官你眼光真好,这可是我们店里最受欢迎的布匹,几十匹布,卖得就剩这几匹了,客官你要的话50文一尺。”
“为何这么便宜。”唐庆可不傻,同样是棉布正红色的要200文,怎的换了一个颜色直接降到50文了。
“不瞒客官说,这布颜色确实好看,可是也印毁了,你瞅就前面这一截还好,后面都是斑斑点点。”店小二说着便把布打开,确实后面的就没有前面好看,颜色分布明显不均匀。
唐庆想着原身也没几件正经的衣服,都是些麻布做的衣服,怎么着也得有个替换衣服,有想到周青恐怕也没有,于是又要了两匹湛青色的布。
掌柜的噼里啪啦算盘一打就去掉了唐庆5两银子。店小二满脸的笑容。一向对钱财没有概念的唐庆,看着刚进荷包还没捂热的银子,也没由来的心痛了一下。
提着掌柜的免费赠送的布包裹,唐庆出了布铺的门。接下来,唐庆又买了些油盐跟一些日用品就出了镇。一出镇就看到刘叔了,其他四人也到齐了,正聚精会神的聊着镇上所见所闻。见唐庆到了都纷纷上了车。
“哟,庆小子买布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看着唐庆手里的包裹开口询问道。
“是呢,婶子,这不是为了婚礼准备的嘛。”唐庆大方承认。反正村里人都知道他打猎挣了点钱。
唐庆这布用布包裹包着,别人也看不出里面是什么布,就都当唐庆买的是寻常麻布。
“这结婚可是头等大事,可不能马虎,说起这婚事啊,我跟你们说……”这位大婶也是知道唐庆那婚事的,以为唐庆对周家哥儿有些不满,倒也不去扎他心窝子。而是快速的转移了话题。
唐庆见她们不在将注意力放他身上也是松了一口气。他刚来不久,还不知道如何和她们相处。也只能是少说少错。
一路就在牛车颠簸跟几个婶子的八卦中度过。到了村头,唐庆赶紧下车,好给几位婶子腾位子。付过车钱跟牛叔道了谢。唐庆这才拿着包裹往回走。
这时都下午了,唐庆还没吃过午饭。顿时感觉腹中饥饿感特强。匆匆弄了点吃的,唐庆就提着一只鸡向周大娘家赶去。
这婚礼不能再拖了,地里活计都差不多干完了。再等一段时间天就冷了。大明朝的冬天大雪纷飞,人们都没办法出门。
这个点村里人都刚吃过晚饭,都在村口消食,聊聊八卦。突然看见唐庆提着一只鸡向村口走去,就有好奇的大婶问道:“庆小子,你这提着鸡往哪儿去呀。”
“去周大娘家。”
唐庆话一说出后,顿时周边的空气都凝固了三秒。去周大娘家,周大娘是干啥的,周大娘就是这周家村周围唯一的媒人。那么唐庆去周大娘家就不言而喻咯。
唐庆倒是没怎么在意别人的看法,直径走了。留下一堆八卦的村民。
“这娶哥儿还要请媒人,这庆小子莫不是疯了不成。”村民中一个比较胖的村妇说道。
“你还不知道吧,前些天这庆小子不老是去山上打猎吗,这打的这些个猎物可没少送周大福家,就连他家老屋都搭着享了不少福。”
“哟,还有这事,我怎的不知道,你给我说道说道。”
村民们一听有八卦全都涌在一起好奇起来。周家村过去过来都是那么些人,哪家哪户发生点什么,大家都清楚。一听闻有新的八卦兴致都很高,也好打发打发时间。
不管村民们在背后怎么议论,唐庆还是走进了周大娘家。
显然周大娘家刚吃完饭,正在收拾桌子。看见唐庆进来了,周大娘的大儿子周广康很有眼色给唐庆搬了一条凳子过来,示意让唐庆坐。唐庆摆摆了手,周广康倒也没强求,放开凳子就走开了。
“庆小子来了,快坐,我收拾好了就来。”周大娘也知道这唐庆找她多半也是为了婚事。打了个照顾又继续忙活去了,再耽搁一会这天就黑了,到时候做什么都看不见咯。
“大婶子,你忙活你的,我这不急。”
周大娘听唐庆这么一说,笑了笑:“我这一会就好,广康给你庆哥倒杯茶。”
“不用这么麻烦。”唐庆刚说出要拒绝的话,周广康就把茶给倒好,递给了他。唐庆无奈接过,喝了几口。
不会儿,周大娘就收拾好了,笑着对唐庆说道:“说吧,找大婶子我,有什么事。”
“小子这是请大婶子做媒来了,大婶子也知道我跟村南的周青是官配,这过了秋收就得成婚。是喜事,小子不想婚礼办的简陋这不就来请大婶子给我出个章程。”唐庆见周大娘问起,也笑呵呵的回道。
唐庆说这话可是把周大娘惊了一下。依唐庆的意思,这是要办婚礼。说实话这十里八村的还真没有几家人肯为哥儿办婚礼的,更别说请媒人了。不过周大娘很快就反应过来,笑道;“这成婚是个大事,该办。”管他唐庆想怎么办,反正她就是一个媒人,该挣钱的时候,可没有把银子往外推的道理。
随后唐庆就跟周大娘讨论起来婚礼的具体事宜。周大娘拿出一本泛黄的日历,翻了又翻,敲定好三日后为下聘,十五日后成亲为事宜。随后又跟唐庆说了说一些婚礼上的小细节,以及要注意的。见天色不晚了,唐庆才起身告辞;“如此就麻烦大婶子了。”
“说什么麻烦不麻烦,都是应该的,应该的。”周大娘笑呵呵的把唐庆送出了门。心里却怎么也不平静。没想到这唐庆不仅要为周青办婚礼,更是买了红布,要做喜服。这周青真是好福气,能遇上一个这么对他好的人。不过这孩子也不错,老实肯干,虽然长的魁梧些,不过人还是挺好的,想来两人也是一对佳偶。
不过这些都不是周大娘高兴的,周大娘最高兴的还是这一次又能挣不少钱。要知道娶哥儿本就用不着请媒人,何况这还是官配。这一说媒,肯定成,这就跟天上掉钱又什么区别。
周大娘这心情好,也就睡得好。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直奔村北周青家。
“大福家的在吗。”
周青一家刚吃完早饭,就听闻外面有人在喊。一家子都有些疑惑,一大早的谁来了。
周山把门打开,周大娘就笑莹莹的走进来“我说大姐姐,这可真是喜事上门来了。”
周山娘见是周大娘来了,心里也多半猜到是什么事了。也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又吩咐周青去倒一碗白糖水。家里别的什么没有,一碗糖水还是有的。
待周大娘喝了糖水之后,才款款道来。周山娘心里虽然知道周大娘为啥而来,但听完还是止不住的开心。没想到这唐庆愿意明媒正娶他家周青。这当娘的没有比看到儿女好还要高兴的事。且不说聘礼如何,这明媒正娶就说明唐庆是个什么态度了。
周大娘说定了,唐庆三日后就来下聘后,就要告辞了,周山一家自是高高兴兴的把周大娘送出门。
送走了周大娘,周山一家掩饰不住的喜意。周大福都喜得一直说:“好,好,好。”。
第6章
周山娘心里也喜不行。自从连生了两个女儿后又生了周青,婆婆对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虽然没有明着来,暗地里也是受了不少委屈的,丈夫虽好,但这也不能去顶撞自己的亲娘,这份委屈只得自己受了。好歹青子从小就乖巧懂事,不然不知道还要受多少委屈。就连分家的时候都是分的最差的一份。
生了山子跟河子之后,身体也不大多好了,家里都靠青子在忙活。她这当娘的嘴上不说,心里却是疼极了。如今看他有这份福气心里也是及其欢喜的。
“山子,河子,你们两个待会分别去请你大姐跟二姐。让她俩三日后回来,就说青子的下聘日。”高兴过来的周山娘赶紧吩咐道。周山跟周河倒是没有什么不乐意,听完娘的吩咐就双双出门了。
“老头子,待会你也去老屋说道说道。”周大福心里美滋滋。他排行老三,却是最不得宠的一个,又因周山娘生了周青之后更不得待见。他受委屈倒没啥,就是苦了媳妇跟孩子。如今他总算可以直起腰杆,扬眉吐气一翻,定是要好好炫耀。
随后周山娘自己又收拾了一下,让周青带着她回一趟娘家。周山娘名王叫喜儿。听这名字就知道周山娘娘家是很宠她的。
的确周青的外婆生了四个儿子,才得来这么一个女儿,从小就捧手心里长大的,就唯独这婚事许得不好,为此周山娘的娘王李氏背地里可没少抹眼泪。可是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除了暗地里补贴一下女儿别的也帮不上忙。
何况家里还有四个儿子,孙儿孙女一堆,就算是补贴也补贴不多少。说来说去都是穷给闹的,要不是因为几个儿子的婚事,也不会把女儿许配给了周家,白白收了这么多委屈。
王家王李氏听了女儿报来的喜,也是高兴得不得了。她知道她这女儿为了周青受了多大的委屈,如今总算苦尽甘来了,心里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外孙郎竟有几分感激之意。
“青哥儿,如今你出嫁在即,你以后可得好好对待人家,即使受些委屈也是不要紧,他如今肯这样给你做脸,肯定也不会亏待你到哪儿去,但是你可莫做那些让人厌烦的事。”王李氏拉着周青好生交代了一番。
“那唐庆孤身一人,你只要好生伺候着,没人会给你气受,这哥儿嫁人了就比不得再家那么舒坦,两人过日子总是有些磕磕碰碰的,都互相让着些,莫叫旁人看了笑话。”
周青连连点头。
随后王喜儿她们又唠起家长来,这可苦了周青,今天一天可谓都是如同在梦里一般。看着他爹娘跟外婆一家都高高兴兴的,这是他从来没见过的,心里不由得也高兴起来。
他从小就知道,娘为了他受了很多委屈,即使这样娘也没有抛弃过他,还把他养大成人。要知道好多人家里生了哥儿,都是扔掉不要的。如今他娘能开心,他也就开心了。
大明开元三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秋分这一日。唐庆早早的起来了,穿了一身委托村里人连夜赶出来的新棉衣,胡乱吃了些东西。之前请的仪仗队都来齐后,仪仗队担着聘礼,周大娘在前头带路,一路敲锣打鼓走向村南。
周家这天天还不见亮就起来了,王李氏更是第二天傍晚就来了,一大早带着几个媳妇就在厨房里忙活。王喜儿更是把这个收拾好几遍的家,又收拾了好几次,好叫屋里看不出一丝灰尘。
天色见明,村南的仪仗总算走到了村北。隔着老远周家人就听到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后面还跟着些看热闹的村民。
这周家村多少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就算是嫁女儿也没有这么大个排头的,所以看热闹是村民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何况是个这么大热闹。
周青早就听见外面的声音了,心里紧张的不行。从外面讨论中,时不时的听到他的名字,他也知道今天肯定很多人在议论他。从小到大,他还没有这么被人议论过。娘说他今天不能出他的屋子,就算是下了聘也不许出门。可他待在屋里又不知能做些什么。早前做的那双鞋底,娘已经给他做好鞋面了,周围的线纳的紧紧的。这是他今天要给那人的回礼,只怪自己手艺不精,连个鞋面都不会做,不知道知道真相后,会不会后悔?
“大哥,庆哥他们来了,阵势真大。”周河这个平时见不到人,总爱调皮捣蛋的家伙也老实了许多。用他哥周山说的话,今天是他大哥的好日子,他可不能给他大哥掉面儿。所以一大早他就在他大哥门前,向他大哥报告实施情况。
仪仗队到了周家门前,在周家周围敲了好一会儿锣,才进了院子。
“唐家小子前来下聘。”周大娘高声喊道。
屋子里的人都出来了,王李氏一家,老屋一家加起来至少有二十来人。
“敢问聘礼合几。”王喜儿大哥王大柱开口问道。这是这里的习俗,娶方来下聘,聘礼必须报给嫁方看。好叫嫁方人知道,他们是真心求取的。
“聘金5两。”周大娘吆喝一声,随即一个仪仗便把一个装着5两银子的礼盒递给了周大福,周大福打开盒子看了看确认确认无误后,才点了点头头。
周大福表面看着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