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靠山吃山-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是掩饰不掉的欣喜和怀念,不由心中一动,对自家准小夫郎过去的生活,忽然有了想要了解的冲动。

    安如宝在店里绕了一圈,对着老板道:“店里除了这些,可还有上好的弓弩?”老板笑道:“是有的,不知客官要几石的?”安如宝对此一窍不通,问道:“都有几石的?”老板道:“客官说笑了,我们这武器店里自是按规定,卖的俱是五石以下的小型弓弩。”安如宝哪里知道几石是甚么,只得对宋初道:“小初,你说要几石的好。”

    宋初正在一边发愣,听安如宝叫他,下意识地道:“一石的就好,再重就拉不动了。”

    安如宝从善如流地对老板道:“那就一石的好了。”老板点点头,进屋去,不一会儿,拿出一张不大的弓弩来,只有小臂长短,造型似弓非弓,结构简单,做的却十分精巧细致。宋初一见,眼睛就黏在上边离不开了,满满都是喜欢。

    安如宝见状心中暗笑,也不细问,脸上一本正经地道:“果然是好,多少钱?”老板道:“这弩乃是上好的黄桦木所制,一把弩,外加弩箭二十根,共八百文。”安如宝大手一挥,道:“好说。”就去怀里掏钱。

    宋初一把把他拉到一边,悄声问道:“如宝哥,你买它干嘛,你又不会打猎。你要想要,我自己会做,可以做一个给你。这个太贵了。”

    安如宝冲他笑笑,拍拍他的头,让他稍安勿躁,才走到老板面前,掏出钱袋道:“六百文,我买了。”老板考虑一下,痛快地道:“六百就六百,我再送你一个弩袋,上山时背在身上,取用也方便。”

    安如宝连连感谢,拿出那银锭子,老板如数找了钱。将盛放弓弩与弩箭的盒子递给他。安如宝高兴的接过。

    从店里出来,宋初就不停地向安如宝怀里瞄。安如宝一开始装作没看到,只往前走。等宋初看了差不多快二十几次之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宋初被他笑懵了,眨巴着大眼无辜的看着安如宝,正愣怔着,忽觉怀里一重,下意识的搂住,就听安如宝笑道:“送给你的,傻瓜。”

    宋初低头看向怀里,正是安如宝之前抱在怀里的弓弩盒子,脑袋更转不动了,完全不了解眼下到底是个啥情况,又呆呆的看向安如宝。

    宋初实在很少有这么孩子气的表现,傻呆呆的十分可爱。安如宝忍不住在他脸上捏了一把道:“知道你喜欢,就买了,本来就是送给你的。”

    宋初呆呆地重复道:“送给我的?”边伸出手,轻轻摩挲盒子上的纹路。渐渐地脸上有了表情,有惊讶有喜爱有高兴,最终凝结成为诚挚地感动。他抬起头,紧紧盯着安如宝,一字一句地道:“谢谢你,如宝哥。”

    安如宝听出他的郑重,伸出两根手指,弹了一下他的脑门儿,道:“谢甚么,别忘了,你可是我的准小夫郎呢。”宋初牢牢抱住怀里的盒子,使劲点点头。

    两个人又逛了一段时间,安如宝买了些鸭蛋、鸡蛋、碱面和白糖。他想了想,又去油铺买了些油。油铺里除了猪油,就只有菜油。好在这两种油刚好能用,安如宝每样都都买了些。两人才大包小包地赶到集外的车场。

    安轩夫夫与宋亦、安如玉正等着他们。秦风首先看到宋初怀里的盒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不过也没多说,倒是对安如宝买的其他东西,不能理解。问道:“买这些做甚么?”

    安如宝笑道:“做好吃的,阿么你忘了,我早上说过的。”秦风挨个看了看那些东西,想象不出来能做甚么,也就不问了。

    一家人收拾收拾东西,就赶了马车往回赶。

    回到家,宋初首先回到自己屋,想把手里的盒子放到柜子里。可想了想,他又走了出来,跟安如宝说道:“这东西先放在你屋吧。”

    安如宝接过来,先是不解,随后明白过来,抱着盒子进了自己屋,好好的在柜子里放好,笑了一下,方走出屋子,帮阿爹阿么拿车上的东西。

 第11章

    晚饭前还有一段时间,宋初和安如宝商量一下,决定去安凌家一趟。不然宋初心里惦着这事儿,总是不放心。秦风了解了情况后,也催着他俩快去。俩人换了件衣服,就相携向安凌家走去。

    安凌家在北村西面,离宋初原先的家不算太远。家里一共四口人,除了安凌的阿爹阿么,还有一个小爷儿,今年十五岁。一走近安凌家附近,安如宝就皱起了眉头。眼前的房屋太破了。虽然,村里的房屋很多还是黄泥茅草屋,但都还算整齐结实。安凌家的相比之下,真的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院子不算小,一拉五间的房屋,仔细看的话,底子还是不错的。就是,不知多少年没有修缮过,房顶的茅草都掉的差不多了,用了一些木板啥的勉强遮着。院门没关,他们走到门口,院子里的情况一览无余。

    四四方方的院子,很空旷。照理说,刚刚秋收完,家家都会在院里晒些谷豆之类,可他家除了房檐下的几堆玉米,,几乎一点儿其他粮食看不到。宋初见此情景也皱起了眉头。

    两个人没进院,宋初在门口喊道:“有人在么?”话音刚落,屋里走出一个三十上下的夫郎,先是张望了一下,看到宋初笑了,迎上了道:“小初来了,快,快进来。”宋初叫一声“叔么”走进院子,安如宝在后面跟着。

    安凌阿么叫路明,本家在青山村往南的独岭寨村。他一路将两人让到了厅房。说是厅房,不过是一张桌子,几条凳子罢了。路明招呼俩人坐下,去端了些野果子来,又倒了两杯水,才问道:“小初来找小凌吧,他刚出去了,过会儿才回。不然你们就等一会儿他?”

    宋初接过水,也没喝,直接对路明道:“叔么,我其实主要是来找你的。今儿早上小凌去我家了。我看他面色不对,问他也不说,就过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路明怔了一下,半晌方叹了口气,道:“他去找你了?唉,你俩从小就好,这事儿我也不瞒你。前两天他定了个人家,说好过两天议亲,议亲完就把人带走。”宋初吃了一惊,站起来叫道:“带走?!小凌还没成年,怎么就……难道,难道……”没等他话说完,路明眼泪已经下来了,颤声道:“对,你想的没错,我家小凌要给人家去当养夫郎……”

    宋初脸色立马变了,急冲冲地道:“小凌有阿爹阿么,为甚么要给人去当养夫郎?你们怎么忍心,他才十二岁啊!”养夫郎,顾名思义,就是未成年被人买去养起来,成年就给人当夫郎的小哥儿。在这里,家里活不下去的或是自幼失怙的小哥儿才会卖给人家做养夫郎。买养夫郎的人,大多要么是身体有缺陷,找不到夫郎的,要么是打了很多年光棍儿,攒了一笔钱的,要么就是夫郎去了,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顾,找不到继夫郎的。养夫郎到郎官家不用举行成亲礼,也不上族谱,在郎官家里没有地位,就和家仆使役没甚么两样,生活总结起来,就一个字,苦。如今安凌的阿么告诉他,安凌好好的要去给人当养夫郎,也不怪宋初急了。

    路明只是哭,也不说话。宋初心里急,转了几个圈,忽然想起一人道:“安仁哥呢。小凌从小就说要奉给安仁哥做夫郎,他们不是都要议亲了么?他去哪儿了?”

    路明听到安仁的名字,哭的更凶了,良久才长叹一声道:“别提他了。那时你家有事儿,你不知道。他三个月前就去镇上当学徒了。”

    宋初口气不好地道:“叔么,你告诉我,你们到底为啥要卖小凌?小凌哪里不好了,他能干又听话,他……他……”说着,他的眼泪也掉了下来。

    路明听他问,更是嚎啕大哭起来,边道:“我们也不愿意啊……呜呜……不瞒你说,这秋收刚过,我们家除了檐下的那几堆棒子,啥粮食都没了。你也知道,你叔前两年摔断了腿,身体一直不好。安远倒是懂事,可他今年才十五。我们地本来就不多,靠我一个人,和安远、安凌两个打下手,也才勉强种的了。可是,你叔总是吃药,再加上腿断时借的药钱,我们总共欠了安富民家二十多贯钱。安富民说了,今年是最后的期限,再不还,明年就交利了。这不,我们辛辛苦苦收了一秋,才收了十几石粮食,都给了他们不说,还差三贯。安富民又说,要是小凌愿意去给安春当夫郎不但这三贯就不用还,还可以再给我们十贯钱。安春是啥东西啊,饿死我们也不会让小凌给他当夫郎。安远一气之下,就跑到镇上酒楼里当了跑堂的,说不挣大钱绝不回来。可不还了安富民的钱,利滚利只会越滚越多,以后的日子更没法过。我们正东借西借的想法子,李家村有人来,说是村里一个死了夫郎的汉子,愿意出五贯钱,买个养夫郎……”

    宋初一听又与安春有关,暗暗咬牙,接口道:“就算这样你们也不能卖了小凌啊。小凌心里只有安仁哥,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逼么?!”

    路明擦了擦眼泪道:“不是我们要卖小凌啊……唉,你也知道小凌,他虽看着温顺听话,其实是个有主意的,人又死性,从小认准安仁就没改过,这我们心里当然知道。再说了,就是再难我们也不会卖自家小哥儿啊。你叔都把那人骂出去了。可是后来……都是冤孽呦。要说小凌和安仁,也算有缘分。小凌从小黏安仁,安仁也跟他玩儿的好。那时候,你叔腿还没断,我们与安青家也曾商量过,等两个孩子都过了十岁,就给他们议亲。后来没两年,你叔的腿断了。我们家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穷户,吃穿都成问题。哪里还好意思上杆子提议亲的事儿。眼看着小凌过了十岁,安青家也一直没动静,我们就更不敢提了。李家村的人来后,小凌那天晚上哭了一宿,第二天就去了镇上,等到擦黑才回来,你是不知道啊,他回来时,脸刷白刷白,眼都是直的,可是把我们给吓的不轻。好容易第二天他好了,我问他出了啥事儿,他也不说。后来,李家村那人再来,小凌忽然就接了钱,说同意去做养夫郎!……咳,我和你叔哭着问他为啥,他就说不能看着家里人去死。小凌多死性,你是知道的,安仁小时候一句我一定迎你,就记了这许多年,咋可能这容易就弃了。我想一定是那天,安仁跟小凌说了啥,让小凌心伤了,才会这么作践自己。可是我再问,他就是不吭声。我们也急啊,眼看秋节一过,人家就来领人了,可小凌就是不松口,我们也没法啊。”

    宋初听完,也冷静下来,明白关键还是在安凌身上。那天,安凌去镇上一定发生了甚么,看来要好好弄弄清楚,才能帮到他。想到这儿,宋初冲路明道:“叔么,我知道了。这事儿还是得看小凌。要是他心里的结解不开,我们谁也帮不了他。这样,我今天先回去,要是李家村来人,你就先拖着。这事儿我来想法子。”

    路明听了,偷偷看了一眼坐在旁边保持沉默的安如宝,擦了擦泪,勉强笑道:“小初,你的心意叔么领了。这事儿就不麻烦你了。这两天我们也正想法子,你也不容易,就……就好好过你的日子吧。你放心,我和你叔就是死了,也不会让小凌去做养夫郎。”在他心里,虽然是形势所逼,小初现在到底是养在人家家里。身份跟养夫郎没啥区别。养夫郎在郎官家里都是没地位的。他感激宋初为他家小凌着急想法子,可他不能害了小初。

    安如宝作壁上观,早看出了路明的心思。当下道:“叔么放心,小初是我的准夫郎,他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我们会想法子救安凌的。”

    这下路明反而愣了,转而大喜过望。安善人家的孙子是秀才,这件事早就传的全村都知道了。庄稼人识字的少,秀才在他们眼里就已经了不得了——那可是有功名的。路明简直不知说啥好,激动的全身都哆嗦起来。好一会儿才忙不迭地道:“那敢情好,那敢情好……这下好了,我家小凌有救了。下辈子叔么做牛做马报答你们!”说着,眼看又要掉眼泪。

    宋初和安如宝不敢多呆,赶紧起身告辞。

    出了安凌家。宋初沉默着不说话。安如宝陪他走了一段,才开口问道:“刚才你和安凌的阿么说的,我听的模棱两可。那安凌和安仁是怎么回事儿?安仁是谁?”

    宋初叹口气,道:“安仁哥比我们大几岁。小时候,小凌和我玩儿的好,村里的孩子排挤我,连带着也排挤他。小凌看着胆子小,又柔顺,常被别的孩子欺负。后来被安仁哥看到,教训了那些孩子一顿,从此就处处护着小凌,小凌也黏他。大一点儿的时候,安仁跟小凌说,长大了一定迎他做夫郎。小凌就记在了心里。一晃几年过去,小凌心眼死,还守着这句话。可大家都不再是啥也不懂的小孩儿,谁知道安仁哥还记不记得呢?”

    安如宝道:“听安凌阿么的意思,两家有意议亲,后来不了了之了,应该是安仁反悔了吧。”

    宋初思考一阵,摇摇头,道:“不知道。不过,安仁的阿么有些心眼小,有点儿嗯……势利眼儿,就算安仁哥愿意,他也不甘愿迎小凌进门的。”

    安如宝“哦”一声道:“这个安仁的阿爹是谁啊?”宋初道:“他阿爹是安青叔。”安如宝觉得安青这名字有点儿耳熟,想了一会儿,才恍然道:‘“是他啊。他的那个夫郎的确是……是与众不同。”他还记得安青那个夫郎尖酸刻薄的样子,对那个未成谋面的安仁多了丝同情。

    不过,还有一件事儿,他比较在意,问道:“我听着,怎么这事儿还跟那个安春扯上关系了。”

    宋初冷笑道:“安富民的夫郎是安春的叔叔,安春以后就是个瘸子了,名声又不好,怕是找不到好夫郎了。我这里他们没如愿,又打上了安凌的主意,真是好算计。”

    安如宝听了,心里也觉得气愤。又听宋初道:“我想了想,这事儿还是得找安仁哥,问问他那天到底发生啥了。这样,我明天一早就去镇里找他,当面问清楚。”

    安如宝看他一脸迫不及待,咳嗽一声,悠悠地道:“你明天不能去镇上。”不等宋初回应,接着道:“明天是秋节,不知道安仁会不会回来过节呢?”宋初一拍手道:“对啊,我咋没想到。他明天一定会回来的。好,我明天一早就去村口堵他。”他越想越对,简直盼着明早马上就来了,一时脚下生风,自顾自的往家走去。被宋初丢在脑后的安如宝,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的准小夫郎转眼变成黑点儿,半晌才抬起脚跟了上去。

 第12章

    秋节当日,天还蒙蒙亮,安如宝就开始在厨房忙活。先把白糖调成浆,碱加水调成碱水。在与生油一起倒进面粉里和。各种材料具体要加多少比例,他其实记得不清楚了。不过,碱水和生油没敢多放。面团和好后,切成剂子待用。然后,把昨天煮好的豆沙拿出来,将事先煮好压碎的鸭蛋黄倒进去和匀。这一步,安如宝一边和,一边觉得哪里不对。仔细想想,实在想不起来具体的操作步骤,最后决定就这么着吧。

    和好馅儿,用擀面杖将剂子擀成面片,把馅儿包进去,再拍扁。一个月饼就好了。卖相实在不好,安如宝表示模具甚么的太高深,完全没必要。不过,他到底没敢多做,怕糟蹋东西,只堪堪做了三十个。

    月饼做好了,怎么烤成了问题,不过,这难不倒安如宝,他早就有所准备。

    拿出他用来代替烤盘的铁盘,把月饼放上去,摆好。按记忆,打了几个鸡蛋,只用蛋黄,不用蛋清,用刷子刷到月饼上。然后,他点着了厨房里的土炉子,火着欢后,上面放上一些小木块。再放上大小合适的铁架子,——铁架子是他量好尺寸,用粗一点的铁丝自己做的——一个简易的烤箱就做好了

    安如宝小心翼翼的把烤盘放进烤箱里——烤盘不能太大,一次只能放几个——用锅盖盖住炉口,就蹲在炉子旁边,一边看火,一边等着月饼出炉。

    很快,厨房里就飘出了甜香味儿,把早起要去河里打鱼的安轩都勾进了厨房。进门就问道:“做啥呢,这么香。”安如宝笑道:“我学着做的一种新吃食,叫秋饼。你打鱼回来,就可以吃了。”

    安轩深深吸了口香气,心满意足的走了。安如宝继续看火,估算时间,感觉大约到了二十分钟,赶紧打开锅盖。

    滚滚的热气扑面而来,安如宝咳嗽两声,手里拿着两双筷子,夹住铁盘的两端,慢慢地把盘子端了出来,放到锅台上。

    盘子里一共放了六个月饼,闻着味道还可以,模样么,黑黑黄黄的,有点儿凄惨。这时,秦风也来到了厨房,见自家小爷儿正看着一盘不知道是啥的东西发呆,忙走过来道:“怎么了?秋饼做好了,给我尝……”看到盘子里的不明物体,最后一个尝字愣是没说出口。

    安如宝正在郁闷,他仔细回想,觉得步骤啥的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