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靠山吃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承佑听完,似有所悟,连连点头,抱拳道:“如宝哥所言极是,是我着相了,多谢如宝哥提醒。”

    安如宝摆摆手,道:“心大而已,不足称赞。你也莫要着急,今日人多,过会儿只让邢大哥他们进去看榜,他们有力气,挤进去也容易,不然单凭你我二人进去里面怕是半日都到不得榜下。”安承佑闻言“扑哧”一笑,心中的焦躁渐渐平息下来。

    两人边看边说,神情放松,在一众举子中,显得甚是显眼突兀,惹得不少人侧目。便在此时,忽听不远处有人道:“咦,这不是青山村的安秀才么。”

    声音安如宝听着有些耳熟,不由侧过身看过去,便见不远处站着一位爷儿,头戴玉冠,身穿石青色长衫,面目清隽,眼带风流,却是在玉兴城曾有两面之缘的王家二少爷王真卿。

    几年不见,王真卿身上的傲气不仅半点未减,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安如宝对他印象本便一般,这会儿见他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由暗中皱了皱眉头,面上淡淡地道:“哦,原来是王二少爷。王二少爷好。”

    王真卿也不理会他的态度,转头看了看贡院前越积越多的人群,又上下打量安如宝几眼,眉眼一弯,道:“看样子安秀才也是来赶考的,看阁下这般轻松,难道觉得自己定能高中?也是,安秀才高才在下曾领略过,想必定是在一甲之列了。”

    安如宝道:“所谓人外有人,太外有天,在天下学子面前,高才二字在下实不敢当,倒是二少爷才名远播,定能金榜题名。”

    王真卿为人最是自负,安如宝这番话直说进他的心坎里,心中得意,面上便表现出几分,偏生嘴上还谦逊道:“哪里哪里……”眼珠一转,又道:“对了,在下曾听夫郎说,与安秀才一同长大,关系甚是亲近,只是后来你们举家迁往青山村方才断了联系,这些年,我家夫郎对安秀才一直念念不忘,恰好今日我家夫郎陪我一起来看榜,若知安秀才也在,定然十分高兴,你们也许久未见了吧,不如见上一面,叙叙旧可好?”

    安如宝与丁家小哥儿丁清宁曾定亲一事,在玉兴城可谓无人不知,这一直是王真卿心中的一根刺,也因此每每见到安如宝总忍不住挑衅几句。如今丁清宁已与他成亲,安如宝也早便迎了宋初,他这一番话说出来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安如宝联想起前些时日曾与丁清宁偶遇,便将王真卿的心思猜了七七八八,无非拈酸吃醋或是尊严受损之类,只是他如此不顾自家夫郎的名声,让安如宝的目光微冷,回道:“王兄说笑了,谁不知王兄与你家夫郎鹣鲽情深,羡煞旁人,我这个年少玩伴在他心中怕是连影子都剩不得,有何来念念不忘之说。倒是王兄,每次相见都这般亲近热情,真真是让在下受宠若惊呢,来来来,莫如咱二人好好亲近亲近。”说着便去拉王真卿的手。

    王真卿被他举动吓得一惊,连忙躲过,一张脸涨的通红,指着安如宝,道:“你……你……”却是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恰在此时,只听得有人高喊“门开了,放榜了!”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就见贡院的大门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慢慢打开。安如宝不想再与王真卿纠缠,趁机带着安承佑站到另一处偏僻之地。安承佑不认识王真卿,本想打听一番,看安如宝面色不善,也不敢多说,乖乖等着放榜。不久,贡院内有人双手托着纸卷走出,在兵士的护卫下,把榜单张贴在贡院外早的墙上。才贴好,等候多时的举子们,便呼啦啦将那榜单围了个水泄不通。

    安如宝和安承佑暗自咂舌,只得嘱咐邢山与他手下的两名护卫前去看榜。邢山与那两人答应一声,一猫腰便消失在人群之中。

    会试榜单共有三张,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邢山和两个护卫身上带着功夫,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举子哪里拦的住他们,很快便挤到了榜单前,待三张榜单都已贴上,便一个个看了过去。

    才平静下来不久的安承佑又开始紧张起来,围着安如宝不住转圈,转的安如宝眼晕。好容易等邢山他们三人挤出来,他又张着嘴,愣是不敢问结果如何。

    与邢山同去的两人面带喜色,对着安承佑道:“恭喜少爷,少爷中了,中了二甲第十三名。”安承佑乍闻喜讯,直愣了半晌方傻傻地道:“我中了,我中了,呵呵,我中了……”

    邢山的脸色却不是太好,只对着安如宝摇摇头,没有说话。这结果本在安如宝意料之中,毕竟他并非本土人士,所学时日又短,县试靠的是原主打的基础,这会试高手云集,哪里是靠运气便能考中的。

    安承佑手舞足蹈了好一会儿方才注意到安如宝这边的情形,乍看安如宝不悲不喜的表情并未看出甚么,还是看了邢山的面色才猜出几分,心中的高兴立时淡了几分,敛起脸上的笑容,讪讪地道:“那个……抱歉,是……是在下得意忘形了,如宝哥莫怪。”

    安如宝忙道:“不妨事。”又拱手笑道:“恭喜恭喜。”

    安承佑连忙回礼,道:“多谢如宝哥。”又有些不平地道:“如宝哥才华见识不知胜我多少,如何我中了,你却未中?难道这些考官都瞎眼了不成?”

    安如宝笑道:“你即中了,我未中,自然是因你比我学的好,这些考官现下都是你的恩师,这般说法可是大逆不道了。”安承佑自知失言,垂头不语。

    此时贡院门口又已是另一番景象,嚎哭、狂笑、悲鸣声不绝于耳,既已知结果,安如宝和安承佑都不想再多呆,径自带着邢山几人离开。

    回到客栈,秦文昌已等在那里,听了结果,先是和安承佑道了喜,又劝慰安如宝道:“你也莫难过,此次不成,还有下次,只要有才能总不会被埋没。”

    如宝本就并无多少感伤,假意应付几句便将此事揭过。

    安承佑高中到底是好事,中午三人便在客栈之内叫了一桌酒席,还要了一壶酒,权当庆祝。

    酒席上,三人都倒了酒,喝了个不亦乐乎。

    待酒酣过半,安如宝放下酒杯,目光灼灼地望向秦文昌道:“表哥,我有一事想要问问表哥,不知方不方便?”

    秦文昌道:“不知是何事?”

    安如宝顿了顿方一脸凝重地道:“我想问关于前方战事之事,不知表哥可知晓?”

    秦文昌闻言愣了一愣,良久方道:“我就职礼部,对前线之事所知有限,不过……”

    安如宝见他欲言又止,忙问道:“不过如何。”

    秦文昌想了想,方道:“我听说凉州已然失守了……”

    安如宝和安承佑惊道:“失守了!”

    秦文昌点点头,道:“谢逸兵败之后,蛮族趁机攻占汜水关,直逼凉州。凉州乃景国西北门户,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本不会如此轻易被攻破,可恨凉州守备与一众手下贪生怕死,蛮族几次攻城便吓破了他们的胆,竟弃凉州城内千万民众于不顾,独自逃回了靖州。如今郑国公所帅大军尚未抵达靖州,只求郑国公能力挽狂澜,保住景国江山,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了。”

    安如宝“啪”地一拍桌子,骂道:“可恶,自古便是不缺这般贪生怕死之辈,百姓纳粮纳税,就是养了这一帮的蛀虫,这些人当真该死。”

    安承佑也有些忿忿,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怒道:“合该千刀万剐!”与安如宝一起将凉州守备一众人骂了个痛快,方住了嘴。

    秦文昌千叮咛万嘱咐两人,这件事不可让其他人知晓。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凉州失守的消息便传遍了京城内外,一时间整个景国上下人心惶惶。

第99章

四月,中原地区已是繁花似锦,西北依然是寒风萧萧。经过十几日的急行军,郑家军先锋营终于到达了靖州。凉州失守的消息,他们在路上便已知晓,是以进得城来,不等歇息,第一件事便是先将凉州守备一干人等拿下,连夜提审。

    凉州守备是个矮胖子,因半夜在驿站的床上被揪出,身上穿着还是里衣,初时还骂骂咧咧,看到先锋营的人先软了腿,跪在地上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和他一起逃走的几个下属,更是抖如筛糠一般,只知拼命磕头。

    经过审问,凉州守备一干人等对临阵脱逃一事供认不讳,签字画押后便瘫倒在地。

    翌日,靖州城万人空巷,城中临时搭建的法场刑台被围得风雨不透,凉州守备及其家属以及一干下属都被绑在法场之上,靖州守备浑身哆嗦着,将凉州守备一干人的罪状一一向民众宣读,最终判了斩立决,家属中爷儿十七岁以上死罪,十七岁以下流放;哥儿无论成年与否全部贬为官侍,在场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宣读完毕,整个法场,几百号人顿时哭声震天,围观民众却无一露出怜悯之色——临阵脱逃,将景国门户拱手让于蛮族,陷凉州城千瓦城民于水火之中,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离法场不远,建有一处高台,先锋营先锋,郑家嫡长爷儿郑君山站在高台之上,面容冷峻地听完靖州守备念完罪状,一甩身后的披风,沉声道:“杀!”

    四周民众都高举双臂,齐喊“杀!杀!杀!”刽子手手起刀落,几百颗头颅立时被砍落,鲜血流满整个刑台,被留下的家属们看着这惨烈的景象,都哭叫着昏倒在地,被人拖曳着离开法场,今后他们面临的是无尽绝望的命运。

    处置完人犯,先锋营马不停蹄,立时又赶到了靖州兵营,靖州共有守军一万人,因着前方有汜水关和凉州城在,战祸甚少波及,靖州城守军这些年疏于管理,训练散漫,将士们都有些懈怠,到达兵营后,先锋操练过后,便皱了眉,一声令下,先锋营便开始对靖州守军进行了非常严酷的训练,训的一众将士哀叫连连,却不敢不从,毕竟法场上的血还未干透。

    三日后,郑国公率领大军也到达靖州,而此时,蛮族的兵马已离靖州城不足百里。

    朔风阵阵,旌旗招展,郑国公站在靖州城墙之上,望着远方,双目如电。

    远在千里之外的临京城,战争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身上,便是金榜题名的举子们都一改以往,放榜后宴请的风俗,只分别摆了谢师宴,桌上众人亦无一人开怀。安如宝此次并未高中,反倒无事一身轻,安承佑忙着谢师宴,他便带着邢山在临京城内逛了个遍。临京城作为景国的都城,其繁华奢靡自非其他州城可比,大大小小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

    卖有花生油的店铺也有几家,分布在城内各处,经安如宝暗中察看,生意都很是不错。而除去临京城,整个景国各地如今都有这样的店铺,自然,对这些店铺的主人,却是知之甚少。

    期间,安如宝与安承佑去了秦文昌家中拜访,因秦文昌事务繁忙,不知何时能回,周桐接待了他们二人。周桐到底是个哥儿,两人不便久留,本想告辞,谁知秦文昌家的小爷儿拉着安如宝便不撒手,直到安如宝陪着他玩了半日,玩累了方放过了他。

    好在秦文昌这日回来的并不晚,见到两人,十分高兴,留二人在家中用了午饭。安如宝见他双眼泛红,形容憔悴,不由担心地问道:“朝中可是有事发生,怎的劳累至斯?”

    秦文昌叹口气道:“别提了,凉州失守,郑家军先锋营斩了凉州守备,这事儿闹到了圣上跟前,这凉州守备乃丞相赵峰的门生,赵峰在朝中势力不小,与郑国公又素有嫌隙,这两日朝中很多大臣上书,参奏先锋郑君山枉顾朝廷刑法,不经审判便滥用私刑,草菅人命,要求严惩,引得圣上大怒,发落了不少人。其中礼部尚书也牵扯了进去,被革职查办了。”

    安如宝蹙眉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凉州守备临阵脱逃,本就是死罪,凉州失守,蛮族大军直逼靖州,先锋营若不处置那一干人,以何服众,又以何来安民心?当下国家危在旦夕,朝中这些人还在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真真是不知所谓!”

    秦文昌叹气道:“这几年朝中党派相争激烈,圣上也是不胜其扰,奈何两派势力盘根错节,为保朝廷稳定,一直放任至今,之前处置了郑国公,圣上本就心存歉疚,如今郑国公一家不计前嫌,率兵出征,为国为民可谓劳心劳力,谁承想这些人竟敢不顾大局,执意要求处置前方大将,也算的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好在忙也不会忙太久,等新的礼部尚书上任便好了。”

    安如宝点头,又问道:“前方战事如何?”

    秦文昌道:“郑国公率兵于两日前到达靖州,蛮族也已在离城五十里处扎营,听说蛮族频频挑衅,郑国公却是高挂免战牌,按兵不动,两军现呈对峙之势。”

    安如宝略一思索,赞道:“郑国公高招,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蛮族刚拿下凉州,势如破竹,士气正隆,此时与他们正面相争讨不到便宜,郑国公按兵不动,几日下去,蛮族士气必降,到那时,胜算便会多上两分。”

    安承佑对兵法所知不多,听完眼睛一亮,道:“如此一来,击退蛮族岂不是指日可待?!”

    安如宝却摇摇头,道:“哪有那么简单,这一次听闻蛮族出动了二十万兵马,郑国公所帅不过十万,以一敌二,兵力悬殊,郑国公面临的可是一场硬仗啊。”说完,见安承佑和秦文昌面带沉重,又劝慰道:“话虽如此,郑国公非等闲之辈,当年兵力比之今日还要悬殊,不照样打的蛮族落花流水,这一次也必然能大获全胜。”

    秦文昌和安承佑这才面色稍霁。酒桌上到底不适宜谈论这般沉重的话题,之后三人便将话题转到别处,慢慢开怀起来,一顿饭算的上宾主尽欢。

    从秦文昌家回来后,安承佑又赶了几场宴请,便闭门谢客,因着他并未进入殿试之列,又惦念家人,与安如宝商量后,两人便打算尽快离开。是以第二日,两人在街上逛了半日,买了些吃食、布料等别处少见的物事,留作送给亲朋礼物,又用了两日同秦文昌及相识举子一一道了别,便开始收拾行囊。

    到了临行这一日,安如宝几人一大早便开始准备,用罢早饭,备了些路上吃的干粮,结了房钱,便驾着马车向城门而去。会试三年一次,赶考的举子不下万千,能够金榜题名的不过百余人,这几日,举子陆续离开临京城,街道上的马车行人众多,甚是拥挤,好容易到了城门处,前面也已排了长队,只得将马车停在队后,耐心等待。

    时近五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坐在马车车厢内,饶是穿着薄衫,手拿折扇猛扇,安如宝仍是出了一身热汗。正烦躁,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鸣锣声响,忙挑开车窗上的帘子,向后看去,只见一队身穿黄色甲胄的兵士迤逦而来,当先一人双手向前平身,托着一明黄色物事,快步走向城墙上专门开辟出的专贴告示的空白处,刷了浆糊,将那物事展开小心翼翼地贴在其上,就听有人喊道:“是皇榜!贴皇榜了!”

    那队人马贴好皇榜便行离开,只留下两名兵士站在皇榜两旁守卫。左右闲来无事,便有不少人走至那皇榜前去看,安如宝也甚是好奇,本想也下车走走,谁知安承佑比他动作还要快,已跳下车,向皇榜跑去。

    安承佑去的时间并不长,回来后便径自上了安如宝的马车。安如宝看他脸色不是太好,先递了一杯茶过去,方问道:“皇榜上说了甚么?”

    安承佑一口气将茶水喝干,歇歇气,方沉着脸道:“皇榜说,圣上近日龙体欠安,殿试不能如期举行,暂推后至秋日……”

    安如宝了然道:“看来前方战事不妙啊。”安承佑也道:“我也是这么想,而且,想到这一点的不止你我两人……”正说着,车外已是议论四起,细听忧心前方战事者果然不在少数。

    二人对视一眼,神色都凝重起来。

    来时因距离考期尚远,马车行走的并不快,离家两月有余,此次回去,便是几个护卫也都是归心似箭,马车赶得飞快,好在他们还知道如今世道不太平,要不怕是晚上都要赶路了,即便如此,还是比去时少用了两日的时间便到了安平镇。

    安平镇大门处已是人山人海,较之上一次两人同时中举还要夸张。安承佑此时虽还不是官身,但有功名在,前途自是不可限量,便是县令大人都亲临安平镇,为安承佑接风。

    安承佑的家人也在,他们不敢越过县令大人,落后一步,站在他的身后,不少人认识他们,都上前来道喜,安富民笑的欣慰,安井乐则是满脸的得意,不过他们对安承佑的感情是一样,在看到安承佑的那一刹那,都红了眼眶。

    安如宝在安承佑之后下了车,看着安承佑与县令大人见了礼,又被家人抱着哭了一场,后又与在场所有人道了谢,被簇拥着进了镇内

    自始至终,都没几个人看安如宝一眼。安如宝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