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夫郎威武-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都不担心了,就是你这个琉璃作坊,让我都不知说什么好,有时候太能挣钱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说着嬷嬷自己也噗呲乐出声,以前在平阳村村里人还眼红妒忌园子里的一切,现在要是让他们知道晨哥儿那作坊单一日挣的银子,估计会吓晕过去,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他现在都不担心晨哥儿没银子使,而是担心银子太多惹红别人的眼。
俞晨笑了两声,说:“我知道,我心里是有些想法,等过些时候会跟晋源商量了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本事,那些人手段再多也得不了逞,我的东西,有时候宁可毁去也不会落入我愿意看到的人手中。”
第201章 结果
且不说姜嬷嬷回绝想要见他的那些人家,并随吴熊启程回平阳村过平静的生活,骆晋源在回京后,也恢复了寅时就要起床去上朝白日办差的生活规律。
没成亲之前因不住一个院子,所以天没亮就早起不会影响到俞晨,但如今都住到一屋了,天还黑着,骆晋源一动,俞晨便醒了。
昏天黑地过了十日,睁开眼睛瞬间清明过来的俞晨才想起自己这个男人还需要上朝,这个年代的官也不是好做的,真够辛苦的啊。
“晨哥儿你不用起来,再睡会儿,乖,我都习惯了。”骆晋源说着低头亲了王口晨哥儿。
话是这么说,可那是成亲之前的习惯,现在让他离开晨哥儿还真有那么点困难和不适应了,骆晋源心中第一次生出要懈怠偷懒的念头。
俞晨伸手推了推他说:“我也得起来了,你去上朝,正好我也去练武,这几日都懈怠了。”
骆晋源这才没再劝,拿了衣裳先替晨哥儿穿上,然后才收拾自己,最后用了些膳食后才依依不舍地上朝去了,俞晨则转身去了骆晋源经常练武的地方。
在佑德帝到来之前,武将们看到骆晋源都笑哈哈地过来打招呼,这里大部分人都是能加当日喜宴的,堂堂英武侯喝醉被新哥儿抱回新房的一幕可让他们乐呵了好久,便是没参加的人都得了些风声,看向骆晋源的目光也有些异样。
骆晋源这几日的乐不思蜀早让他忘了这一茬,现在在这些人的打趣目光中才想起来,不过他向来一副面瘫表情,别人很难看出什么破绽。
一个上了些年纪的老将军用大巴掌使劲地拍了拍他的手臂说:“这成了家的汉子就是不一样了,瞧着英武侯比过去精神多了,新哥儿好样的,我们喜欢!”
文官觉得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件很有失面子身份的事,也许还要说一声“有辱斯文”,所以他们看向骆晋源的目光才带着怪异,可对于武将来说,俞晨的举动却特别合他们的胃口。
骆晋源特别好脾气地拱手替晨哥儿道了声谢,对那些有异的目光也丝毫不放在心上,除了那日晚上觉得难为情外,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当然晨哥儿不用他们喜欢,有自己喜爱就行了。
在武将对骆晋源恭喜的时候,佑德帝到了,闹哄哄的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江南三府连遭暴雨,已导致洪涝……”
大周朝地大物博,几乎年年都有地区发生灾情,不是旱灾就是洪涝,每年户部都要拨出大笔赈灾银两并派大臣前去赈灾。
佑德帝显然在上朝之前就已知此事,脸色一直阴沉着,年年拨银子治理河道,却总不见成效,受灾被水淹的地区有不少地方是大片良田,由此造成一连串的恶果。
佑德帝在朝堂上发了好一通脾气,便再恼火,此时灾情下来,也要赶紧先派大臣前去灾区稳定灾情救治灾民,粮食、药材、银子一样都不能缺少,如果再引发疫情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京城倒是持续了好一段时间不见一颗雨滴降下,上朝之前他叫来了钦天鉴的人,证实南方的确多雨。
退了朝后,佑德帝把几位重臣包括骆晋源一起叫到了御书房继续议事,尤其是赈灾一事。
三皇子四皇子皆在列,二人皆上前主动请命前去江南救治受难百姓,佑德帝目光深沉地看着皆一副大义凛然模样的二人,最后伸手点了点三皇子:“这次就由三皇子作为钦差大臣,务必阻止水患的继续蔓延,让受灾存量发行早日脱离困境。”
并且还点了一个中立派的官员协同一起奔赴灾区。
三皇子内心得意,暗暗瞥了一眼受挫后神色有些阴沉的四皇子,心说老四连这点气都沉不住,还想跟他斗,不过面上却是一副凝重忧国忧民之色,领了命就匆匆离开,准备第二日就启程,一刻不敢耽搁。
等朝臣都离开后,就剩下了骆晋源,之前的事情他并未发表看法,作为一个武将,他的意见恐怕也不会被其他大人看重,但对于陛下选择三皇子而舍弃四皇子心里有些异样。
佑德帝叹了口气说:“晨哥儿的琉璃作坊无大碍吧。”
果然是与此事有关,回京后肖恒就向他汇报了琉璃作坊一案的进展情况,要不是他们派人盯着,送进牢里的那些人第二天就会没了性命,到时不仅俞晨就是英武侯的名声都要受到影响,落得一个仗势欺人之嫌,就连琉璃作坊都要受到嫌疑,也许就正好给了旁人名正言顺插手琉璃作坊的机会。
最后的结果是孙钱两家各推出一个旁系成员认下了罪名,罪名刚认下,就传来了二人畏罪自缢身亡的消息,这两家的铺子也撤出了京城,这个案子仍给一些人留下了县主和侯爷势大让人不敢与之争锋的印象,瞧瞧,侯爷与县主都将这两户商家逼得在京城里待不下去的结果了。
可琉璃作坊来银子太快,连佑德帝不免都关注几分,在骆晋源与俞晨成亲之夜有人前去作坊生事,人被拿下送进了官府,佑德帝自然也都知道了,并关注了整个审案过程,哪里看不出其中的内情。
他知道,直接指使人是四皇子这个沉不住气的东西,然而三皇子也有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嫌疑,琉璃作坊安生无事,则四生子与英武侯及俞晨之间的嫌隙就结下了,倘若琉璃作坊出了事,他不仅可以让人揭穿四皇子在中间扮演的角色,还可以坐收渔人之利,总之,他才是最大的赢家。
但目前在这两位稍有起色的皇子中间,佑德帝只能选择表面看上去过错较小的三皇子,也借此机会希望四皇子能够反省,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给他头上敲一记警钟。
“陛下,作坊无事。”其实昨晚与晨哥儿就分析过这件事,猜得到眼下的局面,料到陛下会低调处理。
就算真拿到了两位皇子险险造成作坊爆炸工作丧命的证据,恐怕对这两位皇子最多也只是申斥一顿,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惩治,何况现在还拿不到证据,一切只是推断。
“朕知道晨哥儿的琉璃作坊招了一些人的眼,不过你回去让晨哥儿放心,朕不会眼看着他受委曲的,这本帐朕都记在心里,后君一直惦记着你们小两口,让晨哥儿有空多进宫陪陪后君。”
“陛下,不敢,臣代晨哥儿多谢陛下与后君的爱护,臣会把话带到。”骆晋源一板一眼地回道。
佑德帝挥挥手,骆晋源恭敬地告退,左安送他出去。
离开前左安小声地说:“之前三皇子进宫将四皇子告了状,说琉璃作坊是四皇子派人动的手,不过老奴看陛下对三皇子也有怀疑,可权衡利弊之下此次还是用上了三皇子,侯爷让县主稍安勿躁。”
“多谢公公提醒!”骆晋源郑重抱拳道谢。
骆晋源回府后将这事与陛下的态度说了,以及左安的提醒,心里也知道是晨哥儿给左安的药丸起了作用,才让左安偏向晨哥儿,这些无伤大雅的消息透露给他们并不会引来陛下的猜疑。
俞晨也不意外,早料到估德帝会是这样的态度,甚至可能在佑德帝看来,是他的琉璃作坊太招眼才惹来两个皇子相争,所以也没什么好难过失望的。
不过这也让他决定除了琉璃作坊和酒馆,不会再去经营其他生意了,除了太过打眼,他民懒得去折腾,挣再多的银子花不了,摆在那里让人看着眼红不成?
倒是江南出现了灾情,让他多关心了几句,从末世里过来的人,恐怕对“灾”这个字眼都比较敏感:“三皇子去赈灾,有用吗?眼睛京城气温都偏高偏燥,这南方恐怕更加温热,导致病菌增生……”
骆晋源抓住俞晨的手捏了捏说:“陛下派了两名御医跟随,我也希望三皇子能好好办差,净粮食和银子都用到实处。不过现在京城天气也偏干,庄子上种下去的土豆会不会受影响?”
俞晨摇头说:“现在这情况影响不会太大,再说庄子上都打了井,只要不是太早,暂时还影响不到用水问题,反而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土豆仍然能够高产丰收的话,相信陛下会更加重视。”他对这点还是极有信心的。
“你去忙你的吧,我没事,李公公在外面等我。”俞晨拍拍骆晋源的手说。
“好。”
骆晋源离开,旁边的小白这才将脑袋伸过来靠在俞晨腿上,朝骆晋源离开的方向呲了呲牙,又朝俞晨委曲地呜呜叫了两声。
俞晨好笑地摸摸它的大脑袋,这一人一狼还真是较上劲了,甭以为他不知道背着他都打过一架了,其结果是小白身上掉了几缕白毛,骆晋源手背上多了一道爪痕,还跟自己说是无意间擦到的伤。
“县主,小的给县主请安。”李公公从外面走进来。
第202章 整治
俞晨和骆晋源出外游玩的时候,李公公一直留在那边的俞府里,如今那边也只需要几个人看着就行,再将李公公留在那里未免大材小用,俞晨一直在考虑李公公的安排问题,留在自己身边岂不是要与温文总管竞争。
就在这时,后君给他的嫁妆需要人打点,那边也派了人过来要交接,虽说那些人从今以后要靠自己吃饭,但都是活了数十年的老人精了,哪有这般容易就听话的,而他又没什么耐心与这些人周旋,让他动脑筋不如动手来得快,而来自宫里的李公公恰是与这些人打交道的最适当的人选。
所以俞晨打算将几个铺子庄子一起交给他打理。
李公公也忐忑,之前县主将他留在了俞宅,显然是不想让他插手侯府事务了,难道县主要将他晾置起来?
按照别的府里碰到这样的情形,作为县主身边的得力公公,嫁进侯府肯定会将自己的人安排进府里的重要位置上,可偏偏他这个主子不能以常理来论,行事并不讲究规矩。
换了旁人,也许他会仗着宫里公公的身份指点县主要如何行事,可这位县主又岂是会让别人指手划脚的人?那些所谓的规矩根本约束不住县主。
“李公公,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不,不辛苦,县主,小的跟着县主纯粹是享福的。”李公公连忙摆手否认。
俞晨笑了笑,他倒是看出些李公公的焦急心理了,他对这种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偏见,只要不背叛自己,用到合适的位置上就行。
他打开一个匣子,指着里面的一叠纸张说:“这些都是后君送我的,如今我需要一个人帮我照应,想来想去,就只有公公了,李公公可愿意?”
“当然愿意,县主就是让小的做个端茶送水的,小的也没有任何怨言。”李公公立即表态。
“那好,你先在这里等着,等下这几个庄子铺子的管事掌柜都会过来,一起听听他们说些什么,还有帐目要理清。”
“是,县主。”
这些管事和掌柜有的在京城,有的在京城之外,所以得了消息提前几天赶了过来,就在府里等着被新主子召见。
在京城的尚好,多少听过县主的大名,也知道追你的威名,所以并不敢弄虚作假,何况就在后君眼皮子底下,就算后君人出不来,倘若真被看出问题,他们这些做手脚的人不死也得掉几层皮,如今身上的差使肯定也甭想再继续了。
只是天高皇帝远,离得远的庄子上的却没有身在京城里的人认识深刻,对这位因为占着与后君血缘的便宜而成了县主并嫁入英武侯府的哥儿,未免轻看了几眼,古代本身信息就不发达,更何况这些人只是朋友庄子上的管事,对消息更加滞后。
尤其是在侯府待了几天,就发现府里规矩松散,内院外院之间都没个规矩章程,心说这也难怪,听说这县主是从山村里出来的,从小又不受亲父待见被后爹打压,又如何有机会学得这些大户人家的规矩,到时这庄子上的事情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人的胃口总是一步步养大的,后君身在宫中其实对这些身外之财并不看中了,铺子里的盈利都直接存进了钱庄里,庄子里的收入都让后君命人将银子拿出来继续买地扩张庄子,这其中便大有利可图。
不过后君虽然懒得过问,但不代表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之前送嫁的嬷嬷就得了后君嘱咐,尤其指出了这京城外面庄子上的问题,让俞晨到时尽管下手,不用心软顾着他们的面子,这些年他们贪的肯定够多了。
杨柳带了十几个人进来,一眼扫去就知道这十几人又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一边跟着杨柳进来时小心翼翼,一边进来时却眼珠子咕噜转,看多宝阁上摆放的物品,就连主位上的县主都敢大着胆子打量,看清县主的相貌后眼里闪过不屑之然。
“大胆!这就是你们见主子的规矩?”李公公一看眉头就拧了起来,立即出声呵斥道。
那些人顺势就跪了下来,俞晨撑着下巴笑眯眯地看着,他身边的事情都交给杨柳管着,杨柳也一早弄清了这些人的态度,所以有这表现他也不奇怪,总有些人自己愿意作死。
哦,还忘了说一句,这京外庄子上的人居然还和承恩公府牵扯在一起,可以说将承恩公府的人当成了他们正经的主子,想必那位老主君也从他们手上捞了不少银子。
所以他们以为有承恩公府撑腰,就可以拿捏自己这个看着年少可欺的县主了?
竟有一个身着绸缎衣裳的中年汉子抬头看向呵斥的李公公,说:“你又是谁?县主都不发话,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下人指手划脚的?”
旁边跪着的显然是他的夫郎:“小人见过县主,县主,不是小人说,这也太没规矩了,真该好好跟承恩公府学学。”
京城这边的掌柜管事嘴唇哆嗦了一下,不敢置信地瞪着他们,他们知道这位发话的人是谁?真是无知者无畏。
过去后君态度不明,他们也和承恩公府之间有着牵扯,毕竟外人怎么看都是一家人,也许他们这些人最后还要落到承恩公府的主子手上,但今年后君的态度越来越明显,对承恩公府根本一点脸面都不给,也只有这些京外的人还蒙在鼓里不停地作死。
李公公被气乐了,俞晨情懒懒地随手指了另一派的一人说:“你跟他们说说,被这样说没规矩的人到底是谁。”
“是,县主。”那人立即机灵地回答,朝李公公拱了手,恭敬地说,“这位原本是在陛下寝宫里侍候的李公公,是左安公公的义子,被陛下送到县主身边专门侍候县主的,李公公的规矩那可都是陛下身边的人调教出来的,小人不也妄言。”
那夫夫俩惊呆了一瞬,可也见机得快,转眼就磕头求饶起来:“是小人的错,小人冒犯了李公公,小人该死!”磕头不算,还抽自己巴掌。
俞晨眼中笑意更浓,看他们一边磕头抽巴掌还一边抽空向自己这边偷看过来,由此可见这份认错的心有多“真诚”了,而且只承认冒犯了李公公,把自己这个正经主子放哪里了?
俞晨摆了摆手,这些人的动作立即停了下来,眼睛窥着上方。
俞晨懒得再理他们,直接吩咐李公公:“李公公,将他们的身契取出来,这几人,”伸出手指一划,正好将京外的几人都圈了进去,“连同身契都一起送去承恩公府吧,既然觉得那边规矩好,我这边也不留他们了,庄子上的事就由公公你全权处理吧。”
“是,县主。”
那几人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哪里料到还没让他们辩上几句,就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下场,这次磕头求饶的态度真诚了许多:“县主饶命!县主饶命,都是小人有眼不识……”
“来人,都拖下去,免得搅得县主不得安宁!”李公公却扬声叫人,顿时冲进来几个粗使么么,不由分说地就将人嘴巴堵上拖了下去,这身份的力气根本就不是么么们的对手。
剩下的人眼睁睁地看着发生的这一幕,对县主的认知更深了一层,互相看了一眼,将心头存着的几分侥幸心理都去了,准备待会儿县主问什么就老实回答什么,绝不弄虚作假半分。
可哪料到俞晨将这几个处理,剩下的也全都交给了李公公,自己则带着杨柳去了书房。
这更让他们摸不透县主的脾气。
李公公处理起来也颇雷厉风行,得了俞晨的完全放权后,就跟温文总管要了几个人迅速扑去京外的庄子,去抄这几人的老窝。
不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