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套路影帝-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舒昱闻听后没有说话。
  “是不是很失望,朕如此猜忌沈白?”宇文拓看看他问到。
  “皇上为天下计,不论做什么都不为过。”舒昱坚定的回答。
  “所以朕今天和你谈这些话的目的在于,让你对权谋之术有所了解,沈白必须控制着用,但是如果他是朕的宿敌,那么朕即使将来不在,你都要除了他。”宇文拓看着舒昱说到。
  “臣下知道。”舒昱回答到。
  “嗯,当下朕的第一敌人就是耶律安其,他是明里的同类之人,借沈白之手除了他是最好不过的,他们两败俱伤也无妨。但是朕也有顾忌。”宇文拓今天说的话好像很多,也颇为敏感。
  “皇上顾忌什么呢?”
  宇文拓手指轻轻的点在龙书案上:“你相信吗,王名章和顾昌勇没一个好东西,都在憋主意使坏呢!”
  舒昱露出思索的表情:“顾昌勇是个莽夫,他有心思显而易见,但是王丞相?”
  “知人知面不知心。”宇文拓摆摆手:“顾昌勇就是他的木偶,大皇子一天在,他就自认为多了一个傀儡,迟早可以作为操纵的对象。”
  “陛下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动手除掉呢?”舒昱很惊讶的问到,这不符合宇文拓的性格。
  “他所谓的清流不过是自己利益集团的幌子而已,相比起沈白要对付他可要难得多。”宇文拓笑笑说到:“朕登基九年,都没有肃清余毒,可见朝堂之内派系的厉害。”
  舒昱点头说到:“臣惭愧,这么多年都没有帮助皇上肃清朝政。”
  “世易时移而已,所以朕对沈白还有很多的期许,唉,倒真希望他是朕的弟弟。”
  舒昱低头说到:“沈白重视情义,将心比心,臣想陛下能说服得了他。”
  “为了安安是吗?”宇文拓反问。
  “是!”舒昱直接回答到。
  “哼哼。”宇文拓轻轻笑笑:“今天说了很多心里话,唉,留下沈白就要除掉王家,但是眼下对外才是第一大事,朕给沈白写封信,问问他的意见吧,又是打战又是钱的。”
  沈白接到宇文拓的信的时候很惊讶,因为这不是以圣旨或者是秘旨的形式发来,就是单纯的以加密的密件送来,在他拆开之前他甚至不知道写信的人是宇文拓。
  “皇上写信来干什么呢?”子寰乐悠悠的给沈白泡茶,和一旁的许进间歇的说几句闲话。
  许进在画图纸,规划商船格局布置。
  而处理公务繁忙的沈白就这样享受不时和两人聊几句的空闲。
  “皇上抱怨朝廷开支过大,对于战局发展不利,问问我们这边有什么突破的办法。”沈白回答到。
  “朝廷没钱,不会吧,这些年皇上攒了不少钱呢!”子寰除了感叹心里还骂到,连他慎亲王的积蓄都被皇帝诈骗了,他还叫什么穷呢!
  “打仗就是打国力,眼下国力不济很正常,这还是刚开始,后期就更为惊人。”沈白断然的说到:“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主张发展辽东的理由之一。”
  “咱们是有后盾的,天塌下来皇帝顶着。而这一点皇帝倒真是过得胆战心惊啊,你为了几十万人吃饭都忙成这样,你说说看皇帝要怎么办呢?”许进一边够划线条,一边看看子寰:“你得庆幸你们祖先没抢到皇位,否则可能吃苦的就是你了。”
  子寰听了哈哈笑笑。
  三人正说笑着,顺子来报告:“少爷,贾副都督派人来说,契丹南院的耶律安其派了使者来,说要见你,被他扣下了,他问你见是不见?”
  “耶律安其的使者,这真是有趣,看来是摸底来了。”沈白想了想说到:“告诉来人,回话给大哥,把来使带来。”
  “是!”顺子跟在都护府,最近学了点拳脚,也变得硬朗起来,让沈白看了会心一笑。
  子寰把沈白的神情都看着眼里,心里想到要是能日日如此就好了。
  沈白提笔给宇文拓写了信,一是汇报了耶律安其来使的事情,表明了对方可能要试探自己,同时也告诉宇文拓要提防北原或是西北生变。
  第二,他写道“国力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项资源皆备,应在战事面前做出战略规划。
  如煤炭等开采应适当开放民间参与,煤炭及铁矿事关重大,是战争必备,因供应不足而导致开采成本高昂,国库投入过大,实为不妥。国应抽成定税,并以矿产抽比来替代亲力亲为,便可转为投入更大人力锻造兵器。
  如铁矿,我国铁矿及各级铁冶有七十七处,分布于二十四州府。标准不一,供应不一,如雁翎刀,仅够汴京及都护府使用,而地方驻军仍然在用朴刀等武器,根本打造不出优质的雁翎刀。
  若然此类矿工转向专营开采金银铜等矿产,国内何愁钱银不足呢?
  而战马等物资,我国匮乏,棉麻等物资,外国苦短。
  何不以物易物之?
  我国之磁铁茶织,优于四海,所缺为海禁之议。
  何氏远通,困守琼州,看似为害,实则作茧自缚,其于天下商贾为敌,挡人财路,无须天威浩荡,不死亦不远也。”
  沈白的回信一夜即到汴京,宇文拓在早朝的间隙看完,轻叹口气。
  在下朝后,留了万金侯,安国公,越王,王名章,及六部尚书到南书房议事。
  沈白的信函被传阅后,宇文拓看着众人:“你们都是什么意见?”
  王名章站出来说到:“提议很好,但是实施起来有点困难,尤其是海禁,即便我们现在开了,不解决琼州,我们也没有办法和婆罗洲等国家交易,何况交趾现在和我们还是敌对。”
  万金侯黄六七则不以为然的说到:“之前沈侯爷已经在开建津口港,专门对高丽和女真还有更远的番邦贸易,他还帮我买了五艘大的海船。咱们用他说到将心比心,我作为商贾,是绝对不会错过这个生意的。就如侯爷信里说的,他何远通再如何,在天下商人面前也不外如是,如果我国商船是武装的呢,他一个何远通还有交趾够我们多少商船灭的?”
  “我国东南沿海民风强盛,海上的渔民历来强干,要是组织起来,的确是一支拓海卫疆的好力量。”越王对沿海地带比较熟悉,也支持到。
  “怕只怕覆水难收,煤炭和铁矿是国之根本,要是采完了或者是被商贾控制,谁能保证不出第二个何远通,不出第三个何远通呢?”工部主管天下土建等,工部尚书有所顾忌的说到。
  “所以这才要强军卫国,手里握有重兵,王权归一,谁敢不从呢?”舒昱也忍不住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个风向一定要转,可以逐步的来,朕在商议一番,稍后廷议时再定夺。”宇文拓耐着性子说到。


第86章 虚伪外交下的备战
  “微臣代表耶律大王特来向大都督请罪,大王要微臣来解释,耶律安刢的所作所为是他个人的行为,并不是大王的本意,对于妄自挑起贵我之间的战争,所有的责任都由我方承担。大都督自执掌辽东以来,气象万千,百废俱兴,大王甚是佩服,更时常与我等说,大都督当得起是弱冠之下的当世第一人,听闻大都督开边贸兴民生,想来大都督也不想战火四起,更非是好战之人,大王愿意与大都督携手议和,共开边贸。”
  耶律安其派来的使者是个五十左右的长须长者,长得慈眉善目的,带来的礼单非常之长,甚至有点朝贡的感觉。
  而他的中原话说得流利之极,甚至有一种汴京腔调。
  “耶律大王的提议非常符合本帅心意,还请来使代本帅回话,告诉耶律大王,绥远与我云州为近邻,理应和平相处,至于边贸这是互利的事情,本帅自然支持。”沈白是太极高手,面对宇文拓都能推来拨去的,面对这样的使者自然是手到擒来。
  “多谢大都督成全,至于耶律安刢其行径实在该死,但是念在与大王手足之情的份上,大王还是希望可以讨要他的尸体,回归神山,死后归家。”
  “这个嘛!”沈白露出为难的表情:“他的尸体已经烧焦了,而且送到了汴京,如果耶律大王要,本帅也不能不帮忙,不过本帅近来向朝廷讨要战马,已经惹得龙颜大怒,实在不敢在过分要求,不知贵使能否想一个折中的方法,使你我双方都好办一点。”
  “大都督有何要求,尽可能的提即是,微臣一定禀报大王。”来使恭敬的说到。
  “就是为了战马的事情,本帅愿意以三万把弯刀加耶律将军的尸体换一万匹战马,劳烦贵使回去和你们大王商议商议如何?”沈白皮笑肉不笑的说到。
  “一万战马?”来使吓了一跳:“这?”
  他思考着该怎么说,也实在没想到沈白这么直接的要东西。
  一旁的大牛吼道:“少爷就别和他们废话,他们偷袭您的帐还没算呢?”
  来使被大牛吓得一激灵:“将军莫恼,将军莫恼。”
  沈白笑笑:“这就是本帅的意见,劳烦来使回去带话吧!”
  来使看看沈白,再看看他身边的战将们,只有答应下来。
  “阿白,你看这耶律安其打的什么主意是?”来使走后,许进忍不住问到。
  沈白看看子寰,后者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沈白,等他回答。
  “如果是普通人,我会觉得他目的有三。”沈白回到。
  “哦,还有三个目的,快说说!”许进拍拍手说。
  “第一是因为面子问题,来讨要耶律安刢的尸体交差。第二是来探听我的虚实。第三是来麻痹我,好为之后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子寰听了也点点头:“那你看他倾向于那个多点呢?”
  许进一拍手:“三者都占。”
  沈白点点头,对他伸出大拇指。
  抽出战国策,写出一封密信,沈白吩咐人送去都护府老黄记。
  许进和子寰知道他和萧起的联系,虽然直到现在都惊讶,但是还是忍不住为沈白的手段喝彩。
  沈白写完密信,又提笔给宇文拓写了他与耶律安其来使的对话。
  第二日是新船下水的日子,因为确定了炮舰的装配,改装的两艘大炮舰终于得以下水。
  每艘船左右铉可以放四门火炮,火炮在里面的一层,如同欧洲的炮舰一样,可以通过后轮进行再次填充,平日里不用时,舷窗可以关上。
  而双主帆的设计使得战舰的航速可以提升很多,八桅杆十二帆的战船在当时是独一份的。
  高大的三层船体,又使得船只的装载能力有所提升。
  “已经调拨了水师的将领,由贾世国担任。我们新的水师已经开始操练,目前的战舰数量有十七艘,但是炮还没有到位,加之后面来的,两艘炮舰十六门火炮已经是极限。”津口港由于效国在驻守,他由炽虎卫指挥使升为了西路军指挥使。
  “加紧时间装备,水师要以水战为目的,运兵船以后可以发展商船来替代。”沈白对水师要求很高,就是能彻底封锁敌方港口。
  “前几日有南方的船只过境,被我们追赶,但是对方借助大雾逃避,看来有可能是琼州的人。”贾世国回报到。
  “哦?”沈白分析耶律安其来使的时间,想试图分析分析这之间是否有联系。
  “再有此类情况是否可以开炮击沉?”贾世国请示到。
  “不要暴露炮船,能抓到活的最好,本帅想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沈白吩咐到。
  在津口的商贸活动已经很密集,不少商家的仓库已经建设起来,巨大的位置被划分得很严密,有些土地上画上石灰插上牌子都代表了它已经有了主人。
  “目前港口的商户已经有了三百多家,我们的外围城池面积向外扩展了一倍。”于效国指着外围的城墙说到。
  “其他行业怎么样?”沈白问的是配套的产业。
  “已经有外地百姓来这个置地建房,有酒家和客栈开始建设,还有很多下面海域的渔船过来停靠。”贾世国也兴奋的说到。
  “常驻人口要办理常住证,外来人口要办理通关文书,不要收费,但是对于出去的货物等等要抽取的税收要检查严格,从落地的户籍里选出城防兵丁,还有各类公职的人员,要有把这里当做城池来管理的理念,我稍后也会派文官过来管理民政,你们就管军事。”沈白对两人吩咐到。
  “是,督帅!”
  “这真是日新月异啊!”许进看着人口密集,一片繁忙的津口港感慨到。
  “这都是沈督帅治理有方啊!”杭青青看着沈白说。
  沈白笑笑回礼:“战船的打造选址怎么样?”
  “就在你说到那个区域,的确不错,安全,又是天然无封冻的深港,我已经在安排人员建设,木材方面也已经沟通好了。”杭青青办事效果很快,做事雷厉风行,让沈白都十分的佩服。
  “黄家的大船估计什么时候可以交付呢?”沈白问到。
  “已经在路上,最多七天内!”杭青青肯定的说到。
  “那就好,海运开财富到,海禁一开,杭家造船就会有无限的商机了。”沈白赞誉杭青青的眼光说到。
  杭青青淡然的笑笑:“不知道朝廷准备什么时候对付琼州呢?”
  “这就取决你造船的速度,速度越快,我的炮舰越多,南下的时间就越早。”
  杭青青露出深思的表情:“怎么沈督帅也对琼州用兵感兴趣吗?”
  沈白点头笑笑,给她一个难以揣测的神情:“我对天下安定,四海升平都感兴趣。”
  沈白下午回到都护府,立即向津口港派去的了文官协助于效国他们。
  第三天就上报了目前津口的临时人口数量,四万三千多外来人口。
  沈白心里很是高兴,说明这里作为城市发展的潜力已经展现了出来。
  一旦海上贸易起来,那么这里的资源就会促使津口繁荣起来。
  宇文拓给他回信,准许沈白在辽东实行一切的新政策,包括盐铁煤的外包。
  这是件大事情,沈白分批召集了杭、黄、岳等商贾商议,还叫来朴中代表高丽。
  一个关于渤海以及辽东的商贸会议在辽东都护府的主导下,顺利的进行。
  高丽的无烟煤还有铁矿等等都成了出口产品,而江南的棉花、茶叶还有瓷器,布匹都是硬通货。
  黄家分了汴京对外贸易的羹,岳家的扬州商会分了一部分针对江南的贸易,杭家则接到了数家的造船订单,包括高丽都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
  而为了保证海上贸易的税收,沈白签署了渤海管制条例,将整个海区的管辖权和保卫权都交给了自己的辽东水师手上。
  这些东西林林总总的事情通过十几封信件交流和宇文拓进行了沟通。
  十二月初八,宇文拓下来圣旨,将辽东水师改名为“渤海舰队!”
  指挥权交给沈白。
  好局势并非是一帆风顺,十二月初,祁百里镇守的西凉府对面的吐蕃疆域出现了党项骑兵。
  索性西凉府有所准备,宇文拓紧急派人去吐蕃交涉,但是远水解不了近火。
  西凉府的大战一触即发。
  沈白看到战报,立即发了密信给萧起,他认为耶律安其等待的机会可能就是这个。
  如果不出所料,在西凉府失手后,西平府可以就会遭受夹击,而北原之战的硝烟就会开始。
  “步步连环,这个耶律安其的忍耐力非常的惊人!”宇文拓坐在南书房拍着龙书案说到。
  “根据沈侯爷不断发来的情报看,耶律安其就是在等咱们西北都护府失手。”舒昱也说到。
  “现在说什么也晚上了,我估计吐蕃未必借道给了党项,交涉也没有意义。他们肯定是强行通过的,京兆府的蜀军已经调了三万过去支援。”宇文拓看着地图说到。
  “是不是少了点。”舒昱手指西凉府:“祁百里手里不过五万人。”
  “给他多的人有用吗?万一全完了,京兆府就危险了,这样的寒冬腊月年关将至,咱们要援助京兆府都不容易。关中是汴京门户,若然有失,中原都震动。”宇文拓恨恨的说到。
  “咱们的计划必须提前实施了陛下。”舒昱指指汴京。
  “嗯,传令下去,征调三十万禁军汇集汴京重新入伍,准备大战!”
  “是!”


第87章 郑老爷‘驾到’
  “耶律安其果然没了动静!”沈白看着汴京不停送来的信件公文。
  宇文拓像是上了瘾一样,有时候一天发三封信件过来的时间都有,好像有事情举起笔写完就发一样。
  但是这对沈白了解全局走向却更为的有利。
  后续来的四万禁军果然在前段时期到达,被扩充到五卫,现在五虎卫的人数达到了十万,十万铁骑使得沈白对于争雄一方终于有了一点信心。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刚刚念叨的讹诈耶律安其一万战马的事情。
  “对契丹南院的情报收集非常的不宜,但是我们不断的在做。”贾世清被沈白召回了都护府议事。
  “他们的大本营在哪里?”
  “在这里,以前是单于都护府,现在被耶律安其建设为了契丹的西京,临近黄河。”贾世清说到。
  “都是高城防守,咱们的骑兵要想攻城也不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