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套路影帝-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舒昱把沈白的反应一一说出来,包括看到大炮的表情等等,还包括把技术性的百户要去的事项。
  宇文拓沉默不语,仅仅是握着玉管笔陷入思考,在他的内心最深处,始终都在怀疑和探究沈白的身份。
  一个人从出色到平庸很容易,但是要一个人从平庸到出色却很复杂。
  哪怕无数次试探,但是他的怀疑永远不会止步。
  “沈侯爷还有一个要求。”舒昱打断他的思路说到。
  “什么?”
  “他要明天就派贾世清接管带去的两万禁军。”
  “噢?”宇文拓想了想:“你怎么说的。”
  “我答应了。”舒昱照直了回答。
  “没关系,用人不疑,就这样办吧,西北的事情你看怎么做防范。”宇文拓终于放下手里的笔。
  站起身来看着墙上的地图,指指西北都护府。
  “陛下不是已经调了蜀军回防了京兆府吗?”
  “幌子。”宇文拓搓搓手说到:“我军寒冬不宜出击,但是却善于防守,朕准备将计就计,把蜀军十二万都调回京兆府,还要把京兆府出击的二十三万大军分作两批,一批由祁百里指挥,守西凉府,一路由东平侯指挥,守西宁府。”
  “那样一来,前线不就空了吗?”舒昱诧异的问到。
  “兵虽多,但是良将难求,朕就是要用苦战来磨练名将,你以为祁百里一旦战败会死守西凉吗?朕分兵就是为了保存实力,大国交战,不是一战亡国,而是消耗。
  城高天寒,据城而守,如果党项不动,我们倒也无妨,如果冬日出击就耗死他们,待到春回大地,再根据战局来安排大兵团战役。”
  “待到海防完备,就可以打一场大规模的绞杀战。海疆无限,有着安定的后方,我们就是打个十年二十年,也没有什么好怕的。”舒昱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四个海港说到。
  “我们是看着全局在布置,讲的是战略。下面要看着形势来布置,讲的是战术。朕之所以同时批准杨敬禾,祁百里还有沈白,就是因为这三个人的不同,杨敬禾是战将,代表的是老一代的将领们的荣誉。祁百里是文官,是曾经重文抑武的体制下的官僚,属于纸上谈兵的代表。
  沈白呢,是一个变数,他代表了是勋贵子弟们的一种出路。”
  “陛下要的是平衡。”舒昱回到。
  “嗯,勋贵不是寄生虫,要懂得自强。同样,朝臣也不是绝对,不能把国家命运完全压在他们手上。平衡好了,互相监督,鞭策激励,天下事就无所不可为。”宇文拓自信的说到。
  出发前一天,沈白在贾世清的陪同下,前往汴京西大营接管禁军。
  高大的点将台上,可以骑马而上,这样视野更高,所有千户一律骑马,在台下列队。
  “两万大军,全部配了战马,这已经是陛下最大的恩赐。”舒昱指着两万旌旗招展的禁军骑兵说到。
  “多谢天恩,也多谢将军。”沈白骑在逐月背上,对舒昱谢到,没有他的首肯,自己的接管也没有这么的轻松;他不但是接管速度超前,而且对于他的旗帜和帅服都是赶制出来,这一点证明了宇文拓这个人的强悍执行能力,还有他控制的帝国核心的运转效率。
  “贾将军,两万人,每一千为一‘千人队’,选一千户,原有的千户保留副千户职衔,参与待会的选拔。”
  “选拔,侯爷要选拔什么?”舒昱好奇的问。
  沈白笑笑用所有人都听到的声音说到:“一队一千,每两队为一卫,选统领,一个正统领,两个副统领,每队设一千户,设一副千户。
  十百户不变。两卫为一镇,分作五镇,每镇指挥使一位,副指挥使一位。
  领兵四品现职文昭将军,副领兵折冲将军。”
  他的话说完,下面的禁军千户们纷纷咋呼了起来,一封就是四品,能够出五位,这可就不得了啦。
  “大都督,要怎么选,你说吧!”一个络腮胡子的将领骑在马上喊到。
  “由百户开始选,一个字,打,打赢得百户。
  千户选拔,每百户带领自己的百人组,赤手搏斗,分作三局,现有的千户作为裁判。
  卫统领选举,在现有千户和打赢的千户里选,就是投票。
  镇指挥使也一样,所有士兵都有权投票。
  就这么简单,明白吗?”
  他这么说完,下面的士兵来了劲头,人人有份,这倒新鲜,不少能打的士兵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跟随舒昱而来的其他大内禁军统领看着舒昱,心里想到‘这么胡闹,将领们的威严何在。’
  可舒昱却陷入了思考,军营里,上欺下,老欺新,比比皆是,甚至成了惯例,最主要的是选拔制度的漏洞,新兵们几乎是无权益可言,没有半句话语权。
  禁军更是讲求血统身份,勋贵子弟和忠烈子弟在这里就要更上一头,却忽视了更多放下锤头来参军的农民子弟的权益。
  “不管今天怎么选,我只有一点,凡是上了战场,杀敌一人得敌首级一个奖一两,十人首级奖辽东无主土地五亩。百户队内杀敌总数五百,百户长授五品,杀敌超一千,授地二十亩,以次类推,上不封底。
  但是,战场抗命,临阵脱逃,全家连坐,所属百户士兵杀敌数减半。”
  “那我们要是整个镇夺城杀将呢?”下面的千户喊到。
  “那我就让你们在辽东开疆扩土,拜将封侯。”沈白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穿透力极强,整个校场沸腾起来,甚至没有站到两万人里的禁军们也感到兴奋。
  “选拔开始,各千户分组列队。”贾世清军令一发,两万人的队伍整齐的划分,每百户,每千户分散,浩荡的站满校场。


第56章 兵发辽东
  “整整打了一天?”宇文拓坐在南书房看着舒昱,表情里透露着思量。
  “打了一天,整个大营的将士都来看来了,而且他身边的肖衍和大牛都下了场。
  肖衍打出了个千户,大牛也打出了个千户来。”舒昱回忆战况说到。
  “他这样闹,原来的千户们不会闹意见吗?”宇文拓诧异的问。
  舒昱从龙书案旁边拿过一个围棋的罐子,从里面拿出了二十个黑子放在桌上。
  “这是原本就有的千户数量。”然后他又拿出白子:“每两千为一卫,多两个头衔,每两卫为一镇,多出两个头衔来,而且是将级。沈侯爷的帐算来算去,只有多没有少。”舒昱佩服的说到:“他却把这些年轻人的心给收了起来。”
  “拿着朕的俸禄来收人心,还把将军的品级当奖品。”宇文拓气哼哼的说到。
  “但是别说,这样才把这帮狼崽子给带起来了,而且无功要降,有功重奖,这可就值得借鉴了。西北大军虽众,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死战,而是顾左右而言他,这些将领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们的军队和党项人一穷二白相比,高下立见,人家是为了生存的空间,死战无退!我们的军队呢?说得难听,就算是为了加官进爵也总算能抢功杀敌,但是之前几代君王为了压制武将,可把战功象征的‘敌首建功’给贬得一文不值。”舒昱作为勋贵,却是战将,被贤太妃送去军营由底层开始,经历过种种的磨难,深有所感。
  “曾经有一段时间,杀良冒功屡出不绝,才导致这样的方式被取缔。”宇文拓如数家珍的说出,显然也对这些曾经有过研究。
  “以镇为军,倒是效仿了古制,沈白在思虑乱世的治军之道。”舒昱断定的说到。
  “哼,这就叫乱世吗?”宇文拓叹了口气不服的说到:“他明天出发,让众文武出城送行,爬得高不要紧,关键是能站得稳。”
  九月十四日,宜祭祀,出行,冲煞南。
  五队四千骑的禁军浩浩荡荡的开拔,每队不同之处是脸上的蒙面巾,第一队是土黄,第二队是绿色,第三队是黑色,第四队是红色,第五队是褐色。
  五队大军,脸上三角形的蒙面让人感觉到一种神秘而煞气。
  金木水火土,无色代表五卫,其他人看不明白就里,但是却是他们内部的划分标志。
  不少士兵的眼角还留着淤青,面罩的下面嘴角处有的甚至挂了彩。
  一场打斗后,这两万人,没一个幸免,几乎全部挂彩。
  大牛没有带他的大关刀,毕竟一直没人教他,而是背着自己的双鞭,面蒙红巾被编入了火卫。
  肖衍脸带黑巾,编入了水卫。
  但是却都护着沈白身边。
  贾世清骑马领军,各军镇指挥使及副指挥使,各卫统领及副统领骑马跟着其后。
  剩下各镇由四千户各自领兵。
  这就是沈白想要的,集权决策,各自施展,既能汇集协同,也能迅速散开;而且最大的好处还在于,这样的完整建制能够无限大的扩充军队数量而不纷乱。
  骑兵的战斗力,成吉思汗早就有云,骑兵作战,善于三三两两,展开阵势,百骑可裹千骑,千骑可裹万骑,万骑延绵不绝。
  沈白没有骑马,而是坐在车上,作为统帅,长途跋涉不是简单的事情。
  何况秋风已尽,北风初来。
  宇文拓率群臣在五里亭送行,前锋军护着沈白前来参拜,后军就会不停留的继续开拔,算作检阅。
  子寰站在宇文拓身边看着沈白,沈白身上披着他送的大红虎贲披风,仍然留着书生发髻,两条长长的书生带留在脑后,头上仅简单的插了根翠玉簪。
  既有文又有武的装束,却毫不冲突的集中在他身上。
  宇文拓让人送上两杯酒,沈白拱手以军礼拒绝:“军中已戒酒,请恕微臣不敬,以茶代酒。”
  普通有勋贵和将领心里冷笑,到底是嫩头青,连送行酒的豪气都没有。
  宇文拓却毫不在意,让人送茶。
  “祝悠扬侯得胜归来。”宇文拓简单的说完,与他同饮一口。
  沈白对站在旁边的子寰还有沈菲儿以及被人抱着的宇文安笑笑,后续大军已到,在列阵等他。
  “开拔!”沈白挥手,三骑队列在前军开道下前行,后续的禁军骑兵有条不紊的行径。
  沈白在马车上看着遮天的尘土,心里感慨万分。
  宇文拓看着军容鼎盛的战列,和士兵脸色不知作用的面罩,心里的想法很多,但是却又有点高兴,军队的气势杀气腾腾,这个一眼就能看出。
  如此军队,上得战场,希望他们都是饿虎凶狼。
  大军行径要到大名府,需要四天。
  一路上,沈白下令,过州府不入,所有大军一律野外扎营。
  这帮禁军汉子在汴京享受过,但是有不少也在边境呆过的,统帅如此行径他们怎么能不知道用意。
  第一天扎营,花了一个时辰,才完成,布防,造饭,休息,到掌灯时分还没有完。
  第二天扎营,早了一刻。
  第三天扎营,早了两刻。
  第四天扎营,各军镇,自行快速煮饭就餐。
  ‘土’卫镇里,统领发明的菜叶卷杂酱菜加饭团速度最快,口味最好,赢得了沈白当场的赏赐,一人一碗羊肉汤。
  开拔以来,沈白不开小灶,在各营轮流吃,入夜查哨,有千户因故不在,次日一早杖二十才后开拔。
  四天下来,军纪整备,士气高昂。
  到达大明府前一夜,全军下发禁军披风,抢造的五色虎贲旗也完成,由黄即庵派人赶送来。
  第一镇,赤虎卫,色主黄,表金。
  第二镇,青虎卫,色主青,表木。
  第三镇,黑虎卫,色主黑,表水。
  第四镇,炽虎卫,色主红,表火。
  第五镇,玄虎卫,色主白。表土。
  待到辽东后,五卫蒙面巾会统一重做,帽檐上也会卡上各自颜色的虎徽。
  军临大名府时,前军已经收到通传,大名府太守和总兵贾易亭领官僚及城内名仕城外十里迎接。
  贾易亭就是贾世清的二叔。
  他爷爷贾月楠年近七十五,且是一品龙骧大将军,朝廷一品大将无重复,仅此一人的龙骧,是他终生的荣誉。
  这样的人物,在河北路是军神,自然不用前来迎接与自己品级一样,却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沈白。
  大名府的迎接队伍从十里亭处看到旌旗飘扬时,尘土却没有四起。
  整齐萧杀的蒙面骑兵陆续开来,带着强大的压迫感。军行至中军贾世清下令“定”,一声牛角号响起,军马同时停下步伐。
  贾世清拔剑,对着中军马车行礼:“恭迎督帅。”
  众军拔刀行礼,冲天的呼喊响起:“恭迎督帅!”
  大名府的众人,虽然有知道禁军改制的,但是却没想到,这路禁军竟然如此威仪,有看热闹甚至轻视沈白出身的心里也有点计量,这个‘督帅’不简单。
  沈白身穿白底莽龙袍身披黑色对襟金扣虎贲披风,手持龙鸣剑由马车上下来,抬眼看向人群,大名府太守和总兵带领众人下跪,沈白举起龙鸣剑。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都督万安。”
  沈白的龙鸣剑,是天子象征,如朕亲临的仪驾不得怠慢。
  “陛下问诸位日安,诸位免礼。”沈白的声音清亮却温润,透着一种亲和力。
  大名府太守柯大才上前说到:“城内军营已安排妥当,请都督进城。”
  沈白回到:“太守辛苦,大军不入城,不扰民,城外驻扎,仅两百军士随本督入城拜会龙骧大将军,太守要劳军,就在城外军营。”
  柯大才闻听,恭敬的回到:“下官遵命。”
  沈白与贾易亭行礼,贾世清上前军礼参拜:“二叔。”
  “好,好!”贾易亭激动的道:“爷爷在家等你,请都督随我们一道回府赴宴。”
  沈白点头应到:“客随主便,全凭将军安排。”
  两百禁军护卫大都督车驾进城,城内众军随行,迎接的百姓没有看到浩大的军阵,却对禁军威武的军服和五色的蒙面巾十分好奇。
  贾府在大名府的地位之高,仅凭位置就可见一斑,门前巨大的广场前铺满了石砖,可以进行集结点将之用。
  车队在府前停下,先行一步回来的季卿已经到了贾府。
  贾府的众人一齐站在门前欢迎,贾世清一身二品甲胄,外披的是代表禁军的披风,风姿飒爽的引领沈白来到府前,一个白头白胡子的老头站在众人前,负手在后不怒自威。
  “不孝孙参见爷爷。”贾世清上前一步半膝跪下。
  贾月楠呶呶嘴,激动的看着长孙点点头:“好,好,快起来。”
  沈白上前,对贾月楠行礼到:“晚辈参见龙骧大将军。”
  贾月楠上前扶住他:“侯爷少年英雄,不畏强敌,老朽钦佩,请!”
  贾月楠声如洪钟,走路虎虎生威,不愧是一代名将。
  贾世清与家里的兄弟叔伯一一招呼见礼,沈白也和季卿恭敬行礼称呼大嫂。
  来的路上,贾世清就已经说了自己离府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长孙无后,又不肯续弦纳妾。
  沈白听完轻轻笑笑,却对大哥大嫂更为敬重,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夫妻能够如此,实在是情深意重。
  贾世清离家多年,没有任何建树一直不肯回来,使得贾府上下颇有感伤,但是贾月楠脾气又倔,从来没有松口,贾家人也不敢去汴京叫他们。
  如今回府,已然是辽东的二号人物,贾月楠的怨气早已经被孙儿一身戎装冲得淡然无存。
  加之沈白的从容气魄,让老头子对辽东的局势感起兴趣来了。


第57章 督帅驾到
  贾府今日大喜,长孙荣归,也是整个大名府的喜事。
  席开二十七桌,大名府名流能来者具是深感荣焉。
  晚宴结束,沈白因为顾念贾府名声,几乎是来敬者不拒,最少也是举杯一口致意,这在古代的宴席上是不礼貌的。
  但是他作为辽东最大的官员,又是皇亲国戚的悠扬侯,更是今天被人灌得最多的主宾,能如此一直保持笑容,亲和的与每一位敬酒者浅饮,并一定耐心听完人家自报家门。
  仅凭这些,他在大名府上层人士的眼里已经是亲近平和。
  如果不是大军开拔时间紧张,他收到的邀请只怕会络绎不绝,谁都想看看能不能把这位贵人请到自己府里,为自己的宅第添添福音。
  晚宴结束,贾家大部分的男丁都没有喝醉,各房的长辈,还有一些有功名在身的子弟,几乎都是刻意为之,因为他们知道贾世清明天就要走,今天晚上贾府要聚集议事。
  贾府的议事堂不似沈家的书房清思堂。
  宽大的厅堂两旁放满了各式的兵器,中间的位置是一块巨大的地毯,两旁的是随时可以移动的太师椅和配套的茶几。
  一旦需要,椅子搬走,这里就是一个室内的习武堂。
  贾家的男儿们齐坐一堂,贾世清的父亲在六年前辽东都护府之战前就战死,他母亲也很早逝世,但是在位置上,他却是孙辈第一。
  “你离家五年没有音讯,现在讲一讲这次的任命,还有悠扬侯沈白吧!”贾老将军快人快语,喝过酒的脸微红,直截了当的说到。
  议事堂内的男子们都喝了酒,酒气冲天里,一个个端着热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