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套路影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河涛涛之上,往来的船只密集,由上往下顺水行舟的船只行径得要轻松许多,他们坐的船就是,只有掌舵的舵手把持即可,其他人都守在船两边以备不测,还是可以休息的。
而逆水行舟的船只,不少则需要数个船工手持竹竿帮忙撑船。
一些大商行的船队都是首位相连,撑竿的船工从首船开始边撑边后退,走到船尾又回头,如此反复,好在汴水经由多条支流的补水,水位平稳,不存在水浅拉纤的景观。
许进侧着身子坐,手持毛笔,用木板支起一张亦如写生板的东西,板是贴着画纸,他时而观察,时而随意的用毛笔寥寥几笔,落笔有致即画出了运河上的景致。
连队的运粮大船吃水极深,船头立有“粮”字即为该类船队。
沿途水师的快船来回穿梭,带刀的禁军头领着黑色披风,手握腰刀,身后站立两名军校,手持长戟,左右各四个划桨的官兵快速摇动船桨,小艇乘风破浪,灵巧的穿行。
“汴水,淮水,长江,是经济命脉,而黄河则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来抵御外敌,四弟你说说看,今上为什么还有心要看向外族的那些草原荒漠还有高原呢?”贾世清小声的说。
“兵无常形,水无常势,中外的富庶相差太大,许多外族连个城市都没有,完全是游牧立命,看天吃饭,比之中原百姓的农耕生活来,要苦上许多。一旦天灾,只有靠抢夺才能活命,所以北边百姓强悍耐苦,我们的百姓富庶却羸弱。
不过最好的防守就是平定周边的外族势力,使之融合到我们中原文化里来,将他们的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性改变。
今上恐怕是看中此间的根本,才决定要釜底抽薪,彻底解决吧。”
肖衍与顺子坐在一旁,肖衍听了沈白的话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席交谈完后,许进安心写意风景,也是难得,贾世清安心品茗也不说话打扰他。
沈白让顺子拿来阮琴,抚琴为乐。
琴音在运河之上悠悠传荡,琴音里一片古道西风,无尽惆怅怀古,流水绵绵述不尽千古风流,清风几许,留下传奇佳话。
“好!世上竟有如此佳乐,实在是鄙人之福。”一艘双层的大楼船上,一个公子站在船侧对着沈白他们的船喊到,只是一个是向下,一个是向上,方向不一。
“敢问公子大名?”那船上的人不甘心的问。
“顺子,告诉他我三哥的名字。”沈白吩咐道。
顺子起身对着那擦肩而过仅留船尾的大船喊到:“文岚许进。”
那船上的人还想说什么,但是却因为距离听不清楚。
“四弟,你好好的报我的名字干什么?”许进拿着毛笔头绕绕头问。
“三哥名气大,死猪不怕身子壮,给弟弟挡挡怎么了。”
贾世听听到那句:“死猪不怕身子壮”,笑得茶都喷了出来。
船到泰州需要三天,今天能过陈州就算不错。
午饭也在船上吃,船家生火,水煮鲤鱼,油炸小鱼虾,再烤熟了一些炊饼,一碟子蒸豆豉。
大牛第一次坐大船,一路睡过去,几乎叫不醒。
吃饭的时候才起来,吃得也不多,怕他吃不消,沈白让顺子把季卿送的牛肉干拿出来,让大牛嚼着吃。
船到陈州时,沿岸一片灯火,晚上煮了一点面吃,就炸小鱼,十分爽口。
沿途还有亳州和颍州,亳州和颍州都是可以买地的可选城市,但是因为离汴京不算远,物价较高,属于京城周边城市,暂时不在考虑之列。
船到泰州时已经是第二日天明,船也已经转道进入淮水交界,运河的水浑浊而泛黄,淮水碧绿而清澈,两者渭泾分明,在色差上已经划出了南北之别。
昨天晚上睡在船仓,没有好的适应性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受得了,船随水浪摇摆,如同摇萝一样,晃晃悠悠始终不停。
现在到了泰州,站在陆地上,头晕感立即消弭,被悠悠河风一吹人立即精神起来。
众人下船后,船工上岸采买物资。
在码头租了马车,先到城内吃个早饭。
泰州属于淮南路,这里的吃食比较新颖,野菜馄饨就着水煮的卤汁三角豆干,还有实在饱肚的干拌面。
在吃食上属于南北交界。
安排的牙子前来接头,一起在城内的‘君安客栈’先安排了房间才出城看地。
庄子在城外十五里处,是一个在蜀中任职的官员家产,因为税收改革,又举家在外为官,就安排人来卖了。
整个庄子良田一千多亩,还有旱地一千五百亩,周围要出售的旱地连片,还有其他几个本地大户人家的田地连着。
这里由一个山洼进入四周青山包围就一个出入口,加上山头整体的占地大概有近五千多亩。
庄子内有三十多户人家,都是佃户,连同房屋还有巨大的仓库。
“旱地太多了,水田太少。”贾世清看着周围说到,略微有点不满。
附近的山洼洼里仅有小沟,流水量不大,旱地又属于多户人家,很难利用蓄水来改变田地性质,因为供水无法满足水田的水量。
“全部买下来,作价多少?”沈白问牙人和庄子的管家,还有其他一些大户派来的人。
牙子还愁买卖要黄呢,听沈白一问,立即把众人聚拢起来商议了下。
“水田原本作价是九贯,现在都是六贯,旱地三贯,简直是白送的,地里还有的粮食,水田一亩补一贯,旱地补半贯。
总计三万二千七百五十贯。”
“旱地种的什么?”
“都是豆子,寿州出豆腐。”牙人回答。
“告诉他们,三万一千两银子,不二价。”沈白看看周围的山说到:“山坡都是要送我,这个不难吧?”
牙子本身也是官牙,立即和周围的几家商议,同意了下来。
贾世清是这样,沈白说了的,他绝对不会出口反对,至于许进就完全是来陪玩的。
商议好后,牙人带人去地契,签协议,贾世清随他们回城办理手续去官府换文书。
沈白则留下马车,带人叫来佃户训话。
庄子的佃户听说换了主人,前来参拜。
沈白从里面找出几个老实能干的,交待他们把山周围做好木栏,按一米十文来结算。
贾世清后续留下一个管事接管,后续的人马会三天内赶到。
现在还没开始收割,就有事情干,佃户非常高兴,千恩万谢的。
“你们好好把木栏做好,后面不光是要种地,我还有其他的活计给你们干,到时候有多少人算多少人,我按月发月钱。”沈白对众人说道。
庄里人欣喜万分,沈白让把人全部叫来,每户送了一两的见面礼,庄上有小孩的,一人一百个钱。
庄户人老实,更有甚的直接给沈老爷磕头。
“你们都在,今天你们自己选举一个庄头来,要德高望重的。”沈白对三十几户人家百来号人说到。
下面众人一番商议选出一户黄姓人家的六十岁老大爷黄阿六做庄头。
“以后这里就是永泰堂,对外是永泰庄,黄阿六是庄头,另外选出三个副庄头协助,庄头月钱二钱,副庄头一钱半,其他在庄内领了差事的还有月钱,庄头副庄头领了差事也有补助,堂主由我府内指派。”沈白吩咐道。
“是沈少爷。”庄内百十号人跪地磕头到。
沈白继续选出副庄头,开始安排事情。
“旱地黄豆收获后入库,细粮会转运回汴梁出售,你们自留粮食依旧从佃田所得抽取,另外旱地开始肥地,我会转运牛羊过来,进行养殖,山谷地就围起来,作为牧场,你们要选派人员进去工作。”沈白把话说完,连肖衍都露出了佩服的表情。
第21章 垦殖并举
回城的路上,沈白交待顺子去买点纸笔过来,要绘画的宣纸。
到了客栈,贾世清出去往汴京传话,没想到买的这么痛快,幸好银票已经流通得非常成熟,否则一下拿出三万多两还是不宜。
到了房间,把许进抓来。
“今天的山谷的地形记下来了吗?”
“没问题,怎么规划吧,早知道你的想法了。”许进倒杯水喝。
顺子送来笔墨,在一边研磨。
“拿出一百亩的位置做牛羊圈,其余的全部作为耕地,把山的周围完全依高围起来。”沈白说完,许进的笔有如神助,开始哗哗的下笔。
贾世清回来看他们两人在画地图,好奇的凑过来问:“三弟四弟,你们这是准备做什么呢?”
沈白手指指地图:“水田月底就可以收获了。”他想想今天一路看到的一片金黄说到。
“月底之后,所有的水田放干,留养牛羊,这件事情大哥要想办法帮忙从大名府通过船运陆续的运来,务必要以瘦的牛羊为主。”
因为占了北方不少地,朝廷自此开了牛禁,鼓励养殖肉牛食用,整个牛羊的价格一直要高于猪肉数倍。
“在水田养牛羊,他们吃什么呢?”贾世清疑惑的说。
“水田先养肉牛,拿稻杆喂养,后面黄豆熟了,黄豆磨粉加碎稻杆来养牛羊,另外,水田和旱地全部种上金花菜,可以分片圈养牛羊,让牛羊食用,长成的金花菜切碎混合豆粉稻杆一起喂养,保证能催肥。”
金花菜就是苜蓿草,是最好的天然饲料。
“还能这样养牛羊?”许进都忍不住感叹道。
“你们不事农事,自然不知道。”沈白笑话他到。
许进一脸的鄙视:“好像说得你种过田似得。”
“没种过,可我书看的不少,早就收集此类信息了。”沈白解释。
贾世清点点头:“养牛羊的事情我来安排,保证从大名府调来好的北地牛羊,至于金花菜的种子我也会想办法先采购几千斤过来。”
“我们还需要打造两艘大船,有高顶棚,防雨水,内里空间要大,可以专门运输牛羊和以后为庄子运送秸秆等物资的,船就落永安商行的名号。”
沈白说完,许进拿过另一张纸,在上面画下一个双层船的草图。
“三哥画得妙,我要的就是这种船。”沈白点头称赞到,要放到现代,许进这种人不当设计师简直是屈才了。
“我再把里面的画细点,后面的事情交给大哥就行了。”许进思索的说。
“哎!”贾世清感叹,有你们这些兄弟,此生想碌碌无为恐怕都难啦。
“要想牛羊成群,就要提前做准备,咱们买庄子的速度还是要快,后面就以水田为主,回去的时候看看颍州和陈州的旱地,买下来都种苜蓿和大豆,以后就能在这方面形成一定的规模,重点是咱们手里的钱虽然足够,但是要做大,可不是小事情。”
贾世清喝了口水:“说实话,我不知道四弟的最后目标是什么,但是我想既然这样大,那就只有不断的经营了,钱不怕多,只是九十万两不快速的赚,日后肯定是不够用的。”
“大哥心有大志,也向往逍遥游,可知道这世上最难的就是自在二字,你不惹事事惹你,避无可避,唯有手握重器,才可保自在随心。”
“这些我都知道,所以才会与四弟一同发力,不负才情。”
“嗯。”沈白点头,大哥有勇有谋,又能审时度势,加上还有大名府和辽东都护府的根基,将来会成为自己的依仗之一,自己只要在汴京做好局,未来就不会太难熬。
“寿州的事情了结,确定了我们农业的基本发展脉络,连肥田到后续的发掘四弟你都安排妥当了,到了庐州你们就可以回去,我继续去洪州和饶州看看,把其他的土地安置下来。”沈白出来一趟不易,贾世清说到。
“那倒好,就是安全问题要注意,大哥带了这么多的银票出来。”沈白提醒到。
“这次来的人会有三批,都是精练的,有从辽东退役的军士,还有不少我在汴京的班底,人员不下二十,你一切都放心。”贾世清把自己的班底露出来,也是为了将来对沈白的争取。
沈白有皇三子一条脉络,宫内皇长子庶出,皇次子体弱,如果不出问题,皇三子将来有可能就是太子也,他这个舅舅国舅爷是名符其实的。
一旦合适机会,沈白出手更上一步,依靠此人的聪慧,恐怕绝非池中之龙,前途不可限量。
兄弟情长之间,没有经过时间的历练,还是现在很多现实的计量,虽然彼此不说出口,但是却从来如此。
只是沈白套路层层,思量长远,不是他们可以比拟的。
由沈白房内出来,贾府之前留在永寿庄的管事来汇报情况,把今天沈白在庄子的安排全部说给了他听。
尤其是沈白召集庄内的所有佃户,并设立庄头还有副庄头的行径让贾世清心里思量。
这个人做事情如此手段,考虑问题全面,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当今天子的性格如何,他们贾家一清二楚。
叹不能报与帝王家,还要处处留一手,为以自保,实在是可悲。
“要把咱们在大名府的人手抽调一部分精锐的出来,到汴京协助四弟,予以建立北风堂,将来会有大用。”贾世清吩咐管事到。
“那可是少爷在河北还有辽东的班底,沈公子值得信任吗?”管事顾忌的问。
贾世清摇摇头:“我苦心经营快八年,还是举步维艰,在汴京除了换来一点闲名,实质的并没有什么,和四弟比相差太多。
一个人敢想还敢做,就足够了,我浪费了八年,还有什么顾忌呢?”
寿州的事情办完,留下接手庄子的管事等汴京来人,来人除了留在永寿庄的之外,其他的都会前往庐州汇合贾世清。
由码头起航时,船家早就置办好了物资等待。
寿州到庐州也要三天行程,中途已经是淮水,连通长江一线,下面的水域更为的繁忙。
船行至庐州境内时,一大片乌蓬商船汇集在一起,把江面的位置全部都霸占了一半。
十几艘官船,旌旗林立的把守在上风处,船头的弩机对着下面的乌蓬船。
“这是怎么了?”贾世清问对面来的船家。
“查私盐,盐铁转运使的人马,你们安心过就是。”船工对贾世清说到。
果然由上而下的船只,不在检查之列,径直而下就是。
被查的那一片乌蓬船里不见一人出来,船全部停在一块,与官船对峙,官船上的人也没有登船。
每艘乌蓬船的上面都有大大的“何”字旗。
“这是江南何家的船。”贾世清对沈白解释到。
“江南何家?”
“江南世家,族下三支,一支出仕,官声极旺。一支留守,收租佃田,普普通通。唯有第三支出了个人物,何远通,四十几岁,三支的族长,在琼州落户,善于经商,为一方巨贾,而且,此人才华横溢,极富谋略,为今上所顾忌的人物之一。”
“哦,还有这样一号人,我还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呢!”沈白诧异到,第一个想的是这个何远通是不是也是穿越来的人呢。
看来自己收集的情报还是实在太少。
第22章 庐州夜语话江南
船只停靠在庐州,庐州安排接应的是贾世清之前就安排过来的人手。
庐州是包拯的家乡,只是时空错乱,还会不会有这个人物就很难说了。
淮北与江南相交,也是通往汴京所在的重要门户。
住在城内的同和客栈,位置就在城市商业区的范围,属于是城市的核心区。
但是地方城市和汴京是无法相提并论,东京的夜市经久不衰,是因为有一百万常住人口,和无数的外来流动人口。
庐州城,晚上没有夜市大集,仅有一条花街热闹一点,但是也比不得大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州府,有五万常住人口属于中型,十万是大型。
在过去北宋四京里,洛阳,应天都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
晚上在客栈对面的天福楼订了一桌饭菜,因为想听听这里的风土人情,就没有要包间,而是要了一个屏风隔断的临窗座位。
“三哥,这庐州有什么好逛的地方啊?”收拾好东西,因为天气热,擦了下身子,拿了把扇子去找许进。
许进穿着里衣,拿把扇子呼呼的扇着,被沈白一问不耐烦的说:“我哪知道,我又没在这怎么待过。”
“三哥,你不是庐州人士吗,怎么?传闻有误啊?”沈白打趣他说。
“是庐州人士不假啊,可是个半吊子的庐州人士,我娘家是庐州的,我对这里半点不熟悉。”许进岔着腿懒懒的靠着椅子上说。
“还娘家,搞得和出嫁的小姐似得。”贾世清一进来就听到他的话,忍不住骂到。
“大哥就回来了,这天也还没擦黑,明天去庄子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许进看看他问到。
“联系好了,而且还不是别人家的地,就是那个何家二房的土地,庄子加上水田有四千多亩,不过对方要等收完粮才肯出手。”
“作价多少呢?”沈白问到。
“一律七两。”
“那可比咱们在寿州看到贵啊。”许进问到。
“寿州还是偏北,水田不如这里产量高,价钱自然不同,以往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