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桓容-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手中这只,是北上之前,桓容特地让人送来。
初次体验,贾科吃惊不小。看过桓容的书信,思量此物的用途,不禁心如擂鼓,脑袋嗡嗡作响。
“秦军的战法和之前略有不同。武车的用法类于我朝。”贾科放下千里镜,执笔写下一封短信,绑到鹁鸽身上。
这样的变化需得禀于官家,尽早做出防备。
鹁鸽咕咕叫了两声,带着书信振翅南飞。
贾科又在原地停留片刻,心知此战胜负已定,仅在于时间长短。
“走吧,去西海郡。”
送粮之事有他人接手,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不宜在朔方久留。省得秦帝打完仗,想起他这颗扎在长安数年的钉子。
即使秦帝想不起来,他身边的人也不会轻易揭过。碍于“盟约”不好在明面上动手,暗地里的手段绝不会少。
对贾科来说,无需太过担忧性命,行动却会受到影响。
与其留在朔方城,不如尽早离开。
趁着秦稣鳎萌ノ骱R惶耍绲钡厣潭樱窈蠼邮治饔虻纳庾鲎急浮
离开长安时,贾科以为要回建康。哪里想到,兜兜转转,却离建康越来越远。换成旁人,或许会心生怅然,毕竟离家太久,常年在外,总会生出思念。
贾科却不然。
他的性子像极了贾秉,虽不至于三天两头想着放火,偶尔也会放上一把,搞点动静出来。
比起出仕建康,他更乐于游走各地,四处搜集情报,为天子出力。
朔方战火点燃,贾科远走西海。
建康城中,一辆辆刻有桓氏标记的车驾陆续抵达。
依照圣意,马车没有去青溪里,而是直往台城。
三辆马车碰到一起,前后脚停在宫门前。
随行的部曲跃下车辕,车门从内推开,现出两张俊秀的少年脸庞,还有一个七八岁左右的童子。正是奉桓容之命入京,代父入朝贺新岁的桓胤、桓振和桓稚玉。
第三百一十四章 热闹
仲冬时节,北地难得未降雪灾; 却有兵祸连连; 边界始终难得安稳。平州和并州出现大批流民; 年景依旧不好。
南地粮食丰产,偏偏遭遇雨水。
自初冬以来; 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难得有晴日。时而夹杂冰雹,小的不过米粒; 大者足比鹅卵。
数日前一场冰雹; 建康城外的一处里中; 有数间老旧的民居被砸穿屋顶,不下十余人受伤。好在救援及时; 伤者都得诊治包扎; 未出人命。
朝廷下令赈灾; 灾民皆被妥善安置; 很快有灾粮和厚衣送至。并按照天子登基后定下的规矩,在城门前架锅煮粥; 分发蒸饼; 受灾的百姓皆可来领; 并不区分汉胡。
有衣食不济、行动不便者; 邻里左右亦会相帮。
职吏和散吏走访里中清查; 最后统计处,除体弱年高或是久病在床,入冬以来; 少有冻死饿死的情况出现。
在乱世之中,这简直称得上是奇迹。
看过官员奏报,桓容并未松口气。
他十分清楚,之所以能有这个结果,全仗都城之故。且有士族高门配合,赈灾之事才会如此顺利。
换做其他州郡,情况未必乐观。
南地连续三年丰产,国库丰盈,不代表百姓全都能衣食无忧。
想要恢复华夏盛世,岂是能一蹴而就。他要走的路还很长,势必要一点一滴不断积累,量变才能促成质变。
放下奏疏,桓容叹息一声,指节轻轻敲着额角。
他十分清楚,时至今日,即便情况已经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自己定下的目标仍十分理想化,彻底实现的可能性委实不大。
但他必须尽力而为。
起初向高处攀登,多为保住自己和亲娘的性命。建制称帝,身在其位,生命不再时时刻刻受到威胁,目标自然而然发生转变。
在其位谋其政。
皇帝这个职业,说好做很好做,说难做也的确难做。
浑浑噩噩是一生,酒池肉林是一生,兢兢业业、熬油费火同样是一生。
桓容自认是个俗人,未必有多么高尚的情操。也不认为穿越一回,就能超水平发挥,堪比千古明君。但尽己所能,开疆拓土,为万民谋福祉,让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他早已定下的目标。
“任重而道远啊。”
看过各地送来的奏疏,桓容又拿起宁州飞送的书信。
信是袁峰亲笔,详细记载了从建康南下,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着重写出各地的风土人情,言辞颇有几分幽默。
以袁峰予人的印象,实在很难相信,平日里注重规矩,一板一眼,走路都能用尺子量的少年,会写出这样活泼的文字。
随书信送来的,还有四枚发钗。
不是金玉,也未镶嵌彩宝,皆是以香木雕刻,选料精细,透着一股特殊的清香。工匠的手艺十分精湛,钗头的花鸟栩栩如生。细观花纹,却不像汉家的手艺,更类西南夷族。
看到附在盒中的短信,桓容不禁摇头失笑。
“平蚝。”
“仆在。”听桓容召唤,守在门前的宦者离开走进内殿,恭敬听命。
“这三只木盒送去长乐宫,交给太后,说是阿峰从南边送回的孝心。这个着人送去殷尚书府上,传朕之言,是阿峰的心意,看在朕的面子上,请殷尚书暂且破例一回。”
“诺。”
宦者领命,上前两步,小心捧起四只木盒。
长乐宫那里,他得亲自去。出宫这事,可交给徒弟去办,必然能够妥当。
宦者退出内殿,桓容起身离开矮榻,在殿中来回踱步,时而晃晃手臂,活动一下手脚。
长时间坐着,哪怕不是正坐,也会禁不住双腿发麻。刚开始时不习惯,起身时差点摔倒。幸亏身边无人,否则乐子可就大了。
历史上,第一个因为久坐摔得鼻青脸肿的皇帝。
甭管怎么想,都不太好听,甚至有些玄幻。
刚刚走过两圈,就听殿外有人禀报,言桓胤、桓振和桓稚玉已过宫门,正往太极殿来。
“善!”
桓容登时大喜。算算日子,几个侄子是该到了。
瞥一眼桓石秀和桓嗣等人的书信,桓容压下良心的谴责,看也不看,直接抛到一边。
甭管对方如何“抱怨”,总之,人来了就得留下。
别说他不厚道,坑兄弟的传统,古已有之。他不过是发扬光大,如此而已。
思量间,桓胤三人已行至殿门前。
此前天空乌云聚集,冷风平地而起,明显有大雨将至。
宦者小声提醒,需得加快速度,免得中途淋雨。三人几乎是一路小跑,才赶在雨落前抵达太极殿。
桓胤和桓振已是外傅之年,身高长相类似父祖,可以想见,再过几年,必定是翩翩少年郎,出门就要被人围堵。
桓稚玉刚刚虚岁七岁,生辰还在年底,个头自然不及兄长。
长相尽取父母所长,俊秀非凡,却不会予人雌雄莫辨之感。性格类足桓石秀,钟灵毓秀,却实打实的有几分调皮,一言不合就能扒门框。
为此,桓夫人没少和丈夫生气。
孩子扒门框的举动,做父亲的难辞其咎!
这样的长相性格,恰恰合了谢安的眼缘。
去岁元月宫宴,谢司徒一时高兴,将桓稚玉召到自己身旁,亲自为他挟菜,喜爱之意溢于言表。
此情此景,看得桓豁眼角之抽,险些拍案而起。
又不是没有儿子,想要孙子,让儿子去生!
和他抢孙子?
司徒又怎么样?
信不信他发飙一回?!
桓豁眼中放箭,犹如实质。谢安不以为意,直接无视。直到长乐宫来人,将桓稚玉请走,才避免当朝司徒和骠骑大将军的一场“血战”。
并非是桓豁突然脑袋进水,不清楚孙子被谢安看重的好处。而是出于谨慎考量,不愿孙辈同任何士族高门走得太近。
作为天子的叔父,手掌兵权的重臣,桓豁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职责。
换做桓容没登基前,家中儿孙被王谢家主另眼相看,实是难得的好事。现如今,双方可以有交情,但不能过于紧密。
类似桓大司马嫁女联姻的事,更是不可能发生。
桓豁儿子多,女儿也多,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加起来,五六个巴掌都数不过来。他同桓冲有过深谈,两人一致同意,在孙辈的婚事上必须慎重。
“天子有意削弱高门。”
并非是两人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从桓容的种种举动来看,这是早晚的事。
以两人对桓容的了解,知道他绝不会做个晋帝一样的摆设,更不会容许自己的继承人走上司马氏的老路。
为不动摇国本,不会立即刀阔斧进行改革。但是,潜移默化,一点点撬动士族高门手中的权力,进一步巩固君权,都是势在必行。
“陈郡谢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高平郗氏……”
桓豁和桓冲一个个列举,甚至连桓氏都包含在内。
近一些的,西晋八王之乱,东晋王与司马共天下,王敦之乱;远一些的,汉时七国之乱,外戚鼎盛,宦者为祸,无不让两人生出警惕。
自汉末战乱以来,英雄豪杰辈出、跳梁小丑粉末登场,政权交替频繁,一代而亡的例子实不鲜见。
别看桓汉如今势强,大得民心,若是内部生乱,再出现一个王敦或是桓大司马之类的人物,这份安稳未必能够持久。
战火烧起,繁华之地亦将荡为寒烟,渐渐恢复气象的州郡,怕又要生灵涂炭。
桓豁和桓冲想了许久,最终决定,不只要同王谢高门保持一定距离,更要约束族内,稍有不对的苗头立即掐灭。
他们不是神仙,不能保证族人始终不出异心。但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势必要保证桓氏“安安稳稳”。
等到自己百年,可托付于儿子。
至于孙子……以天子的意思,分明是有意从族内挑选继承人。事情定下之前,必要再做一番准备。
大致方向确定,桓豁和桓冲略松口气,同样也有几分无奈。
如果天子愿意成婚,尽快绵延皇嗣,事情怎会如此麻烦?
奈何牛不喝水,总不能强按头。
或许天子有其考量,自己尽量多活几年,尽力而为就是。
桓豁和桓冲的种种举动,桓容都看在眼里。
说不感动是就假的,可侄子该“抢”的还是要“抢”,没有任何商量。
桓胤三人临行前,都得祖父和父亲教导。虽不明大父和大君为何如此慎重,以三人的早慧,亦知此行不比往常。
故而,一路之上不敢耽搁,遇族人为官的郡县,同样不报姓名,稍事休息继续赶路。抵达建康之后,更是小心谨慎,入城十分低调,不予人半点把柄。
事实上,他们刚一入城,乌衣巷和青溪里的几家立即得到消息。
听完忠仆禀报,谢安和郗愔都生出桓氏后继有人之感。
辞官在家的王彪之不改“火爆”性情,叫来两个儿子,提留来一排孙子,以桓胤、桓振和桓稚玉三人作比,说得两个儿子面露惭愧,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回头看向自己的儿子,当即下定决心,高举“严父”的旗帜不动摇,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几名小郎君深感不妙,被大父“放走”后,站在廊下,都是无语泪先流。
“今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所以说,这“一波”小少年长成后,争先恐后往外跑,宁可航行海上,也不愿继承家主之位,除了自身的理想,并非没有其他理由。
桓容尚不知情,如果知道,必定会怒视群臣:原来这个锅就不该朕背!
不提建康高门如何反应,对于桓胤三人的到来,台城内几位大佬都是喜气洋洋。
桓容刚同三人说过两句话,就有长乐宫宦者请见,言太后知晓三人抵达很是高兴,已命人在长乐宫设宴。
“太后殿下言,三位小郎君舟车劳顿,有事可以明后日子再说。先让三位小郎君用过膳,好生歇息才是。”
“对,是朕疏忽了。”
桓容顿时觉得惭愧,看向桓胤三人,不至于风尘仆仆,也难免有几分疲惫之色。
“摆驾长乐宫。”
桓容站起身,对桓胤三人笑道:“阿兄从海外寻来不少新奇东西,还有几样稀奇的果品,味道很是不错,你们八成会喜欢。”
桓胤和桓振同时起身,神情严肃,礼仪不错半点。即使有几分好奇,也牢记祖父的叮嘱,尽量压在心里。
桓稚玉则是扑扇着眼睫毛,大眼睛黑葡萄一样,骨碌碌转着,盛满了好奇。
看到他,不免让桓容想起四头身时期的袁峰。一时没忍住,弯腰把人抱了起来。
论理,七岁的孩子不能再抱。
可谁让桓稚玉太过招人喜欢,连谢司徒都“把持”不住,遑论是对四头身向来没什么招架之力的桓容。
“陛下,此举不妥。”桓稚玉年纪最幼,实则在三人中最为聪慧。可再聪明,遇上不按牌理出牌的桓容也是没辙。
桓容笑了笑,压根不理会小孩的拒绝。
试了试力气,觉得单臂抱着无碍,在宦者和宫婢的注视下,几步走出宫门,到石阶前又停住,随手一捞,将桓振的小手握在掌心。
左手抱着一个,右手牵一个,桓容很是满足。看看退后半步的桓胤,虽有几分遗憾,奈何腾不出手,只能下次。
桓稚玉小脸通红,桓振也有几分不自在。
唯有桓胤暗中庆幸,幸亏瞧见情况不对,先阿弟退后一步。虽然有些对不起兄弟,然……坑道友不累贫道,实为无奈自举,想必阿弟能够体谅。
似是听到桓胤的心声,桓振桓稚玉齐齐转头,四只大眼睛里满是控诉。
做兄弟的怎能这样?!
桓胤转过头,全当没看见。
长乐宫中,得知桓胤三人抵达,桓伟和桓玄很是兴奋。
两人分头行动,一人冲进私库,命宦者抬出装有海船模型和新奇玩具的木箱;一人拉着虎女和熊女去往虎园,要将满月的虎崽和豹崽抱去长乐宫,让几个从侄看看。
“稚玉年幼,定然会喜欢。”
听着桓玄一本正经的说桓稚玉年幼,南康公主和李夫人不禁觉得有趣,连慕容氏都难得失笑。
可以相见,多出三位小郎君,在今后的一段日子里,台城内必定会相当热闹。
第三百一十五章 起兵之意
长乐宫中,彩灯高挂; 制灯的琉璃不停闪烁。
宫婢在廊下往来穿梭; 或托着漆盘; 或提着铜炉。行动间,裙摆似流云浮动; 沙沙作响。灯光照耀下,发上点缀的银饰熠熠生辉。
正殿门前,数名宦者侧身而立; 都是竖起耳朵; 打起精神; 等候殿内的吩咐。
少顷,殿内传出一阵弦乐; 继而是一阵笑声。
大长乐快步走出; 询问铜炉备好没有。
“已经备好; 骨汤业已熬制妥当。厨下正备羊肉。”
“嗯。”大长乐点点头; “菜蔬可齐备?”
“皆已齐备。”回话的宦者朝身后瞅了一眼,道; “另有数尾海鱼; 是厨夫新制的味道; 还有太后和官家吩咐的点心; 稍后一起送到。”
“去吧; 亲自盯着,莫要出错。”
“诺。”
大长乐转身回到殿中,宦者略略松口气; 继而又心生喜意,看着同伴羡慕的眼光,禁不住有几分飘然。
被冷风一吹,双脚落回实地,得意的心情立即收敛,仔细盯着送来的各样膳食,专心大长乐吩咐之事,不敢有半点马虎。
能被大长乐看重,既是机遇也有风险。
事情办得好,不愁没有出头之日。若是办不好,今天飘得多高,日后就会摔得多惨。
殿内,立屏风被移开,两排三足灯靠墙摆放,灯座以青铜浇筑,上有卧虎花纹,可谓是栩栩如生。
灯光明亮,没有半点烟气,照得室内亮如白昼。
因是家宴,无需讲太多规矩。
南康公主坐在上首,桓容次一席。
李夫人和慕容氏位在南康公主左侧,桓伟桓玄同席,拉上桓胤、桓振和桓稚玉排排坐。
半大的少年和小孩看着在殿中表现的幻人,小脸通红,不时拊掌喝彩。
去岁有西域小国入贡,香料彩宝之外,进献数名幻人。这些人本领各异,有的能御兽,有的能仿鸟鸣召鸟至,有的能口中吐火,有的能断舌再续。
看过两次,桓容就不再感兴趣。
挑出能御兽和仿鸟鸣的送给亲娘解闷,余下的全都送去西苑,专门给来朝贡的番邦使臣表演。
桓歆日前入宫,恰好见过幻人表现,听其自称有异能,得上天指点,不禁嗤之以鼻,当场展示隔空取物、令绢布自燃等术法。
如非李夫人深谙香料,他还会来一场燃香祷告,撒豆成兵。
“雕虫小技,不过是障眼法,微不足道。”
“陛下切切辨清,莫要被人蒙蔽。”
“昔秦始皇听信方士,遣船海外寻仙,至终未有所得。今陛下有偌大海船,休言海外诸岛,再远也是去得。凡事需当谨慎,万莫被此种术法所惑。”
桓歆语重心长,话中颇具深意。
桓容细品其言,再次确认,这位曾被视为墙头草、极好钻营的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