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桓容-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的心几乎提到嗓子眼,郗愔终于开口,一锤定音。
  “陛下圣明,臣附此议!”
  紧张的气氛登时一扫而空,众人神情百态,欣慰有之、诧异有之、茫然亦有之。谢安扫过众人,嘴角微微勾起,眼前这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
  郗方回何许人也?
  如在大事上不分轻重,岂非看轻了他,更看低高平郗氏满门!没有此等眼光,如何能掌控北府军、镇守建康门户多年?
  桓容向郗愔颔首。
  即便知道郗愔的性格,明白他在大事上绝对拎得清,不会突然脑抽犯糊涂,但在某时某刻,桓容依旧屏住呼吸,和殿中文武一样,心提到嗓子眼,本能的生出几分不确定。
  毕竟“连坐”非同小可,以当下风气,在圣旨中写明确有几分不妥。
  然而,非常时行非常法。
  灾情如火,各地急报送到,不说十万火急也不差多少。这个关头,不以重罚警之,震慑宵小,一旦口子打开,轻易无法合拢,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
  与其事后补救,莫如提前扎好口子。
  人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有机会减小损失,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
  钢刀悬在头顶,还是硬要往死路上走,属于砸都砸不醒,正好用来杀鸡儆猴,以血的教训警醒后来人,谁敢把圣旨不当回事,无异于拿性命做赌,而且是个必输的赌局,脑袋早晚搬家!
  朝中大佬先后表态,朝议的基调就此定下。哪怕另有心思,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露出痕迹。
  无需等到朝议结束,圣旨当殿抄录制成官文,交殿前卫送出,当日即飞送各州郡县。
  一同送出的还有赈济银粮。
  因情况紧迫,建康高门连夜开库房,命家人清点钱粮运出城外。少者五六车,多者二三十车。合成一条长龙,数量可谓惊人。
  为保证稻谷不湿,桓容特许众人至工坊领武车,由文吏记录签字,事后归还。
  大批的粮草运出建康,由高门健仆和甲士一同护卫。
  百姓闻讯,多冒雨夹道,目送队伍出城。
  坊市中的食铺一个没落,连夜备好蒸饼馒头,如数堆成小山,有的还冒着热气,请甲士一同带走。
  “上天不怜,频降灾祸。然世有英主,苍生终有活路。”
  圣旨下至各州,见到“连坐”两字,上自刺使郡守下至乡间散吏,无不倒吸一口凉气,不由自主的头皮发麻。
  江州和荆州都有郡县遇灾,桓豁的动作最快,治所官员不够用,干脆将几个儿子都派了出去。
  这个时候,儿子多的好处充分彰显。
  桓石虔领兵在外,桓石秀和桓石民一个在汉中一个在秦州,桓石生和桓石绥最为年长,肩负起重任,带着几个兄弟冒雨巡堤,日夜轮换。
  为防生出变故,桓豁亲自监督开府库,严令浓粥插筷不倒,方能分于灾民。
  朝廷赈济粮送到,桓石生得报,知晓有流民藏于城外,聚众为匪,恐意图不轨。
  请示过桓豁,将守堤之事交托兄弟,亲率家将部曲前往剿匪。一战而下,杀死匪首,抓获匪徒百余人。
  查明身份之后,确保没有错判,众匪被推出城外,当众斩首,头颅悬挂在杆上,警示心怀不轨之徒。
  查出匪首家人,从其藏身处搜出抢来的钱粮,救出数名少女,皆神志不清,有的尚未及笄。有两三人稍微恢复精神,道出她们都是灾民,或是被骗或是被掳掠,家人尽被匪首所杀。
  在她们讲述时,匪首家人低着头,全无半点惭愧之色。待被问话后,都是面带怨恨,怒视在场甲士,甚至破口大骂。
  “狗皇帝无德不仁,才招至这场天灾!我等不过是为活命,有什么错?!”
  罪证确凿,仍无半点悔过之意,在场之人无不义愤填膺。
  消息送至城内,桓豁没有任何犹豫,下令贼匪家人皆杀。牵涉在内的村人族人,一个不落,全部斩首示众。
  事情传出,百姓皆拍手称快,如此恶人,着实是该杀!
  匪徒尸身曝在荒野,任由豺狼乌鸦撕咬。
  有人远远路过,都要狠狠啐上一口。
  趁大灾时为祸,简直不配为人,畜生都是抬举!
  桓豁下了狠手,荆州内的匪患登时销声匿迹。即便是亡命之徒,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轻易冒头,更不敢掀起事端。
  挂在城外的人头可不是假的。
  谁敢以身试法,今天得意,明天就要脑袋搬家。
  有荆州为例,凡遭灾的郡县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手软。
  纵然匪患没有彻底绝迹,但是,敢打劫赈济银粮、劫掠杀害灾民的贼匪却是越来越少。
  重典之下,少有治所官员敢向灾银伸手。
  若是被查出来,问罪丢官是小,被家族除名、从族谱中划去,子孙后代都会抬不起头。
  当然,刑罚再严,终不乏铤而走险之人。其结果,不死也会处以流刑,被家族抛弃,彻底沦为比庶民更不如的罪人。
  经过此事,建康士族终于恍然,桓容终归是桓温的儿子,仁爱百姓不假,该狠下心来的时候,绝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其果决刚毅,着实令人侧目。
  “若非如此,哪来的幽州繁华,豫州稳固?”
  “如果官家没有这份决断,又怎会重启西域商路,巡狩途中拿下吐谷浑广大疆域?”
  谢安看得清楚明白,与王彪之对饮时,不免透出几句,语气中尽是感慨。
  “叔虎且看,不出十年,南北必将一战。以官家之志,必当重塑先人基业,一统华夏!”
  王彪之没说话,仅是向谢安颔首,旋即端起羽觞一饮而尽。
  两人相视,猜透对方之意,同时朗声大笑。
  窗外雨势稍小,打在房檐上,发出声声脆响。
  几点花瓣被雨打落,卷在风中,落在地上。
  点点彩斑随小溪漂流,微微荡漾,缓缓流出乌衣巷,汇入秦淮河,在水浪中翻滚,终至消失无踪。
  青溪里,丞相府外,郗超走下牛车,见到早迎出府门的健仆,明白大君之意,不禁微微一笑。提步走上台阶时,遇冷风卷过,不由得咳嗽两声。脸色微有些泛白,隐隐现出几分病态。
  “郎君注意身体,切莫着凉。”
  “无碍。”郗超笑了笑,压下喉咙间的痒意,迈步走进府内。
  和水灾频发的南地不同,秦氏统治下的蓟州等地正遭遇大旱。
  灾民断粮,不得不放弃田地,拖家带口沿街乞讨,往州城求活。
  长安下旨,令各州开府库,并火速发下赈济粮。然而,相比庞大的灾民数量,始终显得杯水车薪。
  偏在此时,有流窜至北地的贼匪作乱,朝廷下令围剿,始终剿之不尽。
  天灾人祸加在一起,百姓怨声载道,有的竟主动从贼。
  秦策刚刚压下朝中高门、慑服诸姓豪强,没过几天舒心日子,又遇蓟州大旱,贼寇作乱,气得咬碎大牙。
  气怒交加,下旨从长安派兵,火速剿平乱匪,凡从贼之人,无论因由,一律诛杀!
  雷霆手段之下,匪患锐减,蓟州贼患为之肃清。
  灭除贼寇仅是一则,赈灾的钱粮才最让秦策忧心。
  地方府库本就不充裕,拿下三韩之地,稍微可以补充。加上长安筹集的谷麦,好歹能维持一段时日。
  可灾情如不能缓解,早晚还会出乱子。
  就在这时,两支队伍先后抵达长安。
  一支由北来,带着秦璟的亲笔书信,运送大笔的金银。
  一支自西来,带队之人是秦牟壳怂痛笈攘福际谴游饔蚴谢欢础
  原来,秦璟同桓容定约之后,新得铠甲兵器,迅速调兵北上,深入漠北草原,追袭柔然王庭。
  八千绞肉机一出,直接将柔然王和柔然贵族撵成兔子。为了活命,几乎是撒丫子飞奔,金银财宝全都顾不上,尽数丢在身后。
  秦璟率骑兵一路追袭一路捡宝,捡完金银珠宝继续再追。
  追到后来,几乎跑出漠北草原地界,和乌孙骑兵打了个照面。
  好在彼此克制,都以柔然部落为目标,没有当场打起来。反而默契的合作,将逃至此的柔然贵族彻底包了饺子。
  战后清点,所得财物除分于麾下骑兵,半数送至长安。
  秦璟的书信十分简短,除市粮救灾,再无半句赘言,甚至连意思一下的“父子寒暄”都被省略。字里行间尽是疏离和冷意,仅有对君王的问候。
  秦氖樾畔喽越铣ぃ颓丨Z相比,好歹说了几句好话。可好话归好话,客气得太甚,依旧能看出背后的敷衍和疏远。
  接到儿子送来的金银和谷粮,秦策本该松口气。然而,书信摊在掌中,他却感不到半分轻松。
  朝会结束之后,秦策没有留在光明殿,也没去九华殿和兰林殿,而是径直来到椒房殿。
  站在殿门前,隐隐能听到殿内传来的笑声。秦策眉心深锁,伫立许久,终没有迈过最后一道石阶。
  宦者大气不敢喘,眼睁睁看着秦策来了又走。待到背影消失,立即入殿内禀报。
  “官家来过?”刘淑妃诧异,放下秦璟送来的书信,扭头看向刘皇后。
  刘皇后逗着送信的苍鹰,半合双眼,许久才冷冷一笑,“随他去,就当是不知道。”
  “诺!”
  宦者退出内殿,站在殿门前,叮嘱众人不许透露消息。
  刘皇后抚着苍鹰背羽,一下接着一下,笑容不减,眼底却是一片冷意。


第二百七十章 拒绝
  秦策离开椒房殿,宦者小心跟随; 沿途近乎是踮着脚; 轻易不敢出声。
  遇上几个熟面孔立在路边; 有的不敢近前,只是探头探脑。
  认出是九华殿和兰林殿伺候的; 宦者难得一时好心,暗中使着眼色,让他们莫要上前。偏偏有人视若无睹; 依旧站在原地。
  宦者不由得暗自冷笑; 再不理他们死活。
  一心找死的; 压根拦不住。
  官家心情不好,甚至能说相当糟糕; 说不好就要杀人。这个时候不趁早避开; 还要往前凑; 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果不其然; 凡是守在路边的,有一个算一个; 都没能得好; 全被当场拉了下去。一顿鞭子之后; 宫里再没见过他们的影子。
  九华殿和兰林殿中的美人也吃了挂落。虽说没有降品; 却是三月未再得幸。
  宫外家人闻讯; 压根不敢出半声,都是缩起脖子,很是老实了一段时日。
  秦策对豪强下狠手是其一; 秦颓丨Z送回的金银粮食才是根本。
  不是这批金银粮草,长安的粮库都要见底。
  这个时候动歪心思,做些不上台面的事,十成十是活腻歪,觉得脑袋搁在脖子上太沉,想借天子的利剑一用。
  接连数月,秦策未幸后宫,一直在光明殿独宿。
  白日下朝,隔三差五前往椒房殿,同皇后淑妃对坐闲话,一坐就是半个多时辰。
  宫内前朝风闻,都言帝后关系和睦。殊不知,两人对坐时,早不见半点夫妻温情,有的仅是天家礼仪,带着面具的敷衍。
  至九月间,蓟州的旱情稍有缓解。
  依靠秦颓丨Z送回的金银谷麦,蓟州百姓勉强熬过一场大灾。
  灾民依旧不少,比起早年饿死离家的数量,已经是少之又少。
  加上长安严惩盗匪乱民,到十一月,已有不少百姓还家,重新修缮房屋,到郡县治所领取灾粮和种子,以备来年春耕。
  “天灾难料,人总要活下去。”
  蓟州临近幽州,本为渔阳郡,是鲜卑皇子的封地。
  秦氏攻下邺城,重划疆域,划渔阳、北平为蓟州,并归入幽州数县,用以安置边民和流民。
  因此地靠近草原,常有胡商往来,消息极是灵通。朝廷赈济粮发下,就有不少灾民晓得,这背后有秦颓丨Z的手笔。
  “不是两位殿下,别说州郡,就是长安也未必能拿出这么多粮食。”
  秦玓攻下三韩之地,正忙着消化战后疆域人口。遇中原大旱,也送出不少粮食。但他总归要顾虑安置在当地的汉民和胡人,不可能掏空库房。
  相比之下,秦颓丨Z行事便宜许多。
  秦璟属于带兵劫掠,以战养战,东西带得太多反而累赘。
  除送去长安的金银珠宝,战利品多数送回西海,交由商队运至南地,换来必须的皮甲兵器,以及海盐白糖和幽州新出的烈酒。
  秦蚴匚骱?ぃ兜讲煌诔ぐ驳姆缤撩袂椋槐呗什壳傩湛模槐咧贫ㄍㄉ陶摺
  不得不承认,秦氏几兄弟中,秦璟最擅长打仗,秦钌贸ぞ4映ぐ卜皇芯湍芸闯鲆欢
  意识到西海郡的重要性,秦氲悴桓衣砘ⅲ牡耐保煌殖鋈耸衷斐恰V藐坝猩迷斐浅氐慕橙耍幌е亟鹌盖搿
  桓嗣闻听消息,本有些警觉。但有桓容之前书信,并未加以阻拦,仅是抓紧派出商队,一边同西海郡做生意,一边打探消息。确保秦亩鞑换岫宰陨碓斐赏病
  桓容同秦璟定约,双方短暂维持和平,却不可能始终如此。
  桓嗣这么想,秦彩且谎
  至于桓容和秦璟私下里的关系,并不会影响大局。事到临头,再重的情谊也要靠边站。
  秦ψ旁斐强模揽壳丨Z送来的金银,大开商路,吸引不少西域和草原的商队。西海郡的发展速度超出想象,令人叹为观止。
  至太元三年十二月,城池初具规模,面积超出西汉古迹。以居延泽为中心,开垦出的田地几乎望不到边。
  田地未有收成,部曲和边民结伴外出打猎,又从商队手中换取粮食,每日口粮不缺,甚至还有富余。
  百姓生活安稳,秦词敲Φ媒挪徽吹兀居头鸦穑惶焖坏饺鍪背健
  偶尔空闲下来,秦岵蛔跃醯幕骋桑牡苷宜次骱#换峋臀鲇聘觥翱嗔Α卑桑
  怀疑归怀疑,忙归忙,秦贾绽执瞬黄!
  比起在长安的勾心斗角,时常要防备背后冷箭,连亲爹都不能相信,他更喜欢西海郡的生活。哪怕忙得脚打后脑勺,偶尔还会暴躁,很想找四弟切磋一下武艺,依旧是甘之如饴。
  接到刘皇后的书信,秦蔷褚徽瘢渎删ⅰ
  当地官员被他的精力震撼,挂着两个黑眼圈,脚下踩着棉花,抱着文书飘悠过来、摇晃过去,脑子里始终有个念头挥之不去:四殿下、二殿下皆非常人,我等不及也。
  十二月间,草原飘起大雪。朔风呼啸而过,冰冷彻骨,能冻僵人的骨髓。
  严寒的天气,阻挡不住铁骑的脚步。
  轰隆隆的奔雷声响彻草原,撕开狂风,冲破漫天飞雪。
  十余骑迎面驰来,长裙帽、小口袴,以帽上的罗幂遮住脸容,带有明显的吐谷浑特征。
  “殿下,前面有一支柔然部落。”奔驰到近前,骑士猛地拉住缰绳,声音穿透风雪,双眼透出凶光,仿佛猛兽发现猎物,正寻机而噬。
  “多少人?”秦璟一身铠甲,肩披玄色斗篷,声音比风雪更冷。
  “不超过三百。”骑士很有经验,早将部落的底细摸透,“营地中有一顶大帐,至少是个千长。”
  秦璟点点头,示意骑兵在前带路,同时举起右臂,用力向前一挥。
  狂风之中,奔雷声又起。
  自上空俯瞰,漫天银白之中,仿佛有一头荒古巨兽自沉睡中苏醒,亮出獠牙,伸出利爪,凶猛咆哮哦,向猎物疾扑而去。
  被雪覆盖的荒野,狼群的叫声清晰可闻。
  柔然营地中,篝火熄灭,再未能燃起。
  雪势慢慢减小,夜色渐深。
  尖锐的鸣镝声骤然响起,打破柔然人的美梦。
  百余骑兵冲开营地守卫,疾驰之中接连丢出陶罐,伴着清脆的碎裂声,香油在帐篷上流淌。
  “敌袭!”
  守卫来不及唤醒更多的士兵,已被长刀砍断喉咙。
  箭矢破风而来,箭头包着油布,带着刺目的火光。落在帐篷上,有的熄灭,有的瞬息燃起,为进攻的骑兵指明道路。
  “嗷呜——”
  狼吼般的叫声响彻夜空,三百人的营地瞬间陷入包围。
  秦璟没有加入战斗,只是站在高处,俯瞰营地陷入火海。
  “这是几个了?”
  “回殿下,第七个。”张廉策马上前,身着铠甲,披着兽皮制的斗篷,眉上结了一层冰霜,“火光会引来乌孙人,乌孙昆弥的部落就在附近。”
  “嗯。”秦璟点点头,收回目光,眺望身后黑暗,道,“要将柔然部落清理干净,始终绕不开乌孙。既然来了,无妨当面一会。”
  “诺!”
  战斗结束得很快,参与袭营的骑兵皆有收获。
  柔然千长身负重伤,最终葬身火海。
  追随他的勇士不存一人。
  恶劣的气候下,又是迁徙逃亡,体质弱的部民早被抛弃。三百人的队伍中,竟不见一个老人,更无十岁以下的孩童。
  依照草原的规矩,战斗结束后,凡是高过车轮的男丁都会被杀死。
  按照后世的眼光,这种行为极端残忍。但在现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战败者不死也会沦为强者的奴隶,未必会强过一刀痛快。
  如果是桓容,或许会有不同的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