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桓容-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子一天天过去,六千人的补给越来越少,军心出现不稳,情况十分危急。大王子咬咬牙,终于采纳谋士建议,向桓汉低头臣服,掉过头来攻打王都!
  “此不过暂行之计。”谋士对大王子道,“待攻下都城,殿下可请命驻守,慢慢恢复实力。汉人自诩仁慈,只要殿下行事谨慎,总有称王再起之日!”
  大王子十分清楚,除此之外,他没有第二个选择。
  “罢,就照你说的办!”
  此时此刻,他最恨的不是兴兵西征的桓汉,而是在都城的同父兄弟!
  主意既定,大王子立即写成书信,交人送往汉军大营。谋士主动请缨,言要说服汉家天子,旁人恐无办法,需他亲自前往。
  大王子犹豫再三,本不想放人,奈何情势危急,终究点下了头。
  太元元年十二月,吐谷浑大王子剌延的使者抵达汉军营前,口称携大王子书信,求见汉家天子。
  “什么?”桓容一时没反应过来,问了两遍,才相信自己没有幻听。
  谢安和王彪之同在帐内,都是手捧一盏热茶,在火炉边取暖。
  不得不承认,幽州工匠的确巧手,制成的火炉远胜火盆,既能温暖帐内,又无半点烟气。
  炉子烧热,还能烤蒸饼芋根。蒸饼撒上胡椒孜然,芋根沾点白糖,搭配不加葱姜的茶汤,固然粗陋,却是别有一番意趣。
  自从见识到火炉的温暖,尝过烤饼和芋根的新味,堂堂的谢氏家主隔三差五溜达过来,有事没事请见天子。王彪之有样学样,来了就不走,几乎在天子帐中生根。
  对此,桓容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这两位赖在帐篷里不走,他想做点“私事”都变得困难。一来二去,这两位愈发自在,自己不好开口撵人,干脆利用起这段时间,向两人请教政务,并就考试办学等事同两人商讨。
  当然,桓容还没傻到冒烟,大咧咧的将事情摆在当面。而是从字里行间透出几分,不断试探两人的“底线”。
  可以说,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能代表大部分侨姓士族,他们能接受的改变,多数人也能接受。纵然心有反对,大势如此,照样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至于吴姓,有周氏在,比侨姓更好应对。
  桓容拐弯抹角试探两人,两人也在试探桓容。
  究其根本,桓容登基不到两年,君臣之间仍处在磨合期。
  桓容想集中君权,早已现出不少端倪。掌控东晋朝堂几十年的士族是否能够接受,还需时间才能检验。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到头来,需看哪方更加强势,更能取得主动地位。以为士族一时让步,皇位之上就能安枕无忧,绝对的脑袋进水,傻到没边。
  但在眼下,君主和臣子利益一致,都对吐谷浑势在必得。
  故而,大王子的使者求见,君臣三人同时停住手上动作,都是精神一振。
  桓容停下笔,收起精绘到一半的舆图;谢安和王彪之放下漆盏,取来布巾拭手,转眼又是风流倜傥的帅大叔两枚,丝毫不见之前围坐火炉的亲民形象。
  典魁和许超守在帐内,秃发孤和白部首领肩负起检查职责,确保来人身上没有任何危险物品,连个铁片都夹带不了。
  待到检查完毕,谋士被放进大帐。
  白部首领认出他的身份,早向桓容通禀。
  知晓谋士是大王子身边心腹,桓容同谢安王彪之对视两眼,心中有了计较。哪承想,谋士走进帐内,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彻底打翻他之前的所有设想。
  “陛下可想拿下吐谷浑?”
  啥?!
  桓容以为自己听错,看看谢安,又看看王彪之,两位帅大叔和他一样,脸上都是大写的愕然。
  与此同时,秦璟挥师南下,率骑兵突破吐谷浑边界,横扫大小数个部落,放弃攻打吐谷浑王都,而是一路疾行军,直扑储有矿藏、擅长冶炼兵器的白兰城。


第二百五十五章 几个意思
  白兰城以白兰山命名,是吐谷浑国内仅次于王都的大城之一。
  白兰山出产黄金、铜及铁矿; 并有手艺精湛的匠人聚集; 是吐谷浑主要的经济城市和兵器冶炼之地。
  城内设有专门的“冶炼门”; 和南地的工坊类似,分门别类打造金银和铜铁器具。
  吐谷浑建国之初; 白兰城就已存在,历史甚至早于王都莫何川,是吐谷浑占据黄河上游谷地的重要屏障。
  吐谷浑仿汉制; 皇室封王; 朝中设有尚书、将军等官职。白兰城设有治所; 守将兼任刺使。
  镇守此地的官员必是吐谷浑王心腹之人,多数时候是吐谷浑王的亲兄弟。
  辟奚继承王位后; 即将同母兄弟封于白兰城; 授他兵权; 以高压手段掌控当地羌人和杂胡。
  此次汉兵西征; 大王子驻军西强山,白兰刺使知晓前因后果; 和辟奚一样; 对大王子相当失望。他本十分看好这个侄子; 对他的勇猛很是满意。哪里想到,竟会做出这般无脑之举,为一己之私引来这场战祸。
  随着战事进行,更验证他之前所想。
  汉人纵然衰落,也不如想象中好欺。尤其是南地新君,必当急于立下功绩。以其桓温子的身份,绝不能等闲视之。
  桓温早年南征北讨,战功赫赫,威名传遍诸胡。即使没有同吐谷浑当面交战,但自辟奚以下,对这位晋朝大司马总有几分忌惮。
  桓容的凶名更胜其父,出仕途之初就有水煮活人之举,残暴可想而知。其后随晋兵北伐,生擒燕国中山王,立下大功。桓温死后,更是手掌幽、豫等州,逼得朝廷后退,继而代晋而立,称帝建制。
  这样的人绝不好惹。
  大王子率兵骚扰桓汉边境,无异于引火烧身。赶在这个时候,王都又生出变故,国主重病,二王子代父摄政。
  若说其中没有猫腻,白兰刺使绝不相信。
  怎奈木已成舟,无法更改,只能一边关注王都消息,一边加固城中防卫,以防汉兵一路高歌猛进,突破西强山,直攻到白兰山下。
  可惜的是,他加紧防备东边,却疏忽了北边。
  白兰刺使万万没有料到,汉兵尚未抵达,秦兵先一步找上门来。
  听到麾下禀报,刺使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秦策登基之后,很快修书交好,长安兵力有限,现在正忙着剿灭慕容垂和慕容德,如何会在这时出兵吐谷浑,完全说不通啊!
  可事实容不得争辩。
  八千黑甲骑兵自北袭来,一路摧枯拉朽,将白兰城附近的兵寨全部铲除。
  这支军队活似一部战争机器,活生生的绞肉机。无论是骑兵、步卒还是部落勇士,遇上他们只有被碾压的份。
  大雪拦不住这架恐怖的机器,朔风同样挡不住这只凶猛的巨兽。
  吐谷浑的兵寨不断被摧毁、焚烧,守军十不存一。除了工匠,秦璟压根不要俘虏。
  无论鲜卑、羌人还是杂胡,远远见到这支黑色洪流,都是撒丫子就跑,压根没有迎战的胆气。北边没有路,东边有汉军,那就向西、向南!
  生活在吐谷浑境内的部落不是秦璟对手,对上西边和南边的邻居却有一战之力。大部落联合起来,并招纳小部落为附庸,一路烧杀劫掠,不抢地盘,专抢金银牛羊。
  西奔和南逃的部落为了生存,下手毫不留情,甚至做出过屠城之事。和慕容冲类似,这支队伍所过之地,直接或间接被消灭的小国番邦,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留下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
  秦璟率兵疾行,距白兰城不到三十里,遇上阻截的队伍。
  带队之人身着铠甲,手持一柄巨斧,脸上横过三条刀疤,赫然是白兰刺使的长子别罕,也是吐谷浑第一勇士。
  “秦氏无信!”别罕拉住缰绳,巨斧直指秦璟,大喝道,“长安修书交好,转头又兵袭白兰,卑鄙小人!”
  别罕会说汉话,却并不十分利落。
  话说得磕磕巴巴,没有半点威慑力。见秦璟不以为意,身边的骑兵甚至发出几声嗤笑,别罕大怒,用吐谷浑语大骂,这次倒是格外的顺畅干脆。
  秦璟没有被激怒。
  他身边的染虎和张廉等却是怒目圆睁,满脸的怒气。
  这支骑兵汉胡混杂,对彼此的语言都很熟悉。哪怕不晓得吐谷浑语,只要通宵鲜卑语,也能听得个七七八八。
  “找死!”
  夏侯岩一声大喝,就要拍马上前,将别罕斩杀刀下。没等他扬鞭,秦璟自马背取下弓箭。箭矢离弦,直袭别罕面门。
  破风声迎面而来,别罕意识到危险,仓促躲避,骂声戛然而止。
  别罕的动作虽快,秦璟的箭却更快。
  三箭连珠,别罕躲开其二,终究没躲过最后一箭,肩膀被射中,巨斧险些脱手。
  八千骑兵齐声高吼,发出野兽般的呐喊声。
  吐谷浑兵无不心惊。有那么一瞬间,他们甚至不敢确定,对面的究竟是人还是雪地中的猛兽。
  “杀!”
  秦璟放下弓箭,抄起长枪。
  战马人立而起,口鼻中喷出白雾,继而重重踏在雪上,如黑色闪电般,冲向对面的吐谷浑骑兵。
  “杀!”
  无需秦璟下令,八千骑兵早有默契,在飞驰中分成三股,分别由张廉、夏侯岩和染虎率领,一股直插入敌军,两股分左右包抄,从战斗最开始,就打着彻底剿灭的主意。
  遇秦兵袭来,别罕顾不得伤痛,挥舞着巨斧迎战。刚刚砍翻两名骑兵,一杆镔铁长枪突然递到眼前。
  枪尖寒光凛冽,袭向面门,带起的冷意赛过朔风飞雪。
  “啊!”
  别罕下意识举起巨斧,用力向上格挡。
  当的一声,巨斧和长枪互相撞击,枪身被撞开寸许,依旧来势不减,贴着箭矢留下的伤口穿透别罕右肩。
  别罕凶性乍起,干脆不再闪避,单手握住枪身,另一手挥起巨斧,就要将秦璟斩杀当场。
  斧刃距秦璟越来越近,别罕忘记了疼痛,双眼放出凶光,表情变得疯狂而狰狞。
  下一刻,视线忽然发生改变。
  别罕惊讶的发现,巨斧没有击中目标,自己反而离开马背,被挑上半空,仿佛一只无力的猎物,被串在枪尖之上。
  痛觉开始恢复。
  别罕能够见到,自己的血沿着枪身流淌,将银色长枪染成血红。
  秦璟抬起头,冷冷的看着别罕。血即将染上手背的一刻,长枪横扫,荡开对面的吐谷浑骑兵,同时将别罕甩飞出去。
  见到这一幕,八千骑兵再次大吼,各个杀红了眼,活似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不将猎物撕碎誓不罢休。
  吐谷浑兵心惊胆裂,被动的抵挡骑兵,压根不晓得该何去何从。
  别罕仰面倒在地上,脊椎已然断裂。鲜血不断从口鼻中涌出,完全是出气多进气少,大罗金仙也无法救活。
  吐谷浑兵被八千骑兵彻底包围,群龙无首,犹如无头的苍蝇,很快落入下风。
  “杀光,一个不留。”
  秦璟甩掉枪身上的血迹,点点血斑飞溅,落在银白的雪地上,似绽开一朵朵红梅。
  八千骑兵领命,策马在战场上冲杀,吐谷浑兵一个接一个倒下。朔风呼啸而过,卷走伤者的惨叫和战马的哀鸣,瞬息融入雪中,彻底无法分辨。
  这场遭遇在双方预料之中,结果却在意料之外——至少在白兰刺使眼中绝对是这样。
  别罕麾下的三千骑兵非但没能挡住秦兵前进的脚步,反而一个照面就损失殆尽。
  秦璟凶狠超出想象,连个象征性的俘虏都没留。对他而言,有中途加入的小部落,压根不需要留战俘带路。
  战斗结束后,雪中已有闻血腥而来的野兽,空中盘旋着食腐的鸟类。
  刺耳的叫声穿透风雪,为战场增加几分苍凉。
  “走。”
  补充过食水,短暂休息之后,八千骑兵没有打扫战场,而是迅速集结上马,顶风冒雪向白兰城扑去。
  刚刚结束的战场上,吐谷浑兵和战马的尸体四处倒伏,鲜血在风中凝固,将白色的雪染成暗红。
  嗷呜——
  第一声狼嚎传来,躲藏在林中的狼群陆续出现。空中的鸟类开始飞落,双方似有默契,各据一方,泾渭分明。
  一只乌鸦落在断裂的长矛上,发出“嘎嘎”的叫声。
  两只豹子一前一后出现,谨慎的避开狼群和乌鸦,在战场边缘寻到一具残破的马尸,远远拖走,很快消失在大雪之中。
  白兰刺使焦急的等待城外消息。
  不承想,没等到斥候,却等来了秦璟率领的八千骑兵。
  黑甲骑兵出现在城外的一刻,他就知道长子凶多吉少。愤怒和仇恨一并涌上心头,白兰刺使喝令集合守军,披甲执锐,亲自走上城头。
  城门早已经关闭,城头响起沉闷的号角。
  守军严阵以待,困在城内的羌人和杂胡则人心浮动。想到之前出城的别罕,再看围在城下的骑兵,心中很快有了计较,望向白兰刺使所在的方向,表情中浮现些许狰狞。
  这些鲜卑人压在自己头上够久,该是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
  秦璟顿兵城下,没有着急发起进攻。
  队伍中的刘氏部曲纷纷下马,在白兰刺使的眼皮子底下动手伐木,制造简易的投石器。
  投石器制好,很快被推到城下。
  木杆用力拉起,木兜内的东西如风般砸向城内。并非想象中的石块,而是一把巨斧子和一个人头。
  “阿子!”
  认出人头属于谁,白兰刺使大恸,抱起儿子的头颅,双眼被仇恨逼红。
  “贼子,我必杀你!”
  秦璟抬起右臂,百名敕勒和秃发部骑兵下马,放平投石器,架上削尖的长木,以绳索捆牢,无视城头飞落的箭矢,推动投石器,猛扑向城门。
  轰!
  城门被撞击,城墙随之摇撼。
  吐谷浑冶炼和制造兵器的手艺一流,论造城技术,却连西域胡都比不上。
  白兰建城已久,城墙仍是初时的土木结构,后期虽有加固,却依旧显得脆弱,连西域的小城都不及,更不用说汉人制造的高墙坚城。
  正因知晓这个短板,白兰刺使才派遣亲子出战。哪里想到,会将儿子直接送上死路。
  百余人没费多少力气,城门就被撞开裂口。
  吐谷浑兵奔下城头,仓促应敌。不料想,背后突然响起一阵喊杀声。
  羌人和杂胡突然造反,城内陷入一片混乱。城外的骑兵抓住机会,沉底破开城门,策马扬鞭,大声呼啸着,如潮水一般涌入。
  太元元年,十二月辛丑,白兰城破。
  秦兵攻占城池,城内守军尽被诛杀。
  白兰刺使杀出重围,妻子儿女却未能逃出,尽死于羌人和杂胡之手。逃往都城的途中,遇到朝廷使者,来不及开口就被当头叱喝,责问他失地之责。
  激愤之下,白兰刺使自尽,死前留书:昏庸之辈摄政,国将亡矣!
  失去白兰城仅是开始。
  秦璟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一把火烧毁城池,很快开始清扫白兰山附近的吐谷浑部落。新投靠的羌人和杂胡是最好的利刃。因为恨透了贵族和官员的压迫,动起来手,凶狠程度不亚于染虎等人。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王都中的二王子变得焦头烂额。
  这个关头,西强山又传来消息,大王子剌延和四王子叶罕同时叛国,带兵投靠桓汉,正奉桓汉天子之命奔驰袭向王都。
  “不可能!”
  二王子不愿意相信,更不敢相信。
  大王子还有理由,四王子为何会做出此举,完全解释不通。
  为确定消息真假,王都先后派出几支骑兵。然而,都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至此,二王子和满朝文武终于确定,西强山的守军的确叛国,正为桓汉大军引路,一路攻向王都。
  在汉军行进途中,一只苍鹰自西而来,直直飞向天子大辂。
  桓容推开车门,苍鹰飞到桓容腿边,抖抖羽毛,叼起盛在盘中的肉干,两口吞入腹中。
  解下鹰腿上竹管,取出绢布细看,桓容的眉毛越挑越高。
  白兰城?
  绢布放到一边,迅速铺开舆图,确定白兰城所在的位置,桓容一下下敲着桌面,微微眯起双眼。
  秦璟打下白兰城的时机暂且不论,赶在此时送来这封信,究竟是几个意思?


第二百五十六章 约见
  猜不透秦璟信中的意思,桓容没有立即回信; 而是命宦者送上鲜肉供苍鹰食用; 自己对着舆图沉思; 手指沿着白兰城和吐谷浑王都之间滑动,眉心越蹙越紧。
  秦璟先一步拿下白兰; 城内的金银门和铜铁门必会一扫而空,擅长冶炼和打造兵器的匠人也不会留下。
  实事求是的讲,这对桓容的西征计划的确有影响; 却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大。
  在一个月之前; 桓容的目的仅是攻下西强山以东; 扩大地盘,搜罗工匠填充工坊。按照原计划; 山麓以西的地盘; 他不会轻易去动。
  一则; 吐谷浑辖地特殊; 气候严酷,短时间内; 南地出身的官员未必能够适应。
  二来; 此地多族杂居; 临近又有附国,西域那边的事情还没彻底理清,没有合适的施政手段,拿下来也会乱上一段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