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桓容-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温坐镇姑孰,生前并未接受丞相之职。
郗愔则不然,司马曜登基后就官至丞相,手握北府军,又掌控建康东侧门户,就表面来看,对建康的威胁性丝毫不亚于桓温,甚至高出两三分。
不知何时,建康城内传出流言,将郗愔同王导作比,更隐隐指向王敦。
仅是王导也就罢了,王敦可是曾发动叛乱,险些改朝换代!这和说他要造反几乎没什么两样。
仔细深想,流言表面是说郗愔权重,恐有不轨之心,事实上,背后还带着王谢士族。不小心应对,双方都会被带进沟里,溅上一身泥点。
流言愈演愈烈,建康之外都有耳闻。
提起郗愔就会提到王导王敦,提到后者就避不开“王与马共天下”。每每提出这句话,势必会让人联想到皇权衰微,士族权重,将天子视为傀儡。
如果不慎重处理,结果恐不好收拾。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绝非王谢士族所为。他们脑子发抽才会给自己挖坑。
为弄个清楚明白,陈郡谢氏、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派人暗中去查,几经辗转,线索隐隐指向城内的吴姓士族。
查出这个结果,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自元帝渡江,吴姓士族的权柄不断被侨姓蚕食。从当年指着王导的鼻子骂“伧人”,到如今被朝廷边缘化,双方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以双方的关系,抓住机会落井下石并不奇怪。
得到健仆回报,谢安和王彪之不由得深锁眉心。这样的布局和之前的手段大为迥异,他们实在想不出,吴姓之中谁有如此手段。
谢安等人无解,却也不能直接找上门,让吴姓士族派出的人闭嘴。
为今之计,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沉默一段时日,等着流言自己消失。
归根结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句话用在这里并不十分合适,但同样能说明问题。
有些事越解释越黑,反而不如不解释。更何况,流言主要攻讦郗愔,自己跳出来辩白,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更让世人觉得不对,为流言推波助澜。
台城内,司马曜听人回报,顿时大感痛快。
他实在憋屈得太狠,难过得时间太长,心理已有几分扭曲。对他来说,纵然得不到实质性的好处,能让郗愔谢安等人吃瘪,也足够畅快一回。
司马道子入宫觐见,正遇上司马曜拊掌大笑,命人送上佳酿,要借兴头畅饮。
“阿兄。”司马道子行礼,被唤起身,坐到司马曜对面。
见司马曜仍笑个不停,神态中竟有几分疯癫,司马道子心生疑惑,皱眉问道:“阿兄因何事高兴?”
“何事?”司马曜端起羽觞,仰头一饮而尽,大叫一声痛快,笑道,“城中流言,阿弟可曾听闻?”
“确有耳闻。”司马道子点头,道,“阿兄是为这事高兴?”
“不该高兴吗?”司马曜呵呵笑道,“自登基以来,我过的都是什么日子?这憋屈的滋味也该让他们尝尝!”
司马道子先是一愣,继而仔细打量着司马曜。
自到封地赴任,他学到很多东西,看清了许多之前看不清的事。
流言起得实在奇怪,王、谢士族追查源头,他也曾派人查探。哪怕手段不如前者,知道得不多,依掌握的线索推测,总晓得此事同城内吴姓脱不开干系。
从司马曜兴奋的神态,司马道子看出几分端倪,却又不敢轻易相信。
须知元帝当初过江,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压下吴姓高门气焰,最终在建康站稳脚跟。现如今,司马曜真会冒如此大的风险,寻求吴姓支持?
“阿兄,你可知流言是吴姓高门所为?”
“知道。”
“那……”
“阿弟不用猜,我可以实话告诉你,这事我从最开始就知道。”司马曜的笑容渐渐变冷,又端起羽觞,冷笑着送到嘴边。
辛辣的酒水沿着喉咙流进胃里,瞬间像燃烧一般。
“阿兄,你有意招揽吴姓?”司马道子终于问出口。
“是又如何?”司马曜放下羽觞,觞底重重磕在桌上,发出一声钝响。
“阿兄,你这是与虎谋皮!”司马道子大声道。他真相撬开司马曜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的到底都是什么!
招揽吴姓,亏他能想得出来!
“与虎谋皮?”司马曜又笑了,“事情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司马道子张张嘴,望见司马曜的神情,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
“阿弟人在临海,整日逍遥自在,过得顺心遂意。我困坐台城,内要敬奉囚困亲母的王太后,外要在群臣面前强装笑脸,老老实实的做个傀儡。”
说到这里,司马曜彻底爆发。
“你可晓得,我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朝政不能插手,圣旨非由我下,元服之礼,满朝上下都在看笑话!”
“到如今,连大婚都要由人摆布!”
“你知我的妻子是谁?王法慧!她是哀靖皇后的侄女!哀靖如果活着,尚要唤我一声叔父,如今我竟要娶她的侄女!”
说到这里,司马曜双眼通红,五官近乎扭曲。
“阿弟,你说,你来告诉我,我能怎么做,我还能怎么做?”
“阿兄,你招揽吴姓,未必能达成所愿。”
司马道子声音微哑,看了看左右,确定宦者和宫婢早被遣出门外,殿中没有旁人,压低声音道:“若是继续下去,早晚会露出马脚。到时候,阿兄想做个傀儡都不可能。”
高门士族表面风光霁月,真下了狠心,绝不会有半点手软!
司马曜压根听不进去,只是一味的喝酒摇头。
司马道子劝了又劝,见对方压根不听,难免有几分泄气。
“阿弟,我记得你上次离开建康,曾同我商议,欲将幽州纳入掌中,怎么,改变主意了?”
司马曜突然提出此事,司马道子愣在当场,思量片刻,立刻觉得不对。
“阿兄!”声音瞬间提高,又马上压制下去。司马道子表情中打带着惊慌,指尖都开始颤抖,“阿兄,你不是、不是……”
“不是什么?”司马曜笑容扭曲,隐约现出几分狰狞,“我六月大婚,日前已给南康那老妇送去书信,‘请’她往建康观礼。”
“阿兄!”司马道子猛地站起身。
他不能继续听下去,他得离开,必须离开!
他不想陪着司马曜一起死!
“坐下!”司马曜声音冰冷,“阿弟,你既然开口问,为兄总要解释清楚。”
司马道子脸色煞白,愣愣的看着司马曜,仿佛不认识他。
“不怕你知道,天子金印不在我手,我找了许久,始终没有半点线索。唯一的可能,就是已被人带出台城。”
“父皇病重之时,新安几次入宫,那之后,金印就不见踪影。”
“她不回封地,执意留在盱眙,必定有所依仗。很可能,金印就在她手!”
司马曜并不蠢笨,事实上,他的确有几分聪明。
登基这些时日,他想过多种可能,更找来服侍司马昱的宦者询问,逐渐掌握线索,矛头直指司马道福。
可惜后者奔丧后就离开建康,连姑孰都没去,直接移居盱眙。在幽州境内,南康公主的眼皮子底下,想要动她,完全不可能。
思来想去,司马曜打算借六月大婚,将南康和新安引来建康。
桓容同行更好,不来也没关系。
只要困住南康公主,九成能让他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届时,逼他辞官交印,乖乖回建康做个人质,将桓氏交给桓冲或桓豁,后者总该记住他这份“恩情”。
如果桓容不顾及南康公主,休想再有今日的好名声!
“阿兄,如此行事,天下人又会如何看你?”司马道子干巴巴道。
听完司马曜的计划,他脑子里只剩下四个字:异想天开!
当南康和桓容是傻子吗?
“如何看我?”司马曜哈哈大笑,仿佛听到十分好笑的笑话,“我还有什么名声可言?如何看我又有何妨?”
司马道子再次愣在当场。
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又该怎么劝司马曜,彻底打消这个会将晋室拖向深渊的主意。他后悔回建康,后悔来见司马曜,更后悔……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司马曜疯了,全然疯了。
妄图用这种可笑的手段对付手掌兵权的桓容,简直是可笑到极点!
他难道没有想过,事情不成,他退位不说,晋室的颜面都将被踩进泥里。
到了那时,若有人举兵造反,天下人未必会斥其不义,反而会拍手称快。连王谢士族都未必会站到晋室一边。
司马曜招揽吴姓士族,放任其传播流言,实是犯了大忌。被别人挖墙角和自己挥锹斩断根基,完全就是两码事。
想到这里,司马曜道子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心中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难不成,从最开始就有人张开大网,引司马曜走上死路,而后者浑然不知,还当是自己聪明?
不,不可能!
司马道子连忙摇头。
奈何念头既起,再无法彻底消去,更在脑中生根发芽,直让他全身发冷。
此时此刻,司马道子恨不能肋生双翅,立刻离开台城,奔出建康,远远的跑回封地,再也不回来。
青溪里,周氏宅中,贾秉同周氏家主相对而坐。两人面前摆设一张棋盘,各执黑白,在棋盘上绞杀。
这局棋足足下了半个时辰,最终,贾秉以三子胜出。
周氏家主抚须笑道:“贾舍人百龙之智,处自愧不如。”
“周公过誉。”贾秉笑道,“此事能成,多仰仗周公。官家爱行小慧,自作聪明,周公布局精妙,自让其落入瓮中。”
两人说话时,有婢仆来报,东海王离开台城,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转头赶往乌衣巷。
“东海王倒是聪明。”周处道,“只不过,事成定局,非其能够撼动。”
“周公,秉以为东海王或非此意。”
“哦?”
“周公也赞他有几分聪明,此时前往乌衣巷,是寻条生路亦未可知。”
沉吟片刻,周公颔首,道:“此言有理。”
稍后,贾秉起身告辞。
离开周府之时,抬头望向台城方向,笑意浸入眼底,却莫名带着一丝残酷的味道。
“按照信中所言,明公该到盱眙了吧?”坐在车内,贾秉半合双眼,手指一下接一下敲着膝盖,十分有规律。
棋子落定,大网已经张开,只等桓容下令,就是彻底收网的那一刻。
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回盱眙
日夜兼程; 紧赶慢赶; 桓容终于在三月初抵达盱眙。
队伍入城之日; 恰逢上巳节,城内极是热闹。
城门前人流穿梭不息,既有出城踏青赏景的郎君和女郎; 也有往城中市货的普通百姓和商人。
除汉人外,胡人的面孔夹在其间,都是穿着汉服、说着汉话,有的更能说一口流利的吴地官话。
不看长相只听言谈,和汉人全无分别。
这些人多数在盱眙定居; 早已取了汉名; 录入白籍。
比起未录籍的胡人; 他们有一个相当大的优势,可以在盱眙置地购房; 就此定居。
哪怕要交相当高的税; 在其他方面也有限制; 照样趋之若鹜; 捧着金子守在衙门前,只为能在盱眙安家,将一家老小都接进城来。
如果金子都无法做到,唯一的选择就是拿起长刀,受召为幽州刺使作战。
对多数胡人来说,这并不困难。甚至比用金子更合心意。
金子终归是一锤子买卖,如果能加入州兵,就有机会获得战功,看看那些最先投靠的羌人,当真是让人羡慕!
无独有偶,随着盱眙、盐渎两地盛名传出,越来越多的汉家流民和胡人涌向幽州。众人一门心思的赶赴盱眙,想要为全家寻条活路,光靠在边界拦截根本拦不住。
比起东晋州郡,正忙于消化氐秦势力的秦氏更加头疼。
对桓容而言,人口当然是多多益善。又不是他开抢,而是自己往幽州跑,旁人想追究也没有理由。
甭管汉人还是胡人,只要不是怀抱异心,幽州一概来者不拒。有异心也没关系,查出来,送到盐场去劳动改造,不出三个月,保证一个比一个老实。
前两年抓到的探子,多数以此类方法处理,效果十分显著。
比起一刀咔嚓掉,多增些劳动力显然更好。
最缺人手时,桓容甚至盼着探子出现,能干活还不要工钱,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既然做了封建大地主,成为万恶的统治阶级,自然要干一行爱一行。
福祉谋归治下百姓,外来的探子和居心叵测之人,甭管愿不愿意,都必须投身于幽州的建设事业,为幽州的发展添砖加瓦、发光发热。
不想引来众人注意,桓容下令绕道,不过西城,直接从南城门入城。
典魁许超领命,令两骑飞驰向南,先往城门处送信。
守城的州兵知是桓容归来,立刻拉动绞索,将城门打开。
因是大军驻地,南城门非必要很少开启。
百姓和商队出入城池,多选在西城门或是北城门。东城是豪强和官员聚居之所,平常出入多为车辆,也少有外人进入。
桓容命州兵收起五行旗,不吹号角,以最快的速度穿过城门。
距离远些尚不觉得,看到盱眙城的那一刻,他才体会到何为“归心似箭”。
城门开启时,早有人飞报南康公主。
知晓是桓容自北归来,南康公主特地让人清扫府前,大开正门,等着儿子回府。
队伍入城之后,州兵立即转往营地。待清点军册,核对过战功,便可领取赏赐,在长久的分离后与家人团聚。
武车径直赶往刺使府。
马蹄声和车轮声混合一起,桓容的心也随之鼓动,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回家了。
到东晋这几年,他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典魁扬鞭策马,许超拉紧缰绳。
刺使府前,数名健仆分左右立在石阶下,门房则在阶上翘首张望。见到熟悉的武车,登时面现激动,对身侧的童子吩咐几句,后者点点头,立即转身往后宅送信。
行到府门前,武车停住,
典魁和许超先后跃下车辕,车门从内推开,桓容弯腰走出,看到熟悉的一切,不禁面露笑容。
“恭迎郡公归府。”
桓大司马驾鹤西归,桓容成为桓氏家主,健仆的称呼随之更改。他不再是桓氏五郎君,而是当之无愧的淮南郡公,幽州之主。
桓容利落的跃下车辕,步上石阶。行进间脚步飞快,一路穿过前院,径直向东院走去。
中途遇上阿麦,知晓南康公主特地让她来迎,桓容脸上的笑意更盛。不多说,脚下加快速度,穿过两条回廊,已至东院外。
“郎主。”
虎女和熊女立在院中,见到桓容,立刻福身行礼。
“免。”
桓容未做停留,直接踏上木廊,除下长靴,迈步走向内室。
室内的屏风已经移开,南康公主和李夫人正侧头说话。
袁峰正身坐在南康公主下首,腰背挺直,小脸依旧圆润,眉眼间已染上几分少年的刚毅。
桓玄和桓伟还是四头身,一门心思的驱动木马,在特制的木盘上玩对战游戏。两人坚持不要保母帮忙,始终自己行动。
慕容氏坐在两人中间,脸上带笑,早无昔日的尖锐,仅有慈祥和温柔。
脚步声传来,南康公主和李夫人同时抬起头。
未等亲娘说话,桓容抢上前一步,跪地稽首,口中道:“儿归来,见过阿母!”
“快起来。”南康公主倾身,拍了一下桓容的肩膀,“此行可顺利?”
“回阿母,一切都好。”
桓容坚持行完大礼,方才正身坐好。
袁峰和桓伟桓玄上行礼,随即安静的坐到一边。袁峰面上有几分激动,两个四头身则大眼睛圆睁,看着桓容一眨不眨。
“阿子瘦了。”南康公主看着桓容,很有几分心疼,“天寒地冻,偏赶在最冷的时候去长安。”
桓容笑了。
“阿母,儿无碍。一路之上都有医者随行,还有阿母和阿姨备下的药材。”说到这里,桓容笑容更深,“这些药材运到北地,作用着实不小。”
“我晓得。”南康公主道,“用不完都换人了,是不是?”
“原来阿母已经知道。”桓容故做苦色,“儿还想聪明一回。”
“你啊。”
南康公主摇头失笑,李夫人也是弯起红唇,道:“阿姊,郎君刚回来,有话可稍后再说,让郎君先洗漱休息。”
“对。”南康公主道,“虽到三月,天仍有些阴冷。阿子且好生休息,余下可待明日再说。”
“阿母,儿不累。”桓容笑道,“回城的路上,我亲手猎得两匹狼,狼皮已经带回来,给阿母和阿姨做褥子垫脚。”
“郎君亲手猎得?”李夫人面带惊讶,旋即化为赞许的笑容,“郎君英武。”
听闻此言,袁峰再也按捺不住,开口道:“阿兄。”
桓容转过头,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似能猜出他的心思,口中道;“阿弟莫急,先习好骑射,莫说是两匹狼,连虎豹亦能猎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