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小书店[系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看,就是一个月。
  他先后看完了《百年孤独》、《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战争与和平》和《浮士德》。
  看完后,他坐在椅子上,闭目沉思许久,脑海里只浮现了八个大字——恢宏巨著,传世经典。
  《百年孤独》通过刻画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来诉说根植在拉丁美洲这片大陆游离现代文明之外的孤独,并借此探讨所有人类共有的困惑:‘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梁华明从布恩迪亚家族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家境贫困,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多亏有一位乡里的南洋华侨资助,他才一路接受教育,去了新加坡留学深造。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才智,白手起家在马来西亚创下了偌大一份家业。可是他却一直被那些真正的富豪贵族的圈子排斥在外,想要再往前进一步难上加难。毕竟在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豪看来,他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暴发户,连累他闺女在学校也要被人嘲笑。他孤独吗?他当然孤独了。
  而他在南洋打拼多年,故乡早就变成他乡,这无疑更加深了他的孤独感。
  可以说他对布恩迪亚家族企图抛弃传统,融入这个世界的努力完全感同身受。
  《老人与海》看似在讲一位老人在与捕鱼过程中与鲨鱼搏斗的故事。但是和他闺女不同,梁华明读懂了这个故事的内核。那便是抗争,与命运,与自然的抗争。
  老人最终战胜了鲨鱼,可是他钓的大鱼也被鲨鱼吃光了。他是一无所有的胜利者。
  世人大多是唯结果论,他们都以结果论英雄。就结果而言,老人是失败的。但是梁华明知道,命运也知道,老人才是那个胜利者。
  『不过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完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让他忍不住热泪盈框。
  他忍不住想起了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的一首诗:《不要温和的走进那个良夜》。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
  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善良的人,当最后一浪过去,高呼他们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会多么光辉地在绿色的海湾里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过翱翔的太阳,
  懂得,但为时太晚,他们使太阳在途中悲伤,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严肃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视觉看出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样闪耀欢欣,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亲.在那悲哀的高处.
  现在用您的热泪诅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这首诗简直是为老人量身定做的。
  他只希望等到他风烛残年,他也能拥有老人一样的勇气和坚毅,命运也不能让他俯首称臣!
  《战争与和平》、《丧钟为谁而鸣》、《浮士德》,这剩下三本毫不例外都是恢宏巨著,寓意深刻,思想深邃,是足以青史留名的优秀作品!
  而这些书的作者,他却没有一个听说过的。就连他的外国朋友们也都没听说过这些书。
  他也考虑是翻译的问题,所以专门给他的一位在美国大学教授文学的朋友复述了书的内容,那个朋友无比肯定地告诉他:他从未在任何场合听说过这些书,更没有听说过这些作者。
  不过在听完梁华明的诉说后,这个美国人很感兴趣,说如果这些书真的如他所说是出版作品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会传遍世界,轰动全球的。
  这句话触动了梁华明作为商人的敏感神经。
  既然之前从没有人看过这几本书,那么是不是证明这几本书现在还只在很小的范围里流传?
  一阵轻微的电流在他大脑皮层蔓延,他全身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有一种自己成为伯乐的诡异兴奋感。
  他对这几本书的内容有充分的信心,无论之前它们因为什么而默默无闻,在他的运作下,这几本书一定会成为火便全球的畅销书!
  到时候,说不定他梁某人也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呢!
  于是,他坐在了乐景面前,向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当然考虑到乐景和陈先生‘大事业’的敏感性,他还体贴地说,如果乐景不愿意抛头露面,一切流程他都可以代劳。乐景只需要和那些作者达成协议,答应把书再次出版就行了。至于给那些作者的出版费,他也可以先行垫付。
  也就是说,乐景至始至终只需要提供书籍的来源渠道,事后就可以分得两分利润。
  乐景抿了一口茶,仔细斟酌了一会儿,下定决心,抬眼看向梁华明,“我的店里,质量不亚于这五本书的书至少还有百本。”
  梁华明瞪大眼睛,一瞬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五本书就他那浅薄的见识来看就已经是登峰造极的水平了,然而同样质量的书这个年轻人手里至少还有百本!
  他深吸一口气,心脏嘭嘭直跳,他兴奋地抖着嗓子问:“此话可当真?”
  “当真!”
  梁华明先是兴奋地搓了搓手,然后便是巨大的困惑:“您是从哪里弄来这些书的?我可以见见作者吗?”
  “既然已经吃了鸡蛋,就不要关心下鸡蛋的母鸡是谁了。”乐景在心里叹了口气,默默对那些著作还没过版权保护期的作者说了一声抱歉,“我只能告诉你,我享有这些作品的全权代理权。我可以把这些作品授权给你,让你进行印刷贩卖。”
  对上对面梁华明既兴奋又狐疑的目光,青年收起嘴角习惯性的笑容,肃容看向梁华明,加重了语气说道:“但是我有一个要求!”
  “您说。”
  “三成。”乐景伸出三根手指说道:“我要求三成利润。”
  这个要求已经有点过分了。
  说实话梁华明给他开两成利润已经是看在陈先生的面子上了。要知道乐景至始至终甚至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不过想想乐景口中的全权代理权,梁华明又犹豫了,想想这其中巨大的利润和名声,最后他还是咬牙同意了。
  【……你这是为了捐给国内抗日用?】乐灵突然开口问道。
  乐景有些惊讶:‘你猜到了?’
  【毕竟相处了那么久,我自认还是了解你的。】乐灵说道:【而且你这些日子不是一直在为国内抗日筹款吗?很容易就可以推理出来的。】
  ‘说到底我这不过是慷他人之慨罢了。我的爱国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换来的,算不得什么高尚。’青年平静地在梁华明准备好的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只不过这人世间的法律无法制裁我。’
  ‘并且我也绝不会后悔就是了。’


第48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8)
  清晨,街道上还笼罩着一股乳白色的晨雾,林侨生坐在包子铺里狼吞虎咽吃着早饭,街上行人匆匆,众生百态,这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早晨,直到一声稚嫩的尖叫仿佛驱散了晨雾,钻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日本战败!保卫开封战役华夏大获全胜!”
  “中原没有沦陷!”
  “什么?!”
  “你说的是真的吗?”
  一时间不知道从四面八方传来多少声质疑的声音。
  林侨生仿佛雷击一般,整个人都停在了原地,一瞬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听到了什么?
  日本战败了?中原守住了?
  他们和日本打了那么多年,且败且战,终于守住了一次城?
  稚嫩声音的主人,一个小报童用力晃了晃手里拿的一摞报纸,脸上还弥漫着兴奋的红晕,他尖着嗓子说道:“这是今天的报纸头条!”
  下一秒,报童便被汹涌的人群包围了。
  林侨生立刻反应了过来,拼命挤进了人群里,也买了一份报纸,迫不及待地展开一看,立刻就被头版头条的标题吸引了注意力。
  主标题为《苦战七年大败日寇,开封府内有青天》,副标题为《重创日寇嚣张气焰,反守为攻还我旧河山》。
  林侨生渴盼的目光飞快在密密麻麻的小字间寻阅,手抖的几乎拿不住报纸,泪水慢慢模糊了他的视野,他几乎看不清报纸上的文字。
  可是已经不重要了。
  他已经看到了最重要的消息——“日军败退,我军大胜!”
  他仰天大笑起来,笑的声嘶力竭,笑的歇斯底里,笑的直不起腰,笑的要把一辈子的泪水都流干。
  “子安!你听到了吗!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他又哭又笑,“我们不是东亚病夫!我华夏泱泱大国,我华夏泱泱大国,不惧外辱来犯!”
  可是他知道子安已经听不到了。
  徐州战役里,子安……殉国了。
  尸骨无存。
  子安告别时颂了一首诗:“男儿立志回国战,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一语成谶。
  他抬头看天,只见晨光大亮,旭日冉冉升起驱散了浓雾,沐浴在阳光下他浑身都暖洋洋的。
  ……故乡的亲人是不是跟他一样,都仰望着同一轮明日,都沐浴在同样温暖的阳光下呢?
  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又哭又笑的人,街道上哭声一片。
  “我们胜利了!”
  “天佑中华!”
  “爹娘你们在天有灵看到了吗?总有一天我们要让小鬼子血债血偿!”
  有人在嘶吼,有人在拥抱,有人把手里的报纸撕成粉碎,有人泣不成声。
  所有人都在发泄。
  先是八国联军,后又来了小日本,异国的军队和枪炮在华夏的土地上已经肆虐太久了,那根五千年的脊梁也弯了太久了!
  他们等着这一天已经等的快要忘记怎么笑了。
  这里是华人的聚集地,来往都是华人。
  虽然他们有的早已在马来西亚定居,有的甚至已经是第二代移民。但是在此时此刻,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哭大笑。
  一海之遥的那个国家,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要叶落归根的故土。现在她挣扎从泥潭里浮了出来,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离开泥潭,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都看到了驱破黑雾的一丝希望。
  就冲这稀薄到几乎都看不到的希望,就有无数人可以忍辱偷生,也有无数人可以为之效死。
  不知疯了多久,林侨生终于镇定了下来。他擦干脸上的泪水鼻涕,小心把揉皱的报纸展平,折叠,放进布包里,他决定回家后一定要把报纸裱起来收藏。
  到了服装厂里,工人们三三两两也都在议论这件事。
  往常这个时候他们早就忙的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哪有闲心来讲些闲话。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国内开始流行起锦纶做的衣物后,他们服装厂的生意就一日不如一日了。以前每天都在加工加点的做活,哪像现在清闲的不得了。
  林侨生也见过那锦纶做的衣服。触感细腻光滑,结实耐磨,韧性惊人,既不是丝绸,也不是棉布,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奇特的面料。而这样的面料偏偏国内售价还不怎么贵,也怪不得受国人追捧。听说外国人都抢疯了呢!
  因为今天林侨生太高兴了,所以一向勤勉的他破天荒没有去工作,而且选择了加入说闲话的大军。
  就有一王姓工人(大家都称他为老王)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问道:“哎,你们知道咱们为什么能赢吗?”
  “当然是我军浴血奋战换来的呗!”
  “嗨!你们这消息可过时了!”老王抬了抬下巴,露出一个神气的笑容,“你们知道,前段日子日本的‘经济危机’吗?”
  经济危机?
  工人们面面相觑。
  这个词汇对于受教育程度不深的工人们来说是个太过高深的词汇。
  林侨生虽然知道一点,但也只是一些粗浅的理念,他瞅着老王像是肚子里有货,就笑着催道:“哎哟,老王你就别卖关子了,你知道什么你就说吧!”
  于是老王就凑近神秘兮兮说了起来:“我有个同乡在日本留学。”
  众人顿时倒抽一口冷气,就有一年轻小伙子面露鄙夷之色,冷声道:“我要是你,就跟你同乡划清界限!这种人都是汉奸!卖国贼!”
  老王面露尴尬之色,呐呐道:“他也是公派生,是为国学习,在日本也很不容易的。”
  “我们也没人逼他啊!哪里都能学习,新加坡的大学不好麼!偏偏他非要去日本舔人家的屁股!”
  “你!他绝不是这种人!而且他现在也回来了!”
  眼看两人就要杠起来了,林侨生连忙调停,好不容易才劝服了两人。他难掩好奇地看向老王:“你那同乡,都跟你说什么了?”
  老王这下也不敢卖关子了,一五一十地向诸位说来。
  原来日本军队看似在华夏耀武扬威,国内其实也不好过。
  首先,据他那同乡说,受美国那边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国内经济萧条,底层人民和中国穷人也差不多。
  其次,日本高层内部分歧很多,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战略主张,纯粹是为了打仗而打仗。所以激进派和保守派矛盾很深。
  最后,日本毕竟是一个小岛国,国家人口有限。日军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战场上泥潭深陷太久了,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力,而且军部庞大的军费开支也让政府颇有微词,国内反战呼声高涨。
  老王说:“我听我同乡说,最近我们政府花了好多好多亿日币来买日本人的东西。政府还给包括我同乡在内的留学生发了好多好多钱,让他们也买东西呢!”
  这个说法让这些一直支持抵制日货的爱国青年有点无法接受。林侨生就质疑道:“国家哪里来的那么多钱?而且有那么多钱用在军队身上不好吗?”
  老王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他看到众人质疑的眼神,连忙又补充道:“我同乡给我说,这样做造成了什么通货膨胀。他说、他说……”老王皱眉回忆片刻,终于想起了他同乡的原话:“此举加剧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到时候日元就不是钱了,军队暴动,人民起义指日可待。”
  他现在还能想起他同乡当时的快意笑容。他那位同乡现在已经回国去重庆教书了。他走前他信誓旦旦地告诉老王,日本必败,胜利是属于华夏的!
  老王一向信服他这位同乡。他可是他们村唯一一个读书人,既然他说日本会败,那么日本就一定会败!
  他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期待,战争快点结束吧。这样他就可以回国作工了。家里他媳妇一个女人拉扯着四个孩子,还要照顾公婆,实在是太苦了。
  这件事他们也只是听个热闹,聊过就算了。很快东家梁华明就来了,工人们纷纷一哄而散,林侨生也不敢偷懒了,连忙也回到了账房。倒是没过多久,东家把他喊了过去。
  屋子不仅有他,还有几个服装厂里的骨干,他们都是老板的亲信。
  梁华明满面红光的坐在椅子上,照顾几人道:“都坐,都坐。”
  “我这次找几位来,是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梁华明顿了顿,卖足了关子,才喜不自胜地说道:“从下周起,我们厂里也能卖锦纶做的衣服了!”
  梁华明注视着众人惊喜的目光,心中也不免自得,同时更加庆幸他和乐景达成了合作关系。
  他没想到他竟然能帮他和陈先生牵线搭桥,给了他一条锦纶的进货通道,从此他也可以做这锦纶生意了!要知道,他早就眼红这锦纶生意好久了。
  而且他从乐景那里引进的新书迅速在华夏和南洋诸国的读书人圈子里打响名气,听说已经有懂中文的外国人着手准备这些书的翻译,准备把它们带回外国呢!
  蹊跷的是,有很多书,比如《浮士德》就明显是外国文学,可是那些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所以他们也根本找不到作者的德文原本书,只能把这些书翻译成他们国家的语言才能带回国内。
  不过前些日子乐景给他提供了这些书的外语原文书,不仅免去了那些人繁琐和漫长翻译,还成功让这些书迅速打入西方诸国。
  现在刚刚打开市场,还看不出什么成效。但是梁华明坚信,要不了多久西方诸国也会和南洋诸国一样轰动的!
  又想到他今日早上从报纸上看来的国军开封大捷,他的心情更是舒畅。虽然他已经在马来西亚挣得偌大家业,可是他父母,他列祖列宗都埋在华夏的土地里,他的根一直在华夏。
  对他来说,国家就是他的衣服。所谓的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国家贫弱就相当于他自己穿的破破烂烂的,走出去他自己都心虚。和那些洋人做生意时,他自己的腰板也直不起来。
  他是个自卑的人。
  只有国家强大起来,他才能自信起来,他的奋斗也算有了意义。
  他已经想好了,要把赚的两分利润捐给国内抗日用。现在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