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檀郎-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龚远以清理奸佞为由,将赵王等人的心腹尽皆搜捕。各国从丞相以下的官吏,几乎无人幸免,各王府中的侍从也被搜捕了一大批,据说有些王侯的家里,竟要主人亲自动手做粗活,着实凄凉。
  而最有意思的,仍要数赵王。那赵王世子被捉拿之后,在狱中关了几天,秦王说这王世子也是宗室,当初是受手下蛊惑,贬为庶人免去一死,而后,十分体贴地将他送回赵王府。
  据说他的待遇很是不好,赵王将他捆起来,狠狠地抽打了一顿,而后让人扔到了柴房里,不闻不问。
  这些,都是□□里的仆婢们告诉我的。
  我每日在王府里,除了琢磨曹叔的事,便是从冯旦和各路仆婢那里传播各路八卦。当然,为了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还给他们看面相手相,皆大欢喜。
  “孤听说,你近来在王府中又拾起了那半仙的名号?”夜里,我给秦王念书的时候,他忽而问道。
  我自知瞒不过他的眼睛,也不否认,大大方方道:“不过给几个熟人看看相罢了。”
  “云霓生,”秦王道,“孤先前说过什么?”
  我料得他要旧话重提,道:“殿下曾说,王府乃清静之地,望我修身养德,与人为善。不过殿下切莫误会了,我与他们算命,可是分文不收,不仅不收,我还出钱买了许多瓜子果脯。殿下,这些仆婢每日辛苦劳作,方换得王府事事有条不紊,我这般招待他们,正是德行昭昭与人为善,殿下当欣慰才是。”
  秦王听了,仍是那副不屑与我争辩的神色,没接这话,却道:“听说你从前在桓府也经常与人算命?”
  “正是。”我答道。
  “想来你跟桓府的人颇为相熟了。”
  我不知他为何提起桓府,又点点头:“正是。”
  “那么你很快便可见到故人了。”
  我讶然:“故人?”
  “明日,大长公主和靖国公便会到雒阳来。”秦王道,“与孤商议征讨济北王之事。”
  我愣了愣,看着他。
  他也看着我,似乎对我脸上的神色变化颇有兴趣:“怎么?你不愿见到他们?”
  我随即恢复常色:“殿下哪里话。”
  “那便好。”秦王微笑,“继续念书。”
  说罢,他重新在隐枕上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闭目养神。


第318章 旧主(下)
  大长公主和桓肃早已声明归附皇帝; 其实; 就是跟秦王同盟。秦王自海路上岸,直至兵临雒阳城下,一路悄无声息,这自然也少不得大长公主出力。
  我自知留在雒阳; 少不得会和大长公主碰上面,故而一直打着主意早些离开雒阳去找曹叔。只是我没料此事在秦王这里拖下来,也没有料到大长公主会来得这样快。
  秦王显然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大长公主和桓肃去见他的时候; 他让我一道议事。
  我很是不满:“殿下,我是来给殿下治病的; 手上又无一兵一卒,讨伐济北王与我何干?”
  “谁说你只是来治病?”秦王道; “云霓生; 你莫忘了当初应承过孤何事。那三张空帛书; 你是打算作废了么?”
  死狐狸; 不过是三张帛书,竟时时不忘用来拿捏我。
  我说:“我自不会忘,否则怎会自告奋勇到明光道为殿下游说?殿下; 明光道可比济北王要紧多了; 殿下切莫因小失大误了时机。”
  “与大长公主等人相见; 亦是为了明光道。”秦王道,“鲁国与济北国、东平国、任城国相接,明光道当下占据了鲁国; 若可归顺圣上,那么便可与我等夹击济北王,对平定中原乃有大益。”
  我听得这话,心中一动,即打开地图,仔细看了起来。
  秦王所言不假。
  明光道所占之地,虽然狭长,跨越却甚大。除了鲁国之外,别的地盘也有颇是重要。如徐州,明光道占据了西边一带,再往西走,便是沛国,紧接着,便是谯郡。
  怪不得,就算秦王不着急,大长公主和桓肃等人也会着急,更不用说那些诸侯。“大长公主等人对明光道有何想法?”我问秦王,“他们也想结盟么?”
  “正是。”秦王道。
  我对这话有些不以为然。中原是诸侯分封最多的地方,光是豫州一地,便封了十几个王侯。明光道劫富济贫,在临淮国和鲁国做下的事,这些诸侯都是看在眼里,这结盟是否真心实意,须得斟酌。
  “且孤之所以一直未曾让你去明光道,乃是此事其实不必你出面。”只听秦王又道,“明光道已有了和谈之意,派了人来。”
  我讶然。
  “派了人?”我问,“是谁?”
  “蒋亢。”秦王道,“数月前明光道夺钟离县时,他也在,你当是见过。”
  我明白过来。
  好个秦王。
  我费了一番辛苦,以为自己已经思虑万全,不想秦王又先我一步,竟是在我眼皮底下与明光道勾勾搭搭起来。
  想着这些,我不由地冷笑:“殿下果然神机妙算,自前番元初夺扬州起,事事在握。殿下既有这般本事,想来全然可凭一己之力收复天下,又何必非要我来辅佐?”
  “此言差矣。”秦王也振振有词,“孤虽惯于早做打算,却大抵不过计议。如建造屋舍,做成何等样式、选址何处之类,自是将作来考虑;而地基如何打,大梁如何搭,还须匠人出工出力。再如你现在念的这书,星君要反天庭,如何反,如何打,自是星君来思虑;而详细行事,则是由他麾下那三百六十鬼神妖魔来打算。”
  这话说得洋洋自得,言下之意,他是将作,我是匠人;他是星君,我则是鬼神妖魔。
  我想,爷爷个狗刨的,当年大长公主虽然颐指气使,用我的时候也从未在我面前如此自大过。
  当然,我是不会无聊到意气用事,与他争执这些长短。
  有一件事,我颇是觉得好奇。曹叔应当知晓公子与秦王结盟之事,也知道我与他们二者的关系,他要和谈,为何绕过了我而直接来找秦王?
  我说:“殿下先前一直在辽东,不知怎与明光道有了来往?”
  秦王道:“与明光道有来往的,并非孤,而是大长公主。”
  我讶然:“哦?”
  “济北王与东平国世子结盟之后,领着兖州一干诸侯举事。”秦王道,“他们曾有意与豫州的诸侯结盟,派人去找大长公主,但大长公主未曾应允。济北王于是翻了脸,几次到豫州劫掠城池,惹得豫州诸侯怨忿。明光道亦然,得了鲁国之后,他们便直接与济北王对阵。济北王兵强马壮,数倍于明光道,若能找帮手一道将济北王铲除,乃是大善。鲁国事务,如今由蒋亢专断,此番,便是大长公主派人将他请来。”
  我听得这话,更是诧异。
  蒋亢是明光道的元老,得曹叔重用,我是知道的。却不曾知晓他原来已经得了这般声势,竟有了一方专断之权。如此说来,这蒋亢倒是颇有诚意,亲自来雒阳和谈,也不怕秦王或大长公主将他拿了做人质,要挟明光道,然后不费吹灰之力地把鲁国夺回去。
  当然,这也许是我小人常戚戚,看错了秦王和大长公主君子坦荡荡。
  我说:“话虽如此,可鲁王既然向殿下这边求援,可见是站到了殿下这边。明光道一贯来的行事,大长公主与豫州诸侯不会不知晓,难道不怕明光道反过来对付他们么?”
  “故而须得和谈。”秦王道,“鲁王并非站到了孤这边,明光道进攻鲁国时,他不仅向孤求援,也向赵王、济北王以及大长公主求援。只是鲁王一向自视甚高,先前诸侯各自拉帮结派,他谁也看不上,全得罪了一遍。故而此番他被明光道所灭,无人施以援手。豫州诸侯与明光道尚无仇怨,故仍是可谈。”
  我颔首。
  “如此,”我说,“我参与议事亦可,不过有一事,我须得与殿下说好。”
  秦王道:“何事?”
  “明光道既然来和谈,那便也是有了归降圣上之意。我乃是作为扬州朝廷使臣而来,须位列殿下下首,大长公主等人之前。”
  秦王看着我,有些意味深长。
  “为何?”他说,“因为大长公主和靖国公是你的旧主?”
  我不以为然:“我岂是那心思狭隘之人,此举,乃是为了大事。殿下可想,这和谈一旦陷入困顿,那定然须得主事之人调解。殿下尚未拿下中原,须得安抚这些诸侯,便不可锋芒太露。这得罪人的事,若由扬州朝廷来做,于情于理皆妥当,岂非大善。”
  秦王沉吟,少顷,淡笑:“言之有理。”
  大长公主和桓肃在当日到了雒阳,而后,豫州的一干诸侯也陆陆续续来到。
  这些人来到雒阳之后,首先会到□□来拜见秦王。尤其是大长公主和桓肃,几乎每天都来,热情又亲切,仿佛秦王是大长公主一母所生的弟弟。
  这些,我都是听冯旦说的。
  他嗑着瓜子,神色颇是感慨:“大长公主就是大长公主,你知道她送给秦王的珊瑚树有多好么?半丈高的红珊瑚,镶宝嵌玉,啧啧……我是从来不曾见过这般品相,听说,就这么一株,整个东街都能买下来。”
  这话自然是夸张,东街上也有好些高门豪富,从前在贵胄之中互相攀比都不曾落过什么下风,这话若是传到他们耳朵里,他们断然是不肯的。
  “是了,大长公主还向大王提了亲事。”冯旦道。
  “哦?”我说,“什么亲事?”
  “就是秦王后啊。”冯旦道,“大长公主说,昌邑侯的第五女桓缇,品貌无双,当年给大王说过亲,董贵嫔也甚是满意。”
  啧啧。
  我心想,这还是我当年给大长公主出的主意。原以为此事过了也就过了,不想大长公主倒是念念不忘。
  “大王如何说?”我问。
  冯旦叹口气:“大王还是那旧话,什么天下未平,无意儿女之事。霓生姊姊,你说大王怪不怪?几天前还有人来跟我打听,说大王既然不喜欢女子,送男子他收不收,唉……”
  我笑起来:“你便说收好了,兴许他真的喜欢。”
  冯旦苦着脸:“霓生姊姊,你就莫消遣我了……”
  正说着笑,一个内侍匆匆过来,向我们招手:“霓生姊姊,冯内官,堂上的人齐了。”
  我和冯旦都应一声,从榻上起来,整了整衣裳。
  今日,蒋亢到了雒阳,秦王也不拖延,当即把人都召到了□□。
  秦王也不知道是真抬举我还是讥讽我,说我既然是天使,且那些人都认得我,便不必穿个男装不伦不类的,特地让人给我找了一身女官的行头。我正好没有什么合适的衣裳,虽不惯女装,也还是接了下来。
  “如何?”我将宽大的袖子和长衣整了整,问冯旦。
  冯旦笑道:“霓生姊姊,这身衣裳穿在你身上,可比我见过的女官都好看。”
  果然嘴甜。
  我笑了笑,和他一道往秦王议事的堂上走去。
  才走到前庭,忽然,我看到前面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珠玉琳琅,雍容华贵。
  她听得动静,转头看到我,精致的长眉下面,与公子颇是相似的双眼看着我,微微流转。
  “霓生,”大长公主说话仍是不紧不慢,唇角勾起,“我方才还在想你何时来,原来这就到了。”


第319章 议和(上)
  大长公主的模样; 与三年前比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带着笑说话的时候; 总是显得颇是亲切。
  我上前行礼:“拜见大长公主。”
  “许久不见; 你怎还是这么见外。”大长公主走过来,将我扶起; 笑吟吟地将我上下打量,“听说你不仅帮元初夺得了扬州; 还为秦王夺下了雒阳。我等每每说起你; 皆颇是欣慰。”
  她说话的语气颇是和蔼; 不知道的人; 大概要以为我是她的侄女或什么人。
  我心想; 她不去俳优行当里做个教习,着实是屈了才。
  “公主过誉了。”我亦微笑; 谦虚道,“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
  “这般谦虚做甚。”大长公主说着; 牵过我的手,转身向立在院子里闲谈的众人道,“诸位; 这便是妾先前提到的云霓生。”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来。只见这里有十几人; 有我从前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都是豫州的诸侯。
  秦王和桓肃正在交谈,闻言,也将目光看过来。
  我不由地哂然。
  大长公主这般和蔼可亲地抬举我; 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不过我知晓,她的殷勤断不可轻易受了,荀尚等一干人的尸首都是前车之鉴。
  我跟着她走到秦王和桓肃面前,不着痕迹地手抽回,向二人行礼:“云霓生拜见秦王,拜见靖国公。”
  桓肃认得我,没答话,只将目光在我面上打量。
  秦王道:“你来得正好,孤与靖国公刚刚谈起扬州之事。以你所见,扬州当下之势如何?”
  我看了看秦王,只见他也看着我。
  心底倏而回过味来。
  扬州之势,他不会不知道,桓肃也不会不知道。他之所以故意问我,乃是因为我当下名义是皇帝的使者,故而扬州之事,自当由我来言说。换而言之,秦王是在为我撑起场面。
  他倒是有些玲珑心思……
  我正色答道:“禀殿下,当下扬州之势大好。扬州与豫章国水陆兵马十余万,皆由圣上调遣。桓侍中和沈都督,皆当世名臣,才能卓著,无人不称道。只待殿下平定中原,与圣上南北回师,还都雒阳,天下可平定无虞。”
  秦王颔首,看向桓肃,微笑:“云女史所言极是,国公与皇姊养育出元初这般栋梁之才,实教天下人艳羡。”
  桓肃瞥我一眼,亦笑笑,谦道:“犬子不过有些虚名罢了,何足挂齿。”
  大长公主道:“子启当下已得雒阳,未知接下来有何打算?”
  秦王道:“京畿这些年来灾乱频仍,无论雒阳还是毗邻诸郡,民人流离,田土荒芜,以致各地仓廪空虚,萧条疲惫。孤决意好好休整一番,充实京畿,以为后盾。”
  “哦?”大长公主道,“未知子启有何举措?”
  秦王笑了笑,却道:“此事举措颇多,不可一言而概。长姊何时若有了空闲,弟可细细告知。”
  大长公主微笑:“如此,妾必洗耳恭听。”
  正寒暄着,内侍来禀报,说蒋亢到了。
  秦王应下。未几,另一个内侍走进院子,身后跟着一个中年人,步履稳健,正是蒋亢。
  在一群穿着锦衣,高冠博带的诸侯之中,蒋亢身上的灰色布袍显得颇是扎眼,其人却颇为气定神闲,全然并不因为衣着粗劣而看上去低人一等。相反,那些诸侯看着他,一时竟是鸦雀无声,似乎被镇住了似的。
  蒋亢目不斜视,径自走到秦王面前,向他端正一礼:“明光道兖州都督蒋亢,拜见秦王。”
  这话出来,周遭的人,神色颇是微妙。
  蒋亢这兖州都督,当然不是朝廷封的,在秦王和一干诸侯面前这般落落大方地自称,颇有些嚣张的意味。
  秦王并无恼色,颔首道:“蒋将军千里迢迢而来,一路辛苦。”
  蒋亢道:“某身负教中重托,不敢怠慢。”
  秦王与他寒暄两句,蒋亢又与大长公主等人见礼。
  跟方才见到我的时候一样,大长公主对蒋亢也颇是客气,问了一番路上顺利不顺利之类的闲话。
  蒋亢一一答了,未几,看到我,脸上微微露出讶色。
  我莞尔,与他一礼,道:“多日不见,蒋将军安好?”
  “女君。”他还礼,神色和气,“未知女君在此,某着实失礼。”
  我说:“将军言重。”
  “想来将军先前与桓侍中会面之时,已见过了云女史。”秦王道。
  蒋亢答道:“正是。”
  秦王颔首,对大长公主道:“既是故人,正好可省去许多不明之事,乃是大善。”
  大长公主淡淡一笑,看了看我:“是啊。”
  我仍谦虚地笑。
  蒋亢又与其他诸侯见礼。与大长公主相比,这些诸侯表现得冷淡了许多,蒋亢与他们行礼,就算有秦王在一旁引见,他们也大多淡淡地应了声,不多表示。
  这情形并不奇怪。他们常年养尊处优,连朝中的世家大族都未必看得上,自不屑于与蒋亢这般出身平庸的反贼平起平坐。今日他们来到这里见蒋亢,大约是碍着秦王和大长公主的面子,要他们赔着笑脸不摆架子,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蒋亢对此似丝毫不以为忤,大大方方地与众人行过礼。
  这时,大长公主对秦王道:“蒋将军才入城便来了王府,还是先到堂上坐下,用些茶饮,聊为接风。”
  秦王颔首,请蒋亢入内。蒋亢让了让,也不多推辞,与众人往堂上而去。
  如我先前所言,秦王果然将我安排在了他的下首,位置在大长公主和桓肃之上。
  我坐下之时,发觉好些诸侯朝我看过来,有的目光疑惑,有的不满。
  不过比我更惹人嫌的,显然是蒋亢。秦王将他待为上宾,才坐下,便已经有人面露不悦,其中脸色最不好的,是汝南王。
  “今日孤邀诸位到此,乃是为了共商围剿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