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媚君如卿-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钺……”皇帝念叨了两句,似乎把梁王忘记了。
梁王再度行礼:“微臣告退!”
当他离去之时,只听见皇上似是而非的说了一句话:“你去瞧瞧吧!”
卫澜把话记在心里,一个人默默地出了宫。(未完待续。)
ps:第二更奉上!新鲜出炉,号外号外!
☆、第九十四章 舅父归来
皇帝的思绪十分烦乱,他一个人在御花园里待着,吩咐众人不要去打搅他。
他努力的不去想郭望之,却总是忍不住要去想他。
他当然不是有特殊癖好。
虽然对外,郭望之是因政事不力才被罢黜,但只有少数几人清楚,他被罢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望之啊望之,你为何就这么倔?
想当年,郭望之和自己年纪相当,而自己还不是皇帝,自己是楚国最负盛名的卫大将军。二人时常在一起谈古论今,或是舞枪弄剑,成为了过命的兄弟。直到后来自己被逼谋反,所有的人都站在楚皇那一边,只有郭望之义无反顾的支持自己;而当楚皇挟持郭望之来要挟自己的时候,自己也是尽了全力的去保他周全。
后来,楚皇被自己杀死,自己感念郭望之的恩义,特地给了郭氏一族莫大的荣耀。郭氏本就是豪门世家,现在就更是在皇城底下横行了。幸而郭望之是个心里有数的,他对自己很忠心,也恪守自己的职责,时时约束族人,因之,郭氏一族虽然荣耀,却受人尊敬。
但是,随着年岁的逐渐增长,有些事情,反而变了……
就例如这份兄弟情意,在郭望之冲着自己恭敬地称臣之时,早已被击溃……
从此以后,二人君是君臣是臣,彼此恪守职责,却又界线分明。
既然如此,那郭望之又是如何被罢黜的呢?
皇帝站在高高的亭台之上,吹着冷冷的风,仰天长叹一口气——
望之啊望之,你知我爱她如狂。却为何始终不肯说出那人下落?
李公公很少见皇帝这么感慨。他犹豫了一下,轻声提醒道:“圣上,起风了,咱们回去吧!”
皇帝点了点头,走在前面,回了御书房。
而这一头,郭望之次日便要出殡。
郭葭三姐弟静静地跪在灵前。贪恋与郭望之在一起的最后一刻。
府内只有几个郭敏之的人操持着大局。郭敬之也在,他这几日几乎天天都在,更是哭得十分伤心。郭信之却是真的伤心。在他年幼之时,曾得郭望之最多庇佑,眼下郭望之没了,他理所应当是哭得情真意切。有一次还险些昏厥了过去……
郭映月等小辈也身着素服,静静地陪在一旁。而其余的前来参与吊唁的外姓人。却几乎没有。
雨下得很大,这一夜几乎没有停过……
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牛皮鞋的人骑着马儿冒着风雨从远处疾奔过来,刚到郭府大门前。他猛的勒住马,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刘管家站在门口,犹豫地问他:“敢问阁下是……”
来人取下斗笠。望着刘管家,朗声说道:“五年不见。你不认识我了,刘管家?”
刘管家定睛一看,原本忧愁的一张老脸上突然绽放出少有的神采来,他惊喜的大叫:“哎呀!原来是徐舅爷!大小姐,二小姐,大少爷,你们快过来!”
郭葭三人听到呼喊,纷纷从地上站了起来。
郭钺与郭笙二人当先叫了出来:“舅父!孩儿好想你!”
秀媪见郭葭不认识,低声在她耳边说道:“这是夫人的大哥,也就是你的亲舅父。舅老爷早年被调离京都赴外任职,看来如今是任期已满,圣上准许返京了。”
徐国公府原本也是煊赫一时的名门望族,在郭望之被罢黜之时,徐国公一连上了十二道奏折为郭望之辩护,此举惹恼了皇帝,皇帝激怒之下,将徐国公调离了永宁。整个徐氏家族只好随着徐国公的调离而搬迁。而原本将要回京的徐大公子——即郭氏三姐弟的亲舅父徐松的归期也一推再推,直到现在。不过等他回来之时,早已物是人非。
徐松与郭笙两个讲完话,抬起头来,见郭葭正静静地望着自己。
郭葭走了过来,盈盈一拜:“孩儿郭葭,见过舅父!”
徐松早在见到她的容貌之时,心中便已猜到了十有八九。
她与自己那个傻妹妹长得很像啊!
徐松上前一步,将她扶了起来。
“葭儿,你是葭儿!”
徐松虽然在外当差,对于郭府的事情多多少少也听说了一些。这个大侄女,很了不得啊!
也怪自己不在京都,帮不了这几个可怜的孩子……
徐松想着想着,心中酸涩,连带着语音也哽咽了。
他打量着郭葭,说道:“你小的时候,舅舅还抱过你!”说罢,他脸上的笑意消失,没了叙旧的心思:“带我去见见你爹爹吧!”
可惜棺木已合上,不能再打开。
徐松站在灵堂之前,点了一束香,为郭望之烧了一沓纸钱。
“望之啊望之,你原本不该落得这个下场……”
徐松一个人喃喃自语,身旁的人只以为他是太过哀伤,却不知此话另有深意。
徐松初回永宁城,虽然心中想来见郭望之最后一面,也还是先进宫面过圣了的,不然依照旧俗,这将被视作晦气之事,说不定还会被安上大不敬之罪。
徐府老宅仍在,只是只有一个老仆照管着,缺人打理。徐松一时无从落脚,便顺势歇在了郭府。
次日将是郭望之出殡的时候了。
徐松与三姐弟待在书房里,几人相述别离之苦。
郭葭知道,母亲生前与这位舅父的关系十分亲密,因此,对他也很是信任。
她将自己找到了母亲的房契,以及自己买下了栖凤楼、收回了许多铺子的事情,悉数告诉了徐松。
徐松听她将这些事娓娓道来,脸上丝毫没有骄傲的神色,心中不由得重新审视起她来!
尽管讲出来时十分平淡,但是他心里知道,这些事情必定十分艰苦。
他由衷地夸赞了一句:“好孩子!”
郭葭默默地受了他的夸奖,而后,她将那半支残箭取了出来,恭敬地递给徐松:“舅父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还请舅父瞧瞧这箭,看能否知晓它的来历!”
徐松肃容将那半支残箭接了过来,只见箭身上十分光滑,并没有刻下什么字迹。
可是徐松拿在手里掂了掂,突然冷笑了一声。(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忠信侯
郭钺忙问:“舅父可是看出了些什么?”
徐松说道:“这箭看似普通,却是大有来头。”
郭葭也问:“怎么讲?”
徐松打量着箭,说道:“这箭身轻盈无比,一般人只以为他是寻常竹箭,可是据你们所说的距离,普通的竹箭根本没有如此远的射程!”
“那这是……”郭葭问。
徐松拔下身侧的剑,用剑尖轻轻的刮擦着箭身,只见慢慢的,箭身扑簌簌地落下了一层薄薄的粉末。郭葭用指尖轻轻捻了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蹙了一下眉头。
徐松问她:“可知道这是什么吗?”
郭葭想了想,说道:“倒是像木匠用的漆。”
徐松赞许的点头:“不错。这支箭原本是采用稀有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既轻且韧,胜在射程远,两百步之外可直穿人心肺,叫人求生无望。我也只见过为数不多的几次。”
郭葭明白了:“所以,舅父是说,此人用漆将箭身掩盖,是怕叫人认出来吗?”
徐松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这种材料不易得,只怕是很久以前,此人便开始着手在准备了吧。其人用心之险恶,真是少有!”
郭钺双手握拳,激动的大叫:“可是,谁与爹爹有如此大的仇恨,非得要取他性命呢!”
郭笙声音发颤地问道:“是不是二……”
郭葭立马呵斥她:“一切都没有证据,笙儿且住嘴!”郭笙听话了闭了嘴。
郭葭再度对着徐松说道:“舅父,咱们三姐弟现已无人依靠,还望舅父多费心力,替爹爹讨一个公道才是啊!”
徐松叹气:“我与你们爹爹是什么样的交情。即便你不说,我也会去做的。”
几人在屋子里一边为郭望之守夜,一边秉烛夜谈,直至天色破晓。
郭笙望了一眼窗外,说道:“雨停了呢。”
郭葭看了一眼泛着鱼肚白的天色,感叹:“是啊!咱爹也该上路了……”
辰时已至。
几个郭府的人上上下下数百口悉数到场。族长郭敏之主持大局,其余兄弟早已哭作一团。郭敬之与郭信之最是伤心。郭信之哭到不能自拔,全然没有了往日里威严的样子。
郭望之的棺椁已经备好,在亲人们见了最后一面之后。棺木彻底的合上钉住了。
郭敏之挑选了八个精壮的小伙子来抬丧,徐松挽起袖子,坚持要亲自为郭望之抬棺椁,郭敏之坚持不过。只好由他去了。
等到一切准备做足,做法的道士朝天高喊一声:“上路——”
郭钺走在最前。手里举着帆,跟随着法师缓缓往前走去。郭葭两姐妹默默地跟在一旁,郭笙早已流了不知多少泪水,疲惫的郭葭搀扶着她。两人相携往前走,身后跟着郭望之的一众侄男侄女。
而郭敬之等众兄弟则相伴于棺椁两侧,象征着陪伴郭望之走最后一程。
郭望之虽然失势。然而有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以及一个护着他的族长郭敏之。也算得上是风光大葬了。
送葬的队伍达数百人之多,在街上走着,自然引起了城内百姓们的议论。
队伍所到之处,街上的小摊小贩,或是店里的食客,布庄的掌柜,甚至手里还拿着菜的厨子,无不涌到门口来瞧热闹。
毕竟郭望之生前名誉极好,在任期间兴修水利,或是赈灾济民,也算是做了许多有利民生之事。
所到之处,人群里一片肃穆。
当队伍缓缓行经郭府的店铺之时,数个庄子的掌柜与小二齐跪,一直等队伍消失不见,这才站起来继续干活。
队伍缓缓走着,将要绕城三圈,最后才出城们。
皇帝站在宫墙之上,默默地听着外面的一片哀戚之声。
“到哪里了?”他问身旁的李公公。
李公公回道:“回陛下,将要出城门了。”
“送葬的队伍多吗?”
“陛下,除了郭府的家人奴仆,随行的百姓约有两百人。”
皇帝微微有些动容。
他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去,让风把眼角的湿意吹干。
最终,他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远处的天空,什么也没说。
刚行经城楼之下,队伍却被人叫停了。
郭葭抬头一瞧,只见前方站着一个青衫落拓的公子,此人背着双手,眼神深邃,却自有一身不可靠近的尊贵。
送葬的队伍停了下来,纷纷往地上跪去并喊道:“见过梁王殿下!”
梁王卫澜手一扬,随行的小厮双手捧上一张卷起来的黄金软帛,梁王接了过来,缓缓展开,对众人朗声说道:“郭府众人听旨!”
此话一出,就连郭葭也不由得心中一惊!
其余人等则更不必说了,其震惊之情难以形容!
怎么了……
郭望之不是被罢黜的吗?难道一个被罢黜的相爷还能得皇帝垂爱?
梁王将众人脸上各异的表情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的继续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惊闻爱卿噩耗,感念郭爱卿在世之德,朕常思之。念其在生之时,顺行帝命,其德可嘉,虽有小错,但瑕不掩瑜。特追封郭爱卿为忠信侯,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底下的人们压抑住心底的激动,这一声呼喊,几乎是山呼海啸一般,连带着周围随行的百姓们,无一不是既惊且喜。然而最高兴的,除了郭氏三姐弟,自然是族长郭敏之与郭信之了。
梁王含笑望着郭钺,说道:“接旨吧!”
郭钺再次恭敬地叩了一头,大声喊道:“草民郭钺,接旨!”
梁王见他有礼有节的样子,虽然心中也是高兴的,但十分懂得克制,不由得对他多看了一眼。
“上路——”
道士再次喊了一声,送行的队伍再次缓缓前行。
梁王退居一旁,安静的看着队伍——以及队伍之中那个小小的身影。
听吴巍说,她因被自己拦住,耽误了时辰而晚回家自责不已,差一点闹得姐弟反目。想来,她也是会迁怒于自己的吧?
梁王静静地注视着她的背影,心里暗暗发誓:
我会抓到凶手,不会叫你怨恨我!(未完待续。)
ps:有点晚啦,大家看完这一章就早点睡吧!晚安~
☆、第九十六章 收养事宜
郭望之被风光大葬。
一干人等结束了悲伤,仅对三姐弟劝慰了几句,也就回了自己的家。
按照规矩,郭葭三人还未成年,依礼是要被其他族叔收养的。
而几个郭氏兄弟,几乎每一个都想要收养他们,有人是真心的,但,也有人打着其他的主意。
譬如说,收养了这三姐弟,便等于得到了郭府的全部财产,以及……郭氏两个女儿的婚姻大权!
这其中,郭敬之与戚氏自然是反应最强烈的了。
早在郭望之去世之初,戚氏二人便表现出了异于寻常的关怀,并难得的对于三人有了一丝妥协的意思。
等到葬礼结束,郭氏的长辈们聚在一起商量郭氏三姐弟的去路时,郭敬之自然是最有理的了——他是郭望之嫡亲的弟弟,难道谁还能比他更有发言权吗?
郭敏之自然知道二人打的是什么鬼主意,也知道三姐弟到他们手下不会有好日子过。郭敏之原本想用族长的权威压倒他们,可是戚氏那个人伶牙俐齿,反倒将郭敏之句句驳回。郭信之就更不必提,他早在开口之初,便被夫人紧紧的拉住了,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来不及说。
就在郭敬之以为胜券在握、洋洋得意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郭葭却开口了!
“二叔!”
郭葭头一次在众位长辈们面前拿出郭望之长女的气势来,她不卑不亢的说道:“二叔,郭葭今年已有十七,而钺儿也有十五岁,笙儿也快十三岁了。按历来的规矩。咱们是要投靠在您门下才是。”
戚氏笑成了一朵花来:“葭儿这是说的哪门子话!我们本就是你们至亲之人,何来投靠一说?婶娘疼爱你们都还来不及呢!”是啊!等你们到了我手下,看老娘怎么弄死你们!
郭葭摇了摇头:“婶娘误会了。葭儿的意思是,咱们三姐弟,哪里也不去!”
郭敬之完全没有被这话吓到。他似乎料到了几人的不情愿,却只是说道:“这……恐怕是由不得你啊……”
此时,徐氏开口道:“二伯且先听听葭儿怎么说。”
郭葭见徐氏站在自己这一边。心里顿时有了信心。她酝酿了一下。说道:“俗话说,长姐如母。侄女既然还没有出嫁,理应待在母家。既在母家,我便是他们的娘亲!既然有娘亲在,又何来投靠族人这一说?”
郭敬之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这纯粹是歪理!”
徐氏却赞:“葭儿说的也有道理。”
戚氏颇为不耐烦地打断徐氏,笑着问郭葭:“还有呢?”
郭葭站在一个旁人见不到表情的角落。她望着戚氏,脸上丝毫没有笑容。甚至流露出一点厌恶。她还刻意加重了语气,用近似于批评的语气对戚氏说道:“二婶娘可有听清?钺儿已经年满十四,长成了男人,到了可以娶妻生子的年纪。咱们宅院也有。既是如此,又何必去投靠于外人?”
戚氏瞧了她的脸色,阴阳怪气的说道:“哟~葭儿这是胆子肥了。敢给婶娘脸色瞧了呢!你可是对我有何不满?”
郭葭满脸疑惑:“恕葭儿不懂。”
戚氏冷笑:“那你为何故意大声呵斥于我?难道果真是因为不喜我,将我不放在眼里?”
郭葭闻言。更是不解了:“敢问婶娘,郭葭何时呵斥于你?”
“你还敢否认?”戚氏拍案而起,简直又要发怒了!
郭葭听罢,脸上一懵,眼里突然就蓄满了泪水。她哭诉道:“婶娘是真的误会葭儿了,爹爹刚刚才过世,葭儿心里悲痛,有时候抑制不住便伤心起来,因此脸色难看了一点,也是有的,却并不是故意针对婶娘……”说罢,她趴在一旁的座椅之上,哭得不能自已。郭映月心疼她,立马上前抱住她轻声劝慰起来。徐氏也满脸谴责的望着戚氏,怫然不悦地说道:“咱们都知道二嫂是个脾气厉害的,可你却不能对孩子们宽容一点吗?大哥可是才过世……”
戚氏兀自指着郭葭说道:“是她……明明是这个小蹄子给我脸色瞧……”郭清筠见她越说越不像话,忙把她拉下来坐下了。
郭钺冷着一张脸,站出来说道:“敢问诸位长辈,爹爹尸骨未寒,婶娘这就给我们姐弟脸色瞧了,钺儿可不敢搬进二叔家!不知搬进去以后,还要闹出多少幺蛾子来呢!”
郭敬之瞥了戚氏一眼,满脸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嫌弃之色!
他对着郭钺讨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