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娣心有白月光-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正妻。
  两年后,肖氏贴身婢女怀有身孕,纳为妾,生下一子后难产而死,其子由肖氏抚育。
  再一年,肖氏有孕,生下小公子,上官木容喜爱有加,取名重。
  上官重小时便显露出商贾之才,算术、账本无不精通,耍得一手好算盘,又因着父母的好相貌,上官重也是惊才绝艳,倾倒了京都城的很多姑娘。
  只是上官重少时因身中过一种毒,毒解后,便一直身体虚弱,只能勉强学些功夫强身健体,为此上官木容便特意给他派了一名武艺高强的侍从,贴身保护。
  上官重因着身体孱弱,整日待在家中研习账本、苦读商经较多。
  对于女子,外界虽有不少女子对他表明心意,甚至于走在街头,也会有女子向他怀中扔荷包,然而,实则他并没有喜欢的女子。因为他觉得女子都差不多一个样子,看似温柔娇羞,实则私底下不知又会是如何一副面孔。
  他曾经就见到过一个女子在他面前捧着心口柔弱娇羞,似乎多说一句话,她便会呼吸不畅。然而他不过是回头送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塞过来的手帕,便看到那女子孔武有力,对着丫鬟上手打骂,怪丫鬟不懂眼色,没接好她的戏。
  自此以后他便对这些女子没了兴趣,只是表面还维持着一副温和做派。
  直到某一日,一个女子从他的院落里爬墙而落,她是为了躲避家中母亲的毒打,这才慌不择路爬上了高墙。
  从那时起,他就时常莫名的会关注围墙后面的动静,有时是被她母亲追打得鬼哭狼嚎,有时是同小丫鬟们玩得嘻嘻哈哈,或是咒骂那些上门来讨公道的伪君子,还有些时候是自己一个人语气亲昵的讲述着自己的心上人……
  直到有一天,她又一次被母亲禁足在家里的时候,想着偷溜出府,刚爬上墙头又遇见了他。
  她不知道他是故意在等她,他每日都要在那院落坐上一时半会儿,等着她还会不会爬墙过来。
  他早就让侍从亦昀打听过了,隔壁住着的是赵时大将军的独生女——赵筝,听说性子欢脱,从小就爱打抱不平,四处惹是生非,总有受害者上门求公道,她爹娘脸上挂不住,这才老是被揍,被禁足。
  他这才恍然想起,七岁刚搬到京都城时,母亲曾带他上门拜访,那时赵筝不过四岁,正跌跌撞撞的满地跑,赵夫人指着他对她道:“阿筝,这是你上官哥哥。”
  她便牙牙学语,跟着道:“上官、哥哥!”
  她踩着小步伐到他面前,一脸狡黠,“上官、哥哥,背……”
  他尚且还懵懵的,她已经手脚麻利的拽着他的衣袖,怕伤了她,便使得他不得不弯下腰来,哪想她瞅准机会便是一跃,爬上了他的背。
  他无奈只好背着她绕了几圈,而她则兴奋的双脚划着,嘴里嘟囔着:“驾!驾!”
  他终归只是个五岁小童,体力很快便不支,便停下来,要把她放下,她此时却安静下来,一点不吵不闹。
  很快他就知道为什么她不吵不闹了,因为他的背部逐渐被一股温热浸湿,而始作俑者则一脸无辜的眨巴着大眼睛看他。
  他头皮发麻,站着不知该怎么办。好在赵夫人发现了异状,她从屋内冲出来,见着这一副情形,便指着她骂道:“我说怎么这么安静,事有反常必有妖,你这小冤家,真是一会儿都不得消停。”
  随即在她屁。股上给了一巴掌,她眼眶很快便湿了,嘴巴一瘪便号啕大哭,哭声极为响亮。
  赵夫人却不搭理她,不停地向母亲道歉。他见她站在一旁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心中不忍,便悄悄的走上前,小心扯下她蒙着眼睛的小胳膊,却发现不太对劲,怎么空有哭声没有眼泪呢?
  她悄悄的用食指放在嘴唇,做了个“嘘”的动作,尔后又快速的把手臂放回去蒙住了自己的眼睛。
  他这便明白了,原来是为了假哭来逃避责骂。
  他想着这姑娘真有意思,如此直率,倒是比不少大家闺秀要强上许多。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还在同她娘斗智斗勇。
  只是,她已经不记得他了。
  她见他捧着一本书坐在院中,便丝毫不见外的一屁。股坐在他旁边,翘着二郎腿,吃着他的茶点,笑嘻嘻的道:“好巧,又见面了。”
  他看了看她豪迈的坐姿,笑着应道:“是啊。”
  她咬着绿豆糕,嘴里含含糊糊的道:“你长得果然好看,世人都说上官家的小公子温润如玉、才貌双绝,只可惜养于深闺甚少得见,如今仔细一瞧,果真如此。”
  “传闻而已,缪赞了。”
  赵筝拍了拍手中的糕点碎屑,正经抱拳行礼,“上次急急忙忙的走了,今日就正式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是赵筝,赵时之女。”
  他亦回礼:“上官重,上官木容之子。”
  两人相视而笑,她眉眼弯弯,豪爽而笑,那一副画面经过了很多年还是深刻的留在他的脑海里。
  在此之后,她便时常会爬墙而来,两人在树下喝茶吃点心,日子也过得很是美好。
  只是兄长在这时出了事,他插手朝堂之事,助北燕六皇子回国,被父亲发现了。
  父亲很是生气,一气之下将兄长逐出家门。
  而父亲在几个月后便因病去世了,他继承了父亲的家业,人人都尊称他一声“上官家主”。
  他外出查账、理铺便越来越多,许多姑娘为了见他一面,不惜堵在府门前等候。而他心中,却还是记挂那一位不走寻常路,总是翻墙而来的姑娘。
  直到有一天,她拽着他的衣服,冲着他的腰部左瞧右看,一脸愁眉不展。
  他觉得奇怪,便问道:“怎么了?”
  “上官哥哥,你们男子的腰带好难绣啊,花纹如此复杂。”
  他心中咯噔一下,虽然她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提过其他男子,但是他也从墙角下听得有些端倪。
  她说那个男子对她极好,总对她网开一面。
  她说她今日将那个男子骗了,惹得与她一同被赵将军罚扫马厩。
  她又说,她觉得今日在场上同他人比试的他,特别光彩夺目,令人倾心。
  ……
  他站在墙角下,听着那头的喃喃自语,他这才感觉到难过,原来不知不觉中他就对她上了心。
  于是他晦涩的道:“绣纹千变万化,有简单亦有复杂的,只是你需得量得那人的腰围,才好着手。”
  “说得对,我这便去量。”她眼神一亮,迫不及待的就要走。
  他叫住了她,问道:“阿筝,是要、给谁做礼物吗?”
  赵筝回过头来,边跑边回道:“我一个好哥们快生辰了,我要给他准备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好哥们?他不由苦笑,那话语间的雀跃,他自己都不信。
  后来他有幸见过那一条黑色腰带,绣得是勉勉强强,针脚稀疏,本是并蒂莲变成了秃枝莲。
  她最终也是没有送出手。
  她坐在他对面,神情失落,她问他:“是不是默默的喜欢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他默了默,道:“一厢情愿是最伤人,若是两厢情愿则皆事大喜。”
  “可两厢情愿好难啊!”
  他不再出声,他知道此时的她不过是想要一个倾诉的对象。
  果然她又道:“他喜欢温柔的,可是我不温柔,我本来想趁着他生辰向他表明心意,可是我却看到他对一名女子呵护有加。”
  “那名女子温柔、贤惠,还有一头的生意经,手中管着四五家商铺,他还笑称这样会算账的女子嫁入夫家,一定能够理好后宅,堪称夫人典范。不像我,一无所长。”
  听了此话,他不以为然,“人人各有追求,各有擅长,你何必妄自菲薄。”
  她灵关一现,盯着他一脸希冀,“上官哥哥,你手下有商铺无数吧。你教我好不好,你教我算账,教我管理商铺,我若是学会了,应该就能和那位姑娘一样了吧。”
  他不忍拒绝,应了声“好”。
  自此之后,他教她看账本,打算盘,有时也带着她去商铺查看,教她如何卖东西,如何抓住客人心思,如何打理商铺,如何管理商铺人手。
  京都城的人见此,都说上官家的家主同赵家姑娘成双入对,好不艳羡。
  此话传到他耳朵里时,他心中甚是欢喜,可是为了她的清白,他还是让亦昀去散了谣言,只说他与赵姑娘并无男女之情,莫生谣言。
  作者有话要说:  插播上官番外~


第46章 番外之襄王有情,神女无心(2)
  有一天,赵筝高兴的同他说,那个女子终于离开了京都城,与她家人去往了边远的地方。
  可是不过一日,她就闷闷不乐的回来了,她惆怅的道:“原来他只是把我当妹妹啊!”
  他心里想着,不想当兄妹的偏偏当了兄妹,当了兄妹的偏偏又不想当。
  但她马上就重整旗鼓,道:“反正他心上人如今去了别处,我便好好趁此机会努力学习经商之道,学习琴棋书画,我看他迟早有一天会发现,我,赵筝,是个闪闪发光的宝藏!”
  不过除了习经商之道,琴棋书画不过短短数月便被她放弃了。
  习琴?作为住在她隔壁院子的受害者,他实在是太有发言权了,整日里弹的琴如鬼哭狼嚎、不堪入耳,听闻街上好多位邻居都上门请求她不要再祸害他人了。
  习棋?先生连教一月,他兴起想要同她切磋一盘,结果发现她可倒好,连最基本的规则都不懂,她的先生怕是要气得上吊吧?果不其然,仅教了一个月,先生只留了句“孺子不可教也”,便吹胡子瞪眼的走了。
  习书?勉强能看,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字迹清秀,只能说隐隐有狂草之姿。
  习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分辨清她所画的东西,全靠缘分。
  先生放弃了,她也放弃了,仅他没放弃。因为如果连他也放弃了,那他要见她一面都如此艰难。所以无论她多少次想要放弃,他都坚持着,哄着她,夸着她,变着花样让她不放弃。
  虽然为此他折了三间商铺在她手里,但是又有何妨,她开心就好。
  就这样混着混着,一年两年的日子就过去了。
  她很少再提到自己的心上人,他便也当做不知、不问。
  母亲从范阳回来那日,赵筝刚好在他的院里喝茶吃点心。
  她无聊的戳着香蕉,突然想起来道:“如今外面好多人都在传我在追求上官家的小公子你。说我整日黏着你,跟前跟后的,简直快成了你的跟屁虫。”
  “我明明让亦昀去处理了此事,让他们不要再传谣了,怎么还是传到了你的耳朵里?”
  “切!”她挥了挥衣袖,道:“你小看了京都长舌妇们的威力了,你如此做,只会让他们觉得,哇,上官家的公子真体贴,为了保全赵筝那个女霸王的脸面,竟自己亲自辟谣,欲盖弥彰,这赵筝平日又行事大胆,必定有鬼,私底下可能做得更过火呢……”
  说罢,她摊开了双手,耸了耸肩,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
  他却觉得抱歉,“对不住,给你带来这么多谣言,败坏了你姑娘家的名声。”
  “无事。”她表示不甚在意,“我嘛,名声也就那样了,在乎的人不在乎,我又不在乎,随他去好了。况且你是我的上官哥哥,又是我的师傅,我们知道就可以了。”
  “重儿,这位是?”身后传来一句惊讶的女声。
  他回过头,见是母亲,便起身行了一礼,“母亲,您回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好派人去接您。”
  她也站起来,半点不认生,甜甜的喊了句“伯母”。
  母亲忙说,“坐着罢,坐着罢。我身边有人,这家我也不是认不到,你忙着打理家业,哪得这么费事。”继而一脸笑意的打量着她,还指着她问自己的儿子,“这位姑娘便是盛传的赵姑娘吧?”
  他无奈的点点头,怕是府中不知哪个给母亲传了消息,这才坐不住。
  母亲倒是很积极,拉着赵筝的手道:“哎,是阿筝吧,说起来我同你母亲也多年未见了,这些年我住在范阳,这不才刚回来,其实啊,也是来操心操心我这儿子的婚事。”
  “我这儿子打小身子骨弱,但是大夫说了,无妨,只要好好将养着,活个□□十是没问题的,阿筝若能同重儿结为良配,我倒是乐见其成啊!”母亲笑得很是陶醉,瞧着她那副模样,怕是脑海中连重孙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赵筝却是不好意思了,忙慌慌张张道:“不不不,伯母,您误会了,我同上官哥哥只是兄妹之情。再则,这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还小,不急,呵呵。”
  她站了起来,一拍脑门,“我这忘了,我还得给祖父的宝贝鸟儿喂些吃食呢,不然他该心疼了。伯母,上官哥哥,我就先告辞了。”
  她往墙角走去,那里如今也立了一架梯子,只是她见到那梯子,才恍然觉得走错了,又硬是折了回去,走了大门出去。
  母亲眼瞧着她这副傻傻的样子,噗嗤一笑,对他道:“你这榆木脑袋,真是半分不像你爹,若是你有你爹当年的手段,何至于到今日还是什么兄妹之情。”
  他低下头默声不语。
  母亲又道:“喜欢一个,眼神是藏不住的。刚刚你的眼睛一直在她身上,就差黏到她身上去了,可见你用情至深啊,也罢,儿子不行,就让我这当娘的推一把火吧。”
  他抬起头,“母亲要干什么?”
  母亲露出老狐狸的笑容,“恰好我刚回来,也该同京都城的夫人们见个面,过个几日,我在府中摆个宴,邀得各府夫人来府尝尝我特地从范阳带回来的些许吃食和水果。到时我替你去打听着赵夫人的意思。”
  母亲办事效率贼高,她天生一股急冲冲的性子,说话半点不拐弯,在宴上她便直接当着他的面,拉着赵夫人问道:“我这儿你瞧着怎么样?我特别喜欢阿筝这个孩子,想娉你家阿筝做我儿媳妇,你意下如何?”
  赵夫人先是愕然,怕是也想起了坊间传闻,沉思了一会儿,便眉开眼笑的道:“那是再好不过了,两家住隔壁,知根知底的,我也放心,我去同赵时商量一下,我是挺满意的。重儿这孩子,平日里没少给我送些补品丝绸的,我心里记着呢,是个好孩子。”
  他在一侧坐着,心中欢喜,连酒都多喝了几壶。
  那场宴席之后,因着席上许多夫人都听到了她们说的话,便都传开了,上官家的家主真的要娶赵家那小霸了。
  赵筝翻墙过来,挠着头问他:“怎么我爹娘说要把我嫁给你?”
  他故作不知,“许是两家父母的想法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很正常吗?”
  “可我们是兄妹之情,我对你,你对我,并无男女之情啊?”她揪着自己的头发,苦恼着:“况且这速度也太快了些吧?我不过是出门一会儿,竟连庚贴都换了?”
  他看着愁眉苦脸的她,略为好笑,“难不成嫁给我便令你如此苦恼吗?”
  “那倒也不是,上官哥哥的容貌那是整个京都城都懂的,有多少姑娘家对你芳心暗许,别的不说,那嘉元县主可是没少在我面前明里暗里的拿话刺我,你的姻缘有那么多……”她拉长了双手,做了一个示范,“而我不过是黏在你身上一粒小小的尘土,弃娇艳的鲜花而取灰扑扑的尘土,傻子才做这样的选择吧。”
  他小声呢喃着:“不,在我心中,你是天上的星星。”
  “你说什么?”
  “没什么。”他对她一笑。
  “那你能不能、跟伯母说一声,取消这门亲事?”她慢慢的蹭过来,撒娇道。
  他心中一痛,但还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你怎么不向你爹娘退亲?”
  她挫败的趴在桌子上,叹气:“哎,别提了,我娘能把我嫁出去简直高兴疯了,她老担心我这般性子没人敢娶我,如今有了你这个冤大头,她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听我的话退亲。”
  他哈哈大笑,惹得她直捶他的胸口。
  “你答应不答应退亲?要不然我可告诉嘉元县主,让她抢亲了!”
  最后还是不忍伤害她,同她道,“平白的退亲,总觉得自己亏了些什么,不若你送我一个礼物吧。听说你同乐舞坊的坊主习过舞?就为我跳一支舞吧,不过若是跳得不好,我可不松口。”
  “好,一言为定。”
  他瞧着她自信满满的样子,苦涩道:“那就一个月后的七夕吧。”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
  一个月后的七夕,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她居然会选择大庭广众之下,跳了一曲《相思》,可他看到台上的赵筝不时的瞥向一处角落,那里不起眼的站着的一人,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原来,不过是借花献佛。
  曲毕,她靠近了他的船,送了他一只纸鹤,对他道:“上官哥哥,可还满意?这只纸鹤送给你,往后你便可以自由自在的寻找你的纸鹤了!”
  他先是一愣,继而接下了纸鹤,对她道,等会凉水桥上见,看完烟花,我便将庚贴予你。”
  她满脸粲然,“那一会儿见。”
  众人皆以为他们两人是郎情妾意,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