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第一美人-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甄刚一入水面,便感觉彻骨的冰凉从四面八方袭来,她听不见、看不到,只能凭着本能,死死地憋着一口气。
  不会凫水的姑娘,胡乱地挥舞着小手,当江水没过发顶,恐惧油然而生。
  紧接着,一双强而有力的大掌就揽住她的腰肢,向上一提。
  压力骤然离去,沈甄的月匈脯起起伏伏,一边咳嗽,一边呼吸。
  岸边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开始喊:“有人落水了!”
  还有一道尖锐的女声:“不许喊!”
  未几,又传来更高地一声:“来人啊!有人落水啦!有人落水啦!”
  饶是陆宴水性还算不错,可抱着一个人前行,也并非易事,尤其这人还死死地勾着他的脖子不放手。
  “啧,你轻点。”陆宴仰了仰头,蹙着眉道。
  然而小姑娘根本不听,连眼睛都不睁一下。
  见状,陆宴只能游地再快一些。
  触及地面之时,他用力闭了闭眼,深吸了一口气。
  两个人无一处不在滴水,模样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陆宴低头看了看怀里的人,眸中忽然划过一簇火。
  他总算明白,这世上为何会有碰了落水的姑娘要负责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沈甄身上的衣衫湿了个透,其巍峨壮观,当真是不可近观。
  话说旁人遇上这种事,即便不是真君子起码也该装装君子,要么赶紧将人放下,要么手握双拳,尽量不要碰人家的身子。
  偏偏陆宴连装都懒的装一下,两只手大大方方地托着姑娘的身子。
  风一吹,沈甄打了个颤。
  “冷了?”陆宴低头问她。
  沈甄缓缓睁开眼睛,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眼睛进了水,隐隐发涩,她抬手要揉,陆宴连忙制止了她,“别揉,越揉越痒。”
  沈甄的手僵在半空中。
  “呛到了没?”
  “已是好些了……咳咳……”
  见状,陆宴抵着她背脊的手,轻轻拍了怕。
  说这话时,周围已经出现了不少人,见到这一幕,不论男女,皆是舌桥不下,夸张点说,往嘴里塞个鸡蛋进去都绰绰有余。
  察觉到周围的目光,沈甄身子一僵,攥着他衣襟的小手骤然松开。
  湿漉漉的眼睛蒙上一层慌乱,她低声道:“大人放我下来吧,有人来了……”
  闻言,陆宴的嘴角忽然勾起,目光灼灼地看着她道:“你这幅样子,我怎么放?”
  沈甄低头看了看自己湿透的襦裙。
  认命般地倒吸了一口气。
  她的名声……
  陆宴好似听到了她的心中所想,开口便是扎心:“三姑娘那所剩无几的名声,不要也罢了。”
  说起来,“所剩无几”这四个字倒也算恰当。
  原因无他,就沈甄“回京”这两个来月的功夫,前有苏珩、后有许威,眼下连楚旬都传成了她的裙下之臣。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某官老爷的外室,扬州富商的第十几房小妾。
  韵事传的满天飞,话本子都不敢那么写。
  沈甄被他嘲弄的目光刺地小脸似火烧一般,小手暗暗推了他一把。
  “推我?方才是谁抱着我不撒手的?”男人提眉看着她道。
  沈甄那双漂亮的眼睛骤然大了一圈。
  少顷,陆宴见到了杨宗的身影,便定住脚步,将人放了下来。
  杨宗递过一个暗紫色的大氅,陆宴接过,顺手披在了她身上。
  这动作一出,周围的议论声不由更大了一些。
  “沈家女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个都喜欢往水里栽?”
  “架不住真有人下去救啊。”
  “救人的那是镇国公世子?”
  “那就怪不得了。”
  “她不是和长平侯……”
  陆宴看了一眼沈甄红透的小耳朵,侧头对杨宗道:“我先带她去紫云楼的暖阁,你去长公主那儿要两个侍女来。”
  杨宗躬身道:“是。”
  江畔这边乱作一团,看台那头倒是还热闹着。
  盛筵觥筹交错,四周灯火通明,丝竹弦管,腾腾如沸,女眷们手执团扇,身着轻纨,念着郎君新做的诗词,笑啼杂之。
  缓鬓倾髻,软媚着人。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急急忙忙走到许皇后面前,颤声道:“启禀皇后娘娘!大事不好了!”
  许皇后将手中果子放下,蹙眉道:“怎么慌慌张张的,有什么事慢慢说。”
  “娘娘,沈家三娘方才在江畔落水了!”
  许皇后双眸瞪大,不可置信道:“方才还好好的,怎会忽然落水了?人可救上来了?”
  “奴婢听闻,人已经无事了。”
  “那便好,人没事便好。”许皇后抚了抚胸口,随后站起了身子,道:“中秋宴出了这样的事,本宫难辞其咎,你们几个,随我去看看那孩子,玥岚,你再去叫个太医来,眼下天气凉了,落了水,理应得找太医瞧上一眼。”
  就在这时,靖安长公主忽然道:“谁救上来的?”
  宫女低头,唇瓣咬地几乎没了血色。
  许皇后微微一怔,忙道:“还愣着干甚,快说呀。”
  宫女双拳紧握,心一横,直接道:“是陆京兆,陆大人。”
  “你说谁?”许皇后手指微颤,声音不由自主地拔高了些。
  宫女硬着头皮又道:“是陆京兆,陆大人。”
  闻言,许意清手里的茶盏“噹”地一声落在了地上。
  康宁郡主揉了揉耳朵道:“三哥?三哥怎会下水救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康宁郡主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无甚好意外的。镇国公世子二十有四尚未成亲,像落水丢帕子这样老套的招数不知遇上过多少次。
  可每一次,他都与瞎了聋了无异。
  康宁郡主仍是不敢相信,“你是听错了吧。”
  小宫女摇了摇头,在众目睽睽之下,哆哆嗦嗦地把外面传来的经过重新说了一遍。
  大致意思就是:孟昭容同沈三娘正在江畔散着步,可不料脚底下的石头太滑,沈三娘竟是一个不小心栽了下去,不过万幸的是,京兆尹陆大人恰巧经过,一个猛子扎到水中,将人救了上来。
  算是有惊无险。
  只可惜,亭子里这些女眷的面容,可是半分喜色都没有。
  王蕤喃喃自语道:“不是吧……这、不可能吧。”
  许意清脸色煞白。
  就连一向泰然自若的许后,都已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了。
  靖安长公主用手敲了敲桌面,冷声道:“他们人在哪?”
  “紫云楼的暖阁内。”
  长公主点了点头,随后起了身子,“人既然是三郎救下的,那我便同皇后娘娘一起去吧。”
  许皇后一愣,迅速敛去眸中的惊愕,点了点头,“也好。”
  长公主又回头叫了两个自己的贴身婢女。
  长公主前往紫云楼暖阁的路上,恰好撞见了杨宗,杨宗低声重述了方才的经过。
  杨宗的声音不大,许皇后却听地格外清晰。
  步履匆匆,行至暖阁外,靖安长公主一眼便瞧见了浑身湿透的陆宴,四目交汇时,不由剜了他一眼。
  他明明有那么多法子可以选,却偏偏选个……
  她真算是开了眼了。
  许皇后一见陆宴还在门口杵着,心不由凉了大半,她柔声道:“三郎怎么还站在这儿?”
  陆宴面不改色道:“沈三娘尚未出阁,出了这样的事,臣,不敢贸然离开。”
  靖安长公主嘴角一抽,着实是听不下去了。
  许皇后指尖暗暗用力,陆宴这样的态度,她便是想装傻都难了。
  “这儿有本宫和长公主在,你就不必担心了,快去换件衣裳,秋风凉,又沾了水,莫要染了风寒。”
  “臣多谢皇后娘娘体恤。”
  许皇后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
  靖安长公主推开了门。
  沈甄坐在榻上,小脸生白白的,嘴唇半点血色也无,身上还披着男人的大氅。
  沈甄连忙起身,“臣女见过皇后娘娘,见过长公主。”
  “你快坐下。”许皇后招呼着外面的侍女,“去拿两件干净的衣裳过来,快去。”
  靖安长公主走到她身边,道:“春谣,叫人煮碗姜汤端过来。”
  ……
  陆宴换过衣裳,回到席上,随钰看着他,嘴角噙着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
  “这么急?”
  陆宴同他对视,“无奈之举。”


第101章 
  京兆尹陆宴救了落水的沈家三娘,一夜之间,闹得长安城人尽皆知。
  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着看,镇国公府会是怎么个反应。
  若是沈文祁没出狱,以沈甄罪眷的身份,进了国公府八成只能当个妾。可眼下,四品大员的女儿,即便是名声不佳,也是万不会给人做小的。
  就这个事,有不少人还在私底下下了赌注。
  有人赌长公主看不上沈甄的身份,此事只会不了了之;也有人赌陆宴这是看上了沈家女那张脸,正如英雄难过美人关。
  八月十六,卯时三刻,晨光破云而出,保宁坊周围便出现了不少伸脖张望的男女老少。
  原因无他。
  那个二十有四迟迟尚未娶妻的镇国公世子,此时就站在保宁坊沈府的大门之前。
  朱门敞开,陆宴叫人将两箱除寒的药材搬了进去,照规矩,东西进去,他的人则留在了门外,一番寒暄之后,转身离开。
  有人摇头感叹,陆宴此举,不过是镇国公府用来安抚人心的手段,做做样子罢了。
  然而也没想到,那个矜贵清高、眼高于顶的骄子一旦做起样子来,简直叫人瞠目结舌。就好像人一旦突破了自己的底线,周身上下就自然而然地带了一股“爱谁谁”的样子。
  第二日一早,陆宴又再度出现在了沈府门口,这回,他又带了个太医来。
  与此同时,沈府内院,沈姌正端着碗一口一口地给沈甄喂药。
  小姑娘身子骨弱,秋天落了水,到底还是大病了一场,昨儿烧了整整一个晚上。
  闻太医号过脉后,对沈姌道:“李夫人不必担心,三姑娘刚落水就被陆大人救上来了,落不下什么病根,就是这风寒之症,确实严重了些,我开两个方子,按时服下便好。”
  “我知晓了,多谢闻太医。”
  闻太医眼睛一眯,笑道:“应该的,应该的,长公主的令牌昨日儿就放到太医署了。”
  沈甄捂着胸口又咳了两声。
  沈姌一愣,也笑了一下,“多谢闻太医告知此事。”
  “夫人客气了。”
  闻太医走后,沈姌看着沈甄苍白的小脸,不由长叹了一口气,若不是沈甄老老实实交代了事情经过,她怎么也想不到,沈甄竟然是陆宴亲手推下水的。
  这样的事,她真是闻所未闻。
  “阿姐,我还要水。”小姑娘身上捂着被子,小脸惨白,嘴唇连点血色都瞧不见,就这幅样子,任谁见了都忍不住心疼。
  沈姌舀了一勺水,放到她嘴边上,“还想吃什么,告诉阿姐,阿姐待会儿就去给你买。”
  沈甄用水润了润嗓子,忽然抱住了沈姌的腰。
  沈姌端着杯盏的手连忙抬起,蹙眉道:“沈甄,都洒了!”
  “阿姐会和离吗?”沈甄轻声问道。
  这话一出,沈姌的身子一僵。这是沈甄第三次同她提起这个事。
  沈姌看着她的发顶,轻声道:“我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姐夫待我很好……”
  沈甄坐直,眼眶一红,哑声道:“阿姐膝下无子,他却接连纳了两个妾室……”
  沈姌被她说的一怔,随后蹙眉道:“这是你该说的话吗?”
  沈甄咬唇。
  “我知道陆宴疼你,以他的身份做到这份上已是不易。”沈姌一顿,看着她的眼睛道:“可你若是真的嫁给他,嫁到了镇国公府去,方才那样的话,日后再不许说。”
  “祖母在世时,是怎么教你的?”
  沈姌出嫁前夕,老太太将自己三个孙女叫到了屋内,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
  若日后嫁为人妇,务必要记得,
  不得善妒。
  不得为难庶子。
  不得同院子里的妾室争风吃醋。
  那些小家子气的事儿,我们云阳侯府的姑娘做不得,要勤劳贤惠,要通情达理。
  相夫教子,妻贤夫自良。
  大道理,一向都是这样冠冕堂皇。
  记得老太太训完话,沈谣走出来还笑着撞了下沈姌的胳膊,“咱家老太太就喜欢说这些大道理,李棣要是真敢给你委屈受,我敢保证,老太太第一个不放过他。”
  想在回想,不由感叹那笑容何其天真,好似再说,云阳侯的女儿,怎么会受那等委屈呢?
  可紧接着,沈瑶被封公主,远嫁回鹘和亲。
  一世一双人,谁不想呢?这世上有哪个女人真心实意地愿意与人平分自己的丈夫?
  时至今日,沈姌这才算明白,为何一向护着家人不讲道理的祖母会说那样的一番话。
  因为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谁也而不敢保证钟鸣鼎食的日子没有过完的那一天。
  她比谁都希望沈甄能过的顺意,却也比谁都清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
  赌男人的心永不会变,这真是这世上,最傻,最不值的事。只不过这些话,她并不会对沈甄说。
  沈姌揉了揉沈甄的长发,“甄儿,若真有一天我选择同他和离,也不会是因为他纳了妾。”
  “阿姐是不是还有其他事瞒着我?”沈甄道。
  “没有。”沈姌给她盖了被子,“你刚喝了药,睡会儿吧。”
  ——
  先是药材,又是太医,陆宴的举动是何意思,便是傻子也看明白了。
  安华殿。
  许皇后看了眼自己的嫂子,也就是许家大夫人邹氏。又看了看眼眶通红的许意清,心里可谓是极其不是滋味。
  “镇国公府那边的意思,我也算是瞧清楚了,我还听闻,那闻太医,是靖安长公主请去的。”邹氏咬牙道:“只怕沈文祁前脚进京,陆家后脚就去提亲了。”
  许皇后闭目揉着太阳穴,“沈三娘能攀上陆家,本宫亦是没想到。”
  “沈三娘若是嫁进了陆家,对魏王殿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你说的这些,本宫又何尝不知?”许皇后揉了下眉心。
  正所谓你厌恶一个人时那人也一定厌恶你,这话放到沈甄和许意清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
  沈甄有多看不上许意清,许意清便有多看不上沈甄。
  许意情自大知道了陆宴对沈甄的心思,心里是越发难受了。
  她攥了攥拳头道:“沈甄若是嫁到镇国公府去,那兄长的伤,是不是就算白受了?”
  “住嘴!”邹氏眼眶一红,缓了缓才道:“清清,你先出去,阿娘还有话对娘娘说,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听不得。”
  许意清走后,许皇后率先开了口,“我给大郎找的大夫,怎么说的?眼下如何了?”
  “威儿自打知道伤了那种地方,人就跟疯了一般,府里的瓷器都让他给砸了,院子里的姨娘险些没让他给活活掐死。”
  邹氏哽咽道:“直到娘娘找的大夫进了府,他情绪才渐渐稳定,那大夫给他用了不少刺激的药,前两日还定了木板。”
  “如何了?”
  “没感觉,丁点感觉都没有。”邹氏泪水滑落,拍着胸口道:“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连个嫡孙都还没抱上!”
  用了那么多刺激的药都没有感觉,邹氏也清楚,多半是废了。
  许皇后深吸一口气,“世上神医那么多,本宫总会给大郎再寻来一个,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他的人先稳住,伤了身子,难不成还不活了?”
  邹氏连忙点头,“娘娘说的是。”
  邹氏走后,许皇后虽然没发脾气,可她看人的目光犹如腊月里的冰棱,叫人望而生寒。宫女太监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安华殿乌云密布,京兆府却是晴空万里。
  中秋休沐三日,刚一上值,外面就听到了敲锣打鼓声,县衙递上了案子摞起来足有半尺高。
  陆宴低头翻着案卷,隐隐感觉周围的人都在盯着他看。
  陆宴将案卷往桌上一放,蹙眉道:“怎么回事?这么看我作甚?”
  目光一对。
  鲁参军拿起桌上的案卷,跨门而出。
  孟惟见事不妙,也底下了头,慌慌张张道:“我得将手里这几个案子得给周大人送去。”
  只有孙旭提着嘴角,走到陆宴身边,低声道:“恭喜陆大人。”
  陆宴侧头,好整以暇地看了他一眼。
  孙旭笑意更浓,“属下有一事想问。”
  “孙大人直言便是。”陆宴道。
  “沈家三娘,会画人像吗?”
  孙旭清楚地记得,去年十月,陆宴带来一位女画师,那女画师全程带着帷帽,并瞧不见真容。
  可由于她画工极佳,声音好听,腰也细,孙旭便一直记到了现在。记忆里两个身影渐渐重合,即便陆宴不说,孙旭也有了答案。
  陆宴眉宇微蹙,故作不解地看了他一眼。


第102章 (微修)
  元庆十七年,九月十四。
  葛天师曾预言的蜀地地动,到底还是发生了,不过好在地动时是午后,家家户户都在吃饭,伤亡估计是历年里最轻的一次。
  身为户部侍郎的随钰便是此次的赈灾大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