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人景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萧知尽表情略微惊讶,朱启明解释道:“原本本王是想让父皇随意赐个宅邸,能住便可,可父皇说身作长子要做表率,住的地方不可马虎,这才赐了此处。”
  他说这话,一来是想表明宏治帝对自己的喜爱,二来也摆脱了奢靡无度的嫌疑,端得一副勤俭贤良的模样。
  萧知尽也不戳破,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殿下清廉,草民敬佩。”
  朱启明摆摆手表示不在意,领着人入了府。许是尚未知晓萧知尽的选择,他并没有将人带到平时议事的书房,而是在大堂上招待人。
  一路上朱启明都在跟萧知尽说着京中的局势,话里话外无不炫耀自己的优势,可却偏偏没有半句拉拢的意思。
  朱启明知道,有些话没必要说得太清,点到即可。
  萧知尽自始至终装成一副初入朝堂毫无心机的模样来,只当他是在跟自己分析,始终没往朱启明预想的方向走。
  朱启明也不着急,反而问起了别的事情来:“今早父皇说你跟皇弟曾是同窗,他以前是怎么样的?”
  “二皇子待人真诚,村里人都挺喜欢他的。”萧知尽故意露了破绽,表露出对莫厌迟的厌恶。
  朱启明看在眼中,笑道:“这话本王可不信,皇弟刚入宫时可闹腾得很,丝毫不像会照顾人的人。”
  “二皇子是皇子,草民……不敢议论。”萧知尽支支吾吾,半真半假。
  “无碍,本王只是随口问问,你不说也罢。”
  一番试探后,朱启明依旧没有十足十把握能拉拢萧知尽,但也能确定,莫厌迟更是拉拢不过去。
  宏治帝说过求贤之路艰难无比,为了大计,刘备尚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他朱启明亦能。
  他们闲谈了半晌,眼看着夕阳摇摇欲坠,朱启明原本想留人用膳,萧知尽却坚持回去,言说要看看状元府如何。
  他过于坚决,朱启明也不再阻拦,亲自将人送走。
  待到马车消失在街角,朱启明唤来小厮,道:“明日放出消息,说萧状元跟本王一见如故,谈至深夜仍未歇息。”
  待到明日流言一起,所有人都知道萧知尽被朱启明拉拢,便是再深厚的同窗之情,怕是也要土崩瓦解。而不被信任的萧知尽,自然只有他这棵大树可以依靠。
  状元府建在靠近京郊的地方,故而等萧知尽到了那儿,已是一个时辰后的事了。
  府中的人未见到新主子,不敢擅自去歇息,个个守在门口,等着萧知尽到来。
  萧知尽下了马车,门口站着的小厮婢女们急忙上前,接见新主。
  夜已经很深了,萧知尽便没有留人训话,让站在最前面的小厮带他去寝殿休息,其余人便自觉散了。
  小厮将萧知尽带到了后苑,原想着伺候他入寝,不想手还没有碰到门就被萧知尽拦了下来,萧知尽道:“你退下吧,不必伺候了。”
  “是。”小厮本就困倦不已,听到萧知尽这么说,脸露喜色,二话不说便离开了。
  萧知尽站在门前,仔细听着屋中人的动静。方才小厮要推门时,他听到了屋中有些许声响,因不知里面人的身份,这才让小厮离开。
  等了许久,屋中人也没有动静,萧知尽抬手掌风一扫,将门扇开,入眼的却是在吃着点心的邢衍。萧知尽额上青筋一跳,咬牙切齿道:“你怎么在这里?”
  邢衍知道他在门口站了许久,故意不出声,这会儿见到他开门,还数落道:“你就这么开门了,也不怕有暗器?”
  “哪个杀手会跑到我这里来吃点心?”萧知尽道。
  “也是。”邢衍将手中的绿豆糕一嘴咽下,拍了拍手心的渣碎,这才将朱启明刚刚的话说出来。
  萧知尽沉思片刻,道:“让他说去,正好省了我的麻烦。”
  朱启明是静贵妃精心教导出来,立足宫中多年,有时候虽意气用事,但到底不是善类,要想让他信任自己,便要顺着他的方式走。
  萧知尽并不打算一直跟朱启明虚与委蛇下去,只是自己初入朝中,诸事不稳,利用朱启明更能让他尽早融入进去。
  邢衍听了他的打算,颇有疑虑,“若是你跟大皇子往来,那二皇子他会不会多想?”
  “这个我自会跟他说明。”萧知尽道。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人吗,来个收藏呀QAQ


第12章 谁人可怜(一)
  离别三年,近来相逢也未曾好好谈上一番,萧知尽也没有十足把握能够让莫厌迟相信自己。他会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至于莫厌迟如何抉择,便是另外一回事了,若是他不信,便任之怀疑,时间能够证明一切。
  萧知尽在踏上这条路的时候便将结局想了千八百遍,早已做足了准备。
  “那行,只要能搞定二皇子便行。”邢衍点点头,又从袖中拿出来一封信道:“这是今早收到的消息,有人在万陵看到了莫娘。”
  萧知尽蓦然睁大眼睛,一把将信纸夺了过来,里面写着寥寥几句话,大致是说在万陵看到了消失三年的莫娘,原本通知卫灵将去探查,可是莫娘似乎被一股势力保护着,发现卫灵将在查人,当即将人藏了起来。
  “多派些人手去查找,看看能不能查清她背后是谁?”
  莫娘是代国遗民,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在十五年前皇宫战乱中,代国皇室皆被斩杀,按理说群龙无首,这帮人也该散了,可如今却凭空出现这么一股势力,实在是匪夷所思。
  邢衍道:“已经在查了。”
  “嗯,有进展便告诉我。”
  两人又说了几句,碍于次日萧知尽还要上朝,邢衍也没多久留,汇报完事情后匆匆离开。萧知尽看着自己空荡荡,连守府的兵力都没有,叹了一口气,和衣而睡。
  这边已然熄灯入眠,皇宫中的九鸾殿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静贵妃静静站在石阶上,看着如水的月光肆意流淌,止不住红了眼眶。
  身后的宫女捧着一件薄薄的披风为之披上,道:“娘娘,夜风微凉,小心着了风寒。”
  静贵妃拉过肩上的带子,让人退下。
  那封信已传过去一日,想来也该送来了,静贵妃不想错过,便从夜幕降临时等到了现在。
  那个宫女是静贵妃的心腹,自然知道许多秘密,此时也不多劝阻,福福身自己退下了。
  静贵妃等了半晌,直到四更换防,钟声悠扬传遍整个皇宫的时候,才从远处看到一抹黑影。
  那人显然身手不凡,在戒备森严的宫中都是来去自如。他也远远瞧见了静贵妃的身影,便往那边赶,待走到她的面前,这才从怀中拿出回信,交给了她。
  静贵妃眉梢都染上了霜意,这会儿拿到信,欣喜若狂,急忙回到宫中展信细读。
  信中大部分都在提大皇子跟二皇子的事,静贵妃略略翻过,看了大致意思后,又直接翻开最后一页,见到熟悉的“念黛儿”后,不忍落泪。
  黛儿是她的闺名,自入宫后,便无人再念及这个名字了。
  她看了许久,直到门外宫人又来提醒要歇息,这才不舍地将手中的信捧着胸口,而后伸到烛火下,静静燃烧。
  “小喜,伺候本宫休息吧,明日还要跟皇上用膳呢。”
  “是。”
  信中提及让莫厌迟入朝,瓜分大皇子势力,以免让大皇子独大。宏治帝原是以莫厌迟尚且年幼为由没让其入朝,如今三年已过,莫厌迟还有两年便要行冠礼,且鹿鸣宴也参加,入朝一事只是形势所趋,静贵妃此番去劝说,也能博得一个贤良之名。
  ……
  晨光方起,京中的大臣们早早地出了门,坐着马车往京中赶。宏治帝即位十六年,兢兢业业,宵衣旰食,换得一方平安。平日朝中风平浪静,上朝不过是警醒众臣,要以百姓为先,不得懒惰。
  近日殿试刚过,二皇子隐隐有崛起之势,那些审时度势的大臣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每日勤勤勉勉,观察着这朝中的动向。
  萧知尽被封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看似是一个芝麻小官,可所有人都知道,翰林院是升官加爵的踏脚石,许多大官皆是出自此处,萧知尽断不会埋没于此。且今早才有流言传出,这人已被大皇子拉拢,成了他的幕僚,种种缘由,都足以让人侧目。
  卯时的早朝钟声响起,宏治帝便出现在了殿中,百官纷纷朝拜。
  宏治帝心情不错,摆摆手让百官起身,宦官不得上前朝,故而站立在左右的是两个负责记录帝皇行为举止的史官。两人高声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兵部尚书出列,手持象笏,恭声道:“启奏陛下,兵部有数职空缺,虽现在无战事发生,但还请陛下尽快派人填补空缺,以免留下隐患。”
  兵部乃是六部之一,掌管兵籍、军令等,为世代帝皇最为重视的地方,故而选人尤为重要。宏治帝有意在本次的考生中选出人才来填补空缺,故而也不急在一时。
  宏治帝心中早有定夺,便道:“此事朕自有打算。尔等若有举荐之人,也可上报于朕。”
  兵部尚书原是一个小将领,是宏治帝提拔到今日的位置上,平时恪尽职守,不于其他官员有过多往来,着实认识不了几人,他面露难色,见宏治帝胸有成竹,便不再多言,垂首退入列中。
  兵部有空缺一事在朝中并非秘密,特别是侍郎一职更是炙手可热,不少人为了坐上这个位子费尽了心思。
  兵部尚书将此事搬上明面来,更是让这些人蠢蠢欲动,就差直接上前奏请让自己来了。
  宏治帝不喜欢皇子勾结官员,故而这些事情向来不会过问皇子们,朱启明若想让自己的人坐上侍郎之位,只能借用他人之手,向宏治帝举荐。
  朱启明回头看了看站在角落的萧知尽,昨日的谈话中他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朱启明为人谨慎,断不敢轻易将位子拱手让给萧知尽,而秦会岚是个急于功成的人,也难堪重任,一甲中也只剩下一个江之晚了。
  思及此,朱启明猛地反应过来,一甲可不还有一个江之晚么。
  待下了早朝,朱启明便派了府上的幕僚去找江婉。江婉原本还想着要不要借萧知尽搭上大皇子一线,不想这人竟自己找上门来,倒是省了她不少麻烦。
  那幕僚刚到江婉那儿,便表明了身份,道:“在下乃是王爷府中谋士,此番前来乃是跟公子结个善缘,并无他意。”
  江婉脸色一变,有些手足无措,道:“大皇子……大皇子他……”
  那幕僚气定神闲地抿了一口茶,细细观察着江婉的神情,他入大皇子府五六年,阅人无数,对方如何想的一眼便知,更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江婉。江婉确实紧张,可紧张之余更多的是受到重视后的窃喜。
  “江公子不必紧张,大皇子只是爱惜人才,不忍公子在翰林院里消磨度日,这真是屈才了。”幕僚抬眼扫了江婉一眼,慢悠悠道:“以公子之才,坐上侍郎之位也不为过。”
  众所周知,兵部侍郎之位是个肥缺,以此为诱,哪有不上钩的道理?
  江婉眸子瞬间一亮,将贪慕名利的形象装得淋漓尽致,只是她并没有一口应承下来,“兵部侍郎……大皇子不是属意萧兄的吗?”
  “哪来的谣言?”幕僚惊讶道:“大皇子怎从未跟在下提起过?”
  江婉暗暗撇嘴,心想:昨日的事情都传遍整个京中了,还在这装。她腹诽着,面上却没有表露丝毫,“许是今早听错了,先生莫怪。”
  “无妨。只是这话可莫要当着别人面说,以免伤了江公子跟萧公子的和气。”幕僚善解人意道。
  “是,江某记下了。”江婉垂首,跟着他慢慢忽悠。
  这幕僚阅人颇多,可总归见到的人都是久居深宅的人,而江婉却不同,她自幼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从乡野村夫到达官显贵,他们的野心欲望在她面前都展露无遗,面对一个小小幕僚,着实不足为惧。
  幕僚只当江婉胆子小,也没有强硬要求人马上答应下来,让她好好考虑,不要辜负皇恩,便悠悠然走了。
  江婉送走了人,立马叫来身边的侍女苑冉,让她去告知萧知尽此事。苑冉是萧知尽给江婉的,身法了得,平时就呆在身边做贴身侍女,必要时便会变成一把利刀,护她周全。
  萧知尽原本就打算找江婉一起去翰林院,听闻了此事后,便坐上马车赶到了江婉的府邸,将她接走。两人同出于望乡台,本就亲厚,此番举止也不会惹人多言。
  江婉怕苑冉说得不够细致,便又说了一遍。
  萧知尽以为江婉骤然被拉拢,心中慌乱,便解释道:“大皇子不会只盯着我一个人看,我想一甲三人他都势在必得,你不必过于担心。”
  江婉摇摇头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想……成为大皇子的谋士。”
  语罢,她便抬头盯着萧知尽,见他微微蹙眉,不知怎地心里没了底。她独自一人离开江城来到京中,好容易有个互相扶持的人,若是一朝被疑,只怕这份情谊便断了。
  萧知尽没多想,立刻就拒绝了:“不行,朱启明为人阴险,与他为谋过于危险了。”
  江婉愣了下,原来萧知尽是在担心自己,她松了一口气,而后坚定道:“我走到这一步,自然是什么都不怕的,包括生死。”


第13章 谁人可怜(二)
  “你……”
  萧知尽欲言又止,他看着面前江婉还很清秀稚嫩的脸,轻轻叹了一口气。
  早在初识江婉的时候他便查过她的身世,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忍江婉再去接触这些事情。
  所有缘由,还得从江婉的母亲江嫣说起。江嫣是江婉生父江通达的表妹,她的父母临终前将江嫣托付给江通达,让江通达好好照顾自己的独女。
  在江州,两人的故事也算是一段传奇,江通达本是乡井粗人,嫁娶堪忧,却因表亲缘故娶得气质出尘、温婉和雅的江嫣为妻,一时间羡煞旁人。
  不少人求来婚帖,想一睹新娘子的风姿,不想着江通达竟将人全都赶了出去,连高堂都不曾拜过,直接就将人收入房中。
  好事者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这江婉虽生得貌美,却是个疯子。江通达为了不让人乱跑,将人锁在了屋中,不让见人。有时候路过他家,还能听到屋头细细的哭声以及一些疯言疯语。
  她语无伦次,大多时候重复着一句话:“我是京中朝臣之女,会有人来接我的。”
  过路人听言一笑,摇摇头离开。
  京城距离江州千百里远,江嫣一介女子是凭什么来到这里的,不过是一个疯子的臆想罢了。
  江通达娶了个疯老婆,心情亦是不太爽快,他每日酗酒,回了家便对江嫣拳打脚踢,直到江嫣止了哭声,不再乱言,这才堪堪停下。
  江嫣反抗不得,在巴掌小的屋头蹉跎了三四年,始终没有等到人来救她,而这个时候,她的肚子里已经有了江婉这条小生命。
  江通达心中有鬼,始终不敢放人走出去,江嫣也收了心,每日看着自己的肚子发呆。
  十个月后,江婉出生。江嫣抱着怀中小小的人儿,哀莫大于心死。她不再哭喊,像个木偶一样哄着孩子,在江通达离家时,对着孩子絮絮叨叨,倒真像是个疯子。
  江婉渐渐长大,她听懂了娘亲每天都要说好久的话。娘亲在想家,在怨恨家里人没来找她,更恨那些将她掳走的人。她原是京中天之骄女,如今落入红尘,与一介莽夫为侣,着实生不如死。
  可是江婉降生了,江嫣绝望无助的日子多了点生机,好歹让她不再寻短见。她原以为这辈子蹉跎着便过去了,不想几年后的一天,她仅存的念想破碎了。
  江通达被人怂恿去赌博,几杯黄酒下肚忘了根本,不仅输了房子田地,还将自己的骨肉也赔了进去。
  江嫣失声恸哭,她拦不住来要人的人,在眼睁睁看着江婉被带走后,一条白绫了了自己的性命。
  江婉懵懵懂懂被人卖到了青/楼,她原是反抗过的,可是又能如何呢,她跟江嫣一样,在受尽折辱之后,懂得了江嫣说的那句“认命”。
  几个月后,当江婉成为当地红极一时的花魁后,青/楼妈妈对她放下了戒心,这才同意让她外出。江婉揣着不安而激动的心跑回家中,却发现家中除了一个醉倒在床上的江通达外,不见江嫣的身影。
  一问之下,才知道从她被带到青/楼的那一天,江婉便吊死在了江婉的房中。如今去看,房梁上还有白绫勒过后的痕迹。
  后来江婉就消失三年,再出现时便是以江之晚的身份出现在了赶考的路上。
  期间三年江婉经历了什么,无人知晓,连卫灵将也查不出一二。只因花魁婉儿同她极像,他们才顺藤摸瓜查到了这些。
  当时听到邢衍回禀的话时,萧知尽大惊,待回神却发现江婉就站在身后,目光森冷,手中握着一把小巧的匕首。
  两人急急退开,邢衍一个侧身踢将江婉手中的匕首踢飞,这一出手倒是发现这人一点武功都没有,完全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
  江婉又气又急,也顾不得自己打不打得过这两人,红着眼眶冲上前去想要打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