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鲤小皇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唔。”
杨幺儿缓声问:“我要,学这些?”
刘嬷嬷点头:“娘娘贵为一国之母,当然是要学这些的。”
“日后还要学?”
“娘娘若是学会了,自然便不必再学了。”
杨幺儿神色恹恹,连那金坠子落在她的额间,金光四射,都无法衬得她的眼底生出光亮来了。
刘嬷嬷只当她因着昨日饮酒而头疼呢,便忙又给她揉了揉。
“娘娘,不能再歇了,咱们得走了。”
莲桂与春纱一并上前来,扶住了杨幺儿,将她扶起身,朝外走去。
待一起身,她身上的气势便有了变化。
再瞧不出半分的娇软,与半分的恹恹了。
杨幺儿抵达太和殿时,萧弋已经落座在太和殿的龙椅之上了。
“皇后娘娘驾到。”太监高声唱道。
杨幺儿慢慢走到了萧弋的身旁。
凤椅紧挨着摆在皇上的下首位置,但萧弋朝她伸出了手,杨幺儿便也不顾旁的了,将自己的手搭上去,便乖乖跟着过去,挨着萧弋坐下了。
阶下众人立即跪地叩拜。
杨幺儿眨了眨眼,仔细一瞧,便见里头有不少的奇怪的面孔,鼻梁高高,额头高高,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看上去有些滑稽。
但也有些穿着五颜六色衣裳的女子,是漂亮的。
她们跪坐在席间,等到乐声起,便转到了中间,宽大的裙摆紧跟着飞扬起来,转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圈儿。
萧弋凑在她的耳边,低声道:“那是大月国人。”
杨幺儿点点头,瞧得目不转睛。
大月国人跳完了舞。
紧跟着便又有一群赤着脚,无论男女,都穿着露腰露臂膀服饰的人,转入了场中。
他们依旧随乐声跳动。
只不过这一回奏的乐,叮叮铃铃,听着说不出的怪异。
他们跳过几圈儿后,突然从背后扣下一物,然后猛地罩到了面上。
“面具。”杨幺儿眨眨眼,出声道。
他们脸上戴的都是面具,她先前见过的面具。
萧弋淡淡道:“那是天淄国人……你先前见到的面具,就是这样的面具?”
杨幺儿点头。
萧弋微微皱眉,将此事记下了。
乐声弹奏越来越急。
这些人慢慢地,倒也不太像是在跳舞了。
萧弋又道:“天淄国,举国推行巫术。他们的舞乐,其实都是巫术作法时才会用上的……不过因着乐声有其美,舞姿也有其曼妙之处,这才渐渐引到王公贵族的宴会上。若能有巫女在席间奏乐、起舞,便是极大的脸面了。”
杨幺儿听罢,便微微转过头,盯着他。
她的目光天真而又炙热。
萧弋一时间被瞧得有些喉头发紧,他忍不住将手又扣在了她的腿间,便如先前给她做“手炉”时一样。
杨幺儿道:“皇上,懂得多。”
萧弋往她碗碟里放了块点心,道:“从前生病时,起不来身,旁的事都做不了,便只能拿书来读。初时是读四书,到了后头因着缠绵病榻的时间太长久了,便什么闲书杂书都读了。不过都是书上写的罢了。”
杨幺儿一面要听他讲话,一面又要瞧天淄国人,便分不开神,也就忘了面前的点心。
萧弋见状,便只好捏起点心,送到了她的唇边,这才又道:“幺儿若是读书读得多了,自然也一样什么都能明白。”
杨幺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最后来到殿上的是新罗国人。
新罗国人穿着更为宽大的裙摆,一根绑带从胸口处将裙子系住,一旋转起来,那裙摆便如同鼓了风,鼓成了一个又一个球。
他们无论男女,也都是作这样的打扮。
他们头发高高扎成发髻,发髻间同样束一根绑带,绑带长长地垂落下来,一转起来的时候,绑带也就会跟着转。
杨幺儿盯着认真瞧了许久,总觉得他们会踩着那根绑带,然后狠狠摔下去。
待到各国都献完了舞乐,众人便一同举杯欢迎各国使臣。
而各国使臣在饮过这杯酒后,便先后来到了殿中央,跪地向皇上献上贺礼。
大月国献上的是夜光珠、夜光杯、珊瑚珠等物……
为首使臣乃是大月国的大公主与二王子,二王子双手捧着一个匣子,跪地朗声,用蹩脚的大晋官话道:“将神所留下的神迹,献与大晋最美丽的皇后!”
萧弋的脸色腾地就沉了下来。
这也便罢了。
待等到天淄国。
天淄国使臣跪地,捧着匣子的手微微颤抖。
他同样也朗声道:“愿将大巫女的珍贵之物,献与大晋最美丽的皇后!大晋皇后仙姿佚貌,唯有大晋皇后当得起天淄国的神物……”
一时间,众臣都屏住了呼吸。
萧弋眉目阴沉,面色冰冷。
他没有同幺儿说。
这番邦异国,大都性情直爽,时常将溢美之词挂在嘴边,从不惧于夸赞旁人。
……
杨幺儿此时,还津津有味地盯着他们身上挂着的面具。
咦,原来每人都有一张呀?
第七十九章
待到大宴过后; 众人俱都散去,萧弋凑在杨幺儿的耳边,低声问:“想瞧他们身上的面具?”
杨幺儿抿着唇,点了下头。
新奇玩意儿; 总是能吸引她的目光。
萧弋攥住她的手腕; 将她从位置上带起来。
他没有开口。
她便也不多问; 只乖乖跟在他的身侧,二人并肩而行。
转眼行至一处廊下,十来个天淄国人穿着单薄的衣衫,仰头大胆朝帝后打量过来; 然后才躬身屈膝:“参见皇上; 参见皇后娘娘……”
萧弋没有走上前,他看向他们的目光淡漠至极; 唯有微微转向杨幺儿的时候,他的眼角才会泄露出一点笑意。
他凑在杨幺儿的耳边; 歪着头与她道:“你还记得,先前见过的面具,是哪个吗?”
杨幺儿便挣开了他的手,缓缓朝那几个天淄国人走了过去。
待走了一圈儿。
她也未能从中瞥见那道熟悉的身影。
不过此时天淄国的使臣倒是带了两名女子,缓缓行来,朝杨幺儿、萧弋二人行叩拜大礼。那两名女子倒是不曾叩拜,只是微微屈身行礼。
使臣笑道:“皇帝陛下; 皇后娘娘; 这是天淄国的巫女殿下; 与六公主殿下。”
他口中的巫女,个头更高,穿着黑色的纱裙,纱巾裹面,肩后挂着一只面具。六公主殿下年纪更小,个头也要矮些,她穿着金色的纱裙,头上缀着纱花,背后同样挂着面具。
等到使臣话音落下。
天淄国的六公主便将目光悉数都落在了杨幺儿的身上。
六公主不曾裹面,便露出了一张娇俏的面庞。她的双眼是水蓝色的,嘴唇小巧,仿佛用血染透过,真真唇红齿白。
令人联想到精雕细琢后造就的玉塑娃娃。
六公主突然开了口,道:“久闻大晋京城,四下金碧辉煌,繁华之盛,叫人目不暇接,今日得见果真如此。不过待见到了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方才知晓大晋更厉害的不是京中繁华,而是这里当真是个出美人儿的好地方!”
她一开口,一时间便没人敢接口了。
番邦异国人,大都性情直率,敢于吐露真言。
谁知道她这句话是在夸皇上,还是在夸皇后,又或者是二者都夸了呢?不管是夸了谁,放在大晋的环境中,便显得轻佻了。
杨幺儿倒没仔细听她说什么,她只盯住了六公主微微张合的唇。
……是她呀。
趴在围墙上的面具,开口说话,就是这个声音。
兴许是杨幺儿盯着她瞧得久了,六公主的目光便又落回到了杨幺儿的身上。
她道:“今日使臣献上了贺礼,我却还不曾献上。”
说罢,她从腰间解下来了一个香囊,递给了杨幺儿。
那香囊上头绣的花纹,与面具上的纹理是一般无二的,充满了天淄国风情。
漂亮倒是漂亮的。
不过兴许因着天淄国举国推行巫术的缘故,这香囊上的花纹都叫人觉得有两分邪气。
萧弋微微低头,冷冷扫过了六公主,他一手按在了杨幺儿的手背上,淡淡道:“不必了,六公主便收起来罢。”
六公主娇娇俏俏地一笑,真是十六岁少女的天真烂漫,她道:“天淄国若是送人香囊,便不是私下许情意。此物乃是大巫女做法后的香囊,可镇宅护体,是一件顶顶好的玩意儿呢。”
赵公公听罢这话,在一旁倒是颇为意动。
如今他们阖宫上下盼着的,便是什么镇宅、带运,总归能让皇上好好的,那便都是好的。
使臣在一边笑道:“启禀皇帝陛下,六公主所言非虚。大巫女一年做法加持过的物品不过两件。这件香囊,便正是去岁大巫女赠与六公主的。佩之凝神静气,护体安身。”
萧弋眸光微冷,口风骤然松了。
他道:“莲桂。”
莲桂会意,便笑着上前,接过了六公主手中的香囊。
六公主攥着那香囊,见是莲桂来接,便十分不舍似的。
她盯着杨幺儿,又道:“父王有令,我们都要在大晋京城停留数日,方才还朝。改日我能来见皇后娘娘吗?”
萧弋拧了下眉,觉得不大对劲,也觉得不大舒坦。
今日怎么一个二个都冲着幺儿来了?
开口闭口,都是皇后娘娘。
这几个番邦异国,纵使性情再为直爽,难道当真一点不懂得大晋的诸多礼节吗?
萧弋将目光落在了六公主的身上,眸色沉沉,道:“但凡宫外的人,要想见皇后,都不是那样容易的。”
六公主笑了笑,左边脸颊浮现了一个梨涡,她道:“那娘娘岂不是该要不开心了?整日在宫中,连宫外的人见一面都极难。那与囚牢何异?”
使臣连连告罪:“请皇帝陛下恕罪!六公主生性单纯率直,绝无存心冒犯之意……”
六公主抿了抿唇,低声道:“皇帝陛下莫要生气,我也只是想要同皇后娘娘一块儿玩一玩罢了。”
萧弋嘴角向下抿了抿,带出了浅浅的纹路,里头刻着点点冷意。
这六公主表现出的心性天真,而幺儿本又是一颗稚嫩之心。
寻常人陪幺儿玩,自然少了些乐趣。
让她陪幺儿玩耍,倒也不无不可。
他教幺儿读书写字,并非是真要她将来做个聪明的大人……
萧弋的目光轻飘飘地从六公主身上掠过。
她若是包藏祸心,那便将她斩去手脚便是……
“若要进宫来陪伴娘娘,须得先问过娘娘的意见。”萧弋淡淡道。
六公主便转头看向了杨幺儿。
杨幺儿朝她伸出手,指着她腰后的面具:“瞧瞧?”
六公主的动作滞了滞,但随即她便笑着取下了面具,递给了杨幺儿,道:“天淄国人,自幼便佩此物。”
杨幺儿歪头:“为何?”
“这样便有两条命了,它是一条命。”六公主指了指那面具。
杨幺儿捏了捏面具,还给了六公主。
六公主这会儿倒显得十分大方,她笑道:“娘娘可以多玩一会儿,再还给我的。”说话间,她左边脸颊上的梨涡更深了。
杨幺儿摇了摇头。
六公主笑得眯起了眼,像两弯月牙:“娘娘若是喜欢,改日可以请巫女大人给娘娘也画一个面具……”
杨幺儿没说话。
她是不会张口说要还是不要的,尤其是对面立着的乃是陌生人。
那裹着黑纱的巫女始终没有开口,她立在那里,安安静静,便如同一个柱子。
萧弋见时辰差不多了,便再度攥住了杨幺儿的手腕,带着她离去。
众人忙在身后跪拜送他们离开。
“瞧见是谁了?”萧弋低声问。
他本也只是想着,刚巧有面具出现,应当不会那样巧合。
谁晓得杨幺儿还真点了下头。
“六公主。”
萧弋听罢,皱了下眉。
六公主又怎么会扒在墙头呢?
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
他抬手揉了揉杨幺儿的发髻,便不再提起此事了。
如此,便暗地里让暗卫去查便是了。
等到了第二日。
六公主还当真进宫来了,只是她身边还跟着黑纱裹面的巫女,除此外,便仅带了一个侍女。
而这厢朝堂之上。
大月、天淄、新罗等国,皆是向新帝献上了美人。
这其中美人,有献上的舞姬乐伎,还有精心调教出来的专作宠物的女子……
最后便是表示同大晋和亲联姻之意。
至于谁同谁结亲,他们倒是没有异议的。有些胆儿肥的,甚至巴不得又送人到皇帝后宫,又送人给越王。
毕竟如今谁都知晓,若是新帝的身体扛不住去了,那将来登大宝的,便必然是越王!
这其中提及的便有六公主。
自然还有大月国的大公主,新罗国的乌山郡主等等……
杨幺儿对此一概不知。
她拢着厚厚的大氅,坐在小亭子里。
外头又下起了大雪,若非碍于面前还有两个人,她便要自个儿去雪地里了。
六公主见她打量雪景,便凑上前道:“天淄国总下雪,这样的景致便不稀奇了。”
巫女一把按住了她的肩。
六公主这才堪堪往回坐了坐,但她却又趴在了桌面上,面朝杨幺儿,低声道:“昨日我送娘娘的香囊,娘娘戴了吗?”
杨幺儿素来实诚,便摇了摇头。
那香囊她连摸都没摸着,莲桂就收起来了。
想一想,杨幺儿还觉得有些遗憾呢。
“与娘娘在一处是极好的……”六公主笑了笑,道:“我想要天长地久地陪着娘娘。”
杨幺儿懵懵懂懂,便只回给了她一个淡淡的眼神。
“天淄国不是这样的,没有这样多的规矩,要见什么人,便是能见得着的……宫里头的人,也都能自由出入……比这里好……”
六公主伸出手指,似是想要伸到杨幺儿的面前去。
她道:“若是娘娘是天淄国人便好了……”
巫女伸手按住了她的手臂,哑声道:“莫胡来。”
莲桂此时倒也冲那巫女笑了笑,神色微冷:“是呀,两位殿下可莫要胡来。”
六公主这才乖乖坐了回去。
杨幺儿却陡然间福至心灵,她抬头多看了巫女一眼。
这是那个男人!
第八十章
萧弋下朝后,便问起了杨幺儿的行踪; 于是便有小太监到了亭子里头来; 伞也没撑; 落得一身大雪,想这一路走来; 应当是急匆匆的。
小太监先行了礼; 方才出声道:“娘娘; 皇上已在坤宁宫了。娘娘何时回宫用膳?”
六公主歪头看了他一眼; 疑惑地道:“大晋还有这样的规矩?帝后必须一同用膳吗?”
小太监没说话。
巫女拍了拍她的头; 示意她闭嘴。
六公主却拍了下手掌,笑道:“我明白了!民间都道新婚夫妻格外甜蜜,皇上便应当是一刻也离不得娘娘……”
说着,她叹了口气:“可这样长久下去,娘娘不会觉得闷吗?”
“斛兰。”巫女哑声道,喊的像是六公主的名字。
六公主便露出可怜的神情来,道:“今日方才与娘娘说了一会儿的话; 心下实在不舍。娘娘去罢; 我改日再来同娘娘说话; 指不准便要留上好久的。”
杨幺儿眨眨眼; 没说半句话。
于是看上去,便像是六公主在自说自话一般。
这六公主性情也非常人所及; 哪怕杨幺儿并不搭理她; 她也不觉难堪沮丧。
莲桂上前来; 扶住了杨幺儿的手臂。等扶着杨幺儿站起身; 她方才看向了六公主,不紧不慢地道:“六公主,大晋有大晋的规矩礼节,若是六公主不能遵守,再三口出不逊之言。”她的目光在六公主的唇上打了个圈儿:“万望六公主小心些。”
六公主像是丝毫没察觉到她身上展露出的寒意,依旧只是微微笑着。
杨幺儿走到了台阶边上了,骤然想起了什么,她扭头指了下巫女,盯着六公主问:“她……叫什么?”
巫女垂下目光,黑纱将她的脸遮得更严实了。
风呼啸吹过,卷起亭子里的落叶,再疾飞出去。
只听得她哑声道:“……凤亭。”
杨幺儿道:“斛兰、凤亭。”
她念完这二人的名字,便转身随着莲桂离去了。
六公主盯着她的背影走远,脸上依旧挂着笑,嘴上还道:“恭送皇后娘娘。”
巫女倒是始终没动,如一根石头柱子似的。
等到身影从视线中淡去了。
六公主方才低低地说了一句:“我先前见着她了。就是她。那个宅子里……”
巫女皱起眉:“她认出你了?”
六公主摇摇头,低声道:“她在瞧你呀。”
说完,六公主还撅了撅嘴,似是十分不满。
二人不再多言,便也带了侍女缓缓行出宫去。
杨幺儿回到宫中,同萧弋坐在一处,慢吞吞地用了晚膳。
萧弋面色和往常没什么区别,但若是仔细瞧,便能瞧见他眉心微微皱起,眼底刻着冷色。
他问:“今日天淄国的六公主都同你说什么了?”
杨幺儿想了想。
那个天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