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齐欢_云霓-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叔看出安义侯所想:“大小姐留我在身边,就是没想要避着侯爷。”
  安义侯眉眼之间多了几分威严:“清欢会有危险吗?那个宋成暄有没有不轨的举动。”
  “那倒没有,”雷叔道,“那位宋大人没有逾矩。”
  安义侯的表情柔和了几分。
  “不过他们提到了魏王,”雷叔不瞒安义侯,“大小姐说,这桩案子看起来,像是魏王的人在报复孙家。”
  安义侯的心一沉,清欢还是查到了当年的事,她不避雷叔,也是要将这些消息传递给他。
  此时此刻,安义侯的心说不出的复杂。
  雷叔道:“如果真的是魏王的人在操纵此事,也就能解释为何在他们向安义侯府下手,现在又去动孙家。”
  安义侯似是陷入了思量。
  “侯爷,”雷叔抬起头,“如果魏王的人到来,您会怎么做?抓住当年那些漏网之鱼,还是抱着愧疚之心,放他们一马,甚至帮他们复仇。”
  安义侯皱起眉头:“我也不知道。”
  雷叔道:“旧怨已结,天下人都知晓,当年魏王是被您诛杀,即便魏王爷站在这里,恐怕您也无法向他解释当年过往,魏王的人真要向您复仇,您该怎么办?这桩事您早晚要想清楚。
  大小姐现在不来问您,也知道您给不了她答案,当年没有两全法,今日若是再遇见那桩案子,恐怕也没有两全法。”
  安义侯好半天才抿了抿嘴唇:“我是该跟他们好好说说这桩事。”说起来简单,其中许多内情,他要怎么解释。
  雷叔道:“大小姐的聪颖、冷静,在这桩事上也许能帮您做抉择。”
  安义侯点点头。
  孩子们已经长大,通过凤翔一案,他想了许多,这些年他如同一头困兽,整个人和眼界都被限制住了,凤翔的事发生了那么久,他才想到也许是冲着安义侯府来的,在此之前,清欢就已经有了预料,清欢的才智已经超过了他。
  从前孩子们尚小,一切都要听他,如今他们有本事在外一搏,他何必要拉着他们不放,就像清欢说的那样,他画地为牢,不见得就能平安。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这副肩膀,不再能给他们保护,若是那时候他们还不能靠自己走路,他岂不更加不安心,总不能将女儿的安危都托付给她的婆家。
  当然,他想的这些仅限于清欢,儿子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那小子没惹祸吧?”安义侯想到这里立即问过去。
  “没有。”
  雷叔将黑暗中那艘小船上发生的事,仔仔细细与安义侯说了一遍。
  “两个小贼抓不到?还要让别人送上门。”安义侯觉得脸上热辣辣的疼,自己的儿子与别人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雷叔道:“不怪世子爷,那位宋大人的确身手了得。”如果宋成暄要伤害大小姐的话,他拼上一条性命,能够保大小姐脱身,可若是与宋成暄争锋,他没那个本事。
  安义侯将小厮叫过来:“等世子爷回来跟他说,明天改成寅时初起床,免得下次出去再给我丢人。”
  遣走了雷叔,安义侯望着窗外。
  当年那场“谋反”案后,魏王的人还能留存于世吗?或者这一切只是捕风捉影,有人想要借魏王之名扰乱视线。
  要弄清这桩事,这样他也才能决定要怎么办。
  他必须找机会见一见那宋成暄。
  ……
  徐青安哼着小曲儿从外面回来,见到安义侯府大门,他的嘴角都要歪在脸上,这下晚上不能再吃竹丝炒肉了吧!
  “世子爷,您回来了。”
  徐青安嗯了一声,特意放开声音道:“父亲、母亲都安歇了吗?”从现在开始,他也能像妹妹一样仰着头走路了。
  “歇下了,侯爷特意让小的在这里等您。”小厮脸上满是笑容。
  父亲定然是要夸他,徐青安心情好,看什么都觉得明媚的很,这小厮好像也比平日里办事更妥当了。
  徐青安等着奖励。
  小厮道:“侯爷说,从明日开始世子爷寅时初起身前往中庭。”
  徐青安瞪圆了眼睛,旁边昏昏欲睡的孟凌云像做了噩梦般,一下子惊醒,手中的食盒差点掉在地上。
  小厮和丫鬟都离开,徐青安才一脸茫然,这是为什么啊。
  “我爹不会得了失心疯吧?”徐青安看向孟凌云,“他发病的话,明天一早会不会砍死我。”
  孟凌云摇了摇头,虎毒不食子,不过……如果真的是老虎的话,世子爷这只虎仔,好像除了吃掉大补,留着也没太大用处。
  可他还是要护着这只虎仔的,谁叫他一失足跟错了主子:“侯爷若是发疯,我就去找夫人,世子爷放心,总能让你全须全尾地回来。”
  ……
  黄清和回到房里,坐在小凳子上,他想着安义侯世子爷与他说的话,安义侯府觉得这桩案子是有人算计好的,极有可能这只是个开始。
  黄清和脱下靴子,自己倒了盆水洗脚。
  这桩案子他还没查清,若是再有命案发生,那他可就真的要焦头烂额了,他不由自主又想到安义侯府,那个来帮忙的女仵作他也打听了,大家称呼她为常娘子,是安义侯大小姐从凤翔带进京的。
  今夜安义侯世子爷将人犯带到衙门,又与他一起说了许多话,如果光是世子爷相请,他可能会婉拒,因为他不觉得世子爷能在这桩案子上给他什么帮助。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善于断案的安义侯大小姐在查此案,安义侯大小姐不方便出面,自然会让世子爷前来。
  所以他要听听安义侯府是如何推断案情的。
  那凶徒如果早就盯上了孙二老爷,定然是对孙家十分熟悉,能将孙二老爷哄来河边,可见手中握着孙二老爷关心的事。
  这条河,这个地方会不会对孙二老爷有特别的意义。
  远在湖广的孙家,与这条河能有什么关系。
  明日他要仔细问问孙家人,看看能不能得到些消息。
  “儿啊,泡完脚就起身吧,水冷了。”
  母亲的声音传来,黄清和这才感觉到脚上传来的凉意,原来他回来母亲都知晓了,还不忘记要提醒他起身。
  黄清和道:“娘,您睡吧,儿子知道了。”
  倒了水,梳洗干净,黄清和躺在床上,一丝风仿佛从窗外透进来,明日他要早些起床再将窗纸细细地糊好,免得母亲会着凉。
  这一晚黄清和睡的并不安稳。
  同样不安稳的还有孙二太太。
  孙二太太的屋子里灯火通明,按照二太太的意思,每个角落都要照得通亮,这样二太太才能闭上眼睛休息。
  折腾到了半夜,孙二太太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可不知为什么,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叹息。
  她毛骨悚然地惊醒,猛然睁开了眼睛,立即她就看到窗边有黑影一闪而过。
  孙二太太立即尖叫起来。


第九十六章 别想逃
  听到孙二太太喊叫的声,下人们立即涌到屋子里。
  只见孙二太太瞪圆了眼睛,紧紧地盯着窗外,这样的神情让人看到身上的汗毛也不禁竖立。
  “二太太您怎么了?”丫鬟上前轻声询问。
  孙二太太半晌才回过神,用手指过去:“有人,刚才那里有人。”
  众人回头,只见树影憧憧,哪有什么人影。
  管事妈妈也上前道:“二太太您是不是眼花了,风一吹,那树枝摇摆起来是挺骇人的。”
  孙二太太吞咽一口,摸了摸脖颈上的平安符,那符箓贴着她的胸口,暖暖的仿佛能将她周身的寒气驱散,她深吸了几口气才稳住心神:“让人在院子里搜一搜。”
  只有这样她才能心安。
  很快护院来禀告,并不见有什么人影。
  在灵堂上守夜的孙润安听到消息立即赶过来,身上的孝服尤其的刺眼:“母亲怎么样了?”
  孙二太太皱起眉头,挥挥手道:“没事了,可能看花了眼,你下去吧,不要让你父亲孤零零地在那里。”
  孙润安应了一声,想要端热茶给孙二太太,还是被孙二太太拒绝:“自有下人侍奉我。”
  孙润安这才退了下去。
  管事妈妈道:“太太放心,这里里外外都安排了人手,若是有人敢闯进门,定然会被发现。”
  这话听起来虽然没错。
  可孙二太太深知,一切没那么简单。
  孙二太太道:“我们进京一路都小心翼翼,可老爷还是出了事,不管是在湖广,还是京城,衙门对此案都束手无策,”说着她看向管事妈妈,“你说会不会那不是人,而是冤魂,他方才就在那里,没有进门是因为我身上戴了护身符,他进不了我的身。”
  管事妈妈轻轻地拍抚着孙二太太的后背:“夫人吉人自有天相……那凶徒应该很快就会被抓到,您再歇一歇,奴婢就守在这里。”
  孙二太太听了这话点点头,可她却再也睡不着了,要么就是觉得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盯着她,要么恍惚看到了老爷站在她面前,老爷嘴里满是鲜血,他仿佛想要说什么,嘴唇开合间半截舌头从嘴里掉出来,落在地上。
  老爷阴森地笑着,仿佛变成了索命的厉鬼。
  孙二太太紧紧地攥着护身符,嘴中念着经文,只希望黑夜快快过去,希望明日衙门里会有好消息。
  ……
  “打些水吧,我想洗个澡。”
  天刚刚亮,清欢从床上起身,这一晚上她都没有睡好,也许洗个澡就能精神起来。
  将身体没入水中,清欢想到昨晚宋成暄说的那番话。
  果然是个难缠的奸人,总是懂得在关键时刻,扰乱别人的思绪。
  孙二老爷的案子就如她所说,凶徒像是在故意对孙家进行惩罚和报复,这让她联想到曹家案。
  曹如婉被杀,凶徒也是用的这样的手段,从曹家当年的秘密下手,惩罚曹家的作为。
  广平侯府夫人案子也是如此,凶手从她的奸细身份入手,对整个广平侯府进行惩罚,如果说这是背后操纵这一切之人的惯性思维。
  那么最先被针对的安义侯府做错了什么事?
  她试探着问父亲,父亲只承认有心结,却绝口不提原因,她猜测真相定然事关重大。
  父亲不肯说,她只能试探着去推测。
  父亲消极的态度仿佛是从魏王谋反案开始,父亲的心结是否与魏王有关?
  自从她懂事之后,只有一次在庄子上听家人提过“魏王”,不过很快就被祖母严厉喝止,但是懵懂之间,她也知道父亲和魏王有些交情。
  前世她陷入京城之时,也总会有人在朝堂上不时地提及父亲镇压魏王谋反的忠义之举,她虽然感觉到其中的暗流涌动,但那时候她要应对的事太多,加上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没有太多精神过问这些。
  可即便如此,她也知道魏王对于安义侯府来说十分重要。
  顺着这条线想下去,她愈发觉得她的猜测没有错。
  孙家是张家的连襟,当年魏王谋反案时,因举报有功,孙二老爷被授了校尉,孙家才有了跻身名门的资格。
  广平侯虽然长居西北,当年平叛他也曾出兵,本就深受先皇信任。
  至于曹家和凤翔案,也并非与魏王无关,魏王被请出山,本就是因赵冲作乱,先皇病重无暇顾及此事,需要魏王稳定大局。
  这几桩案子都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卷入其中,魏王谋反案有恰好发生在十三年前,幕后之人是否在向他们传达什么讯息。
  表面上看来,一切仿佛真的与魏王有关。
  而他们这些曾与魏王叛乱有关的人,都一个个都被迫卷入案子之中。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宋成暄。
  不要说宋家远在东南,十几年前的宋家也并非什么大族,即便是如今的宋成暄,也刚刚在东南有些名气,好像没有什么过错。
  可宋成暄却因此案来到凤翔,又与他们一同进京,她本以为抓到王允之后,宋成暄就会像前世一样离开京城。
  她却没想到宋成暄又会着手调查孙二老爷的案子。
  她查案,除了要保护安义侯府之外,还想要弄清前世不曾知晓的真相。
  宋成暄查案又是为了什么?如今的他才刚刚在东南崭露头角,此时理应悄悄回到东南,在所有人还没有察觉之前壮大自己,却为何抓住一桩案子不放。
  除非,这些案子与他自身的安危和利益息息相关。
  早在归京的路上,王允就试图将案子推在宋成暄身上,所以宋成暄感觉到了危机,一心要揭开王允的真面目。
  那么现在的孙二老爷案子,又透漏除了什么线索,让宋成暄在意,一定要亲自追查此案。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
  杀孙二老爷的人,仿佛在透露此案与魏王有关。
  宋成暄在意的是不是这样一个线索。
  所以她才会询问宋成暄:“觉不觉得这是魏王的人做的。”
  没想到这个男人给了她一个没有料想到的答案。
  是故意扰乱她的思绪。
  还是在说实话。
  她越来越看不明白,这奸人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又在算计些什么。
  “大小姐。”
  正当徐清欢起身穿衣服时,凤雏进来道:“那位孙二太太来了,说是来感谢我们昨日抓到了两个小贼。”
  徐清欢点点头,感谢对于孙二太太来说只是个借口,其实……孙二太太八成是来探听消息的。
  孙二太太想要知晓什么消息呢?
  徐清欢道:“跟夫人说一声,我这就过去。”
  ……
  孙二太太心神不宁地坐在椅子上喝茶。
  孙家接二连三的出事,先是大伯的幼子,出去骑马时摔断了腿,然后就是大伯长子去见外室的时候遇见贼人,被人刺穿了胸膛,随行的管事也受了重伤,案子发生在夜里,管事甚至都没看到那凶徒的面容。
  孙二太太吞咽一口,他们孙家在湖广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老爷又是朝廷授的忠武校尉,衙门里的人都要礼敬三分,如今孙家出了人命案,老爷自然要去衙门里问罪,督促衙门快些破案。
  本以为这是个意外的灾祸,却没成想,与老爷有生意往来的严家也出了事,严老爷平日里喜欢去赌一把,从赌坊里归家的时候,也遭遇了凶徒,一刀刺穿胸膛,手段干净利落。
  也就是这桩案子,才真正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觉得这凶徒就是有意选了他们两家。
  严老爷虽然好赌,但是去的赌坊是专开的私坊,自从十几年前严老爷豪赌败了家之后,严家对严老爷看管甚严,就连严家上下也没有几个人知晓严老爷的行踪。
  那凶徒不但查到了严老爷的秘密,还找准时机将人杀死,不止如此,严老爷身上发现了大伯长子的玉佩。
  不用衙门去查,那凶徒已经告诉世人,两桩案子是同一个人所为。
  又过了一阵子,孙二老爷在酒楼宴请生意伙伴,回来时发现马上被人挂了件物什,是一只扇坠子。
  严老爷喜欢把玩扇子,扇坠子正是严老爷之物。
  收到了这样的东西,她和老爷都满心恐惧,也许老爷就是那凶徒下一个要杀的人。
  现在老爷果然被杀,她虽然悲痛,但是更想知晓,老爷身上有没有其他东西丢失,这样她就能猜到凶徒还会不会再杀人。
  而这也是她来到安义侯府的目的。


第九十七章 吓死了
  “姨母。”张静姝的声音传来。
  孙二太太这才回过神。
  张静姝转头看向安义侯夫人:“侯夫人在问您话呢。”
  孙二太太半个字也没听到,一脸尴尬地望着安义侯夫人:“夫人,您在说些什么?”
  安义侯夫人并不在意这些,又重复了一遍:“我只是问二太太家中的事都处置好了没有?二老爷是要送回族中安葬吧?”
  孙二太太点点头:“是……是要回去,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将凶徒抓到,听说前些日子徐家也出了事,还好安义侯爷、夫人能平安。”
  不等安义侯夫人说话,孙二太太接着道:“这都亏了夫人有个好女儿。”
  孙二太太的话说的顺畅,心中却难免艰涩,她竟然落得这样的境地,要来讨好安义侯府。
  孙家和张家是姻亲,安义侯在朝堂上与张家政见不一,明里暗里都有争斗,安义侯没有了兵权一副混不吝的模样,委实给张家找了不少的麻烦。
  如果不是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思,她绝不会前来登门拜访。
  只要想一想,她要向这样一个没落勋贵家低头,就觉得万分委屈。
  孙二太太鼻子一酸,眼泪真就落下来。
  张静姝不停地向门口望去,徐清欢也不知拿的什么乔,竟然现在还没出现,姨母花银子打点狱卒,让狱卒审了那两个小贼,知道那晚引他们说出实情的人是徐清欢。
  姨母知道实情之后,非要来见见徐清欢才安心。
  其实依照她的意思,姨母大可不必费这番功夫,上次她向徐清欢询问王大小姐的事,徐清欢还不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要不是看在表哥的面子上,她才不会陪着姨母跑这一趟,想想表哥一身孝服她就心疼,不过那身白衣却觉得衬得表哥更加清隽,整个人如同天山雪莲般,京中富贵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