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齐欢_云霓-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郎,”周玥抬起头目光闪动,“是我多疑了,以后绝不会如此。”
  “不怪你,”李煦道,“每个人都有私心,知道孔五与那人有牵连时,我心中何尝没有犹豫,只不过想到他们作恶多端,躲在暗中行不轨之事,早该还世人以公道,那些情分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你我在军中见过将士惨死,他们并非死于敌军之手,而是被朝廷积弊牵累,还有那些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人命如草芥,这才想要走上仕途这条路,既然早就想的透彻,知道自己要些什么,又怎么会为这些蒙蔽了眼睛。”
  周玥听到这些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住李煦。
  “遇见这样的事对你我都是考验。”
  说完这些李煦看向周玥:“不用放在心上,人与人之间相处,本就不会一直平顺,难免有些波折,志趣相投的人还是会走到一起。”
  周玥知道李煦大度:“我知道了。”
  李煦和周玥翻身上马继续向前驰去。
  周玥想起来:“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
  李煦道:“简王拉拢孔家是想要在北疆布置人手,我想要去北疆查找简王党,为北疆除了后患,免得北疆像西北那样突然作乱。”
  “那也要年后了吧?”周玥道。
  李煦眼前浮现出母亲的神情,不能回李氏族中过年也未必是坏事,也许母亲今年也想留在京中。
  思量至此,他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收拢,有一种情绪在胸口翻滚,他的神态却一如往昔,看不出什么端倪。
  李煦没有回到衙门,而是一路到了城门口。
  他抬眼看过去,城墙上挂着两颗披头散发的头颅,其中一颗是简王。
  “这简王也真是厉害,”周玥道,“听平叛的将士说,到了最后简王还命叛军,不必畏死,不要求饶。”
  李煦自然知道,他本就是细心的人,对简王伏诛之事问得清清楚楚,简王说:不必畏死,不要求饶,人人皆敢拼死一战必然有一日……
  再见青天吗?
  这就是他的临终之言,是说与谁听的?谁又是青天。
  “九郎,”周玥想起来道,“孔五要挟沈从戎想要在东南谋得一官半职,现在孔五被抓,沈从戎那边……”
  “不管是孔家还是庾家,要在东南谋得立足之地,都不可能了,”李煦觉得眼前的阳光十分刺眼,“已经有人捷足先登。”
  “谁?”周玥问出口就有些后悔,这不是明摆着的事。
  自然是宋成暄。
  “魏王。”李煦吐出两个字,声音极低只有他自己能听清楚。
  也许宋成暄和徐清欢现在能骗过朝廷和皇帝,却骗不过他,徐清欢不过用十四年前简王的案子做遮掩,盖住了那些显现出来的线索。
  宋成暄必然是魏王的子嗣,所以她看似下嫁给了不起眼的宋氏族中,其实嫁给了魏王,早晚有一日会名正言顺地成为魏王妃。
  魏王妃也算不了什么,等魏王登基成了新帝,她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
  这就是她想要的。
  ……
  宫中。
  并非所有的宫殿都是富丽堂皇,有许多宫院年久失修,成为了冷宫或是关押犯错宫人和内侍的地方。
  沈老爷坐在冰冷的地上,仔细回想着自己这一生,他已经不记得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身边的人一个个去了,最终也会轮到他。
  宫门被打开,紧接着两个内侍上前将他从地上拽起来。
  “沈内侍,您可以出去了!”
  听到这声音沈老爷脸上一闪喜色:“事情查清楚了吗?”他并不在意能不能在这次风波中活下来,他想知道最终的结果,简王被正法,那么所有事都有了解释,没有人还会怀疑当年的那些过往。
  小内侍没有说话,而是径直将沈老爷扶出屋门走到院子里。
  冯顺站在不远处,抬起头看向沈老爷:“沈内侍,事情已经查明了,当年的那些事与你无关,你可以继续在京中颐养天年了。”
  沈老爷上前谢恩:“劳烦冯中官,可查明了那院子里到底有什么秘密?那小太监为何要让我送消息出去?”
  冯顺道:“朝廷还在查问,不过也大概有了结论,魏王案时简王想要趁乱谋反,院子里的人发现了端倪,托人四处查证,因此被简王发现,宋大人的父母就是因此被灭口。”
  说完这些,冯顺叹了口气:“十四年了,许多证据都已经找不到了,多亏徐大小姐发现那院子主人留下的书信。
  信函上写着“简王”二字。”
  书信和线索来的太巧合,皇上心中疑惑,就将所有宗室都看管起来,没想到让简王钻了空子,现在也算一切都了结了。
  冯顺话尽于此,正要吩咐内侍送沈老爷出宫,突然想起来:“沈从戎大人是被沈内侍收养的,沈内侍为何要遮遮掩掩?”
  沈老爷脸上一闪复杂的神情:“当年想着收养个孩子将来能为我养老送终,眼看着他愈发的出息,心里就有了别的思量,反正我已经是将死之人,何必去连累他,让人知晓我与他的关系,他必然会被人诟病……旁人不知晓,想必冯中官会明白。”
  冯顺微微一愣,似是想及了自己,太监永远低人一等,沈复是怕沈从戎被官员瞧不起。
  想到这里,冯顺挥了挥手示意让沈老爷离开。
  沈从戎被孔家要挟,递了辞官的奏折给皇上,他们每日审问沈复,并没有从沈复口中发现什么疑点。
  一直关着沈复也不是办法,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凤阳的乱子一时不能平息,宋将军已经重伤,眼下只有安抚沈从戎,命其带兵前往凤阳。
  冯顺摇了摇头,朝廷不安稳,皇上也真是太过辛苦。
  ……
  沈老爷一路出了宫门,他一眼就看到了前来接应的沈从戎。
  沈从戎站在那里的模样让他想起当年的吴胜。
  吴胜啊。
  当年我们输了,可这次我们却赢了。
  吴胜啊,你可真是信任我。
  当年托孤却连那孩子的下落都没有来得及说,我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找到那孩子将他养大成人。
  沈老爷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这不最让我引以为傲的,现在我们又有了新的希望。
  我现在终于可以说一句:吴胜,我没有负你所托。
  沈老爷的眼前一片模糊。


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青安的新年
  凤阳谋反之后,凤阳府同知坐守凤阳府,本想将凤阳守的密不透风,等待简王那边起事,却没想到简王很快败露被捉。
  朝廷兵马顿时来了士气,奋勇杀敌,折损了叛军不少的兵马。
  不过这些叛军仍旧拒不投降,大有战死方休的气势,虽然朝廷一时半刻拿不下叛军,这些叛军暂时也兴不起大风浪。
  徐青安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偷袭了那处村子,杀了不少的叛军,这下他算是扬眉吐气了,虽然现在的模样有些狼狈。
  徐青安看看自己身上破破烂烂的衣衫,如果妹妹看到肯定要多给他做几套衣服安慰他,他决定要将这身衣服穿回京城,不过……外面这么冷,他能不能扛过路途中的寒风是个问题。
  徐世子皱眉凝思苦想,走到一旁小解,做成了一件英武的事,连尿尿都舒畅起来,现在任何方面他都不输于人,他终于是个有战功的纨绔了。
  徐青安正这样想着,突然发现身边走来一个人,然后……就在他的目光之下,尿得比他更加气势磅礴。
  徐青安转头看过去,赵统的脸映入他的眼睛。
  这有什么好拿来炫耀的,转眼小爷就能超过他,徐青安心中碎碎念:“小爷杀敌无数。”
  “多少?”赵统一本正经地问他。
  徐青安很感激赵统赶过来帮忙,只是这个人太不识相,总是事事跟他计较。
  “五六十最少,”徐青安说着看过去,并没有在赵统脸上看到崇拜的神情,“也可能是八九十。”
  徐青安说出这话觉得自己武功盖世,已经飘飘欲仙。
  “四十七,”赵统道,“也不少了,我们来之前世子爷只能四处躲藏,这两日才能正式杀敌。”
  徐青安瞪圆了眼睛:“你如何知道?”
  “要算军功,”赵统道,“泉州有规矩,军功不能虚报,每次我都会仔仔细细算好,这一点世子爷不用担心,我会仔细询问,不会有太大错漏。”
  看着赵统的模样,徐青安觉得自己万丈豪情一下子熄灭了,徐青安暗暗下定决心,不能让这人与他一起回京。
  “要过年了,”赵统忽然看向天空,“去年是在军师家吃水点心,今年军师好像也不准备回来了,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见到公子。”
  “能,”徐青安拍了拍赵统的肩膀,“我感觉宋大人会来凤阳,你就在这里等着,今年宋大人会跟你一起守岁。”
  赵统眼睛中闪过一丝光芒,京城已经安稳了,照以前的规矩军师和公子都会来凤阳看战情,毕竟凤阳再往东南去就是应天府、常州,凤阳的局势对他们东南很重要。
  公子一定会来的,他就在凤阳等着公子。
  徐青安心中欣喜,赵统虽然很厉害,但还不是他的对手,稍微说两句话赵统就相信了。
  他终于可以甩掉这个包袱高高兴兴进京领赏了,到时候坐在家中,大摆宴席,喝柏椒酒,吃水点心,那滋味儿……
  他还赚了那么多银钱,可以整日在花船上厮混。
  这赵统就可怜了,要在这里喝西北风。
  徐青安刚想到这里。
  赵统道:“世子爷将来也是东南的依靠,这次如果没有世子爷也不会这样顺利,我们得了那么多银钱,将来拿去东南会换来许多军备。”
  等等。
  徐青安觉得有些不太对,拿去东南?这不是他抢来的吗?为啥要拿去东南。
  “不行,这些银子是我们舍生忘死抢回来的。”徐青安的脸顿时沉下来,目光凛凛地看着赵统,赵统被看得一阵惭愧。
  “对不起世子爷,是我太自私了,”赵统躬身向徐青安行礼,“我看到将士们的甲胄和武器还不如叛军,想想他们身上的衣衫单薄,手上没有利器,就想要拿走为他们筹办这些,世子爷抢来的应该让世子爷做主,是用来买种子分发给民众,还是用来做军备,都要世子爷说了算。”
  徐青安皱起眉头思量:“我觉得还是一半做军备,将士们要上阵杀敌,朝廷给的东西不够,也不能委屈着他们,要知道好的甲胄能换来一条性命,钱没了能再赚,人命没了可就……
  但是还要留一些买种子分发给民众,明年开春都种些粮食,大家也就不会饿肚子。”
  赵统连连点头。
  徐青安又想了想:“其实叛军的军备都不错,若不然我们再去抢点回来?”
  赵统有些动容:“可……世子爷要动身回京了,再不走恐怕赶不上过节。”
  徐青安仔细想想,又看了看旁边聚在一起烤火的将士,他砸了咂嘴:“到时候我多赶赶路,也许就能到京城。”
  清陵道长听着徐青安的话不禁摇了摇头,骗子他见得已经很多了,像世子爷这样自己骗自己的高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看来安义侯府等不到世子爷回去团聚了。
  早年他还奇怪像师兄这样的人为何陷在东南就拔不出脚了,现在他好像找到了答案,而且……东南的人,好像真的很有趣。
  想到这里,清陵道长甩了甩头,他明日一早还是快些回京,这些年守岁他都在道观之中,点上一炉香,念着道家真言,心中很是清静,他可不想像这些人一样疯疯癫癫。
  ……
  ……
  凤阳的战事没有结束,朝廷派出不少兵马却还没有将凤阳从叛军手里夺回。
  好在京城已经安稳下来。
  街头巷尾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徐清欢收到哥哥的消息时很是惊讶,没想到哥哥要留在凤阳,不但是哥哥,就连齐德芳、清陵道长、张真人也都没有回来。
  徐夫人不禁掉下眼泪,心中为儿子担忧,儿子出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模样。
  “这是好事,”徐太夫人笑道,“青安终于有了长进,你这个做母亲的应该为他高兴才是。”
  徐夫人点了点头,正要说话。
  “这个不肖子,”安义侯的声音传来,“等他回来我必定要打断他的腿。”
  安义侯差点捏碎了手中的信函,这不肖子竟然开口就跟他要五百两银子,还说是什么军功,这也就罢了,还威胁他说:“听说张鹤进了大牢就将所有罪责都推在他爹身上,爹一定不想儿子也变成张鹤那样。”
  什么意思。
  如果他不给银子,这不肖子就准备将来大义灭亲不成?
  “呸。”大义灭亲什么,真是太晦气。
  安义侯心中如同万马奔腾,这笔账他算是给那不肖子记下了。
  “谁也不准再哭闹,”徐太夫人沉下脸,“过了年欢儿就要出嫁了,今年你们都要高高兴兴的。”
  安义侯和徐夫人忙应一声。
  徐清欢就要上前说话。
  徐太夫人的目光看过来:“还有你,不准被住在西院里的那小子骗去了。”真是岂有此理,那小子堂而皇之地住进了徐家,是谁给他的胆子。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备嫁
  徐清欢尝到了时间如梭的滋味儿,欢欢喜喜地过了年,安义侯府上上下下就开始忙碌她的婚事。
  “清欢看看这块锦缎漂亮吗?”
  徐清欢正在打瞌睡,梦见正偷偷地让绣娘帮她做针线,听到声音顿时惊了一下,将矮桌上的茶碗碰翻了。
  银桂见状立即上前收拾。
  徐氏族中的婶子一脸的无可奈何,清欢查清了简王谋反的案子,大家都知道清欢聪明伶俐,她来安义侯府帮忙张罗婚事,还恐怕自己不够仔细,万一有所遗漏岂非要在晚辈面前丢了脸面,却没想到现实与想象委实差距不小,清欢对屋子里这些物什儿根本没有思量,说到针线、绣法,清欢就是无精打采的模样,方才竟然还睡着了。
  难道这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幸好在此之前,清欢已经攒出了两大箱针线,否则真是要让宋家看了笑话。
  “这些日子晚上不要赶针线了,还是好好歇着吧,”徐家婶子道,“嫁去夫家之后,还有许多事要你处置,这样的精神可是要吃苦头的。”
  “太太说的是,”银桂忙道,“大小姐是累苦了,前些日子为了做针线都熬红了眼睛。”
  这番说辞银桂开始说的时候还觉得脸红,现在却已经十分的流利,谎话说多了,仿佛就成了真的。
  徐清欢半垂着眼睛,脸上尽显疲惫,目光扫向族婶拿来的锦缎,婶子真是高看她了,这些锦缎拿来给她做针线,她两辈子都做不完,再不想方设法应付过去,她哭都来不及。
  徐家婶子听得这话只好点头:“那就算了吧,我让族中的女眷们帮忙做些,也就是荷包这样的小物件儿,将来去了夫家也好做礼物,要不然成亲当日前去宴席的女眷要怎么办?”
  徐清欢点了点头,就算她不怕,族中还有许多小姐没有议亲呢,所以只能劳累族中女眷帮忙。
  话说回来,也不知道她给宋成暄做的中衣和外袍合不合穿。
  想到这里徐清欢看向银桂和凤雏,这两个丫头坏透了,她做好衣服让她们给瞧瞧,两个人各种推脱,生像看了就会有人来咬她们似的。
  族中婶子终于出了门,徐清欢就想要起身出去散散心。
  “大小姐,”银桂提醒道,“府上有不少的族中女眷,您去园子里很有可能再遇见几个,到时候只怕手中活计更多了。”出嫁之前要在屋子里准备嫁妆,似大小姐这样四处游逛会让人以为太过清闲。
  徐清欢叹口气,看来这几日只能躲在房里看书度日。
  想着,她抬眼看了看屋子里的摆设,一小半都被抬去了宋家,其实按照习俗应该要把她闺中用的物件儿都拿过去,还是宋老太太来说:“成了亲之后就要离京,倒不如将这些物件儿都留在欢儿的房里,他们小两口回京时也不用旁处去,住进安义侯府岂非更加方便。”
  祖母自然愿意如此,母亲更巴不得她住在娘家,既然宋家长辈都这样说了,自然就欢欢喜喜地答应下来。
  “东西都留下了也不错,”徐清欢道,“万一他对我不好,我就搬回来住。”前世在李家还不是受了委屈也没有地方躲,即便是因为庾三小姐的事,连夜从李家出来,马车行到半路上,她却不知要去哪里诉苦。
  今生今世可不同了,有人为她撑腰。
  银桂刚得了闲,端起水来喝一口,听到大小姐这样说,嘴里的水顿时喝岔了地儿,引得她一阵咳嗽。
  大小姐现在还没看出来吗?宋大人时时刻刻都想要将大小姐留在身边,想要自己回娘家,只怕……不容易啊。
  ……
  宋成暄正在屋子里试衣衫。
  之前做的中衣太小,现在这一件好像又格外的宽大,上衣像袍子,裹在身上遮掩了他英武的身姿。
  宋成暄面色不改地站在那里,看着铜镜中自己的影子。
  “公子,”永夜进来道,“该不会徐大小姐嫌弃公子不够高大吧?怎么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