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齐欢_云霓-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煦身穿官服,手中拿着文书,显然在为这桩案子忙碌。
  “李公子公务繁忙,就不打扰了。”
  徐清欢转身就要离开。
  “苏纨已经被抓,按理说白龙王的案子已经了结,郑家和那些大族看起来也只是常年与总兵勾结,想要在子孙仕途上谋利,应该与白龙王无关,你却为何还是这样小心翼翼。”
  李煦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徐清欢脚步微微停顿,不过很快就又向马车里走去。
  “顺阳郡王的护卫死的有些蹊跷,”李煦道,“徐大小姐也会去查问吧?你是担忧常州府内还有苏纨那些人布下的眼线。
  他们恐怕不是单单图谋常州,他们想要的是整个东南,所以除了表面上的‘白龙王’之外,暗地里必然有不少人手来回传递消息,我查过卷宗,苏纨想要做成这桩事,需要掌控整个常州的情形。
  就说他利用王家和谢家,必然先要知晓两家的秘密,可见背地里有人为他筹谋,若不将这件事弄清楚,日后无论谁执掌常州都会觉得不安稳。
  也许不光是常州,而是整个东南。
  你要利用这次的机会,尽可能找到那些藏在暗处的人,将他们都抓出来。”
  李煦说到这里,眼睛如皎月般明亮:“你现在就已经开始在为他安排这些了,是要让他以东南起家吗?”
  徐清欢静静地站在那里,就算她不去看也能知晓李煦脸上是什么表情,李煦才到这里不久,就已经洞悉一切,那么他找到她说这些话是为了什么?
  “李公子,”徐清欢转身道,“你太关心我的事了,不必将精神花费在这上面,没有任何用处。”


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世阔别
  此章特别篇。
  ……
  “李侯夫人在太后娘娘面前求恩典,想要回北疆养病。”
  宋成暄听着身边的人禀告。
  北疆能养什么病?宋成暄眼前浮起那纤细、消瘦的身影,那还是裹在层层华服之中展现在别人眼前的模样,她真正的情形恐怕更加羸弱不堪,他不太明白,一个养在侯府的女眷,嫁人十多年的光景,甚至还没生产过,如何将身子“照顾”到这种地步。
  自然,这些不是他要思量的,为此焦急的该是远在北疆的李煦。
  李煦夫妻恩爱众所周知,所以皇帝才会将李煦妻室扣在京中,这样就等于握住了李煦的把柄,不怕李煦再有异心。
  宋成暄想到这里,明澈的眼睛中一闪清辉,皇帝这是打错了主意,任何可以被抛下的东西,都算不上是珍爱,李煦能将妻室扔在京中这么久,心中应该已经做了舍弃的打算。
  那么聪明的女子,作为一个“质子”在京中处境尴尬,却为北疆劝去了曹睿、张弶这样的人才,真是一心一意为李煦着想。
  “太后娘娘答应了没有?”宋成暄问过去。
  “没有,”传话的内侍低声道,“还在慈宁宫中跪着呢,李侯夫人有病在身,奴婢瞧着也支撑不了多久,八成这件事也会不了了之。”
  宋成暄点点头,内侍低头退了下去。
  紧接着又有人走进屋子,手中捧着的都是需要宋侯看的公文。
  自从进京之后,宋侯每日都是这样忙碌,书房中的灯会一直点到深夜才会熄灭。
  他虽然已经从东南进京,按照他和薛沉的计划却还没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每走一步都不能大意。
  “侯爷,歇了吧!”
  永夜低声催促。
  宋成暄合上了眼前的公文,抬脚向卧房中走去。
  梳洗、换下衣服,他才躺在了床上,休息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就要起身上朝,所以不能浪费一丁点时间。
  小厮离开屋子,永夜轻轻地阖上门,他们都知道宋侯会很快睡下,宋侯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他不会轻易被情绪影响,所以才能年纪轻轻就手握权柄,让大周所有人不敢小觑。
  作为宋侯身边贴身护卫,永夜也习惯性地抱着长剑,靠在门外闭上眼睛小憩。
  整个侯府一下子沉静下来,就如同过去每一个深夜。
  床上的宋成暄却睁开了眼睛,也许是今晚处置的公务太多,没有让自己的心立即静下来,他竟然有些失眠,虽然知晓他很快就要上朝,适当的休息才能让思维更加清晰,可他依旧说不着,一直蹉跎到府中的管事叫起。
  又是繁忙的一日,午后又传来消息,李侯夫人再次跪到了慈宁宫。
  李侯夫人这次仿佛格外的坚定。
  他站起身来递折子入宫。
  天将黑,宫门要落锁时,他看见了徐清欢,她走路比往常更加慢了些,往日那乌黑发亮的长发,垂下几缕在耳边,她显得异常的憔悴,甚至没有发现他就站在不远处。
  大约是跪的时间太长,从慈宁宫走到这里,她就需要靠在下人身上暂做歇息,她紧紧地攥着下人的手臂,以免会就此跌倒,露在袖子外的皮肤,看起来苍白的有些发青。
  其实在她昨日请求回北疆时,他就该知道,能让这个骄傲的女子低下头,必定是发生了很重要的事。
  那一刻他先想到了北疆,也许是李煦打了败仗性命堪忧,不过他也知晓,那是不可能的,现在见到她,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
  她是真的时日无多,已经病入膏肓。
  京中一早就有传言,李侯夫人病得愈发严重,恐怕很快北疆就要戴孝。
  这一天还真的要到了。
  “李夫人。”宋成暄忽然开口喊住那柔弱的女子。
  女子脊背挺直,转身时候,一双眼睛亮若星辰,短短一瞬间已经找回了她往日的坚韧和骄傲。
  不过她那异常苍白的脸上却有种深深的疲惫。
  “李夫人那么想回到北疆吗?”宋成暄淡淡地道,“北疆寒苦之地,只怕不利于李夫人病情,那会让李侯更加忧心。”
  徐清欢微微一笑:“妾身已经无需养病了,如今只想魂归故里,也算为自己寻个去处。”
  她话说的很洒脱,就像看花开花落那么的简单。
  没有任何的情绪,又或许所有一切在她眼中已经没那么重要。
  宋成暄沉默片刻道:“李侯可答应吗?”
  徐清欢微微迟疑,却又很肯定地道:“侯爷盼着我北归。”说道这里她嘴角微微扬起带了几分笑容。
  宋成暄没有再说话,转身离开,就在她们认为他已经走远时,他停下脚步,眼见着她的肩膀垮下来,让人搀扶着继续慢慢向前走去。
  没有意外,明日她还会来哀求,也许终究能感动皇帝和太后答应她北归。
  宋成暄唤来内侍,解下自己的腰牌:“送去养心殿,本侯想起来,还有事向皇上禀告。”
  ……
  晚上又是那一轮皓月,让宋成暄难以入眠,这次他没有等到天亮,而是起身吩咐永夜:“让人打水,我要去浴房。”
  ……
  “公子呢?”薛沉是被人匆匆叫起身,听说公子的举止有些奇怪,恐怕是因为一些事而烦心。
  有关于公子的私事,能与公子说上话的人不多,薛沉算是其中一个,任何时候公子都不会拒绝与军师见面。
  虽然心中有所准备,薛沉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还是有些惊诧。
  公子穿着中衣,躺在浴桶之中,浴桶旁边的地上摆着几只空酒坛,此时此刻的公子显得有些颓靡。
  “军师来了,可有要紧的事?”
  公子的声音依旧清亮,仿佛他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没有。”薛沉急匆匆的赶过来还没想好。
  “那就明日再说吧,”宋成暄道,“我有些累了,想要自己待一会儿。”
  这些年薛沉唯一一次听到公子说“累”,即便数月征战沙场,身负重伤,公子也从来没有疲惫过。
  “公子,”薛沉忍不住道,“您向皇上、太后娘娘说情,放李侯夫人北归……是否心中有其他思量?”
  宋成暄没有说话。
  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北疆,李煦会请求来京接走自己的妻室,还是会在北疆按兵不动。
  “北疆如今兵强马壮,”薛沉道,“李煦随时都会举兵,若是李夫人死在京中,李煦也就有了借口……”
  宋成暄声音忽然十分冷漠:“李煦以北疆事务繁忙为借口,对病重的妻室不理不睬,尤其这一年里,放逐她在京中……心思已经很明显。”
  也许换做旁人也就留在京中,可她偏偏还要北上,是要去看个清楚吧。
  他想到了在宫中遇见她时,她脸上的笑容。
  对于她来说,一切都已经不重要,跪在慈宁宫外请求时,她就已经抛下了所有。
  宋成暄收回思绪,专注于手中的酒上,这世上本无对错,来去无悔,她算是做到了。
  酒液到喉咙,味道辛辣。
  薛沉不由地叹了口气:“也是一个聪慧的人,何苦这般。”
  第二天宋侯一身酒气上朝,仿佛得知李侯家中不久会乱成一团,因此提前纵欢。
  李侯之妻临走之前,宋侯果然出现,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胜利者姿态走到李夫人马车前。
  他低下头,声音略微显得有些沙哑:“夫人回去对李侯也没有了用处,不如为自己做个打算,免得将来看遍旁人繁华,独留自己一人悲凉。”
  他知道他的劝说无用。
  在她眼中无非阴谋诡计。
  她低声道谢,义无反顾走上了那条不归路,而他也不知为何,一直站在那里,直到那马车再也不见踪迹,他依旧没有离开。
  她已到悬崖边,会毫无意外地飘落而下,身底是万丈深渊,没有人会拉住她。
  这世间从此,再也不会有那个人。
  一切终了。
  于李煦,于她。
  “找人跟着。”最终宋成暄下了决定。


第三百三十五章 恳求
  李煦望着徐清欢的背影,每次她与他说话,面容都是平静而淡漠的。
  不算是有敌意,也肯定不含半点的友善,即便两个人共同办过案子,却也是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
  不管世事如何变幻,都不会有任何的关系,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做出什么事,对她来说永远只是一个路人。
  没有任何原因,只是不会再相顾。
  就像她方才说的那句话一样,不必将精神花费在这上面,没有任何用处。
  她就如湖中那轮明月,就在眼前,却永远碰触不到。
  可徐清欢不是月亮,她就是一个真实的人,这样一个人就在他面前,划出了一条他无法跨越的横沟,让他永远都没有机会再去看清她。
  以后更不可能去了解,因为她已经决定嫁给宋成暄,就在他到常州的当晚,猜测她在宋成暄军帐中时,他就已经有所预料,而今也算得到了证实。
  徐清欢已经登上了马车,再也没有看他一眼,冷漠的背影,仿佛是在告诉他一切都已经了结。
  明明什么都没有发生,却在她哪里已经到了终点,竟让他生出一种莫名的挫败感。
  “李大人。”
  李煦不知站了多久,有衙差过来提醒,“几位大人还等着您呢。”
  李煦这才向前走去,宋成暄虽然在泉州官职不高,但不管是从薛沉对宋成暄的态度,还是宋成暄统帅水师的气势上,都能看出宋成暄的野心不止于此。
  如今又加上安义侯府相助,在东南必成气候。
  早在从凤翔回京路上见到宋成暄时,李煦心中就对此人有了防备,如今来到东南,才发现宋成暄的动作比他想的还要快。
  如果这桩事处置好,常州必然是他的囊中之物,那么宋家与安义侯府结亲,看上徐大小姐就是因为徐大小姐能够帮衬他吗?
  而她心甘情愿下嫁,是认定宋成暄他日必成气候。
  李煦不由地想起徐清欢用剑驱赶父亲那桩事,也许她对他如此不过是心中蔑视。
  衙差撩开帘子,李煦走进军帐,大理寺正常悦已经等在那里,面前积压的文书让常悦有些焦躁,看着李煦气定神闲的模样立即道:“李大人,您可真是一点都不着急啊,朝廷随时都可能会问我们案情进展,如今尚未整理出头绪,你却还有时间四处走动。”
  李煦面色平静而从容:“文书上的事不必着急,早晚都能完成,这些便是衙门里的书吏也能做好,朝廷让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这桩事。”
  常悦丢下手中抹汗的帕子,惊讶地看向李煦:“李大人这话何意?”
  李煦道:“朝廷命刑部、大理寺来此,是要查验案情,自然一切都要以案情为重,华阳长公主驸马虽然被押送京中,但这桩案子是有人里通外敌,若是不斩草除根,日后必然还成祸患。”
  常悦愣了片刻:“李大人的意思,常州还有人没抓到。”
  李煦表情变得郑重:“被关押起来的犯人名单我都看了一遍,许多案情细节还有缺失,那些出海联络‘假白龙王’,与倭人平氏来往的人,都是驸马爷培植的人手?驸马爷常年在京中,可似谢家家宅内多年的恩怨,他却都能知晓的清清楚楚。
  就算我的猜测有误,但再仔细查验一番总是没错的,长公主驸马苏纨回到京中,定然对这桩案子闭口不言,只有找到更多的线索,才能为其定罪。”
  以他对案情的推测,王允和苏纨都不过是旁人手中的棋子,顺藤摸瓜或许能够找到背后设局之人,但是这些话李煦不会向常悦提起,常悦不会明白。
  常悦顿时有了精神,真的抓住这些人,他们自然是大功一件:“这么说,李大人已经有了眉目?”
  李煦摇摇头。
  常悦满脸失望。
  “不过,”李煦道,“既然发现了苗头,就能追本溯源。”
  更何况已经有人着手在查此事,徐大小姐的举动也佐证了他的猜测没有错,苏纨的案子他已经错过,这桩案情他不能再失之交臂。
  ……
  闫家的大门打开。
  闫大太太带着闫四小姐一起上了马车。
  闫四小姐看起来脸色依旧不好,等马车走起来之后,还撩开帘子向外张望,想要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那个她想见到的人。
  终于闫大太太拉住了闫四小姐的手,硬生生地将帘子放下:“不要节外生枝,免得又被闫家长辈抓住把柄,那我就真的不知该怎么救你了。”
  闫四小姐点点头,转头看向闫大太太:“大伯娘……您再告诉我一次,他真的没事吗?”
  “没事,”闫大太太正色道,“我怎么会骗你,我说了会救你,然后劝他离开,这次我也是尽了全力。”
  闫大太太说着扯了扯袖子,方才不小心露出的一截手臂上还有青紫的伤痕。
  闫四小姐急忙要去看:“大伯又打您了?”说着她眼睛通红,“都是因为我们。”
  “没关系的,”闫大太太伸出手抚摸闫四小姐的头顶,“你知道他不为了这桩事,也会为了别的动手,这些年我早就习惯了。”
  闫四小姐眼泪再一次落下来湿了闫大太太的衣衫。
  “好了,”闫大太太道,“不准哭了,还没到你该哭的时候,等见了到了郡王妃,你再想方设法让郡王妃怜惜你。”
  闫四小姐点了点头:“我知道,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如果事情不成,”闫大太太忽然压低声音,“你也不要回来了,和他一起远走高飞吧!不要再问闫家事,不要再回到这里。”
  闫四小姐睁大了眼睛,因为刚刚哭过,她的眼睛更加明亮,整个脸孔明丽动人:“我们走了,大伯母你怎么办?祖父定然会将一切怨气都发放在你身上……”
  闫大太太微微一笑:“伯母年纪大了,不中用了,你还年轻,不必顾及我。”
  “不,”闫四小姐拼命地摇头,“不能拿大伯母的性命来换我们的性命,我绝不会这样。”
  任凭闫大太太再怎么劝说,闫四小姐都不肯应允。
  “大伯母放心,”闫四小姐握紧了手,“我一定能求到郡王妃帮忙。”
  闫大太太欣慰的点头:“我相信你们会有个好结果,”说着她压低声音,“你写个字条给崔颢,我想方设法帮你送去,也算报个平安。”
  闫四小姐点点头,她其实早有准备,只是一直没敢向大伯娘开口,她将袖子里的纸笺拿出来递给闫大太太:“大伯娘,我想说的话都在这上面,我没说别的,只是要他好好养伤,他见到我的字迹就会明白我安然无恙。”
  闫家的马车停下,闫大太太将闫四小姐的纸笺放好,两个人这才走下马车。
  顺阳郡王府的大门就在眼前,让闫大太太和闫四小姐没有想到的是,还有一辆车也停在那里,显然顺阳郡王府还有客人。
  闫大太太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上前。
  “大太太进去吧,我们郡王妃正等着,”郡王府的管事上前道,“府里是有客人,不过也是位女眷,所以不用避讳。”
  “是谁?”闫大太太低声道,“一会儿见了面我们也好拜见。”
  “安义侯府大小姐,”管事笑着道,“您应该听说过。”
  闫四小姐的手一抖,她听崔颢说过,安义侯府与郑家有亲,没想到机缘巧合……能帮她的人都在眼前,说不得……她和崔颢真的能逃过一劫。
  闫四小姐心中浮起了一丝期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