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边关搞建设-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年的记忆力很好,就在地上轻轻松松就给画出了他知道的地形图。
  他阿爷在旁边隐晦的骄傲着,看向少年的目光充满了欣慰。这行当都是师徒父子传承,他儿子没这个天赋,可孙子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潜质,这次他带着孙子过来,也是想要给孩子铺个路,是以就别怪他拿陶倚君当垫脚石了。
  陶倚君并没有想那么多,她盯着少年画的地形图看了好一会儿都没开口。正在旁边人有点站不住,想要出声的时候,马家来人说公输家的人到了。
  “行,我先去跟他们交代一声,打造我要的东西差不多要一天多的时间,等会儿就麻烦小兄弟陪我再去东南方走一走了。”
  马四爷脸上带着笑,很利落的安排下去,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想的什么。
  来的是公输韧和他堂叔以及两个兄弟。公输韧的堂叔才到边关不久,是守城战之后,公输韧的父亲去信叫来的,跟他一起到玉门关的还有公输家十几个小辈。前次朝廷的封赏下来后,公输家的族老们还特意开了祠堂祭祖,虽然大头落到了公输韧父亲头上,可对整个公输家来说也是不小的刺激。这次来的都是公输家有潜力的孩子,就盼着他们也能在边关大放异彩,让公输家的名头再响亮一些。
  陶倚君跟公输韧交代了一番就离开了,具体要怎么做,就让他跟他堂叔几人去商量。
  马家那位老先生身体不是太好,加上陶倚君也只是需要个熟悉水脉地形的人带路,所以就让他孙子陪着自己去跑这一趟,其他的人则留在庄园等候吩咐。
  一起过去的除了陶倚君和秋白先生外,还有马家四爷的心腹跟风水先生的小孙子。四人跑了大半个时辰,才到了少年说的地方。
  巧的是这里也是最先出问题的草场的边缘。
  可能正是因为有这片小沼泽存在,才没有人联想到是水源出了问题。
  做了一番实验后,陶倚君基本已能肯定这里的地下有一条暗河通向那座湖泊。并且最初的时候,暗河主要的水脉走道是在最先出问题的那片草场下方。
  陶倚君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之后,小少年觉得有点不太可能。
  “这样,如果你没事儿的话,可以上山去寻几条水道,看看流向和最后的归处基本就能判断了。寻水道的事儿你应该会吧?”
  少年点头,说他跟着阿爷跑了好几年了,看气还欠缺火候,可寻水道这事儿就没有难度,只需要胆大心细就行。
  “你最好别一个人去,叫多点人,也好有个照应。”陶倚君还是嘱咐了几句,“有些水道会进入地下,地下的洞穴不如地面那样好分辨方位,一旦错了就可能一辈子走不出来。而且谁也不知道那里面是什么样的情况,你是你阿爷最看重的后辈,千万别为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就轻易犯险。”
  少年倒也听话,很老实的点头说自己懂得分寸。
  “大娘子,这些东西你是从你阿耶那里学来的吗?”
  “是啊,还有书上也有这方面的学识。”陶倚君对这个少年的感觉挺不错,也不吝跟他说了很多后世总结出来的地理知识。
  “你家里肯定很多藏书吧?”少年羡慕的感叹了一句,“我阿爷总说关内有很多能人异士,让我长大后去关内走走,大娘子你说我要是去借书看,他们会借给我吗?”
  陶倚君张了张嘴,最后只能遗憾摇头:“关内的世家对书册看得很紧的,我也是因为我阿耶才能多读书,但是想要将书借出来也是不可能的。”
  两人一起叹气,旁边秋白先生则皱眉哼了一声:“大娘子若是想要看书,开口便是,老头子去帮你借!”
  这个借字说得极重,可想而知会是个什么样的“借”法了。
  “嗯,若有需要,我肯定不会客气的。”陶倚君朝秋白先生乖巧的笑了笑。
  少年若有所思的咬了下嘴唇,又瞅了一眼旁边木着一张脸的四爷的心腹,心里暗自做了个决定。
  等他们回到马家的庄园时,已经过午。
  匆匆用了饭,陶倚君带着人又去了出事的草场,这一次,她让人在不同的地方挖了几个坑,里面各放了一把黄豆,然后用一个石碗倒扣压紧。
  “不要让人动,两日夜后再来看就好。”
  做完之后,陶倚君又取出她写好的几张羊皮纸递给四爷。
  “这些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些恢复草场生机的办法,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可安排人试一试。”
  “若是确定了是水脉的问题又该如何处理?”
  “如果真是地下水脉出了问题,几乎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是改善其他草场和这一方的气候还是可行,这两方面改善之后,只需要多注意一些放牧牛羊和马匹的数量,也不至于完全荒废。”
  她给出的方案里面,也包括了治理东南方山脉的建议。这次过去看的时候,她就发现那座小山上很多被砍伐的树桩,问过之后得知一部分是马家建造庄园砍伐的,另一些也是附近几个村庄建屋砍的树。
  因为边关屯田和通关西域的关系,边城的人口逐渐增多,多出来的人要吃穿住行,只能就地取材。这里离阳关和敦煌更近一些,城池村庄也更多,人口几乎是玉门关的一倍,物资的需求自然也翻倍。只是之前在玉门关还不觉得,这次在马家草场这么一看,水土流失的问题居然这么早就已经有苗头了。
  一行人刚好走到庄子门口,就听到前面传来大吵大闹的声音,还有不少人围聚在一起。
  “怎么回事?”马四爷眉头一扭,就要发怒。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还在庆幸我家所在的城区没有疫情,今早起来就发现有一例确诊,然后我妈就开始悲观了,说我不该念叨,越念叨就越容易发生。我……
  今天在家狂洗狂消毒,我还把我家这个单元从一楼到顶楼的栏杆扶手全喷了消毒水!


第五十一章 
  “是立冬和他阿耶。”庄子门口的守卫赶过来; “立冬阿耶去伐木,被倒下来的木头压伤了腿; 郎中说保不住了; 他阿耶不想活,非让立冬把他丢去老林子。”
  立冬是庄园的守卫之一; 他阿耶曾经也是守卫; 年纪大了之后就去做了伐木工人。
  “陶大娘子回来了,立冬,你阿耶有救了。”不知道谁叫了一声; 一群人呼啦啦的围了过来,在看到四爷后又露出一副想过来不敢过来的表情。
  这时候; 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噗通一声跪倒了陶倚君跟前; 求她出手救救他阿耶。
  陶倚君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那人; 又抬眼扫过前方人群,一双眼瞳里平静如湖水。
  “你们这是……逼迫大娘子出手?”抢在陶倚君之前; 秋白先生开了口;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大娘子非神人; 亦非郎中,你等所为似小人之道。”
  那叫立冬的汉子闻言脸色刷的白了。另外的人有些面露气愤,有些则面上讪讪,还有些不动声色。
  “带我去看看。不过话先说在前,正如秋白先生所言,我非郎中; 不一定能治好你阿耶。”
  立冬哽咽,起身领着陶倚君往旁边走。在庄园进门后右侧小径的尽头,一排大通房就是护卫们住的地方。立冬的阿耶现在就在头一间屋里。
  陶倚君进去之后看了一眼屋内,还算整洁。
  大通铺的最外侧,立冬阿耶盖着被子躺在那里,一只脚无力的平放着,腿骨呈现出扭曲的状态。陶倚君并没有露出嫌弃的表情,用刀割开已经撕裂的裤腿后,她伸出手轻轻的顺着腿骨方向摩挲了一遍。
  “骨头碎在里面了。”陶倚君皱眉,“大块一点的我可以勉强复位,但是小块的碎骨我没有办法。就算能勉强愈合,以后这条腿也不能长时间用力,至少强度大的跑跳和负重是不行的。”
  旁边人想要说什么,立冬却不去管,只半跪下来,看着陶倚君道:“真的不用砍掉我阿耶的腿?”
  “目前看来没有必要,但是后续的防护和治疗要跟上,只要不发生意外,基本没有砍掉小腿的可能。”陶倚君再度顺着胫骨摸了一遍,确定没有其他地方损伤,应该是树倒下来直接压到腿骨上,断得干脆利落,连碎骨都不算多,可以说很幸运了。
  “我可以帮你阿耶正骨,药方也可以给你,你只需要照着方子配药,每五日换一次即可。你也是幸运,阿韧曾经帮我打造过一副正骨板,待会儿让他过来帮忙量一量,再打造一副,你阿耶上了药之后,用正骨板将小腿固定住,百日不断。等三月后骨头愈合了,基本就没有大碍。但是想要恢复如初是不可能的,日常生活绝对没有问题。”
  陶倚君说话期间,已经有人去请了公输韧过来,也说了这边的情况,公输韧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将薄木板准备妥当,打算现场做好直接可以使用。
  正骨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陶倚君尽量将碎骨复原,可到底实力有限,如果是她五叔在这里,花费时间更少效果还会更好。
  “行了,阿韧你来上药,教教他,以后让他自己给他阿耶上。”
  旁边的女婢早就准备好了温热的布巾给陶倚君擦汗擦手。正骨是个细致的活,特别耗费体力精力,弄完之后她整个人都显得很疲惫,也懒得去看其他人的表情,更不耐烦去猜他们的各种小心思。
  “四爷,今日我有些乏了,等到明天弄好器具后再说罢。”
  马四爷遣了人送她回去休息,还当着众人的面让自己的心腹把院子看好,不许人去打搅陶大娘子。不管他是不是故意的,有他这句话,那些想要做各种小手脚的马家人也得掂量掂量再说。
  秋白先生更是对马家人没了好感,直接要了肉食和酒水,一个人坐在陶倚君厢房外的院子里守着,浑身的煞气不要钱的朝外散发,一副谁敢来滋事就灭了谁的态度。
  马家这天晚上到底闹了些什么麻烦陶倚君没去管,她打定了主意,这边的事儿一有个结果立马就走人,多一天都不会待。
  入夜后,马九娘提着个小食盒过来,脂粉都盖不住她的憔悴。
  “这些是我和我阿娘亲手做的,没经过别人的手。晚点让大娘子尝一尝,总不能饿着肚子就寝。”九娘的眼睛都还有些泛红,“我之前说给大娘子的礼物,也不知道她还愿不愿意收,我已经让人送到后院了,明日大娘子醒来,先生可否转告她?”
  九娘小声的跟秋白先生说了好一会儿,也不管对方搭不搭理她。
  “我明日就要出发了,去我阿娘的娘家,要到出嫁前才能回来。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见大娘子,亲口跟她道个歉。”
  九娘愣愣的看了好一会儿黑灯瞎火的厢房,无声的叹口气,朝秋白先生行了礼,静悄悄的离开了。
  陶倚君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听秋白先生说这事儿的。小食盒里的东西都是些耐放的点心,是关内的做法,陶倚君已经很久没吃过这种点心了。
  “九娘还说什么了?”
  “她说她之前准备的礼物已经送到后院了。”秋白先生对那些精致但不填肚子的点心没一点兴趣,拿着肉馍和热汤头都不抬的吃着。
  陶倚君很好奇,她按捺不住去了后院,才绕过前面的厢房,就听到了一声马匹的嘶鸣。
  “好漂亮的小马!”小女婢惊叹了一声,赶紧掩住嘴,怯怯的看向陶倚君。
  那是一匹洁白的小马,浑身的毛发闪亮,在阳光下宛如一匹银白色的缎子。
  照顾小马的马夫正好在给它喂食干草,看到陶倚君过来,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给她行礼。
  “这是九娘子送来的?”
  “是,这是九娘子以前那匹马下的崽子,有半岁多了,很多人想要,九娘子都没舍得给出去,听说大娘子要来,她才肯将这小马送过来。”马夫面色黝黑,一笑就是一口白牙,“那牝马也是可日行八百里的好马,这匹小马的双亲都是良驹,日后它长大了,也是千里马。”
  一匹千里马值多少钱?陶倚君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能有一匹这样的宝马,可人家九娘子就是毫不犹豫的送给她了。虽然不知道这是否真的是她之前就准备好的惊喜,但人家留下这么一手,她若是不表示一下,就是她落了下乘。
  可思来想去,陶倚君也想不出自己还有什么东西能跟这匹马的价值相提并论的。只能暗暗将这事儿记到心头,寻思着以后有机会,一定得把这个礼还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其实不太担心的,相信国家相信政府。但是因为我家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在离我家不到两百米的地方,我妈担心得觉都睡不好。我被她影响了,劝她也劝不听,弄得我这两天上火,嘴里都是溃疡,牙龈也疼。特别难受。


第五十二章 
  公输家的人到来之后就没休息; 如期将陶倚君要的工具打造了出来。
  其实这东西很简单,就是一个可连接的长柄探测器。原理参照的洛阳铲; 在考古和地质考察中也会用到类似的设备。
  陶倚君要用的是筒状探头和探针; 借此来查看地下土层的湿润度。根据土层采样的情况,大概能由土壤湿润度来判断地下是否有水源。
  教会了马家的人使用之后; 陶倚君带着人去了跟出事草场相邻的两个点; 采出来的土壤湿度果然是不太相同的。之前那个老的废弃草场土层几乎在二十米以下才能感觉到明显的湿润,而刚出事的草场则在十米左右就能很清晰的感觉到不同。
  虽然这样不能说明地下水层是否断流,但逐渐下沉的地下水位可以体现在地表的土壤湿度上。有了这份很明显的证据; 马家的人再也不说什么了。好几个年轻人抢着去弄那个洛阳铲,一天功夫就采集了数十个点。也幸好草原的土层比较方便探查; 要是在山区岩石遍布的地方; 肯定没有这么高的效率。
  跟那些年轻孩子不同; 马家的老人们都齐聚在大厅,看着条案上一字排开的二十份泥土。每一份泥土都做了标记; 旁边的竹简上还刻了地点时间大概多长的距离采集到的这类的信息。
  陶倚君在最初看过之后就没有再去关注了; 她这会儿正忙着把这些数据都记录下来; 旁边帮忙的是四爷的两个手下; 一个会刻字,一个把刻好的竹简按照顺序串联起来。
  “真是开了眼界了。”马家老二长长的吁了口气,对陶倚君完全改观。
  “大娘子可知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草场的现状?”
  “该说的我都给四爷说过了,现在也只是证明了我的猜测。具体的办法并没有十分有效的。但是我个人的建议,是重点保护东南面的山林,最好限制伐木的数量。”
  陶倚君很认真的跟他们说了树木减少对山体的危害; 还有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水源减少等等常识。这些东西他们或许没办法立刻理解,但是埋下个种子,他们可以用几年的时间去验证。
  “之前那片草场我们发现靠近湖泊这边的土壤湿度要大一些,另一边情况最严重。而且据我看,那片草场已经开始有些风化的迹象,如果可以的话,诸位郎君可以想办法引入根系发达的草种,在这两片草场试着栽种,同时减少放牧的情况,另外在恢复草场植被的同时,也得预防着鼠害。蓄养少量的牛羊,它们产生的粪便也能滋养土地。这些东西都只有请郎君们看着办了。”
  陶倚君又不是马家的人,她不可能留在马家帮他们彻底整治好再走。方法和思路都交给对方了,做不好那也是马家自己的问题。
  又多等了一天,之前布置下的放置了黄豆的石碗打开后,好几处黄豆都有变化,确定了那些地方湿润度比较高,而对照来看,果然也是草场最为茂盛的几处。
  等到陶倚君打算离开的时候,马家少主终于绕开叔伯们找到了她。
  “少主有话想说?”陶倚君端正的坐着,手里捧着杯热奶茶。
  这奶茶是马四爷听人说陶倚君喜欢奶茶,特意让人给她做的。比起草原蛮族的奶茶要精致很多,添了些干果蜜糖,冷天的时候喝一杯,甜丝丝热乎乎的。
  “上次是我做错了。”马少主低下头,“大娘子可否原谅我?”
  陶倚君淡淡的道:“无所谓原谅不原谅的。请我来是马家的决定,至于具体到谁头上,我不关心,也不需要关心。少主跟你叔伯之间的问题,我一个外人也插不上手,也轮不到我插手。”
  马家少主心中叹气,一步错步步错,他原本是想用点手段恩威并施,把陶倚君捆在自己这方,哪知道第一步就错了,加上四叔插手,这几日就找不到机会跟陶倚君解释。现在马家的事情都解决了,那些叔伯也不再拦着他见陶倚君,但问题也在这里,这个时候再请罪还有用吗?换做是他,他也不会原谅这样对待自己的人吧。
  讪讪的说了几句话,马少主离开了院子。
  “大娘子,这位少主感觉不像九娘子说的那样聪明啊!”
  “不是他不聪明,是他太自傲了,马家带给他太多荣光,也让他忘记了该如何低头。”陶倚君笑笑,压根儿不往心里去。
  马家几个老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