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边关搞建设-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头的大将军面容严肃,进来之后先看过受伤的诸位兵士,最后让陶倚君带着磐蛮去他帐内说话。
  整个过程中,陶倚君只来得及跟霍副将眼神交流,对方轻微摇头,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是让她别担心呢,还是他也不知道大将军要说什么?
  不管如何,陶倚君带着磐蛮,跟在大将军身后去了大帐。
  进去后,磐蛮老老实实的跪坐在陶倚君身后,低垂着头。
  “那蛮人的身份你们可认出了?”大将军这么当头一句,陶倚君有些不解的摇头。
  “那人脸上伤痕累累,又是血糊满了的,并不能认出他是谁。”陶倚君下意识的解释了一句,继而又皱眉,大将军这么说,肯定是因为跟对方接触过,那么推断一下,这人难道是跟磐蛮有关系?
  “回大将军,大娘子并没有多见过山石,她不识得的。”磐蛮匍匐在地,干干脆脆的道明了对方的身份。
  别人他可能不识得,山石却不会不识。起先还不知道,等到给大郎君处理完之后,他凑过去一看,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这小子不错。”大将军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如果不是他,你大兄怕是回不来。”
  “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人?”陶倚君倏然坐直身体,声音隐约有些颤抖。
  “是北蛮的骑兵。”大将军揉了揉眉心,“具体的情况你去问问霍副将,他会告知你。今日唤你来,是想问你可愿将那蛮人接去你处养伤?”
  “他救了我大兄,亦是我的恩人,我自然是愿意的。不过他现在伤势很重,不能搬动,可否请大将军恩赐一处小帐,我让磐蛮兄妹照顾他即可。”
  大将军点点头,让他们直接去找霍副将就好。
  也亏得陶倚君这小半年来全力供应大营的伤药,还不计门户之见,传授了好些外伤治疗方法给两位郎中,否则大将军根本不会这么和颜悦色的跟她说话。
  陶倚君让磐蛮回去跟他阿妹一起照顾大郎和山石,自己则找人询问后径自去找霍副将。
  她找到对方的时候,霍副将刚好跟几位同僚说完话,人人脸上都是一片凝重,看得出战况不太好。
  远远看到陶倚君找过来,霍桐拍了拍同僚的肩膀,大步迎了过去。
  “大娘子辛苦了。”带着陶倚君到自己帐中坐下,霍桐让人送来热水,“先梳洗一下再说,还没用过饭吧?军中简陋,我让人给你熬了些粥热了个饼,你将就着吃一点再说。”
  霍桐也是满脸疲惫,眉心的皱纹都成刻印了。
  “适才大将军找了我去说话,但是很多事情我还弄不清楚,将军能说给我听听吗?”梳洗罢,陶倚君整肃了衣裙,挺直了背脊正对霍副将而坐。
  “那蛮人的身份你知道了?”不等陶倚君答话,霍副将捏着眉心继续道,“那人救了陶百户不假,但是他出现的地方和时间很让人生疑,所以也有人在怀疑他的动机,又有人说他是受你雇佣做事,因此上担心这事儿跟你有关系。”
  这话说白了,就是在暗指这个蛮人有可能是陶倚君跟关外蛮族联络的棋子,说不定救大郎也是他们的一个计划。
  “主要是兵器私流关外一事波及甚众,现在人人自危,也相互怀疑。”
  “大将军就看着这种情况蔓延下去?”
  哪怕不是兵家子,陶倚君也知道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只会让人心浮动,情况恶化。她就不信大将军他们还看不透这点。
  “这件事还得看骠骑将军如何处理,我们都只能听命行事。这事儿牵扯甚重,你还是要多加小心。”顿了一下,他又道,“牛家来人了,他家大郎君与我是好友,三郎也是跟着一起长大的,你可以信他。”
  霍桐的手在衣袖里握紧了拳头,克制住自己去碰陶倚君脸的冲动。他双目深邃,哪怕长相不如关内郎君俊俏,但是他双目凝视的时候,会让人觉得自己就是他眼中的全部。
  陶倚君都觉得自己是阅尽千帆了的,可在面对霍桐这种目光的时候,还是会心跳加速。只是她善于克制自己,稍稍侧头避过霍桐的目光。
  “大将军让我把山石带回去,将军觉得我该如何做才对?”陶倚君把自己跟大将军的交谈简单给霍桐说了一下,”现在虽然可以借他伤重不做决定,但是如果他顺利活下来,下一步该如何做才能保全他?”
  “大娘子是决定要保下他了?”
  陶倚君深吸一口气,点头:“有恩报恩罢了。他救了我大兄,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是敌方探子之前,我必须得保下他。”
  霍桐轻轻点头,陶大郎是直属他麾下,如果这个蛮人山石真的是无辜的,那么保下他也是应该,但若他是蛮人探子,那也就是手起刀落的事儿。这一点上他并不觉得有必要纠结,直接让人去传了他的话,让人在药帐侧后方再搭了个帐篷,只让陶大郎跟他在内养伤,照顾的人当仁不让是磐蛮兄妹。
  陶倚君没有在军中久留,到底她是女郎,一直混在男人堆里也不是个事儿。
  正好牛家的人来军中拜见大将军,顺带着就把陶倚君带回去了。
  来拜见大将军的是牛家三郎君。他跟霍桐果然很熟悉,两人说话也很轻松言言自在。陶倚君在旁边静默的看着,心里想着之前牛家三郎君的操作,心里有点疑惑。看他跟霍桐之间的关系,根本没必要通过她的手朝军中递消息,那么,那番操作是否有其他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输液完回家睡了一觉,起来感觉好多了,眼睛不会随时都在流泪,也消肿了很多,至少能睁开眼睛了。所以还是要去看医生,不能自己估计着折腾!


第二十九章 
  牛家三郎跟他的姓氏完全是两个极端。
  一提起牛字,首先想到的就是膀大腰圆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形象。但事实上牛三郎是个非常纤柔的少年郎,还有点雌雄莫辨的味道。他笑的时候嘴边有个浅浅的酒窝,眼尾微微上挑,像是潋滟了一湖的春水。
  漂亮的女人是老虎,漂亮的男人多半就是狐狸精了。
  看到他笑,陶倚君就心生警惕,瞬间打起十二万分的警戒。这牛三郎年龄比她大兄还年长,可看上去却十分稚嫩,完全的逆生长。就凭这点,此人必然妖孽。
  “大娘子好像对郜有点误解?”牛三郎靠在车厢壁,手中羽毛扇敲打着手心。
  陶倚君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手中的扇子一眼,心道此人真的有病,大冬天下雪还摇什么扇子,能挡风还是能遮雪?除了装AC外没有任何用处。
  要说霍桐霍副将是糙男人的代表,那么这位牛三郎就是典型的精致郎君的代表了。陶倚君也不是没见识的女郎,可在她的印象中,能比得上牛三郎风姿无双的,还真没有,就是这个姓,太让人出戏!
  “大娘子芳龄几何?来这边城真的是为了霍桐兄?”
  淦,此人如此八卦!手好痒!
  陶倚君垂头微笑,笑不及眼中。拢在袖中的手指绞在一起,心里再一次埋怨起大兄的口无遮拦,这下让她怎么说?否认?还是默认?
  好在牛三郎也没有追着问,轻生一笑,将话题转开。
  “来之前不知大娘子一手医术如此精湛,日后若是有事请托于大娘子,还望大娘子给郜几分薄面。前些日子我大兄得了一些少见的药材,回去后郜让人送与大娘子处。”看到陶倚君想要婉拒,他先抬手笑,“这药材也要落到识得药性的人手中才得用。我牛家能人很多,可偏偏没有识得药性的。”
  这话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但也没必要去追根究底。药材送来她收下,转头还个价值差不多的礼回去就行。她没有底蕴,也没有强悍的背景靠山,多个面子朋友也比多个敌人强。
  而且霍桐让她相信牛家,那么至少代表牛三郎不会在关键时刻捅她一刀。至于平时的言语刺探,她就当听不懂好了!
  牛三郎说了一路的话,陶倚君也就捡着几句不痛不痒的回答了,直到她下车,牛三郎都没有提一句关于那封信的事。
  “郎君,这位女郎看样子不是个好相与的。”驾车的健仆突然开口,声音低沉,“桐将军不会真的要跟她结秦晋之好吧?”
  “郎君的事情你关那么多作甚。”牛郜用扇柄敲了敲车辕,“这陶大娘子不是一般人家的女郎。之前让人去查了,现在可有消息?”
  “查过了,跟她说的一样。她是陶家的长女,她阿耶去夏逝于水患,三月后她阿娘就打算改嫁。她不愿意跟她阿娘一起过去就直接来边城找陶大郎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歆慕桐将军,这点就不得而知。”
  本来也是,一个闺阁女郎断不可能将歆慕谁挂在嘴上,陶大郎说的那些是真是假不重要,他只需要确定陶倚君兄妹俩没有捏造身世,没有通敌卖国就好。
  此后数日,牛三郎都没有来叨扰过陶倚君,只听老孟和卫老聊天时说起,牛三郎近些日子频繁出入县令府中,而后不久,县令着县衙衙役跟捕头们开始轮班在四个城门守卫巡视,进出城的盘查也更加严格。
  唯一算好的消息,就是大风雪渐渐停了。近三日只下了一场雪,前后不过两个时辰就停住。
  陶倚君寻了个出太阳的日子,领着人上了山,要去看年前种下的药材可还存活。
  走到山脚田垄边,看到有人在荒地上挖冻土。
  “天气还未回暖,老丈现在就开挖冻土能种什么?”
  “他们也是想要趁早春翻地,等到化冻之后就抢一季蔬果。这要是等藜麦成熟,家中非得饿死一半不可。”老孟在这里生活多年,这些人间惨剧也看过不少。
  “现在河面还没化冻,为何不去捕鱼?”
  “河中鱼小又难捕,也没有其他的杂粮野菜相佐。听人说,前儿就有俩孩童想要去河边捞鱼,结果双双落水被冻死。”老孟搓了搓手,叹息一声,“以前边城这边冬日人少,靠山上的野味和野菜也勉强能捱过一个寒冬。但去岁关内大水,多了很多流民过来,加之今冬大雪漫天,山林里的野味也难以寻见,这日子可不就过不下去了。”
  “还有,前几年虽然边关冬日也有战事,但是多少还有些私下里的牛羊肉交易,今冬说是要大战,边关闭了集市,那些蛮人小部落也迁到远处了,边城一个寒冬几乎没有进账,城内的消耗怕也熬不了多久。”
  陶倚君站在山腰朝远处看,只能隐约看到军营大帐的模糊影子,她沉吟片刻,转头问跟着出来的卫老,这仗还能打得起来不。
  “打肯定是要打的,不过主要对战的地方不在我们这边。”卫老消息灵通,对边关内外的局势分析也强得多,“那日牛家来人,还带了个消息过来,大娘子可是忽略了。”
  牛家来的时候,有人说骠骑大将军也到了边关,并且率了数万精兵强将,要跟蛮族来一场决战。
  陶倚君听了但没往心里去,她以为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大汉初立,国库空虚,也就这几年稍微有点进账了,但要想来一次大胜,起码还要等两三年才行。在她的打算中,两三年后的大战结束,她大兄便可解甲归田了。而在这两年中,她必须先要发展起来,至少要提供给大兄足够的支持。只有大兄手下兵士的装备好了,身体强健了,才可能多多杀敌,剿首多了才有军功可拿。这些装备,身体素质的提升,都是钱堆出来的。
  “那也就是说,就算开战了,我们这边也不会受到太大波及?”
  “照局势来说是如此,但是蛮人骑兵多,万一久攻不下转头来我们这里打秋风也是可能的。”
  陶倚君点头,心里有了点成数。
  “那西南侧的副营可有消息传来?”
  “七郎让人送了个口信过来,说是他们那边今日没有发现,那些南蛮的骑兵就好像全部撤退了似的,数日巡视都没有再遇见过。”
  陶倚君脑袋里面开始回想之前让卫老他们画的地图,根据地势特点,她让人在五个地方都修了木屋,说是要看守农田药田,其实暗地里还有岗哨的功能。
  “卫老,让他们每四个时辰换一个班,每个班两人到三人,不可怠忽职守。我担心就是这一两天的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补课小破站的跨年晚会,太燃了


第三十章 
  都说蛮人要打过来,说了一个多月了还没见影子,城里的人都放松了警惕,这几日除了城门还守卫森严外,城里走动的人都多了不少,还有些外出避难的也都陆续回来了。
  然而陶倚君却有不好的预感,加强了家里的守卫,还特意嘱咐老兵士们,如果出城去农庄巡视,必须要结队而行。
  上元节那日街上还有不少卖花灯的,虽然比不得关内的精致,但也很费了些心思,城里闹腾到快子时才安静下来。
  夜里丑时二刻,陶倚君倏然惊醒,跟她同时醒来的,还有守在她卧房外间值夜的阿甲。
  磐蛮前两日已经跟妹妹一起用板车把山石带回来了。山石命大,居然活了下来,但是身体差得不行,连翻身都做不到,还得要磐蛮帮忙。而且整日里昏睡的时间很长,清醒的时候说话也是断断续续的,一句话说长了都能断气的那种。
  看到磐蛮在照顾山石,晚上值夜的事情阿甲就揽下了。而公输韧另有任务,这些天一直跟他爷娘在旁边院子里的工坊里忙碌。
  陶倚君醒了之后快速的穿好外衫,选择的是男装,扎好了袖口裤脚,随时能跟人交手的那种。
  “大娘子,打过来了。”老孟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西门这边还不见贼子,听说南门那边吃紧,县衙的人和守兵已经过去了。”
  边城很小,守兵也不多,幸好城门的方位还算不错,蛮人攻过来最直接的就是袭击南门和东门。毕竟西门外直通大营,除非大营被端了,否则那些蛮人不可能绕路来攻。
  “公输家的人呢?”陶倚君拎了一把□□,外加一套特制的□□,将头发扎进盘进皮帽中,边说话边带着人往外走。
  “公输大哥和大嫂已经带着东西去了城门那里,五郎和他的兄弟去了西门。其他的人也都照着安排就位了。”
  陶倚君松了口气,让留守在府里的女郎们自己多加小心,小孩子则先被安排着进入了地窖中。
  “大娘子,让奴跟你一起去吧。”莫娘子手里拿着一把柴刀,也做的男人打扮。
  “莫娘子,你留下,府中还有老弱需要你看着。卫老也在府中,你听他吩咐行事。我此去不过是看看情况,你放心,我不会冲动的。”
  莫娘子还想说什么,被卫老喝住,让她先安排着后厨那边的活计。
  陶倚君出门走了没多远,牛家的护卫奔了过来。
  领头的是当初送信来的那个小管事。他看到陶倚君的打扮愣了一下,才说自己是奉了主家牛三郎的吩咐,前来帮忙守卫陶家的。
  “无须三郎君挂忧,我已安排妥当,管事还是回去守着三郎君的好。”
  陶倚君没有精力跟人废话,粗粗说了一句,便继续朝西门而去。
  南门那边现在虽然是蛮人攻击的重点,但是防御的重点也在那边,如果这时候蛮人分了其他小队来攻击另外的城门,很可能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边城还是太小,防御力量够不上四个城门同时守卫。并且陶倚君猜测,除了南门外,北门也是个防御重点,毕竟有钱的有权的都在北门附近。
  来到西门处,陶倚君发现很多男人都拿着家里的刀具沉默的聚集在城门内侧道路的两边。
  陶倚君没有多问,直接找了人上了城楼。
  原本她是不能上去的,城楼是防御重地,等闲人不可上去。但陶倚君事先有打点和准备,她亮出了县令大人的手谕,加上她一身的武器,也让人不由得多信她几分。
  “五郎人呢?”一上城楼陶倚君就在仔细看,除了有重弓的弓箭手外,还有很多执长矛的兵士也在列阵以待。
  “大娘子,这边。”耳中传来五郎小声的招呼,她循声看去,是在一处箭垛那里,五郎跟他一个兄弟扶着一张重弩,身边还摆放着一个陶罐。
  陶罐里盛放的是桐油,用破旧的布头裹上箭矢,再蘸了桐油,点燃后射出,就可让敌人陷入火堆中。但是这方法在平日还能有奇效,但在这大雪天里就很难获得想要的结果了。
  陶倚君擅长的还是药物方面,所以她这次让人带了一些药粉过来。这些药粉在杀伤力上没有之前的大,但是在阻敌方面优势不少。反正隔着城墙城门,不太可能会产生近身战,所以那些以前她恶作剧弄出来的痒痒粉啊,麻痹粉啊什么的,这个时候比□□起到的效用更大一些。
  但这药粉也有个局限,就是在敌人穿戴整齐的情况下不会起效,比如地方全身被铠甲包裹,药粉除非沾到脸上,否则不可能隔着衣服铠甲就生效的。她之所以这次用药粉,就是知道来攻城的蛮人骑兵是在跟大方城那边短暂交战后撤退迂回而来的。且蛮人不喜欢穿铠甲,药粉上身的几率大很多。再加上有火焰弹相助,只要被烧坏了衣服,再沾上药粉,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