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傅宠妻日常_轻歌-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观潮轻轻一笑,“只管放心。去练习骑射?”
  “好啊!”皇帝兴高采烈的,“一起去吗?”让太傅这时候进宫,为的就是这个,别人也能代替太傅指点,但是,他不习惯。
  “自然。”
  君臣两个一道去了练功场,消磨了约莫一个时辰,皇帝仍未尽兴,与几个专门招募进宫的小侍卫蹴鞠。
  孟观潮远远望着身法轻灵迅捷的皇帝,唇角徐徐上扬。
  皇帝的资质不错,而相较而言,习武更有天分。他指点人习武,亦是得心应手。至于其他,是摸着石头过河。
  不论皇帝、太傅,都是没二回的买卖,摊上了彼此,只能认了。
  回到府中的时候,将近戌时。
  慎宇迎上前来回话:“小的去问宁先生了,他老人家反问我,那是谁说过的话?
  “小的就又将您的话重复一遍。
  “他老人家又反问我,那是谁说过的话?荒唐。
  “小的行礼告退。
  “老人家让小的带上了二两密云龙。”
  语毕,他举了举手里用精致的茶罐。这茶是贡茶,产量极少,达官显宦都很少有机会尝到。
  不认账了。孟观潮缓步走向垂花门,取出一个药瓶,倒出一粒药丸,含入口中,咬开、咬碎,细细咀嚼。
  很苦。但这药对耳鸣好歹有些作用。
  慎宇在一旁瞧着,感同身受地苦了脸,费力地吞咽着。
  收起药瓶,孟观潮又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扁平小酒壶,喝了一大口酒。
  慎宇不自觉地跑题了:“爷,明儿还下雨么?”
  孟观潮没理会,又往前走了一段,微笑,“这小老头儿。”停了停,吩咐道,“茶收好,明日送帖子过去,休沐时我去宁府拜望。”
  慎宇称是,又问:“爷,明儿还下雨么?”
  孟观潮看他一眼,“下雨。来个炸雷,劈了你这嘴碎的。”
  慎宇又是笑又是头疼:虽说春雨贵如油,可对于四老爷来说,那就是磨人的软刀子。
  孟观潮去了母亲房里。
  太夫人一向是亥时左右歇下,如有例外,定是更晚。料定他还没顾上用饭,便让小厨房从速备出几道小菜,对他说:“在这儿将就着吃几口。回房后没人管得了你,保不齐就空腹歇下。”
  孟观潮从善如流,边用饭边与母亲闲聊,饭后回到房里。
  徐幼微还没睡,在寝室外间临窗的大炕上看书。
  他稍稍意外,笑一下,摆一摆手,示意她不用遵循虚礼下地行礼。
  侍书、怡墨从相随至廊间的小厮手里接过公文卷宗,放到炕几上,备好清茶。
  夫妻两个一左一右,各忙各的。
  徐幼微瞧着时间不早了,轻手轻脚地下地,转去洗漱歇下。
  躺在床上,不能入睡,记挂着他与宁家的事。按理说,到这时,已经有眉目。他说的是“最迟”明日给答复。
  直到孟观潮洗漱之后在身侧歇下,仍是了无睡意。
  “我看会儿书。”他问,“有光亮能睡着么?”以前长期在她床头留一盏灯,却不知如今怎样。
  徐幼微答:“可以。也并不乏。”
  孟观潮放下心来,倚着床头,闲闲阅读手中的书籍,是一位名儒新作成的,有必要过一遍。期间,他留意到,身边的人侧着身形,枕着一臂,不时看他一会儿。
  “有话跟我说?”他问。
  “嗯。”徐幼微点头。
  他扫完正在看的一页,折起一角,合上书,放到枕边,躺下后将她搂到怀里,“说来听听。”
  “……”徐幼微皱了皱鼻子,又鼓了鼓小腮帮,“说也是旧话重提。”
  孟观潮微笑,“宁老爷子的事儿?”
  “可以说么?”
  “事情过去了,不需再提。”
  她想一想,“是尽释前嫌的意思么?”
  “揭过不提而已。”他说。
  徐幼微思忖片刻,眉眼间浮现出笑意,“那么,明日午间,你抽空回来一趟。”
  “不用。休沐时我去宁家一趟就成,你师母又不是坐堂的大夫。”
  他是出于对师母敬重的好意,但意味的是,如果接下来的几日继续闹天气,他就要继续受罪。徐幼微问道:“那么,明日还会闹天气么?”
  “……”孟观潮有点儿恼火,更多的是好笑。
  徐幼微晓得不需问第二遍,便只是看着他,等着他回答。
  孟观潮却说:“我真该去钦天监当差。”观不了天象,但测得了天气。
  又等了等,他仍是没正面回答。她蹙着眉,心绪复杂地看着他,着急、沮丧,想换个方式委婉地追问,一时间又想不出,便又多一份对自己的懊恼。
  孟观潮见她双唇微启,欲言又止,复杂的表情、纠结的心思一目了然。
  如此,才是至为鲜活,离病痛更远的幼微。
  他欣喜不已,凑过去,亲了亲她的唇。
  徐幼微一惊。有着前世的经历,她很清楚男女之事,只是,相关记忆让她厌恶,此刻,便下意识的抵触,想躲闪。
  但是,她在那瞬息间意识到,他的举动是那么自然,是因喜悦而起。
  她气恼,他高兴。在高兴什么?
  至于孟观潮,轻吻之后,似是也被自己这举动惊到了,飞扬的剑眉一扬,随后,笑了,现出雪白的牙齿。
  那笑容,有着这大男人不该有的单纯、满足。
  徐幼微看呆了。


第10章 
  笑意在他唇畔收敛,却到了亮晶晶的瞳仁里。见她呆头鹅似的,索性搂紧些,唇再一次按到她唇上。
  仍是轻柔的,停留的时间稍稍长了一点儿。
  徐幼微轻轻打了个颤,竭力控制着,没动,低眉敛目。
  孟观潮低头看她,片刻后,好似很怀念之前尝到的甜头,这会儿要继续找补似的,温润的唇一下一下地亲着她额头、面颊。
  这般亲昵的举止,他居然给她一种有一搭没一搭的感觉,仿佛这只是他随意拿来消磨时间的事由。
  她面颊烧得厉害,也因羞窘生出些许火气,“怎么欺负人还三心二意的?”
  孟观潮低低地笑出来,拉开些距离,揉了揉她的小脸儿,“这都瞧得出来?”
  她别转脸。
  他又笑,又揉她的脸。
  “……”徐幼微慢腾腾地背转身,“今日不想再与你说话了。”
  他轻轻地笑着,转身熄了灯,把她带回到怀里,拍抚着她的背,“睡吧。”
  说起来,好心情之于病痛,真有缓解的作用。
  今夜,定能安睡到天明。
  。
  转过天来,宁夫人登门,至午后,孟观潮不曾回来。
  到底是拗不过他。徐幼微与太夫人、宁夫人相对苦笑。
  昨日孟观潮与宁博堂那档子事,宁夫人也没瞒婆媳两个,当笑话讲了。
  徐幼微这才明白,孟观潮为何说是揭过不提。
  太夫人则道:“难为宁先生了。”亏观潮做得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却要人把话收回去,换在以前,宁老爷子定要当场发火,这次用不认账的态度应对,已是最大限度的迁就。
  思及此,她不由握了握儿媳的手,笑。此事,这孩子功不可没。又说笑一阵,她起身回房,让师徒两个说体己话。
  侍书、怡墨也带着小丫鬟行礼退了出去。
  宁夫人坐到徐幼微近前,端详了好一阵,红了眼眶,“你最难捱的时候,我也帮不了你,甚至不能时时探望。”
  “师母,”徐幼微微笑,“什么最难捱啊,那时神志不清,您来了,我也不认得。”
  “话虽如此,到底是我们不够周到。”宁夫人哀伤地摇了摇头,“你师父那个脾气,我真左右不了。收到你的信,我就劝他主动邀请观潮见一面,把话说开,他偏不肯。那个犟脾气,着实能把人气死。”
  “瞧您说的。”徐幼微笑开来,“他们之间的事,随他们去,您照旧让我烦着黏着,我就知足了。”
  宁夫人满含怜爱地握了握她的手,念及一事,轻声问道:“你先前那几个陪嫁的丫鬟去了何处?那两次给你诊脉时见着了,这次却是一个都没看到。”
  这事情,李嬷嬷已经跟她说过。徐幼微娓娓道:“都是打心底关心我的伶俐人,只是,四老爷说她们服侍的过于周到,反而不好,便请我婆婆另外给她们安排了差事,换了得力的人过来。
  “如今她们在别院,帮我婆婆打理着不少事情,拿的是管事的月例。我想着,这样也好,几时得空了,见一见,说会儿话就行。眼下跟前的人,真是没得挑剔。”
  宁夫人放下心来,“原来如此。先前还以为……不是我说,观潮那脾性,真让人觉得,没有他做不出的事儿,只看他想不想罢了。”
  徐幼微只是笑。先前,她也担心过的。对孟观潮而言,这世间似乎只有两种人:在意的,不在意的。在意的,善待;不在意的,随心发落。
  之后,宁夫人给爱徒把脉,末了道:“观潮对自己没辙,对你用的法子倒是得当。不需用汤药,勤走动、多吃饭就好。”
  徐幼微莞尔,“您总是向着他的。”在以前,师母提及他,褒奖居多。
  “本就是站在哪儿都不容易的一个人。”宁夫人颇为感慨,“我只能远远地瞧着,偶尔能帮衬的,不过是微末小事。”
  是啊,女子能力有限,师母所言,何尝不是她的感受。
  宁夫人担心爱徒疲惫,过了一阵子,便与之约定下次相见的时日,起身去了太夫人房里,闲话一阵,道辞离开。
  。
  原本晴朗朗的天,近黄昏时骤变,没多久就下起了雨。
  这是早已料定的事。时间久了,磨折也便成了习以为常的事。
  孟观潮回府,当即就有管事来禀:“徐二老爷来了,说如何都要等到您。”
  沉了片刻,孟观潮举步去了花厅。
  徐二老爷徐如松,这次过来,不是为了父亲起复,而是为了西北两个总兵发力弹劾之事。
  他与父亲都认为该当机立断、兴兵剿灭。
  于是,坐在一处,孟观潮听着徐如松在跟前高谈阔论、纸上谈兵。
  那情形,可真是秀才遇到兵。
  他懒得应对,心累得很,那厮却反复游说。
  孟观潮也真是服气了:战事到底是什么?徐二见过么?
  车轱辘话来回说,只是在劝他率兵出征。
  他已有先招,不可对外人道。可徐家老太爷、徐二却逼着他说出个原委,如此才能心安,如此才能理直气壮地出现在人前,不然,就会觉得没来由地矮了别人三分——徐二如是说。
  矮三分?酸腐愚昧的父子二人,趴地上任人踹才好。
  ——耐着性子做着聆听的样子期间,他想着有的没的,消磨时间。
  孟观潮惜字如金,徐二老爷是知道的,却没想到,能到今日这个地步:你说的口干舌燥,他回以的只有淡淡一瞥,或是一个抬手示意喝茶的手势;相同的一句话,你倒腾多少遍,他回以的只是爱答不理的一句“听到了”。
  真要把他活活气死。
  逗留时间已经太久,必然是无功而返。
  算了,这混帐还是留给老爷子唤到跟前儿上火吧。
  徐二老爷起身道辞,有意道:“叨扰太傅多时,对不住了。”
  “客气了。”孟观潮起身送客。
  往外走的时候,徐二老爷问道:“幼微怎样?”
  “还好。”孟观潮说。
  徐二老爷端详他片刻,迟疑着,到底是不阴不阳地笑道:“不采纳我们的谏言也好,不妨跟幼微好好儿过日子。”
  “谢了。”
  “……这话我本不该说,但背后的意思,你得明白。”
  孟观潮漫不经心嗯一声。
  “留步。”徐二老爷的火气上了脸,“告辞!”
  孟观潮在廊间停下脚步,示意谨言送客。
  入夜回到房里,看到幼微正倚着床头看书。说不出原由,但只看到这样的情形,心头便只有喜悦。
  他什么都没说,洗漱后,取下她手里的书,随意放在一旁,转而熄了灯,再转回身,抱着她,轻吻一下她额头。
  她却像是有些不高兴了,慢吞吞地翻了个身,背对着他。
  他莞尔,凑过去,寻到她的手,握在掌中,“睡吧。”
  她轻轻地嗯了一声,小手并没挣扎。
  是习惯了吧,心里一面清楚,她是自己钟情的女子,另一面又总记挂着她的病情,所以,到了这般亲近的程度,也生不出半分邪念。
  但是,正常么?
  孟观潮思忖着,用她的小手蹭了蹭自己的下巴。别是被朝政闹成柳下惠了吧?坐怀不乱是好事,但连自己钟情的小妻子都没心思碰,就有些要命了。
  他蹙了蹙眉,又用她的手蹭了蹭自己的下巴。


第11章 
  阴天、下雨的连闹了三日,总算是恢复了晴好的天气。
  徐幼微长长地透了一口气。要不然,看到孟观潮,总少不得担忧着急,心里一股子无名火。
  他休沐前一日,午间,坐到餐桌前,徐幼微一看菜色,便觉与平日不同,举筷尝了尝,十分可口。
  她心头讶异,问一旁的李嬷嬷:“是府中厨房做的饭菜?”
  李嬷嬷笑道:“是。厨房里添了四位大厨,两位服侍太夫人的膳食,两位服侍您的膳食,从您二位喜欢光顾的酒楼请来的。奴婢也是刚知道,是四老爷吩咐谨言去办的。”也是到今日才明白,那日四老爷为何骂自己缺心眼儿。
  徐幼微险些额头冒汗。
  她喜欢吃广德楼、飞鸿楼的饭菜,两个酒楼都是帝京的老字号,平日里客似云来,撑门面的,主要就是主厨绝佳的厨艺。
  眼下倒好,他把两位大厨请来孟府,酒楼的生意定会受到影响,更主要的是,去那里的宾客,非富即贵,知晓怎么回事之后,少不得又要明里暗里数落他。
  “四老爷怎么会知道的?”徐幼微问道。
  李嬷嬷道:“谨言去问了您的陪嫁丫鬟。”
  徐幼微无奈地笑了笑。
  同一时间,太夫人也在对着面前的美味佳肴无奈地笑,“这个老四,生怕没人数落他不成?”
  只是,已然如此,只能接受。
  到晚间,孟观潮先后见到母亲、妻子,发现她们神色一致:有些别扭,为每日大饱口福高兴,又担心他要被人念上许久。
  他与母亲一通打岔,便回了卿云斋。
  洗漱时,徐幼微拿着帕子站在一边,看了他一会儿,笑道:“你这脑子……到底怎么想的?”
  孟观潮仔仔细细地清洗双手,“寻常食材,没有不好吃的,只有手艺不对路的厨子。我总不能一日三餐都给你和娘到酒楼定席面,索性把厨子请来家中。”
  “他们愿意来么?”
  “自然。”他笑微微地看她一眼,“孟府这门第,不委屈他们,银钱上也不会亏待。说白了,在酒楼不也是给官宦商贾做菜。”停一停,问她,“不挑食了吧?”
  徐幼微心里暖暖的,笑着点了点头,又道:“只是担心你。过不了两日,就该有人说你的不是了。”
  “习惯了。”他接过帕子,擦净手。
  “我去给你沏杯茶,想喝什么?”
  “宁老爷子赏了二两密云龙,一起尝尝。”
  “好。”徐幼微走出去几步便停下,不好意思地回身望他,“都没顾上问,你吃饭了没有?”
  “吃过了。”孟观潮一笑,“原冲找我有点儿事情,在他家吃的。”
  原冲,当朝五军大都督,与他年纪相仿,二人是在征战期间成了莫逆之交。徐幼微清醒过来之初,原冲的母亲曾来探望。
  密云龙这样的茶中珍品,徐幼微自是用心对待,沏好茶转回来,他已坐在临窗的大炕上,炕桌上一摞公文卷宗。
  喝茶时,徐幼微说道:“上次原老夫人过来,提起原大人的亲事,好一番叹气,说拿不准自己的儿子在想什么。”
  孟观潮牵了牵唇,“原冲想娶自己看中的,偏生公务繁忙,又不喜参加宴请,更不愿意相看闺秀。没辙。”
  徐幼微失笑,仔细回想,前世的原冲与他一样,始终孑然一身。
  喝完茶,她知道他要处理公务,便去沐浴更衣,早早歇下。
  第二日,徐二夫人来了。这一阵,她三两日便过来一次,并不是因为关心侄女。
  孟太夫人与徐家的小五,都有着倾城的美貌,而她似乎八字与美人不合,瞧见她们,就满心都是妖孽、祸水之类的字眼,连带的开始反感。
  孟太夫人就不用说了,凭一己之力,在豺狼虎豹齐聚的孟府走到如今,手段厉害得吓人。明知不好惹,这两年,她还是明里暗里的招惹过孟太夫人,横竖对方不会计较,她也就乐得怎么舒坦怎么来。
  至于家里的小五……不声不响的,却结结实实的折腾了孟观潮两年,是孟家母子二人的灾星,却是徐家的福星。
  这孩子,十二三岁起,就能凭着一张脸在京城横着走,何况很有些才情。
  孟观潮看中她,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为了这么个病西施,他似乎没有不能忍不肯做的事——好些佳话,放到孟四那份儿深沉的情意跟前,真不够瞧的。
  女儿羡慕小五,她则有些妒忌妯娌——只因为有个貌美的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