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后贵女专注打脸-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了。”
  谢氏还能说什么。
  徐琳琅的话已经很清楚了。
  她会经营田地铺子。
  她能存下银子。
  谢氏拿来阻止徐琳琅要庄子铺子和租子的话都被挡了回来。
  此时,若是再推三阻四下去,倒是会引得徐达怀疑起她的居心来。
  不过,电光火石之间,谢氏还是抓住了徐琳琅的漏洞。
  “那既然你有五千两银子,为何说你没有银钱买衣裳。”谢氏开口问徐琳琅。
  这乡下丫头,明明有五千两银子,还来这里说她没钱买衣裳,这不是存心要来徐达跟前告状吗。
  徐琳琅望了徐达一眼,又看向谢夫人,眼眶泛红,声音已然哽咽:“那是我娘亲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我怎能,我怎能因为一时拮据便动用那些银子,我娘亲对我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这银子。”
  “这五千两当然不能动,不过,这五千两存在钱庄也有利息吧。”谢氏继续追问。
  谢氏的意思是让徐琳琅动用利银来置办衣裳首饰了。
  徐琳琅将头低了下去。
  谢氏心底升起一阵快意,不过是个孩子,竟然和她斗,还太嫩点儿了。
  “父亲,我不要田契和地契了。”徐琳琅并不回答谢氏的问题,而是看向徐达。“那我日后便拿这五千两银子养活自己了,倒是也能应付花用。”
  徐达的心头涌上了一阵羞愧,女儿千里迢迢来到国公府里,竟然要靠她母亲留给她的银子养活自己。
  因着谢氏的话,徐达方才也认为太早将铺子田庄租子直接交给徐琳琅,保不准会让她沾染上不好的习性,可是此时徐达醒悟了过来。
  照今日谢氏处处推阻的样子来看,日后琳琅从她那里拿银子怕是不易。
  徐达也不是一味的凡事不上心的。
  “将田契和地契给了琳琅吧。”徐达看着谢夫人说道。“左不过迟早都要给的,她早些学些经营打理也是好的。”
  徐琳琅继续问道:“那租子我是自己拿着还是交给母亲。”
  她今天可得把话问清楚,让父亲将这些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不然谢氏不知要如何做文章呢。
  徐达给了准话:“田契和地契都是你的,租子自然也是你的。”
  徐琳琅福了一福:“那琳琅便谢过父亲母亲了,也劳烦母亲将田契和地契拿了给我罢,还有那前两月的租子。”
  谢氏忍着肉痛回去取了田契地契和五百两银子,当着徐达的面交给了徐琳琅。
  丽景苑内。
  谢氏大发雷霆,茶盏又碎了一地。
  那可是南市街最好地段的几间铺子啊,就这样给了那个乡下丫头,谢氏实在是心有不甘。
  还有京郊那处田庄,那可是魏国公府所有田庄里最好的,就这样就给了那个乡下丫头。
  那乡下丫头得有这么大的福气受得住这些东西才行。
  自从两个月前拿到了徐琳琅的田契和地契,谢氏便将徐琳琅这些田地铺子握在手里,每月便能有二百多两的租子。
  谢氏再从自己的账上拿出二百多两,每月便能拿五百两补贴娘家。
  谢氏的娘家姐弟三人,谢氏有一长姐和一幼弟,都是一母所生。
  谢氏和自己的长姐不睦,二人处处争抢,亲姐妹竟然相处成了对头。
  不过二人倒是有一处相同,便是都颇为疼爱自己唯一的弟弟,
  谢家败落,姐妹二人不知道从夫家往母家拿了多少银子。
  谢氏如今贵为国公夫人,身份虽然高贵,却过却不及自己的长姐银钱宽裕。
  谢氏的长姐当初嫁的是个商人,谢氏瞧不上起身为商人身份低贱的姐夫,更是看不起嫁做商人妇的长姐。
  商人的身份是低贱,可是却不缺银子。
  谢氏原本以为自己比长姐嫁的好,从此就能把长姐踩在脚下,可是后来,谢氏却发现自己想错了。
  谢家败落之后,嫁给商贾的长姐每个月能往娘家拿回四百多两银子,而嫁给魏国公的谢氏却只能拿回二百多两银子。
  如此一来,谢家自然是更看重嫁给商人的姐姐了。
  比长姐往娘家拿的银子少成了谢氏的心头痛
  自两个月前,谢氏拿了徐琳琅的田契地契并收了租子之后,
  便将收来的二百多两租子并着自己原本给娘家的二百多两并在一起一同拿回娘家。
  如此一来,谢氏每月便能往娘家拿五百两,比她长姐多出一百两。
  因着这个,谢氏的母家这两个月对她颇为上待。
  谢氏压了她长姐一头,心里好不畅快。
  现下,徐琳琅借着徐达的势,要回了田契地契,一并让徐达挑明了,那些租子日后也是徐琳琅的,便让谢氏有几分措手不及。
  往娘家拿的银子,涨起来容易,降下来却难。
  因着每月拿回五百两,小谢氏在娘家赚足了脸面,可是一旦又给成了二百来两,母亲、弟弟和侄子定然都会不高兴。
  谢氏的头疼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抱走我吧。


第16章 十六
  拿回娘家的银子不能少,这样一来,只好从自己的银子里再扣下二百多两了。
  谢氏每月的进账都是有定数的,这以后每个月要给娘家拿去五百两,这样一来,谢氏自己和徐锦芙、徐锦薇便得少花用一些了。
  算了,少花用就少花用吧,娘家要紧。
  谢氏怨恨上了徐琳琅,说起来这件事都怪那个乡下丫头,明明有五千两银子私房,却还对那些田地庄子揪着不放。
  谢氏心里盘算着,若是自己能使些手段,将那五千两银子要过来,到时候,便想给母家多少便给母家多少了,何需扣扣索索每次只给二百两。
  有道是,财不外露,既然是她徐琳琅自己露了富,就别怪自己不客气。
  不过眼下国公爷已经知道了那丫头有五千两银子,自己便需先按捺一段时日,等到那丫头处处出错,国公爷厌烦了她,自己在下手不迟。
  反正那丫头也说了,她可不会随便将这五千两银子花用出去。
  思及此处,谢氏气顺了许多。
  还有,那乡下丫头能死皮赖脸把庄子铺子要过去,她也得有那打理的本事才行。
  魏国公府的庄子铺子,可不是濠州那一亩三分地那么简单好管。
  “周嬷嬷。” 谢氏唤了周嬷嬷。“你出府一趟。”
  主仆二人耳语一番,周嬷嬷匆匆忙忙的出了府。
  芷清苑内。
  徐琳琅将几张田契地契和那二百两银子摊开放在面前的梨花小榻上,这几张房契和地契都是新制成的,墨香味还未散去,房契和地契的落款处,俱写着徐琳琅的名字。
  可见之前徐达将这田地铺子指给徐琳琅的时候,已经打发人去官府办好了所有文书。
  徐达的疏忽之处,便是让主母谢氏将这些田契和地契交给徐琳琅。
  徐琳琅瞧着眼前写着自己名字的房契和地契,还有那五百两银子,心里十分畅快。
  她自己的东西,纵然是一个半个子儿,也不能便宜了谢氏。
  “小姐,老奴帮你将这些田契地契和银子收起来吧。”苏嬷嬷眼睛尖,一进屋子,就瞧见了徐琳琅面前的田契地契。
  苏嬷嬷在芷清苑当差当的很是顺意,这位主子没什么脾气,所有的财物都交给她打理,苏嬷嬷从中捞了不少油水。
  毕竟,徐琳琅可是从来都不计数的,她拿走几件,那丫头定然也是不知道的。
  “苏嬷嬷先不必收了,明日我想拿着这些去铺子和庄子上瞧瞧。”徐琳琅这次倒是拒绝了苏嬷嬷。
  苏嬷嬷的脸色暗了暗,她方才刚在谢氏处得知了徐琳琅有五千两银子,心里本就有些气,这乡下丫头,竟然从来没将这五千两银子告诉过自己。
  苏嬷嬷有些恼徐琳琅,既有五千两银子,也该先告诉自己,待自己得些油水后再告诉夫人不迟,现在纵然是自己知道了那五千两银子在何处,不过是白费些功夫。
  “去瞧铺子便去瞧铺子,哪里用拿着田契地契,还是老奴给小姐收起来罢,免得小姐丢了。”
  苏嬷嬷说着,手已经伸了过来
  谢氏嘱咐了苏嬷嬷,定然要将徐琳琅的田契地契帮着收起来。
  若是田契和地契在苏嬷嬷手中,若是得了机会,谢氏也是有机会能够拿回来的。
  徐琳琅眼疾手快,还没等苏嬷嬷的手碰到那些田契地契,就已经将几张纸归做一处,放在了胸前。
  苏嬷嬷恨不得伸手去夺,不过终究是不能。
  徐琳琅已然岔了话题:“嬷嬷明日和我出去瞧瞧那些铺子田地吧,还有,明日把秋檀那丫头带上,我瞧着秋檀颇有些力气,明日带着她帮我和嬷嬷拿东西。”
  “小姐年纪轻,还是老奴帮你收着这田契地契吧。”虽然徐琳琅岔开了话题,苏嬷嬷可没忘了要紧事。
  谢氏可是再三叮嘱过。
  徐琳琅偏不让苏嬷嬷如意:“我刚得了这田契地契,还没焐热呢,我得抱着它们睡一宿才行你呢。”
  苏嬷嬷无奈:“那老奴便先告退了。”
  苏嬷嬷走出里屋,恶狠狠的往地上啐了一口:“什么玩意儿,没见过世面的东西,抱着睡,怎么不吃到肚子了。”
  骂完,气势汹汹的回了自己的屋。
  上一世,人人都以为苏嬷嬷带徐琳琅忠心不二,细心周到,都认为徐琳琅理应厚待苏嬷嬷,后来徐琳琅知道了苏嬷嬷的真面目,却也奈何不了苏嬷嬷了。
  毕竟这些年,苏嬷嬷的差,当的可是毫无差错,徐琳琅若是处罚了苏嬷嬷,定然会被全应天府的人所唾弃。
  这一世,徐琳琅是打算好好“厚待”苏嬷嬷。
  翌日,徐琳琅起了个大早,带了苏嬷嬷和秋檀出府。
  苏嬷嬷一肚子怨言,平日里在芷清苑内,徐琳琅不做主,唯她一人独大,每日里纵不至于睡到日上三竿,却也能比别的下人晚起两个时辰。
  苏嬷嬷已经很久没起过这般早了。
  “嬷嬷,我们先去瞧瞧京郊的田地。”徐琳琅和苏嬷嬷说了第一个行程。
  苏嬷嬷没什么兴致,却也只能应了。
  去往京郊的路途颇远,且越往后走,便愈发的颠簸。
  马车行了好久,才走到了京郊的庄子处。
  徐琳琅一下马车,一股泥土香气混合着庄稼香气铺面而来。
  远远望去,田地碧绿无边,泥土黝黑,果真是极好的田地。
  徐琳琅带着苏嬷嬷和秋檀向庄子里头走去。
  “你们的李庄头呢。”徐琳琅问了一个妇人,妇人朝南指了指,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正躺在南边屋子的躺椅里,好不舒坦。
  徐琳琅走了过去:“先生可是这个庄子的李庄头。”
  “正是,你找本庄头何事。”李庄头听是一个小女孩声音,并不放在心上,慢慢悠悠的坐起身来,见眼前的小姑娘衣着华丽,转眼转变了态度:“不知是哪家小姐,到我这庄上何事。”李庄头立刻换了恭敬的语气。
  “我是魏国公之女,父亲将这处庄子给了我,我今日特来巡看一番。”徐琳琅答道,暗叹这庄头变脸之快。
  “原是新东家,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庄头倒也不怀疑徐琳琅说的话,他昨天就收到了谢夫人身旁周嬷嬷的传话,说是国公爷将这庄子给了刚从濠州来的大小姐。
  李庄头是魏国公府所有的庄子的庄头中办事最机敏的一个,深得谢氏器重。
  这些年,李庄头为谢氏出了不少主意,使得谢氏能够从所有的庄子的收成上得些好处。
  昨日,周嬷嬷过来给李庄头传话,让李庄头可得好好“帮着”徐琳琅打理好这处庄子。
  “李庄头陪我去瞧瞧这些田地庄稼罢。”徐琳琅开了口。
  李庄头陪着笑忙不迭的陪着去了。
  徐琳琅走在前面,李庄头和苏嬷嬷紧跟在后。
  “李庄头,我瞧着这处庄子的土地好,庄稼也长得不错,想必每年的收成都不错吧。”徐琳琅边瞧着地里长势极好的庄稼边问着李庄头。
  李庄头满脸堆笑,殷勤的答着:“这是魏国公府最好的庄子,收成自然是不错。”
  徐琳琅点了点头:“庄子收成不错,可见李庄头确实费了不少心。”
  李庄头却连连摆手:“小姐,这我可不敢当不敢当,庄稼收成好,得亏了这地好,小的没什么功劳。”
  “李庄头过谦了。”徐琳琅环顾了庄子一圈,边走边问道:“李庄头你说说,我们这庄子今年能够收多少银子。”
  李庄头面露难色,道:“小姐,我们庄子,今年怕是给小姐交不上银子了。”
  “这是何故?”徐琳琅不解问道。
  李庄头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来:“小姐有所不知,我们庄子每年能够收八百多两银子,可是却给东家交不上多少。”
  “这其中的缘由可就多了,这一则,几年前开这庄子上的田地的时候,大动土木,可是花了不少银子,这开地花的银子,现在还欠着呢。”
  “这二来,这庄子开了以后,为了能够多产粮食,又是开渠,又是上粪,这便又是一大笔开支。”
  “原本,这几年的收成也能把这开地养地欠的银子还上,可是偏偏前两年年景不好,这大前年遭了雹灾,前年遭了水灾,不但颗粒舞收,还把种田花进去的银子赔了进去。”
  李庄头一脸诚恳的看向徐琳琅:“所以啊,大小姐,我们这庄子现在还欠着两千多两银子,这可得还上个两三年才能还完。”
  徐琳琅皱了皱眉头:“按照李庄头说的,那这庄子这两年,是收不上来银子了。”
  李庄头无奈道:“可不是,别说是收银子,别再有新欠的银子便算是好的了,小姐,小的这就把账本拿来给您瞧瞧。”
  徐琳琅摆了摆手,道:“不必了”。眉头却皱的更紧。
  李庄头心里得意,不过是骗一个丫头片子,哪里能难得倒他,不过李庄头面上却是一脸无奈:“小姐,小的也是没有办法啊,人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过,只要小姐你一句话,今年收了银子,我便先把银子给小姐送去,至于那些帐,就先欠着吧。”
  徐琳琅沉着一张脸,摇了摇头:“既收了银子,自然是该先还账。”
  李庄头向徐琳琅拱了拱手道:“小姐深明大义,小的佩服。”
  徐琳琅又一言不发地带着李庄头、苏嬷嬷和秋檀在庄子里逛了一圈,再不多说什么,便带着苏嬷嬷和秋檀打道回府了。
  马车上,秋檀瞧着徐琳琅紧皱的眉头,心里一阵难过,唉,这大小姐过的也不如意啊。
  入夜,丽景苑内。
  苏嬷嬷绘声绘色地给谢氏描绘着徐琳琅听到庄子这两三年都收不到银子消息后的脸色。
  谢氏、徐锦芙和周嬷嬷听了,笑的前仰后翻。
  徐锦芙笑的肚子都疼了:“那乡下丫头也太蠢了,她以为她拿上田契地契就能收上租子吗,哈哈哈。”
  苏嬷嬷又开了口:“今天这才是看了庄子,明日那丫头去瞧了铺子,不定要怎么哭呢。”
  丽景苑内又是一阵夹杂着嘲讽声的欢声笑语。
  芷清苑内倒是冷清。绮春绮夏已经回丫头房了。
  徐琳琅一个人点着一盏灯在瞧着一本厚册子。
  秋檀躺在床上,想起徐琳琅白日徐琳琅紧皱的眉头,满腹的不放心。
  这大小姐也不容易,这院子里没人听她的,好容易得了个傍身的庄子,还收不上银子,唉,真是当小姐也不容易啊。
  秋檀翻身下床,去给徐琳琅砌了一盏红枣银耳茶。
  秋檀走入了徐琳琅的内室,将茶放在徐琳琅手边的案子上。
  徐琳琅对秋檀进来并不意外,道:“你倒是比绮春绮夏有心。”
  秋檀想安慰安慰徐琳琅,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憋了半天,只蹦出来一句:“小姐,你别难受。”
  徐琳琅看着秋檀满脸的关切,却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你这般担忧,可见我装的还不错。”徐琳琅拿起秋檀端进来的红枣茶,呷了一口:“你不必担心,我自有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我太需要你们的收藏了。
  感谢“皮皮熙”扔了1个地雷。
  感谢“激情与年龄无关”扔了1个地雷。
  感谢“19579251”给我灌溉营养液5瓶。
  爱你们。


第17章 十六
  翌日一大早,徐琳琅又带着苏嬷嬷和秋檀出了府,去了铺子所在的南市街。
  苏嬷嬷起了个大早,起床气还未散去,不禁在心内咒骂起徐琳琅来。这个乡下丫头,真是没见过世面,刚收到田契地契就着急去看,行事做派,一幅小家子气。
  这马上就到徐老夫人寿宴了,她这整日里的,不是看那些无用的书,就是出府看她的田地庄子。
  锦芙小姐饶是那般出挑都准备了好久,而她什么也不懂还半点儿不上心,这样下来,到了徐老夫人寿宴那日,她就只有丢人的份儿了。
  徐琳琅出府出的早,南市街大部分商铺还没有开门。徐琳琅便带着苏嬷嬷和秋檀在应天府有名的周记食肆用了早膳。
  待到所有商铺都开了张,南市街便繁华热闹起来,行人熙熙攘攘。经商做买卖,讲究的是人稠物穰,毫无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