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后贵女专注打脸-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琳琅露出了一个坚定的微笑,对徐达道:“父亲放心,无论身处何地,女儿都会照顾好自己过的幸福,濠州远不及边境过的苦,边境那么大苦父亲都受的,女儿有什么受不得。”
  语罢,徐琳琅坚定的转过身,走出魏国公府。
  徐琳琅身后,徐达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已是老泪纵横。
  皇后向来待徐琳琅不薄,徐琳琅去皇后宫中向皇后辞行,马皇后满眼热泪。
  马皇后正真心的喜欢徐琳琅,在马皇后心里,徐琳琅是太子妃和皇后最合适的人选。
  当初,没有给朱标选定太子妃,就是为了等徐琳改变主意,可是马皇后知道,缘分这种事情,是强求不来的。
  所以,当朱棣求娶徐琳琅,马皇后从来没有想过为难,只是想考虑考虑徐琳琅的意思。
  知道徐琳琅愿意,马皇后也愿意成人之美,丝毫没有因为徐琳琅不愿意嫁给太子而要嫁给朱棣而心生不悦。更没有因此而记恨朱棣。
  马皇后,的确是有一国之母的胸襟。徐琳琅也是打心眼里敬佩马皇后。、
  马皇后拉着徐琳琅的手叹息:“琳琅,当初让你嫁给老四,是因为姨母心里明白,老四是个好孩子,你又最是会经营,你嫁给他,受不了委屈。”
  “谁知道会出了这样的事情。”
  “姨母现在只是后悔,当初没有硬是下上一道懿旨,让你做太子妃。”
  “若是你做了太子妃,就不必去濠州受那样的苦楚了。”
  徐琳琅安慰马皇后道:“皇后娘娘并没有做错什么,人无论是选那条路,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福气,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坎坷。”
  “遇到福气的时候没有觉得怎么么我会遇上这样的事情,遇上坎坷的时候也不该想怎么偏偏是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况且,去濠州在琳琅心里,并不算是苦事,琳琅自小在濠州长大,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皇上让王爷和臣女去的是濠州而不是北境那样的苦寒之地,已然是福气了。”
  徐琳琅的豁达让马皇后动容,冯城璧也过来向皇后娘娘辞行了,冯城璧哭的像泪人,说的都是去了濠州以后贫苦,日后该如何过。
  马皇后硬是悄悄塞给冯城璧一对玉耳坠,说是备不时之需。
  现在徐琳琅过来,没有丝毫的抱怨,说的都是让皇后放心的话。
  皇后从袖中掏出了一只玉镯,道:“皇上不让你们带旁的财物,这镯子是我给你,你拿着,你放心,若是朱重八那个老顽固追究起来,他也不敢拿我怎么样。”
  徐琳琅并不推脱,徐琳琅深知,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在不是逞能的时候,此去濠州,山高路远,去了之后,衣食住行,样样需要重新打理,自己和朱棣还要照料老六和老七,有了这只镯子,便省去了半年的功夫。
  徐琳琅正收下了镯子,就见朱元璋走到了皇后殿中。
  想必这一幕,恰是已经入了朱元璋的眼。
  朱元璋走到了马皇后和徐琳琅的身前,马皇后已经是全身戒备要和皇上吵上一架的样子。
  朱元璋开了口,却没有提这个镯子半个字,朱元璋对徐琳琅道:“琳琅,其实你不必跟着老四去濠州受苦,是老四他咎由自取,你却是没有什么过错,朕心里分的明白。”
  徐琳琅暗想,朱元璋心里也该分的明白朱棣根本没有过错,他分的最明白的是一个不是太子的皇子的出色是福还是祸。
  徐琳琅对朱元璋并没有怨恨,朱棣也没有,她们夫妇早已商议过,站在一国之君的角度,父皇如此做事,并无过错。
  徐琳琅朝朱元璋行了一礼:“父皇,自古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燕王殿下的荣光就是臣女的荣光,燕王殿下的过错就是臣女的过错,臣女本就该与燕王殿下同生死共进退。”
  朱元璋向徐琳琅投去了赞许的目光道:“确是这个理儿。”
  空气一阵沉默,良久,朱元璋开口,缓缓道:“照顾好老四。”
  语罢,又觉得有些不妥,改口道:“你们两个,相互照顾,别有个灾病什么的。”
  徐琳琅跪了下来,向朱元璋磕了一头:“谢父皇记挂,臣女会把父皇这话转告给殿下,殿下若是知道了父皇这话,一定会很开心,在濠州也会过得更加安心。”
  朱元璋别过了脸,喃喃道:“老四这小子,倒是和我最像。”
  语罢,又是叹息:“就是他不消停,让他去濠州,也好让他好生安分安分,罢了,你们夫妇,早日启程,早走早清净。”
  徐琳琅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用心,在朱元璋心里,朱棣越来是和他最像的儿子。
  可是,天家最讲不成的就是偏宠和疼爱。
  朱元璋和朱棣,向来情分浅薄,如今朱元璋刚刚发现了朱棣之才,却已是离别之时。
  这句朱棣和他最像,便是倾注了对朱棣的所有疼爱了。
  朱元璋的对朱棣的父爱,也只是通过这话体现出来了,也只能通过这话体现出来了。
  徐琳琅跪在地上,道:“琳琅代燕王殿下向父皇母后辞行,愿父皇母后身体康健,喜乐平安,殿下和臣女去了濠州,会日日为殿下母后祈福,祈祷父皇母后无灾无病,福寿永年。”
  语罢,便是三叩首。
  朱元璋并不让几个儿子过来向自己辞行,想必也是怕伤感罢。徐琳琅便代朱棣向朱元璋辞了行。
  朱元璋挥了挥手:“好了,回去燕王府准备着去濠州吧。”
  朱元璋丝毫没有提那个镯子的事情。
  徐琳琅知道他并非没有看见,他也想让朱棣和自己过的稍好一些。
  徐琳琅走出坤宁宫,正遇到徐锦芙带着两个侍女过来皇后娘娘请安。
  徐锦芙一身华服,头上珠翠辉辉,让人怀疑,她不是来向皇后请安而是故意来见徐琳琅的。
  徐锦芙的确就是这个用意,毕竟徐琳琅和朱棣再过一日就要启程去濠州,再想在徐琳琅跟前耀武扬威,便是没影儿的事情了。
  徐锦芙是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的。
  徐锦芙见了徐琳琅冷笑一声:“姐姐当初风尘仆仆的从濠州来应天府,必是想着从此便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哪曾想,麻雀飞上了枝头也变不成凤凰,这不还是要哪来的回哪去,这当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徐锦芙还是没有改了当年的性子。
  只是现在,徐琳琅并不想和徐锦芙辩驳什么了。
  徐锦芙现在做出的气势,已经拿出了全身的力气。
  初入东宫之时,徐锦芙最为受宠,可是这些时日,便是江河日下,太子很少去徐锦芙哪里。
  太子最为敬重的,并不是徐锦芙,也不是李琼玉和胡珺儿,而是一向默默无闻的侧妃吕氏。
  早就有人揣摩,吕氏极有可能会力压李琼玉等几个高门贵女,成为下一任太子妃。
  徐锦芙如今过的,也没有多么得意,徐达依然不理会徐锦芙,太子待徐锦芙也说不上好,李琼玉和胡珺儿更是不愿多与徐锦芙来往。
  徐琳琅不想揭穿徐锦芙的虚架子了。
  徐琳琅没有理会徐锦芙的奚落,劲直往前走去。
  徐锦芙气急败坏喊道:“你站住,你还没有向我行礼”。
  徐锦芙生气就算在这样落魄的时候,徐琳琅依然能高高在上,拥有压她一头的气势。
  徐琳琅回过头来,面上却尽是温和,徐琳琅道:“妹妹,你停药吧,现在调理,还有几丝怀孕的希望。”
  徐锦芙怔住了,她的确是在用药留住太子,这药既伤太子的身又伤她的身,太子会虚弱她会失去怀孕的能力。
  可是她不得不用这个法子啊,东宫有那么多女人,日日都虎视眈眈,想要从她身边抢走太子,她有一段时间不用这药,太子就像忘了她这个人一样,她心里着急,只能故技重施。
  徐锦芙面色愈发的愤怒:“你胡说什么。”
  徐琳琅面色依然平静,道:“我劝你一句,不要竭泽而渔,对大部分女人来说,一时的恩宠并不重要,孩子才是一生的仪仗。”
  如今世道,便是这般,母凭子贵,虽然徐琳琅无需走此路来保自己,对于大部分女子,却是适用的,徐琳琅说此话,对于徐锦芙来说,确实也是好的建议。
  语罢,徐琳琅再不回头,一步一步离了徐锦芙视线。
  徐锦芙怔怔的看着徐琳琅的背影,突然发现,就算在徐琳琅落魄的时候,她自己都会妒忌徐琳琅。
  徐琳琅回到燕王府,朱棣已经把身边几个亲信的以后都安排好了。
  另外还有一事,朱棣等着和徐琳琅商量,朱棣的近卫石安求娶秋檀,朱棣想要和徐琳琅商量一番。


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
  徐琳琅早就看出了石安对秋檀的情谊。
  一眼看上去,石安是个好归宿,石安能够说出他想娶的姑娘不拘是什么样的身份都不要紧这样的话,可见石安为人不错,并不打算攀龙附凤,并没有打算攀上哪个贵女好让自己的仕途顺畅。
  当初,徐琳琅是燕王妃,秋檀自然也是有身份的,如今燕王和自己落魄,很快就不是王爷王妃了,石安还没有改变心意,可见确是对秋檀放了心。
  徐琳琅原本也是打算用这剩下的一日好生为秋檀阿筠,还有朱棣身边为数不多的几个亲信做打算的,如今,石安和秋檀归在一处,倒是省了不少心思。
  徐琳琅去问了秋檀的心思,大大咧咧的秋檀自跟了徐琳琅之后,第一次掉了眼泪。
  秋檀哭着对徐琳琅说她不要嫁人,她要跟着徐琳琅去濠州伺候徐琳琅。
  徐琳琅拿帕子给秋檀抹了抹眼泪:“你这像什么样子,皇上自然不会让我和殿下带着丫头过去濠州,况且我本也没有打算把你们一直留在身边,我教你们两个读书识字,为的就是给你们找个好婆家,原本也是这一两年就要办的事情了,如今,也不过是稍微提前了几个月罢了。”
  徐琳琅看向秋檀,道:“前几日回魏国公府的时候,我已经和孙姨娘说了,收你为孙姨娘的义女,我父亲也知道这件事情,自然是同意,我怕是看不到你出嫁,不过孙姨娘自会操持这一切,到时候,你就以魏国公府小姐的名义嫁给石安,如此,你和石安都有了魏国公府庇佑,如此,也不会有人因为你和石安是我和燕王殿下的旧部而去伤害你们两个了。”
  徐琳琅一早就想好了秋檀和阿筠以后的去处,只不过怕她们两个这几天知道自己并不能带着她们两个伤感,才没有告诉二人。
  一向刚强的秋檀哭成了泪人,跪在地上给徐琳琅磕了三个响头。
  徐琳琅道:“如今,燕王府的一应财物都被封了,我也没有什么能够赏给你的东西了,等我明日走了,魏国公府就会把你接过去,到时候,孙姨娘自会给你安排一切,你放心,我会给她留信,她一定会让你嫁的风风光光。”
  安顿完了秋檀,徐琳琅转而看向阿筠。
  徐琳琅道:“阿筠,我已经和玲珑说好,此后,秋檀是孙姨娘的义女,而你是宋国公府王姨娘的义女,玲珑的义妹。”
  “你也不要怪我让秋檀给魏国公府做义女,魏国公府是比宋国公府门第高一些,可是魏国公府的事情相对复杂一些,我父亲不理家中庶务,孙姨娘又有好几个自己的子女,难免照顾不周,秋檀的性子刚烈,倒是能自己争上一争。你不喜多言,我怕你受委屈,便让你去王姨娘身边。”
  阿筠的眼睛早就哭肿了:“小姐如此用心为奴婢打算,奴婢怎会和小姐多心挑拣小姐为奴婢安排的前程。”
  “奴婢本就是个当丫头的,能够托小姐的福成了王姨娘的义女玲珑小姐的义妹,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徐琳琅道:“我就知道你不会多想,如今,玲珑出嫁,王姨娘又没有别的孩子,在宋国公府很是孤单,听说你要过去和她作伴,她很是高兴,说一定会像亲生女儿一样待你,至于宋国公那里,他如今对王姨娘言听计从,答应的很痛快。”
  徐琳琅把秋檀和阿筠拉在一处,道:“往后,你们两个,一个是魏国公府的小姐,一个是宋国公府的小姐,小姐的行事礼数,你们都清楚,所以你们两个切记不可妄自菲薄。”
  “当初,我刚从濠州回到应天府的时候,所有人都瞧不起我,后来,我不也照样案首挺胸的活着吗,你们两个,日后就不要一口一个奴婢了。”
  “只管叫我琳琅姐姐,叫玲珑也叫姐姐。”
  “还有,如今玲珑是宋国公夫人,魏国公府是孙姨娘当家,她的身份到底有不足,所以,如今玲珑是这应天府品级身份最高的命妇,你们两个只管放心,玲珑定能护你们。”
  “还有,玲珑告诉我,她会把仙云阁的二成份银各分一成给你们两,往后,你们两个无论是嫁给了谁,都会有银钱上的仪仗。”
  秋檀和阿筠早已哭成了泪人,小姐从来没有这般长篇大论的和她们两个说过话,如今说了这么多,句句都是对她们两个未来的打算,每一个安排,都是为她们日后过的无忧虑做铺垫。
  秋檀和阿筠想多和徐琳琅待着一会儿,徐琳琅却是顾不上。
  徐琳琅和朱棣一道,把朱棣的近卫,暗卫,探子纷纷做了安排,让他们去经商的经商,种地的种地,开镖局的开镖局,也好让他们的以后没有后顾之忧。
  朱棣和徐琳琅,对每一个效忠过他们的人,都安排的仁义至尽。
  若不是朱棣极力不让,并说会违抗了圣旨,不然的话这些人便都要跟着朱棣和徐琳琅往濠州去了。
  到了黄昏时候,魏国公府和宋国公府分别派人来接了秋檀和阿筠。
  旁的佣人等人也都纷纷被安排出了燕王府,一时之间,偌大的燕王府内,除了看守的侍卫,便只剩下徐琳琅和朱棣了。
  燕王府内格外寂静。
  徐琳琅和朱棣坐在后花园的凉亭内,朱棣握住了徐琳琅的手,道:“你放心,我会做的活计多了去了,去了濠州之后,不能让你锦衣玉食,但是我定然会让你吃饱穿暖。”
  徐琳琅笑笑:“我会做的活也多了去了,去了濠州之后,我也会让你吃上热的穿上干净的。”
  朱棣拉过了徐琳琅,让徐琳琅靠在了他的肩头,朱棣道:“说也奇怪,以前的时候,雄心壮志满怀,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时候能再去北境打个漂亮仗,如今,倒是一点儿都不想了。”
  “现在想的,都是去了濠州以后,该做些什么,才能让我们以后过的好些。”
  “人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在我这身上,真是印证了。”
  徐琳琅知道朱棣这话的意思,当初皇上赐了朱棣这座府邸,朱棣一鸣惊人,再然后便是举办婚宴迎娶徐琳琅,然而走到今日,这燕王府却是要被封上了。
  徐琳琅道:“是有话这么说,可是,不是还有话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得安宁。”
  朱棣道:“我这般说,并非伤感之语,按道理讲,这本该是人生之大悲,但是想到以后的路是和你一起走,我倒是一点儿都不会悲伤,甚至在期待。”
  朱棣说这话的时候,明月高悬,皎皎明明。
  似这天地之间,只有这轮明月和徐琳琅朱棣。
  第二日,朱棣和徐琳琅启程前往濠州。
  载着朱棣夫妇、朱橚夫妇还有六皇子七皇子的三辆马车,都极为不起眼。
  这是皇宫里最低等的宫人都不会用的马车。
  马车从皇宫、从燕王府出来,走过宽阔的青雀街,再走到熙熙攘攘的闹市。
  风吹起马车的车帘,朱棣的脸露出了一半。
  有百姓高呼:“是燕王殿下,是燕王殿下,是燕王殿下和燕王妃。”
  百姓们纷纷朝着马车的方向看了过来。
  这几日,皇上处罚了燕王的消息已经在百姓间传开,只是百姓们不知道皇上要打发燕王去哪里罢了,有人说皇上打发了燕王去北境,有人去打发了去西南,还有人说皇上打发了燕王去东海。
  总是,燕王以后便不是燕王了。
  他要要离开应天府,并且以后再也不能上战场了。
  百姓们纷纷给马车让开道来。
  一时间,拥挤的街市倒是像青雀街一般宽敞了。
  有百姓高呼:“殿下,我们等着你回来去打瓦剌,你要好好保重啊。”
  “殿下你要保重啊。”
  “殿下,我家娃的病好了,谢谢你给找的大夫啊。”
  “王妃,你教的五禽戏我们几家现在还天天练着呢。”
  “王妃,你也保重啊。”
  一时间,街市之上,都是百姓在叮嘱徐琳琅和朱棣的声音。如父如母,如手如足。
  在百姓的心里,燕王是英雄,英雄就该受到这样的礼遇。
  送行的侍卫赶忙拔剑呼喊,让围着的百姓让开。
  百姓们只是各自退后了一步。
  一路到城门,都有遥遥看向马车的百姓,有百姓要跪,被身旁的人慌忙扶了起来,道,不能跪,跪了就是给殿下找麻烦呢。
  朱棣坐巍然不动的坐在马车上,听了马车外的叮嘱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