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惠娘应了,她算看透了,你怎么忙,怎么累都是活该受罪!三亩地三口人够吃就行。惠娘想开了,心情跟着好起来。问冰兰,三娘要不要种。
  三娘家里地已经很多了,要了就是累一些。冰兰道:“我要吧,上半年种土豆,下半年种红薯,种上不用管,那东西产出还多”
  吃不了了晒干也好,万一哪年赶上天灾还有救急的。上面发下来的土豆和红薯种苗都是高产的,这两年家家房前屋后随便种上一些就够吃,还真没有人成片种。她是想给空间多存一些,对于偌大空间,多多益善。
  这天晚上一夜北风,随后刷拉拉的下起雨,冰兰在夜里冻醒了。她将缝制好的兔皮睡袋拿出来钻进去才好受一些。
  这个阁楼住不得人了,明天就搬下去。早上外面树叶草叶冻上一层冰晶。“真的下冻雨了!”李婆子穿上冰兰做的棉裤棉袜。幸亏准备的柴火多,不然这天都不知道去哪弄树枝。
  外面就是冰的世界,一切都好像被冰冰封住了。太阳出来化一些,晚上再冻上,或者再次下一场冰雨。这样的天气时断时续,一直持续到新春节,暖阳终于将冰封解冻。
  由于节气的延迟,春播只能靠后,萧老六对减少耕作没意见,毕竟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又帮不上忙,惠娘对他的冷淡他知道,更不敢对土地耕种有意见了。
  冰兰将几家剩余的土豆都做了种,老牛一拉犁,大人小孩子都能帮着种。剩下的土地种了早玉米,芸豆。除了水稻,其他作物生长期都比较短。
  真的是冬天有多冷,夏天就有多热。天启国迎来了建国一来第一个大面积干旱,开春后内陆就很少下雨,五月气温比往年明显偏高,炎热的天气将地上的水分蒸发。大河水位持续下降,小河干枯。土地龟裂,禾苗苦死。
  那是内陆地区,临海城这边属于沿海地区,进入五月一样闷热,因为河道多,倒是没旱,时常下一阵雨。冰兰想到以前曾有过北方干旱南方洪涝的事,招呼着虾仔,带着一群孩子尽可多地存干柴和挖排水沟。
  房子是不用操心了,这几年她和虾仔用石头将下面加固了一周,他们地势高,只要排水好就没事。
  虾仔已经比冰兰高出一头,身体结实有力。三家一层都被冰兰指挥着存了大量干柴。土豆眼看着成熟,雨却时不时来一场。
  “怕是灾年啊!”李婆子道。
  “那土豆不如先出了?也快到日子了”冰兰问。
  “出了就出了,到家踏实”
  三家人一商量,找了一个晴天开始挖土豆。还真是挖,在北方秧子一拔卖土豆就可能出来一大半,眼下他们就得一棵棵挖,突然湿粘,怎么弄都不好弄。那几亩地全家老小稀稀拉拉干了十来天。
  出来的土豆一半被署衙买走,剩下的三家分分做储备。玉米能煮着吃了,这几天虾仔每天都去掰一筐三家吃。冰兰说了,如果赶上暴雨天玉米怕是糟蹋了!还不如吃到肚子。
  在冰兰这个理论下,三家每天都有玉米吃。冰兰偶尔让老牛驮着给外婆家送去几袋子分分。
  一场暴风雨后,冰兰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玉米秸不是倾倒就是折断。眼前的残像让人欲哭无泪。
  署衙管粮食的官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放着等着干瘪,不放?这么多青玉米怎么吃?有的已经快成熟了,真是可惜!隔了两天衙署下来大批人手开始收嫩玉米,这是咋回事?
  一打听,原来临海城为了帮助内地百姓度过饥荒,将青玉米低价卖给那边的百姓。呵呵,真是一笔好买卖,也就官府有那么大的魄力!天启帝不知道会不会吐血?要高产粮种一直没要到,内地遭灾了需要救急,孙萧寒真的救急了,只是用了青玉米。
  发愁的人们不用再发愁,一个个兴冲冲冲进地里掰玉米。好在有点收入,冰兰拿了几根老玉米用小磨磨成玉米糊,这个煮粥炖汤倒是可以。顺便弄点青玉米放空间。
  玉米的事终于算是解决了,人们眼巴巴地注视着水稻。水稻扬花季节,一场场风雨却将大片水稻打压下去。
  “今年要减产了!减产了!”李婆子道。
  冰兰还在看着外面肆虐的天气,屋外的泥墙已经不敢重负纷纷落地,雨水透过缝隙进入屋子。
  幸好他们住的地方地势高,挖了排水,水没有漫到屋子。已经下了半个月的雨了,冰兰他们天天都在用雨水。幸亏备的柴多,不然做饭都成问题。


第454章 海盗的女儿  12
  萧老六和潘大雄一直没回来; 两家通过房顶聚在一起做饭。风雨大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敢睡觉,就怕屋子北风吹倒。再继续下去不是减产,而是绝产,幸好各家粮食都充裕。
  没想到这场雨会持续三个月。中间就是停也是很短的时间。三个月两家的男人都没怎么回来; 回来也是匆匆,偶尔让人捎信暂时回不来。
  天启帝书案上堆了各地报灾的折子,都在要求朝廷赈灾。赈灾?他用什么赈?中原大面积绝收,剩余的也是减产。寻找食物成为人们活下去的动力; 百姓离家; 盗匪猖獗。
  赈灾想到朝廷了?那他向各地征集的粮草怎么没到?孙萧寒!看到孙萧寒的折子天启帝更生气,朝廷要了多次的高产粮种迟迟不能送来。在他们这些人眼里百姓算什么?都是一副算计!
  这回终于答应给粮种了; 还有赈灾粮食; 条件是朝廷开海禁,对周边再次清剿海盗; 以便于商船安全快速航行。
  海禁还用开?都当别人是傻子?京城那些海外物品哪来的?
  “开!让户部拟定章程,加收赋税。”他这个国家穷,连年战争和微薄的家底还没让年轻的国家缓过来; 今年又赶上天灾,他需要那批粮种,需要税收充盈国库。
  剿匪; 还是让图海去; 他已经有一次经验了。顺便将粮种都带回来; 还有孙萧寒答应给的赈灾粮。
  一直没回家的两个男人终于回来了; 人看似消瘦不少。虾仔不用吩咐就出去弄鱼; 冰兰去猎野味。萧老六抱着儿子亲了亲,背着儿子将房子里外看了看。
  惠娘道:“房子该好好修修了,这次要不是冰兰和虾仔在家我们都要吓死了 。我看应该攒钱修一座砖石房,再大的风也不会担心掀翻 ”
  萧老六嗯着,内心充满矛盾,大哥三哥那边的房子塌了,要是不建房冬天怕是过不去。他们这个凑合两年是没问题的。
  “惠娘,能不能,能不能先将钱借给大哥三哥他们?”萧老六最后哥哥的形象还是战胜了自家。
  “你说什么?”惠娘瞪着萧老六,萧老六喏喏道:“大哥,三哥家的房子塌了,咱们家房子还能凑合,他们真的不能凑合”
  惠娘想到一次次受到的委屈,终于爆发了:“萧老六,你听着!你要敢拿走家里一文钱,我就带着儿子离开,让你永远找不到!”
  “惠娘,你怎么变了?变成了泼妇?”萧老六第一次看到惠娘发火,有些不敢相信这还是那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吗?
  “呵呵,萧老六,再好的脾气总有磨光的时候,你说说你这些年给了那边多少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背地干的事!他们都有孙子了!你儿子都六岁了,你还这样顾着那边!既然你跟那边比跟我和儿子亲,那好啊,你就去跟他们过,还回来干啥?”
  “你!你,你简直不可理喻!”萧老六气结,背着儿子去找潘大雄。
  惠娘坐那开始抹眼泪,一直听着他们的李婆子再次叹气,惠娘真是遇人不淑!
  冰兰带着野味回来,虾仔拎了一桶鱼,里面还有几只螃蟹。东西都放到三娘这边,“喊你娘和奶奶过来,晚上一起吃”三娘一看东西多便道。
  虾仔负责收拾野味,这些他一般不会让冰兰碰。冰兰过去一看惠娘眼睛红肿,一猜便知道肯定是因为萧老六。萧老六不回来,她们一家可是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
  “娘怎么回事?我大了,不要瞒着我,是不是那男人气着你了?”
  “嗯”
  “是不是要钱了?”
  “嗯”什么也瞒不过闺女,闺女好像从那天就能猜到一切。
  “娘要是不想过了就别委屈自己,跟这样的人过着还有什么意思?”
  李婆子上去打了冰兰一下:“没大没小,这种话怎么说你说的?去将你舅舅他们叫来”
  冰兰一想也对,自己毕竟是小辈,她娘的事最好让舅舅他们出面。看看天色,赶天黑或许能回来。“婶子让娘和奶奶过去,今晚去那边吃”
  冰兰是用跑的去望海村,过去将事情简单说了下,“奶奶说最好让舅舅过去一下,娘已经给爹很多次机会了,爹老说以后不了,每次都没记性,最多两三月就忘。娘哭了好多次了,家里连我娘平时卖粮食的钱怕是都要搭给那边了”
  “去!都过去!你妹妹都被人欺负成这样子了还等啥?”萧氏急了,闺女性子太弱了,家都护不住还怎么过?心中埋怨儿子给闺女找了这么个人。想想自己当时不也是看走眼?光看到老实厚道了,却原来是个怂包!
  外公被老妻催着也跟来,一路上冰兰将家里所有事都说了,芝麻大的也没放过,宗旨就是这日子没发过。
  “行了,舅舅都知道了”黄宝荣一直沉默,他很矛盾,让妹妹和离是摆脱了麻烦,可是以后妹妹怎么生活?两个孩子名声都跟着受损。
  “外公?”冰兰更想知道外公意见。
  “外公知道了,你是想让你娘和离,可是女人和离了怎么生活?你和阳阳怎么见人?要是让你爹改过最好”
  冰兰的心凉了半截,本以为他们会支持惠娘和离,没想到都是一群老古董。想到这里不知道什么年代,心中更没底气。她能不能带着娘和弟弟走?他们走了会不会连累外公家的人?
  潘大雄家饭桌已经摆好了,知道冰兰去叫舅舅了,都在等他们。见面客气几句,男人就先喝上了。三娘招呼着惠娘李婆子坐到另一桌,他们吃着饭,耳朵听着那边说话。
  辣椒的种植让他们饭桌上多了一道水煮鱼。这次虾仔抓的都是黑鱼,黑鱼很不好抓,味道却是鲜美无比。加上油泼辣子,就是最小的萧阳都能吃不少。
  男人们没聊萧家的事,怕影响吃饭的气氛。大家好像都有心事,这顿饭吃的不是那么尽兴。饭后黄舅舅终于问出萧家要钱的事。
  萧老六知道有些过分,但是那边真的比他们更需要钱。不然冬天怎么过“爹,大哥,那边经过洪涝后,泥丕做的房子真的都倒了,若不在冬季该起房子怎么过冬?”
  “你给了他们多少钱?这几个月不会一点没给吧?”黄宝荣问。
  “三两”萧老六道,说的有点没底气。三两是这两次给的,以前的没算。那还是他的私房呢!
  “你知道你们住的这排房子当时盖起来花了多少吗?”
  萧老六不知道,因为一切都是大舅子操持的。
  “咱们盖房都是人工,只是花了一两多银子买的粮食,树竹子和石头都是自己砍的,搬的。我们只是出了饭钱,你给他们三两,他们手头不可能一点没有,你说建房需要多少或者说他们想建什么样的房子?大宅子肯定是不够。”
  “我们那边树少,更没竹子,建房费钱一座院子最少十两八两银子”
  “没亲戚借的是不是那边人都等着冬天冻死?”黄宝荣异常冷静道,但是所有人都听出里面带着的愤怒。
  “哥嫂养我不容易,我怎么能眼看着他们挨饿受冻?”
  “你想给家里多少?”
  “十两,最少十两,那边人口多,要起两座院子。大哥说手头宽裕了就会还我们。”
  黄宝荣出来对惠娘一笑,“大妹,是哥对不起你,给你找了这么一个仁善之人。你要是觉得委屈就跟哥回家,哥养你一辈子”
  “哥!”惠娘哭起来。黄外公什么也没说就出来了,萧老六追出去来道:“爹,大哥,我保证这只是最后一次,他们有房子住了我就不管了”
  “老六!”潘大雄喝住还要说的萧老六,出来对黄宝荣父子俩道:“你们就是带走弟媳妇也不是解决的办法。你们走了保不准萧家会住过来。弟媳妇常住娘家也不好说”
  “潘大哥有什么办法?”
  “如果老六坚持一直对那边照顾,按律法上说得过去,毕竟那边自小养大他,长兄如父,兄弟对兄长照顾是应该的。只是老六做的过了,他没想到妻儿更需要他的照顾。这次那边遭难,帮是一定的,不帮说不过去,弟妹站不住理。
  只是帮也要有限度,救急不救穷,想老六这样一味相帮也不对。我估摸着要建一座房子在那边有五六两足够。原来的房子石头地基是可以用的,说不定木料都可以用。想买竹子木料不是买不到。城主已经下放救急粮食和新粮种,相信困难只是一时。
  老六,毕竟都遭了灾,你也要量力。咱们这排木屋你绝得还能再经一场风雨吗?到时候谁帮你?想想我们刚来的时候,你可从那边没拿回一两银子。兄友弟才恭,你好几个侄子哪个给你帮忙盖房了?这次你可以帮,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潘大雄的话句句在理,冰兰再次感叹想让她娘和离的希望破灭。萧老六走的时候拿走了三两银子,惠娘将自家地减少到两亩。剩余的都让冰兰种了晚玉米。粮食也不要,冰兰种了就给闺女。
  此时的兔儿岛上正发生着一场激战,图海带了上百艘战船与孙萧寒的海军共同围攻兔儿岛和周边岛屿。等他们一登陆却发生异变,孙萧寒的人马突然反攻他们,与兔儿岛上的人合力击杀朝廷官兵。
  海面没过来的战船不知何时已经被同等数量的海船包围。想走都没办法离开。兔儿岛这边这样,相信分散到其他岛的船也好不到哪儿去。如果船不被分散或许还有逃出去的希望,可惜什么都迟了。
  “陈亮,到底怎么回事?你们想谋反不成”图海大怒,嘴上问了,心里却知道他们中圈套了,孙萧寒用了诱杀将他们骗到海上。他们就是都死了都没人知道是怎么死的。
  “图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图大人马上命令所有人放弃抵抗,归顺我临海城”陈亮居高站着,战事一边倒,不看就知道结果。岛上这些人各个以一当三,当五。弄死这些人太容易。


第455章 海盗的女儿  13
  “想让我投降; 先从我身上踩过去!”
  “呵呵呵,真有不怕死的!”一个柔媚的女人不知从哪儿冒出来道。
  “夫人,这等顽固不化之人天启国还是有几个的”陈亮道。
  “要活的还是死的?”女子冷冰冰问。
  “城主吩咐,要活的”陈亮对女子毕恭毕敬。图海想破头也不知道这个女人是谁?既然陈亮称她为夫人; 难道是孙萧寒的女人?孙萧寒何时有了这么一个女人?看样子好像很厉害。
  “卫一,你带几个人去抓了就是!”随着女人吩咐,又不知道从哪儿出来几个黑衣人朝着图海围攻过去。那些人出现后,图海觉得自己带的护卫就如纸糊的; 对那几个黑衣人几乎没有抵抗力; 就是图海自己都没走几下就被人用刀架住脖子。
  图海大惊,孙萧寒手下什么时候多了这等厉害人物他刚才观战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 岛上都是训练有素的武士; 数量如此大,看来孙萧寒早有图谋之心。
  “图海已经被擒; 放下武器者免死,顽抗者杀!”
  这一喊,很多水军官兵分分扔下手里的武器; 图海心如绞痛,带来的艘战船都是天启国水军最好的战船,就这样白白地给了孙萧寒。而且他们在海外; 朝廷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难道天要亡天启国吗?
  孙萧寒接到这边消息马上吩咐下去:“在大慈恩寺设粥场; 接纳灾民入城!”
  第二道命令:“招兔儿岛上的将士除了驻守全部返回临海城。投降的天启水军编入临海城水军。”
  随后孙萧寒上了一道奏折:“出海水军遭受海上风暴; 在兔儿岛靠岸后与岛上贼匪血战; 目前没有任何消息; 生死不知。为了表示给将士祈福,临海城广纳灾民,设粥场施粥。”
  天启帝接到奏折顿时晕了过去!他的水军!他的战船!那是天启国水军的核心力量,本来是想给孙萧寒施压,没想到全搭进去了。如果说这是意外,什么风暴,他说什么也不会相信。可是不相信怎么解释那么多船和人都没回来?
  “皇上,孙城主如此狼子野心,早就应该剿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再也不能任其张狂了!”兵部尚书道。
  “我天启建国一直根基未稳,今年天灾,我们靠何用兵?”
  “我等大国央央岂能容忍小小的临海城猖狂?他们能有多少人?我们就是踩也能踩死他们!孙萧寒不是有高产粮种吗?打过去,只需要一年,我们百姓一样丰衣足食!”
  开始孙萧寒一直保守着粮种秘密,后来知道了却一直拿不到大量种子和种植经验。等将种子偷来想要大面积种植还需要时日。天启帝需要时间,可是老天爷没给他时间。
  朝堂上对用不用兵展开争论,随后有一消息传来,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