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艳骨笙歌-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万俟晏来说,她做不到。
  在被楚奕无情的赶出相府,在闻知自己的家族覆灭,亲人与自己生死相别,在自己心灰意冷纵身一跳之后,活着的她不可能做到,她做不到忘记一切放弃一切,有些事会记在心间,一辈子都难释怀。
  当她回到忘忧居的时候已经是深夜,身上的衣服都被风干了一半。夜风吹着真的很冷很凉,可是忘忧居里却点亮着一盏烛火。
  万俟晏才走到门口,里面就传出一句不冷不热的话:“你去哪里了?”
  万俟晏脚下步子一怔,却是很快的推门而入,此时赵珣正坐在竹制的凳子上,烛火就在他的眼前,他转眼看她,她此时脸色略白,头发披散着,衣服凌乱不堪,赵珣目光沉沉,眉头皱了一下:“你……”
  万俟晏却没等他问完,匆匆的进了睡的屋子。换了衣服将头发梳好才出来。
  “王爷今日怎么得空过来。”万俟晏脸上并无笑意。
  “来了很久了。”
  “是么,那真是不巧。”门被她打开之后就没关上,坐在她这个位置能看见外头,夜色之下静静的躺在石台上的古琴。
  “你去了哪里?”身侧的赵珣偏为执着的问起。
  “……”万俟晏心中薄凉,一路回来,衣服是湿透的,贴着她的身体被夜风无情的吹着,身体本就凉透了,如今连带着心也触碰不到温度,可是她最后还是淡淡的说没有撒谎:“帝都。”
  接着迎来的是一阵子的沉默。万俟晏转头看了一眼赵珣,他目光幽深。
  倒是她先开了口打破沉默:“王爷,可不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赐的婚?”可是,万俟晏不明白,为什么皇上会让楚奕与吕家结亲!
  按理来说,当今圣上绝对不希望看见世家做大的,就例如万俟家,吕家以前虽比不得上官与万俟家,可是,上官家在皇帝登基时就亡了,之后朝堂之上就只剩下吕家与万俟家。
  但是吕家是比不得万俟家的,即便吕家有个女人是后宫的贵嫔,却迟迟没被册封为后。
  如今万俟家也亡了,可见,皇帝的心思,肯定是不愿世家为大,动摇了他的帝位。那么在万俟家亡了之后,再无世家可以与吕家抗衡之时。
  皇帝却让吕家女儿嫁给楚奕,这是为什么?她想不通,就好像很多根线绕城了个死结,她每一回都被迫停在死结口,动不得,过不去,解不开。
  “王爷?”见赵珣不回答,万俟晏失声叫了一句。
  赵珣像是回神了过来回答了她:“三天前。”
  闻言万俟晏浓密的睫毛轻颤,然后一笑,笑容里含着些许感激与感动。
  三天前皇上赐婚,三天前,赵珣抱着琴来了此处。
  “王爷没听过我弹琴吧?不如我弹琴给王爷听。”她并未多说什么,但是她心里是明白的,所以不管赵珣到底想不想听,她已经起身,脚步轻盈走下台阶,很快的就在九头樟树下盘腿而坐,调了调弦,开始弹奏。
  琴声徐缓清婉,如空山月色下的溪水,潺潺而流,弹琴之人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与谁说,只能凭着这琴,将心中苦闷尽数宣泄,才能换的心中平静。
  琴声悠悠不止,不断。
  仿佛想在这一夜里头将所有的知晓的曲调全部弹奏一遍才罢休。
  直到夜幕渐渐轻薄,天边缓缓的透出曦光。
  竟已是一夜。
  琴声却依旧连绵不绝,坐在屋中的赵珣终是站起了身子,他真的就在屋子里听了一夜。
  赵珣走至树下,蹲下身子,抬起手掌轻轻的落在了琴弦上,琴声咻的戛然而止。万俟晏拨了两根弦,但是琴弦皆被赵珣的手压制着,只能发出闷闷的声响。
  万俟晏这才放弃了,手掌贴在琴弦上,表情不见得多好。抬眸对上赵珣的眼睛,他的眼底深邃不可辩解的情绪。
  她却忽的一笑:“我弹的不好,让王爷见笑了。”
  赵珣看着她:“你心中难受,为什么不哭?何苦这样作践自己。”万俟晏脸上闪过一丝异色。飞快的掠过,复又轻嘲的笑笑:“为什么要哭?”
  她侧过头,确实有很多个时候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却命令着自己硬生生的逼了回去,她不哭,不想看见自己哭,那样显得自己太过懦弱不堪,她平复心气道:“心中难受就要哭么?哭了,就可以远离悲伤么?还是说哭泣之后,惆怅就会离你而去?不会的,所以我为什么要哭。”
  她已经转头与他相视,目光交接她没有丝毫示弱。
  即便悲伤也不要选择哭泣,因为哭泣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赵珣移开目光望向远处的天空,他的脸庞被晨光照的十分清楚,虽是一夜未眠,脸上却不见倦意,再回头时目光柔和,如同初次见他时。
  他压在琴弦上的手往旁边移过去,所以万俟晏并未有所察觉,但是他已经悄然的握住了她的一只手。
  万俟晏一颤,他却握的更紧,让她难以逃离。万俟晏逃不掉便直盯盯的看着他,以为他接下来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说出什么表白的话语,却听他道:“你的手指受伤了。”
  万俟晏低头一看才发现手指已经磨皮了皮。他不说不觉得,他一提醒倒是真觉得这手指尖开始疼痛起来。不等她说话赵珣就拉着她进了屋子,甚至细心的替她破皮的手指抹上了药膏。
  火辣辣的痛楚随即被冰凉的感觉取代。
  万俟晏突然说道:“昨日我去帝都了。”她看见将药膏放入药箱中的手顿了一顿,随即她又接着说:“我帮一个姑娘完成了她的一个心愿。”虽然她没等到结果就走了,可是楚奕跟那人说的话她却听清楚了,在他们的推波之下,获胜的是茵茵没错。
  万俟晏转了话题,气氛倒是一下子缓和了不少。
  赵珣将药箱盖上,转头定定地看着她,忽的低声道:“你是个好姑娘。心地善良,又冰雪聪明。”
  万俟晏一愣,有点惊讶他竟然会用这样的成语形容她,是赞赏她?真是让她惊讶呢,正要说些什么受宠若惊的话,却见赵珣的目光忽又沉了几分,眸底似是惋惜:“楚奕……选择放开你的手,是他的损失。”
  万俟晏所有的的表情在那一瞬间消失,甚至连呼吸也因为赵珣的这一句话而停止,他说什么!他刚刚说什么?万俟晏不可置信。
  是他的损失,赵珣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被压制着的痛楚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万俟晏有些狼狈的低下头。心中酸的厉害。
  此事就像是一道伤疤,这辈子都没办法愈合,被伤害时其实她并没有仔细的处理过这道疤,只是匆匆的将它隐藏,不愿被人发现了,可是却是每动一下身体,就让她痛的厉害,如今又被别人硬生生的揭开遮挡,就更是生疼了。
  可是正是这样的痛才能时时刻刻提醒她,她不能软弱,否则便会再被伤害。
  万俟晏闭了闭眼,忽的站了起来,却是直直的跪在了赵珣面前。
  “恳求王爷一件事。”
  ——

  ☆、第15章 笙歌

  ——
  万俟晏硬生生的跪在了赵珣面前,赵珣依然坐在椅子上没有站起。他低头看着万俟晏,心中却像是知道她要求他什么事似得。
  脸色有些难看,他说:“你要求的事,本王做不到。”
  万俟晏还未开口,赵珣就已经拒绝了。拒绝的那般干脆,万俟晏抬起头来,眸光却是出奇的坚定。
  “王爷都不知道我要求什么。”
  一个低头一个仰头,相互对视着,赵珣方才柔和的表情惋惜的目光通通不见,换来的是决然。
  “本王做不到。”赵珣又说了一次。
  他的肯定让万俟晏吃惊。
  “我要进宫。”万俟晏看着赵珣将这四个字说出口。赵珣收在手中的手指一颤,然后目光越是决绝:“做不到。”
  万俟晏皱起眉头:“我保证,我绝对不会做于皇室于皇上不利的事。”赵珣与当今皇上还有当朝定王赵璞是一母所生,自小关系就好,赵衍登基,赵珣与赵璞也被封王得势,赵珣与赵璞,一个文一个武,门客上千,辅佐赵衍左右。
  当朝有些官员都出自两位王爷门下。
  她以为她的保证能换的赵珣的些许动容,可是没有。
  他已经站了起来。动作丢了几分潇洒几分优雅。万俟晏咬了咬牙:“王爷,你那晚入元国北府,皇上并不知晓吧?连带着江岳将军,如果皇上知道了……王爷与皇上之间的信任是不是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万俟晏不知道为什么赵珣那次行动要瞒着赵衍,不过,赵珣一定不会希望他们兄弟之间出现隔阂,自古以来,帝位权衡之间,有多少人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兄弟?赵珣应该比她更懂。
  赵珣几步停在了原地,他目光凝视着远方。
  “你何苦要如此执着?”
  “执着?若是王爷经历过我所经历的,夫君背弃,家族一夕间毁亡,可否还会这样问我?”万俟晏跪在地上,双手揪着所着衣物,揪的紧紧的,她的眼睛盯着地板,眼底说不出的悲戚。
  “……”赵珣却是无法回答她的问题,设身处地的想,他是否会放得下?他不是她,不能体会她心底的痛到底是多痛。
  他仰了仰头,紧抿的唇角复又张开。
  “那日自山崖上跳下,身体坠落时心里可有后悔就要这样死去?”万俟晏并未料到他会突然提起此事,又提出此问。
  她浓密的睫毛轻颤着,阴影下的眸子闪烁着某些光辉:“不后悔。”她的语气坚定。
  “不后悔?”赵珣缓慢的细细的斟酌这三字。
  “……”万俟晏脸上是淡淡的笑容,只有死过的人才懂的生的可贵。只有死过的人才更想活。才能觉得这一刻,她活着,她会喜、会怒、会哀、会怖,所以,为什么后悔呢,就是那一跳才让她真真切切的觉得,活着真好。就是那一跳让她知道,以后不论路多难走,受多严重的伤她都要好好的活着。
  以为万俟晏不会再说什么的,可是她最后却是定定的说了一句:“可是,我永远不会再轻生,永远都不会。”
  竹屋里在万俟晏话音落下之后就安静了下来,越来越静,静的只剩下两人的呼吸与自己的心跳声。
  赵珣可会答应自己的请求?若是赵珣这条路行不通了,那么她后路又应该如何?万俟晏此时此刻是十二分的紧张十三分的彷徨。她等待着赵珣的答案,沉默的等待着。其实她没有什么把握让赵珣助她的,可以说她并无真正的筹码可言,唯一的筹码大概就是赵珣他绝对不会要了她的命。
  闻得他轻笑起来:“原先让你住在忘忧居,是希望你自己能了悟,可惜……”
  “王爷,我已经悟了。”
  ——
  九月二十八晚,淮阳郡大街小巷不同白日热闹,却是每家每户门前都点亮着两盏大红灯笼悬挂檐下。
  淮阳郡治风是非常好的,已经到了在夜里不关门户也不入盗贼之状,这倒是全靠淮阳郡的太守管制的好,太守名叫乐庞,来到淮阳任太守已有六年之久,是个难得的清流。
  先明帝在位之时就对他大为赞赏,宣帝登基之后多次提起将他召入帝都任职,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说亡妻年轻时陪伴他受尽苦楚,死后葬在淮阳,他不愿意离她弃她,这辈子愿守在淮阳,直到死去与妻合葬。
  不说他面对升官毫不动心,就单凭他敢拒绝皇上,已经是难得难得。
  所以淮阳百姓爱他敬他尊他听他,淮阳也是越来越繁华,年年粮食丰收、赋税不漏,宣帝也只好算了,不强乐庞所难。
  一个男人在事业上有如此成就的同时又不忘他的发妻,真是让人情不自禁的羡慕,虽然红颜白骨,却是值得的。
  乐庞与亡妻生有一女,名笙歌,听闻是个难得聪明美貌的女子。听闻笙歌三岁能文,五岁懂乐,可谓惊才绝艳,却是没人能真正描绘出她的模样。
  直到有一次,有世家公子听闻她前来求见,约见月老湖的湖心亭,那世家公子手执折扇十分冷艳高贵,缓步走入湖心亭,眼前便见一女子丽影翩翩,十分娇好,上前想与她攀谈,想着应该就是笙歌姑娘,谁知那女子一个转身,湖心亭中便传来世家公子的惊叫声,冷艳高贵不复存在,有人远远看见世家公子被吓得屁滚尿流,连人带爬的滚出了湖心亭。
  这之后才得知晓,为什么乐笙歌这般神秘,不喜在人前出现,原来是容貌长的太过丑陋,无脸见人罢了。而传言中的才华不知是真是假。
  后来再无人将她以神奇色彩描述。
  当听闻了这些种种,再得以与乐笙歌相见,万俟晏万分感叹。
  美这个字,她从小就听的多,见她之人都道她美,道周国大抵是找不出第二个如她这样的美人,如今见了乐笙歌,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知道自惭形秽,这个女子美的就像一副画,是如此如此的艳羡惊绝。
  所以说传言不能当真,偶尔信上五分。
  “其实是真的。”太守府的后院,中间建了一个亭子,她与乐笙歌就相对而坐,她告诉她,那次月老湖湖心亭发生的事情是真的。
  她说:“我不希望男人因为我这张脸才说爱我。”所以她那次将自己打扮的丑陋极了,不想那世家公子竟胆小如鼠,被她吓病了,为此还被乐庞责骂了一番说她胡闹。
  她说:“世间男儿皆看重美色,所以才会不知足,男人三妻四妾天经地义便成了他们背叛的理由。”说完这句话之后她语气又转了一转,轻笑起来,她说:“其实我刚刚那句话太过偏执,也不全对的。”
  她说起她的母亲多年前得过一场病,全身大部分肌肤都腐烂了,虽然后来治好了,可是却留下了疮疤,但是她的爹并没有因此而抛弃她的母亲,之后两人反而更是恩爱,她便是两人真爱的唯一见证人。
  她说:“我以为这世上除了爹爹之外,再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男子。我以为我这辈子大抵要孤独终老了呢。”说完她自己不禁的笑出了声,她脸上一直带着微笑,看得出来是发自内心的笑,可见她此时此刻多么的开心幸福。可是她确实遇见了她这一生中的命中注定,不过当中发生的事情她并没有详细的描述。
  所以这就是今日万俟晏会坐在这个院子的原因了。
  一月之前,太后下懿旨为皇帝选秀,乐笙歌不愿意入宫,明日便是入帝都的日子。
  她们就这样坐着聊了有好几个时辰,聊到深夜,乐笙歌似是迫不急的将所有有关她的事情全部与她说完,她喜好的,厌恶的,自小发生过的事情,只怕有哪里遗漏,造成后患。
  之后,她便自由了,真正的自由,以后与她的命中注定,逍遥山水,自在快活。
  当一切都说的差不多时,突然有一道白影翻墙而入,万俟晏听到一句好不友善的话:“丑丫头,这么晚了还不睡,待眼下乌青重了,别又来闹我。”
  夜色被这道白影划破,越是近了。
  乐笙歌站了起来,脸上尽是不屑:“若是你没办法让我眼下乌青消失,我便送你两拳,让你陪我。”她扬了扬拳头。
  待人走到眼前,又一个俊朗男子。万俟晏没有太过关心他长成什么模样,站了起来。
  “既是有客来,我便先回房了。”虽然是太守府,但因她的出入,乐笙歌居住的后院撤了守卫与侍奉。她从小就没有贴身的侍婢,此事也不是瞒着乐庞进行。
  万俟晏转身才走一步,身后的男子说起一句:“多谢。”
  多谢?万俟晏知道他多谢什么,今夜他突然出现也不会是巧合,而是故意,他特意在她与乐笙歌结束谈话的时候适时的出现,想必就是为了说这两个字。
  可是有什么好谢的呢。
  “我与笙歌小姐之间并无相欠,所以,不必说谢。”是啊,谢什么呢,她是自己求赵珣帮她,帮她入宫的,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自己未来要走下去的路。而乐笙歌不过是一个已经找到真名天子不愿入宫的女人,这个时候实施交换,不过是随了各自的心愿,如此乃是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所以她们彼此谁也不欠谁,谁也不需要谢谢彼此,如此而已。
  ———

  ☆、第16章 进宫

  ——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十月中旬帝都郊外华阳山满山枫叶红了。
  趁着白日里特来华阳山赏枫红的人都在日暮前下山了,如今半山腰上却还能隐约看见两个人影,一前一后,不急不慢,悠哉潇洒。
  后头的人跟着前面之人的步伐走的极其小心谨慎。
  “主子,该回去了。”眼看着天色暗沉下来,山间凉风嗖嗖,走在后面的人终于开口了。
  “无妨,今日是十六,月色最好。”
  “可是……”身后的人皱了皱眉。
  “不过就是秀女入宫,不是什么大事。”闻言,身后的人沉声,不再开口,果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他也不是后者。
  帝宫最是森严,琉璃为瓦,红墙四绕,楼高玉阶。每经过一道宫门旁侧都有禁卫军把守,宫闱之内禁卫军来回巡逻护卫帝宫安全不敢轻慢。若非自己走在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