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艳骨笙歌-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中灯火摇曳,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但是夜一定很深了。
  赵衍靠着床头睡着了。
  笙歌长时间的注视着赵衍。很久很久,看的眼睛有些干涩,可是赵衍依旧还在。笙歌抬起手来,非常缓慢的轻碰了一下赵衍的手,待她确定这个赵衍是真的之后,收回了目光。
  赵衍守在她的床前,如果不是她病的不清,那真是不可思议。
  谁料在笙歌的手还来不及放下,赵衍在半空中抓住了她的手。
  笙歌一惊,可是却没力气把手从赵衍手中抽离。
  “你醒了。”赵衍顺着笙歌的手看向她的脸,四目相对之下,赵衍这样说道。
  笙歌想回应,可是却发现,连开口的力气都没有。顿时眸光便黯淡下来。
  赵衍将她的手放下,然后站起来,大概靠着床头睡的太久,身体有些僵有些麻,他站起来活动了一下。
  然后走出殿外,好像能听见他与谁的说话声。
  不多时,他便进来了。
  “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吗?”他的嗓音格外轻柔。笙歌侧头静静的看着他,她说不出话来,所以只能看着。
  “五天,乐笙歌,你昏迷了五天。”赵衍似乎看出来她没力气似得,然后自己开了口。
  五天。
  笙歌眼睛轻眨了下。五天,她觉得好像睡了大半辈子。
  现在醒了,除了全身无力也没有别的不适。
  所有的痛苦都随着她的醒来而消失不见。
  “太——后。”笙歌张了张口,好不容易发出点声音。
  赵衍的眉头因为她说的这两个而微微皱了起来,可是又不能说他皱眉是因为他不满。
  或许他在想,自己都成了这样,却还想着别人。
  可是那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生母。
  “母后平安无事。”赵衍告诉她。
  “倒是你,差点没命。”他说着时,眉头皱的更深了。她好像真的又在生死边缘徘徊了一次。
  她差点死了?笙歌垂眸。眸子一瞬间变的空洞。
  静默了片刻,殿中响起了脚步声,笙歌的目光穿过赵衍的肩头,然后朝门口看去。见平安端着托盘进来了。
  赵衍在床沿坐下来,然后侧身转头看向平安。
  平安低下头,走到床边跪了下来,然后半举起托盘。
  赵衍伸手端起了碗。
  “既然醒了,就先喝点清粥。”赵衍一手拿起勺子,舀了一口粥搁嘴边吹到合适的温度,之后往笙歌嘴里送。
  动作轻缓体贴,真不像一个大男人会拥有的优点。
  笙歌勉强张了些嘴,赵衍非常谨慎,没让粥水弄脏笙歌的唇角。
  “乐笙歌,早点好起来。”赵衍收回了手,没见笙歌咽下去。
  笙歌抬眸又看了一眼平安,她正紧张的看着她。她是在为她担忧啊。她与她是主仆关系,自进宫之后才认识,认识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可是在她生病的时候她会紧张,她痛苦的时候她会难受。
  她与平安,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她的关心是真的。
  笙歌将粥咽下去,是什么味道她不知道,大概原本就是没有味道的。
  赵衍见状,又舀了一勺喂到笙歌嘴边。
  他待她这样好,是因为她救了他的母后吧。
  她的目光已经落在了赵衍的脸上。
  “这次母后能安然无恙,多亏了你。”两人眸光紧紧的纠结在了一起,笙歌因为这句话而合上了眼睛。
  赵衍以为她累了。喂食的动作停住。
  其实笙歌只不过是在自嘲罢了,在心底嘲笑自己。合上双眼,只不过是不想精明的赵衍看出她的一样。
  “在你昏迷的时候,母后来看过你。”赵衍的话在笙歌耳边回荡。
  这一次,她受了不少苦。
  可是,不论如何,目的总是达到了。
  脑子里回想起了那日在河边与万俟彧见面时的对话。
  ‘到时候我的人会将毒虫放出,等到太后被咬之后,你上前帮太后将毒吸出。’
  ‘如果我不这么做呢?’
  ‘那一一太后会死。’

  ☆、第78章 淑妃

  ——
  重华殿乐修仪;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于宫尽事,克尽敬慎;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椒庭之礼教维娴,堪为六宫典范,实能赞襄内政。今册为正一品淑妃,即刻起搬至永福宫,钦此。1
  唯太监所有的尖细嗓音在重华殿正堂中回荡。
  笙歌嘴角含着淡淡笑意。从安德手中接过圣旨。
  “臣妾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德低眸细细的又忍不住打量了笙歌片刻,笙歌谢恩之后在平安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安德想;笙歌很幸运。
  这张脸看上去着实美丽,可是与慎夫人相比,还是差了些。人是聪慧,可是又与宫里明争暗斗的女人不一样。
  她不是这后宫容貌天资最出色的一个,可是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稳。
  每一次晋封,都是由他来宣旨。他是看着她从百名秀女之中脱颖而出,然后今日成为了淑妃。
  吕贵嫔已经不在,慎夫人不知何故不再踏出关雎宫。
  赵衍又在这个时候封她为淑妃。
  放眼望去,这后宫之中,除了她之外,还有谁能担当这管理后宫之事?赵衍意图很是明显。而她能成为淑妃又得太后默许。
  安德转过身对着身后四个宫人一挥手,那四人立刻走上前来,两个太监两个宫女,他们在笙歌面前跪下。
  “给淑妃娘娘请安。”
  这时安德又道:“娘娘,这四人留下来伺候娘娘。”不知何故,安德最后又补充一句道:“是皇上的意思。”
  笙歌点头。
  “谢皇上。”若是赵衍的意思,那么这几个人应该不会太碍事。
  当日,笙歌便迁往永福宫。
  这个重华殿,最终还是离开了。那些她与平安亲手种下的花草树木,竟有些不舍。
  ‘你即使不能让太后喜欢你,至少也要让她不这么提防你。后位空置多年,两个位份稍高的,一个死,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得权。如今,再没有人如你一样得赵衍信任,所以,晏儿啊。为父帮你想到了一个方法。’
  从平安口中得知,自那晚太后在湖边被毒虫咬伤之后,赵衍命人清理了周边,以防再有人被咬。
  可是赵衍不会知道,太后被咬根本就不是个意外。而是故意设计,是万俟彧计划的,一切安排的天衣无缝,让所有人都觉得那只不过是个意外。
  而她现在已经是九嫔之首。
  如果此事被赵衍或是太后知道,她恐怕就要死无葬身了。
  平安看着远处身处梨花林中的笙歌,她痴痴的站在这里已有半个时辰。不动亦不说话。平安犹豫要不要上前提醒,可是又怕无端扰了笙歌清净。
  梨花早已经谢了,眼前葱翠,还可以看见尚未成熟的青涩果实。
  今日搬入永福宫,她陪笙歌在宫里走走看看。
  没想到偏院中竟有好些颗梨树。然后,笙歌就在这里驻足,一停便是半个时辰。
  她都忘了,梨花该是什么样的。
  笙歌合眼细细回想。今年梨花开的时候,她没赶上。如今好不容易看见梨树,却已经是果实快要成熟的季节。
  还有四天,就是楚奕的生辰了。
  到时候,赵衍会带着她去左相府。
  真想看看,楚奕再见她之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娘娘,皇上来了。”
  急促带着喘息的声音拉回了笙歌的思绪,她眨了眨眼睛,转身看见宫人喘着粗气,挺急的模样。
  看来是找了颇久,才找到这里来的。
  笙歌见状,从梨树间走出来。
  可是还没走出来,树上竟有一只梨,大概是没长稳,竟然砸在了她身上。笙歌楞了一下,笑着弯腰将梨捡起来,拿在了手里。
  她笑着走近赵衍。
  心情极好。
  赵衍见状心中竟有些心悸。
  “去哪里了?宫人找了这么久。”
  只见笙歌冲赵衍晃了晃手中的梨,然后道:“刚刚搬来永福宫,当然四处走走,熟悉环境。”
  赵衍的目光从她的脸庞转移到她手中的梨上,继而再次回到她脸上之时,他道:“去过偏院了?”
  笙歌有些微怔。
  “嗯。”
  犹豫了一下,笙歌还是问道:“皇上知道偏院有什么?”
  他刚刚看见她手中的梨就问她是不是去过偏院。
  “那里不是有好些棵梨树。”赵衍低头与她对视。笙歌又问:“皇上怎么知道。”
  “爱妃不是喜欢梨花么。在这宫里,就永福宫偏院有栽种。”
  所以他才下旨让她搬来永福宫。
  闻言,笙歌有些愕然。
  赵衍何以得知,她喜欢梨花。
  见笙歌表情有些不适。
  赵衍伸手,手指抚过她的额头。
  “瞧瞧,热成什么样了。”说完,揽着她就往殿中走去。
  笙歌还是没忍住心中好奇。
  “皇上怎么知道臣妾喜欢梨花?”莫不是他特意还问过万俟彧不成。
  梨花,离花。
  世人都觉得,梨花太过苍白,且名字带离,她是一种不吉利的花。
  可是她偏喜欢梨花,雪白而美丽,柔美且坚毅。
  那一年,风轻扬,梨花飞舞。那时在梨树下的楚奕,是那么那么的迷人。
  就那么一眼,她便已经无法自拔。
  她不知那是孽缘的开始。而她,在嫁给楚奕之后,就已经被万俟家放弃。
  赵衍并没有回答笙歌这个问题。
  笙歌也没太认真,非要他回答。
  “多谢皇上。”笙歌淡淡道。
  “乐笙歌。”赵衍拉着她跪坐下来,又唤到她的名字。
  笙歌抬眸看着他。
  赵衍拉着她的手,目光深深,眼角含笑。
  “近来母后越发催促子嗣之事了。”赵衍这样说道。
  笙歌僵了一下,然后问:“皇上登基多年,至今都没有一儿半女,太后娘娘心急也是理所当然。”笙歌说着,心里却在想,要是太后娘娘不急,那只说明,赵衍不是她亲手的孩子。
  “现在,朝堂稳固,皇上也可考虑此事了。”
  笙歌想起那日在湖边太后说的话,原本这些话她不适合说,可是赵衍竟在她这儿提及,那么她也就说上两句吧。
  虽说,还有一事未了,可是,如今赵衍地位,哪里是那么轻易就能被撼动的?想必楚奕也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么多年来,都未有动作。
  赵衍已经是皇帝,而当年的太子已经死去。
  有些事情,稍微思量,便会知道其中利弊,该做亦或者不该做。
  楚奕不是蠢笨之人,在朝堂这么多年,也懂得审时度势,不可能会以卵击石,何况,如今他大仇得报,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若是聪明,决不可能反赵衍。
  说到底,不过是赵衍自己不放心。
  不过,换个角度,站在赵衍的位置来看。赵衍的担忧也属正常。如果她是赵衍,也不愿有任何的威胁存在。
  这皇位之下埋藏了太多尸骨残骸。
  一不小心,自己也会被埋葬。
  赵衍听见笙歌这么说,脸上笑意竟然更甚。
  “可是,这种事情,朕一个人努力也不够。”他依旧执着她的手,眸光明亮,噙着笑意。
  笙歌默了片刻。
  有些尴尬道:“宫中美人众多,皇上总不可能一个也看不上眼吧。她们可都是大臣之女,个个貌美,且多落落大方。皆有资格为皇上诞下皇子。”
  笙歌继续说:“皇上年纪不小了。再无子嗣,只怕国本动摇。”
  待笙歌说完,赵衍竟笑出了声。
  “乐笙歌,朕封你为淑妃,可不是希望你在朕耳边唠叨这些事。”
  笙歌有些发窘。
  “是皇上先提起的。”
  赵衍接着她的话说:“朕跟你提子嗣,你跟朕提宫中美人。”
  “可是,这种事,确实是皇上一人努力也没用的。”
  闻言赵衍笑意有些淡了。
  “乐笙歌,你听不明白朕的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1这个册封圣旨查过百度一卜

  ☆、第79章 生辰

  ——
  笙歌轻笑。
  “皇上;你什么都知道。”
  她的声音轻轻的柔柔的,赵衍什么都知道;知道她不是乐笙歌,而是万俟晏。知道她曾为楚奕的夫人。可是,他今日偏与她讨论子嗣之事。
  她不是听不懂他的意思,只是他既然都知道,为什么还要跟她讨论这么敏感的事情。
  他不忌讳?他这么傲;有些事不可能会不在意。
  赵衍眼底泛起几丝异色,他松开她的手。
  “淑妃。”他再次这样唤道。
  这是一种权利的宣誓;也再一次提醒笙歌,她如今的身份。
  赵衍收敛些许嘴角的笑意。
  即使他什么都知道;可是在世人眼中;她只有一个名字,叫乐笙歌。她只有一个身份,是周国之君的淑妃。
  这二字在笙歌脑中久久盘旋,然后慢慢的沉淀。
  笙歌眸子清澄明亮。
  大殿两边的窗户都敞开着。有风趁机吹进来,吹散闷热,带着丝丝凉意。一层纱帘拂扬而起,给这殿中添了几分旖旎。
  这里比重华殿宽阔很多。
  “臣妾知错。”然后笙歌低下头来,她明白了,其实不论说什么,都是错的。即使是对的,赵衍说你错那就是错。他就是有这样的权利。
  恍然大悟之后,笙歌连与他争辩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一切从来都没有意义。
  笙歌那句知错,还有之后长时间的沉默让赵衍十分不满。
  脸上再不见笑意,板着脸站了起来。
  笙歌见状,挪转身子,依然跪在地上。
  “恭送皇上。”
  赵衍全身莫名的一僵,手指不由收紧。
  正好他背对着笙歌,笙歌行完礼直起腰的时候,赵衍已经离开了永福宫。
  笙歌舒了口气,终是可以清净。
  月影婆娑,梳妆台前放了一盏烛火,笙歌背靠着梳妆台坐着,手中拿着的是一枝白玉簪子。
  玉质与元尹送她的那支不同,上面雕刻的纹样也不同。
  原因那只玉簪是竹,而她这个是梨花。
  笙歌觉得,这分明就是特意为她所喜而雕成的白玉簪,拿在手中,就像是刚刚采摘下一株梨花一样,三朵梨花开在枝头又有两朵含苞待放,皆是如栩如生。
  那日,赵珣亲手将这玉簪簪入她的发髻,当时又不准她抬手拿下来。
  只说一物换一物。
  元尹送她的那根白玉簪,他拿走之后就再也没还给她。
  这根玉质虽不能与元尹那根相并而论,可是她倾心的却是这个。或许真的是太喜欢梨花,或许只是因为赠它的人。
  笙歌的指腹在花瓣上来来回回。
  眸中泛起丝丝暖意。
  九月初三,楚奕生辰。
  太阳下沉,左相府内灯火繁华。厅堂之中尤其明亮,府中奴才也添了好些。都是步子匆匆,或提、或拿、或搬,不见休歇。
  朝中有好些大臣都来了,集聚在前厅,晚宴在后院,只不过大家都在等,等赵衍驾临。
  楚奕今日神采奕奕,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被玉冠束起,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嘴唇抿着好看的弧度,不时扬起一抹莫测的笑意。蓝色丝绸缝制而成的衣袍,腰带上是银线綉成的竹节与竹叶。与之相互呼应的是银色滚边的袖口。
  周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左相,晋升最快的男子。
  三年罢了,今日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上人。
  真让这些当了大半辈子,年华已经老去,却依然不大不小,却还要时时担忧一时失误丢了官职的官员羡煞,甚至是记恨。
  可是,笙歌知道,他这一切得来都不是因为他满腹才华。
  只不过赵衍想给,他便能得。
  其实楚奕真的是个聪明人,可是,比不过赵衍。
  谋略比不过,地位也比不过。
  车轮轱辘,大道平坦,马车不快不慢的驶向左相府。没有任何阵仗队伍跟随在侧。只有一辆马车,越华骑马在前,再是一个驾车的车夫,马车后面还有身穿黑袍的侍卫跟随。
  就这样的简单,低调。
  在大道上行驶,没有人会注意到,这马车里面坐着的竟是周国国君。
  笙歌背脊贴着马车壁,赵衍居坐在正中。
  马车内的车壁上一左一右点燃了一盏琉璃灯。随着马车摇摇晃晃,火光却不见熄灭。
  赵衍穿着墨色的袍子,金色缎子镶边,腰间系着玉带,胸前绣着龙形图腾,这世间,也只有他有资格穿着龙纹衣袍。他低垂着眼睑,五官在灯光的映衬之下更加的深邃。
  在赵衍右侧的笙歌同样垂着眼睑。
  夜已经来临,原本可以加快速度,早些抵达左相府的马车却像是被施了咒一样,总是快不起来。
  笙歌知道那是故意。
  生辰之日,皇上亲自驾临,回想在这之前的上官、万俟、吕三大世家,也只有上官家曾得先皇亲临过。
  皇上不会特意驾临某个官员的府邸,就算有,也不会广而告之。因为这样很大可能会形成结党之状。就跟皇上经常去后宫哪个嫔妃的宫中其实是一个道理。
  女人得宠都是非多,别说是朝堂上的官员。
  想着,现在所有官员都到齐了,就剩下赵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