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丫鬟-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等,着人弄些精致的早膳过来,多一点,从今往后,你家姑娘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半点委屈都不能有。”
“是,姑娘。”
林西等人离开,右手轻抬,在纸上落下一个字——逃。
片刻后,她的眼眸一暗,摇了摇头,又落下一字——南。
林西手抚额头。她若想逃,易如反掌,只是逃了以后,师姐怎么办。
太后一定把所有怨气撒到她头上,师姐怀着身子,在那样一个吃人的深宫里,只怕是……赵靖琪保不住的。
林西深深的叹出一口气。
……
高府内宅。
夏氏亲手帮男人把外衣脱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高则诚心里藏着事,没有在意。
夏氏咬咬牙,柔声道:“今日我听闻一件蹊跷事,不知道是真是假。”
高则诚看着他,道:“是不是林西的事?”
夏氏点点头,叹道:“这林西不是已经许配给了世子,为何又被拉去和亲。难不成大莘国没了人。”
高则诚拧眉,“太后的旨意,下得很突然,我也正在思虑这事。”
夏氏心中一动,道:“我听说静王爷可不是好惹的人。这次被生生打了脸,以后君臣之间……”
高则诚深以为然道:“谁说不是。静王虽然闲云野鹤,三王中却是翘楚,其它二王均以他为首。”
夏氏进一步劝道:“九州之上,莘国为首,此次和亲,虽然是魏国求取,不过送女子去和亲,向来是弱国的行事,我以为有损莘国国威。这让天下老百姓怎么看?”
高则诚点头道:“柔儿言之有理,太后此举有些糊涂。”
“老爷身为一国之相,先帝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你,关键时候,老爷可不能听之任之啊。”
高则诚沉默不语,许久才道:“夜了,安歇吧。”
夏氏再不多说一句。
深夜,男人绵长的呼吸响起,夏氏猛的睁开了眼睛,眼中似有深沉。
……
魏国驿馆里。
文睿浩,柳柏梅,许意寒喧过后,相对而坐,商讨大事。
文睿浩起身:“先生计高一筹,迫使李太后答应这门亲事,皇兄命我一定要给先生长揖一躬。
许意抬头,却不扶,只淡淡道:“皇上厚爱。”
柳柏梅单刀直入:“先生,如今我们已经进宫,后面的事该如何做?”
许意思虚道:“明日王爷入宫,把日子定下来,越快越好,勉得夜长梦多。”
文、柳二人对视一眼,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今日消息一出,百官尚无反应,明日则不同,应该会有一场重头戏。王爷如能挑起君臣不和,便是再好不过了。”
文睿浩问道:“不知这高相爷是赞同还是反对?”
“他?”
许意眼角一沉:“老狐狸了。”
久未出身的柳柏梅忽然道:“万一这太后会出尔反尔吗?”
许意冷笑:“那咱们就直接用林西的身世做威胁,如果她不怕身败名裂的话,倒是可以试试。”
柳柏梅心中一惊,目光有意无意地打量着眼前的许意。心道到底是被皇上尊为先生的人,这脑子,这计谋简直太厉害了。万万不可与此人为敌。
……
天,晓亮
群臣早朝,这一日太后未曾隐在帘后,而是坐在了殿上。
朝中百官你看我,我看你,有人没忍住,直接站出来称和亲一事,极为不妥。
一人带了头,其它人的胆子便大了,纷纷上书称莘国无须和魏国和亲。理由非常多,细听之下竟有十多条,条条在理。
端坐在皇位上的赵靖琪涌上喜色,头一回觉得这些个咬文嚼字的文官们十分的可爱。他恨不得所有人都反对才好。
李太后目光环视一圈,最后落在高则诚的身上,淡淡道:“魏国愿献出六个城池,敢问诸位,六个城池和一个女子比起来,孰轻孰重。”
堂上一片倒吸凉气声,怪不得太后同意,原来莘国竟然献出了六个城池。
这话一抛出,所有持反对意见的人,统统闭了嘴。
赵靖琪一见,心中着急,忙道:“母后,用女子换城池,朕会遭天下人耻笑的。朕宁愿不要六个城池,也不愿用一女子和亲。”
李太后心中涌上恨意,她银牙暗咬,脸色沉了下来。
赵靖琪不愿让林南失望,又道:“更何况,她与静王世子早有婚约,此翻毁婚再嫁,朕于静王那里,如何交待。”
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驳斥太后,还属于头一次,李太后忽然起身,目光直视高相。
“相爷怎么说?”
高则诚上前,看了帝,后二人一眼,淡淡道:“臣以为,此再可以再商榷。”
……
退了朝,李太后坐在凤椅上未动。
李太后不动,皇帝也不好先行离开。
忽然,李太后开口道:“来人,贵妃忤逆哀家,禁足一个月,罚月银半年,任何人不得前去探试,违者斩。”
赵靖琪猛的抬起头,一脸的不可置信。他瞬间明白过来,太后这是以林南来威胁他,要他同意将林西和亲。
“母后!”
李太后看也不看他,冷冷道:“皇上,何去何从可得想明白了,保贵妃,还是保林西,总要选择一个。”
话说得这么直白,赵靖琪怔住了。
……L
☆、第三百四十八回 只愿与你陌路
贵妃被禁足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后妃当即端了一碗银耳莲子羹去了御书房,却被皇帝一脚踢翻在地。
高皇后得知后,淡淡一笑。真真是个蠢货,这个时候皇上正在气头上,居然还敢去。
在这个深宫里,能当家作主的,从来都是长门宫里的太后,只要把她哄好了,你才能抬头挺胸。
“来人,给本宫更衣,本宫要给太后去请安。”
……
高鸢尾并未见到太后,此时的李太后正与楚王谈和亲事宜。
就在两人谈到一半时,高相求见。
高则诚其实已经走出宫门,却被夏氏跟前的丫鬟拦住。丫鬟告诉他,夏氏希望老爷能为林西求一求情。
夏氏这些年,从没有开过任何口,这一求,高则诚不得不重视起来。他思虑片刻,决定顺了夏氏的意思。
李太后摒退了左右,并让楚王暂且休息片刻,把高相请了进去。
高则诚开门见山,对林西和亲一事提出反对意见。
李太后未曾料到在朝堂之上充当和事佬的高相,会在私底下反对,她态度严厉的婉拒了高相的意见。
高则诚想着夏氏的叮嘱,当即又摆出了利弊。
李太后冷冷打断,称此事已定,不必再议,将高则诚打发走。
原本心中并无想法的高则诚,对李太后这一独断独行的作法心生不满。
先帝令他二人辅政,从来都是有商有量。而这么大的事,太后不仅事先不与他商议,还一意孤行,这让对权利有着掌控**的高则诚多少起了些戒备之心。
高则诚回到府邸。一脸歉意的对着夏氏,夏氏心急如焚,却无处可说,两个时辰后,身子便有些发热,当下便病倒了。
……
而此时高子瞻又入了崔家别院,等候消息。
巧的是。将将一盏茶过。宫里便有消息送出,称打听不到任何消息。
只是有件事情蹊跷。魏国使者入宫,并未与皇帝见面。而是直接去了太后的长门宫。而且太后前见密见了几次,才颁出旨意。
此事于规矩不合。
高子瞻、崔瑾辰听罢,脸色大变。
昔日太后独宠林西,恨不得将全天下都捧在她跟前。怎的如今突然翻脸,不顾众人反意。执意要将林西和亲。
这里头到底发和了什么事?
崔瑾辰当机立断,命人继续打听,一定要打听出些道道来。
高子瞻沉吟许久,轻轻一叹道:“瑾辰。我决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去和亲。”
“表哥,你打算如何做?”
如何做?
高子瞻眉心紧皱,一种无力之感油然而升。
许久。他忽然起身道:“若天下百姓都反对和亲,那太后再强。总不能不顾民意吧。”
“你是打算联合各方学子……”
高子瞻眼露赞许:“为了她……总要试一试的。”
……
就在各方为了林西的事相互奔波之时,身在公主府的林西却毫无动静。
她这两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在棋盘上反复研究了一个残局。
这个残局是她一直未曾破解的,她想趁着这个机会破解一下。
夏风和秋雨见小姐这般平静,心下暗暗着急,却不敢在脸上表现出来,只精心照料她的衣食。
就在这时,林西迎来了她在公主府的第一个客人,未曾料到,这个客人竟然是柳柏梅。
柳柏梅是白日里翻墙而入,他躲过一众禁卫军,孤身入了林西的庭院。
恰好看到林西坐在窗下,支着下巴冥思苦想,白皙的面庞平静如初,看不到一丝焦急之色。
柳柏梅隐在树上看了许久,竟然心生佩服。换作旁人,亲事被折,到寒苦之地和亲,只怕早就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她竟然像无事人似的。
到底是叔叔调教出来的女儿啊,柳柏梅轻轻一叹。
林西武功虽差,耳朵却灵,这一声叹她听得清清楚楚,心忽然突突直跳。
是师弟回来了吗?
“林西,是我!”柳柏梅声音低沉。
林西一听竟然这是厮,脸上浮出冷笑,垂下眼睛继续看旗盘。
柳柏梅忽然觉得自己这一趟来得毫无意义。
现在还未到说开的时候,只有等她嫁到了魏国,自己才能明正言顺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告她。
柳柏梅压低了声,丢下一句:“林西,咱们来日方长。”便又悄然遁去。
林西嘴角一动,“去你娘的来日方长,老子就不信这个邪。”
许久未曾暴出粗口了,还真神清气爽。
……
官道上,一骑黑马疾得飞快,入了山东境内。
林北正在静王床前扶脉。静王虽救回一命,然两剑入体,身子受损厉害,迄今为止,仍咳着血。
“世子,外面有人求见,自称醉仙居来人。”
“醉仙居?”
林北心神一动,速道:“快请。”
帘子被掀,武子风尘仆仆进来,抹了一把脸后,直直道:“公子,大事不好。太后两天前突然下旨,命林西姑娘和亲魏国,嫁给楚王。”
林北瞬间手脚冰凉,眼睛一怒,剑光四起。
床上的静王不敢置信,又问了一句:“你说什么,谁要送去和亲?”
“回王爷,是与我家公子定了亲的林西姑娘。”
“我操他娘的十八代祖宗。这老娘们是不是脑子糊涂了,竟然敢抢我静王府的人,老子跟她势不两立。”
林北关心则乱,大喝一声:“来人,备马,我要立刻赶回去。”
“儿子!”
静王爷从床上挣扎着起来:“且慢。”
林北见他身形摇晃,忙上前扶住了。
“儿子。且听义父说完,你再回去。”
林北心中焦急:“义父快说。”
静王却拿眼睛去看武子,手虚指:“你……把京城的事,仔细说来。”
事关重在,武子不敢相瞒,一五一十说得头头是道。
静王听罢,脸色凝重:“儿子。此事就凭咱们爷俩现在。无力回天。”
林北一听武子说罢,便知道事情并不像他想象中的简单,心里微微一凛。目光落在静王身上。
静王道:“那老娘们早已层层算计好,依我看,哼,那帮杀手就是她派来的。目的是把咱们困住。”
林北见静王与他想到一处,轻轻颔首。
当今之世。也只有她的人,才能来去如无人之境,且身手不俗。
“如今林西被困公主府,四周围得像个铁桶。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可见老娘们已是下了铁心。我知道你身手不俗,以一敌十。但怎敌得过千军万马。就算是你把林西救出,你别忘了。宫里还有一个林南。”
林北慢慢冷静下来。义父说得很对,救林西易,救林南难,她怀着身孕,不可颠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老娘们一声令下,九州之下无你们容身之地。再加上个魏国,儿子啊儿子……义父早早劝你把那宋夕娶进门,就是做个小的,也是好的。你看看现在……”
林北冷笑:“义父,大丈夫在世,怎可依附女子,更何况我对她并无半分感情。”
“你啊,过刚易折,往常的聪明劲到哪里去了。好在咱们并非没有防备,早早就算准了那老娘们不是什么好货。”
静王顿了顿:“此事,不能硬拼,只能智取。此时你进京,只会自投罗网。你若困住了,你那两个师妹,也就完了。”
林北缓缓闭上了眼睛,长睫簌簌抖动,片刻后,他咬唇一笑:“义父,我明白此事该如何做了。”
静王见他双目清明,一颗心放了下来:“来,我们父子二人,好好商议商议,筹谋筹谋,我老静王这辈子什么都可以让,独独儿子,媳妇不能让。”
媳妇二字一出,林北心中一痛,疲倦的闭上了眼睛。
瞬间,他将心绪掩去,当下排兵部阵。
……
“姑娘,该用饭了。”
夏风拎了食盒进来。
林西扔了棋子,坐在榻上,看着一桌菜,食欲大动。
夏风担忧道:“姑娘,都已经三天了,不知道侯爷的病情如何?”
林西笑笑:“富贵由命,生死在天,我只盼着祖父他长命百岁,别再为我的心事操心。”
“世子爷应该收到信了吧?说不定此时已在路上。”一旁的秋雨插话道。
林西摇摇头:“如果师弟聪明,此时就不该进京。”
“姑娘,这是为何?”两个季节异口同声。
“三人被困两人,总要有一人在外面才好。你们不会懂的。”
林西眼中闪过光芒,“我只希望静王的伤势快点好,这样他们也好早做准备。”
“姑娘说什么,奴婢们怎么听不懂?”
林西笑笑:“听不懂就对了。有些事情知道太多了,反倒不好。”
两个季节对视一眼。外面都乱成一锅粥了,姑娘怎的还这么镇定自若,难道她真的同意去和亲了,那可是行里之外的寒苦之地啊。
……
逍遥侯府,李英杰苍白着脸,命令下人替他更衣。
太后把贵妃禁足,显然已是破釜沉舟,自己若再听之任之,那孩子就真的要……
李英杰吁出一口浊气,让人搀扶着走出了屋子。
庭院外,钱氏等人候在门口,见他出来,忙上前劝阻道:“老爷身体有恙,太医交待万万不可劳心劳力。老爷啊,这一趟就别去了吧。”
李英杰冷冷看着她:“林西和亲,是不是正如了你的意?”
“老爷……我……”
“我告诉你,只要本侯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同意,你就死了那条心吧。”
钱氏满心委屈,哀道:“老爷……”
“走开,谁要再拦,别怪我不念往日情份。”
钱氏大喊:“老爷,我是担心你的身子。”
侯爷晃了晃身形,悲痛道:“心若不在了,还要身子做什么?”
此话一出,钱氏悲从中来。
……
长门宫里,李太后看着颤颤威威跪倒在地的李英杰,眼泪长流。
短短数日未见,他竟然变了个人,眼眶凹陷,面如土色,昔日略嫌紧的朝袍如今已空空落落。
“英杰……你……”李太后哽咽难语。
李英杰跪拜过后,推开春阳的手,直直道:“求太后,看在英杰几十年来追随太后,忠心耿耿的份上,放那孩子一条生路。”
李太后心痛如裂:“英杰,连你都不体谅我吗。这世上,唯有我最痛,最难。”
李英杰摇摇头,目光看向春阳。李太后心神一凛,忙摆摆手,很快大殿里空无一人。
李英杰跪行两步,爬到太后脚下,突然伸手握住了李太后的手,他目光如灼,颤着唇道:“妍儿,我李英杰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情,便是送走了那个孩子。那是我和你的骨血。”
李太后反手握住他的手,泪如雨下:“英杰,我亦后悔,悔了几十年。”
李太后没有自称哀家,而是用了一个我,如同多年前两人相遇一样。
“那孩子未有一天好日子,早早离世,只留下这一根独苗,妍儿啊,你若把她和亲,就是生挖了我的心,生喝了我的血,逼我去死啊。”
李太后如遭雷击,悲痛难掩道:“英杰,我若不把她送走,那便是逼着我去死。我这些年来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李英杰心凉如死,轻声道:“你的荣华,你的富贵,你的太后之位和一世英名,难道比那孩子还重要吗?”
李太后突然噎住。
片刻后,她眼中放出寒光:“这辈子,哀家唯一的愿望,便是死后葬在先帝身旁。”
李英杰突然倒地。
他瞬间明白了李妍为什么一意孤行。原来……原来……她这辈子深爱的……从来都只有他。
甚至不惜牺牲林西。
不……不……她这辈子最爱的,从来都是她自己,先帝身旁已有两位皇后,她舍不得的,只是这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