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户安好(秦家)-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子里的黑衣人连眼皮儿都没抬一下,王武见安巧三人没事,也没多说。只和站在门口的黑衣人低声商量了几句,然后除了安巧要留下来熬药,丫丫和四哥儿被获许能回房去歇着。
    从厨房里出来,外头的阵势更大,黑压压的满后院的将士整整齐齐的站在飘洒的春雨中。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气氛很是压抑,紧张,明明静的厉害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丫丫能管的,一出了厨房的门,她就被大哥送回了房里。房里六丫三丫都在,连美人祖母娘亲都在。
    没人说话,屋子里也只有一盏小小的油灯。灯火只有黄豆那么大小。发出的光亮也很有限。大约是这样灰暗的颜色的缘故,丫丫突然感受到了院子里的那股子气氛,是悲伤,黑色压抑的悲伤。
    这么一番忙活已经是三更半夜了,老王氏拍拍低着头满是担忧之色的王氏,示意她放宽心。又让几个熬不住的孩子先睡,这么熬着也不是回事儿。
    许久,隔壁的屋子门才被人推开。接着是二姐夫的声音“伤口已经处理好了,待会儿就要喂药,病人这时候不能随便乱动……”迷迷糊糊的声音越来越小,躺在床上的丫丫还是没熬住,睡过去了。
    第二日丫丫睡到了午后才迷瞪瞪的醒来,翻个身,发现翻不动,伸手摸摸,一边儿一个,那边儿一个,她在中间是被包了饺子了。
    伸着懒腰从床上爬起来,也没吵醒还在睡的三丫和六丫两人。
    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小心的支开点儿窗户缝儿,院子里也干干净净的。若不是床上还有三丫和六丫赖着没起,丫丫都要疑心昨儿夜里自己是不是做了个累死人的梦了。
    大约是是昨夜里下过雨的缘故,院子里的空气闻着很清新,石板地上也洗刷的干干净净的。天虽然是放晴了,但并没有露出日头,有点儿灰蒙蒙的,好像准备着随时随地的就飘点儿小雨下来一般。
    厨房也很干净,虽然天色不亮,但这时候决计不是早晨,屋子里还有人没起呢,随便吃点儿什么算了。
    在橱柜里一摸,果然昨天剩的几个馍馍还在。切成片儿,往锅里倒点儿油,丫丫决定炕馍片吃。反正黄豆酱还没有吃完呢,馍片沾着黄豆酱吃正好。
    刚炕好几片,揉着眼睛的四哥儿也到厨房来了。
    “丫丫,家里的人呢?你瞧见了吗?”四哥儿起了前院儿后院儿一看,家里除了正在睡的,就只剩下在厨房鼓捣吃的的丫丫了。
    “嗯?祖母不在吗?我也才起的,这天暗的,也不知道什么时辰了哩”丫丫把馍片和黄豆酱送到四哥儿的面前回道。
    昨儿折腾了大半宿,又睡了这么久早饿了。便也不客气的大吃起来,别说,冷掉的馍馍切成片儿拿油炕了沾上酱味道还真不错。等丫丫把几个馍馍都炕好了,两人坐在一起吃了些,厨房边上的后门儿那儿就响起声音。两人忙把吃的扔了去看,只见老王氏正扛着锄头拎着菜篮子往后院里走。
    “祖母”
    “祖母”
    四哥儿上前去接了菜篮子和锄头,丫丫回厨房去端碗水出来,给坐在石凳上的祖母喝。
    “昨晚的事可不许说出去!”老王氏没有去喝水,趁着四哥儿还没走几步远说道。
    “是(是)”四哥儿和丫丫忙应道,被人拿匕首顶着脖子,这事儿想来也不会简单的。
    老王氏这才点点头,只歇了一会儿,就回她的屋子里去收拾。虽说人是走了,可是带血的褥子,房间里的地上的血迹还是留了下来,这些都是要收拾的。
    丫丫并不知道那个受伤的是什么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走的,这件事情在家里的大人极力的掩饰忽略下,很快就过去,简直就像是那天夜里,和以前的每个晚上都一样,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似地。
    春耕不期而至,连绵了几日的春雨落下后,各家各户都挽起高高的裤腿,担着带着泥水一早刚从田里拔起来的稻秧,深一脚浅一脚的往自家的放了水犁了田的水田里去。
    弯着腰一手一大把秧一手快速的插进水田里,一步一步的倒退着,不多会儿原本空荡荡的水田就被书写了一行一行一列一列的苍翠。
    梨州城里
    穿着蓝底红边的制服的衙役腰间配刀,手里端着浆糊,另外一个衙役则是拿着一张大大的刚写好的米白的告示。待城墙上刷好浆糊后铺平一贴。两人就如同侍卫一般的站在了告示的两侧,一盏茶的功夫后才离去。
    早已围在周围的众人待衙役散去,忙围了上去,不少人都是识不得上面的大字,只得问旁人“大兄弟,这上头写的啥?”
    一旁一个头戴着方巾读书人模样的男子摇头晃脑得默念了下,这才答道“上头说,北边儿建了新城,名为边锦城,说是提倡大家去新城里找活做,或是做买卖呢!”
    “什么?北边建了个新城?啥时候的事儿?我咋没听说过?”
    “就是就是,不是在修路嘛,怎么建了新城……”
    北边到底有没有这个边锦城五沟村的人的并不关心,毕竟多了一个边锦城村里的收成又不会好些,粮食又不会多结些。
    但是那条新修的官道上的人愈发的多了倒是真的,有身无长物就这么顺着官道走着想去新城谋个差事做做的。有腰圆膀粗的成群结队的汉子也顺着官道往北走,想过去出把子力气挣口饭吃的。当然穿着华服,骑马飞驰而过的人,坐着马车慢悠悠的赶过去的人,挑着货担过去看看的人也有。
    五沟村也迎来了最热闹的一段日子,毕竟这里离边境有足足百里之遥。风餐露宿惯了的人不在意,大不了就野外找个山洞,找棵大树下睡一觉就成。可不少富户人家可受不了这个罪,他们大多选择在青峰镇或是五沟村借宿一晚上,第二日一早再接着赶路。
    三丫的及笄礼恰好是春耕后,照例也是张鸿云给帮忙取得名字名曰:安芬。取得是百花芬香之意,得了名字的安芬不知道是谁给出的主意,硬是闹着要去牛氏家去学刺绣。到底还是没继续关在家中,常常出去同那一起学刺绣的丫头们玩儿。
    “六丫,关窗!”四哥儿从堂屋后门进来,顺手把堂屋的后门关上。今日又有不少商户路过五沟村都是借宿的。
    后面三间屋子纷纷落下窗栓子。只余下挨着猪圈的那间放粮食的屋子还开着窗透气。
    前院里,大郎扛着锄头进了屋子,家里冬麦挖的早。他这是去地里除除草的,看到屋子里又有借宿的人,真是恨不得回去罗汉豆禾长叶了,他去给猪打两笼豆叶回来。
    王氏正急着要不要回屋子里去请老王氏说说哩,就瞧见大郎回来了,连忙像是见了救星一般。
    “我家当家的回了”说着就迎上去跟在大郎的身后。
    “这位大哥,我们是去边锦城的商户,今日想来借宿一宿,明日一早便走”院子里两拨人中其中一拨里出来个人打着商量的说道。

    第七十二章 往来的借宿商户

    “……”还没等大郎开口哩,另外一拨的人中也出了个人急忙说道。
    “这位大兄弟,我家少爷体弱,露宿在外怕是不好,还望大哥见谅让我家少爷住一宿”
    “你家少爷身子不好出来跑什么商路啊……”另外一拨的人里就有人不平的说了出来。他家出来跑商路的可是大小姐,难道所让一个女子在外面露宿?
    两拨人就又吵吵嚷嚷的起来。
    烦的大郎锁紧了眉头,他家屋子在村里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不少村民家里借住不下去了就会给人指到他家来,有的大商户也要赶路的瞧不上村子里的那些茅草屋也要上他家来。这个月来天天屋子里都住的生人,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生生把人烦。况且害人之心不可有放人之心不可无,这些个人来借住他自己还担惊受怕的。
    “阿福,别说了,既然对方少爷身子不好,我们就不争了,这位大哥,你看能不能让我们就着您家的墙在隔壁的空地上露宿?”正当大郎要被这群人吵的忍无可忍的时候。那个先开口的一拨人中突然响起个女声。
    “大小姐,不可啊,那是我们下人在外面露宿……”那个唤作阿福的小厮忙说道。
    “招贵,人家一个弱女子怎好让她露宿?还是我们在外面露宿吧”后开口的那一拨人中也响起个有些气虚的男声,也是招来他下人一阵阻拦。
    这下原本恼了的大郎也不好说了。这两人确实是有缘由的。怪不得刚刚秀儿一脸为难的模样。
    “这样,既然有位姑娘,就让她住进后院里来吧,让哥儿们挤一挤挪一间给那位公子。丫头们也挤一挤挪一间给这位小姐吧”在院子后面听了这两拨人说了半天老王氏也被吵出来了。
    “娘,你怎么出来了”王氏见到老王氏面露羞愧之色,只是让人借宿这么点事儿还要老王氏出来拍板儿,她这个也是人丈母娘的人也太没用了。
    “多谢了”两边排头的人都是忙鞠躬道谢。老王氏摆摆手,受着这一礼。
    这下两边的人都是一喜,自家的主子有歇息的地方了。那体弱少爷的小厮忙把少爷的包裹拎了出来,跟着出来的四哥儿去寻住处。那小姐的丫鬟也是忙拎着包裹也跟在了那小姐的身后。
    “慢着。这位小姐,后院都是家中的女儿,不便多人前往”老王氏拦住了那跟着的丫鬟。
    “诶,你们!”顿时就把那丫鬟急了,就要争辩。不想被那位小姐给拦住了“小环,我自己去就好,不用你服侍了”见那丫鬟还想开口低声说道“出门在外的。不讲求这些礼数,我自己能照顾好”说完后就向老王氏行了一礼。
    老王氏微微点头,这才把人带进后院里,前院的空地虽说不大可也不小,除却要在外面看守货物的护卫们。路上跟着的下人也能在院子里歇一晚上。
    老王氏把人带进来后请她坐在石凳上就去敲六丫的门。去里面说了一会儿后,六丫就抱着两床被子挪到中间的这间屋子里。
    “这位小姐,你就住这间屋子吧”老王氏见屋子空出来了颔首说道。
    “多谢阿婆。你唤我灵兰就好。这次多亏了阿婆灵兰才有夜宿的地方”身着宝蓝深衣脚蹬殷红长靴的灵兰忙站起来行礼道。老王氏抬一抬,来者是客,请她坐了。
    “祖母,我的荷包绣好了,你看看!”丫丫丝毫不受外面的影响,她之前都是用罐子装铜钱。上回把铜钱都和娘亲换作了碎银子,她才知道自己装银子的荷包实在是太小了。于是撇下遥遥无期的扇面,又绣了个稍大些的约莫有人手掌大小荷包。因是自己用的。裁了藕荷色的布片,只绣了几簇翠竹上去,花了一个多月总算是绣好了。
    丫丫举着自己做好的荷包从门里小跑出来满眼都是笑。
    老王氏看了,藕荷色的包面上是几簇翠竹,下头挂上了大红珞子,上面绑口也用的红绳儿确实不错。微微笑的点头,得了美人祖母的夸奖丫丫更高兴了“等娘回来,我也给娘看”
    “给姐姐看看可好?”灵兰见着这个活泼的小姑娘心里一惊,没想到这山村之中养出了这般出挑的丫头。想必那深闺中的女儿,不逞多让相反多了那股子灵动纯美的劲儿反倒更胜一筹。
    这才瞧见一边还有人的丫丫不好意思了,把荷包收回来放进袖子里,行了一个蹲安礼。更是把灵兰给镇住了,礼数方面分毫不差!
    忙起身回了礼后,从怀里掏出朵银头花簪子。
    “你都给姐姐行礼了,姐姐自是不能少了见面礼”说着就要把簪子递过去。
    “姐姐,丫丫还未及笄,姐姐是笑我哩!”丫丫见了头低的更低,不肯抬头。
    灵兰顿时手僵住了,她常在外跑商不少礼数忘了漏了,不想出了这么个岔子。
    “灵兰小姐不必多礼,你年长些,当是这丫丫这做妹妹的送送女红才对”老王氏也不曾想这灵兰出手就不小,刚刚那簪子不说那纯银的簪体,即使那朵银花那工艺也少不了二两白银。这个以二九芳龄还在外跑商的女子原就使人敬佩。
    说完后,老王氏只一个眼色,丫丫顿时内心泪流满面的掏出了荷包送了过去。要知道那里面还有自己的五钱银子哩,又不好拿出来,她的一大半的私房钱呐!就这么弃她而去了。
    这时候灵兰也不好不收,甚至都不细看就收回了袖里,自然也没发现那荷包里还有五钱银子了。她出门在外身上哪里带了什么首饰,就那支银簪她也是看中了人的手艺想带回去做家中铺子里的师傅的。
    浑身上下连个多余的玉饰都没有,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在包袱里抓了把金瓜子递到丫丫的手里。
    “姐姐是个商户,出门在外带的东西少,就俗它一回,这个给你买吃食好不好?”
    哇塞,金子诶!丫丫顿时满眼星星光的,但是还是不敢接。这回礼会不会太重了点儿?虽说她那个荷包绣了快一个月里面也有她的大部分身家五钱银子。
    “丫丫,这是你灵兰姐姐的心意,你就收下吧,你不是最喜福满楼的八宝莲蓉糕么?这个可是能买许多”老王氏见灵兰局促的模样也知道再不接灵兰可就失礼丢脸了。罢罢,在其余的地方补一补偿还些她吧。
    “谢谢灵兰姐姐!”这句话真是百分之两百的真心,昨儿她还是穷的叮当响的(明明就只你有小金库好吧),今儿就摇身一变成了屋子里除了美人祖母最富的人了!嘿嘿。
    灵兰瞧见丫丫的高兴的模样,也笑了。
    因天黑吃晚饭还有一会儿,不着急煮饭。丫丫就拉着这个大款姐姐问问新鲜事儿,比方说这么些的人往那边锦城去做什么?就是贩卖东西也太多了吧,有那么多的人买吗?
    “呵呵,其实草原人也有许多,他们要吃要喝要穿的,自然要买许多东西。我们去那边做生意,哪里只是卖东西,同时也在买他们的东西”灵兰一边喝着水一边解释道。
    “草原上产的估慕乳就是非常好的东西,不仅吃起来香甜同时也能美白皮肤,年轻容貌”
    “可是,只是买来卖去,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呢?这些日子官道上都没歇过呢!”突然一旁传来五哥儿的声音。正围在灵兰身边听着灵兰说话的丫丫抬头一看。
    五哥儿正趴在自己的窗台上听的正津津有味呢。
    对于五哥儿的偷听,灵兰也不生气,笑着解释道“你可别小瞧这买卖二字,里面学问可大着呢,正如我们没有见过草原人每顿都要吃的估慕乳一样,草原人没见过咱的东西啊,物以稀为贵,就是小小的绢花都能卖个好价钱!”
    丫丫点点头,这个道理她懂,看来一旦通商互通有无后双方的生活都有了改善啊。
    第二日一早灵兰早起赶路给的夜宿费用也被推了回去。王氏还照着老王氏的吩咐包了不少干粮和一小罐丫丫做的豆酱过去,约定着下回还上家里来借住,这才作罢。
    丫丫又开始绣第二个荷包,这回不绣竹子的了,改绣海棠花了,依旧是藕荷色的包面。她现在可是款儿姐了怎么能只有一个荷包哩。
    这一直都有人借宿村里人不堪其忧的同时,也有不少心里灵活的人看出了商机。若是村边儿建个客栈那情景可就不同了。只是建客栈可不是小数目,就是村里人凑钱也找不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找有钱的主儿才成,要说五沟村哪家家底最足,大家必然会异口同声的说:王家!
    四月底的一日,村中几个能干的妇人就过来了。
    “建客栈?”王氏刚从菜园里回来就被这群妇人给叫住了,如今四月天那挣钱的竹子菜,补血菜都没法种,菜地里的活儿并不多。
    “是哩,王大姐,你看村子里常有人借宿的甚是不方便,我们几个就寻思着若是建个客栈岂不好”其中一位穿着暗蓝色对襟儿的妇人开口说道。

    第七十三章 新雇的长工

    “刘氏,这事儿就是要做也是男人们做的,我们妇道人家管着事儿作甚?”王氏摇头,这做生意的事情她不懂,也不想掺和。
    “唉,我这不是过来先说一说嘛”刘氏笑了起来“你们来探我口风无用,家中的事都是娃他爹做主”王氏摇头,她不想掺和这事儿,一来不懂,二来合伙做事是非多。再者家中的银钱早已有了用处。
    “唉,王大姐,事儿可不是这么说,宋妹子你嘴巧倒是说一说啊”刘氏见王氏一副不想多谈的模样,也有些急了。这事儿说实话她也不大懂,可谁让她是村长的儿媳妇儿哩。
    宋小媳妇儿原本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上回就是这个王氏害她丢了丑,听到刘氏叫她虽说不想理可也无他法,谁叫刘氏是村长儿媳妇儿呢。
    “王大姐,你看这些日子村子里常常都是借住的人,虽说不是白住咱的,可到底还是不便,若是有了客栈他们有了住处自是不会扰村户。二者客栈里除住店所收银两之外,还有吃食这些都能从咱村子里买,那又能变出一大笔钱来……”宋小媳妇儿也是个心思活络的,分析事情在情在理的王氏听了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