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灼华年-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陶超然却明白那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他始终觉得自己对不住逝去的妹妹,对这唯一的外甥女太过亏欠。
  这想法便如同心中梗着的利刺,时不时蹦出来在陶超然身上刺上一下。
  如今阿里木的提议契合他的心思,他眼中一时闪过兴奋的火花,反手一把便抱住了阿里木壮硕的肩膀,畅快地大笑道:“真有你的,我也赞成这个主意。不过,依旧是方才那句话,我不能随意替孩子做主,此事还须征得灼华的同意。”
  阿里木哈哈笑道:“超然,听你如此体恤孩子们的心意,我到更愿意与你做成儿女亲家。来日阿西有位好丈人,岂不是他的福气?”
  阿西腼腆地垂下头去,脸上的笑容却幸福而又满足。陶超然亦是哈哈大笑,两个异性兄弟毫无芥蒂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翌日一早,阿里木父子亲自送了陶超然出门。阿西避开阿里木的视线,声音虽低却极为郑重地向陶超然说道:“伯父,拜托您转告春晚,她要我替灼华郡主制的袖箭,阿西一刻不敢忘记。若有幸随着父亲登门,必定亲手转交。”
  这是婉转地提醒陶超然莫望了快些问问陶春晚的心意,小伙子等不及要催着父亲亲去登门。陶超然直觉里女儿必定会喜欢这快意恩仇的少年郎,便笑着答道:“你放心,我必会定转告春晚。”
  想着少年眼中无限的企盼,还有家中妻儿的翘首盼望,陶超然一路快马加鞭,赶在六月中旬便回了大阮,比从前预计的时间早了许多,让黄氏喜出望外。
  与此同时,波斯想同大阮世代友好的国书也送达了仁寿皇帝的案头。见阿里木在国书里的措辞十分谦逊,又对赵王殿下何子岑大加赞许,仁寿皇帝露出抹满意的神情。
  他传了礼部尚书即刻觐见,命他速速准备份礼物,再带着人出使波斯,郑重地祝贺阿里木重夺波斯王位,表达大阮愿意与他睦邻友好的心愿。
  国书经由礼部流出,大臣们才后知后觉,晓得何子岑竟然与新任的波斯王交情匪浅。金銮殿上听着仁寿皇帝对何子岑大加褒奖,何子岩如同生吞了只苍蝇。
  维持着一贯谦和温雅的形象走出大殿,何子岩借着向谢贵妃请安,悄然折向后宫,直奔长春宫而去,想把这消息告诉谢贵妃。
  长春宫前一树榴花开罢,如今是满院姹紫嫣红的芍药缤纷次第。叶蓁蓁领着绘绮与绣纨两个,正手持银剪替谢贵妃折花。
  叶蓁蓁好似又有些清浅,她着了件玉簪白的凉绸宫衣,上头只以银线勾着些折枝海棠的暗纹,裙裾轻轻浮动间宛然暗香盈袖,美得好似花间精灵。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何子岩虽是心间郁郁,瞧着姹紫嫣红中那一抹清素如雪,心情变得好了许多。他便在隔着花丛大约几步的地方立住脚,含笑唤了声:“嘉柔郡主。”
  礼多人不怪,对于谢贵妃想乱点鸳鸯谱,叶蓁蓁心间极为排斥。只是瞧着何子岩一贯对自己尊重,人前人后从未有什么非分表示,叶蓁蓁对他也怨不起来。
  见青枝碧叶的香樟树下,少年青衫磊落面露微笑,她也只得将银剪交给绣纨,轻轻福身行礼,回了声:“楚王殿下”。
  何子岩瞧着绘绮手上的缠枝花卉纹大圆托盘里头已然林林总总搁着十几朵各具妍丽的芍药花,心下了然地问道:“这是替母妃折的么?”
  叶蓁蓁眼中浮着些清浅的笑意,低声回道:“正是,贵妃娘娘说殿外芍药花开如锦,颇想挑选一朵簪发,蓁蓁便自告奋勇了。王爷是来给贵妃娘娘请安的么?容蓁蓁进去通禀一声。”
  银色无纹的宫绦轻轻揽在叶蓁蓁腰迹,随着她的行动微微荡漾。结成的结子尽头以霞影纱绉起了三朵一寸左右的小花,斜斜缀在了宫绦上,上头嵌着的几粒米珠映着碎金般的光芒熠熠生辉,无端便迷乱了何子岩的眼睛。
  他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俯下身子望着绘绮手上的托盘凝视了片刻,不大满意地摇了摇头,复取过绣纨手上的银剪,捡了朵粉中透白的芍药一剪折断,递到叶蓁蓁面前:“这朵花素洁缤纷,当称郡主今日的衣衫。”
  叶蓁蓁见他说得坦然,不好一口拒绝,只婉转说道:“蓁蓁不大喜爱花香,因此从不戴这些东西,到是辜负了王爷的美意。您请在此稍待,蓁蓁先进去了。”
  带着两个丫头告辞而去,叶蓁蓁目中并无留恋,到是绣纨回头瞧见何子岩依旧将花举在手上,复又悄悄折回,向他行礼说道:“王爷,我家姑娘是真得从来不在头上簪花,她平日里多喜蜜蜡的首饰,道是颐神养性。”
  何子岩睫毛轻垂,遮挡了那一丝未被阳光驱散的阴霾,转而朗润而笑:“我记下了,多谢姑娘赐教。”
  待何子岩得了通传进得内殿时,谢贵妃发上已然簪了朵大红的芍药,又换了身玫红遍地金的凉绸宫裙,手上拿着把檀香扇,正自闲闲与叶蓁蓁说话。
  叶蓁蓁冰雪聪明,晓得何子岩此时进宫寻谢贵妃,母子二人必是有话要说,便起身辞道:“今日闷热,蓁蓁去小厨房给贵妃娘娘与殿下准备些绿豆汤送来。”
  得了谢贵妃的许可,叶蓁蓁这才借机躲出,命绘绮去小厨房传话,自己坐在廊下闷闷逗着鹦哥,叫绣纨剔些山核桃肉来喂鸟雀。
  鹦哥在笼中轻灵地扑闪着翅膀,冲叶蓁蓁婉转地啼叫。叶蓁蓁拿着山核桃肉送进笼中,瞧着鸟儿快乐地进食,无端发出轻轻一叹。
  她忽然打开那只黄花梨的雕花笼子,再细心解去鹦哥脚上一直拴着的银链,将它轻轻托出笼来,爱惜地捧在手心。

  ☆、第二百八十九章 偷窥

  鹦哥在叶蓁蓁手心跳跃了几下,似是察觉到自己脚上再无羁绊,它发出欢喜的啼叫,轻轻展翅间便飞上了树梢。
  “去吧去吧,去瞧瞧天有多高、海有多远”,望着渐渐飞走的鹦哥,叶蓁蓁伤感地挥挥手,似是同自己、又似是同它说着话。
  “姑娘,您怎么把彩衣娘子放走了?”绣纨从小厨房端着刚煮好的绿豆冰糖水回来,一抬眼便望见那只羽毛斑斓的鹦鹉振翅飞上蓝天。她有些惶急地呼喊着,将手上的托盘搁在廊下的楠木褪漆矮几上,便想要唤人追赶。
  “不必大呼小叫,只是想着彩衣娘子伴了我几年,还没有真正飞上过蓝天,今日颇想做件好事,便还了它的自由”,叶蓁蓁就着绘琦打来的水净手,重新回房换了件木槿紫的凉绸襦裙,估摸着前头那对母子的谈话已然差不多,便亲自端起绿豆冰糖水给二人送去。
  谢贵妃寝宫里的气氛有些沉郁,她一张妆容精致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叶蓁蓁却是敏锐地察觉到一丝隐忍的怒气,不知所为何来。
  而何子岩到是面色如常,见到叶蓁蓁进来,一如既往地微笑颔首。
  叶蓁蓁只做毫无察觉,规规矩矩地上前行礼,再将滤去残渣的绿豆冰糖水给谢贵妃与何子岩面前盛了一盏,自己才捧着杯子坐在了谢贵妃的下首。
  晓得只要何子岩进宫,谢贵妃多半是赐宴,叶蓁蓁便含笑说道:“方才去小厨房,瞧见有南方送来的鱼腥草,娘娘若是喜欢,蓁蓁便使人拌上一道开胃菜。”
  谢贵妃脸上挂着极淡的笑容,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她拍着叶蓁蓁的手道:“今日留下楚王殿下陪着咱们一同用膳,你瞧着去安排几道别致的小菜。前日那道八宝鸭子好吃,你吩咐她们照着样子再做一次。”
  那道菜不见得有多可口,不过是费些功夫。谢贵妃分明是与何子岩仍有未尽之言,不想叫叶蓁蓁听见。叶蓁蓁乖巧地答应着出来,转过屏风时故意放慢了脚步,留神听那母子二人对话的下音。
  只听得谢贵妃恨声说道:“那母子二人专会钻营,今次被波斯王指名道姓,出尽了风头。”何子岩的声音低些,叶蓁蓁听不清楚,却夹杂着陛下、大臣、又是波斯、赵王这样的字眼,叶蓁蓁便晓得这母子二人又在编排何子岑,眼中不觉噙了丝无可奈何的怒意,只得怅然出来。
  绿萌浓长,蔷薇架下是淡淡的花香,刚从陶府归来的陶灼华心情不错,命人将摇椅搬到了花架下,再挂起道纱帐,她便与娟娘坐在里头闲话。
  “娟姨,您觉得阿里木的提议好不好?”手上执着把白纱泥金团扇,陶灼华拿手指描画着扇面上绘的仕女丽人的轮廓,冲娟娘含笑问道。
  娟娘慈爱地笼着陶灼华的丝发,端详着那愈看愈耐看的眉眼,认真说道:“娟姨觉得这是好事,只是如今瞧事情没有小姐通透,还是小姐您自己拿主意。”
  陶灼华咯咯笑着,显得极是欢畅。她拿团扇半掩着粉面,故做不好意思状,向娟娘娇娇嗔嗔说道:“从前我是陶家的甥女,后头成了上过宗人府玉碟的郡主,如今却又要成为波斯王的公主,世人有几个能有我这般的好福气?”
  娟娘只觉得从前的日子如一幅望不到头的长轴,单调而又凄惶,如今却被陶灼华过成了锦绣,宛若步步生莲间展开一幅一幅美好的画面。
  她无限温情地望着陶灼华,含笑回应她的愉悦:“小姐说得很是,您心地善良,本该就是有好福气的人,如今连娟姨也跟着享福。”
  沙沙、沙沙、极轻微的扫地声从不远处传来,接着便是菖蒲压低了的训斥声:“秋香,你素日怎么学得规矩?没瞧见郡主现在花架子旁边坐着,你怎么此时过来扫地?”
  想是那唤做秋香的丫头开口分辨,小姑娘声音绵软里带着丝慌乱,她低低央告道:“菖蒲姐姐恕罪,不是奴婢有意挑这个时辰,您瞧这花架子底下落了一层的花,若不及时扫起,被风一吹便刮得到处都是。奴婢手底下轻些,绝不惊动郡主与娟姨说话。”
  两人说话的声音渐行渐远,想是菖蒲怕惊动了陶灼华,先拉着秋香走开。
  前年冬天换上的这批粗使丫头木讷少言,素日不敢在陶灼华面前露脸。小丫头说的话也有些道理,如今南风熏然,落花一刮便是一地,陶灼华也不甚在意。
  她靠着大迎枕坐得更舒服些,在娟娘的耳边悄悄嚼起陶春晚的舌根,将那个叫阿西的少年细细描述了一番,连带着黄氏说与她的私房话也一并转述给娟娘。
  娟娘听得眉眼璨璨,合掌欢喜道:“这么说,春晚小姐的好日子要近了么?”
  “表姐比我大个三两年,这个年纪出嫁已然不算是早,我瞧着舅母的意思,指不定赶在今年腊月便能喝上喜酒。”陶灼华依旧以团扇半遮粉面,挡住了眸间星星点点的泪光,全然替陶春晚开心。
  前世里她的身畔不曾有过阿西,不曾体会过两情相悦的幸福,今世上苍果然慷慨,不但对陶灼华厚爱,还福泽她身边每一位亲人。
  娟娘喜得一个劲儿念佛,拉着陶灼华的手说:“你们姐妹两个到有缘份,春晚小姐成了波斯的太子妃,您又是波斯的公主,岂不是亲上加亲?”
  陶灼华收敛了情绪,将身子倚在娟娘怀中,重重地点着头:“舅舅的意思,只要咱们这里给了准信,阿里木便要趁着觐见仁寿皇帝,带着阿西亲自前来提亲,日子大概会定在九月里。”
  娟娘欢喜地笑着,又提起陶雨浓道:“舅老爷这两年多在海上,顾不得这些事,论起来雨浓少年也不算小,是时候寻一门好亲了。”
  说起陶雨浓,便就牵起陶灼华对他的歉疚。从前不晓得他的心意,还能彼此说话毫无芥蒂,如今晓得陶雨浓对自己一往情深,却不晓得该从何说起。

  ☆、第二百九十章 背主

  午后鸣蝉聒噪,碎金般的娇阳从树缝间筛落,斑斑驳驳铺满了庭院,和子指挥着人在庭前泼了清水,又抬过几个植满了芙蕖的青花瓷大缸,在殿内消些暑气。
  菖蒲早在陶灼华的卧房里碚了冰,服侍着她去歇午觉。主子一歇,奴才们便就有些懈怠,更兼着夏日午倦,连守门的小太监也躲在花阴里打盹,殿外空荡荡更是没有半个人影。
  秋香捡着花阴下行走,悄没声息地光溜出青莲宫去,一溜小跑过了九曲竹桥,瞧瞧身后无人,便从竹林间的鹅卵石甬道直奔长春宫,去求见李嬷嬷。
  李嬷嬷还未去歇晌,正捧着块小丫头送来的沙瓤西瓜消暑,见秋香这个时候过来,并不觉得意外,还笑吟吟递了一块西瓜给她,又带着几分怜惜地说道:“瞧瞧这一头的汗,快拿帕子擦擦。”
  秋香并不敢接那西瓜,只向李嬷嬷屈膝行礼,规规矩矩立在了一旁。
  李嬷嬷晓得她有话说,便吩咐房里的小丫头道:“这姑娘既是不吃西瓜,您便替她斟碗凉茶来喝。”
  小丫头答应着掀了帘子出去,房内再无旁人,秋香才向李嬷嬷说道:“奴婢今日在院子里扫地,影影绰绰听了郡主与娟姨几句话,也不晓得是不是嬷嬷您叫奴婢留心的事情,便来传了给您听。”
  打从李嬷嬷替秋家掏了些银子,将秋家唯一的儿子送去读书,又替秋香的父亲寻了个轻松的活计,如今俨然是秋家的恩人。
  秋香情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却也喜欢李嬷嬷时常给的蝇头小利。她幻想着不过替李嬷嬷当个青莲宫里的眼线,时不时传几句话,若讨得李嬷嬷欢心进了长春宫来,便是她一辈子的福气。
  初涉世事,尚不晓得人心险恶。秋香只做遇到了善人,浑然不晓得这善人正把她往黄泉路上牵引。今日偶然听得陶灼华几句话,她便忙不迭往长春宫跑。
  李嬷嬷放下手上的西瓜,满意地点头道:“我素日说你这小丫头机灵,你果然上道,今日听到了什么,说来给嬷嬷听听。”
  今日秋香故意接近那花架子底下扫地,原是为得探听几句主子的言语,她今日听得什么波斯公主之类的话语,也不晓得有没有用,便原原本本传给李嬷嬷听。
  李嬷嬷却是心间一窒,晓得了事情的严重,便对秋香认真说道:“你今日打听的这个话极为重要,回去好生留心着,看还不能打听到什么。”
  秋香见讨了李嬷嬷的欢心,前些时想上往上钻营的心思便又活络,低低央告李嬷嬷道:“嬷嬷,您素日曾说,若秋香再探得一两回的消息,您便想法子把奴婢要到长春宫来,不知此事还做不做数?”
  “我说过的话什么时候是不做数的?”李嬷嬷狡黠的眼中寒芒一闪,却对秋香热络地说道:“你不用急,等过些日子,你替贵妃娘娘办妥了一件事,即刻便是长春宫里的二等宫女。”
  长春宫里的二等宫女在皇宫内是何等的尊荣,丝毫不亚于陶灼华身边的茯苓与菖蒲这些丫头。前面好似铺开了锦绣前程,秋香满怀希冀地抬头颤颤问道:“嬷嬷此话当真?不晓得贵妃娘娘需要奴婢做什么?”
  心间曾有的挣扎在利益面前便得不堪一击,二等宫女的光环在向秋香招手,她方才对自己背主的那一丝歉疚早已烟消云散,却满脸期盼地望着李嬷嬷。
  李嬷嬷轻轻一笑,向秋香说道:“你稍安勿躁,到时候娘娘自然会派人告诉你怎么做。”随手拿了个装着二两银子的荷包,李嬷嬷往秋香手间一递:“这个是只为你听话能干,娘娘叫我赏给你的。回去的时候警醒些,莫叫旁人瞧见。”
  秋香乖巧地应道:“嬷嬷放心,如今阖宫里人都在午睡,奴婢捡着小路走,管保不给嬷嬷惹事。”李嬷嬷满意地点点头,赏了一碗新煮的金银花凉茶给秋香,这才挥挥手叫她离去。
  袖间有了银子,秋香从长春宫出来时神清气爽,觉得头顶的太阳虽然依旧白花花,她心间却如刚饮完的那盏凉茶一般舒坦。
  因着何子岑前次只花了几百兵力,便成功换得阿里木的信任,并且在两国之间搭起座桥梁,还助他生擒了胡里亥,让瑞安失却了金钱上的援助,仁寿皇帝圣心大悦,守着德妃娘娘将何子岑一顿好夸,听得德妃娘娘欣喜无限。
  只为不好在朝堂上公开大阮提前介入了波斯两兄弟的内乱,仁寿皇帝有意掩盖了何子岑的一部分功劳,只拿着何子岂与阿里木交好,促成了两国邦交来做文章。明面上赏了不少金银珠宝,还守着一众大臣对他褒奖。
  何子岑亦只是谦逊守礼说道:“儿臣并不敢居功,只为机缘巧合识得了如今的波斯王,才能结下这段善缘。想来也是天佑大阮,给了我们新的契机,这也是父皇福泽深厚,才有如今这大好的局面。”
  仁寿皇帝听得圣心大乐,连赞了几个好字,再指着何子岩等兄弟几个说道:“你们都该学一学子岑,将心思多放到国事上来。若遇到拿不准的,便听听内阁里几位大人的建议。既不许心比天高,也不准妄自菲薄。”
  何子岩听到那句将心思放到国事上头,又听到后头的心比天高,却是悚然一惊。他如今入宫的次数颇多,却十次有着九次是为向谢贵妃请安,在宫外也开始打着谢贵妃的幌子,结交昔日昌盛将军的部下。
  总觉得仁寿皇帝那些句意有所指,到似是窥得了自己的小心思。何子岩心里打鼓一般,强撑着脸上的笑容捱到下朝,又私下拉着何子岑的衣袖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