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王家有皇位要继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八公主就不一样了。
  八公主的兄长四皇子,一向不争不抢不出头,没大功劳有小辛苦,在修缮洛京皇宫上那是正经出了力的,皇上入主之后还夸了四皇子几句,如今四皇子又头一个生下了嫡皇孙,眼看着在诸皇子里是矮子拔将军,独一份的!
  八公主的母妃宜妃,也是在宫里默默无闻的,生了两位皇子一位公主,目前宫里还没谁能比她孩子多!
  生孩子最多且都平安养活大了,谁能说这位宜妃没本事呢?
  而有三皇子为国牺牲的功勋在,只要不是谋逆,宜妃就能在宫里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八公主女儿随娘,也是默默无闻没传出过什么故事来的,宫宴时各家夫人也有见过,眉清目秀,端庄大方的一个小姑娘,是最讨主母们喜欢的,所以各家有适龄儿郎的,都属意八公主。
  恰巧新朝初建头一年春,王世绩下旨开科取士,丞相张洪家的幼子张简一路告捷,殿试时居然得了前十。
  张简才十七岁,人物俊秀,文采斐然,当真是位难得的少年才子。
  最妙的是,他还是丞相家的幼子,张洪是圣上还没发达就结交下的死杆,为圣上出谋划策,提撕点醒,不说圣上对他言听计从吧,起码也是视为心腹智囊,被封为英国公也是实至名归。
  打天下和坐天下不同,打天下要仰仗武将,坐天下武将们的作用,可就远远不如文臣了,而圣上千秋渐长,自然也会更信任文臣,所以说张洪这位丞相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
  当然了,张洪这个老狐狸,滑头得很,打从一开始,他就没表现出对几位皇子有什么不同来,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交往。
  他家两位小娘子,年纪跟长公主差不多,早早地就低嫁给殷实人家,生儿育女,也不见出来交际。
  就是他这个小儿子,也很有点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架势,据说是张洪的继妻所生,很小就启了蒙,不喜生人,不爱游乐,只爱书山文海,这才能在殿试上脱颖而出。
  王世绩年纪大了,就喜欢看到这些长得好又有才华的年青人。
  一见张简就留心上了。
  如此佳儿,正好可以给自己当女婿啊!
  至于配给哪个公主嘛……他一时还没想好。
  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有趣,王世绩朱笔一圈,就给张简弄了一个探花。
  新科进士们骑马游街时,张简就成了最受洛京老中青少女们欢迎的那个!
  投掷来的鲜花香帕都快能把这人给埋了!
  理所当然的,七八公主都看上了这位探花郎。
  小杨妃和宜妃……都看上了探花郎的家世。
  形势不同了,拉拢武将还有些风险,再说有份量的武将家里也没有合适的儿郎啊!
  但张丞相可就不一样了,他是皇上最信重的智多星,他为皇上出的好些个计策都是绝处逢生,化腐朽为神奇……
  有这样的亲家,就算不能明着支持,多让女婿回去求教几个主意,也能让她的儿女立于不败之地啊!
  但丞相可不是能轻易拉拢的,况且如今公主选驸马,也不是宫里看中了就直接赐婚那么不讲究,还得双方都乐意了才行。
  于是小杨妃和宜妃就开始各显神通了。
  去皇上跟前吹枕边风啊,通过别家夫人给张夫人递话啊,办宴会邀请张夫人进宫让公主好生表现啊……
  于是就有了七公主八公主姐妹反目,老七把老八给推进了池子,八公主得了严重风寒,估计没有个把月都不好,自然也不能抛头露面地参加宴会或者同探花郎偶遇了,但七公主也被终于拿到了把柄的皇后给罚了禁足……
  没想到的是,宜妃和小杨妃眼瞅着都快要撕破了脸了,结果最后谁也没如愿。
  探花郎表示少年时埋头书斋,未能行万里路,开阔眼界学识,自请去南边任一小县县令,多积累些实干的学问。
  王世绩也是没想到啊,平时看着娇俏可爱,温柔娴静的两位小公主,为了争个驸马居然能变成这样!实在是太幻灭了。
  既然都想要争,可探花郎只有一个,只好谁也别想了。
  虽然张简自己没做错什么,可他引得两位公主为他大打出手,没错也有错……就打发去南边做个小县令,将功折罪吧!
  长公主府,四面敞亮的花厅内。
  王瑛坐在长榻上,身侧设着小炕桌,桌上摆了几样精细点心,两碗蜜饯金橙玫瑰泡茶。
  花香果香散入鼻际,坐在小炕桌另一头的女子,端起白瓷银纹茶碗来,啜了一口,笑道。
  “长公主这日子倒是逍遥。”


第38章 自家地盘
  说话的是段氏。
  她合离之后就一直住在娘家; 深居简出。
  先前在北原城,皇后对段氏怀恨在心,散布了不少段氏的不是。
  皇后跟小杨氏相斗; 势力相互都抵消了不少; 但即使这样; 皇后毕竟还是皇后,没人想在皇后的气头上惹事儿; 因此段家也承受了不少压力。
  后来迁都洛京; 皇室中人除了长公主; 全都去了洛京。
  段德海本来就受伤腿残; 迁都时干脆就留在了北原城; 只有长子一家随驾去了洛京。
  段氏自然就留了下来。
  没了皇后在无形中压着,段氏终于可以走出家门; 透口气了。
  段氏如果跟别家女眷来往,可能对方还会有所顾忌,但到长公主这里,那就半点也不必担心了。
  这世上; 大概最不怕皇后的,就是长公主了。
  自打上次长公主与皇后一战之后,皇后就有意无意地避开长公主,大概也是拿这人实在没办法了。
  长公主是元配嫡出; 又不在皇后跟前教养,且已不需要考虑婚嫁,皇上还因为三嫁之事; 对长女有些愧疚,所以长公主对皇后来说,那就是狗啃王八,没个下嘴的地方……
  当然了,如果皇上殡天,大皇子继位,那可能又不一样了。
  段氏在自己家里,父母兄弟都对她爱护,嫂嫂也明理,虽然心里有些微词,但也没太表露出来,可终究她合离归家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心情难免还是有些郁闷。
  这会儿来公主府做客,见府里虽不怎么富丽堂皇,可处处透着舒适用心。
  诺大宅院里只有长公主一个主子,那真是想怎么自在就怎么自在了……宅子里都是长公主喜欢的花草树木,没人住的院子弄成了书画院,演武院,汤泉院……还有空院子用来养猫猫狗狗,甚至还有马匹牛羊!
  真是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啊!
  比如说她今日过府,长公主邀请她去逗了猫狗,又请她去骑马,骑完了马,两人去了汤泉院,用牛羊奶混在热水里泡汤,泡完汤混身舒畅仿佛轻了几斤,这会儿又来了这个茶香院饮茶闲聊……
  炕桌另一头的长公主长发半挽,斜倚侧坐,长袍大袖,赤足翘脚,一条胳膊还搭在榻边上,露出了大半个玉白的手肘……这大剌剌的姿势在贵妇眼里绝对是极不端庄的,可长公主这般,就显得说不出的洒脱自在,风神秀雅。
  看得段氏都想照着长公主府的格局也弄个独属于自己的宅子了。
  她是段德海的独女,段德海是北原城武将里数一数二的,即使伤残了,今次也被封为了国公。
  段氏的嫁妆本来就丰厚,合离后爹娘怜惜她日子不好过,又暗中添补不少。
  城内城外,都有她的宅子和田庄。
  就算是在洛京的内城,段德海也悄没声地给女儿置了个三进小宅子。
  长公主也端起白瓷茶碗来,向着段氏轻轻一举。
  “正是呢,二十多年来,还属现下最为自在!”
  “看得我也想收拾出一个庄子来自己住了。”
  段氏羡慕不已。
  虽说父母肯定不舍得让她出去住,但如果她弄得好了,时不时地过去小住一段时间定然挺美的,更何况还能邀请父母和兄嫂侄女们过去赏玩呢。
  “好呀,你什么时候收拾,只要派人来说一声,我就让工匠过去帮忙。”
  段氏最眼馋的就是宠物院,还有那个汤泉院……
  那些个大小团子,毛发蓬松,毛色干净又漂亮,时不时出没在精巧的空中长廊和爬架上,还有俏皮可爱的小房子里头,看着那瞪着大眼睛的毛团脸,听着喵喵声和汪汪声,感觉心情一下子就轻快柔软起来了呢!
  至于汤泉院,那还用说嘛……难怪长公主虽然年纪跟她相仿,却看上去比她年轻呢!
  “那可真是太好了!多谢长公主。”
  段氏赶紧向王瑛道谢。
  其实她要谢长公主的可不光是借工匠这个事,最该谢的是自打结识了长公主,她才能脱离了大皇子和皇后的魔掌……
  大皇子又娶了史氏为皇子妃。
  史氏才不过十八岁,年轻鲜嫩,好好的一位小娘子,才成婚没两个月就得捏着鼻子喝那些补药,倒是在刚到洛京的时候诊出了喜脉,可还没高兴两天,就小产了。
  而之后大皇子府里又有一场空欢喜,皇后精心挑选送去的姬妾也怀上了,两月没到就也下红了……
  算上年前的一次,大皇子府里半年里就有三位皇嗣没生下来。
  这越发佐证了段氏的推断,大皇子身子骨太弱,很难生下健壮子嗣,如果她还是大皇子妃,要受的罪是没完没了的。现在换成了史氏受那些罪,虽然是史家有所图,段氏想想还有点不落忍的。
  “以咱们的交情,不用这么客气。”
  王瑛眼神闪了闪,“倒是我也有事儿想要寻你帮忙。”
  段氏忙问,“殿下请说。”
  她现在这样,虽说自由也不缺钱吧,可在世人的眼里,那就是个无用的废人了。
  曾经做过皇子妃的女人,年纪也奔三十了,就算是给人当续弦,也要那男人能壮得起胆子来娶啊?谁不害怕得罪皇室啊!
  段氏要想没有后顾之忧的嫁人,除非皇帝换成了二四五九皇子做,没大皇子什么事儿……不然等大皇子登基,一定没有她的好日子过。
  长公主能用得上她这个,说明瞧得起她!
  “我打算在北原城内开一所蒙童学院,一所济慈院,这蒙童学院只收女童,济慈院只招收贫苦无依的女子……”
  段氏有些疑惑,“只收女童?但如今平民家女童不上学,富贵人家的女童又有专门的女夫子来教……怕是收不到学生。”
  王瑛笑着解释,“这个女童学院是不收束修的,还管两顿吃喝,三季衣裳鞋袜,教习的内容除了启蒙的读书习字之外,还有些纺织刺绣,骑马拳脚,医药看护这些技艺……”
  段氏眼睛一亮,“殿下是打算从私库里资助这个学院吗?我的嫁妆一年出息不少,也能拿出些来!”
  如果段氏是位当家夫人,儿女众多,还管理着一大家子的吃喝花用,对钱财什么的,定然十分在意敏感,但现在段氏跟长公主一样无儿无女,手上也都有大批花用不完的嫁妆,对于王瑛提出来的这个女童学院,就很感兴趣,甚至还想捐钱。


第39章 做个媒吧
  段氏同王瑛一拍即合; 又都是有钱有闲的主儿,因此说干就干。
  女童学院马上就开,房子是现成的; 是段氏在城西的一处闲置小宅院; 不过二进; 十几间院子带一个院子,院中还有井; 早前没迁都时; 是租给了外地来的行商; 一年租金八十两; 后来迁都到了洛京; 那行商也打算转去洛京城挣大钱,就退了租。
  段氏嫁妆多不缺钱; 因对租户粗挑细选,宁愿空着也不想租给那些不靠谱的,到现在还是空的,因此就能拿出来用。
  她们找了两个可靠的婆子管着这宅子的洒扫; 王瑛又派了一队八个侍卫给女童学院当保安。
  教习师父也好找,段氏从自家选了两个仆妇送过来,一个能识字会算数,另一个有女红手艺; 其余缺的师父,王瑛就从外头聘。
  半两银子的月钱,还能管两顿饭; 要做的事不过是教女童些粗线手艺而已,消息放出去,很容易就聘到了三位妇人教习。
  至于招收学员就更容易了。
  不收束修,还管吃喝和穿衣,白教女娃们学各种用得着的手艺,换成谁谁不乐意啊?
  先开始放出消息,城里的平民百姓们还不信,这世上哪能有这等好事呢?
  王瑛干脆就和段氏商量了下,头一批的女童,就从长公府和段府的侍卫仆人家中招。
  主家有令,再不信也得从。
  抱着怀疑的爹娘把家里的女娃送到那什么学院,本也没抱着太大希望。
  他们就想着估计主家闲得无聊,想弄群娃娃们看着热闹。
  没想到送去不到一个月,家里的女娃子们看着都跟以旧换新了似的。
  干干净净的小脸小手,剪到齐肩的头发,两侧编成小辫子,用青丝绳系个结,其余的发丝乖顺地披在肩后,身上穿着学院给发的衣裳,细布结实又软和,月白色的底子,领口袖口都有深青滚边,也不是多复杂,可瞧着就透着那么股子精神!
  而且说话做事都很像个样子了……这才几天?
  等满了一个月的时候,连女娃的长相都有变化了,长肉了,白净了,爱笑了,也好看了!
  听娃娃说,在学院里吃的比在家里都好。每人一份,吃不够还给加,此外学的好的还有点心当奖品……这是什么神仙学院?
  弄得家里的男孩子们都哭着嚷着也想去了!
  可惜长公主她不办男娃的学堂啊!
  学院开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就不用愁招不到学童了。
  光是公主府和段府两处的家眷,就争着抢着把家里的女娃娃们送过来,这就快满百了。
  而学院附近人家在观望了一阵后,也纷纷上门。
  招满两百名女童以后,长公主又在东城开了一所学院,很快又招满了两百人。
  不到半年,长公主所开的女童学院,已经名满北原城,成了平民女娃们最向往的地方。
  甚至还有许多家境富裕的家长上门说情,想把自家女儿也送进来上学,交束修也乐意。
  王瑛和段氏商量了以后,又顺应民意,在南城北城各开了两所收费的学院。
  这个学院不光收不少的束修,进学院还要考试,过于蠢笨娇纵,生活不能自理都被拒之门外……
  但即使这样,这两所学院也很快爆满。
  女童学院的名声,毫无意外地传到了王世绩这里。
  新朝的官制都效仿旧朝,御史台也基本照搬。
  长公主开女童学院这个事,基本上百官都没太当回事。
  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
  长公主手上有钱,却独居无聊,做点善事图个好名声也不奇怪。
  而且虽然叫学院,女童们在里头不过粗学几个字,打打算盘,学学针线女红而已,实在不值得一提。
  如果长公主开的是男童学院,那估计引来的关注可就多了。会不会是在邀买名声,培养心腹,别有用心啊?
  因此也就个别御史意思意思地上了个奏本,称长公主虽然办学教养女童,但内容却很不妥,比如说里头就没有女德课……现如今的大家闺秀少年时,可是多少都要学女德的,女德的范本,就是前前朝一位妃子所创,里头教导女子要贞静节义,卑弱恭顺,如此这般,培养出来的女子才是本朝所需的贤妻良母。
  王世绩瞧了觉得很有意思。
  虽说他也知道这位御史是皇后一系的,弹劾肯定是皇后的授意。
  但他就想看看长公主如何应对,因此就让人抄写了副本连同一道口谕送到北原城,允许长公主自辩。
  月内长公主的自辩就送到洛京。
  王世承看了微微一笑,便让传给那位多事的御史。
  长公主称办这些女童学院的初衷只是想让贫家女童有活命的一技之长。
  贫家女子,为了谋生,抛头露面,走街窜巷,都是寻常之事。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大户人家的女子。
  非要拿大户人家女子的贤良淑德来要求平民女童,实在是谬误之极。
  至于说到前前朝的女德,这位御史就更居心叵测了。
  虽然长公主读书少,可是也知道前前朝那位妃嫔,是个昏君的妃子,这样的女人写出来的东西,既没阻止前前朝在她晚年灭国,也没有让前朝那些学过女德的贵妇变得仁善心慈,前朝宫斗之下,害得几任皇帝绝嗣,难道不是这些学女德的女子满口贤良淑德,打着幌子要求别人,自己根本做不到吗?
  可见道德这东西,光学是学不来的,必须是言传身教,家中长辈如何行事,子女也会跟着效仿,这才是自内而外的德……
  而且这位御史不光居心叵测,还其心可诛。
  那女德书里开宗明义,男可再娶,女无再嫁……
  所以这御史是想影射谁呢?敢冒犯皇后和长公主威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结果可想而知。
  没眼色的御史丢官去职,知道内情的小杨妃狠狠地嘲笑了一番皇后。
  就那般心狠手辣的主儿,还好意思提女德?
  “没想到,你那位便宜长姐,居然这么有本事!”
  正巧已经出嫁的七公主进宫探望贵妃,小杨妃就忍不住同七公主感叹。
  “这算什么本事,不就是撒钱的事儿吗?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