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朱门绣卷-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子,她也没了辙。
  “大妹妹我们走吧,不要跟她浪费口舌。”陶大奶奶气呼呼的拉着芷兰向着长廊的一扭一扭的尽头走去。
  不过,今晚的陶大奶奶似乎是注定了要灌一肚子的气,没走多久迎面又碰上了与芷烟一起观绣的芷容。
  上次岳北城的事办砸了,芷容也知道了她的真面目。这一次偶然相遇,旁边还带着岳北城的未婚妻她未免心虚。
  而同样的,芷容看见她也感觉像是突然吃到了蟑螂一样的恶心。
  “三妹妹,六妹妹。你们也过来了。”
  两人向芷兰回了话便准备离开,不料却被芷兰呵住。
  “好没礼貌的丫头,这位是陶家大嫂嫂,怎地不行礼?”芷兰拿出大姐的风范没好气的扬起头。
  “陶家大奶奶。”芷容慢悠悠的拉着长音,“大姐姐跟陶大奶奶的很亲近呢。”
  “那是自然。”芷兰白她一眼,觉得今晚的芷容很是怪异。
  芷容蓦地一笑,“大姐姐可知陶大奶奶很热心,总喜欢给人牵线搭媒,特别是喜欢为有妇之夫寻摸小妾。”
  这话可不是胡诌,除了岳北城那件事之外,她还为不少的公子、老爷牵线,从中讨人情,顺带着赚些钱财。
  只不过这些事都不能摆在明面上,也便很少人知道。芷容也是听林飞儿说才知道的,更惊讶于林飞儿所掌握的消息。
  当时林飞儿得意的歪着头道:“开州城内还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我们春月楼可是个打听消息的好地方。三姑娘若是想知道什么便来问我,我给你算便宜点。”
  陶大奶奶没料到她会说这样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大妹妹,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喔。”芷兰将信将疑的深深看了芷容一眼,悻悻地走了。
  待两人走远,芷烟啐了一口愤愤道:“真不要脸!”
  前面不远便是百鸟朝凤图,而陶泠然仍旧站在那里。
  芷容赶紧快步上前,温和道:“陶大姑娘。”
  被打扰的陶泠然不快的扭头,但却在看到芷容带伤的手指时冷不防的一怔,喃喃的问道:“三姑娘用左手刺绣吗?”
  被她的声音惊得说不出话的芷容稳了稳神,“我没绣,再说,我也没那个本事。”
  “是么。”陶泠然转过头不再搭理两人。
  芷烟拽拽芷容的衣角悄声道:“我们回去吧,快到封门的时候了。”
  无奈之下芷容只好带着不解随芷烟回去。心中不安的琢磨,难道陶泠然竟是看出什么来了?
  观绣节持续了整整三天,各个绣庄、绣坊的师傅们选出了前三名,分别是白芷瑶、白芷霜和一个名叫阿止的神秘人。
  虽然谁都没有见过这个神秘人的模样,但是她的绣品却得到了诸位师傅和观绣百姓的称赞。有的师傅甚至认为她的百鸟朝凤与第一的芷瑶相差不多。
  只是十分奇怪的是,在观绣节结束的前一晚,那幅绣品便如绣着一样神秘的消失了。只留下一个让人牢记的名字。
  虽说没取得名次未免会失落,但是一些未出阁的女子还是充满期待的打开自己的荷包,想看看里面是否有青年才俊的诗句,是否能从诗句中找到如意郎君。
  现在,开州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属白府。府内灯火通明,人人面带喜色。正堂里,白家的老老少少齐聚一堂,共同为芷瑶庆祝。
  “二丫头真是给我们白家长脸,其他绣庄的师傅们也都称赞你底子好,用针巧,分线细致。”崔氏将芷瑶的两手扣在自己手中,笑吟吟的夸道。
  被夸奖的人赶紧颔首,“还要多谢母亲的指点,否则瑶儿不会有今日。”她心里只盼望崔氏不要出什么幺蛾子就好。
  “二丫头这话说的有良心,是要好好的谢谢你母亲。”白彦昌
  花氏听罢很不满的撇撇嘴,一直陪着芷瑶的人可是她这个亲娘,现在可倒好,她被人忽略,功劳全算到了崔氏的头上。
  她以为自己的表情很不明显,但还是没逃过崔氏那一双精明的眼睛。
  “老祖宗,老爷,二姑娘如今为咱们家争了气,也在开州城出了名,定有很多大户人家的公子喜欢。”一心想要女儿嫁到大户人家的花氏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拐着弯的把心思讲出来。
  白老太太也认为她的话有些道理便侧头问崔氏:“那些对上诗句的公子有没有合适的?”
  “到没有多少对上的,挑挑拣拣倒是找到一个。”崔氏示意赵嬷嬷把芷瑶的荷包呈给白老太太,“这位公子对的是天衣无缝,极好!老祖宗您瞧瞧。”
  司芳打开荷包将里面的纸条抚平、摊开放在白老太太面前。
  在白老太太看诗之际,崔氏又很欢喜的道:“我看这人很有才华,若是能跟二丫头结成连理也是已装好姻缘。”
  “果然是好诗!”白老太太读完不禁笑着赞叹,“此人文采甚好,相信也是一名才华出众的栋梁之才。如此人物当真能配得上咱们府上的姑娘。”
  “哎呦,就是说啊。”花氏笑颜如花的连忙附和,心里早就乐翻了天,美美的寻思着终于可以不再看崔氏的脸色过活。L

☆、七十三章 你等着哭吧

  **明天第一更还是下午两点到三点之间,第二更晚上,今天不早睡挨骂了。。。。**
  听着老祖宗和崔氏兴高采烈的聊着自己的亲事,芷瑶浑身长了刺似的不自在。她能明显感觉出这其中一定有阴谋。
  原本今晚只是为芷瑶庆功,崔氏纵使想跟老祖宗商量亲事也不会在这说。
  然而,令芷瑶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亲娘花氏却性急的提了婚事。由此也给了崔氏机会。
  她脑中的思绪不停的快孙翻转,面上还是保持着一副乖巧、恬静的娇羞姿态。
  “老祖宗咱们还是别谈这个了,您看二丫头脸都红了,怕是被咱们说的不好意思了。”崔氏慈母的笑眼打量着埋头抿嘴的芷瑶。
  将纸条递给司芳,白老太太眼睛眯成一条线,“那我们改日再谈,须得仔细的打听这个方宏是哪家的公子。”
  开州姓方的大家族不多,只有两个,想打听十分容易。
  亲事暂时放在一边,但是却在每个人心底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谁都清楚老祖宗在这等场合和崔氏谈论二姑娘的亲事必定十分看重这题诗之人。
  亦或者,在观绣节之前便早做了打算。
  只是,有一点芷容还不明白,崔氏哪里会如此的好心?她恨芷瑶和花氏还来不及,怎么会开心的看着她们母女扬眉吐气?
  难不成……
  脑中灵光一闪,芷容登时醒悟过来。她看向崔氏身旁的芷瑶,见对方柳眉紧蹙,满脸的忧愁,心知她也已经猜的差不离。
  不过。芷容却丝毫不同情她,也不想插手,自己个儿的烂事还没解决哪有心思去管别人。再说芷瑶从前也是跟着芷兰一个鼻孔出气,害还过她。
  这样的人何必帮忙呢。
  “容儿,王爷的聘礼你还没看见呢,我这便让人抬进来,也好让大家都瞧瞧。”崔氏说罢招呼了赵嬷嬷和孙嬷嬷。两人带着小厮便往厅堂抬箱子。
  “紫气东来手镯两对。满色翡翠手镯两个,金镶翡翠挂坠两对……”赵嬷嬷拿着礼单站在崔氏身旁朗声的念着上面的宝贝。崔氏则将宝贝一件件的拿出来向众人展示。
  这上面的每一件宝贝的都是价值连城,人听了之后脑中会有自主的幻想宝贝的样子。这其中便有花氏一个。她听着听着心里越发的不是滋味。
  凭什么芷容有如此好、如此多的聘礼,她女儿芷云就是直接被抬过去睡了。凭什么芷容嫁过去是贵妾,她女儿还谈不上嫁,只能说是送。现在连个名分都没有。
  日后即使有了名分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姬妾罢了。
  她越想越觉得不公,气氛的想抢下赵嬷嬷手上的礼单。不过。当她目光移向芷瑶的时候总算是安慰了一些,这女儿总不会错的,到时候聘礼要比这个多、比这个好。
  “容儿,你看王爷对你多用心。日后你可就是贵族堆儿里的人了,你生的子嗣也是贵族、还是皇亲国戚,这是何等的荣耀。”
  听着礼单直流口水的白彦昌兴奋的说道。
  财奴。芷容在心里暗骂。她的父亲不仅无情还是个视金钱如祖宗的人。不管是谁只要动了他的钱财必定不会轻饶。
  “呦,三姑娘真是好命。我们二姑娘可什么都没有。”花氏古里古气的不满道。
  崔氏不快的白她一眼,“云儿可是你自愿送过去的,王爷本就只看中了三丫头。你就惜福吧。”
  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又没处说理、不敢反驳的花氏只有硬生生的咽下这口气,把希望全都寄托在芷瑶身上。
  芷容淡淡一笑,连看也不看那些宝贝一眼,“三娘若是喜欢便挑几件吧,王爷之前说这些东西都由我来处置。”这可是卖身的钱,她可要把持住了不能让人占了便宜。
  最先着急的是白彦昌,“容儿,哪有这样的道理?”聘礼可是给白家的,哪有给待嫁女儿的道理,难不成到时候跟着嫁妆一起再送回去?
  不行,这可都是他的。
  “父亲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去问王爷。”芷容一本正经道:“女儿可不敢借着王爷打幌子。”
  将信将疑的白彦昌尴尬的笑了笑,“为父先替你保管着,等你出嫁了,再带过去。”
  本以为芷容会答应,但是对方却摇摇头,“父亲,容儿出嫁你们定是要准备丰厚的嫁妆,我这是要嫁到王府去,若是置办的嫁妆少,或是不够好,都要让人家笑话的。容儿是金钱如粪土,倒是不在意,只是那丢的可是咱们白家的脸面。”
  丰厚的嫁妆?白彦昌可从来没想过,就连白老太太也不曾往这儿想。
  可如今从芷容口中说了,不办又不大好。
  “其实我是不在乎那些的,王爷那里多得是奇珍异宝,到时候也不在乎咱们家的嫁妆,等到我过去了,面子赚足了,再给父亲送回来便是。”
  芷容分析的头头是道,有说的合情合理,尽显孝心。白彦昌也不好反驳,至少有一点他还是认同的,那便是不能让白家成了笑柄。
  白白送过去的芷云没带来任何的财富,这次再不赚点还真是有点亏。
  “这主意也成。”白老太太寻思着,芷容到底还是个老实听话的,王爷又对她很少看重。依着这一点,她们白家日后从这个孙女身上得到的好处可要比这些聘礼要多得多。
  白家最有威严的人发了话,白彦昌也便不再争辩,让人把东西抬到芷容的院子里。
  而一直默不作声的崔氏则闷闷的、漫不经心的品茶,她总觉得芷容不对劲儿。哪里不对劲儿她又说不清楚。
  宴席散后她把芷容单独叫进房中。
  “母亲找我何事?”
  “容儿,你下个月便要出嫁了,我问只你,你到底想不想嫁安郡王?”崔氏利眼在芷容身上扫来扫去。“王爷地位虽然高,但毕竟年纪大了,你还年轻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呀。”
  “容儿不明白母亲的意思。”芷容一边在心里猜测崔氏的用意一边问:“就算容儿不想嫁,可是已经挽回不了了。”
  让人观察了门外动静之后,崔氏神秘兮兮的拉着芷容进了内室,“容儿,母亲知道你喜欢你岳大哥哥,他年轻英俊又有一身的本事,任谁看了也会动心。”
  眨巴眨巴眼睛,不可置信的抬起头,满眼恐惧的芷容使劲儿摇晃着脑袋,“母亲,容儿绝对没有非分之想!”
  “嘿呦,你也不用害怕。”崔氏安抚的拍拍她的背,拉着她坐到床边。“你喜欢他那是在正常不过。我今儿个就问你愿不愿意跟着你大姐姐一齐嫁过去?”崔氏声音柔软的仿佛要把人的身子化成水。
  果然如此,芷容暗暗道:上一世的事又发生了。
  一样的哄骗,相差无几的话语。
  上一世她傻,这一世可不会再上当。
  “母亲不要逗容儿了,王爷不会答应的。”芷容脑袋耷拉下去,蚊子般的声音陪着委屈和不甘一同吐出来。
  她这幅摸样却让崔氏眼前一亮,“不怕,你若是不想嫁,母亲便有办法。何况你四妹妹已经送过去了,王爷还能怪罪不成?你只告诉我想不想嫁岳公子。”
  “不想。”芷容回答的虚弱无力。
  “我知道你是想的。”崔氏拉过她的手仔细的端详一会儿,怅然叹道:“可惜这双手不会刺绣,也可惜了你二娘留下来的宝贝没人继承。”
  “母亲是指……”芷容故作不解。
  崔氏连忙点点头:“就是刺绣宝典,你想起来了?”她一直怀疑芷容早恢复了既记忆。
  “嗯,想起来了,不过那东西没在我这,在京城的沈家。”芷容暗自叨念,舅舅对不起暂时拿你挡一挡。
  这个舅舅便是沈氏的师兄沈弘毅了。
  这个人崔氏自然也清楚,由于她早前便怀疑东西在京城,所以并没有怀疑芷容的话。而是继续的哄道:“你身上流着白家的血,你的宝贝可不能留在京城。这样,你把东西给我,我便保你嫁给岳大公子,跟你大姐姐平起平坐!”
  这样的条件对于一个庶女是很有诱惑力的。
  但是崔氏若知道岳北城所做的一切寒心事,便不会如此想。
  “母亲此话当真?”
  对方点点头,芷容索性就装傻到底,随即欢喜道:“那我尽快去都城,把东西给父亲。”
  她天真无邪的的脸庞嵌着无辜水灵的亮黑色双珠,乖巧可人,看上去甚是真诚可信。
  “不,容儿,你交给我便可。千万不要跟你父亲说,否则他不会答应。”崔氏干笑着撒谎。
  唔,她是想独吞呢。芷容心里发出窃笑,正好可以借机整一整她。
  于是她重重的点头:“好,那容儿就听母亲的!”
  “容儿最乖了。”崔氏乐悠悠的搂她入怀,“你放心母亲一定还会让你如愿。”
  如愿?我也会让你如愿!
  芷容暗自偷笑,崔氏你等着哭吧。
  **“作为一个不纯洁的人,我要厚着脸皮推一本不纯洁的-书《王爷嫁到》,一个词,高h,不解释。”作者火焰者书号1969036金银财宝花到爽,食衣住行一条龙,我的好王爷你就点个头,快点嫁给我吧!L

☆、七十四章 偷天换日(上)

  **差一点把稿子弄没了,又找了回来。。。嘿嘿。。。**
  在开州城的最北边有一户方姓人家,家里人丁单薄,只有老夫人和一个体弱多病的公子,常年卧床不起,足不出户。因而城里的姑娘没人愿意嫁过去,这位公子二十几岁还尚未娶亲。
  而巧的是在南边也有一个户方姓人家,不过这家人生活的十分困苦,唯一的希望便是家中秀才独子。这位公子长得一表人才,出口成章,可惜时运不济,每次赶考都落了榜。
  而更巧的是两位方公子的名字音节相同,只一个叫方宏,另一个叫方鸿。
  观绣节结束的第二日,大管家刘福便回来禀报,说那诗句是城北方家的公子对出来的,而且方公子很是喜欢芷瑶的绣品,并有意娶芷瑶为妻。
  由于芷瑶年纪也不小,白家本来就有意把对出芷瑶诗句的人选做女婿,这下查出是城北的方家,崔氏便跟着老祖宗去附近的寺庙求了签文,合了八字。
  签文解释说两人是命中注定有缘人,芷瑶若不嫁过去白家将会鸡犬不宁。白老太太一听不禁想起崔浩的事来,便把芷瑶的婚事交给崔氏。并嘱咐一定要加城北方家。
  此时,白府内院的宁乐院的正房外室中,崔氏正靠在银兔红色丝绒锦垫上,手执两份诗稿坐在灯下谩笑着打量。
  两张纸上大的诗句一模一样,但是字体却很不同,一个豪放有力,一个断续无力。
  “这是多好的姻缘,两人的八字正好合适。可谓是天造地设。你回去跟访老夫人说,我和我们家老爷都很中意贤侄,她不必忧虑,我们府上姑娘们的婚事一向全由我做主。”
  站在榻前的老嬷嬷微微弯着腰,笑眼眯成两条细线。“有了夫人的话我家老夫人必定放心了。现而今八字合得来,不出三日,便找媒婆过来提亲。”
  两片刻薄的红唇一抿。崔氏放下手中的东西。“那敢情好,我们家本就还有姑娘要出阁的,这一下子就成了双喜临门了。”
  “我家老夫人还说能跟白家结亲真是莫大的荣幸。我家公子身子不好,夫人还不嫌弃,老夫人真是高兴的抹眼泪。”老嬷嬷说着眼睛竟然也微微的有些发红。
  “瞧这话说的。”崔氏往前挪了挪,拉着长音叹了一声:“我也是看方家是个富足的正经人家。我们二姑娘嫁过去定不会吃苦受罪。虽说她不是我亲生,但我为她操的心可比亲生的还要多呀。她也争气还夺得了观绣节的头筹。”
  老嬷嬷也跟着叹道:“大夫人真是劳心劳力,我们这些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夫人放心,二姑娘是个有才情的人,嫁到我们家绝不会受苦。我们方家的聘礼也必会是开州城史无前例的,不会委屈了二姑娘!府上也不必未姑娘准备嫁妆,只要二姑娘的人嫁过去便是阿弥陀佛。”
  方家虽然已经败落。但是瘦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