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贤后-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过来的时候,刘大夫正好的空,长孙小娘子很快被扶进内室,李二郎不想自己的夫婚妻双手除了大夫之外,还有其它人碰触,便自靠奋勇的留在里面帮刘大夫打下手,刘大夫老于世故,加上和李二郎又熟,自然不会不知他的心意,就默许了他的行为。
长孙小娘子的手掌除了被草根草叶划破的伤口,还有被沙土颗粒磨破伤口,有些沙土粒更嵌进了肉里面,李二郎瞧着那些伤口,一双好看的眉毛拧成结块,眼底的风暴亦是愈来愈浓……
因刘大夫在处理伤口的时候,为长孙小娘子涂了点麻沸散,为此,长孙小娘子并未感觉特别痛,她瞧着李二郎一边为刘大夫递工具,一边不停看着她的伤口或咬牙或皱眉或抽气的李二郎,心头突然涌起一种既酸又胀,又雀跃难言的情绪……
对于这门婚姻,她当然是满意的,李二郎不管是哪方面,都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任谁有了这样的一个夫婿,心里都不会不满意,但她之前的满意,也就是普通女子对一门满意婚姻的淡淡喜悦和幢憬,却从未如现在这般,自己的一颗心,这般清晰的因为他的每一个表情而雀跃难言,怦跳不止……
第五十二章 横祸(上)
处理完伤口,从《荣心堂》出来,时间已到了午饭时间,长孙小娘本意是让李二郎先回窦府,再让李二郎通知自己的丫环领着高府的马车过来载她回高府即可。(她一双手被包扎成粽子,这个时候自是不宜再去窦府。)
李二郎却坚持亲自将她送回高府,长孙小娘子拗不过他,只得依从,到达高府门口,从马上下来之后,正准备与李二郎告别的长孙小娘子忽然抬目看着他道了一句:“二郎君,今日之事和如意公主无关。”
“如意一向与你不对付,你为何为她说话?”李二郎听得一怔,随后忍不住挑眉问了一句。
“她虽与我不太对付,却从未借过外力来算计过我,如意公主,本质上是个光明磊落的人。”长孙小娘子迎着他的视线,一脸认真的接口道。
“呵呵,傻丫头,我都不知说你什么好,放心吧,如意是公主,从从属关系上讲,她是天家之女,我是臣子,从情份上份又是我表妹,我哪敢无端去找她麻烦或得罪她的。“李二郎瞧着长孙小娘子那一脸认真的模样,心头忽然升起一抹心疼,自家未婚妻这性子实在聪慧豁达得有些……意念转动间,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子,笑着开口道。
“二郎,谢谢你。“长孙小娘子瞧着他眉眼间流转的温柔和宠溺,鼻子突然有些发酸,以李二郎的相貌才情和家世,只要他想,整个东西两京的贵女皆可由他挑选,自己虽说早早与他订了亲,如今却是个连家族的门都难进的孤女,若他想悔亲,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办法,可他从头到尾却无半分这样的意思,一路皆在如珠似宝的护着自己……
“说什么呢?你我早已订亲,待你及笄之后便会名正言顺嫁给我,成为我的妻子,咱们之间,哪用得着谢子?哎呀,你舅舅身边的吴管家出来了,你赶紧进去罢。“李二郎闻声目忍不住伸手轻轻在她脑门上敲了一下,随后抬目指着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的高府管家,略带着几分捉狭的开口道。
对于长孙小娘子,李二郎自己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当年第一眼看到这小娘子的时候,他就觉得这姑娘很合自己的眼缘,次年两家就结了亲,当时他尚年幼,不太懂男女之情,只无端觉得自己以后能娶这样一位漂亮又有趣的小姑娘为妻,是件让人很愉悦的事。
再后来,随着了解的加深,他发现她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慧可人,性格也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坚韧通透,她的父亲和伯父相继过世,母子几人被迫去了高府,换一般小娘子受此遭遇和打击,即便不变得哀怨消沉,也难免会产生敏感自卑之感。
可她从来不曾产生这样的负面情绪,也不曾对生活有半分埋怨,外界的抨击诽谤她也全然不放在心上,她只是安安静静、有条不紊的过自己的生活,在高府二年,高府上下,没有任何人对她有半分不满,这其中除了她的舅父高士廉一家待她确实好之外,和她本身识大体,行事进退有度,为人谦逊知礼亦有莫大关系。
了解得越多,李二郎就愈发的被她吸引,这些年下来,当年初见的那个小丫头片子已不知不觉间深深驻进他的心里,成了他心里此生唯一的妻子人选,长孙晟和长孙炽分别过世的第二年,唐国公李渊曾流露出退亲之意,后是李二郎和窦夫人加外李秀宁一致反对,唐国公才罢了这个念头……
不说李二郎的心事,但说长孙小娘子听说舅舅身边的吴管家出来了,吓了一跳,急忙抬目望去,这一抬头,果然发现吴管家正站在门口,假装没看见自己一般正在朝别处张望,长孙小娘子俏面一红,忙低声对李二郎道了一句:“我这就进去,你也赶紧回窦府。“李二郎知她害羞,并未特意过去和吴管家打招呼,很快上马离去。
“吴管家,可是舅舅回来了?“送走李二郎,长孙小娘子走到吴管家面前,略带着两分不自在的开口问,吴管家前些日子随舅舅外出公干去了,这会他在这里,舅舅应该也回来了。
“回小娘子,咱们郎君被陛下喧进宫去了,我先一步回了府,听说你的手被人弄伤了,严重吗?”吴管家朝她行了一礼,回答了她的问题后,目光就落到她被包带层层包住的手掌上,他这会站在门口,显然是兰娘提前让人回来说了此事,吴管家这才特意来门口迎她的。
“不严重,就是蹴鞠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什么大碍,养上些日子就好了,胡管家,咱们别站在门口说话,进去吧。”长孙小娘子摇了摇头,没在手伤一事上多说,很快绕开了这个话头。
高家虽是名门,却已逐渐没落,舅舅在士林中虽颇有几分名气,却只是一个能接近皇帝,却无多少实权的五品小官,宇文氏却是当朝风头最盛的权阀,长孙姑娘虽不妄自菲薄,却也绝不愿舅舅因自己手掌受伤这么一件小事,而与宇文氏一门对上。
吴管家目光复杂的看了长孙小娘子一眼,微叹了口气,终没再说什么,默默与她一同朝府内行去,高士廉对长孙兄妹极其爱护,吴管家是高士廉身边最得力的管事,自然不会忽视家主这般看重的两个孩子,再加上长孙姑娘知礼懂事,两年相处下来,吴管家是打心底疼爱和敬重长孙小娘子的。
长孙小娘子回到府里,高氏和穆老夫人看到她被包成了粽子的手,既愤怒又心疼,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等傍晚高士廉回府看到她的手后,更是怒火冲天的要去宇文府讨公道,最后被长孙小娘子和高氏同时劝住。
大家原以为长孙小娘子这个亏是吃定了,没想到三日后,宇文乔的母亲竟带着丰厚的礼物,押着闺女一同前来高府负荆请罪,高府诸人一开始还以为她们是故意上门来显摆找茬的,后来发现他们竟真是来道歉的,心头不由诧异无比,直到宇文乔母子离去,好不容易才从长孙小娘子口中得之,这一切多半是李二郎的手笔。
眼见李家二郎这般维护长孙小娘子,高府上下自是分外高兴,因孝期满后第一回出府就搞出了这么大的事,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长孙小娘子又恢复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在家里自娱自乐的生活,平静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一年就从手指缝里溜了过去。
次年八月,一件横祸无端飞到了高府头上,这一年春天(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激进的隋炀帝不顾因负担不起沉重的苛捐杂税而日渐沸腾的民意,再次率兵亲征高丽,却不想眼看着就要打得高丽投降的当口,杨玄感与兵部尚书触斯政勾结,起兵造反,事败后,杨玄感兵败自杀,斛斯政却逃到了高丽,高士廉因与斛斯政私交不错,被卷进漩涡……
第五十三章 横祸(下)
杨玄感兵败自杀,与其弟杨积善一同被取下首级,隋炀帝对其恨之入骨,命人将他们斩下的首级悬挂午门外,与无头尸体一起悬众暴晒三日,三日后,着人点火将其焚烧成灰,所有与之牵连者以及他们的家人,抄斩的抄斩,流放的流放,顷刻之间,杨玄感这一脉便死伤殆尽,昔日偌大的司空府被抄剿一空,杨四娘那小姑娘顷刻之间便从高高在上的贵女,变成了充斥掖庭的罪奴。
这场血腥的清洗屠杀惹得整个洛阳城的百姓惶恐不可终日,长到这么大,平生头一回见识皇权的血腥和残酷的长孙小娘子也被惊得不轻,只是尚没待她缓过神来,高家就被牵连进去,那杨玄感虽已伏诛,与杨玄感密谋的兵部尚书斛斯政却逃到了高丽。
隋炀帝没抓到斛斯政,便将满腔怒火都转到了斛斯政的族人以及与斛斯政素有私交的一众官员身上,斛斯政族人的下场就不用说了,但说往日与斛斯政略有交情的人都遭了殃,隋炀帝不问原由,大凡与斛斯政私交不错的人皆被缉拿下狱。
到了狱中之后,再逐一审讯,高士廉也不例外,大业九年八月初三一早,刚到官衙点卯的高士廉被锁拿押进狱中,等到晌午,这个消息传回高府的时候,穆老夫人当场晕了过去,鲜于氏只觉脑子嗡的一声,脑海一片空白,愣在原地根本反应不过来。
高士廉的两名妾室被吓的两股战战,惶恐不已,高氏亦被这陡然其来的变故给震得脑子发懵,半天缓不过神,最后还是闻迅赶过来的长孙小娘子稳住了大局,她先让丫环与自己一同将穆老夫人扶进内室。
等她从室内出来,瞧着已从刚才的那个消息中缓过神来的母亲和仍处于呆怔中的鲜于氏,微微定了定神,先走到鲜于氏身旁将她摇醒,随后开口道:“舅母,阿娘,舅舅只是暂时被押入狱,并未定罪,舅舅为官向来清正,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虽与斛斯政有些私交,却绝不可能参与到谋反一事里面去,只待事情真相查明,自然会被放出来,你们不必过于担心。“
她这几句话说得不徐不疾,语气从容不迫,面上更看不到半点慌乱不安之态,十二岁小姑娘脆软甜糯的声音在这一刻竟有一种莫名的安抚力量,被自家夫君下狱一事给惊得六神无主的鲜于氏在她甜脆柔和的声音中逐渐安静下来,她愣愣的看了长孙小娘子半晌,开口道了一句:“二娘,你舅舅他,真的不会有事么?“
“不会。“长孙小娘子一脸笃定的回答,洛阳乱起的这段日子,舅舅与大多数人一般,被困在家里出不了门,如果他真与杨玄感斛斯政有什么瓜葛,怎么半点端倪不露?通过种种迹象,长孙小娘子可以肯定舅舅没有参与到杨玄感与斛斯政谋反中去,只要他没有参与这件事,以舅舅在洛阳的人脉关系还有唐国公府与自家的关系,大家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他无端获罪。
长孙小娘子所料不假,高士廉下狱的当天下午,李二郎就特意来到高府,告知高府诸人不必着急,此次被缉拿入狱的并不只高士廉一人,大凡与斛斯政有私交的人都抓进去了,待逐一审过,确认他们没有参与谋反一事,自会放出来。
高家人得到了李二郎的话后,心里稳了几分,不过鉴于最近皇帝喜怒无常的脾性,鲜于氏和穆老夫人并不能完全把心放下,只不过焦虑也无用,她们只能默默在家里煎熬着等待。
长孙小娘子的兄长长孙无忌这几年长进很大,他在国子监的时候就知道了此事,初闻此事时候虽然吃惊,却没有乱分寸,先安抚好了表弟高履行和幼弟无逸,随后带着他们匆匆赶了回来,回家后发现家里并没有出什么乱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数日之后,被抓进去的人审讯结果出来了,除了两人与此事有些不清不楚的牵扯外,其它人在此之前,确无人知到斛斯政谋反叛变一事,高士廉也一样,确实查不出这些人与斛斯政有勾结证据,隋炀帝再怒,也不可能无缘无故把这些人都给杀了,只能将他们放出来。
高士廉无恙归来,高府诸人自是大喜过望,穆老夫人一边吩咐人去拿艾草熏门槛,以去晦气,一边拉着儿子的手,上上下下的看着,嘴里不停唠叨:“瘦了,人也憔悴了……”她嘴里说着,眼泪不知不觉的就顺着面颊流了出来,穆氏膝下只有高士廉和高氏这一儿一女,丈夫早已逝去,儿子若再个三长两短……心念一落到这里,穆氏只觉心底满满都是恐惧。
“阿娘,儿子没事,您不用担心。”高士廉瞧着在这几日间已老了一截的母亲,只觉嗓子像被什么给堵住了一般,声音有些发哽。
“外祖母,舅舅安然归来,您应该高兴才是。“长孙小娘子在一旁瞧得鼻子发酸,复又想起外祖母年岁大了,不宜大喜大悲,便走过来,扶住她的一只胳膊,轻声开口道。
“观音婢说得对,人回来就好,人回来就好……“穆老夫人被长孙小娘子一劝,终从那种不能自控的恐惧中回过神来,边抹着眼睛边道。
高士廉回来了,高府诸人皆以为这段飞来的横祸就这么过去了,哪知这事根本没完,数日之后,一纸贬斥的诏书来到高府,五品侍礼郎高士廉被贬为朱鸢县九品主簿,限其十月赶赴上任。
说话隋炀帝本就是个极为刚愎自负的性子,他自认自己才华无双,一众朝臣皆是自己捏掌心的蚂蚱,没人敢翻风浪,结果一向深受重用的杨玄感就这么赤裸裸的站出来,当面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如今杨玄感虽死了,与他勾结的触斯政却跑到了高丽,此人就像一根刺狠狠的横在炀帝的喉间。
他一时奈何不了触斯政,心恨难消,与触斯政有私交的人又查不到勾结的证据,不能随便杀人,人不能杀,隋炀帝却不愿再看到那些与斛斯政走得近的官员在自己眼皮底下晃荡,短短数日,洛阳城便有十数名官员被贬出东都,高士廉只是其中之一。
第五十四章 议嫁(上)
高家接到这纸诏书后,穆老夫人第一个坐不住了,她一脸紧张的看着儿子问:“大郎,陛下在这个时候给你下了这样一纸诏书,莫非是因斛斯政一事心里对你仍有怀疑?”
“母亲,您不用担心,陛下若真怀疑我与斛斯政有勾结,我是没有机会走出洛阳的,咱们一家人也没机会继续坐在这里聊天,陛下此举大概是不能找斛斯政算帐,心里憋着的一口气下不去,要从我们这些昔日与他走得近的人身上去去火。“
“只不过是被贬斥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哪个入仕的人没有遭过贬斥呢,只是从洛阳到朱鸢县路途遥远,母亲年岁大了,不宜长途奔波,儿子日后怕是有一段时间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心头颇有些愧疚难安。”高士廉按住心头的涩意,略带着几分愧疚之色的看着老母亲开口。
“我,我不打紧,只是你……”穆老夫人听得心头一酸,两行老泪差点又要脱眶而出,她嘴皮子微微颤动,说了半天,却未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母亲,您不用担心,正如哥哥所说,哪个出仕的人能保证自己的仕途永远一帆分顺呢?遭受贬斥对于为官之人来说实不是什么稀罕事,以哥哥的为人本事,也许去不了多久,就会调回来,至于家里的事,哥哥不在家,我会好好帮着大嫂打理的,哥哥亦无须忧心。”高氏见状不由走到穆母身边,扶住她的一只胳膊,轻声开口道,她此刻亦是满心酸涩,可圣旨已下,事已成定局,她唯一能做的就好好安抚母亲,让兄长少些牵挂。
“罢了,你也不用劝我了,我都懂,都懂……”穆氏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意示她不必担心,可说着说着,两行浊泪仍是不由自主的顺着面颊滚了下来,她就这么一儿一女,自己年岁着实不轻了,儿子这个时候被贬到千里之外的边陲小县,也不知要遭多少苦,受多少罪,日后能不能赶回来为自己送终都两说,意念一落到这里,老夫人只觉心如刀割……
坐在荣馨堂内的其它人,如长孙兄妹,高履行,鲜于氏,以及高士廉的两个妾室,心里都很难受,可谁也没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
从荣馨堂出来,高氏母子几人正要回自己的院子,却被高士廉叫住,长孙无忌停住脚步,转目朝高士廉望了过来:“舅舅可是有什么话要交待我们?”高氏,长孙小娘子和长孙无逸亦同时停住了脚步。
“嗯,确有些事需要和你们商量,观音婢,你和玄同先行离去,我和你母亲兄长商量点事。”高士廉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转到长孙小娘子和无逸身上,开口道了一句,长孙小娘子轻轻嗯了一声,并未多问,很快与幼弟一同离去。
“你们跟我到书房来罢。”待长孙小娘子和无逸离去后,高士廉复将目光转到妹妹和无忌身上,高氏与长孙无忌不知高士廉要与他们说什么,居然如此慎重,不过他们瞧着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