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贤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炽的府邸离右卫骁将军府并不远,两府只隔了数条街道,两个胡同,约莫三四里的路程,只是大雪天气,街面道路不太好走,不过三四里的路程,却也耗费了半个时辰左右才到达,右骁卫将军府的马车刚一停稳,立即就有那候在门前的大管家和一个三十来岁的郎君一同迎了过来。
这位郎君便是长孙炽的嫡长子长孙仁,仁貌随其父,长得颇为英伟,他一看到长孙晟,立即快步迎了上去:“侄儿见过叔父。”
“不必多礼。”长孙晟一步从马背上跳下来,伸手将其扶起。
“辅机见过大堂兄。”跟着父亲下马的长孙无忌走过来朝长孙仁行礼。
这叔侄几人刚见完礼,高氏也带一对儿女从马车内下来了,长孙仁忙过来和她行礼,长孙姑娘与堂兄见过礼后,眼尖的发现门口除了自家的马车和马匹之外,还有一匹骏和一辆低调又不失奢华的四轮马车,也就是说,今个儿伯父家请的并不只自己一家人。
长孙姑娘看见了那马车和马,高氏夫妇自然也看见了,长孙晟与兄长关系莫逆,在侄儿面前也没那么多讲究,他的目光在那马车上扫了一圈,随口便问了一句:“安世,你们府中今日可是还有其客人?”
“回叔父,是唐国公的夫人携两位公子来府里看望母亲了。”长孙仁答道。
长孙晟轻轻哦了一声,没有再言,带着妻女随侄儿一同朝府内行去,唐国公与兄长关系不错,其夫人窦氏与嫂子在闺中的时候就是好友,这时候过来窜门自不是什么稀罕事。
一行人约莫走了一盏茶左右的功夫,就到达正院,刚到正院门口,长孙姑娘便看见一个相貌清逸、飘然若仙的中年男子站在院中,瞧他那模样显然是在等自己一行。
果不其然,父亲一看到这个男子,目中顿现激动之色,但见他三步并成两步急急迎了上去,长揖拜倒:“弟季晟见过兄长,兄为长,却因弟而迎至院外,弟惶恐。“这人不用说,便是长孙晟的兄长长孙炽。
“贤弟,快快请起,,咱们是一家人,不必拘这些俗礼。”长孙炽大手一伸,将弟弟拉了起来。
“弟媳高氏携儿见过大伯。”高氏这时也领着几个孩子过去和长孙炽见礼。
“免礼,免礼,几年不见,辅机都长这么大了,这位小姑娘便是你们的家的观音婢罢,好个出众的小娘子。”长孙炽虚扶了一下,目光落在高氏身旁的几个孩子身上,当他的视线落在年仅五岁,长得粉妆玉琢不说,身上还有一股说不出的沉静端宁气质的长孙姑娘身上时,双目不由一亮,笑着开口道。
第四章 初见(上)
长孙炽与长孙晟虽为兄弟,又都在京有府邸,但长孙晟是将军,大半时间在外地任职,长孙炽也时常受帝命差遣外出,说起来,他们兄弟两人已有五六年没有见过面,为此,长孙二姑娘出生到现在,与她的伯父还是头一回见面。
“正是小二,小二见过大伯。“长孙炽的声音一落,不待高氏回话,长孙姑娘已朝前一步,再次行礼接话,她年纪虽小,可言行举止,却极其规范端正,让挑不出半分错处。
长孙炽瞧着眼前这个明明只有五岁多一点,却俨然像个十足小淑女的小姑娘,满意之余不由升起一丝恶作剧的心里,他瞄了长孙姑娘两眼,忍不住出言打趣:“观音婢,像你这般年纪的小姑娘,性子多半活泼跳跃,而你小小年纪,行事便如此一板一眼,就不怕有人笑话你古板木纳?”
“回大伯,古语有云:无仪不成德,无范不规,小二年纪尚幼,正是应该好生学规矩礼仪的时候,若仗着年幼,便一味肆意,待许多不良习惯养成,日后想改就难了,到时不仅自己容易受人话柄还可能给家里招来祸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观音婢临愿木纳些亦不敢肆意。”长孙姑娘抬目看向自己的伯父,一脸平静的答道。
(备注,隋唐时期的女性地位虽较往朝高一些,可所高有限,仍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上流社会的贵女自小开始,所受的教育仍是典型的传统教育,没有什么机会像现代孩子一样学什么释放天性,标榜过性之类的东西,在这个社会的女子想要过得顺遂一些,自小开始,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绝不可随便肆意妄为,高氏是聪明人,长孙晟也疼爱女儿,生来慧敏的长孙姑娘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该懂的基本道理自然都懂,这是正统历史小说,请书友们莫要以现在的女性标准和穿越题材的小说来衡量此文。)
“哈哈,哈哈哈,好个两害相权取其轻,好个钟灵毓秀的小姑娘,三弟、三弟媳,你们好福气,外面天寒,咱们别站这里寒暄,先进屋,正好唐国公的夫人窦娘子也来了,弟媳可以好好和她们拉拉家常。“长孙炽先是一怔,紧接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开口道。
长孙炽相貌出众,气质不凡,虽年过五十,看上去却丝毫没有腐朽老迈之感不说,反有一股形容不出的成熟和儒雅,这般无所顾及的放声大笑,亦丝毫不损他的魅力,好在身为他亲兄弟的长孙晟相貌也不差,虽不如其兄那般俊美逼人,却也英伟不凡,再加上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站在兄长面前,倒也不显逊色多少。
长孙晟和长孙仁深知长孙炽的性格,对此丝毫不以为怪,倒是长孙二姑娘今个儿是首次见自家大伯,眼见他仅因自己两句话便笑得如此恣意,一时愣愣的有些回不了神……
长孙炽没有再打趣小姑娘,他笑声未落,便把过弟弟的手,引着弟弟一家人朝主厅行去,此时主厅中除了他的妻子杨氏之外,还有两位妇人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人看上约莫三十出头的模样,相貌端丽,气质高雅,此人正是唐国公的妻子窦氏,另一人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的年纪,此人是杨氏的儿媳妇小杨氏。
杨氏听得丫环来报,郎君带着弟弟一家人过来了,她立即站了起来,笑着对窦氏开口道:“三娘,我三弟一家人过来了,我带儿媳妇到门口迎迎。”她一起身,小杨氏也跟着站了起来。
“高娘子我也认识,我与你一同去迎。”窦氏微微一笑,也跟站了起来,窦氏现年三十有七,大儿子李建成已有十七,只因保养得当,看上去不过三十上下的年纪。
三人刚走到厅堂门口,长孙炽一行也到了,大家自是免不了一番见礼,又因屋内都是女眷,长孙炽和长孙晟和她们打过招呼后,兄弟两人就相携离去,他们走了,长孙仁是晚辈,年纪却不比屋内的女眷们小多少,自然也不方便留在里面,他打完招呼,就带着堂弟长孙无忌和长孙无逸去找府中的小郎君们玩去了。
郎君们一走,屋内就剩四个已婚的娘子和长孙二姑娘这位年仅五岁多一点的小娘子,窦氏第一眼见到长孙小姑娘的时候,只觉这小姑娘小小年纪,看上去便如此沉静,心头颇有几分惊讶,待她进了屋,见完礼后,便规规矩矩的坐到自己母亲身旁,安安静静的听着大人说话,既不胡乱多言,亦没有半分不耐或者紧张不安的表现,就愈发的让窦氏惊讶了。
窦氏乃真正的高门贵女,她娘家门庭极其显赫,幼年之时更在皇宫中呆了一段不短的时光,不过是教养礼仪,还是学识眼光,皆远非普通女子可比,一个姑娘的品行如何,她打过两回交道便能摸出过七八分,像长孙姑娘这般年纪,言行举止和教养便如此众的小娘子,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高家妹妹,你家小娘子小小年纪便这般安静懂事,当真令人馋得紧,不知今年几岁了?”窦氏比高氏大了六岁,两人在闺中的时候虽不算特别熟悉,却也认识,大家都不是生人,见了面很快就聊到了一处,彼此聊了一会后,窦氏的目光就不自觉的落到了长孙姑娘身上。
“观音婢啊,是三月生辰,过完年就六岁了。”高氏听得窦氏提起自家小闺女,眸中顿时掠过一抹骄傲,面上却是不显,微笑着接口道。
“还不到六岁,便这般耐得住性子,当真难得,一点不像我家秀宁,这丫头现年都十一了,性子还野得狠。”窦氏一听,不由大发感慨。
“窦姐姐你可是过谦了,说起秀宁这姑娘,整个长安城谁人不谁人不晓,秀宁能文又能武,是无数贵女们心目中的楷模呢。“高氏闻声不由笑了起来,忙道。(备注,平阳昭公主名不详,正史未记载名字,野史中多以李秀宁称之,咱也用李秀宁罢。)
第五章 初见(五)
“妹妹过奖了,秀宁这丫头顽劣跳脱,哪有你说的这么好。”提起自家那个与一般闺秀大不相同的闺女,窦氏的眉眼间不自觉的变得愈发柔和,嘴里虽在抱怨,可她眉眼间掩不住的笑意分明显示自己对这个闺女外分满意,窦氏可不是什么古板守旧、一心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昧母亲,这一点仅需瞧她所出的几个儿女,没有一个是庸才,便足以显现她的不凡。
静坐在高氏身旁的长孙姑娘瞧着母亲与窦氏的互动,心头不由对这位素未某面的姐姐升起了一丝好奇,她年纪虽幼,却并不认为女子只能一味学心女德工容,同样也因为年纪小,心里好奇一起,脸上就不自觉的显现出来。
“二丫头,有空的时候随你母亲一同去伯母家玩,你秀宁姐姐见到你,一定会很喜欢你这么个妹妹。”窦氏瞄见长孙姑娘脸上神色,不由笑着道了一句,小姑娘被人瞧出心事,俏脸微微一红,颇有些腼腆的崔下了脑袋。
“娘子,咱们家的几位郎君和国公府的两位郎君过来和你们见礼了。”就在屋内的几位夫人说着闲话的当口,门外值守丫环的声音响了起来。
“赶紧让他们进来。“杨氏一听,忙开口道,杨氏比窦氏大了八岁,同样不是长孙炽的原配,她嫁入长孙府已有二十余年,只生有一女,因长孙仁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她个这继母待继子一家人不自觉的就多了几分小心谨慎,不敢有半分疏忽。
杨氏的声音落下之后,门外五个郎君很快走了进来,其中两人正是离去没多久的长孙无忌和长孙无逸,另三人,有两人年纪瞧上去差不多,都是八九岁的年纪,一个身着宝蓝色童袍,另一个身着白底暗纹的锦面棉服。
着宝蓝色服饰的孩童稍稍偏胖,一双眼睛骨碌碌的转着,显得颇为调皮,他便是长孙仁的儿子、长孙炽嫡孙长孙潜,现年九岁;另外那名身着白色锦服的孩童模样长得十分俊秀,双眉漆黑如墨,唇红齿白,一双乌目炯炯有神,一眼望去,仿若观音座下的童子。
更为难得的是,他小小年纪身上竟有一种形容不出的沉稳和贵气,他手里牵着一个漂亮小男童,这小男童看上去只有三岁左右,进屋之后,一双灵动乌黑的大眼就左顾右盼的瞧个不停,这两个孩子正是唐国公家的二郎君和四郎君。
高氏的目光落在李二郎身上的时候,眸中不由自主闪过一抹惊艳,这般出众的小郎君,在这满地都是勋贵的京都亦十分罕见。
“二郎,带弟弟过来和高家婶婶见礼。”窦氏的目光落在自家两个儿子身上,弯眼微微一弯,笑着开口道,窦氏与唐国公李渊成亲已有二十年,两人共育有四子一女。
长子李建成现年已有十七,次子李世民现年八岁,长女李秀宁已有十一,三子李玄霸七岁,四次李元吉年方三岁,长子年岁已大,一般的走亲访友,已不会再随窦氏出行,三子玄霸生来力大无穷,脑子又不太好使,平日里也极少出门,长女秀宁前些日子随她师父出了远门至今归来,为此,窦氏今日来长孙府就只带了二子和四子同行。
李二郎本就是听闻长孙晟和高氏等人到了特意过来见礼的,为此,窦氏的声音一落,他便带着弟弟走到高氏面前,规规矩矩的行礼道:“李家二郎携四弟见过婶婶。”
“潜儿见过叔祖母。”长孙潜也跟着过来和高氏行礼,这娃虽然贪玩了些,却也不是个是傻的,眼见李家郎君都过去行礼的,他自然也不会站着不动,倒是长孙无忌兄弟之前已和众人行过礼,他们进屋之后,只向各位长辈打了个招呼,就站到了一旁。
“起来,快起来,好孩子,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高氏连忙起身,将眼前几个孩子一一扶起,并将早已备好的礼物一一分发下去,她目光落在李二公子身上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多看了两眼,这孩子小小年纪,便如此沉稳雍容,也不知是如何教出来的。
“观音婢,过来给哥哥见礼。”高氏分完礼物之后,又在心里感慨了一翻,随后转目对身后的女儿道了一句。
“小二见过李家哥哥。”长孙姑娘闻声站了起来,走到李家二郎面前,规规矩矩的朝他行了一礼,话说对眼前这位首次相见的哥哥,长孙姑娘心头也颇些好奇,像李家二郎这般年纪,气度便如此出众的小少年,长孙姑娘长到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得,只不过良好的家教让小姑娘很清楚什么事是自己该做,什么事是自己不该做的,她心里再好奇,也不会盯着一个首次相见的陌生哥哥猛瞧。
至于李二郎,他刚进屋子的时候就注意到安安静静坐在高氏身旁小姑娘,这小姑娘相貌秀美文静,她有一双乌亮澄静的大眼,就那般目不斜视,规规矩矩的坐在她母亲身边,非但没有半丝呆板木讷之感,反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贞静文雅,平日里很少注意同龄女孩的李二郎不自觉的就悄然多瞧了她几眼。
此刻听得她用那软糯清脆的声音自称小二,心头愈发惊讶,他在家中同辈男孩中排行老二,人都称他二郎,在长辈面前很多时候也自称小二,没想到眼前这可爱又贞静的小姑娘也自称小二,意念落到这里,他目中不自觉的浮出一抹笑意,伸手轻轻虚扶了一下,开口道:“长孙妹妹,不必多礼。”
长孙二姑娘顺势站直身体,一抬目正好撞上对方那双灼灼生辉的眸子,心头不由微微一跳,面颊亦不由自主的微微红了一红,随即敛目垂首,退到目母亲身后,窦氏瞧静静瞧着这一对小儿女的互动,心头莫明一动,她认真打量了长孙姑娘几眼,又看了看自家儿子,眸中笑意不自觉的愈来愈深……
第六章 继母难为
在长孙炽府中吃过午饭后,窦氏因心里惦记家里那个没有跟自己出来的三子,就先一步向长孙炽夫妇辞行,临别之前,一再对高氏发出邀请,让她有时间带着儿女去自己家窜门,出门的时候,李家二郎的目光不自觉的朝长孙姑娘所在的方向多瞧了一眼……
窦氏离去后,长孙炽拉着弟弟长孙晟来到书房,兄弟俩在书房长谈了一个多时辰,直到申时中左右才从里面出来,辞别兄长归家的时候,长孙晟的目光不时若有所思的落在小闺女身上,长孙姑娘被自家父亲古怪的目光看得心里有些发憷。
她爬上马车之后,忍不住悄悄将自个儿今日的表现细细梳理了一遍,生怕有什么不妥行为落到父亲眼里去了,结果想了半天,也没发现自己干过什么别特出格或者不得体的事,思量无果之下,长孙姑娘便将这个念头驱逐脑后……
长孙晟此次返京是因外任到期,受皇命回京待调,原本调令要到来年初春才会下来,中间有三个多月的假期,可帝心难测,长孙晟在家休息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被隋炀帝召进宫中。
来到宫中,隋炀帝告诉他,自个儿明年开春准备北巡,欲带兵出塞外,向外亮亮我朝军容,以壮我朝之威,又怕无端惊到启民可汗,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为此,命长孙晟提前过去启民可汗的汗帐喻旨,长孙晟接到圣命后,第二日就起程出发了,他走时候已是十二月初五,只有二十余天就要过年了,想顺利赶回家过年,自然不能在家里多墨迹耽搁。
十二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右骁卫将军府自然也不例外,虽说长孙晟这个男主人不在家,将军府里却还有不少人,除了高氏母子等之外,长孙晟还有两个妾室以及数名儿孙,这个节自然是不能不过的。
高氏是长孙晟的继妻,她比长孙晟小了二十余岁,嫁到将军府的时候,长孙晟已有三子一女,这四个子女中长子和次子是庶出,三子安业和长女是嫡出,所谓继母难为,高氏嫁过来之后,对长孙晟前头的几个儿女都十分亲善,绝不敢对他们有半分轻忽……
这么些年下来,长女长孙大姑娘早已嫁人,安业现年已二十有五,数年前已经成亲,膝已有一个三岁多的女儿和一个一岁半的儿子。
因长孙晟的父母数年前已经过世,自长孙晟的父母过世、高氏守孝之期满后,大多时间都随夫在任上,将军府中内宅的掌家一事就一直由长孙安业的妻子陈氏负责,如今高氏回来了,陈氏的一对儿女又尚年幼,这掌家权自然要交到高氏手上。
掌惯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