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贤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小娘子比其兄慢了一步,待两位兄长扶住了长孙炽的躯体时,她也冲到了三人面前,她年纪虽不大,心智却远非一般同龄人能比,刚才突然看见大伯在自己面前吐血晕倒,满心惶恐焦虑之下顾不得多想,可随伯父被扶住,以及母亲突然响起声音,长孙小娘子很快冷静下来,母亲所言不错,此时此刻实不宜惊动太多人……
长孙无忌与长孙安世一同带着长孙炽离开,长孙小娘子则随母步入灵堂,长孙恺是昨日下午过世的,今日尚是长孙府挂起白幡的第一日,此刻的时辰不过辰时末,灵堂内除了长孙一脉的嫡系子弟外尚无其它来客,二房除了长孙炽身病在在身,只进来上了柱香就由儿子长孙安世扶着离去外,其它人皆在里面。
高氏母子是长孙氏嫡系一脉的人,长孙恺又向来与长孙晟一家人亲厚,她们这个时候进入灵堂,自没什么人会觉得意外,待高氏带着女儿上完香,拜完礼站起来退到一旁后,长孙无乃、无傲以及无逸一同过来朝高氏行礼:“母亲。”
无逸现年也有九岁了,昨日无忌去别庄和高氏报信,无逸便住在大哥无乃家中,今日一同亦是与无乃夫妇一同过来的,高氏朝他们摆了摆手,正要开口说话,却在这个时候,长孙安业缓步走到了她身前,长孙安业看到高氏也不行礼,他微挑着眉,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高氏开口道了一句:“原来是母亲大人回来了,我等不知母亲今日会归,没有及时出门相迎,还望母亲莫怪。”
“安业严重了。”高氏淡淡扫了他一眼,应了一句,随后垂眉敛目,不再开口。
此地是长孙恺的灵堂,除了二房的人之外,其它几房皆有人在,长孙安业自去年年末被长孙炽好生教训一了番,后又被三房的长孙宽敲打了几次,心里虽对高氏母子恨极,面上却较以往收敛了许多,今日虽有心再挤兑高氏母女几句,却也不敢在这里太过放肆,眼见他之前的话已引得族人不时往这边望,又见高氏不再吭气,便将后面的话都缩了回去。
长孙小娘子原有些担心自家这位二兄眼见三叔祖过世了,大伯又患了重病,一时没人管得了他,在三叔祖的灵堂上便不管不顾的纠着自己母女不放,闹得大家难堪,没想到他走上前来,只不轻不重的挤兑了母亲一句,接下来便偃旗息鼓,不由颇有些讶异的抬目瞄了他一眼……
不说长孙小娘子的心事,但说长孙恺下葬后不到半个月,身患重疾的长孙炽这一次没能熬过去,紧跟着与世长辞,长孙炽临逝之时,紧紧抓着儿子和侄儿无忌的手,断断续续的对儿子开口:“仁,仁儿,你是长兄,日后为父不在,你,你要多照看弟弟和妹妹他们……”
“大伯……“长孙炽闭眼的那一刻,一向骄傲的长孙无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伏在大伯的床前放声痛哭,长孙小娘子也哭得个泪人。
长孙氏嫡系一脉中,不到一月时间,分别有两位举足轻重的人去世,这对整个长孙嫡系的人来都是噩耗,整府的人几乎都沉浸于悲伤之中,唯有长孙安业心内觉得特别痛快,族里能管着他的人终于都不在了,以后二房还有何人敢对自己有半分不敬?
带着这样的心情,长孙安业进入灵堂为大伯守灵的时候,面上虽极力隐忍,心头却有俺不住舒畅,尤其是当他的目光落在静立在灵棺左侧,面容憔悴,双目无神的长孙无忌时,眼珠微微一转,几步走到长孙无忌身前,趋着无人注意,悄然附在他耳旁道了一句:“四弟,说起来,你们母子几人真是灾星,大凡向着你们的,就没有一个能落得好下场的,你瞧瞧,父亲如此,三叔祖如此,现在连大伯也是如此……”
因他们这房的子弟都站在灵棺的左边守灵,长孙安业说话的声音又低,除了站在一起的几个兄弟外,其它人并未注意到这里的动静,按长孙无忌以往的脾气,忽然听得长孙安业的话必然大怒,可今日他却的长孙安业的话仿若未闻。
倒是站在无忌身后的无逸听见长孙安业的声音,忍不住满脸愤然抬目的瞪向长孙安业,长孙安业眼见长孙无忌不理会自己,正准备再说点什么,却不想目光一转正好对上无逸小孩童那双愤怒的眸子,他面色一沉,就待发难。
却在这时候,原本在棺木后面随着杨氏一同守灵的长孙小娘子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她抢在长孙安业开口之前低声将话头接了过去:“二兄准备在这里将灵堂内与自家兄弟大动干戈,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么?“
“哼,伶牙俐齿,现在能护着你们的人都不在了,我看日后你们母子几人还如何嚣张。“长孙安业被小了自己整整二十岁的妹妹喝斥,不由大怒,好在他知道此时此刻不是发难的时候,只眯着眼,冷令盯了长孙小娘子道了一句,随后转过头,不再言语。
安孙炽的头七过后的第三日,长孙无忌和无逸已经去上学了,长孙小娘子正在自己房中读书,小舞突然来报:“娘子,二郎君他们过来了。”
长孙小娘子一听,立即放下手中的书,朝外院走来,她刚走入紧挨着客厅的那间外厢房,便远远听得母亲隐含怒意的声音传进耳中:“安业,这是咱们长孙氏的祖宅,祖宅在分家的时候,未曾言明归于任何人,我是长孙二房上了族谱的主母,按制,你应该称我一声母亲,观音婢和辅机,玄同皆是上了族谱的子女,我等如何住不得?你们夫妇上门不称母亲不说,开口就这般逼迫,到底意欲为何?“
“高夫人此言差矣,安业乃原配嫡出,你虽入了族册,亦只是继室,父亲在世之时,我等称你一声母亲那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现父亲不在了,我们又早分了家,安业不愿称你一声母亲只怕是高夫人德行不足之故,另外,祖宅家业,按我朝律法,原配嫡子本就拥有第一继承权……“长孙安业尚未来得及接口,他的妻子氏儿已先一步接过话头。
“嫂嫂开口便称我母亲德行不足,不够资格让二兄和嫂嫂称一声母亲,却不知嫂嫂有何证据证明我母亲德行有亏?若没有,你与二兄身为人子,不敬继母不说,还开口就恶意攻击诽谤,二娘即便年幼,却也说不得要亲上公堂,击鼓鸣冤,为我母亲讨一个公道。一向沉静内敛的长孙小娘子听得勃然大怒,她双眉一扬,三步并成两步来到高氏面前,冷冷的盯着陈氏开口。
第四十二章 入高府
长孙小娘子自幼多慧沉稳,虽早知长孙安业夫妇不待见自己母子几人,却从未如今日这般,当面与他们针锋相对,为此,她话音一落,不仅长孙安业夫妇被堵得愣在原地有些回不了神,就连高氏听得的呆了一呆,不由自主的抬目朝闺女望了过去。
不过长孙安业向来是个无法无天的跋扈性子,现能管得了他的人又不在了,哪会被长孙小娘子区区几句话给吓住,他微微愣了一愣,回神之后双眉一竖,一脸不善的朝长孙小娘子望了过去:“二娘,我乃你嫡兄,身为幼妹,你竟敢这样与嫡兄说话?当真好大的胆子。”
“原来二兄也知你是人兄,可恕二娘见识浅溥,从未听闻有嫡兄这般不敬继母,逼迫弟妹的,二兄与嫂嫂今日前来,大概是想将我们母子逐离长孙府,二兄既心存此意,公开言明可,实无须找那诸般理由。“长孙小娘子迎着长孙安业的目光,毫不退缩的开口,她说话的语气十分平静,可语意中所含的锋锐却犀利之极。
“你?“果然,长孙安业被她一激,愈发恼怒,他目中戾芒一闪,足下往前逼进一步,右手高高扬起,抬手一个巴掌就朝长孙小娘子脸上挥了过去。
“观音婢。“离长孙小娘子尚有四五步距离的高氏见状大吃一惊,急忙抬步冲过来,下意识的想将长孙小娘子拉到自己身后,却不想她脚步刚动,离她不远的陈氏脚下一动,有意无意的往前一挡,正好挡住了她的去路。
“你倒是动我试试?你今日这一巴掌若敢打在我脸上,二娘便顶着这张脸,拼着跪钉板也去击皇鼓,告御状,告你身为人兄,上无孝道之心,下无悌恤之情,在自己的亲大伯头七刚过的当口,逼上门来驱继母,殴打幼妹……”长孙小娘子双目陡然一寒,冷冷的盯着长孙安业开口,她自六岁开始习武,至今已有三年,虽未练出什么了不得的功夫,手足却较一般的大家闺女要灵动不少,若真想避开这一巴掌,并非难事,可她偏偏不闪不避,就那般直挺挺的站在原地盯着长孙安业。
她不过九岁之龄,可这俏脸一沉,目光一冷,整个人顿时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贵气和威严,长孙安业迎着她那冰冷的视线,高高扬起的手掌一时竟挥不下去,却在这僵持的时刻,高氏已绕过陈氏,冲过来挡到了闺女的面前。
眼见高氏拦到了长孙小娘子身前,长孙安业再混,也不敢对高氏动手,他冷哼一声,将高高扬起的手放下,正准备再说点什么,耳际却听得一个低沉的男中音从门口的方向传了进来:“怎么回事,长孙安业,我刚进门就看到你似乎准备对自己的继母动手?是我眼拙还是?”
随着这道声音,一个身形高大,相貌俊朗的中年男子从门外走了进来,他进门之后,信步来到长孙安业和高氏母子身旁,目光颇为不善的盯着长孙安业,此人正是高氏的兄长,长孙小娘子的娘舅高士廉。
“哼!”长孙安业看到高士廉,知道今日自己在这里不能再讨得什么好处,鼻中重重哼了一声,也不理会高士廉,直接转身离去,他一走,陈氏自然紧跟其后。
“妹妹,今日过来,本是来和你们商议,看是否让你们娘几个搬到我府中去的事,如今瞧这情形,也用不着商议了,你收拾一下,过两日我便来接你们娘几个去高府罢。”高士廉人精般的人物,无须高氏多说什么,一看情形便将事情始末猜得八九不离十。
“哥哥,是我无能……”高氏一脸的黯然,夫君一走,没有人庇佑,她连在长孙家立足的能力都没有,出嫁十几年的人,最后还要带着儿女一同回娘家生活……
“什么话?咱们是嫡亲的兄妹,用得着说这些?你夫君不在了,你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生活何等不便?我这做哥哥的虽没什么大本事,但护住你们几个总还是可以的。”高士廉闻声颇有些恼意的瞪了高氏一眼。
高氏被兄长一瞪,顿时不敢再言,接下来高士廉和妹妹闲聊了几句,确认好三日后来接他们母子几人就离开了,待高士廉离开之后,高氏才一脸歉疚的看着闺女:“观音婢……”
“阿母,你什么都不用说了,舅舅说得对,以目前的情形,咱们住到舅舅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舅舅对咱们是真实心意的好,阿母不必想太多,等我和哥哥长大之后,会好好报答舅舅的恩情,再说了阿母手上也有些钱财,咱们到了舅舅府上之后的开销可以自己负责。”不待高氏开口,长孙小娘子便先一步打断了她的话。
父亲不在了,大伯和三叔祖也过世了,哥哥尚未成年,二兄长孙安业又将自己母子几人当成眼中钉,肉中刺,高氏一个寡母带着几个孩子如果继续留在长孙府,往后的日子只怕是举步为艰,搬到高府目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当日傍晚,长孙无忌回来听得母亲和妹妹说要搬到高府去的事,一开始是不太愿意的,他是男孩子,现年已有十六,虽未正式成年,也没有成家立业,可做为一个世家男孩,家族荣耀和自尊早已刻进骨子里,舅舅一家人对自己再好,搬过去也是寄居人下,他自然不乐意。
后经妹妹和母亲一番劝慰分析,终于同意了,他不是傻子,自然明白现在的自己,尚没有能力与二兄还有整个三房对抗……
大业六年十一月二十六,高士廉一大早就带着长子高履行来到了长孙府,接妹妹和外甥去高府,高士廉的长子高履行现年刚刚满十岁,年纪虽然不大,却已学会了骑马,在回高府的路上,高履行凑到长孙无忌身边,笑嘻嘻开口道:“表兄,你和玄同能来我们家长住简直太好了,我家里男孩除了我之外,只有一个六岁的弟弟,平日里寂寞得紧,多了你们俩之后,生活就有趣多了。”
第四十三章 两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长孙小娘子就在高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她来高家的时候是大业六年冬,现已是大业八年的初夏,四月初的天气,风和日暖,正是外出踏春的好时节,四月二初一早,长孙小娘从院外打完一套拳回房,大丫环舞儿一边为她递面巾擦汗,一边开口:“小娘子,今个儿你要随舅夫人一同去参加窦府寿宴,着娘子为你准备的那荷色夏衫可好?”
“好,你眼光一向不错,就按你挑选的服饰着装罢。”长孙小娘子一边擦着汗一边接口道,她在长孙府的时候,很多可以自己动手的事都少借丫环的手,到了高府之后,更是如此,舅舅和外祖母待她一家人极好,但长孙小娘子却从来没忘记自己的本份。
她上个月刚过十一岁生辰,个子较两年前长高了不少,脸上的婴儿肥散得差不多,身体五官虽未完全长开,可人已出落得十分美丽,如画的眉眼和她身上那股由内到外散发的温婉宁静的气息,就如初绽的晨荷一般,让人眼睛往她身上一搁就移不开视线。
“倒不是婢子的眼光好,而是小娘子长得好,着什么衣裳都好看。”小舞瞧着即便是在察汗,身上仍带着浑然天成的优雅气息的小娘子,忍不住抿嘴打趣了一句。
“就你嘴贫,早膳应该好了罢,着人端过来,用完之后去给外祖母请安。”长孙小娘子横了她一眼,轻斥了一句,小舞抿嘴一笑,退了出去。
在高府这一年多的时间,长孙小娘子的日子过得十分舒适,因在守孝期间,除了去年夏天,带着府里表姐们去了一趟别庄消暑之外,她几乎没有出过大门,就连李家大娘子出嫁,她都只着人捎了添妆礼过去,而没有亲自前往,而高府人口简单,妻妾和睦,儿女们也省心。
在府中拥有绝对权力的高士廉对自己母子几人照顾有加,老封君穆氏打心眼里心疼自己几个,高氏和长孙小娘子还有无忌,都不是行事没有分寸的人,没有干过半点因宠生骄的事,为此,他们在高府住了一年多,整个高府上下竟没有人说他们半点不是。
小舞离去不久,便端着早膳过来了,因长孙小娘子上月下旬已出了孝期(当朝律嫡亲子女需为长辈守孝三年,实则28个月,上月下旬正好满二十八个月。),早膳不再如往日那边清淡,除了一碗小米粥外,还有一小碟子水晶虾饺和两碟小菜,随着小舞一同过来的还有青岚。
青岚现年已有十九,上个月长孙小娘子的孝期满后,收高氏做主,与高氏最着力的管家胡管家的儿子成了亲,长孙小娘子看到青岚,不由颇有些诧异的开口道:“青岚,你才成亲没几天,母子不是给了你一个月的假么,你怎的这么快就回来了?”
“今个儿是小娘子出孝后第一次出门参加宴会,小舞年纪尚幼,我担心她不够妥帖,就过来看看。”青岚俏面微微一红,接口道。
“你呀,真是个操心命,小舞这几年在你手把手的教导下早历练出来了,你进屋去看看吧,她把一切都收拾得妥妥当当。”长孙小娘子有些好笑的看了她一眼,随后就不再管她,径直坐到小花厅的餐桌上用早膳去了。
用过早膳,长孙小娘子换上小舞为她准备好的粉荷色夏裙,这套裙子母亲高氏在她上个月生辰的时候为她做的,料子是一等一的蜀绢,上面绣着一朵朵活鲜的雉尾花,只是当时长孙小娘了尚未脱孝,这件衣裳还没有机会上过身。
这套衣裙的料子是晚春和初夏时节穿的料子,这个时候穿正合适,长孙小娘子换上之后,小舞为她束好腰带,青岚则用两支素雅别致的黄玉簪将她一头如云的黑发在两鬓间各挽个髻,其它的均匀披在肩上,这一通打扮下来,直衬得肌肤如如雪、眉眼如画的长孙小娘子美得如同花间的小仙子。
“小娘子真好看。”收拾妥当之后,小舞和青岚退出几步,两人目光再次落到长孙小娘子身上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同时呆了一呆,自家姑娘长得好她们当然知道,可之前长孙小娘子年纪小,又在守孝期,一直没有好好装扮过,今天这一收拾,竟让她们这两个长期贴身服侍的丫环都看直了眼。
“少贫嘴,青岚你赶紧回云,小舞随我荣馨堂。”长孙小娘子横了两人一眼,分咐了一句,小舞清点好需要带的东西,就出门了,她人在高府,身边伺候的丫环并不算多,除了小舞和青岚这两个大丫环,还有两个二等丫环,和两个精粗婆子,青岚出嫁了,再出门就只能带小舞。
长孙小娘子来到外祖母穆氏的宁馨堂时,母亲高氏和舅母和鲜于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