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华未央-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愧,她如何敢这样堂皇地比出这个来,又故意请问宸妃,自然是弦外有音的意思。
这番计算原是好的,若是三四年前的高贵妃,也能明白陈淑妃言下之意,只怕真就信了她。可如今的高贵妃早将陈淑妃母子恨到直欲食肉寝皮,先就存了偏见,听着陈淑妃这些话,反以为陈淑妃是故作姿态推卸责任。更以为若不是宸妃端坐在上头,这贱人只怕已要将罪名推在宸妃头上,真当她是傻的么?
高贵妃冷笑道:“淑妃何必问宸妃娘娘,宸妃娘娘才进宫多久,怎么能知道你的为人呢?”
第241章 前例
陈淑妃听着高贵妃那句话,脸上顿时涨得通红,立起身来,面向玉娘道:“便是妾不如贵妃娘娘简在帝心,却也是圣上亲封的淑妃,妾的体面也是圣上的体面,娘娘便看着贵妃如此折辱妾吗?”到底是陈淑妃,便是要扯玉娘入局也依旧要刺高贵妃一刺,什么“简在帝心”,这两年来,乾元帝何曾在昭阳殿留宿过。以高贵妃的性子,听着这样的话,哪里肯忍,正要发作,却看玉娘朝着她一指。叫玉娘这一指,高贵妃到口的话只得咽了回去,气哼哼地做下。
原是玉娘在听着高贵妃说出那话之后便知陈淑妃必然要借机生事,这时制止了高贵妃,方转向陈淑妃道:“淑妃说得甚话,我竟是听不明白。你说贵妃折辱你,到底是哪句?你说来我知道,只消你说得有理,我不独为你做主,还会奏与圣上知道,请圣上示下。”
说来未央宫中除着李庶人自恃是乾元帝原配皇后,常拿着端肃面孔对人之外,哪个妃嫔不会以婉转面孔对人。是以陈淑妃眼中垂泪,柔柔弱弱地道:“娘娘时刻在这里,贵妃又是当着娘娘的面儿说的,娘娘忍心非要妾再自辱一回呢?”
这也是陈淑妃的算计,意欲将玉娘扯进口舌之争来。高贵妃素有跋扈之名,而她母子素有贤名,玉娘若是偏护高贵妃或是两不得罪,传扬开去,便是宸妃处事糊涂,朝上自然会有人拿做把柄。若是玉娘转而斥责高贵妃几句,以高贵妃的性子,叫玉娘当着自家的面训了,必与玉娘离心。
不想玉娘似笑非笑地道:“淑妃果然是好规矩,我不过当面问句话,你就有这样一番话等着我,怪道人人交口称你光风霁月,冲淡平和,我今日终于知道了。”这话与高贵妃方才说的“宸妃娘娘才进宫多久,怎么能知道你的为人”恰是前呼后应,直刺得陈淑妃脸上红得滴得出血来,却不敢辩驳,若是辩驳,便是印证了玉娘斥责她的话,只得咬牙道:“妾不敢。”
玉娘冷笑一声:“不敢么?不敢尚且这样长篇大论,若是敢了,我岂不是还要领领淑妃娘娘的教导。”陈淑妃叫与玉娘这话说得几乎站不住,暗恨玉娘口舌如她心思一般毒辣,双手将帕子揉得稀烂,口唇微微抖动,半刻才道:“妾请罪。”说着就要给玉娘跪下,玉娘看着陈淑妃这一动作,眼中竟是带了些冷意。
虽她这宸妃位是乾元帝为她特设的,超然众妃嫔之上,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可吃亏便吃亏在这名实不符上。只消自家今日真受了她一跪,那跋扈的名头便是沾上了,前朝那些反对立她为后的勋贵、大臣们哪肯放过这个把柄,必然借此生事。陈淑妃真可说是应变自如,怪道刘景和此人小小年纪,诡计百端,原来是源于此。
这些念头只在转瞬之间,玉娘已向左右轻声叱道:“你们没瞧着淑妃站不稳么?还不扶着些,莫叫淑妃跌着了。”
高贵妃也是擅弄小巧的人,不然不能做得十数年宠妃,听着玉娘这话,只以为陈淑妃要借这一跪去乾元帝跟前装个委屈。因这等手段都是高贵妃从前拿来对付李庶人的,看着陈淑妃今日用来,高贵妃只觉着好笑,亲自起身走到陈淑妃身边,将陈淑妃一只胳膊扶住了,还笑道:“淑妃如何脚软了?你且站稳些,若是摔了,知道的呢,说是你自家跌的,若是不知道的,还只当宸妃娘娘与我一块儿欺负你呢。”
陈淑妃叫高贵妃与合欢殿的宫人左右架住了,动弹不得,也只得红了脸道:“妾昨儿没睡好,今日又起得早,一时腿软,叫娘娘担忧了。”
玉娘轻叹道:“我知道你为着吴王着急,可这样的事哪里是你急,就能急得来的,自家也要保重才是。亏得你是在我这里腿软了,若是在外头跌了岂不是给吴王加忧吗?”陈淑妃自然明白玉娘的一语双关。正是指景和染指太子位是痴心妄想的事,即气且恨又愧,还得咬牙谢过宸妃关切。又看着高贵妃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哪里还站得下去,便以身上疲倦为由告退。
高贵妃看着陈淑妃退下,转向玉娘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眼中带些泪水,含笑道:“妾素日寂寞,今日在娘娘这里说了这些话,身心畅快。妾谢过娘娘。”言毕,一样敛袖告退。
却说,陈淑妃含羞忍恨从合欢殿出来,上得肩舆方落下泪来,又怕叫人瞧着生事,只把帕子紧紧捂着脸,忍到承明殿才大放悲声,立逼着人将景和请来。自家则将殿中布置的瓶鼎炉都往地上砸,鼎炉还好些,扔地上了一会儿收拾起来,依旧好摆放装设,可那些摔碎的瓷器,却是再也捡不起了,碎得一地。
景和到得承明殿时,看得的便是一地狼藉。去请他的小太监是跟着陈淑妃去合欢殿的,因身份低微,进不得大殿,只能在殿外等着,只瞧见陈淑妃从容地进去,含悲忍恨地出来,知道自家娘娘是在合欢殿里是吃了亏的。请景和时都告诉了他知道,不想在景和心上,不独不怜惜自家母亲为着他吃苦,反是埋怨起陈淑妃胡闹起来。
以玉娘的为人,这些年哪里真吃过亏,便是偶尔上个当也不是白上的,转头就能在乾元帝跟前换个更大的好处。这样的心机手段,如今又是春风得意,自家正该避其锋芒,徐徐图之才是上策,如何还要去惹她!便是一时胜了又能如何?能叫她改弦易辙帮着自家吗?能叫乾元帝不喜她吗?都不能!只能叫她更记恨自家,徒增仇怨罢了。更别说还是吃了亏,可说不智已极。
陈淑妃看着景和过来,正要与景和诉说委屈,不想才要开口,却看着自家儿子眼中神色冷淡,口角边竟是带了些讥讽,一晃眼竟有些乾元帝的品格,陈淑妃到口的话,竟是说不出来。
景和与陈淑妃隔着一片狼藉站着,淡淡地道:“把鼎炉拣起来,擦一擦依旧摆着。这些摔碎的盘儿瓶儿碟儿点一点数目,列个单子来送往合欢殿去,请宸妃换一批新的来与你们娘娘砸。”他起先吩咐时,宫人太监们正照着他的话收拾,待听到最后都明白过来,这是吴王殿下讥讽陈淑妃。
陈淑妃为人外宽内忌,面甜心苦,承明殿服侍的哪个不知道,看着她发怒已有些惊恐,再听吴王殿下说得这几句,一个个跪倒在地将身子缩成一团,只求陈淑妃不要瞧见他们。
陈淑妃叫景和气得手足都有些冷,把手点着景和道:“好个孝顺儿子!见人折辱我,你不独不安慰一二,反出口讥讽,有你这样的儿子,我活着还有甚趣味。”说着竟是拔下发髻上的凤钗,比划着要朝咽喉刺去。唬得宫人们纷纷上前拦阻。
景和嫣红的口角微微一动,撩衣远远地给陈淑妃跪下:“母妃若是要儿子死,儿子还敢不从命。只请母妃保重玉体,儿子便是死了也是欢喜的。”
陈淑妃是在合欢殿吃了一个说不出的亏,正是愤愤,又叫景和那副冷淡的模样激着,想起无情的乾元帝来,两下里一夹攻,这才胡闹起来,哪里是真心要死,不过是以此威胁景和,叫景和服个软罢了。不想景和倒是与她来个针锋相对,哪里敢再动,手上的凤钗就叫宫人们夺了去,又将陈淑妃扶在一边坐了。
景和这才绕过地上残片走到陈淑妃面前,冷晒道:“母妃,得罪您的是儿子罢。所以您才要死给儿子瞧。有了逼死母妃的罪名,儿子莫说是问鼎大位,便是性命也未必保得住,到时我们母子们在地下相聚,您也就喜欢了。”
陈淑妃叫景和这番话一说,哪里还敢再闹,忙道:“我哪里是这样意思。我到底是你母妃,受你连累吃了委屈,你不独不问,反出口讥讽,我哪有不气的。”景和抿了抿口角这才道:“她们说甚了?”陈淑妃便便将合欢殿中她、高贵妃、玉娘三个说了甚话都与景和说了。
景和听着眼中倒是有了些笑意,与陈淑妃道:“母妃该喜欢才是。她素来沉稳冷静,喜怒不形于色,今日当着母妃的面儿,强自忍耐还露出痕迹来,想来是恼恨我们母子得狠了。”从前她眼中哪里瞧得见他,“儿子不怕她恼,只怕她不恨。她若是不恨不恼,处事必然从容,短处便难捉。她即肯记恨,若是再叫咱们多撩拨几回,会做出甚事来?前头有例子给母妃瞧呢。”
陈淑妃叫景和这番话说得迟疑起来,再细想了回,果然如景和所言:若是从前的玉娘,看着她与高贵妃对上,必定从中周旋转圜,两不得罪,哪里会象今日这般,明里暗里地与她为难,分明是恼得厉害,且景和所说的前头的例子可不是李庶人吗?
陈淑妃一想着好用玉娘从前对付李庶人的手段来对付她,顿时喜欢起来,抬头看向自家儿子,不想却看着景和两眼望着殿外,眼中带些郁色,也不知在想甚。
第242章 敏捷
陈淑妃与景和母子只以为玉娘是叫他们激怒,故此行动上不如往日从容,日后可借着玉娘的怒气行事,却不知玉娘这里看着人都退尽了,脸上竟是一笑,双瞳弯弯,似乎汪足了水一般,即娇且媚。便是合欢殿中都是服侍惯的,看着玉娘露出这个笑容来,也不由带得脸上带出笑来。
一旁的珊瑚看着玉娘喜欢,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过来道:“奴婢大胆啰嗦一句,即是贵妃与淑妃来过,娘娘不妨请圣上过来,问问二王婚仪筹备得如何了,也好堵人嘴。”高贵妃那里还罢了,陈淑妃与吴王哪里是肯吃亏的人,这会子叫玉娘强压着低了头,多早晚必要借着生事。只是玉娘到底还只是宸妃,以她如今的身份,见不得外臣不说,便是宗正,也不是她能请动的,要问晋王吴王婚仪事体,只有经过乾元帝。
玉娘双瞳潋滟地看向珊瑚,虽珊瑚不说她也要请乾元帝,可珊瑚能说在前头,可见为人处事大有长进,再不是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子了:“叫金盛去瞧瞧圣上在哪儿。”珊瑚应声,自退出身去寻金盛说话。
玉娘自家起身,才要折回后殿,就听着脚步声响。能在合欢殿中这般放肆的除着景琰,再没第二个,一转身果然看着景琰直奔进来,站在玉娘面前大声道:“娘,你罚她!”玉娘轻叹了声,只得回来坐好,先将景琰上下看了看,见她头上双丫鬟纹丝未乱,身上衣裳也整齐,可见是没跌跤,便道:“跟着你的保姆呢?”
景琰乌溜溜的眼睛转了转,立时道:“娘,阿琰错了。”
玉娘嗯了声,却未出声,景琰只得退后几步,双膝跪了给玉娘磕了个头:“女儿给娘请安。”玉娘这才将景琰招到跟前,将她拢在怀中,摸了景琰的脸道:“哪个惹着你了?”景琰哼了声道:“三姐姐,娘,你告诉爹,打她!”
玉娘听着景琰这般任性,不由颦了颦眉,只是到底知道景琰不过两岁,能说这些话也不易了,哪里问得出是非曲直来,便宣候在殿前的景琰的保姆过来。
今日随着景琰出去的保姆姓个韦,三十三四岁年纪,曾在宫中服役,二十六岁时恰逢改元,乾元帝大赦天下,当时的皇后李氏跟随皇帝,也将宫中年满二十五岁、未曾承宠的宫人都放出去,允其自行婚配,韦氏也在其列。
只是二十六岁已算年纪老大,好在她在宫中还积攒了些银钱傍身充做嫁妆,二十九岁上嫁了丧偶的钱举人为妻。
钱举人前妻余下一子两女,儿子钱举人自家教导着,倒还好,两个女儿却是不肯服管教,韦氏本身又是个软和性子,竟是弹压不住,两个女孩子闹出不大不小的笑话来。不想钱举人偏心儿女,反说韦氏不尽心。韦氏与他本就是半路夫妻,见钱举人昏聩不明,自家又年岁老大,生育无望,心灰意冷之时,听着当时还是昭婕妤的宸妃诞育公主,要聘乳母保姆。韦氏是从宫里出来的,知道伺候好了公主皇子,日后总有好处,是以托了从前的门路,将她的名字履历报了上来。韦氏本身就是宫里出去的,规矩进退上自然无可挑剔,又识文断字,倒是真做得了宝康公主的保姆。
又说韦氏听着宣召,忙打醒了精神进来,先给玉娘叩首请安,偷眼看去,却见宝康公主靠在宸妃身上。宸妃一手摸着景琰的头,漫不经心地看过来一眼,忙将头低了下去,便听着上头的宸妃娘娘道:“公主在外头遇着什么了?”
韦氏略略迟疑了回,道:“回娘娘的话,公主在沧池边上遇着了三公主。”便将景琰与三公主之间的纷争说了。
皇三女柔嘉,王庶人所出,如今养在窦充容膝下。这事儿说来也有些可笑,柔嘉虽有公主之名,又将在九嫔之一的充容身边,可体面气派哪里比得上乾元帝当做嫡公主养的宝康公主景琰,见着景琰浩浩荡荡的排场,多少有些眼热,便拿着身份与景琰说话,要景琰唤她一声姐姐。
可景琰的脾气是乾元帝纵出来的,都是乾元帝几回在景琰面前笑道:“乖儿,你虽小,可论起身份来,你哥哥姐姐们哪个也及不上你,见着面,倒是她们要与你行礼哩。”原是大殷朝规矩公主及笄之后方得封号,之前皆以排行呼之;便是皇子也是如此。如景琰这般落地就有实封的,在大殷朝立朝以来也算是头一份了。景琰是个聪明孩子,听了几回就入了耳入了心,这时听着三公主要她唤姐姐,自觉吃亏,哪里肯答应,偏她年纪太小,虽心中明白,口中却说不来,断断继继地表述不清,倒还叫柔嘉笑了句笨。
自打景琰落地,因她母妃宸妃隆宠无双,乾元帝因母及女,自然疼宠景琰。宫中服役的宫人太监哪个不是势利眼,看着圣上与宸妃的面上也要捧着景琰说话,是以景琰年纪虽极小,却是听惯了奉承夸奖的,头一回叫人说笨,哪能不气,当时抛下了柔嘉回来寻玉娘替她出气。
景琰听着韦氏道出了三公主,连连点头,又扯了玉娘袖子道:“三姐姐,欺负阿琰,坏!”玉娘听见这些,倒是皱了眉。
以玉娘来看景琰究竟小,外头吵不过人回来寻她这个当娘的与她出气撑腰也是常理,倒是不好说她如何无理。只是柔嘉大了景琰这许多,便是心怀嫉妒也不应该贸然生事。若是柔嘉依旧是王庶人教导,倒也有些可能,可她如今归窦充容教导也有三四年了。窦充容此人虽是个不怕事的,可也从不惹事,柔嘉在她手上这些年,如何还能是这样的性子?是窦充容不肯好好教养,还是,还是另有缘由?
玉娘想在这里,挺直了背与韦氏道:“当时在三公主身边的都有哪些人?又说了什么话?”韦氏想了想,道是:“一个保姆,四个宫人,两个小太监。”玉娘听了这几句,又问:“三公主与阿琰争执时,她们在作甚?”韦氏回道:“其余人都未出声,唯有那保姆倒是劝了句,道是:公主,您且想想您母妃。”玉娘听着这话,便冷笑道:“好算计!”
柔嘉虽年长些,到底也有了七八岁,哪有七八岁的孩子故意去为难个两岁孩童的,不是天性恶毒便是有人教唆。而柔嘉连着任性的名头也不响亮,哪里说得上天性恶毒?十有八玖是叫人挑唆了。这“您母妃”三字,若是指着养母窦充容,便不好说是“您母妃”,能加上“您”这个定语的吗,唯有——柔嘉的生母,王庶人。
且玉娘记得,乾元帝将王庶人废为庶人后,把柔嘉交予窦宠妃抚育。窦充容怜惜柔嘉年幼失母,并未将王庶人安排与柔嘉的保姆与乳母都换去,还留下了几个。莫不是这些人中有替故主不平,偏又拿她无可奈何,便挑唆着柔嘉与景琰为难?可以王婕妤的为人,未必能使人忠心如此,那么此事会不会还有后手?
玉娘心上忽然一跳,立时站了起来,喝道:“金盛呢?”珊瑚听着玉娘叫金盛,连忙过来道:“娘娘,您忘了,您叫金内侍去请圣上了。”玉娘在殿中踱了几步,景琰在她身边亦步亦趋地跟着,不想玉娘一个转身,景琰年纪小来不及反应,便与玉娘撞在一处,跌在地上。看着宝康公主跌了,保姆宫人们忙过来搀扶。韦氏还没起身,也一样膝行到景琰身边,把将哭未哭的景琰抱在怀中,偷看着玉娘眼带怒色,忙哄着景琰退到一边。
玉娘这才想起自己叫金盛去探听乾元帝在何处的,便与珊瑚道:“你去与窦充容将,我想见一见柔嘉。”珊瑚只以为玉娘要为景琰出气,待要劝说几句,可看着玉娘神色不虞,到了唇边的话又吞了回去,领命而去。
看着珊瑚出去了,玉娘方有心思看景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