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未央-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着郑员外从乡下回来,张氏已叫谭氏半卖半送地卖与了个姓吕的屠夫,人已叫吕屠夫睡过了,事已至此,郑员外也不好再要张氏,只得罢了。从来屠夫多好酒又粗鲁,吕屠夫也不例外,又因张氏是他半买半受得来的,在吕屠夫眼中就是个不值钱的东西,故此喝醉了或是不遂心就饱以老拳。张氏常与邻居哭诉,只是屠夫生得粗豪,哪个敢上去替张氏说话,是以张氏颇受了些苦。
  或许张氏真是命硬,便是屠夫也扛不住,嫁与吕屠夫不过四年,吕屠夫一日下乡收猪跌进河淹死了。至此张氏死了两任丈夫,破了一任丈夫的半副身家,虽才二十三四岁,颜色也不差,只是有这么个名头,哪个不要命的敢上?且张氏自家也绝了再嫁的念头,守着吕屠夫留下的些许薄财过起了日子,只好在张氏这三嫁都无儿女,是以日子倒也过得。
  又过得几年,张氏忽然得了病,醒来之后自言得了神仙指点有了神通,与人画符消灾,也灵验过几回,渐渐地有了些名头,连着从前那三嫁都成了那三个男人命蹇福薄,消受不起她。只能替人消灾便能降灾,张氏私下也没少做鬼祟之事。可行那鬼祟事的,谁又肯明锣正鼓地讲,大伙儿不过是揣测罢了,若不是小唐氏误打误撞听着,再不能知道。
  因这张氏来历往事可说是清清楚楚,有的是人证,小唐氏听着也就深信不疑,只是当时叫唐氏以出妻做胁,才将小唐氏吓住。
  这时护国公府叫宸妃逼得几乎走投无路,又误会了唐元修那番话,小唐氏便又将这事想起,颇为心动。只是她也胆怯,并不敢真就要了人命,只说是,既然那张氏有道行,不若请教她怎么夫妇和睦。只消圣上与殿下夫妻和顺了,那宸妃又能做什么夭呢?是以遣了春华扮做个少奶奶去收买张氏,要使她做法画符,使乾元帝与李皇后夫妇重归和睦。
  不想春华回来道是:“道姑说了,这等夫妇和睦符,要夫妇双方身上的东西,顶好是头发才好做法,岂不闻结发为三生,恩爱两不疑,若是能用头发,自然是百试百灵。若是没头发,指甲也使得,十指连心哩。若是都没有,或是香袋或是荷包或是腰带或是手帕等也可,只是效验不好。空口白话地,做地甚法?做了也是白做。”
  小唐氏听着春华这几句,脸上雪白,握了帕子道:“殿下的物件儿倒是好说,她从前赏下来的香袋帕子还有几件呢。可是圣上身边的物件,可往哪里去寻!”说着就在屋内转了几圈,又抬头与春华道:“张道姑还说了什么?”当日在菩提寺,小唐氏可是亲耳听着那官太太承认那小妖精是死了的,由此可见张道姑有此能为。
  春华看着小唐氏的神色,脚下发软,轻声道:“道姑说了,杀人害命的事有干天和,她不做哩。”小唐氏听这话便知道那张氏要漫天开价,待要发怒,只她素来不是个强硬的人,又忍气吞声起来,低了头道:“你且下去,让我想想。”春华躬身正要退下,又叫小唐氏叫住,只道是:“今儿的事不许叫第二个人知道。”春华应声,自下去换衣裳不提。
  又说小唐氏这一想就想了两三个月,彼时唐氏都能起身了,只是唐氏才一起身,就叫乾元帝的旨意打得险些儿又倒回去。
  却是钦天监算得的册昭贤妃为宸妃的吉日就在这月。册妃前,乾元帝斋戒了三日,亲自祭告天地太庙。册妃当日,正使定的是宗正楚王,副使是尚书左仆射。乾元帝于册后一般亲在奉天殿等候他的宸妃来拜。依着大殷朝规矩,册妃之后,妃子要往椒房殿参拜皇后之后才算礼成,无如皇后已叫乾元帝收了册宝,更明旨道是:皇后失德,宸妃不必参拜。硬生生将这一节略去。
  依规矩次日内外命妇都要往合欢殿拜见宸妃,先是内命妇们参拜。乾元帝下了圣旨,道是“宸妃即代摄六宫,身份尊贵,视与皇后同,宜受诸长公主诸公主诸王妃参拜。”是以连着临川长公主,临淮长公主等并诸王妃也要下拜,由楚王妃为首,赞拜曰:“兹遇宸妃娘娘兹受册宝,妾等不胜欢庆,谨奉贺。”再拜而退,再后外命妇等入内朝贺。
  护国公夫人唐氏告病在家,小唐氏不得不来,随众参拜,听着“兹遇宸妃娘娘兹受册宝,妾等不胜欢庆,谨奉贺。”更有身边或同情或嘲笑的目光,小唐氏再好性,也犹如叫钢刀插心一般。再一抬头,就见大殿正中的宝座上,新侧的宸妃头戴龙凤冠,身服祎衣,粉面朱唇,口角含笑,光彩耀目,仿佛神仙中人,正笑吟吟地看过来。
  
  第213章 计短
  
  小唐氏看着尊贵炫目的宸妃,听着满耳的“兹遇宸妃娘娘兹受册宝,妾等不胜欢庆,谨奉贺”满口都是苦味,眼中火辣辛束地疼,紧紧握着拳,留得长约寸余的指甲都切进了掌心,这才将满眼的泪人住,没当场落下来。
  一时参拜毕,小唐氏随众而出正要走开,却听着有几个命妇在她前头,一行走一行说话。
  先是一个淑人模样的道是“今儿这场面,若是不晓得,也只当是册后了。”另一个年纪更小些,拿袖子一掩口:“可不是,还要上贺表哩。”又有个夫人叹道:“若是再得个皇子,那真是。”最先说话那个转个头,正瞧见了小唐氏,笑了笑道:“瞧我们,这是什么地方竟也浑说,可是没了规矩叫人笑话了。”叫她这一装模作样,小唐氏便成了众矢之的,叫多少双眼睛盯着,直叫小唐氏难堪得恨不能有个洞与她钻。
  又说护国公府虽是强弩之末,可唐氏与小唐氏在京中走动这些年如何没有相好的女眷,乾元帝册昭贤妃为宸妃的旨意下之后,多替李皇后不平,只说是李皇后素无大过,圣上这般偏爱一个妃子,折辱皇后,未免不公。
  可有心里有这想头是一回事,等着身在合欢殿,看着宸妃那身堪比皇后的打扮,都知道是乾元帝实在是肯给宸妃体面,都警惕起来,知道若是她们这时去安慰小唐氏,便是打宸妃脸。若是惹得宸妃因此记恨,将这笔账算在她们丈夫身上,叫她几句谗言一进,误了自家丈夫前程,岂不是冤枉。因此虽看小唐氏眼露黯然也不敢上前安慰,只把眼对了她看。
  只这时候小唐氏哪里有心思理会这些眉眼官司,只以为世态炎凉,人心凉薄,一个个看着护国公府失势便都翻转脸皮,心中委屈失望,一个人低了头往前去,眼中一包泪直到出了未央宫上了轿才落了下来。因四周都是官眷的马车轿子,小唐氏并不敢大声,只拿帕子捂了脸,呜咽着回到护国公府。
  因知唐氏对乾元帝册宸妃十分怨愤,小唐氏便不敢叫唐氏见着她哭,洗了脸重施了脂粉才敢来见唐氏。不想早有丫头报与唐氏说世子夫人回来了。唐氏是病中肝火旺的人,看小唐氏久久不来,愈发地性急,好容易看着小唐氏进来,不待她行完礼便扯着小唐氏问详情。小唐氏还得忍了悲愤,筛繁就简地与唐氏回了。唐氏又问那些故旧,小唐氏不是个惯会撒谎的,情急之下哪里编得出话来,只得道是:“她们也同情殿下哩,只是在合欢殿前,那宸妃又眼毒心窄心,不敢多说话。”
  唐氏听着这话便将手一松,道:“你今儿也辛苦了,下去罢。”说毕挥手叫小唐氏退下。小唐氏也怕唐氏追问,看着这样敛袖福了福身便退了下去,才到门前就听里头唐氏哭骂道:“什么不敢多说话,不过是看着我们家大势已去都远着我们家罢了!就她是个蠢的,才看不出来哩。我怎么就瞎眼替二郎选了她呢?!若是个立得住的,这时我也有人好商议商议。”
  小唐氏不意自家姑母竟是这样看她,叫唐氏这几句说得又羞又愧,几乎站不住,脸上涨得通红,强忍了眼泪扶着秋实的手回在房内,呆呆坐着出神。
  秋实看着小唐氏模样可怜,过来劝道:“这是夫人伤心坏了,是以信口一说,哪里真是这样看少夫人,若是夫人不喜少夫人,又怎么肯聘少夫人当儿媳妇呢。”
  小唐氏摇了摇头轻声道:“姑母的心思我知道哩,你下去罢。”当年聘她,一是因她是侄女儿,又肯听她的话,自与她亲切;二是小儿子媳妇并不用精明强干,是以选了她。可事到临头,从前的好处都成了短处。唐氏不是会检点自家错处的人,不能去想时过境迁的道理,既然她不错,那自然都是旁人的错。秋实看着小唐氏的模样十分可怜,叹息了声,轻手轻脚地退在一边,却与春华道:“若是少夫人能替夫人分个忧愁也就好了。”
  不想春华的心思比秋实灵巧百倍,不然小唐氏也不能打发了她去寻张氏。这时听着秋实这句,心中一动,想着那道姑张氏说的话来,心道:“若是此事能成,到时殿下重归尊位,我便是第一功臣,老夫人和夫人还能不赏我吗?只怕官太太也做得哩,强过眼前许多。”计较一定,便返身斟了杯茶双手捧着递到小唐氏面前,轻声道:“夫人喝茶。”小唐氏瞥她一眼,眉头便是一动。春华看着小唐氏心活就是一喜。不想小唐氏眉眼才动了动,又沉寂了下去,春华只得忍气吞声又退到一边。
  小唐氏见着春华时果然想起了那个张氏,只是她到底也是大家小姐知道利害,做些使夫妇和睦的符谶没甚大碍,可真要害人一旦揭破便是大祸,前朝因此废了的皇后妃子王爷王子有多少!是以小唐氏虽是起了意,到底不敢付诸行动。
  不想护国公府早叫赵腾与高鸿两个盯着,小唐氏遣春华走的那一遭儿,她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实则早落在了这两个眼中,张氏明面儿上做得什么几乎好说人所共知,私下做得什么也一般是人人心知肚明。
  若是以常情来说,合该将张氏一拘,这等装神弄鬼的妇人,都不需动大刑,威吓几句,不怕她不说个实话。只若是如此,不过求个夫妇和睦,算不得大逆不道,到时死也不过是那个丫头,伤不着护国公府根基,反而替护国公府除了个隐患。
  赵腾是务必要保全玉娘母女的人,尤其有了前回玉娘叫乾元帝冷落,赵腾是知道起因的,知道李源狡猾,愈发地警惕。而高鸿也是聪明人,知道贵妃与景淳是没得前程了,若是宸妃日后得正后位,贵妃、景淳与他们高家还有个平安,可要叫李皇后得势,以贵妃与李皇后的恩怨,一家子只怕都有苦头吃,是以早和高贵妃一起偏向了宸妃。探着这回事,这俩便将护国公府盯得更紧,只待小唐氏坐不住。
  果然册妃后五日,小唐氏便又将春华遣去了张氏那里。说来小唐氏实在是胆小,并不敢行那巫蛊之事,依旧是求个夫妇和睦,这回更添了桩早生贵子。
  只张氏说过要男女事主贴身之物才好做法,李媛还好说,便是做姑娘时的东西还有好些。而乾元帝的贴身之物又从哪里来?这小唐氏有时也好说个聪明,竟就叫她想出了个变通的法子。
  虽护国公府无有乾元帝身边东西,可乾元帝说来算是护国公府的女婿,他的手迹倒是尽有,甚而连乾元帝生辰也知,只不晓得具体时辰罢了。小唐氏便将乾元帝的一纸手书、生辰的年月日都写了下来,交在了春华手上,交予张氏。
  张氏接着这几样,知道来人所求甚切,便拿乔道:“太太,你为难人哩,你这些东西不大对路,我要多费多少心思在内,也不知成不成呢。”
  春华便将两锭五两重的金子搁在桌上,道是:“你若是做成了,还有重谢。”彼时金价与银子是以一兑十,这两锭金子足有十两,折算成银子便好有一百两,且日后还另有谢银。张氏心上算了算,做得这一笔,都好收山了。是以张氏脸上满是笑容,只道是:“只我是个善心人,看你可怜,便做这一回。只是若是不成,这定金可是不退的。”说着就将金锭收了。春华将张氏瞥了眼,微微一笑道:“你放心。”心中却道,不管成不成的,你即接了这个还想活么?
  张氏哪里知道春华心思,又满脸笑容地道:“物件儿太太是带回去吗?”春华哪里敢带回去,叫护国公夫妇看着了,小唐氏也保她不住,便道:“搁你这里罢,你多念念经,若是灵验了,你一世都不用再辛苦。”说了站起身来,将帷帽戴在头上,开门出去。
  张氏自为作弄了个极大方的蠢货,连着几日都买了肥鸭羊肚家去吃,正是满心得意的时候,至于春华要她做使夫妇和睦的符一事已叫她抛在了脑后,哪知道就有差役在这时上了门,一根铁链将她锁拿了,道:“你头一个男人客家大郎是怎么没的?往堂上说个明白罢。”张氏听着这句,脸上顿时雪白,连声道:“病死的,病死的!当日还是我那婆婆做的主,街坊们都知道哩。”
  差役哈哈了几声,将套在张氏脖子上的铁链一扯道:“你家男人的坟叫野狗刨了,骨头都散了。里正报在县衙,县尊请你去一趟,说个明白。”张氏听得这话,身上不由抖了抖。差役们当惯了差使的,看着张氏这样,便知她果然中心有愧。
  却是张氏头一个婆家人原就只有婆婆与丈夫两个,客大郎死后不过六七年,他的寡母也一病没了。当时张氏已叫谭氏卖与了吕屠夫,不说张氏畏惧吕屠夫,便是不畏惧吕屠夫,以张氏为人也不会再顾念前头人家,故此那婆婆还是相邻帮着收敛安葬的。
  可相邻们能帮着安葬却不会帮着照看坟墓,日长天久的,客大郎与他母亲两个的坟头叫风雨侵蚀了,尤其客大郎葬得早,这些年下来几乎都平了,就叫觅食的野狗刨了。客大郎家贫,下葬时,用的是口薄棺,棺壁之薄比之纸糊也好不了多少,又过了这十几二十年板壁,自然早就腐朽了。再叫野狗这一折腾,连着里头客大郎的骸骨一起散了一地。
  这种葬得浅,棺材薄的,叫野狗刨了尽有,骸骨散了也就散了,收敛起来就完了,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偏客大郎的骨头竟做了淡黑色,分明是叫毒死的。
  
  第214章 巫蛊
  
  看着客大郎尸骸有异,就有人报去里正处,里正亲自往坟地上勘看,果见客大郎的薄棺曝露在外,尸身早化作一具枯骨,若不是一旁歪倒的墓碑上有名有姓,几乎不能知道是谁,看着景况可怜。更可怜的是,客大郎的头颅也滚在了一旁,与四肢分散着,骨殖都做淡黑色,里正看着这样,情知有异,便报了官,官府依例遣仵作勘验尸骨。
  有云:“生前中毒而遍身作青黑,多日,皮肉尚有,亦作黑色。若经久,皮肉腐烂见骨,其骨黪黑色。”客大郎尸骸做淡黑色,分明是生前中毒所致。即是中毒,便是人命案,势必要查。虽客大郎死了有二十余年,其母也已亡故,可当年邻居尚在,就有知情的。
  据查,客大郎死时尚不足四十,正是壮年。且客大郎从来健壮,平日里连着喷嚏也少打,得病前还能挑百十来斤的担子,不过睡了一夜就病得起不来床没过两日就死了,当时邻居们都有些可惜,也有疑心的,只是人家老母都不说甚,他们做邻居的又有甚好说。
  听着这话,府尹便有疑问,道是:“尔等疑心什么?”回话的是个老汉,自称姓吴,五十来岁年纪,黢黑的脸皮,因十分地嘴碎,便有个名号唤作八哥,叫得极为响亮,倒是本名反而无人叫起。
  这吴八哥回道:“老爷不知道哩。这客大郎买了个老婆,那时候才十四五,长得花骨朵一样。只是那媳妇不安生哩,日日打扮得十分出色,在街上走,有小后生抛她眉眼也肯接,和人说说笑笑的半点没忌讳。客大郎一死,我们就说这媳妇守不住,没想着才过俩月就改嫁了哩,嫁了一个卖酒的郑员外做小,穿金戴银使奴唤婢地好不快活,只是那郑员外的老婆厉害,眼里揉不得沙子,将她又发卖了。”
  吴八哥还待再说便叫府尹打断了,府尹只问:“客大郎的媳妇如今在哪里?”吴八哥倒是知道,便将张氏所在说了,又讲了些张氏如今做的营生,可说是讲得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府尹已不耐烦再听,拔出火签来命差役将张氏拘来问话。
  张氏心中有病,到得堂上,看着堂上府尹威风赫赫,左右差役如狼似虎,已然怕了,不待府尹问话只满口的喊冤。
  府尹看着有趣儿,就问她:“冤在何处?”张氏大着胆子道:“民妇前头丈夫的事不关民妇的事哩。”府尹点头道:“你前头丈夫什么事?”张氏看着府尹和蔼,心倒是定了些,回道:“那客大郎是民妇头一个男人,后来还是他娘活不下去将民妇卖了,民妇和他又没个子女,他的坟如何和民妇没甚相干哩。”说着举袖做个擦泪的模样,又偷瞧了府尹一眼。
  做久了亲民官的甚人见不着,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是真委屈还是乔模乔样,一眼看过去总能看个七八分,府尹见张氏目光游移,知道她必定有诈,便只看她哭不出声儿。张氏假哭了回,看着府尹不出声,讷讷地将手放了下来。府尹看着张氏将手放下,忽然就喝道:“客大郎的坟塌了与你无关,那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