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里悍妻:将军的小娇娘-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重新分家只是个幌子,其实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把三房挤走。
  这不,韩氏的话一出,在门口看情况的崔氏拉着李猛进了门,问道:“大嫂是什么意思?难道是看着我们三房不顺眼,想把我们都赶走吗?我们三房哪里对不起大房了,这段日子,大嫂的心情不好,我也帮忙做了饭,可如今大嫂扭头把人赶走,是不是太不记情义了些?”
  崔氏忽然造访,韩氏吓了一跳,但她也预料到了,依然很强势地说道:“什么意思,自然是分家的意思,如今老二一家已经分了出去,按理说分家也算是成了,三房和大房迟早也是要分家的,赶晚还不如趁早。”

  ☆、118。第118章 崔氏心思

  118。第118章 崔氏心思 
  “大嫂,你这话说的不太好了,分家虽然是迟早的事,可是爹娘还在,大嫂为啥要着急着分家,难道是让爹娘难受吗?”崔氏拉着黄氏和李老汉下水。 
  韩氏瞥了一眼公婆,依然傲气道:“爹和娘又不是老糊涂,自然不会固守着老一套的思想,分家了,还都是他们的孩子,总不能一大家子都住在这边,如今章儿已经成亲,过两年淳儿也要成亲,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终归是不像样,再者,像咱们村,谁还会耗到现在才分家,又有谁只分出去一个孩子?”
  韩氏把以前二房说的理由再用来用一次,这下,可真的是把李老汉和黄氏给难住了。
  当初他们同意让二房分出去,现在大房再用这样的一个理由,要是他们不同意,岂不是偏袒了二房。
  何况老两口偏爱大房,若是大房受了委屈,她们谁都难受,自然不想让大房委屈。
  可大房不委屈,难道让三房委屈?
  也不实际,故而李老汉抽着旱烟,闭着眼睛没言语,强势的黄氏同样也沉默,她低头搅了搅炭盆里的木炭,三角眼没抬。
  “大嫂,你说到底为啥要分家?一直好好的,为啥分家?这村里的人住在一起,因为矛盾才分家,可是咱们家,大家都不是小气之人,怎么会闹着分家呢?”崔氏忍着怒气问道。
  她确实是想让儿子去学堂念书,当初她可没忘了,大儿子李奕尘出生时,遇到一个算命的,那算命的神神叨叨的,说了很多话,最让崔氏记得清楚的是,他说李奕尘并非是池之物,若是能够念书,必定非同凡响。
  崔氏不信算命的,却因为这句话,她了心,带着李奕尘去算过很多命,人家都说李奕尘并非常人,崔氏这才想着要给自己的儿子学堂的机会。
  哪怕花银子,只要不分家,将来过苦日子的人,不只是三房,那行了。
  有人分担,自然会好一些,等李奕尘考秀才,成了举人,还愁没有好日子么?
  这不,等李奕尘刚五岁这会儿,崔氏便想着来年让儿子启蒙,越早越好。
  韩氏知道崔氏这个妯娌是心思多的,她不会后退,于是道:“没有矛盾,分家的也不少,咋到了你这里成了有矛盾才分家的?既然你需要一个理由,那我明说了吧。我家章儿的事儿,你到底做了什么,你心里自然明白,我不想多说,我和这样心肠歹毒的人,过不下去。”
  韩氏总算是破罐子破摔了,说到李奕章的事儿,李奕章麻木不仁,桂丫心虚地低下头,崔氏语塞。
  当初出了桂丫那档子的事儿,崔氏确实去过桂丫家几次,当初她是避开人去的,没想到韩氏竟然知道。
  “大嫂真是说笑了,这矛头指的,二话不说指到了我的头,怪让人委屈的,大嫂一直说不出来理由分家,难道只是想单纯闹腾一番?要说分家,我们三房不同意。”崔氏表明了态度。

  ☆、119。第119章 算命不可信

  119。第119章 算命不可信 
  “不同意?你有什么资格不同意?我们大房是长,你们只是弟弟,按照规矩,长嫂如母,管你们还不行了?分家是必须的,今天必须分明白了。 ”韩氏一根筋。
  崔氏反问道:“长嫂如母是没错,可如今爹娘尚在,恕我们不能听大嫂的,我也把话撂在这,分家,我们三房绝不同意。”
  “好了好了,吵吵闹闹的,像个什么样子,老大家的,你给个理由,为啥好端端的分家?别扯桂丫这事儿,本是你管不好儿子,怪不得别人。”黄氏皱着眉说道。
  可见是很不耐烦。
  韩氏豁了出去,气急败坏道:“娘,桂丫这件事,我们大房认了,怨不得别人,只是娘,她崔氏凭啥拿着家里的银子供她儿子学堂?难道让我们都赚银子回来供她的儿子不成?凭啥?”
  此话一出,黄氏和李老汉愣了,崔氏想供儿子念书这件事,她可没跟她们老两口说。
  韩氏是从哪里听来的?
  黄氏迟疑了一番,问道:“老大家的,你是从哪儿听来的?谁说要供三房的孩子念书?这念书,哪里是咱们乡下人供得起的?”
  韩氏打开天窗说亮话:“听谁说?我亲眼看到的,她去到隔壁村秀才家,询问明年开春学堂的事儿。娘,您也知道,每年开春都是人家秀才招新学生的日子,这崔氏去别人家,还能是啥?难不成为了她的娘家?她和她娘家又不亲。”
  黄氏闻言,冷着脸问道:“老三家的,你大嫂说得是不是真的?你想让尘儿去念书?素来聪明的你,咋变得如此傻了呢?你知不知道,乡下人供一个读书人,到底有多苦!”
  素来八面玲珑如崔氏,平时的小事,她指不定会否认,但这是关乎于她儿子的未来,她儿子的锦绣前程……
  崔氏点头承认了,她说道:“娘,儿媳确实想要给尘儿学堂……”
  “胡闹,不行。”李老汉截断了她的话。
  崔氏扭头,问道:“为啥不行?爹?难道您忘了,当初算命的那人咋说的,咱家尘儿是不同于寻常之人,将来必定非同凡响,将来咱家必定会出现一个状元郎。爹爹,您难道还想着您的子孙依然在这个山沟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李老汉啪嗒啪嗒地抽旱烟,没回话,黄氏也低着头,不愿意言语。
  韩氏却笑了,她骂道:“一个算命的话你都信,那算命的还说我儿成年后能够娶到一个美娇娘呢,你看我儿媳,你自己看看。”
  韩氏指着桂丫,别人看过去,摇摇头,桂丫无盐女,确实称不是美的。
  桂丫看着大家伙看过来,探究的眼神,她羞得不行,加李奕章厌恶的深情,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她轻轻咬着唇,低着头不敢说话。
  遥记得当年,那算命的确实在李家说过三个预言,其一:李家必出状元;其二:李奕尘并非常人;其三:李奕章能够娶到一个美娇娘。
  如今李奕章这个,已经让人看到了,这算命的,其实是瞎说的。

  ☆、120。第120章 李奕尘的资质

  120。第120章 李奕尘的资质 
  李奕章的都不准,难道李奕尘的能够准了?
  韩氏的话一出,黄氏便想了起来,她坐直了,说道:“老三家的,你也看到了,那算命的算的都不准,你别再相信了,乡下人家,供一个读书人,先不说能不能考秀才,这考,要考多少年,咱家啥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别再花这个冤枉钱了。 ”
  “娘,咋花了冤枉钱了呢?那个算命的,算算章儿这事儿,算不准,可是人家都说了,算命的算十回,肯定有一回是真的。您咋不相信您的孙子呢?再者,我在那之后,带着尘儿又去算了几回,都说尘儿并非常人,娘,如今尘儿也到了入学的年纪,您不能再这样,耽误一年是一年啊。”崔氏还在争取。
  可韩氏却率先抢了话,她说道:“娘,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三弟家想要供尘儿学堂,这个家,我是必须分的。您也知道,我们家如今这情况,我可不愿意让我男人和我儿子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韩氏把话说得很绝,压根给你说话的机会,你要是真的把你儿子送去学堂,我分家,必须的,没有回旋的余地。
  崔氏气恼,她指责道:“大嫂这话说的,等将来尘儿了秀才,这个家里免了租子,难道大嫂没有可以受益吗?”
  韩氏更为恼怒,她大骂道:“将来将来,将来啥时候,你也不看看你的儿子,哪里是读书的料子?人家孩子三岁满地跑,说话很是顺溜,你家儿子三岁了还不会叫娘,他那个脑子,要多少年才能考秀才?考到死吗?”
  韩氏笃定,李奕尘是考不秀才的,所以这才不愿意供他念书。
  崔氏到底是个做母亲的,自然不肯让自家的儿子被人嫌弃,她说道:“大嫂,这些都不是评判一个孩子能不能念书的标准……”
  “是啊,确实不是,不过这点都做不好,难道还能念书?念书不要脑子?这不是评判标准,难道人家算命的话才是?”
  “大嫂,你咋能这样说我儿子呢……”
  “好了好了,别吵了……”
  元氏出门,便听到了后面这些话,她去厨房拿了一些花生米,跑着进了屋。
  屋里,几个孩子都在,下雨过后冷飕飕的,天气还没放晴,这天还是阴沉无,周礼和李桂川在家也无聊,到了二房家来。
  元氏进门时,似乎有话要说,李桂川询问道:“娘,发生了啥事儿?”
  因为二房离房有些远,而且都是在屋子里,所以没听到那房的吵闹,元氏出门,便听了个清楚。
  她说道:“你三婶想让尘儿去学堂,你大伯母不同意,这会儿闹着分家呢。”
  话一出,大家伙都沉默了,韩氏和崔氏本是利己之人,大房和三房住久了,必定会有矛盾,分家是迟早的事儿,只是没想到,这么快闹了。
  而崔氏,到底是怎么想的,为啥想让儿子去念书?这念书,对庄稼人来说,是一个大负担啊。

  ☆、121。第121章 前世种种

  121。第121章 前世种种 
  李海想了想,忽然道:“你还记得十几年前,那算命的说的话吗?”
  元氏迟疑了一下,点头。 接着摇头笑了,算命的,许多都是钓名沽誉之辈,说难听是一个江湖骗子,这崔氏竟然听了进去,也真是个傻的。
  别说其他人不知道崔氏的儿子咋样,元氏是知道的,李奕尘的脑子并不好使,而且很自大,他的脾气并不好,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弟弟李奕舟争吵。
  平时也是个沉不住气的,一点小事想跳脚,一旦是不符合他的心意,他跳起来各种闹腾,这种沉不住气的人,将来想让他念书,估计很难。
  没有韧性,半途而废,吃不了苦。
  崔氏这脑子,不知道咋想的,元氏和李海唏嘘了一番。
  李桂川的眼神闪了闪,李奕尘是个不成大器的,她是知道的。
  可当初给李家的人算命的那个人,其实是个和尚,叫普雅大师,据说能够知天命,在京城算命是很准的,当年李桂川也是到了京城,有幸看到普雅大师,才知道人家本事大着呢。
  当年他云游时,路过耀河村,看到李家的异常,才会进门算命,他算的,其实也是真的,前世,李奕章没和桂丫走到一起,李奕章娶到的是隔壁村的村花,是个美娇娘。
  只是也许是今生她重生归来,让一切的事情都改变了,李奕章没和隔壁村村花在一起,也怪不得人家普雅大师。
  只是李奕尘,确实非同凡人,因为李桂川前世的记忆,若干年后,李奕尘成年,脾气暴涨,很是闹腾,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却依然不愿意安心在家,每天也不下地干活,道隔壁村狗剩家,玩骰子。
  李桂川犹记得,她嫁过去不久,便从家里传来李奕尘欠下人家狗剩三千两银子,他赌红了眼,输了很多,将黄氏和李老汉全都气死了,崔氏和李猛才人到年,却被李奕尘气得苍老了十几年,头的白发多得不可胜数。
  如此丧心病狂之人,确实不是寻常之人,当和尚的,总是喜欢用十分隐晦的话语来提醒你,至于你知不知道,那是你的事儿。
  前世根据李桂川的记忆,她还不知道这李家到底是谁考状元的,但是从这一辈来看的话,大房两个孩子已经大了,开蒙晚了,二房的老大老二也大了,而且毫无念书的潜质,自然不可能是。
  三房李奕尘和李奕舟,李桂川知道,不是能成大器之人,李奕尘好赌,李奕舟喜欢做点小偷小摸之事,所以,状元郎,大概是在李奕轩和李奕智间出。
  这也是她为何重生归来,着急挣银子,将两个弟弟送进学堂的缘故,因为有希望。
  按下不提,一家人唏嘘过后,也没多说这件事,元氏将吃食分给几个孩子,她手里拿着鞋垫,正在给李奕智纳鞋垫儿。
  李桂川看了一眼大家伙,她鼓起勇气,正想说话,却被周礼拦住了,他对她轻轻地摇头,李桂川疑惑。

  ☆、122。第122章 翠花娘

  122。第122章 翠花娘 
  她无声地问道:“怎么了?”
  周礼用口型回答:“先等等,从长计议。 ”
  虽不知周礼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李桂川深知自己的行为也许太大胆了一些,想了想,还是作罢,选择了沉默。
  南方阴雨,这一下,是五天,接连五天都没去镇摆摊,加买地又花了十八两银子,二房如今手的银子早已没有多少,元氏趁着天刚放晴,便去地里摘了很多的菜回来,准备做馅儿。
  如今二房个月宽裕些许,做的包子也不只是素包子,有时还会做一些肉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素包。
  这里是南方,却不靠着海,包子馅儿也很单调,二房做了酸菜包,胡萝卜素,白菜包,豆腐包,奶黄包等等,做的时候,多少有些创新,在镇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据说有个李家包子,很好吃。
  因为挣到的银子很多,所以元氏也是很有干劲儿的,下雨天后的放晴,空气很是清新,只是雨天后,菜地都是泥,菜叶子全是泥点。
  搬回家洗,多少会麻烦一些,挑水很累,于是元氏去了井边洗。
  李桂川和她一起去了井旁,正在洗菜,翠花娘忽然出现,她笑着道:“这接连一个月都没看到你,开始时我以为你又去镇做短工了呢,那天翠花她爹看到你和老二骑着马车去了镇,才知道你去做了生意。这看着日子过得挺好,去镇也挣到了银子吧,听闻你买了地,我这才安心了下来。”
  翠花娘和元氏关系不错,平时也是有往来的,翠花娘是个温婉的南方女性,温婉之余,也不失主见,二房挣到银子,她虽眼红了些,但她也真心为二房高兴。
  多日不见,元氏看到桂丫娘,也高兴了些,她笑道:“哪有挣到啥银子,勉强能够温饱一些罢了,你也知道,我们当初分家时,没分到田地,这二房的孩子好几个,半大不小的,没田地咋成。于是才会想着去镇摆摊。”
  “不管怎么说,你们也总算是熬出头了,还好,日子只会过得越来越好,你这样,我总算是放心了一些,前段时间,你们家那样,我和翠花爹本想着给你送点粮食的,可翠花她奶奶又开始闹腾,我怕给你们添麻烦,没送过去……”
  “没事儿,你们也不好过,我能理解,对了,如果你们也有意去镇摆摊的话,可以趁着冬天没事,多挣点银子。”
  “这个……”
  元氏和翠花娘在低声说话,李桂川在低头洗菜,倒也没看着路旁。
  忽然,她感受到一股十分不和善的眼神,像是在仇视她们似的,她停下手的活儿,转头看过去,是韩氏。
  韩氏挑着两捆猪草,冷着一张脸,正远远地看过来。
  因为是在乡野,周围没啥人,元氏和翠花娘说话的声音并不小,十几步外的距离,被韩氏听了去。
  她冷着脸,像是在责骂谁欠了她很多银子似的。
  元氏和翠花娘也看了过去,翠花娘低声道:“这……”

  ☆、123。第123章 韩氏动作

  123。第123章 韩氏动作 
  翠花娘和元氏关系不错,她是知道元氏和韩氏关系不好的,这韩氏冷着脸,肯定是听了她们的对话,只是会不会给元氏带来麻烦,翠花娘不确定。 
  她在担心。
  元氏努努嘴,她瓮气道:“别管她,听到听到了呗,本不是啥不能见人的事儿,这种事儿,迟早被人知道,今天我说的话,你想想吧,你们家情况也不好,翠花的两个弟弟也长大了,你若是再不做打算,将来日子也很难过。现在去镇摆摊,我看着还不多,找个好地方,指不定能够赚多一些,索性冬日,也没啥活儿,在家闲着干啥?”
  翠花娘沉默了些许,她道:“让我再想想吧,过两日,若是有时间,我去你家和你细说。”
  元氏点头,翠花娘将菜洗完后,便离开了。
  翠花家里的破事,一点都不李家的少,翠花的爹是家里老大,叫张胖虎,是家里的老大,下头还有个弟弟,叫张胖狗,兄弟俩还有一个娘,张老头去世了。
  张寡妇是个怪的,和黄氏一样怪,偏爱其一个孩子,对其他的孩子,像是捡回来一样,一点都不心,张寡妇偏爱张胖狗,所以翠花家日子过得并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