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不嫁良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医是全天下最好的医师,他们都说治不好,那自然是治不好的。”京城守备军的统领夏乐康叹了一口气。
    “太医们原来是这般诊病的。”陈少权冷冷道,“不近病患之身,距离二十丈之高,只远远看去,便可得出无药可救的结论。”
    他拍手叫好。
    “太医果然是全天下最好的医师!”他忽的抓了郑茂行的衣领,将他推在城墙上,道,“这数万百姓,你一句无药可救便打发了,可有半分医者的仁心?”
    郑茂行吓得从城墙上滑落在地,不住的告饶:“世子爷息怒,世子爷息怒。”
    “若想世子爷息怒,这便开了城门,领了太医们去百姓中瞧瞧。”白玉京自一旁慢悠悠地走上城墙,挂着一脸的伤道。
    “这……”郑茂行看了看身周面色各异的太医们,嗫嚅不敢开言。
    “来呀,绑了郑大人去城下,郑大人打头阵,太医们自然敢去了。”白玉京抱了膀子,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这便有人拖了郑太医往城下而去。
    剩余的太医们面露恐慌,便有一人怯怯出言。
    “还请大人们容我们换上衣衫,戴上面巾,一同下去为百姓们诊病。”
    “这话说的还像个样子。”白玉京淡淡道,便吩咐兵士将太医们领下去了。
    少权大踏步跟着下去了。
    白玉京喝住他。
    “打了我你还想走?”
    少权侧头看他。
    “改日再打,今日恕不奉陪。”
    白玉京哼了一声。
    城墙下开了个小门,将几位太医与陈少权、白玉京送出,便关上了。
    委顿在地的流民们哀嚎声四起。
    “大人,救命啊。”
    “神医啊,求你们救救我们……”
    “都死了啊,我一家老少就剩我一个了……”
    “没吃没喝几日了,大人们开开恩,放我们进城吧。”
    ……
    太医们匆匆瞧了病,便进城了,言说要去研究病情,熬制汤药。
    少权去寻林存志说话。
    “林大人,若不许他们进城的话,当务之急便是先安置他们,”他声音清朗,“依末将所见,理应在周边安营,将流民们隔离开来,再行救治。”
    林存志摸摸胡须,愁容满面。
    “不是不允,只是钱呢,粮呢?户部不拨粮,你叫我如何安置。”
    少权默然。
    突然想到了那一日,周姑娘储粮五十石。
    莫非她是知晓些什么?不然纵使是一个寺庙的人吃,短时间内也吃不下这五十石米粮。
    不知周姑娘在牛首山,是否被流民打扰?
    晃走不安的情绪,少权找来白玉京,又唤来身边随从。
    “去家中支取两万两银,在京中购买粮食。”他说道,“我去分配人马,去安置流民。”
    白玉京一笑:“岂能让你一人破费,我出一万两。”
    二人相视而笑。
    这时,有守城兵士来报。
    “启禀指挥使、镇抚使大人,城外大报恩寺前的广场开始搭建草棚,大报恩寺的主持已出来安抚民心,另有不知哪家的仆妇护卫面蒙口巾安置流民,分发米粥馒头,又将患病的和未患病的隔离开来。”
    少权和白玉京一惊,站起身来。
    “是谁?”
    “领头的是位小姑娘,蒙着口巾看不清面目,她说是奉将军山长公主之令,携牛首山明感寺众尼师前来赈济流民。”
    少权心微动。
    牛首山明感寺。
    是那位周姑娘。
    白玉京冲他一笑:“少权,你的周姑娘来解围了。”

第21章 出世(上)

长公主?
    大楚元朔朝,封为长公主的,也有四五位,这是哪一位。
    东阳长公主?那一个在朝堂上逼死大学士的东阳长公主?
    地皇三十五年,出降异姓藩王上党王、后和离大归的东阳长公主?
    城墙里的所有人都还在惊异中,城外的流民们却已在慌乱中安定了下来。
    甭管是什么公主,只要有人能救他们,那这个人便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下凡。
    更何况,这位仿佛观世音菩萨下凡的小姑娘……
    格外和善、格外温和、又格外地美貌一些……
    这位格外和善的公主娘娘四更便往城里赶了。
    五更一刻便到了大报恩寺左近。
    大报恩寺驻有高僧延光,时年一百一十二岁,在大报恩寺闭关修禅已有二十年,大报恩寺为此禁闭山门二十年。
    山门今始开。
    寺中数千亩地此时已搭建许多草棚。
    毛竹为柱、稻草为顶,简易快速。
    这归功于大报恩寺中的小沙弥以及明感寺中的小尼师,还有沈正之前些日子在**招纳的二十几名习武之人。
    搭建好简易草棚之后,这才陆陆续续地放流民入内。
    明感寺中的小尼师们有了经验,山门前只开两道小门,两人在门上检查流民身体情况,患病的走一边,无病的走一边。
    进第一道门之后,另奉上白巾,用以敷面。
    最初混乱不堪,大报恩寺住持九十二岁的高僧延寂出来安抚,流民们这才安定下来,听从指示有序入寺。
    大报恩寺的小沙弥们来不及诵经,面蒙口巾,有序安置流民。
    长公主找来的二十几名松江县大夫,在沈正之的监督下一一为患病的人诊脉,再开写缓解的药方。
    他们心中也是万般无奈,疠气病凶猛,若不是被这十几个侍卫押着,他们可不愿意来这里——今年流年不利啊。
    松江县的叶大夫愁眉苦脸地给一位老妇人诊脉。
    他家中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岁的孙儿,一月前被抓到京师,说是要研究如何治疗疠气病,真真是苦不堪言。
    “老人家,你是否感到胸闷、呼吸不畅。”他询问。
    老妇抹了一把眼泪,莫名地触动了他。
    “大夫,我知道我是没救了,你瞧瞧我孙儿,他还小,他才九岁……”老妇沟壑纵横的面上流泪不止,她拉过身边发抖的小孙子,哭着说。
    叶大夫看了看小孙子的脸,又翻开他的眼皮观察眼白,再把了把脉,安慰道:“他症状不深,我来给你们开些去热毒的药,你们拿着去那边排队领药煎药去吧。”
    老妇拉着小孙子扑通一声跪下,涕泪直流:“大夫,您是好人啊,我们这个病没人敢治,京城里也不给我们开门,您的大恩大德,老婆子永远忘不掉啊!”
    叶大夫心中一痛,想到了家中的老母亲,松江县府此刻也应该是哀鸿遍野吧,若自己的老母亲和小孙子流落他地,也盼望着能有人这样对待他们。
    想到这里,叶大夫扶起了老妇,拍了拍手,将药方递给她,让她领着孙子去排队去了。
    正要看下一位病患,忽然有一个中年男子领着几个人挤了过来,冲着叶大夫就是一揖,急急道:“叶大夫大德,我们是来安县的大夫,随着流民到了此地,这数万流民,就您这十几个人医生忙不过来,咱们也来帮把手。”
    叶大夫突然觉得,在这里救死扶伤的感觉,有点好。
    叶大夫看看这男子身后几位衣着褴褛的人,拍手道好:“好好好,不过这事我拿不了主意,还得去问那位小姑娘。”
    他向广场正中指去。
    患病的流民们个个精神不振,互相倚靠着唉声叹气。
    有一抹霜色的影子人群中走动。
    妍姿玉质、卓然而立。
    沈正之带人匆匆扛了几大包石灰粉过来,又去知会灵药。
    “公主,石灰粉都到了,花椒盐等物也都齐了。
    灵药嗯了一声。
    沈正之皱了皱眉头,道:“人手不够,还有泰半进不来的流民在山门前闹,听说,外头又死了十几个。”
    流民人数太多,五月初的天又闷又热,病症凶猛,若发作起来,一眨眼的功夫,人就断气了。
    灵药点了点头,带着沈正之往山门前去。
    外头还有数千名流民。
    情绪是会传染的。
    最开始还能听从指挥,安静入寺,到后来,日头毒了,人心惶惶,又有病患身亡,自然大家都不安起来。
    “公主,就那里,那几个抱着孩子的,好像快不行了,站都站不起来了。”小尼师妙风指着人群中间几个妇孺。
    灵药踮起脚尖去看。
    “让她们先进来。”她吩咐道。
    小尼师便去招呼。
    流民中几个流民不乐意了,叫叫嚷嚷。
    “咱们排了一上午队,凭什么让她们先进去。”
    “是啊,她们不行了,我也不行了,我头晕的很!”
    “我也头晕,我手脚发软,眼看着就死了!”
    妙风气的直冷笑。
    “一个二个都是白眼狼!”她小声嘀咕。
    灵药自山门中走出来,招呼那几位蓬头垢面的妇孺。
    “你们到我这里来。”她高声道。伸出了手。
    她的手纤长白腻。
    排在前面的几个流民呆了呆。
    “小娘子也是寺中的尼师吗?”
    沈正之护在灵药身前,怒斥:“放肆!”
    那几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噙着泪从人群中挤出来。
    那几个流民偏要阻挠,其中一个伸出了脚,将她们绊倒在地。
    灵药一阵怒气上涌。
    拨开沈正之就走上前去,将手递给地上的妇女。
    其中一个看上去壮实的流民瞧着灵药身姿纤弱,隐约在袖子里的腕子白腻滑嫩,脑中不知在想什么,竟上手去抓。
    沈正之暗道糟糕,身形还未动,忽的觉得一阵风从眼前吹过。
    一个迅捷身影一把踹倒了那个胆大妄为的流民。
    又握住了灵药的手腕,将她往回拉了拉。
    这是谁?
    沈正之疑惑地看着面前这个身材高大的青年。
    一身霜色朝服,上衣束在腰间,更显得身姿挺拔。
    灵药惊了惊,这才对上面前这人的眼睛。
    陈少权。
    一阵说不出的欢喜滋味涌上心头。
    她忍不住在面巾下微笑。
    “沈正之,将这三位大婶带进去。”
    沈正之得令而去。
    陈少权放开灵药的手腕,回身去看那个流民。
    流民见身前这位官爷器宇轩昂,早吓得尿了裤子。
    跪倒在地不住地告饶:“小民该死小民该死。”陈少权挥了挥手,立时有兵士将这名流民架走了。
    这才拽了灵药衣袖的一角,将她扯着往寺里头走,灵药在后头一步一步地跟着,笑的眉眼弯弯。
    陈少权倏地停住脚步,灵药又一头撞了上去。
    “哎呀,你总是这样。”灵药揉着额头,抱怨。
    陈少权看着她小脸皱成一团的模样,只觉得满心都是说不出来的滋味。
    就好像心被揪着一般。
    “你……为什么会来这里?”他问道。
    “明感寺被百姓们占了,我们只能往京城里来。”灵药逗他。
    她说的是百姓,而不是流民。
    “该管这些的是京兆尹、是五城兵马司、是户部、是京城守备军……而不是你。”他忧心忡忡。
    灵药笑了笑。
    “我路过这里,有粮有人,大报恩寺的师父又肯赈济百姓,那就顺便管一管喽。”她认真道。
    就这么简单?
    数万流民,数万张嘴巴,还有来势汹汹的疝气病。
    顺便管一管。
    万一染上病那该如何是好。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不该如此亲力亲为。”他看见她额上有一丝发黏住了。
    “你不也过来了吗?更何况,我不是千金之子。”她笑着捋了捋额上的发丝,打趣道,“我是千金之女。”
    法雨急急赶过来,看见陈少权,略微吃了一惊,将口中的公主二字咽下肚子,急急道:“虚云师父好像有些不适。”
    灵药回头看去,虚云师太果然坐在山门旁的椅上喘气。
    灵药抱歉地看了少权一眼。
    少权点点头:“你去。”
    灵药转身去了。
    少权定定地看着她询问虚云的身影。
    她的长发因为弓着身子,而散落在身前。
    肌肤胜雪、黑发若云。
    身后是仓惶萎靡的流民,她在其中,惊心动魄。
    白玉京不知何时站在他的身旁,笑了笑道:“那日她做了男装,并不觉得如何,今日见了,竟有几分倾国倾城之色。少权兄,周姑娘这般风采,真乃世间尤物也。”
    少权不理他,唤来身边吏目曹煊,安排道:“除了守城的甲队,其余六十名,皆来此地,只听她的号令。”
    他指向灵药。
    白玉京惊了一惊。
    “林存志还没发话,你就敢调兵遣将?”
    少权冷哼一声。
    “听他的,早天下大乱了。”
    他转身便往山门外去,口中突然轻声说了一句:“世间尤物意中人……”
    突然收口。
    白玉京满脸惊恐地跟上陈少权,不敢相信地说道:“少权,你这是念了一句淫词艳曲?我的天呢。”
    少权心中懊悔极了。
    他怎么能脱口而出这一首少年游呢?
    词意不雅,唯这一句深得他心。
    但却让他感觉自己在心中唐突了她。
    “没有。”他斩钉截铁的回答。
    白玉京还要继续缠磨,却听外头似乎人声鼎沸了一些。
    便有兵士来报:“二位大人,长公主殿下驾到!”
    她怎么能出将军山?
    圣上不是不允许她出山吗?
    两人疑惑地走出山门。
    山门前流民七零八落地跪倒在地,有气无力地喊着:“长公主殿下万安。”
    一顶锦绣华盖软缎马车上,一位贵妇人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仪态万方的下车。
    大红衣裙、艳丽妆容,长眉入鬓,口脂嫣红。
    她环顾了一周,这才开口:“这里也太脏了吧,一股什么味儿!快扶我进寺里头去。哎呀呀,怎么都是泥呢!余嬷嬷快扶我上车,把这条路用地衣铺起来,去。”

第22章 出世(下)

长公主安然坐在大殿中品茶的时候,已是云团四合、暮色婀娜。
    她到底是没用地衣铺陈,而是找了个五大三粗的婆子,将她背进了大殿。
    少权、白玉京不耐烦长公主的派头,隐在人群中便回去了。
    灵药在一旁陪她。
    “姑姑,您不是不能离开将军山么?”她轻声问道。
    长公主白了她一眼。
    “本公主不来,功劳岂非全是你的了。”她冷哼了一声,“明儿京里定会来几个安抚的官儿,叫他们给本公主上个奏疏,流民们再念着些本公主的好,本公主出这将军山指日可待。”
    灵药笑了笑。
    “姑母说的是。数万流民能一一安置好,这是滔天的功德。”她并不生气,“若没有姑姑给的那一万两银钱,又怎能筹集如此之多的米粮。”
    长公主眯了眯双眼,显然是很满意灵药的乖巧。
    “去让寺里头给我准备个舒适的屋子,行了三十里路,骨头架子都散了。”她一边吩咐着余嬷嬷,一边伸出胳膊,示意灵药给她捏捏。
    灵药便捏了捏长公主的胳膊。
    长公主看了看灵药的小脸,似乎有些怜悯之意。
    “你也早点歇着,脸蜡黄蜡黄的,难看死了。一点儿都不像个公主。”她随口说道。“你瞧瞧我,你再去瞧瞧宫里头那些嫔妃,哪一个不比你会保养自己。”
    灵药轻笑了一声。
    “姑姑,身为一位公主,应当做些什么呢?”她诚心发问。
    长公主漫不经心地看了灵药一眼,嗤笑出声。
    “做些什么?身为公主要做些什么呢?我来想想,”她身子斜倚着,饶有兴趣地开始教导自己的侄女,“生来便跟天下普罗大众家的姑娘不同,享受着万民供养,钟鸣鼎食养尊处优,花不完的钱、享不尽的福,身为一个公主,就好好享受吧。”
    灵药点了点头。
    “诚如姑姑所说,大楚的公主享受万民供养,钟鸣鼎食养尊处优,那便也该为大楚做些贡献,姑姑当年不也为削藩出降上党王么?”她声音平静,“如今姑姑若想出将军山,那便改一改高高在上的态度,多在外头体恤体恤百姓,哪怕是面子功夫也该做一做。”
    长公主听着听着面色就怒了起来,指着灵药的鼻尖,说了一个你之后,却再未斥责。
    灵药平静地站起身,向着长公主福了一福,轻声道:“高山有雪,平地多霜,上下两极,同寒两知①。姑姑在云里待的久了,也该下来看一看了。”
    长公主面色铁青,挥了挥手让她下去。
    灵药恭敬告退。
    天色已晚,月色如霜。
    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发着耀目的光芒。
    寺中满是流民,或昏睡或兀自哀嚎或辗转反侧。
    尘世一片焦灼。
    一天的安置,让这些流民有了安歇喘息之所,然而城门还是没有开启。
    灵药走过满是狼藉的长干桥,行至城墙之下。
    城墙上的兵士瞧见了下头迟疑的女子。
    有人呼喝:“何人在城下徘徊。”
    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了城墙上,往下观望。
    像孤境里遇光,少权看见了她。
    心中欢喜浮上眉间,他向着城下的玉色少女道:“等我。”
    说着,一跃而下。
    五丈多高的城墙,他就这么跳了下来,又稳稳落在灵药身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