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异能闺秀-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她出嫁,才和三个嫡亲舅舅舅母再次见面。
  只是多年的疏离已经使得她和最亲的人失去了亲情,除了尴尬就再无其它。舅舅舅母也只能为自己的嫁妆锦上添花,却并没有代替娘亲说教为人妻为人妇该注意的事宜,更别提为自己在京城富贵圈里铺路了。
  这也是秦思凡母子不待见她的最重要的因素。
  李欣然好不容易保住娘亲为她筹谋的侯府婚事,嫁给了定远侯府的世子秦思凡。成婚后她才知道娘亲为自己谋求的婚事看着表面光鲜,却并非良缘。
  说起来,定远侯府能够和县令的女儿结亲,一方面是因为定远侯夫人和母亲王静琇是手帕交,另一方面定远侯府想借国公府的势力为侯府壮威,为秦思凡谋个好前程。
  彼时的定远侯府家道中落,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破落户,只是表面光鲜罢了!
  李欣然和秦思凡成婚后,国公府看在王静琇的面子上为秦思凡谋得吏部司务一职,结果安国公府刚刚有个风吹草动,秦思凡就背信弃义,勾搭上李欣然的手帕交——敬妃的庶妹、威远侯府的庶女白瑾媛,找茬儿和她和离了。
  当时父亲由于皇子挣储案入狱,宋姨娘带着李欣妍嫁给了总管太监吴启仁,李府落入了宋姨娘的儿子李欣宏的手中,外祖父家因父亲的事受到牵连。
  和离后的李欣然万念俱灰,准备投缳自尽,却被梅花庵的无缘师太所救,无缘师太劝慰道:“死了死了万事都了了,施主舍得下人世间恩怨情仇吗?”
  母为子强,她想到刚刚五岁的儿子,陡然间对生活又充满信心,决定守护着儿子,毅然进入寺庙代发修行。
  “大小姐,二少爷嚷着要见你!”莲心的声音打断了李欣然的思绪。她嘴角一翘:“小儿不装病,刚刚有了点儿力气就开始闹腾了!”
  莲心和莲叶对望一眼,掩嘴偷笑,自己还是孩子呢!到说起别人是小儿了!李欣然老气横秋地瞪了二人一眼,二人连忙忍着笑随着她来到东厢房。
  李欣睿的气色好多了,苍白的脸颊已变得红润起来,粉嘟嘟的看着就让人喜庆。李欣然忍不住捏捏弟弟的肉脸蛋:“知道闹腾了,看来病是好透了!明儿吴郎中给你号了脉,只要郎中说你可以随意走动,你就自由了!”
  李欣睿的眼睛如星辰般霎时晶亮起来:“真的吗?噢噢,我自由啰!”他竟然一骨碌爬起来开心地在床上蹦跳起来。
  “哎呀,小祖宗,你悠着点儿!”李欣然吓得捉住弟弟胳膊,李欣雨也慌忙上前帮忙把他按到床上躺着。弟弟大病初愈,即使好利索了,也还要静养几天才能慢慢增加活动时间,不然很容易晕眩。她可不愿弟弟在她的眼皮下有所闪失。
  李欣睿觉得全身轻松,嘻嘻哈哈地笑着,伸手挠着两个姐姐的痒痒,一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李欣然想到外祖父就要派人来新县了,应该让弟弟妹妹了解一下外祖父家的情况,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对外祖父家亲近起来。
  她见弟弟玩累了,脸上红扑扑的,此时正乖乖地躺着喘粗气。她拉着妹妹坐在床边的锦凳上,温柔地用手梳理着弟弟汗湿的发丝,缓缓地说道:“妹妹还记得外祖母吗?”
  李欣妍眨眨眼睛,可着劲儿地想了良久,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记忆中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印象来。
  娘亲离世前一年带着姐弟三人到京城给外祖父祝寿,那是妹妹才四岁,弟弟还是襁褓中的孩子,如今弟妹已经长大,可是娘亲却已离去,再也不会回来了。
  李欣然鼻子发酸,眼中水汽弥漫,她忍住泪水继续说道:“外祖母最喜欢雨儿和睿儿了,记得要离开京城时,雨儿还哭了鼻子,舍不得离开外祖母呢!”
  李欣雨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随即又开心地嚷道:“我记得外祖母家的后花园里还有一颗李子树,我和姐姐还爬到树上摘了李子,结果李子全被二表哥抢去了,大表哥还把二表哥揍了一顿。”
  她兴奋地两眼闪着水光,显得眼睛更大更亮。李欣然怜爱地点着妹妹的翘鼻子,打趣道:“还说呢!就是因为你,大表哥才被大舅舅罚跪了祠堂,晚上你又不老实,竟然悄悄地给表哥送吃的,惹得全家都不得歇息……”
  李欣妍见姐姐还要继续唠叨自己的丑史,淘气地扑过来捂住姐姐的嘴巴:“哎呀,人家那时候不是小、不懂事吗!”
  李欣睿见这么有趣的事情自己竟然没有参加,着急地问道:“那时候我在那里?怎么我没去摘李子没给表哥送吃的呢?”
  李欣然见弟弟傻乎乎的样子和妹妹睒睒眼睛道:“你呀,那时候成天见周公呢!”小孩子觉多,一天到晚的事情不就是吃奶睡觉吗?
  李欣睿没有反应过来,嘟囔道:“两个姐姐一点儿也不心疼弟弟,这么好玩的事情也不叫上我,我不理你们了!”说完竟然转身背对着两个姐姐躺着,气鼓鼓地生闷气。
  几个丫鬟实在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李欣睿原也不是真的生气,听见笑声只得不好意思地坐起来也跟着笑起来。屋里的人见他还不知原因,笑得更欢了。
  李欣妍笑得满面通红,眼泪直流,最后索性倒在姐姐的怀里捧着肚子嚷嚷:“笑死我了!笑死我了!”
  孙妈妈笑着擦着眼泪,见二少爷一脸茫然,这才告诉他:“见周公就是睡觉,你那是才一岁不到,可不就是天天睡觉?”李欣睿这才明白大家笑的原因,他控诉地指着大家:“你,你们……”最后真的生气的倒在床上用被单遮住了脸。
  李欣然笑着扯下弟弟面上的被单,刮着他的鼻头:“哟哟哟,还真生气了,我又没说错?”李欣睿皱着眉头委屈地说道:“姐姐也不告诉我周公的意思,任人笑话弟弟。姐姐我要读书,免得将来你们说的事情我不明白惹得你们笑话!”
  李欣然听了不由一愣,随即高兴地夸道:“睿儿真有志气,将来一定是这大洲国最有学问的人!”李欣睿被姐姐夸奖,格外兴奋,他一下子爬起来举着拳头叫道:“我要读书,我要成为最有学问的人!”
  李欣然看着生龙活虎的弟弟,她握紧拳头告诫自己,今生再不能让宋姨娘伤害弟弟。
  都说外孙多像舅,她三个舅舅都很能干,自己的弟弟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她一定会让弟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第17章 重视

  兰苑里其乐融融,菊苑里却愁云惨淡。
  李欣妍趴在八仙桌上正在声嘶力竭地哭泣“她们都笑话我,说我的衣服没有她们的漂亮,首饰没有她们的时兴,还笑话我是庶女,说娘亲靠着死去母亲的嫁妆银子显摆。呜呜呜……丢死人了。”说着,把头上的银簪子扯了丢在地上,顿时,她发髻披散,活像个泼妇。
  宋姨娘慌得捂住李欣妍的嘴巴:“我的小祖宗哎,你这是要娘亲的命吗?要是让祖母知道了,又要罚你跪祠堂了!”她见女儿声音小了些,连忙捡起地上的银簪子劝说道:“这银簪子可是祖母赏给你的,你把它丢在地上让祖母知道了可如何是好啊!如今你姐姐和吴姨娘掌着家,娘亲又禁足了,你不是还劝慰我要忍耐吗?自己怎么反而忘了?可不能在这节骨眼儿上出问题呀!”
  宋姨娘现在后悔了。当初为了宋芙兰的事情闹得姑母和男人都嫌弃了自己,落得夺权和禁足的下场!
  还是嫂子说得对,男人多娶个把姨娘算得了什么?只要她们生不出儿子,只要主母的权利自己牢牢握在手中,这个家就被她掌控了,谁想翻个身还要看看她脸色呢!
  可惜,自己逞一时口舌之快坏了大事!不过,有父亲的和姑母的帮衬,扶正应该没问题。
  李欣妍的眼睛哭得红彤彤的,泪眼朦胧地看着娘亲委屈地诉说道:“这些我都知道!娘亲,父亲不是这新县最高的官儿吗?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胡家有钱呢?”
  宋姨娘心疼地把女儿搂在怀里劝慰道:“胡家是商家当然比我们有钱啊!可他们的地位没有我们高啊!将来胡家的女儿再有钱也不过嫁个商户,而你将来有可能嫁入高门大户,做侯爷夫人,封诰命,到那时你要什么没有?”
  李欣妍仰着小脸开心地笑道:“真的吗?我真的能做侯爷夫人?”宋姨娘把女儿飞散的发丝理顺轻柔地说道:“只要你听话,好好学习女红和礼仪,等娘亲扶正了,你就是嫡女,将来你父亲升了官调往京城什么都有可能!”
  李欣妍一下子安静下来,不哭不闹,眼睛发亮地望着窗外笑着。她憧憬着自己成了侯夫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头上插着精美绝伦的金首饰,奴仆成群,仪态万方,羡煞了所有的人。
  李欣妍为了自己的侯夫人的目标,决定认真学习女红,学习礼仪,还要和胡家大小姐一样学习书画和琴棋,将来一定要嫁个好人家。
  李欣妍正兀自做着白日梦,李老太太却知道了菊苑发生的事情。她靠在躺椅上眯着眼睛叹气道:“这个家交给她三年了,学了三年还是上不得台面,可她左不过是我宋家出来的姑娘,我这个亲嫡嫡儿的姑母总不能嫌弃她吧!”
  老太太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邹妈妈再不搭腔,就会遭老太太唾弃了:“宋姨娘做的也不错,二小姐不是被她劝住了吗?奴婢看着宋姨娘也是有分寸的,只是二小姐年龄太小,不懂事,也不能怪在宋姨娘的头上!”
  老太太冷冷地盯着邹妈妈看了良久:“你就糊弄我吧!我还没糊涂到分不清好坏!欣然那丫头只比欣妍大几个月,还没有娘亲教导,你比比看两人的差距有多大?莫非真的是龙生龙凤生凤?可她们是一父所生呀!”
  邹妈妈被老太太看的无地自容,硬着头皮道:“奴婢觉得老太太太心急了,如果觉得宋姨娘没时间教导二小姐和四小姐就请个教养嬷嬷回来教导他们也是一样的。我听说新县几家有钱人家都是这样做的!”
  老太太陷入沉思,良久才缓缓地说道:“你道我不想如此吗?请教养嬷嬷是要花大价钱的,那些不入流的嬷嬷请来也只会带坏了女儿家,还不如不请!哎,虽说志勋是这新县的父母官,但是入手的钱财不过是那几十两银子,还不够平时花销,王氏买的那些田产要养活老二和老三两家子、贴补三个姑奶奶,还要匀出一部分为志勋跑官,多出几个银子也都填到平时花销中了,哪有钱财去请好的教养嬷嬷?”
  邹妈妈心里冷笑道:这时才知道王氏的好是否太晚了?当初姑侄两个以为害死王氏他们就会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却不想想这富贵是谁给的!
  眼皮子浅的人啊,只能是过到哪里才知道那里的辛苦!
  她没想到老太太会和她说起家事来,邹妈妈接话也不好,不接话也不好,磨蹭半晌才蹦出一句:“那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老太太知道她在敷衍自己,闭上眼睛懒得和她计较。一个下人知道自己的难处又如何呢?如果能把王氏的嫁妆拿出来补贴家用,或许能够让李府变得阔绰起来,想请教养嬷嬷的事情也能解决了。
  三年了,老国公并没有派人来清点王氏的嫁妆,是否真的和几个外孙疏远了呢?若果真如此,自己几年来做的功夫也没有白费!
  眼看着自己六十岁大寿的日子越发近了,总不能这样灰头土脸地见人吧?宋芙兰的送的那套衣服倒是勉强能够冲个门面,那支金簪子也还戴的出去,只是没有配套的耳环、项链,戴出去也会令人笑话!老太太踌躇不已。
  宋芙兰被自己亲侄女踢打后,她曾想过让宋芙兰给李志勋做姨娘,这样,自己就可以言正名顺地指使她给自己添置衣服首饰了。
  可是,那丫头话里话外只想当正室,不当妾,加之李志勋对宋芙兰不上心,故意躲着宋芙兰,老太太也就歇了这心思。
  此时安国公府一家人聚在正房的东次间里,他们接到了外孙女的书信,正在讨论王氏的嫁妆和李府宋姨娘扶正的事情。
  老国公王彦智眉头紧锁,语气凝重:“当初看着李志勋是个明事理的人,现在怎么这么不长进了?给姨娘扶正连个招呼也不打,当我国公府没人了吗?”
  二儿子王静恩见大家沉默着,牙齿咬得咯咯响,忍不住说道:“真是狗眼看人低!不过是凭着国公府的关系得了个县令,就这样目中无人,真是气人!”
  小儿子王静远不以为意地撇撇嘴:“什么狗屁县令,不过是个奴才,找人做了他得了!”他是行伍出身,讲究的是力气、是武力,没得这样让自己怄气的道理!
  老国公瞪了他一眼道:“你以为这是打仗?凭力气就可以让人服你?做了他,你那几个外孙怎么办?多大了还不知道动脑子?”老国公腰板挺得笔直,严肃地扣着桌子:“你嫌御史言官近段时间没有盯着国公府!你帮他们找点事做吧!哼!”
  王静远连忙站起来打躬作揖地道歉:“父亲息怒,是儿子考虑不周。我这不是看着您生气想为您出气吗!”

  第18章 商议

  一旁的王老夫人脸色不愉地斥道:“说正事呢!少在这里油腔滑调!”王静远讪讪地退到座位上乖乖地听着他们说事。
  “也不能全怪他们,此件事上我们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静琇已经去了三年了,国公府从来没有主动到新县看过几个孩子。我知道你们恨李府的人,故意忽略那几个孩子,可人家李府不这么想啊!他们认为我们不在乎几个孩子,所以他们也就为所欲为了!再说,那姨娘可是王老太太的亲侄女,把她扶正,她的儿女可就成了嫡子嫡女,到时候为了争权夺利,不知那个姨娘又会出什么幺蛾子呢!”王老夫人痛心疾首地道。
  二儿子王静恩提议道:“在这里生闷气也不是法子,不如趁着李老太太六十大寿时机,以拜寿的名义去会会老太太和李志勋,一来可以搅和李府给姨娘扶正的事情,二来可以把妹妹的嫁妆清点清点,派个人专门管理这些嫁妆,等到两个外孙女出嫁时好给她们添妆。”
  老国公满意地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锦绣的嫁妆是该规整规整了,长期不管没得好事了他们。再说,老太太过寿那天有国公府的人在场,量他李府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扶正妾室。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法子吗?”
  王老夫人叹了口气,皱着眉头道:“只是这样恐怕要耽误两个孩子了,毕竟没有母亲的孩子在嫁人方面会让人诟病!”
  老国公扬声说道:“怕什么?有我国公府撑腰,还怕她们嫁不好吗?到时候给她们找个有名的教养嬷嬷送去,总比那上不得台面的姨娘要强得多!到时候看谁敢说她们没有教养?”
  “这去拜寿的人到是要仔细思量一番!既要有身份,又不能太给李老太太长脸,否则她还以为我国公府怕她了!”老国公押了口茶郁闷地说道。
  当初看着李志勋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自己才力排众议和李家结亲。日久见真知,没想到只几年的功夫,李志勋的弱点都暴露出来,胆小懦弱不说,还没主见,这可都是男人的大忌。被乡下无知妇人牵着跑的男人能有什么出息?
  老国公烦躁地挪了挪身子,眉头拧成了大疙瘩!王老夫人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安慰地拍拍他的手,老国公脸色稍稍好看些!
  国公府的世子王静泽到底老练些,知道父亲心里所想无非是又想教训李府,又怕失了国公府的颜面。
  他沉吟片刻,微笑着望向众人:“虽说只是县令的母亲过寿,但到底是妹妹的婆母,算起来也是我们的长辈,给她几分薄面也不是不可,就让管家陪着三弟去一趟吧!三弟虽然才十六岁但胆大心细,最适合和乡野之人周旋,这样做对欣然三姐弟也有好处。若亲家太太不自重,不明理也休怪我们这些晚辈不给情面。”
  王静泽言语淡定从容,让众人的焦操情绪霎时安定。
  老国公是个长情的人,除了王老夫人给他准备的通房丫头——王静琇的姨娘以外,再无她人。王静琇的姨娘也是个命薄之人,生下国公府唯一的女儿王静琇后刚刚被抬为姨娘没几天就撒手人寰,王静琇是被王老夫人亲自带大的,她只生了三个儿子,自然是眼睛珠儿似地疼爱王静琇。
  只可惜王静琇命中多劫难,襁褓中丧母、如花年华又因为未婚夫丧命而蹉跎、最后嫁了个她喜欢的男人却过早命丧黄泉。
  王老夫人有时候看着从娘家带来的老仆妇忙碌的身影,会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老人常说命薄之人经受不起富贵,当初也许不让静琇的姨娘收房,而是嫁给一个管事之类的下人,她是否如今还活着呢?
  儿时亲密无间的玩伴留下的后人总是让人揪心,王老夫人点头道:“如此甚好,至少我那几个可怜的外孙孙心里也好受些!”只派个管家过去显得太过疏离,会让李府的人更加怠慢几个孩子。
  王静远见家人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笑得嘴角弯弯,立即表态道:“父亲母亲放心,这点小事孩儿一定能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