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福女-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
  “是太太明天要回娘家瞧瞧,准备带上我和锦娘。”娇娇看了一眼丁嬷嬷,强调道,“早上出门,傍晚就归家了。”
  魏大少长出了一口:“我还道你在家受了委屈,准备回娘家呢。结果却是太太要回去?”
  “嗯。对了,罗家那头是个什么情况?大爷同我说说呗。”
  罗家……
  魏大少突然觉得脑壳疼。
  按说,魏大少作为罗氏独一个亲生儿子,在外祖家该是极为受欢迎才对。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是受欢迎的方式,让魏大少每每想起就忍不住头疼。
  这年头最时兴的是什么?中表亲。
  罗氏是高嫁的,自然她的闺女不可能再下嫁回娘家,不过她的儿子倒是可以娶娘家的侄女。罗氏本人对这事儿一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她的兄弟也是如此,却架不住她嫂子、弟媳心头火热。
  最后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魏大少深以为,他那些舅母们肯定不会喜欢娇娇的。好在,罗家也是典型的商户,甭管心里想的是什么,起码明面上该给的颜面还是会给的。
  魏大少尽量委婉的跟娇娇说了罗家的事儿,盘算着横竖也就是逢年过节去个一天,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才放下心来。
  可这会儿,娇娇的心思却飘到了别处。
  她早就知道婆婆姓罗,也知晓罗家是生意人家,可很多事情不是你知道就能同别的事儿联系在一块儿的。就方才听了魏大少的话,她隐约觉得罗家好像挺耳熟的,似乎在哪里听说过,确切的说,大概是在上辈子听过?
  “罗家是做什么生意?”娇娇问。
  “主要是锦缎布帛。”魏大少想了想,又补充道,“我记得似乎是从年初开始,罗家舍弃了不少廉价布料生意,专攻锦缎,还花了大价钱组织了商队,前往蜀城购买了一大批蜀锦。”
  蜀道难,人进出尚且不易,要携带大批量的货物当真是难于上青天了。偏蜀锦名声在外,又因运输不便的原因,在各地都是有价无市的状态,若真能将其运出,绝对是翻了好几番身价,保准赚个满盘钵。
  “蜀锦?”娇娇愈发觉得这席话耳熟了,可思来想去还是没能回忆起到底在哪里听说过,“那不是成本很高?”
  “对,成本相当得高,甚至可能比海上运输更费钱。不过,如今国泰民安,路上歹徒倒是少见,虽说钱费的多了,时间也久,但风险还是很小的。除非……”
  “除非什么?”
  魏大少失笑道:“没什么。我是说,除非卖不掉。不过这又怎么可能呢?我外祖父和几位舅舅也都是有本事的人,既是打算做这桩大买卖的,自是做了完全的准备。”顿了顿,他又道,“等回头蜀锦到了,咱们少不得也要多购置一些,自家做衣裳,给姊妹添妆,或者拿去送人都是很体面的。怕只怕,蜀锦一到,就被抢购一空。”
  说是这么说的,魏大少明显就是开玩笑的口吻。魏家同罗家是姻亲,两家虽然因为当初中表亲不成产生了些许嫌隙,可那也是后宅女眷,罗家的老太爷和老爷们可依旧是把魏家看得极重的。
  只是,娇娇有点儿笑不出来,因为她终于想起来了。
  罗家会倒大霉的!
  这世间本就没有所谓万无一失的生意,既是生意就必然会有风险存在,只是有大有小罢了。就像罗家这次的生意,看似是没有什么风险,仿佛货一到就能脱手,甚至好多商行已经急吼吼的奔着府城而来,双手奉上重礼,只为了到时候能多得一些货。
  结果……
  娇娇狠狠的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她想起来了,今年十月,老皇帝驾崩了。
  本朝的规矩是,皇帝驾崩后,举国戴孝,一年之内不可嫁娶,三年之内不许张灯结彩鼓乐鸣奏,即便家有喜事也只能低调行事。
  而蜀锦,偏偏就是以花纹五色灿烂闻名的。
  蜀锦华丽且价格高昂,试问就算是富豪之家,也不可能明知道未来三年不可用,而大量购入的。至于那些个本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行,更不可能提前三年囤货,造成资金大量积压。
  上辈子,娇娇听说这个事儿时,已经是年关里了,她那时的夫家甄家做的并不是锦缎生意,但也提前准备了不少钱,打算购入一批上好的蜀锦,用于来年送节礼年礼。当时的娇娇从未见过蜀锦,好奇了好几个月,结果却落了空,还听了一耳朵新鲜事儿。
  罗家千算万算,也没能算到老皇帝会在今年十月驾崩。
  好在罗家家大业大,又有亲朋相助,虽说这次会倒大霉,却不至于彻底玩完。但经此一役,罗家却是元气大伤,没过多少年就跌出了府城富商行列。
  发家致富可能需要好几代人共同的努力,可一朝崩盘,却往往只需要短短几年光景。


第56章 
  时间隔了太久,其实娇娇也记不清楚具体的日子了,只是依稀记得是在十月里,还记得是个飘雪的日子。
  府城,包括附近几个县城往年的冬天都算不上有多冷,有时候往往整个冬日连一片雪花都没有看到,不过偶尔某一年的冬日还是会下那么一两场小雪,当然多半都是积不起来的。
  可今年大概是个例外,冬日会特别冷,跟北方肯定没得比,却会在十月里下第一场雪,飘飘洒洒的,一下多日。
  老皇帝驾崩的消息,就是在某个飘着小雪的午后。
  不过,那是指消息传到到了当时娇娇所在的县城里,事实上老皇帝具体驾崩的日子,她根本就不知晓,也从来没关心过。
  如今算算日子,不过才七月底,离中秋节都还有半个月光景。至于十月,更是感觉遥远得很。可娇娇也知晓,日子过得很快,只怕没等她想出好法子来,消息便已传来。再有一点,上辈子她是待在县城里,本身消息就不是很灵通,这辈子她在府城,估摸着得到消息的时间会更早一些也说不定。
  ……
  次日便是去罗家拜访的日子。
  娇娇心事重重的上了马车,同行的除了太太罗氏,自然还有锦娘。昨个儿,魏大少其实已经将当年中表亲不成的事情隐晦的告诉了她,说真的,娇娇完全没往心里去。
  罗氏对娇娇不差,起码作为一个婆婆来说,她是完全合格的。而罗家,哪怕曾经想将女儿嫁予魏大少,那也是人之常情,况且那时候她还在平安镇的下河村呢,连吃醋的立场都没有。因此,娇娇并不希望看到罗家倒霉,更何况,她依稀记得,罗家倒霉之后,还带累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她养父冯源所在的商行。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不光是家族生存的法则,更是商场上的残酷规则。
  假如换个事儿,这家倒了自然也有别家立起来。可谁让竟会摊上老皇帝驾崩这种事情呢?别看说的是老皇帝,其实当今圣上的年岁并不是很大,估摸着也就年过半百而已,谁能想到会突然发生这种事情,直接导致未来三年禁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
  三年啊!
  普通的布帛也就罢了,毕竟就算是在国孝期间,老百姓们也得卖布制衣,可专门做锦缎生意的人家却是哭惨了。当然,那些个蚕农、纺纱织布的,也一样感受到了生存不易。
  娇娇拿眼偷偷的瞄罗氏。
  罗氏早就发现儿媳的不对劲儿了,毕竟娇娇做的也不是很隐蔽。一开始,罗氏没立刻揭穿她,等马车驶出了两条街,外头逐渐喧闹起来了,罗氏才语带无奈的道:“娇娘怎的了?可是鸿哥儿同你说了什么不曾?”
  锦娘本来还悄悄的透过车窗缝隙往外头瞧,闻言当下就精神了,忙追问道:“说什么?说什么?难不成我哥把他差点儿娶了表姐的事情告诉了你?”
  回答锦娘的是来自于罗氏的脑瓜崩儿。
  “母亲……”锦娘委屈死了,等着罗氏那曲起尚未收回去的手指,可怜兮兮的道,“不然我哥还能说什么呢?”
  娇娇忙打圆场:“是说了这个,不过这有什么呢?谁家都是仔细斟酌后才应允了亲事的。”
  罗氏点头表示同意:“可不是这个理?说起来这还是两三年前的事儿了,我若是同意,那也早该开始筹办亲事了,说白了就是觉得不合适。”
  说着,罗氏再度打算拿手指去瞧锦娘的额头,却被锦娘灵活的躲了过去。罗氏也懒得去追她,只道:“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往后别再提了,到底你表姐的孩子都办过周岁宴了,再说这事儿本就是你大舅母一厢情愿,原也跟她没什么关系。”
  特地说了这么一番话,罗氏也是担心娇娇多想。这一般人家娶了媳妇,倒是无需顾忌那么多,可谁叫娇娇是冯府千金呢?罗氏可不希望因为这么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惹的两家不痛快,所以提前阐明立场是很有必要的。
  娇娇:……
  没有不痛快。
  真的没有。
  不过就是议亲而已,魏家挑选儿媳费劲,冯府当初给娇娇择婿时,一样是费尽了周折,这跟感情都扯不上任何关系,纯粹就是比双方条件,甚至于比的还不是本人,而是家庭、乃至家族的条件。
  就听罗氏又道:“你们二婶相中了罗家三姑娘,回头你们留意一下,虽说二房迟早要搬离府里,可到底不能娶个太差的回来。”
  娇娇在旁边听得一头汗,罗氏还真是个妙人,连娘家侄女诋毁起来都毫不嘴软。
  之后等到了罗家,罗氏同她们分开后,锦娘才瞧瞧的告诉娇娇一个事儿。原来,罗家那头也有情况,虽说罗大罗二都是罗氏的嫡亲哥哥,可她跟二哥二嫂感情不睦,至于二嫂养的庶女,更是完全不抱期望。
  “母亲的意思大概就是,不惹是生非不掐尖要强就可以了。”锦娘还是很了解她娘的,遂又添了一句,“千万别等将来二房分出去后,跳着脚闹腾不休,甚至跑回娘家嚷嚷。”
  娇娇无言以对,半晌才道:“那咱们到时候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一五一十告诉太太好了。”
  “嗯,就让母亲自己去评价,咱们不多嘴。”
  锦娘其实也无所谓。
  要知道,魏家二房是庶出,早晚都得走,只不过老太太一直护着二房,如今老太太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但凡长房要点儿脸面,就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闹出事端来。还有一点,锦娘她都满十五岁了,哪怕罗氏有意慢慢相看,可再慢又能慢到哪里去?用不了几年,她就得先嫁出去了,才不会在乎一个庶出二叔家的堂嫂如何。
  她爹是长子,她哥是长孙,她们家才是正经的长房嫡出,庶出的二房就算再闹,除了徒惹笑话外,别想占丁点儿好处。
  锦娘想到的事儿,娇娇也一样想到了。
  只这般,姑嫂俩倒是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简单的说,就是尽管其表。
  魏二太太原是打着娶个罗氏女进门,将来万一涉及到分家之类的事情,兴许罗氏会看在一个娘家出来的份上,多给些好处。只是她没考虑过一个事儿,罗氏嫁的早,统共也没见过几回这个所谓的娘家侄女。更别说,娘家侄女能同自家亲生儿女比?想多了。
  罗家一行,相看媳妇倒是蛮顺利的。
  那位罗三姑娘,长得不算特别出挑,不过也算是一枚小家碧玉,言行举止也在正常范围内,唯一值得诟病的,估计也就是那略有些畏缩的性子。
  可再仔细一想,罗家也是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罗三姑娘不过是二房的人,还是庶出,她生母又不受宠,本人还是在嫡母手底下讨生活的,养成这样的性子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意外。
  娇娇看了几眼,又同她说了几句话,之后心里就有数了。
  锦娘表现得更直接,略交谈了两句后,她就唤了表嫂罗家大少奶奶问了起来。
  在场的都是人精,哪里还有看不明白的?虽说罗家大少奶奶是长房的,三姑娘是二房的,可却不妨碍她帮着拿主意。等娇娇她们离开后,罗家大少奶奶更是直接寻了婆母,三两语的说了此事。
  “魏家问了三丫头?哦,大概是给二房那哥儿说亲的。”罗家大太太稍一思量就明白了,语气淡淡的说,“挺好的,你二婶应该会答应的。”
  不出所料,在几日后,魏家再度来人问时,罗家二太太很干脆的应了下来,一点儿都不记仇。
  想也是,没能将嫡女嫁到魏家是挺可惜的,可这又不妨碍庶女嫁过去,横竖嫁的是不起眼的庶出二房,谁在乎呢?
  因着两边都是乐意的,不过短短数日工夫,这桩亲事就算是定了下来。当然,所谓的定下来到如今还仅仅是口头约定,真正的三媒六聘全部走完,估摸着最快也得要三个月光景。假如魏家着急点儿,倒是可以在年前娶到媳妇。要不然,就得等来年了。
  娇娇心知十月里就会传来国孝的消息,因此倒是笃定短时间内,魏家二少爷是没法娶到媳妇了,如今中秋节近在眼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十月之前完成亲事的,毕竟两边都不是很着急。
  中秋佳节那日,魏家众人齐聚一趟,除了吃月饼喝桂花酒外,大厨房还送上了不少肥美的螃蟹。只是螃蟹性寒,罗氏盯着娇娇和锦娘,生怕吃多了亏身子。
  从回忆起罗家的败落史,到过了中秋宴,一眨眼就是半个月光景。
  可娇娇还是没能想出避祸的法子来。
  难点在于两方面。
  其一,罗家是在去年就已商量好今年的事宜,商队更是在今年开春就出发前往蜀地了,等于说事情已经成了,想要阻止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其二,国孝也是必然的,哪怕娇娇完全不知道老皇帝具体的死因究竟是病故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可她根本无力改变这个既成事实。
  两边一相加,罗家基本上是凉了的。
  娇娇依稀记得,她养父冯源所在的那个商行的生意比较杂,南北杂货都做的,自然也不会放过布帛一类。但像这种主要面对普通老百姓的商行,估摸着是不会进太多的锦缎,更别提一贯以高价奢华闻名的蜀锦了。
  那个商行兴许还有救,罗家就……
  谁知,就在娇娇灰心丧气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了,竟是罗家派往蜀地的商队归来了。


第57章 
  娇娇有点儿懵。
  上辈子,她是先得到了老皇帝驾崩的消息,之后过了好几个月,才听说了府城专做锦缎生意的罗家逐渐式微。至于里头的具体原因,她当时应该听过一些,但很显然她并没有当回事儿,只是单纯的拿来当稀罕事儿听,还是那种听过就算了的。
  所以,娇娇真的不清楚罗家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败落的。
  可如今才八月中旬,假如这会儿罗家派去蜀地的商队就已经平安归来了,那怎么还会落到那个地步呢?
  娇娇:……
  脑壳疼。
  实在是理不顺这里头的逻辑,娇娇索性主动同罗氏提起了蜀锦的事情。
  还真别说,罗氏对蜀锦也挺好奇的,因此笑着道:“娇娘是想瞧瞧蜀锦?说起来,我小时候还见过呢,听说不是最好的,可那模样我至今都还记得。当真是华丽无双,感觉将蜀锦裁开做衣裳都是个造孽的事儿。”
  “听说罗家的商队回来了。”
  “是啊,已经到府城了,估摸着光是卸货归整都要好几日。等回头,一切都安顿下来了,咱们也置办一些。这蜀锦大概不好做冬衣,不过不要紧,回头制成春装来年穿。再额外留一些,回头给锦娘添妆。”
  罗氏的想法跟大多数人都类似,不同的是,她到底是罗氏女,魏家跟罗家还有生意方面的往来,她若是想要一些蜀锦,会比旁人更容易。
  娇娇迟疑了一下,到底没说什么,毕竟家里少量购入一些蜀锦也不妨事儿。
  说白了,一样东西妨不访事得看主人家对它的定义。若是消耗品,本来就没打算换钱的,积攒再多也不怕。可假如是商品,一旦囤货太多又无法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直接会大致资金匮乏,弄个不好就容易出事。
  “那敢情好,我也确是想瞧瞧蜀锦长什么样儿。”娇娇道。
  ……
  罗家的商队回到府城时,不过是中秋节后两日,哪怕他们要归整商品,最迟八月底,肯定能把一切都安排妥当的。依着娇娇的估算,九月就该对外出售了。
  结果,九月到了,罗家那头毫无动静。
  等魏家这边的针线房又来给家里各位主子量体裁衣时,娇娇忍不住问了一句,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罗氏告诉她,罗家那边是打算卡着时间出售蜀锦,当然像他们家肯定会预留一些的,但绝大部分却会被往后挪些日子,赶在腊月前售出。
  “生意人都这样,娇娘你可能不大习惯?年前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尤其是上好的锦缎,能卖出平日里的好几倍价格。我估摸着,最快十月中旬,最慢十月底,他们就会出货了。府城这边量还少,我听说大头要被送往省城去。”
  其实,哪怕是商户人家的女眷,也是极少插手自家生意的。这个事儿,也就是因为涉及到罗氏的娘家,再就是蜀锦嘛,女眷最爱的不过是首饰锦缎,自会多问几句。
  至于罗家这种饥饿营销法,在生意人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