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福女-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面上,三太太是为了给女儿置办嫁妆累病的,可暗地里,却有传言说,三太太根本就是被婠娘气到病倒的。
  具体的情况暂时无人知晓,只听说三太太病倒前夕,婠娘曾与她争吵,并拿帕子掩面哭着从三太太房里跑了出来。
  等到连娇娇都听说这个事儿时,离婠娘出嫁的日子,只余不到五天光景。


第38章 
  “儿女都是债啊!”三太太满脸病容的躺在床榻上,拉着四太太秦氏的手,不由的泪流满面。
  秦氏心有戚戚然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些个感概,秦氏原本是没有的。哪怕她生了七个嫡子,还养了两个庶子,可因为嫡子们各个都很出息,庶子们则乖巧懂事得很,全都不是闹腾性子,她前半辈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心如意。
  直到娇娇来了府中。
  可甭管怎么说,娇娇给她的难处都不是出自于本意的。再说了,秦氏本身就对娇娇没什么感情,只是基于嫡母的职责。加上她这人极为在意颜面,生怕外头传出她苛待庶女的流言来,这才心心念念的想给娇娇说个好人家。
  说白了,秦氏对娇娇是责任,而非真的有所谓的母女之情。
  可三太太不同啊,她的命较之秦氏,简直就跟黄连水里泡着似的。
  看她的妯娌们就知晓了。
  大太太是大家出身,行事做派都极得老太爷、老太太的赞誉,她亲生的孩子倒是不多,嫁过来都有将三十多年了,只得两子一女。又因为她性子同四太太秦氏差不多,并不是很介意房内人,因此她的庶出子女也不少,可就算全加在一道儿,也比不上她所出的嫡子嫡女们。
  二太太出身稍逊一筹,脾气较之妯娌们也略差一些,年轻时很是爱使性子,不过如今年岁大了,倒是反而爱上了诵经礼佛。可甭管怎么样,看她对庶出子女的态度就知道了,冷漠到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人。饶是如此,又有谁会教训她呢?只因她生了五个嫡子,且嫡长子还是正经的进士及第,可以说是小辈儿里头最为出息的一个。
  四太太就更不用说了,她的出身兴许没大太太这么好,可架不住她同冯家本身就是沾亲带故的。中表亲不光在平头百姓里面流行,高门大院同样喜欢亲上加亲,更别提她嫁过来二十多年,一共给冯四老爷生了七个嫡子,就因为这样,哪怕她把庶子们养的同姑娘般安静怯懦,也没人敢置喙。
  唯有她……
  三太太越想越伤心:“弟妹,你说我这辈子是图什么?辛辛苦苦的养大了六个闺女,该教都教了,好不容易将她们养到这般出众,又得帮她们挑婆家……一个两个的,就这样带着我千辛万苦备下的嫁妆走了,一年最多回来一两趟,我图什么呢?”
  “孩子不都是这般的?你还一年能瞧见孩子一两趟呢,我那几个儿子,不是说出门就出门的?一年回来一趟都是奢望,前头老四老五不就去京城求学,一待就是六七年?”秦氏安慰道。
  “单要是为孩子付出也就算了,我是她们的亲娘,为她们考虑也是应该的。可谁知道,她竟是毫不领情!”三太太越说越伤心,伤心之余还带着几分不甘,“我这不都是为了她好?”
  秦氏都不用想,就知道说的是婠娘。毕竟婠娘前头那四个都嫁了,嫁出去还不是一两年的事儿。至于婳娘,今年才九岁了,她又懂什么呢?
  不过,就算秦氏已经猜到了那个罪魁祸首,她也不能直愣愣的说出来。别看三太太这会儿气得很,真要有人编排她闺女,不定被她记恨成什么样儿呢。
  当下,秦氏只叹息道:“我倒是认为,咱们当母亲的,把该做的事情都帮孩子们做到了,旁的就听天由命吧。三嫂您想想,咱们生孩子养孩子,难不成就是图他们领情?”
  三太太沉默了。
  道理谁都懂,可骤然被心爱的闺女伤透了心,还真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开的。
  说白了,三太太跟秦氏有着本质的区别,她是真的将女儿们放在心尖尖上疼爱的,不光疼了多年,就连女儿们将来出嫁后,在夫家会不会受委屈,能不能将日子过顺,都得考虑进去。不像秦氏,作为嫡母她只需要大面子过得去,再就是盼着娇娇别被夫家休回娘家就成了。
  ——最后那个估摸着是不太可能的,除非魏家嫌日子过得太好了。
  妯娌俩说了一通话,最后还是秦氏瞧着她面露疲惫,这才主动告辞离开。等她离了三房院子,刚回到自己那儿后,就得到信儿,说大太太有请。
  秦氏再度长叹一口气。
  怪不得老话常说,人多是非多。她原先认为,妯娌里头属二太太最难搞,结果人家才不多事,琐事推给长媳,紧要事推给妯娌,处理不来的麻烦事也有老太太帮忙兜着,日子过得虽然独了点儿,却比谁都更为舒心。反而另外俩妯娌……
  不得已,秦氏再度起身,准备往大房那头去。临出门前,她忽的想到了什么,又派人去唤了娇娇,略等了片刻后,带上娇娇一道儿往大太太那头去。
  娇娇一脸的不明所以,她好端端的待在自己屋里打络子,不知怎的就被唤了过来,还没行礼问安呢,就又被带出了院子:“太太,咱们这是……”
  “去找你大伯母。”秦氏倒没斥责娇娇多话,只是神情淡淡的回了一句。
  听她这么说,娇娇也不好再追问,就是心里仍是纳罕,琢磨着丁嬷嬷是不是把消息听错了,不是说三太太被婠娘气得病倒了吗?怎么秦氏就往大太太那头去呢?还有,再过几日就到了婠娘出嫁的日子了,府里居然还是这般不慌不忙的……
  四房离长房的院落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因此她二人是坐上软轿去的。毕竟这会儿天气还很是炎热,这会儿又临近晌午,着实晒得慌。
  约莫一刻钟后,二人到了大太太处。
  大太太见到秦氏带了娇娇过来,微微有些讶异,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常态,笑着吩咐丫鬟上茶水点心,这才对秦氏道:“四弟妹可是去瞧过三弟妹了?她如何?”
  “瞧着精气神还不错,想来略调养个几日便能康复了。”
  “几日……这眼看婠娘就要出嫁了,她当母亲的还能不露面?婠娘也是,明眼人都知晓三弟妹这是为了她好,备下的都是实惠东西,偏她年少不知事,只想要面上好,却不知这过日子靠的就是实惠。”
  秦氏瞧了一眼娇娇,见后者已经拈了点心欢欢喜喜的开吃了,略略一噎,转而又看向大太太:“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喜好,就好似我那几个儿媳,有人喜欢丹青,有人喜欢刺绣,还有人这两样都不喜欢,独独爱琢磨棋盘残局。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吧?由她们去呗。”
  “儿媳是儿媳,女儿是女儿。”大太太有心通过秦氏同三太太转达话,偏秦氏滑不溜丢的怎么也不肯入套,弄得她脑仁疼,“你说的也有理,横竖儿孙自有儿孙福,遂他们的愿也没错。”
  “可不是这个理吗?大嫂您瞧娇娇,她不爱学规矩,我家老爷就劝我算了吧,她独好吃喝一口,只要别过量,我也由着她了。人嘛,互相体谅才是最要紧的。”秦氏笑盈盈的接口道,“说起来,我还挺舍不得娇娇的,还想着回头同老爷仔细说说,让娇娇多陪我一段时日。”
  大太太满脸的无奈,她算是看明白了,秦氏是打定主意不掺合三房的事情了,连想多留娇娇这话都说出来了,可不是铁了心要跟她做戏吗?可妯娌毕竟不是长辈对晚辈,很多话她也不能直接丢出来,只得叹息着摇头,不再相逼。
  “你回去吧,有事我再唤你。”大太太放弃了。
  秦氏笑盈盈的起身告辞,唤上娇娇,离开了大房。
  娇娇:……???
  坐了一刻钟的软轿到了大房,你俩才说了几句话就要走?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娇娇以为她俩要聊很久很久,拈了块点心格外秀气的在那头啃啃啃。结果,才啃到第二块点心,这就要走了?
  您倒是早说啊!!
  悲愤的娇娇垂头丧气的跟着秦氏离开了大房,完全不知道这大热天的跑这么一趟是为了什么。
  却听秦氏道:“婠娘出嫁的日子是早就定下来的,她乐意也好不乐意也罢,到了时辰就得上花轿。至于你……老爷的意思是,挑个年前的好日子。我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这般的话,你怕是一个年都没在府上过过了。”
  娇娇是今年二月底才来到府城冯家的,若是今年年前就出嫁,那她确确实实是没在家里过过一个年了。
  从未在冯府过过年,那还算冯府的人吗?
  这个念头在娇娇心里打了个转儿,不过很快就叫她抛开了。其实,算哪家的人真心不重要,反正在她心目中,她还是桑平县平安镇下河村的冯月娇。
  见娇娇没吭声,秦氏以为她不愿意,遂又开口,不过提的却是另外一桩事:“你可知道婠娘在闹什么?”
  娇娇以为这是单纯的疑问句,只摇了摇头:“不知道,我同她不熟。”
  秦氏颇有些哭笑不得,又不好直说她这是反问,略缓了缓,干脆直截了当的道:“婠娘闹别扭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三太太给她备下的嫁妆与我给你准备的相似,不是指价值,而是偏向。我和她都偏向于内里实惠,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都叫咱们剔了出去。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如何,捏着庄子、田产、金银这些,远比古董字画更安心。”
  这话娇娇很是赞同,上辈子她爹给她准备的嫁妆也是这一类,就是轻易能出手变现的,也是防备着将来万一遇到了难处。
  因此,娇娇只道:“这样很好啊,古董字画有什么用?遇到喜好一样的还能换取高价,若是碰上不好这口的,价值千金的名家字画还不定能不能换到几顿饭呢。”顿了顿,她又好奇的问,“不说我,我只好奇三太太为什么不干脆面子里子一起给婠娘补足呢?”
  秦氏被噎了一下,偏娇娇提前强调了说的不是自己,因而她也不好接话。可就算说的是三太太母女,那她同样不好接下去,道理很简单,谁不知道面子里子一起补足是最好的?这不是三太太差钱吗?她们母女俩的矛盾在于,二选一,三太太选择要里子,而婠娘选择要面子。
  偏生,娇娇还好奇的看着秦氏,一副等待答案的模样。
  “这只是其一。”秦氏假装没看懂娇娇眼底里的好奇,径自说下去,“还有其二,婠娘跟你不同,她的嫁妆是很多年前就开始准备的,因此有一部分是旧的。”
  “田产、金银还分新旧?”娇娇愈发好奇了,“谁家的田产也不能是簇簇新呢。金银的话,若是嫌旧,大可以拿去外头找人炸一炸,花不了几个钱,就能变得跟崭新的一样。”
  秦氏再度被噎住了,她安慰自己,横竖娇娇马上要出嫁了,用三太太的话来说,嫁出去的女儿最多一年回来个一两趟,她受得住!
  “我说的是其他物件,也不是很旧,就是……婠娘先前说的那桩亲事,在那会儿,三太太就替她准备了不少嫁妆。如今她要出嫁了,嫁妆里头有一部分就是当初的旧物。”
  娇娇这回终于明白了,敢情婠娘闹腾,不光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还有嫌晦气的意思?可问题是,秦氏特地同她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娇娇慢吞吞的回到了自己的小跨院。
  她早先去秦氏那头时,只带了霜降,而霜降又被她留在了秦氏那院子,当然人家早就自个儿回来了。因为不知道秦氏唤娇娇有什么事儿,见她回来后,霜降、张嬷嬷和丁嬷嬷都一拥而上:“大姑娘,太太寻你做什么?”
  娇娇:…………


第39章 
  秦氏找她究竟有什么事儿呢?
  对此,娇娇本人也挺狐疑的。她回想了片刻后,愣是没办法系统总结这个事儿,憋了半晌都没能说出一句囫囵话来。
  怎么说呢?她就记得秦氏先是遣人把她唤到了正院里,然后带着她一起坐软轿往大房那头去,待了不过片刻光景,又原路返还,最后从容的将她放生……
  哦,她懂了,这是遛她玩呢。
  兴许是因为娇娇面上的神情实在是太过于凝重,丁嬷嬷等人有些被唬住了,不由的屏息静气的看着她。
  反正等娇娇回过神来,看到的就是三双六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瞧。
  默默的咽了下口水,娇娇迟疑的道:“其实太太也没什么紧要事儿……”
  丁嬷嬷以为她是不方便说,只安慰道:“大姑娘您别担心,这未出阁的姑娘是家中的娇客,即便真的闯了祸,也不会受到太严格的惩罚。况且,咱们几人都是注定要陪房的,您还是说了吧。”
  这些话能从丁嬷嬷口中说出来,还是挺让娇娇奇怪的,要是换做是张嬷嬷或者霜降,那就更加自然了。
  可丁嬷嬷也是无奈,随着她在小跨院里待的时间愈发长了,回到太太秦氏院里的希望也愈发渺茫了。时至今日,她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改为用心为娇娇打算了。
  娇娇又想了想,她隐约意识到,秦氏唤她过去,很可能仅仅是拿她当挡箭牌用的。这种事儿也不算稀罕,妯娌之间不会有太多的忌讳,哪怕说的是家中秘辛亦无妨。可要是当着小辈儿的面,很多话就需要避讳着点儿了。也不一定是防备,仅仅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再一个,娇娇的身份终究同府中其他姑娘不同,她是在府外长大的,回到冯府不到半年光景,大太太本就是个谨慎的人,自是不会当着娇娇的面说事儿。
  可这也是娇娇自己感觉的,对不对是一回事,她也不能将自己的猜测同下人们说。
  见丁嬷嬷等人还眼巴巴的看着她,娇娇索性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了一番她被秦氏召见后的所有行程,就是那种剥离了一切形容词的直白说明,就跟行事录似的。
  作为秦氏跟前的老人,丁嬷嬷成为了几人的关注点,她也不负众望,在追问了几句后,很快就理清了头绪:“这事儿同咱们大姑娘无关。”
  娇娇拿眼瞥她,等着她说后续的话:“……这就完了?”
  丁嬷嬷先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咱们府上素来面子大于天,甭管婠姑娘如何折腾,这亲事既是已定下,到了日子她就必须上花轿。至于嫁妆合不合她的心意,她是笑着出门子还是哭着出门子,跟咱们可没关系。只是一点,待婠姑娘嫁出去了,估摸着很快就该轮到咱们大姑娘了。”
  张嬷嬷也附和的点了点头,她在拨给娇娇之前,也是在秦氏院子里当差的,只是先前并不曾近身伺候过,在秦氏跟前并不得脸。也因此,她倒是比丁嬷嬷更自在些,只因对她而言,跟着娇娇属于升职了,哪怕娇娇嫁的是商户而不是官宦人家,对她这么个老嬷嬷而言,区别并不大。
  至于霜降,她比其他人要更为忠心一些,只因像她这样已经给了人的大丫鬟,若是娇娇不要她,她便失了再当大丫鬟的资格,府上的主子们可不会自降身价要她这个伺候过外室女的丫鬟贴身伺候。
  她们几人,哪怕称不上是忠心耿耿,但起码在出现更好的选择之前,她们荣辱都是系在娇娇身上的。
  就听那张嬷嬷道:“早点定下来也能更为安心一些,横竖大姑娘的嫁妆已经差不多齐全了。”
  这嫁妆嘛,要是想件件合心意,想要置办妥当估计就得费一番心力了。可假如只是寻些价值相当的合宜事物,那自是简单得很。
  婠娘的嫁妆属于前者,娇娇的嫁妆则属于后者。
  正因为如此,明明婠娘的嫁期更靠前,开始准备的时间也早,愣是比娇娇还慢了些。
  可丁嬷嬷有句话是说对了,再慢也得掐着时间来。
  在后面两三日里,据说婠娘又闹了一通,逼得三太太开了私房给她添了不少东西。后来,又听说三老爷看不下去了,勒令她乖乖听话。于是,婠娘就老实了。
  至少在明面上,婠娘没再折腾什么。
  到了婠娘出嫁那一日,娇娇仍是同二房那几个庶女站在一道儿的,她们既不能送嫁,也不能去前头院子,甚至连去新娘子的房间都不成,只因婠娘房里有大房的澜娘,她自己的亲妹妹婳娘,以及几个庶出的妹妹。
  人够多了,就不需要隔房的庶女们来凑热闹了。
  最终,娇娇她们不过是在三房的后罩房里待了半天,至于姐妹添妆的礼物,则在多日前就由丫鬟送到了婠娘处。娇娇是听了丁嬷嬷的话,拣了样精致小巧的发钗,装在盒子里送去的。反正这就是个意思,她把面子做足了,婠娘也不会计较一个隔房庶出堂妹送的礼物价值几何。
  几个堂姐妹坐在一道儿,自是吃吃喝喝外加随口闲聊着的。
  从身份地位上来说,二房这几个庶女是高于娇娇的。不过,事有例外,二太太显然不在乎外人说三道四的,更别提她只是态度冷漠,并不曾真正的做出苛待庶出子女的事情来。可饶是如此,对于这几个庶女而言,日子还是很难熬的,尤其在亲事上头。
  这听着外头热闹的催妆声,她们琢磨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