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庶女:与君相知-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此话怎?”那女闪动着眼睛:“都她是个寒门出身不是吗?”

    “那是对外而言,其实她是谢家的人,在家里排行八,是我四叔家的庶女。”谢思瑶走到一处书架旁,伸手拿下来一本古籍,道:“年前祖母为她安排了一门婚事,只是她已有心悦之人,伺机逃婚了数回,最后才逃到建安来了。”

    “什么,竟有这般忤逆不孝之人。”那女微瞪了眼睛,眉头蹙起:“那你们既然已经见着她了,怎么不把她抓回去,还任由她在外头逍遥,之前看到她在君楼参比,我还真以为她是个宁折不屈的寒门弟呢。”

    谢思瑶摇摇头,神情柔淡:“她生性如此,不喜谢家也没什么,祖父并不多管,只要她在外面莫要出了什么事,都没多大关系。”

    “哼,你们家还真是心善,你也是,就是太好心了,那样不知羞耻的人就该给点颜色看看,不然都不知道什么叫规矩。”那女举止有据,只是言行带着几分贵气和跋扈,想来也是哪家的大姐,从被纵惯了。

    只听谢思瑶失笑道:“灵心,你都是快要当王妃的人了,可不能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啊,心瑞王爷见了,还以为你是个骄纵之人。”

    谢锦在书架后头挑了挑眉,崔灵心,原来这就是以后的瑞王妃。没想到也是个跟谢思瑶交好的人,这谢思瑶在建安的人脉可真不啊。

    “你管我这些作甚,还不操心你自己的事。”崔灵心用手碰了碰谢思瑶,道:“快,你最近找她是干什么,要是她难为你,我也好替你收拾她一番。”

    谢思瑶摇头道:“没有什么,你将要待嫁,不要为我的事费心。”

    “这有什么费心的,你快,等我真嫁进瑞王府就不能这么常常与你见面了。”

    谢思瑶有些无奈的道:“真没什么,不过就是她离家出走的时候拿走了我们谢家的祖传之物,前段时间我寻她就是为了把东西要回来。”

    “她拿了你们家的祖传之物?”崔灵心瞪圆了眼睛,随后脸上浮现一抹厌恶:“我还当她是个有骨气的人,原来也不过如此,果然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整日就知道手脚不干净。”

    谢思瑶知道崔家的一些事,见她如此也不觉得奇怪,放下书往邸抄所在的书架上走,“莫要动气,还是先找东西要紧,灵心,你且帮我留意一下丰元年和观化年间的邸抄。”

    “你找邸抄干什么?

    “有些用处。”

    脚步声渐渐的近了,谢锦眼看着方才还在古籍书架那边的两个人朝自己这边走来,赶紧四下看了一番,身往后一退,从一旁的书架上饶了过去。

    三楼书架繁多,少也有上百个,躲两个人还不算太难。谢锦矮下身刚要到另一边,想了想,又折过身将自己方才做的笔迹塞进了怀里。

    抬眼看看那两个人还在几十步外,隔着书架并没有看见她,一低头,便将自己看过的丰元年间的邸抄给扒拉了下来,手下一抓,又将架上那一叠观化年间的邸抄也抱在怀里,弯下腰从书架间钻了过去。

    她本是没想躲谢思瑶,奈何这丫头满是鬼心眼,面上装的跟老好人似的,实际上正在背后捅她刀。崔灵心原本跟她是不相干的人,被她那么一挑拨,也要兵戎相见了。

    既然这丫头不安好心,她也不给她东西看。

    谢锦力气不,人也不胖,带着两卷邸抄想躲过去,简直是易如反掌,没等那两人到书架前,她已经偷偷摸摸的溜到了科举试卷那一边。

    一个书童在角落里看见她鬼鬼祟祟的行为,瞪大了眼睛。

    谢锦见着,立即将邸抄往一边脸上一挡,凑近那书童声道:“嘘,嘘,那边那个丫头都追我追到这里来了,千万别我来过,不然我又要被她缠上了。”

    着她又用两只脚挪动着往旁边挪去了。

    “咦,这里还有笔墨摆着,是谁方才在这里?”

    谢思瑶闻声走过来,只见桌上放着砚台,毛笔架在上头,墨迹未干,显然是方才有人在这里书写。她略皱了下眉头,往旁边一看,只见放着两叠邸抄,一是崇真年,一是长庆年。

    “不知道是谁,但在看近年的邸抄。”谢思瑶松开眉头,往书架上看去,伸手在一些卷宗间翻找。

    “你是要找观化年和丰元年的吧?”崔灵心也走过去帮忙,“有年份吗?”

    谢思瑶想了想,抿抿唇,道:“应是观化四年,若没有就在丰元年里头。”

    两个人翻着卷宗,谢锦一点一点的挪到里面去。

    那书童还是瞪着眼看她。

    好在谢锦穿着男装,她与谢弈模样相似,打扮起来就是个清秀少年,那书童虽对她的行为目瞪口呆,但并没有看出什么不对。

    谢锦挪到了科举试卷的书架那边,回头看了眼,见那书童来盯着自己,她一皱眉头,黑着脸挥手:“你这孩,没看过被女追的男人吗?啧,也是,看你这木木的样,肯定不招姑娘家喜欢。”

    谢锦装模作样的啧啧两声,见那书童被他的红了脸,挥挥手道:“我先走了,记得别我来过了。”

    那书童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谢锦见状就拐入了科举试卷的书架中。

    这里离邸抄书架不算近也不算远,至少不弄出动静是发现不了的。不过谢锦也不想在这里叫谢思瑶逮到了,不然那个叫崔灵心的未来王妃还不知道怎么找她麻烦,趁着这个时机溜了才是正经。

    谢锦挪过去之后发现谢弈还坐在板凳上看的入迷,手边已经放了一摞试卷了,现在也不知道是在读文还是品诗,一脸的意犹未尽。

    “弈,走了!”

    

 第二一七章 故人重逢

    “怎么回事,这里头没有观化和丰元年间的邸抄啊,你是不是记错了?”

    谢思瑶轻蹙着眉头放下手中的卷宗,往旁边一看,两人已经将这一架的邸抄都翻过来,确实是连半点影都没见到。

    崔灵心道:“是不是叫人拿走了,方才不是有人看邸抄吗?”

    谢思瑶眉头紧蹙,脸色微变了一下,随后又摇头道:“不对,这楼上的东西俱是不出售的,只能在这观阅。”

    崔灵心道:“你傻了吧,寻常人是不能带出去,要不是普通人呢。”

    谢思瑶眉头未松,仔细想了想,还是道:“也不对,若非常人,不必非要到这里来找邸抄。”话虽这么,可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这里头的东西是最齐全的。

    崔灵心见不得她愁眉苦脸,抬手一挥,直接将一旁的书童招过来,问道:“你们这里的邸抄真的是最全的吗?哼,我看是骗人的吧。”

    那书童躬身行礼,连道:“自是这建安城中最全的了。”

    “那你给我找观化年和长庆年的出来瞧瞧。”

    这两人的声音不,谢锦在那头都听到了,谢弈不熟悉这两人的声音,有些不解,回头看到自家阿姐一脸坏笑,手上拿的正是别人要找的邸抄:“阿姐,你这是……”

    谢锦在唇上比了个手指,示意他别话,然后看看这里的书架,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将手里的那两份邸抄塞了进去,又用其他试卷给挡上。

    从外头看根本看不出什么区别,要是一点一点的找,估计等打烊了也找不到。

    谢锦满意的笑笑,拉上一头雾水的谢弈,见着那两人正跟书童话,背着身根本看不到他们俩,飞快的就弯着腰溜了出去。

    手拉手两人一直跑到了外头,远离敬文书馆了,谢锦才喘着气送来了谢弈。

    谢弈莫名其妙的被拉着出来,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谢锦喘顺了气才问道:“怎么回事阿姐?”

    谢锦回头往敬文书馆的方向瞧了两眼才道:“没事,就是撞上谢思瑶了。”

    “二姐?”谢弈在谢家生活了十几年,自然是知道她的。

    谢锦点点头:“我跟她有点过节,不想叫她看见就跑出来了。”

    谢弈见她如此也没多以外,毕竟自己这个姐姐是不喜欢谢家的任何一个人,当然他也没什么感情就是了。

    “那你刚刚藏的是什么?”

    谢锦得意的笑笑:“我听见她要找东西,就先找到藏起来了,让她堵心我开心。”

    “……”

    “今天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收获?”谢锦问道。

    “嗯,有。”谈起这个,谢弈来了兴致,兴冲冲的道:“那上面的题我看着是都会,但一看其解,又觉得自己的见识短浅了些,还是差了点什么,不过能看到试题,我把握就大了不少。”

    谢锦道:“那些都是前三甲的试卷,好是一定的了,你只觉得自己差了一点,看来明年一定能高中了。”

    谢弈脸上带着两抹红,也不知道是兴奋的还是害羞的,又道:“我觉得有些试题题解和江哥哥的风格有些像,要是他去参考,一定能中前三甲。”

    谢锦暗暗撇撇嘴,人家是晏家后人呢,那脑聪明的,考个三甲有什么了不起。

    “对了,阿姐,江哥哥什么时候有空啊,我能不能去找他?”

    谢锦对这个没意见,点点头道:“当然行啊,你在瑞王府也住过一段时间了,估计守门的都认识,你直接去找他就是,要是不行咱再递帖。”

    “嗯。”

    谢弈今天高兴,脸上一直带笑,谢锦也就觉得心里舒坦,回去的路上割了两斤五花肉,回家做了好一顿吃的。

    其后几天,谢锦并没有再去敬文书馆,一开始还想着是要去的,奈何才过两天她就接到了消息,是周段氏已经进京了,人就在京郊外。

    谢锦郁闷了一晌,明白过来,应是周段氏出发的时候才给她寄的信,古代信件也要经过驿站来传,沿途耽搁的时间不短,跟人一路过来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所以这信前脚刚到,后脚人就来了。

    谢锦接到消息之后,直接去驿站租了辆宽敞的马车,喊上弈一起,两人直接去了京郊。

    自打进了建安,两人这还是第一次出城,外头城门处管理的依旧很严格,好在两人都是正经的良民,没什么波折的就出来了。

    京郊外有不少镇,都是依附着建安来建的,规模不算多大,但大都富裕,不乏一些京城官员在此置办庄。

    周段氏就在西瞿镇落的脚,谢锦找到她所在的客栈时,只见外面停着数辆马车,上头鼓囊囊的不知装的什么,颇有些浩浩荡荡的感觉,不知是谁家的车队。

    谢锦足有三四个月没见周段氏了,此番甚是想念,埋头就要到客栈里去找人,没想到人才跨了一只脚在门内,就听身后一声喊:

    “锦?”

    这声音既带着些陌生,又分外的熟悉,谢锦脚步一顿,回过身来,就见方才那队马车中的其中一辆已经掀开了车帘,一名约莫三十多岁的妇人坐在车里,正带着些期盼的看着她。

    “周婶……”陡然见到人,谢锦心头一喜,面上盈满笑容,赶忙收回那只脚,几步就走到了马车边,周段氏也掀开车帘从车上跳了下来。

    “我的好孩,终于又见到你了。”周段氏一双眼中都闪出了泪光,久别重逢,甚是想念,一时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都怪我太招人喜欢,周婶都这么想我了。”故人重逢是喜事,谢锦不想让周段氏在这种事上感伤,先开起了玩笑。

    果然,周段氏被她逗的一下破涕为笑,伸手戳了她的脑门一下,又看向一旁站着的谢弈,面上亲和柔软:“弈也长高了,比姐姐都好看了。”

    谢弈脸皮薄,被这么一夸脸蛋儿红了一层,带些羞涩的喊道:“周婶。”

    周段氏也拍拍他的肩膀,又问道:“你们姐弟俩这么早赶着过来,只怕还没吃饭吧,咱们进去再。”

    “好啊!”谢锦当即应道:“我正有一肚话要与您呢。”

    周段氏面上带笑,带着两人进去:“那进去吧,我也想跟你们姐弟俩话。”

    

 第二一八章 叙旧

    “周婶,你是,是你娘家的人找到金陵去了,这才把你接回来的?”谢锦问道。

    周段氏点点头:“不错,我也曾是建安人士,后来才随夫到的升州,我娘家还有一位胞姐,便是她派人去金陵接的我。”

    这可真是位了不起的姐姐啊,想接人就把人接来了,看看外面的马车队伍,少也得十几辆。

    “那周婶进城之后要住哪?”谢锦问道,她原先的打算是去换租一个大点的宅,和周段氏住在一起,眼下看着,周段氏却有可能跟她姐姐一起住了。

    “我打算在外头置办一处宅。”周段氏笑着道:“我胞姐也有家室,又不能与她住在一起。锦啊,你眼下是住在哪,不如我就住你边上得了。”

    能住她边上那正好,只是谢锦住在永昌街的一处巷里头,多是民居,宅都比较,也不知道周段氏愿不愿意住。

    “我现住在城东,周婶,你听永昌街不?”谢锦问道。

    周段氏仔细想了想,道:“是不是城东偏南那一段?”

    谢锦点点头:“就是那儿,前几个月我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好在当时有人帮忙,就在那里租了个院,眼下我与弈就住在那里。”

    “永昌街那儿宅我不大清楚,不过我记得那附近好像是挺热闹的。”周段氏回忆着道。

    “可不是吗,正挨着城东坊市呢,买东西很方便,就是那儿地方有点,周婶还是抽空过去看看能不能行,若是不行,我再想法帮您找一找。”

    “不用这么麻烦,我明儿进城与你一起去看看便是,左右就我一个人住,也要不了多大地方。”周段氏怕谢锦跑了跑去麻烦,不愿意她受累,“倒是你和弈一起住方不方便啊?”

    虽两人是亲姐弟,但到底是及笄了,不能算作无知幼儿,大周男女大防虽没有以前的严重,不过也是人言可畏,叫人知道了不好。

    “这能有什么不方便的?”谢锦并不把这当回事,那一条巷的人到现在还不知道她是个女的呢,更何况当初她那宅里还不止他们姐弟俩,还有个晏江呢。

    “周婶,你今天是不准备进城了吗?”

    周段氏点点头:“不进了,带的东西有点多,进城检查还麻烦,我就先在这里落脚,等明天先进去置办了宅,我姐姐那边自会把这些东西弄进去。来也是她不嫌麻烦,想要点南边的特产物,千里迢迢的让我给稍过来,这一路没少让人看。”

    谢锦对周段氏的那位姐姐还真是挺好奇的,不过她也没问。

    带着这么多东西赶路确实是很引人注目,想当初她来的时候在路上遇到劫道的,还差点一命呜呼了。

    知道了周段氏的打算,两人就又聊起了别的。当初周段氏对于谢锦不告而别很是担忧,想去谢家找她,却听谢家死了两个庶出的孩,当时她就想到可能是谢锦谢弈这对孩,吓得的脸白了,差点没背过气去。

    其后的两个月她也没少打听,起初听人是死了,后来传的多了,又听是人跑了,周段氏那心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该怎么联系,还是一个月前,她接到胞姐的书信,辗转的知道了谢锦眼下就在京城,所以才寄了封信来。

    “锦,你当初是怎么进京的?”只要想想这两个孩千里迢迢的出来,又人生地不熟的,她就担心。

    谢锦半真半假的道:“是跟着镖队一起来的,那镖局正好有一趟镖要压到建安来,我正巧就跟着了。”

    “那就好,这镖队还是安全的。”周段氏放了心,却是不知谢锦只了一半,压根没提当初在去常州城时遇到劫匪的事。

    两人许久没见,就跟娘俩一样,聊了好半天,饶是谢弈是个耐心十足的人,到后头也听不下去了。周段氏才想起来他是个男孩,插不进两个女人间的话题,忙叫人带他下去,又吩咐人在一辆马车里拿了不少古玩出来给他。

    赶车队的车夫中有几个比谢弈年纪大不了多少,都是周段氏那位胞姐府上的人,没什么架,见谢弈看着那些古玩好奇,就挨个跟他解释,什么传来由,隐藏的故事之类,倒是相谈甚欢。

    不知多久过去,日暮西垂,眼看着快要封城了,谢锦才恋恋不舍的拉着谢弈走了,道是明天再过来。

    周段氏叫人弄的一堆的好东西要给姐弟俩,谢锦起初并不愿意要,最后见周段氏坚持,便也不推辞叫谢弈拿了一些。

    出城的时候,谢锦就吩咐过马车到时辰在城门口接人,因此一路赶回去的时候还不算太晚,到永昌街时天还没擦黑,只是有些泛蓝,西边一片火烧云霞,文蔚壮观。

    谢弈背着个包裹,里头装的全是下午那赶车哥跟他过故事的东西,有文房四宝,也有玉台金樽,好像还有几本书,他拿着怕摔坏了,因此分外心注意,一路上没少叫谢锦笑话。

    快到家门前,远远看着门口立着两个人,一高一矮,看不清模样,但那身形轮廓还是能封边的出来,其中一个是对门的许丽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