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庶女:与君相知-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禅音升起,不时有经文之声,即便在这城中也显得不食人间烟火一般。

    前有一门开在街市,门口一道车水马龙,人潮拥挤,两旁石路阶梯,其上有衣香鬓影,花红柳绿,打眼一扫,竟全是达官贵人家的女眷,不知是来祈福还是有所求。

    大门边缘站着两名僧人,双手合十,不时与上前而来的夫人姐着话。路边行人对于此地显得颇为尊崇,谢锦细看了一遍,才抬头向上一扫,只见门上一块巨大木匾,上有四字,庄严威重,似沐佛光,一扫令人肃然起敬,再看令人心生凛然,赫然便是——大相国寺。

    谢锦被那四字震了一下,回过神来方才轻轻吐了口气,她虽无任何宗教信仰,可看那字也是心有触动,显然是绝世名家手笔,只是不知里面是否有用佛门独特的开光之法处理过。

    自打来到京城,她不止一次听人提起过大相国寺,这座寺庙是和太学一直被人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可见地位非同一般。而她今日得见,才知道是名不虚传,单看下面进出的夫人姐,就知道这里香火极旺。

    谢锦想起老者曾跟她过,大相国寺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以前,在大梁建朝之前便已经有了,而到现在大周建立,是已经经历了三朝,资历不可谓不老。

    因在大梁时城北就已经成了文人聚集之地,大相国寺秉持着出家人为善的目的,对待这些书生格外厚待,有外地而来赶考的书生,一时找不到落脚地儿的,都可以在寺内借住。而后期,寺内甚至新建了一处地方,专供给那些书生谋生而用,书生可以在这里售卖自己的字画,亦也可以替人写文写书,有一技之长的,也可以自我展示。这么多年,在大相国寺里被人相中的书生,也不再少数。

    谢锦对那处拜佛烧香的不感兴趣,上前询问了可以营生的门从哪儿进后,便朝着僧人所指的方向,一路寻了过去。

    走没多久,一条街上岔出了另一条道,道尽头有一门大开,便是大相国寺为书生们建的营生之处了。

    谢锦朝周围看了几眼,这条道上的人比之那边来拜佛的,显得杂了不少,有穿着朴素的文人书生,也有前来找人写信的老百姓,偶尔还能见到几个衣着不俗的公哥儿,想来是过来瞧瞧有什么好东西卖,像她这般穿着的,里面不在少数,一点都不打眼。

    没有犹豫,谢锦神态自然的走了进去,谁知穿过门后,一看之下却吃了一惊。

    原以为这里面是一个个房的模样,却没想到竟是一条长长的宽路,青石铺就,简洁干净,路两旁摆着两长溜的摊,摊后都是穿着差不多的书生,而在路上,走着的都是来看字画,或者来找人写信的行人,乍一看去,这里竟跟个型浓缩版的街道一样。

    步下阶梯,谢锦沿路走进去,到了第一个摊位前,只见摊上竖着个横幅,字画售卖。

    摊后坐着位年轻人,双手环抱闭着眼,看上去十分孤傲的模样,任由人们从他摊前经过,或是停下来观看,反正是一直闭着眼。谢锦带着些许好奇,走过去瞧了瞧,画画的如何她看不出来,不过字却是一般,传统的正楷,古劲苍拙,可以看出练了许多年头了,不过这样的字一般老一辈的人都写的出来,没有太多的出彩之处,并不适合收藏。不过有一点倒是叫谢锦有些不解,这年轻人看上去也不过二十出头,这笔字却像是写了几十年一样,实是有些奇怪。

    就在谢锦盯着这人看时,没料到这一直闭着眼睛的突然睁开了眼,他目光如炬,直直对着谢锦,叫她没有准备之下给吓了一跳。

    “要买吗?”那青年微微拧着眉,看着谢锦道。

    谢锦讪笑两声,摆摆手:“不了,谢谢。”着转身穿入了人群,躲开了青年的视线。

    其后又看了十几个摊,都是大同异,有卖字画的,也有卖笔墨纸砚的,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据是家传的老古董,除了卖东西,还有一些是专门给人写信作画的,因着个人风格不同,这类的书生倒是有不少,有专门喜欢那字迹的,也会专门找上去。

    只是这里的钱也着实不好赚,写信是挣不了几个钱,多了也不过百钱,画倒是贵一些,不过绘画讲究灵感与意境,在这种地方,众目睽睽之下实在是画不出来什么作品,多数还是售卖物品,只是要是卖出去了还好,要是没卖出去,就算白来一天了,也因此,许多书生都会带上几本书,在没有生意的时候可以温习知识,也算一举两得。

    谢锦在里面溜达了半天,心里有了些底,找负责的僧人问了问,才知道这里的摊都是寺庙里提供的,一样的样式,要在这里摆摊也很简单,一个月只需要交上五两银便可以了,算是摊位和摊的费用,其他寺里什么都不管,在必要的时候,也会给提供一些保护服务,只不过这里都是文人,没有多少野蛮的,很少需要罢了。

    谢锦这才感叹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就算是寺庙,打着为善的旗号也是要收钱的。只不过她也早做了心里准备,没打算占便宜。这一个月五两的租金,跟她的住房都只差一两了,看起来是挺贵的,可在个个土豪的京城人眼里,实则算不上什么钱,也就是她这些穷鬼才觉得有些为难罢了。

    谢锦又仔细问了僧人这里的事情,顺便隐晦的提及了规矩一类,得到准确的信息后,她才走了出去。

    大相国寺的斜对面便是京城太学,两者只有半刻钟的距离,谢锦早在谢家的什么便听过太学的大名,这是因为谢家有好几个女都在太学里读书,其中她知道的,便有谢思涵和谢思瑶,据有一年太学在升州招学的时候,谢弈便能考上来着,只不过那考试的文章被“她”给卖了,才导致人一直留在谢家的族学里。

    谢锦打算过去瞧一瞧这最高学府长什么样,谁知到了对街,转悠了好一阵也没有找到这太学的门在哪,甚至连太学两个字都没看见。

    在街上问了几个人,有人不知道,也有人摇头不语,谢锦不明所以,自个儿又转了一阵,眼见天色不早了,这才打算回去。

    路上遇见了几个半大的孩,模样比她两三岁,其中还有个一点儿大的男孩撞到了她身上。

    “犹然你心点,怎么整天撞人。”

    “啊,我也不知道啊,他们长的都跟柱一样,看不见就撞上去了。”

    “就贫嘴,赶紧回家做功课去,明天交不上去,心夫打你戒尺。”

    “啊,我不要夫的戒尺,也不想做功课,要是有人替我做就好了。”

    “美得你。”

    几个孩一点点走远,谢锦看着他们的背影,脸上沉思,在街上驻足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离去。

    

 第九十九章 营生的手段

    回去的路上,经过城东,谢锦又买了点吃食,不过没有买肉,倒不是因为坊市不卖了,而是她要省钱。若真要去城北营生的话,至少都要交五两的租金,再像之前那般大手大脚,她很快就要带着“一家老”喝西北风了。

    到了家门口,天色才微黑,谢锦敲了敲门,里面很快就响起了脚步声,门“吱呀”一声被拉开,露出谢弈的脑袋。

    “阿姐你回来啦。”

    “嗯,回来了,你们今天中午怎么吃的饭?”谢锦跨进来,反手关上了门。

    “我跟江哥哥出去吃的,用你早上给的钱。”谢弈了,又道:“江哥哥还带我去见了一些文人,听他们谈论了许多书籍,今天一天实在受益匪浅。”

    “那就好,等过段时间我去城北给你学堂,这段时间先将就一下。”

    “我没事阿姐,家里有江哥哥呢,他都能教我。”

    谢锦心想他都能教也没什么用啊,他又不知道考试考什么。

    走至门口,晏江从主屋里走出来,看模样是帮着谢弈整理书籍了,身上还沾了一片残破的书页。

    谢锦走过去踮起脚尖摘下他肩上的那片书页,回身递给了谢弈,问道:“今天伤有好些吗?”

    这几乎是她每天必问的话,晏江熟练的点点头,又问:“今日去城北了?”

    谢锦眉一挑,看着他笃定的道:“你怎么又知道,我今早可没。”

    晏江笑笑:“我闻到了你身上有墨味。”在建安,一天之内能沾上这么浓重的墨味,只可能是在城北待着了,甚至还动了笔。

    闻言,谢锦仔细的盯了他的鼻一会,不由咂舌,这么敏锐的感觉,她也想失明一下了,看看其他感觉能强上什么地步。

    “我今天到城北转了一圈,熟悉了一下地方,过段时间想给弈找个学堂。”

    晏江微偏了偏头,想了一下,道:“城北学堂极多,大相国寺附近有几家还算不错。”

    他提到这个,谢锦就有些郁闷了:“我今天就是到那里转了一圈,原想去看看太学长什么样的,结果连门儿都找不到。”

    话音刚落,旁边晏江就忍不住笑了。

    没等谢锦疑问,他便笑道:“你怕是在大相国寺那道街里找的,那处门地极为隐蔽,只容一人通过,寻常人都不知道。”见谢锦满脸郁闷,又道:“若进太学,需得往西走,在西北光华门入,只不过太学管理森严,非内部学与朝廷人员不得入内。”

    “原来是这样,亏我还找半天,问了几个人都不。”谢锦撇撇嘴,转身下了台阶,道:“我去厨房做饭,你们先进去等着吧。”

    她在外面是没指望家里这两人会做饭,古代君远庖厨,若他们真会做饭那还怪了。

    晚上不适宜吃的太多,谢锦只将买来的蔬菜炒了两个,拼了两盘,又切了半鸡,煲了一锅鸡汤。谢弈虽不会做饭,但还是跑过来帮她烧了火,姐弟两个聊了会儿天,时间就过去了。

    晚饭后,谢弈又回去刻苦读书,恢复了之前在谢家时的模样,他从懂事,刻苦勤勉,并不因为这段时间的安逸就荒废学业,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谢锦给晏江换了手上的药后,少少聊了两句,便回了自己屋。她今天在城北逛了大半天,一刻也没闲着,实在是走的脚痛,人也累的不行,躺在床上只一会便睡着了。

    第二天,直到天亮了她才从床上爬起来,起身一看,两人竟然已经吃完饭了,谢弈将昨晚饭菜一热便算过了,一大早就已经坐在桌前,只是没在习字,跟晏江对坐着,桌上放着一只棋盘,瞧情形两人竟是在对弈。

    谢锦没来由的有些愧赧,她平时都是最早起的一个,没想到今天晚了这么多。走进屋里一看,桌上饭菜还冒着热气,显然是留给她的。

    心里感到一股暖意,谢锦也没进里间,坐在桌前一人扒完了饭,又回到房间拿了个包,包里装了一只笔,几张宣纸,一块砚台,里层又放了五两银,在床头上抓了一把铜板塞进腰缝里,谢锦到主屋跟对弈的两人招呼了一声,没细解释,跨上包又去了城北。

    昨天她回来的时候想了一路,是想出了一个别辟蹊径的法,只不过有些不太厚道而已。

    实话,她跟这些古人混在一起,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特长,她在妈妈的熏染下从习得一手好行书,和这边人的正楷比起来是有些差别,但也不上有什么优势,毕竟论火候,她也没这些整日用毛笔写字的人强。若是绘画,那她更不行,都看不出来好坏,作诗也没戏。最后想来想去,只有做文章一方面上,她还有点优势。

    她本科时修的是社会发展学和国学,研修也是这两样,此外在语言学上也略涉及了点。这原本是在古代没什么优势的东西,她也没想到要用,不过昨儿回来,她碰到的那几个孩的话引起了注意,这让她蓦然想起了大学时代的几样兼职,最最普通和常见的一样,就是代课和代写作业。

    这两样在现代是极为轻松还好捞油水的兼职,她有时候闲了,也会帮忙碌的同学去代两节课,对这类的兼职还算清楚。不过在这里,代课就算了,压根没戏,不过代写作业就方便多了。

    她绝对相信,就算在古代,不想学习的孩也有的是,尤其是一些权贵家里的纨绔弟,更不喜欢做功课。因此她这一个想法,绝对属于投机取巧型,而且还要特别心,若是被其他书生知道了,那就会抢她的份额,她这个就不算是新奇了,而若是叫学生家长或老师知道了,那她赚的这就叫亏心钱,不得还要被警告。

    谢锦是把自己打算要做的工作思虑个全面,只是这其中风险也担的大,不过富贵向来险中求,她是个胆大的,并不怕这些,再要是再不能赚钱,她就在建安过不下去了,难道还能打道再回金陵吗,想也是不可能的。

    到了城北,因昨日特地记了路线,这次谢锦不费吹灰之力的找到了昨日来的地方,特地抬头看了看上头匾额上的名字,很接地气,叫做书画坊。

    谢锦进去找了僧人,与他一番交谈讲价,最后决定了用一两银先租六天。

    大概是僧人少出去,接触的市井之人不太多吧,她想着能先买几天就买几天,先看看生意能不能行再,要是这僧人不同意,她再用五两银买一个月也不迟,谁想还挺顺利,她多了几句那僧人便同意了。

    到后头的殿里取了幅摊,谢锦推着到了青石路两旁,坐在了一个绘画作诗的书生旁边,是想尽力的避开那些写书信的,以免再被人下了套。

    摊摆好,隔壁那个书生朝她这儿看了几眼,态度还算友好,在她坐下的时候还淡淡的笑了一笑。谢锦回了个笑容,便老神在在的坐着了,从包里掏出了一本特地带过来的书,认真的看了起来。

    待到她书本翻了几十页,隔壁突然传过来了一道声音:“这位兄台。”

    谢锦闻声抬起头来,见是坐她旁边的那位书生:“怎么了?”

    书生指了指她的摊,不解道:“不知兄台所卖何物,为何一物不摆?”

    原来谢锦的摊上就铺了块布,上头什么都没有,甚至方便连幡都没竖,而她一坐下来便是看书,都没抬起过头来,书生看半天也不清楚她是来干嘛的,毕竟这里的租金对书生来也不算便宜,她总不能是来坐着闲玩的吧。

    “我这儿什么都不卖,只等着人来。”谢锦模凌两可的道,随后朝书生笑笑,又低下头去看书,只弄的那书生更是两眼茫然。

    一整个上午,谢锦都枯坐着看书,有些人来到她的摊前,看到上面什么都没有就又离去了,并没有人驻足,而谢锦也不急,仍是气定神闲的坐着。

    中午到外头客栈里吃了碗面便又回来坐着,一直到快傍晚才有个女找她写了一叠铺里要用的签字,还是因为周围的书生都在忙,只有她闲着的缘故。

    二十张签字才有五十文钱,刚够她中午的面前,这饶是谢锦沉得住气,也不免感叹,她一天光在这里的租金就有两百多文,枯坐一天实在是亏的不少。

    不过这才第一天,她也不气馁,等到周围的书生都收了摊陆续开始回去了,她才不慌不忙的提起包回家,因为带来的东西不多,她回去也轻松,路上买了点吃的垫了下肚,就回了家里。

    翌日,她又换了本书到城北来坐摊,这次依旧是什么也没摆,一上午过去什么活计也没用,周围的书生看她都跟看怪人一样,谢锦依旧不在意,她从弈那里抽了本《深山闻记》,讲的都是深山中的灵异怪诞故事,很是有趣,便看的入迷。待到下午,正看到农妇进山寻夫,却在河对岸看到一只颜色怪异的鹿时,她空空如也的摊突然被人敲了敲。

    “喂,你这人是卖什么的啊,怎么什么都没有?”脆生生的声音传了过来。

    谢锦抬起头一看,心里顿时暗道一声,真是巧了。

    对面站着个半大男孩,正是昨日撞到她身上的那一个。

    

 第一百章 天贶节

    “喂,你这里是卖什么的啊,怎么什么都没有?”

    “我这里不卖东西。”谢锦放下了书,脸上带上亲和的笑容,身稍稍前倾了一些,凑过去声道:“我这里只代做功课。”

    “啊!”男孩看上去就七八岁的模样,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听得此言,惊讶的张大了嘴,吸了口气。

    谢锦随后笑笑,却并不再接话,又拿起手边的书看起来。

    男孩瞅了她两眼,又瞧了瞧周围,见自己同来的哥哥姐姐们都在别处看书画,并没有发现他在干什么,便悄悄的凑过来,声问道:“你什么功课都能做吗?我的也能吗?”

    终于等他再次开口,谢锦又抬起头,没急着夸下口,先道:“你先把你的功课拿过来给我瞧瞧。”

    “要我的功课作甚?”男孩奇道。

    谢锦笑道:“不看看你的功课,我怎么知道怎么写,我若随便写,与你的不一样,岂不叫你的夫发现了?”

    “你的也对。”男孩摸摸额头,稍稍犹豫一瞬,便从后头的包里掏出来了一本书,在其中翻了一页,里面便露出一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