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庶女:与君相知-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晚星灿。

    瑞王府中灯火通明,后院九曲长桥上挂满灯笼,灿若繁星,倒映在暗色的湖水中,整个后院仿若无边星河,美不胜收。

    周如一道幽灵一样快速的从桥面上穿过,很快就到了一间厅堂中,向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的白衣人道:“公,南边有消息过来了。”

    晏江转过身来看着他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身影,他柔软的眼波中仿若也映入了漫天的繁星光芒,却没有任何温度,更叫人看不透那漆黑的深潭中隐藏的东西。

    看了周一会儿,晏江的身形才动了动,似乎才想起来什么似得的,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他上前一步,伸手托起了周的微弯的身,与他相对而视:“你的速度还是这么快,剑时怕是也落在你后面了吧。”

    周顺着他手中的力道直起身,伸手摘下了一直未曾揭下来的面巾,望着晏江,嘴角也露出一个笑容:“在前来面见公之前,我本来有许多关于消息和计策要,现在看来什么都不必了,公见微知著,分明是胸中早有定计。”

    晏江只是淡淡一笑,越过他站到了门口,目光深远的望向了黑夜中的一处高墙,淡然道:“周一会便下去准备吧,建安的事已经处理的差不多,明日启程蜀中,告诉许剑时收敛一些,不要在路上玩太久了。”

    “是,”周应下,神情略一迟疑:“明日便走,那谢锦……”

    “不必担忧,留人照顾好她的安危,我自有打算。”

    “是,那我这就下去吩咐。”周身形果断,转身越过晏江,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中。

    晏江站在门口,静静的看了片刻灿烂如河的星辰,缓缓走了出去,在他的身影沐浴在星光之下时,一侧的高墙之上,透出一道披着淡淡的光辉,隐约而妖异的红影,一个缥缈的声音随风传过来:

    “成瑜。”

    

 第二八九章 心事

    越到月底时间过的月快,十月三十一,太学正到了月底沐休的时间。

    谢锦将自己放在学里的书籍都搬了回来,太举为期两月之久,一直考到年底,凡参考的学生,无论是哪科,寒假之前都可以不用去学里上课了。

    家中有两个要考试的学生,周段氏最近看起来比他们还要紧张,天天跑出去研究食谱,变着法给两个孩换吃食,什么活都不要他们干,连帮忙都不允许。甚至还赶工了两件厚厚的衣裳,一人一件,全留着明天穿出去。

    谢锦以前在现代参加高考时也是这样,全家上下都为她一个人服务,就连她那个后妈都放下了自己的女儿,先紧着她来。因此她现在倒也不觉得不习惯,心安理得的享受了,就是谢弈被家里的阵仗搞的茫然无措,本来一点都不紧张的,现在也变得紧张了。

    下午的时候,谢锦和谢弈凑在一起整理明天要用的东西,砚台装好,笔墨都带了双份,考帖、文牒贴身放着,还有明天要带的吃喝之物也收拾好,前前后后检查了好几遍。

    谢锦不考九艺,考的多数都是科考正常的科目,大部分是和谢弈相同的,不过却没有他要考的多。两人凑在一起又研究了好一阵“真题”和考试规则,谢弈早就清楚了他姐的水平,也就不觉得她考进士科是狂傲自大,两个人共同话题就多些。

    时近傍晚,两人正准备去吃饭今晚早些休息,巧慧就从前院回来道:“姑娘,外面有人找您。”

    “找我?”谢锦有些奇怪:“是谁?”

    巧慧道:“奴婢问了,他是瑞王府的人。”

    谢锦心中有了计较,回头对谢弈道:“我去看看,你先过去吃饭吧。”

    谢弈点点头,谢锦转身带着巧慧又去了前院,瑞王府来的人,应该是晏江派来的,不知道他有什么事。

    两人很快到了门口,入目就见一辆十分宽大的青盖大马车,前头一匹高俊鬃毛马正喷着白气,门边上站着一个相貌普通的四十旬左右男人。

    “谢姐。”那男人见谢锦出来,就上前一步笑着自我介绍道:“的是瑞王府的下人,您唤我老于就成,是这样的,明日就是太举开试的日,公吩咐的这两个月负责接送姐去城西参试。”

    “接送我?”谢锦觉得纳闷,抬眼看看巷口停的那辆豪华马车,光是看着就觉得刺眼,她忙摇摇头道:“不用麻烦你了,我有雇好的车,你回去跟你们公一声。”

    老于笑着道:“公现在已经离开建安了,走前吩咐的,这两个月务必要接送您。”

    “他走了?什么时候的事?”谢锦微讶道。

    “就在前几天。”

    “有去哪吗?”谢锦蹙眉。

    老于摇摇头:“这的不清楚,公只吩咐了让的来接送姐。”

    谢锦眉头扣着,搞不清晏江是要做什么,她去城西次数不多,却也不算太少,太史局的路她还是知道的,根本就不用别人接送,况且就这样的马车过去,还不知道惹多少人的眼。

    “我真不用你送,你就先回去吧。”

    “这……”老于一脸为难道:“谢姐,公的吩咐的不敢不从,明日一早的就过来接您。”

    像怕谢锦刁难他似的,撂下这句话,老于就爬上了马车,摇摇朝谢锦一礼,驾着车就转身跑了。

    巧慧在一旁看的瞪眼,犹豫着抬眼看看谢锦的脸色,“姑娘,那明天还准备马车吗?”

    谢锦眉头半蹙,道:“先备着吧。”

    晏江竟然在前几天就走了,难道是去外地办事了?也没提前一声,让她乍一听到这消息有些不是滋味。

    回到后院,谢弈和周段氏已经在吃饭了,她走过去在桌边坐下,面前是盛好的饭。

    “阿姐,是江哥哥来了吗?”

    谢锦摇摇头:“不是,就是一个下人,赶紧吃饭,一会要早点休息。”

    “嗯。”

    饭后两人在屋外边透了会儿气,等到冷意袭来就相继回了屋,谢锦躺在床上,看着外面湛然的月色,想着晏江离开建安城的事,不知不觉,思绪就一点点的飘远了。

    就在几天前她还为谢弈的事发愁,现在她忽然觉得自己的事才有些问题。这一个多月以来,她极少去找晏江,是怕自己考试前情绪控制不住,耽误了时间。

    她不是个多能隐忍的人,在现代的生活也是直来直去,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了。原先她是打算等太举过后就去找他明,可现在晏江竟然已经离开建安了,他走的突然,既没有提前,走了也没有任何信件,也没有明什么时候回来,若不是派了个车夫过来,只怕她一直还被蒙在鼓里。

    其实仔细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她最近神经正敏感着,心事积压,有些话埋在心中多时,全是被她硬压下去的。平时不想还好,一旦想了,情绪就如火山喷发一样,可那人不在跟前,就算再喷发也只堵在喉咙中,胸腔里涨涨的,不出来的感觉。

    胡思乱想了一阵,谢锦烦恼在头,不知何时就回了神,想起明日的第一科是明字科,她想努力集中精神回忆一点知识,但总也无法定神,最后心烦意乱之下,一把掀开了被下了床。

    床边的桌上还摆着笔墨,初冬湿冷,砚中的墨未干,谢锦披着衣服坐在前面,怔怔的看了会那纸,过了片刻提笔沾墨,流水般在纸上书写,几行流畅的行体跃然纸上,墨黑的字迹,在烛火的照耀下,泛着暖柔的光。

    写完之后,谢锦将笔放下,拿起那张纸,视线从头到尾扫过,本是寒冷的天气,看着看着,心中却仿佛有什么东西要喷薄而出一样,她一烦,手下使力,那张纸便被她攥成了皱巴巴的一个纸团。

    抬起胳膊正要从窗户口扔出去,在看到外面月华的那一刻间,她又犹豫下来,一怔之后,将那纸团又重新展开,放在桌上抚平了皱巴巴的折痕,打开抽屉,抽出一本书,将那张纸夹了进去。

    

 第二九零章 开考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谢锦就起来了。

    夜晚本来是打算好好睡一觉的,却没料到阴差阳错睡的极不安稳,今儿一早起来还连打了三个哈欠。原以为谢弈乖乖的睡觉了,不想她一推开门出来,就看见谢弈脸上也挂着两个大大的眼圈,比她的还黑。

    一问才知道,谢弈昨夜竟然因为紧张,一夜都没好睡,直到最后听着半夜的鸡叫声才合眼的。平时是不觉得什么,一到考试跟前才明白,就是天才,碰上这种大考,也没有不紧张的。

    “阿姐你怎么也没睡好?”谢弈苦巴巴的问。

    “我?你都紧张,我不更紧张么?”谢锦找了个由头,又伸手牵起他道:“走,去厨房打些热水。”

    他们俩今天起的早,没想到到了厨房才发现其他几个起的更早,两个丫鬟不光早早给他们烧好了热水,那个平日里懒懒的厨也早起给两人做好了早餐,七八种花样,比平时用心的多。

    巧慧和周段氏一起帮两人又检查了东西,一天吃的干粮也装好,铜壶里装满了热水,还备了两个暖手的铜炉。

    东西都让她们收拾好了,姐弟两个早起一趟什么事也没有,反正考生最大,也就乐的清闲了。

    今日是十一月的一号,正式进入冬天,感觉比昨天更冷了一些,谢锦本来是打算穿着袄裙,但感觉到周围还吹着风,就进屋换了周段氏给两人缝制的棉衣,外头罩着一件缎青色的长袍,头发不挽髻,只简单的梳于脑后,带了一个青玉色的缵饰,清清爽爽又不累赘,看上去就是个清秀的少年人。

    谢弈与她的打扮差不多,两人站在一块倒是能分得清男女,但若分开,谁都又亦男亦女。

    谢锦看着周围的场景,忙碌的两个丫鬟,心中不免感慨,重活一世,如今她又要迈上考场了。

    “你们两个快过来吃饭。”周段氏在一旁招呼一声。

    两人走到桌边坐下,巧慧盛好粥放在两人面前,笑着道:“今日姑娘和少爷都要考试,明年肯定会高中个状元探花回来。”

    她话讨巧,周段氏听得开心,也眉开眼笑的将吃的往两人跟前推。

    昨日晏江让老于过来接人,但谢锦还是备好了马车,谁知出门之后就见巷口停了昨天那辆华盖马车,将路都给堵上了大半,连半点余地都没有,至于她雇的那辆,早不知被挡到哪里去了。

    谢锦拉着谢弈走过去,还没到跟前,老于就热情的朝她挥手。

    “谢姐,天气冷,快上来吧,的送你们过去。”

    “阿姐,他是谁啊。”

    “你江哥哥派来的人。”谢锦实在忽视不了他,也就不打算推辞了,掀了车帘,和谢弈一起钻了上去。

    马车里暖的完全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天气,车中铺着皮,温着茶水,后头竟还有个的书架,上头放着数本书籍,比之周铮那辆马车半点不差。

    谢锦昨夜才犯完心事,今天一看这车,差点又要思绪飘忽,幸好谢弈也在车上,两人这话,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马车行的极快,半个时辰不到就已经到城西太史局了。

    朝中有设有二台,一为御史台,一为司天台,司天台下又设钦天监、太史局,今岁太举考试便是在太史局中举行。

    马车在太史局门前停下时,两人下车就见外头人群拥挤,陆陆续续是考生从外边赶过来。

    太举已经拉开了序幕,虽不是轰轰烈烈,但气氛已经是很热烈,人人口中皆是在议论着此次考试的内容,比之现代高考半点也不逞多让。

    眼下还不到入场的时间,人都在门口堵住,谢锦在外边四处看了看,就瞧见东边竖着一块极高的告示牌,围着不少人在看。

    她带着谢弈从人群中挤进去,才见那告示牌上贴着一张二尺长的纸,上面写着此次考试的章程和规则,备注了数条关于作弊的处罚,看来对考纪这一块抓的是极严的。

    明字科考的是关于书学的知识,不是科考中的热门科目,但参考的人也不少,又因为不似进士科那样难,也有一些女参考,只是人数不及男的十分之一罢了。

    谢锦早先就知道男女考试不同席,快到时辰的时候就和谢弈分开了,在一边问了几个考生,才在北边找到了女考生的队伍。

    和之前待的那边相比,女考生的队伍简直是人少的可怜,左右不过百人。

    这可是整个大周朝的人数,谢锦不知道这成绩是不是也要分开排,不过看这阵仗,她要拿个女官的名额还是有不少的希望的。

    谢锦没先去排队,按照周铮之前的指点,她跑到一旁找到了督考临时的处所,在里面叫了个厮,给塞了几辆银,那厮就帮她把水温着了。

    昨天她也把这法告诉了谢弈,现在见奏效,她心底也松了口气,轻松了不少。

    又等了约莫两刻钟,时辰终于快要到了,督考人员入场,底下的相关人员让她们排成了队伍,此时谢锦已经觉得脚下凉飕飕的了,寒意从下面的青石地板直往身上窜。

    她叹了口气,将两只手都塞在袖里,怕一会冻的写不成字。以前觉得高考时天气太热,太没有人情味,现在才觉得能在那样的天气里考试才是幸福。

    队伍一点点向前,谢锦本来想找找谢思瑶有没有在这里出现,但她站在后边,打眼望去,人的背影都差不多,看了一圈没找到人就不再找了。

    隔了一会就轮到谢锦,前头先是有人将她的包摘下来到一旁去检查,接着是女侍人过来将她带到一间屋里,从头到尾的拍,不止如此,还叫她解了外衣查看身上有没有藏作弊的东西。

    查完之后,那边的人把包交给她,就有人带着她从屋中的另一个门出去,就到了太史局里边,前面都是已经检查好的了人。

    又过片刻,局内长长的一声钟鸣,就听督考官人声音拉长:

    “准——”

    “考生入场!”

    

 第二九一章 试后

    考生依次进入,谢锦很快就看见了考场长什么样。

    东边是男考场,间隔了一座观天台,两边坐场之后就看不见了。中间一处偌大的厅台,边上围着令旗,两边设有十名督查人员,前头两名考官,身着暗红官袍,面色威严。

    场中设有十排十列桌案,每案相隔两米,案上放着砚台、镇纸,边角刻着号码。考上依次过去,每人检查过考帖之后都领了一块指长号牌,上面刻着名姓籍贯。

    谢锦捏着那块牌,很快就在中间找到了桌案,再看前后左右,皆是两米远,同样的高度下,连对方的号码都看不清楚,更勿论抄对方的试卷了,这古代的科考还真不是一般的严。

    头顶上是发白的天空,虽然冷一些,但幸好是个大晴天,两边有观天台挡着,也不至于有风灌进来。

    坐在桌案后,谢锦两条腿就开始发冷,她暗骂着这样的天还让考生露天考试,一边将两只手塞在衣袖里暖着,打定主意一会写快一点,别再冻病了。

    片刻之后,最前头的考官商量之后下了一支令,就有督考抱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过来,依次分发。

    谢锦拿到试卷先从头到尾览了一遍,十八道题,前后共涉及《石经三体》、《文》、《字林》、《尔雅》等八部古书,问题范围极广。

    她没急着答题,先铺着试卷前前后后将自己心中的答案都挨个录了一遍,手在袖中暖着。

    这十八道题中,有十三道她都是有准确的答案的,得分率约莫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另外五道就有些悬,其中还有两道题她竟然是一头雾水,引的典故完全没有看过。

    作为一个文科研究生,谢锦自问读的书不少,而且她看的比这个朝代能接触到的更多,竟然遇上这种从未见过的题,这不免让她有些担心,有些怕后头的明经科和进士科考试,万一也出些歪题就不大好了。

    思索了一阵,谢锦抬头,见已经有两个督考看她了,才提起笔沾墨书写。

    若是有太学的学生在这里,就能发现她这次和之前在君楼参加书艺的岁考一样,一开始都是只看不写,而一旦写起来,连想都不用想,下笔即来。

    十三道题她花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答好,此时她的鼻已经被冻得有的堵塞了,场上已经有人交卷离去,有人冻得发抖,开始要水。

    这一场考场里都是女孩,那些督考虽然监考的严,但还算好话,谢锦本来打算一鼓作气写完的,但后头就有些难受,鼻冻得发红,浑身冰凉,写字的手都在抖,她只好举手要水。

    可真是够受罪的,大冷天在外头考试,幸好现在才是十一月,要是科举的腊月,她非得活活冻成咸鱼不可,真不知道三年前周铮是怎么考的。

    外头的厮进来将她的铜壶提了过来,谢锦一摸外面滚烫,底下还泛着点红,就知是一直放在炉火上温着的。

    她没打算喝,两只手先放上面暖了一会,脑中思索着该如何作答,等缓过来才又提笔答题。

    三题她拼拼凑凑的写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